㈠ 伊朗承認擊落客機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他們要擊落烏克蘭客機
直接的原因是伊朗的防空雷達或者軍隊高層判斷失誤,錯誤的把民航客機認作導彈進行了攔截。根本的原因是美國炸死了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馬尼。那麼伊朗為什麼會這么神經緊張,誤把民航飛機當作導彈呢?因為他們在擊落飛機之前用導彈襲擊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然後在准備迎接美國反擊時,高度戒備狀態下一緊張把飛機當作導彈了,確實是非常嚴重的事故。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自己的領導人被敵國刺殺這樣的事情確實是大失顏面,令人激憤,但是伊朗的在面對美國採取的種種應對措施,又顯得那麼的尷尬無力。伊朗方面內部暴露出來的問題和矛盾也被這些事件放大,為外界知曉。所以說,伊朗內部的虛弱和混亂,才是導致這些鬧劇的根本原因,也才會被美國如此的欺負。
㈡ 歷史上的民航客機被擊落事件有哪些
客機被擊落事件:
1953年10月:瑞典一架DC-4客機被以色列戰斗機擊落,造成客機上35人全部遇難。
1955年7月:以色列一架L-149客機被保加利亞戰斗機擊落,造成客機上57人全部遇難。
1973年2月:利比亞一架波音727客機被以色列F-4戰斗機擊落,客機上108人遇難。
1978年4月20日,韓國一架波音707客機被蘇聯導彈擊中,被迫降落在蘇聯西北部的湖面上。不過,1983年韓國另一架客機被蘇聯戰斗機擊落,造成機上269人死亡。
1979年2月:羅得西亞子爵號客機被游擊隊地空導彈擊落,造成客機上59人全部遇難。
1983年9月:韓國一架波音747客機被蘇聯蘇-15戰斗機擊落,客機上269人全部遇難。
1985年2月:安哥拉一架波音727客機被反政府武裝地空導彈擊落,機上26人全部遇難。
1985年9月:伊拉克一架安-26客機被反政府武裝地空導彈擊落,機上52人全部遇難。
1986年8月:蘇丹一架F-27客機被反政府武裝地空導彈擊落,客機上60人全部遇難。
1987年2月:伊拉克一架安-26客機被巴基斯坦地空導彈擊落,客機上43人全部遇難。
1988年7月:伊朗一架A300客機被美國「文森斯」導彈巡洋艦擊落,客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
1988年12月:阿富汗一架安-32客機被巴基斯坦戰斗機擊落,客機上25人全部遇難。
㈢ 哪位政治達人給我介紹一下兩伊戰爭的始末吧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
編輯本段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編輯本段戰爭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編輯本段停戰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編輯本段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附:圖片為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居民慶祝兩伊於當日正式實現停火
㈣ 歷史上有哪些軍方誤把民航客機擊落的記錄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遭擊落事件(KAL 007,KE 007),發生於當地時間1983年9月1日清晨(UTC時間為8月31日傍晚)。大韓航空007號班機最後的航線由位於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起飛,前往漢城。007號班機自安克雷奇起飛後即偏離航線,經過位於阿拉斯加和白令海以及西太平洋的多個導航點時航管均未提出警告,機長也在偏離導航點數百公里的情況下多次向航管通報自己正常通過導航點,隨即兩次分別侵入蘇聯位於堪察加半島和庫頁島的領空,遭蘇聯國土防空軍Su-15攔截機攔截。由於是夜間,蘇方誤判其為RC-135偵察機,在聯絡不暢,四次空射炮擊警告無效後,於庫頁島蘇聯領空內,蘇機向007號班機發射兩枚空對空導彈,命中一枚,此時007號班機偏離原定航線竟達600餘公里。13分鍾後007號班機不幸墜毀於庫頁島西南方的公海,機上所有乘客死亡。
伊朗航空公司655號班機(IR655)是由伊朗航空經營往伊朗阿巴斯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迪拜的定期航線。在1988年7月3日,兩伊戰爭將結束之前,655號班機被美國海軍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文森尼斯號擊落,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包括38名非伊朗人,66名兒童,1名孕婦全部罹難。當時文森斯號在伊朗水域內。美國政府事後解釋這架伊朗客機被誤認為正在執行攻擊的F-14雄貓式戰斗機。伊朗政府認為文森斯號於完全知情下擊落伊朗客機。
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空難發生於2014年7月17日,馬來西亞航空MH17班機值飛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飛往吉隆坡國際機場航線時,在靠近俄羅斯邊界的烏克蘭領空內33,000英尺(10,000米)高空被俄制山毛櫸導彈攻擊以致空中解體並墜毀的事故,機上283名乘客和15名機組成員悉數罹難。
㈤ 伊朗民航客機慘案是意外嗎
時間:1988年7月3日
地點:霍爾木茲海峽附近
難情:274名乘客和1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民航客機被偵察機擊落造成空難已經不是一兩起了,只是我們都不明白,他們的犧牲到底是政治軍事的必然結果,還是只是一場簡單的意外?
