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為什麼不敢反擊以色列
伊朗並非不敢反擊以色列,只是反擊會有所顧慮,主要有以下原因:
- 國內政治與社會穩定因素:伊朗是政教合一國家,最高權力掌握在宗教領袖手中。外部戰爭沖突可能引發國內動盪,強大的敵人如以色列會拖垮自己,進而導致內部出現問題。而且伊朗內部意見不一致,妥協派占上風,現任總統企圖與美國和解以換取放鬆制裁,這也影響了伊朗反擊的決心。
- 軍事力量對比:以色列背靠美國,軍事力量強大,歷史上單挑整個中東而不敗,號稱「中東小霸王」。以色列陸軍電台稱曾對伊朗境內目標發動5輪襲擊,約200架戰斗機參與行動,使用330枚彈葯襲擊約100個目標。此外,以色列特工還在伊朗境內建立發射自殺式無人機的基地,部署精確制導武器和車載打擊系統,摧毀伊朗一些防空設施。相比之下,伊朗缺少類似美國對以色列那樣強大的支持者,俄羅斯不會出兵相助,中國秉持勸和降溫策略。
- 國際政治與外交壓力:聯合國旨在維護各國領土與主權,雖允許國與國之間擦槍走火,但不允許滅國戰爭。伊朗反擊若引發大規模戰爭,可能面臨國際社會制裁。此外,美國的威脅和支持慫恿了以色列,世界原子能機構譴責伊朗違反核擴散條約,也為以色列打擊提供了口實。
- 自身戰略考量:以色列建國後與阿拉伯國家沖突不斷,中東形成三國殺格局。對以色列來說,此時消滅伊朗並非最佳時機,因為與伊朗開戰可能使遜尼派國家得利,伊朗也清楚這一點。而且伊朗所謂的「家大業大」,有所顧忌,其海外人員擔心戰爭損失。同時,伊朗過去對以色列的打擊「表演」味道濃厚,未打痛以色列,導致自身威懾力下降。
『貳』 伊朗為什麼不用核彈打以色列
伊朗不用核彈打以色列,主要有以下原因:
- 無核武器:盡管伊朗基本具備達到60%豐度的濃縮鈾生產能力,邁向90%的武器級濃縮鈾提煉也並非難事,但從90%到進行核爆試驗,實現核武器化、與運載工具一體化,最後進入能夠實際發射的部署狀態,伊朗還遠遠沒有接近這一進程。且國際原子能機構也認為伊朗沒有進行核武器開發。
- 國際條約限制:伊朗上世紀70年代就加入了聯合國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2015年伊核協議也對伊朗發展核能力作出限制,雖然特朗普於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但該協議仍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理想方案,伊朗若使用核彈會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和制裁。
- 引發嚴重後果:使用核彈將引發地區局勢的極度惡化,不僅會導致以色列的強烈反擊,還可能使美國直接下場參戰,將整個地區拖入毀滅性的戰爭深淵,造成大量無辜民眾傷亡和環境災難,這對伊朗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也會帶來極大損害。
- 戰略目標並非毀滅:伊朗與以色列沖突的目標並非要完全摧毀以色列,而是維護自身利益、提升地區影響力、支持巴勒斯坦等,通過常規軍事手段、政治外交等途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這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