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與中國關系如何
中國和伊朗之間有著悠久的友好關系,尤其是近20年來,兩國關系穩定發展、日益密切。當前,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夥伴國家。伊拉克被美國控制以後,伊朗的重要性更加地凸顯。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主要油源在是中東地區,伊朗對中國的石油安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於伊朗控制著波斯灣的出口霍爾木滋海峽,地位相當重要。無論從理論分析上,還是現實情況看,中國同伊朗關系雖不及盟友,卻非常重要。
中伊間重要協定、協議有:中伊文化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中伊兩國廣播電視合作計劃、中伊關於互設總領事館協議、中伊政府關於互免簽證的備忘錄、中伊政府貿易協定、中伊兩國外交部建立磋商機制諒解備忘錄。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1937年7月8日,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簽訂《互不侵犯條約》。1979年4月1日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2月11日(1979)為國慶節。1971年8月16日同中國建交。
Ⅱ 美國又輸一局中伊簽署全面合作協議,石油貿易將使用人民幣結算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3月27日,中國和伊朗正式簽署一項為期25年的協議,其中包括政治、戰略和經濟合作。同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在德黑蘭會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3月28日,王毅在阿布扎比同阿聯酋外長阿卜杜拉舉行了會談。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會談後,雙方共同出席兩國疫苗原液灌裝生產線項目「雲啟動」儀式。
根據伊朗方面媒體的報道,此次中伊25年戰略協議主要集中在政治、經濟和能源合作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有三條,分別是:1、中國將增加對伊朗能源設施和涉及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提升伊朗整體國力;2、中伊之間的石油結算和貿易往來將使用中國人民幣和中國新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結算,避開美元結算;3、伊朗的導彈的導引頭,將使用中國的「北斗」全球定位導航系統進行制導。
可以看到,這一協議對伊朗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一個協議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防務這三個伊朗的燃眉之急。
在中伊戰略協議中,引起外界最多討論的當屬「中伊之間的石油結算和貿易往來,將使用中國人民幣和中國新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結算」,中伊之間的石油往來避開了使用美元結算,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的重要一步。之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里包括禁止任何國家與伊朗進行與美元有關的交易美元作為世界流通貨幣,直接阻礙了其他國家在伊朗進口石油,沒想到伊朗非但沒有讓步,反而還走出了一條自己的新路。
現在美國在能源問題上可以說是有點焦頭爛額,因為不但伊朗的石油能賣出去了,而且俄羅斯也在最近宣布,通向德國的「北溪二號」液化天然氣管道就要建成了,而這直接斷了美國向德國運輸液化天然氣的財路。
所以美國下一步或許仍是在能源上動心思,中美的下個博弈場很有可能就是石油。在幾十年前,中國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就是擔心石油被美國卡脖子,現在中國的國力強大了,所以美國更加不敢貿然封鎖馬六甲海峽,但是中美之間依然存在因石油問題而兵戎相見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伊朗對中國的意義就凸顯出來了,有了伊朗,那麼中國手裡就多了石油這張底牌,也就有了和美國進行博弈的籌碼。
拜登政府本來已經提出了要重回《伊核協議》,想用極限施壓的辦法逼迫伊朗讓步,但是美國這次打錯了算盤,有了中俄對伊朗的支持,美國和伊朗和解的幾率已經微乎其微。
美國的戰略失誤給了中國巨大的機會,未來中國和伊朗的關系還可能會持續友好,美國在中東的利益龐大而復雜,所以美國肯定會拿出很多精力來應對中東的復雜局面,隨著美國的實力越來越捉襟見肘,中美博弈的天平很可能會持續向中國一方傾斜。
Ⅲ 伊朗的石油能夠從陸路運到我們中國嗎
對於伊朗的石油,個人覺得要實現從陸路到中國的話,難度還是很大的,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技術的提高,相信這一天應該會到來。
對於伊朗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在這個國家它的資源是相當的豐富,特別是對於石油來說是作為一個重要的產業和發展的資源。需求量很大,而且每年的石油出口量是非常大的。
而且從需求的角度來考慮,中國是需求量非常大的一個國家。所以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國內和伊朗之間的合作就顯得相當的緊密。
畢竟在國內的這幾年發展過程當中,也越來越注重周邊國家的一些合作,尤其一帶一路的政策也更進一步地提升了鼓勵,加強了國家之間的交流,從而讓資源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
讓自己的優勢來彌補對方的不足,從而獲得資源上的互利互補,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民享受到更大的權益。
而且中國作為伊朗石油出口的大國來說,也是希望在這一方面得到最大的改善,相信這一天會早日到來。
Ⅳ 伊朗的石油能夠從陸路運到我們中國嗎
可以,伊朗的石油能夠通過陸路運輸到達中國。
陸路運輸作為一種傳統的運輸方式,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它可以通過管道、鐵路或公路等方式,將石油從伊朗輸送到中國。其中,管道運輸因其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的特性,在石油運輸中占據重要地位。例如,中國和伊朗可以通過建設跨國石油管道,直接將伊朗的石油輸送到中國境內,這不僅縮短了運輸距離,還降低了運輸過程中的風險。
此外,鐵路和公路運輸也是可行的選擇。盡管這兩種方式在運輸效率和成本上可能不如管道運輸,但它們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特別是在一些地形復雜、管道建設難度大的地區,鐵路和公路運輸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建設連接伊朗和中國的鐵路網或公路網,可以實現石油的高效運輸。
當然,陸路運輸也面臨一些挑戰和限制。例如,跨國管道建設需要克服政治、經濟和技術等多方面的難題;鐵路和公路運輸則可能受到天氣、路況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推進陸路運輸石油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運輸策略,確保運輸的安全和效率。
總的來說,雖然伊朗的石油可以通過陸路運輸到達中國,但這一過程需要克服諸多挑戰。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國際合作的加強,我們有理由相信陸路運輸將在伊朗石油出口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