1988年一架由伊朗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港的A-300型伊朗客機飛至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時,被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巡洋艦擊中,機上274名乘客和1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1988年7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地時間上午10時47分,伊朗民航公司的655次航班從阿巴斯港機場起飛,准備飛往阿聯酋的迪拜機場。這架民航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的A-300,飛機上除了1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274名乘客。當地時間上午10時55分,A-300正飛行在海灣南部地區上空,其航線正好與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導彈巡彈艦的航線相交叉。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在伊朗客機距「文森斯」號約14公里時,「文森斯」號突然發射兩枚「標准」防空導彈,其中一枚直接命中A-300,客機隨即起火,墜落於大海之中,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消息一經傳開,舉世皆驚。
A-300客機是由法國製造的大型客機,它是要進行伊朗655次班機航行,於伊朗時間上午10點10分離開阿巴斯港,到達阿聯酋海港城市迪拜只需20分鍾。10點17分,飛機飛臨亨加姆島上空時,機體忽然嚴重地抖動了一下,還沒等機上的人員反應過來,只聽一聲巨響,飛機隨著爆炸聲直墜大海。飛機墜毀後,在霍爾木茲海峽,伊朗普什姆島東南海域,漂浮的屍體、行李以及飛機殘骸碎片足有三四英里長。經過艱辛的打撈,救援人員共從大海中撈出150具屍體,包括38名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人。面對這一慘案,伊朗通訊社第一個向全世界播發了這條信息。面對這樣的事實,華盛頓起初不承認,白宮發言人稱這種說法「不真實」、「美國不會捲入這樣的事情」,然而隨著事態的發展,華盛頓終於承認擊落伊朗飛機。
7月4日美國軍界首腦人物稱7月3日,美國巡洋艦「文森斯」號和護衛艦「蒙哥馬利」號在霍爾木茲海峽巡邏。當地時間10點10分,「文森斯」號軍艦上的一架直升機起飛後不久,突然遭到炮擊。正在這時,「文森斯」號發現頭頂不遠處,還有一飛機正向它飛來。「文森斯」號不敢怠慢,連續幾次發出警告,讓它離開。但這架飛機並沒有作出反應,也不改變航向,眼看對美艦已構成威脅,於是「文森斯」號發射兩枚導彈,其中一枚擊中目標,釀成大禍。但是對於此說法,有人表示異議。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客機使用的「宙斯盾」的對空導彈系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海上作戰系統。這一系統能在400公里的范圍內跟蹤200個以上的目標,並能同時襲擊15到20個目標。因此,對於擁有最先進的雷達和電子探測設備的美國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來說,「誤認為」的說法顯然不能令人信服。伊朗駐聯合國代表也對此予以反駁:655號班機根本未離開正常航道。
另外,這架巨型飛機上配備一個自動詢問器,它會向「文森斯」號發出信號,說明自己是民航機,而不是戰斗機。眾所周知,當時正處於兩伊戰爭期間,海外的局勢異常緊張。美軍於1987年7月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後,多次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襲擊客機事發生前,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另有消息說,在客機被擊落前,美海灣部隊曾得到情報稱,伊空軍F-14戰斗機正在海灣地區加強活動,可能要對美軍採取行動。由此看來,美國雖然不是存心故意,但也不能說是完全無意。然而,不管事實真相如何,有意還是誤傷,美國擊落民航客機,造成290名無辜者喪命的責任是推脫不了的,理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譴責。
空中的客機
㈥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客機人員有生還的嗎
8月23日,伊朗公布了今年一月伊朗「非故意」擊落烏克蘭客機一事的最新調查結果,對該客機黑匣子的分析顯示,客機被兩枚導彈擊中。據悉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前往烏首都基輔,但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伊朗民用航空組織負責人表示,第一枚導彈擊中飛機19秒後,駕駛艙里飛行員的聲音表明,乘客還活著。25秒後,第二枚導彈擊中了飛機。
(6)伊朗擊落民航機死傷有多少擴展閱讀
意外的人為錯誤擊中
聲明中表示,當時該航班離開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個敏感的軍事中心。當時正值輪換,且該中心處於高級警戒狀態。在此情況下,飛機被意外的人為錯誤擊中。
伊朗軍方承認意外擊落烏克蘭客機後,剛剛,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美國冒險主義引發危機時的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
㈦ 伊朗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客機上人員是否無一生還
在本次事故中,飛機上的乘客確實無一生還,其實在第一枚導彈擊中飛機的時候,飛機還能夠正常控制。但是由於地空導彈往往是連續發射三枚以求精準度,所以飛機緊接著就被第二枚地空導彈命中。造成飛機失去控制,墜向地面,機組人員和乘客全部死亡,沒有一個人生還。而導彈是伊朗革命衛隊發射的地空導彈。
而第一枚導彈命中飛機的時候,根據專家分析,擊中的位置在機頭。所以很有可能是這枚導彈的破片擊毀了飛機上的通訊系統。否則遇到攻擊,仍然能夠操縱飛機的飛行員肯定會掛上一個7700的代碼,或者全頻道進行廣播自己的位置和危險情況。當然不排除第一枚導彈直接殺死了飛行員,客機由於自動駕駛的原因,沒有立刻墜落。
㈧ 兩伊戰爭死傷多少人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 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伊朗傷亡和被俘108萬 人 ,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㈨ 美軍導彈擊落民航客機,290人遇難,賠償多少錢
IR655號航班當時仍在緩慢爬升,從速度來說是民航飛機的特徵;從距離來說航班還未飛出伊朗水域,美軍在伊朗境內打下了伊朗的民航飛機。
㈩ 世界十大空難是哪些
世界十大空難
1、跑道撞機:特內里費空難
時間:1977年3月27日,死亡人數:583人,客機:波音-747
1977年3月27日,荷蘭一架波音-747客機和美國一架波音-747客機在西班牙洛斯洛德斯機場跑道上相撞。由於發生事故的兩架飛機都是滿載油料與人員狀態的大型客機,一瞬間,旅客和機組人員死亡583人,倖免於難的僅61人。此事件是因為飛機而引發的災難中死傷人數最高的一起,也是迄今為止死傷最慘重的空難意外。混亂的指令以及無線電通信的阻塞是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單架飛機死傷最多:大阪空難
時間:1985年8月12日,死亡人數:520人,客機:波音-747
1985年8月12日,一架屬於日本航空,預定飛往大阪的波音-747-100SR飛機從東京起飛後不久,在關東地區的高天原山墜毀。除了4人奇跡般生還外,520人死亡。此次空難也是世界上牽涉到單架飛機的空難中,死傷最慘重的。據調查,這架飛機在七年前曾損傷機尾,但波音公司的維修人員少補了一排鉚釘,使得損傷處積累了金屬疲勞,從而導致飛機飛行時尾翼撕裂脫落,引發事故。由於事故現場是下雨的山區,日本搜救隊出現了混亂和延誤。而附近的駐日美軍請求前往,卻被自衛隊拒絕。據生還者所述,墜機後不少人仍生存,但卻等不及救援。事後日本搜救工作受到了廣泛指責。此後,日航董事長事後引咎辭職,公司的維修部經理更是自殺謝罪。
3、空中撞機:印度「11·12」空難
時間:1996年11月12日,死亡人數:349人,飛機:波音-747客機、伊爾-76貨機。圖為沙烏地阿拉伯航空一架與失事飛機相似的波音-747。
1996年11月12日,一架從哈薩克起飛的伊爾-76貨機飛至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上空時,與一架沙烏地阿拉伯航空公司波音-747-168B客機迎面相撞。伊爾-76左機翼削開波音-747-168B機身後半部和機尾,並使其立刻解體。兩架飛機墜毀後,349名乘客全部死亡。事後,調查委員會認定,哈薩克機組人員違反指示,在下降至危險高度時並沒有停止,最終撞上波音-747-168B。報告指出,哈薩克機組人員英語水平極低,引起了溝通障礙。同時,當地機場設備落後,無法測量航跡的實際高度,也影響了管制員的判斷。此外,因為新德里附近空餘大多被印度空軍佔用,使得進場和離場的航班只能使用同一條空中通道,也增加了危險隱患。事後,新德里機場新增了一條空中通道,印度民航局也規定所有進出印度的航機必須安裝空中防撞系統,這是世界第一個作出此強制規定的國家。
4、炸彈襲擊:印航「6·23」大空難
時間:1985年6月23日,死亡人數:329人,客機:波音-747
1985年6月23日,印度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機,在執行印度孟買飛往加拿大多倫多的航班任務時,被一名印度錫克極端恐怖分子安放的炸彈炸毀。飛機墜毀在愛爾蘭東部的海面上,死亡人數達到329人。加拿大調查人員認為此案的主因在於安檢程序、行李檢查設備和雇員培訓方面的不足。此外,原定於在同一天炸毀另一架印度航空波音-747飛機的炸彈並沒有被裝上飛機,而是在東京的行李倉庫中提前爆炸,使機上人員逃過一劫。
5、死鎖的艙門:沙特「8·19」空難
時間:1980年8月19日,死亡人數:301人,客機:洛克希德-L1101
1980年8月19日,沙烏地阿拉伯航空公司一架飛往卡拉奇的洛克希德L-1101客機剛剛起飛後,行李艙突然著火,隨後一台發動機也起火,接著大火蔓延至機艙。在返回利雅得機場迫降後,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機組人員讓平安著陸的飛機一直滑行到跑道末端才停下,而且之後讓飛機的發動機繼續開了3分鍾。利雅得機場救助人員由於沒有配備足夠救援工具,無法及時打開任何一個機艙門。到最後破門成功時,機上的301人已在機艙的大火中全部喪生。
6、空對空導彈:蘇聯空軍擊落韓國民航客機
時間:1983年9月1日,死亡人數:269人,客機:波音-747。
戰斗機向客機發射導彈,這不只是在電影中才有的畫面。1983年9月1日,屬於韓國航空的一架波音-747飛機搭乘著26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在從紐約飛往首爾的途中,由於迷航而偏離航線數百公里,沿「之字形」誤入蘇聯領空。飛機在接近北太平洋的庫頁島時,蘇聯明知其民航身份,但懷疑是間諜機,於是派出蘇-15戰斗機發出的兩枚導彈將其擊落。事後,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為這次航線偏離做了一個詭異的定義:「飛行員在可容許范圍內失去了警覺和注意力。」早在1978年,前蘇聯的蘇-15戰斗機就曾攻擊韓國民航客機波音-707,兩次攻擊造成了傷亡近300人的嚴重事故,全球震驚。
7.空中爆炸:洛克比空難
時間:1988年12月21日 死亡人數:270人死亡 客機:波音747
當日,泛美航空103號班機執行法蘭克福-倫敦-紐約-底特律航線。它成為恐怖襲擊目標,飛機在蘇格蘭邊境小鎮洛克比(Lockerbie)上空爆炸,270人罹難。這次炸彈襲擊被視為一次對美國象徵的襲擊,是九一一襲擊事件發生前最嚴重的恐怖活動。此次事件亦重挫泛美航空的營運,該公司在空難發生的三年之後宣告破產。
8、最後的「協和」:法國航空4590號班機空難
時間:2000年7月25日,死亡人數:113人,客機:協和
法國航空4590號班機空難墜毀案舉世矚目。2000年7月25日,該航班的協和客機起飛後,不久左側機翼著火並墜毀於一間旅館,機上所有乘客和機組人員109人全部罹難,並導致旅館里4人死亡。官方調查報告認為,空難發生當天,跑道上有一條麥道DC-10客機引擎跌出的長條形金屬部件未清走。在4590航班客機起飛時,飛機機輪碾過該部件,導致輪胎爆裂,碎片高速射向機翼的油缸,割斷起落架的電纜線,導致火花引燃漏油起火。起火時機場的航管人員雖有發現並通報該班機機長,但因飛機已滑行至320公里/時不得不起飛,繼而燒毀機翼,導致機翼熔化,令飛機無法攀升及加速,最後失速墜毀。協和飛機是當時世上最快的客機,在這次空難發生以前,按每飛行里數的乘客死亡率計算,它是最安全的飛機之一。事後,英航、法航停飛全部協和,之後載客量下滑,從此一蹶不振,2003年退出航空業。圖為停放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的協和客機。
9、自殺攻擊:9·11恐怖襲擊
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 人員傷亡:3201人死亡,6291人受傷 客機:波音767、波音757
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國國內民航航班幾乎被同時劫持,其中兩架撞擊位於紐約曼哈頓的世界貿易中心,包括美國紐約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其它23座高層建築遭到破壞。一架襲擊了首都華盛頓美國國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樓。而第四架被劫持飛機在賓西法尼亞州墜毀,據事後調查失事前機上乘客試圖從劫機者手中重奪飛機控制權。
10、沒有最安全:法航空客-A330墜海
時間:2009年6月1日,死亡人數:228人,客機:空客-A330。
2009年6月1日,一架乘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在從巴西里約熱內盧飛往法國巴黎的途中在大西洋上空失蹤,機上人員全部罹難或失蹤,其中有9名乘客來自中國。這架空客-A330在起飛大約3個半小時之後就從雷達屏幕上消失,失蹤地點的下方是風高浪急的大西洋,靠近巴西海岸。出事原因據悉是用於測速的皮託管被冷空氣的寒冰粒阻塞導致。法國調查人員在檢查了被尋獲的50名死者遺體後發現,遇害者並不是溺斃的,他們在墜海前就已死亡。空客-A330一直是公認較為安全的機型,這次事故是A330誕生以來第一起乘客死亡的空難。然而,次年5月12日,一班由南非約翰內斯堡飛抵利比亞的黎波里的空客-A330-200在降落時,於距離跑道只有一米處突然爆炸墜毀,完全解體。機上104人中只有一名10歲荷蘭兒童倖存,但他獲救後已經失憶,不記得出事時的情形。圖為巴西軍方打撈法航失事客機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