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除了不允許女性入場看球,伊朗還宗教有哪些奇葩的對女性的限制
除了不允許女性入場看球,伊朗還有很多宗教影響帶來對女性的限制,比如說伊朗女子出門以後不能露臉。
❷ 伊朗女人為什麼不包頭
伊朗女人不包頭是對女性壓迫的一個象徵。伊朗頭巾是對女性壓迫的一個象徵,每天都婦女通過微小的勇敢行為來進行反抗。比如,她們會把選擇顏色鮮艷的頭巾,把頭巾戴得很淺,穿緊身褲和短袖外套。這些微小的行為正在緩慢地影響整個社會。
1979年爆發的伊斯蘭革命,頭巾作為立場鮮明的宗教表達嵌入了政治,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伊斯蘭國家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過一系列立法明確了女性未正確佩戴頭巾的法律責任。
伊朗的文化綜述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勤勞、勇敢的波斯人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特別是在醫學、天文學、數學、農業、建築、音樂、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和工藝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大醫學家阿維森納在公元11世紀所著的醫典,對亞歐各國醫學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觀測台、發明了與當今通用的時鍾基本相似的日規盤。伊朗學者的許多數學著作達到了很高水平。波斯詩人菲爾多西的史詩列王記、薩迪的薔薇園等不僅是波斯文學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壇的瑰寶。
❸ 頭巾是伊朗人的服飾之一,不戴頭巾的都是哪些人
在伊朗,不戴頭巾的主要以男人為主。 在伊朗有種習俗是非常要人命的,那就是女士要裹頭巾,簡直可以說是不包頭巾寸步難行。而且法律規定去伊朗旅遊的女性也必須戴頭巾,這讓很多人特別不習慣。 而在伊斯蘭教認為女人露出皮膚、臉龐會誘惑出世間的罪惡,所以傳統流傳下來,女人要以頭巾、面紗這面,不過該傳統已受到外界開放思想潮流的沖擊。他們應當用外衣蒙著自己的身體。這樣最容易使人認識她們,不受侵犯。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❹ 伊朗婦女都是裹著黑紗上街嗎
一般而言,伊朗人熱誠好客,待人有禮,處處給予人以賓至如歸的感覺,唯獨對於頭巾一事,非常執著、非常堅持,不論身在何處,一旦我忘記披上,旅館服務員、餐館侍役、店員、路人,都會提醒我——性子溫和的,會微笑而有禮地囑咐我披上;性子拘謹的,則尷尷尬尬地挨近我,壓低嗓子說:「嘿,嘿嘿,頭巾,要披頭巾。」那種的樣子,好似我忘了穿衣服。至於那些脾氣不好的,會大聲吆喝。甚至,氣勢洶洶地斥罵;記得有一次,蹲在書店的一隅選購明信片,在淋漓的熱汗里把頭巾扯下,然而,不到半分鍾,店東便沖到我面前來,凶神惡煞地指著我喊道:「把頭巾披上!請你尊重我們的文化!」不披頭巾,居然是種褻瀆文化的行為!
❺ 伊朗的鞭刑是一種什麼刑
九次公開鞭刑
伊朗改革派總統哈塔米剛剛開始其第二任期,由保守派控制的司法部門便發動了一場空前的懲治「傷風敗俗」行動,對犯有「傷風敗俗」之罪的年輕人公開處以鞭刑,這在伊朗引起了很大震動,也引起人們對哈塔米改革政策前景的擔憂。
8月19日,伊朗開始全國性懲治「西方化」和「傷風敗俗」的年輕人的行動。在首都德黑蘭,13名男青年因酗酒和與陌生女子同行等「違反公共秩序」行為而被警察揪到市中心的一個廣場,剝去上衣,在眾目睽睽之下處以鞭刑。上百名市民觀看了這一公開鞭刑,人人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一些婦女還輕聲地抽泣。一些目擊者說,他們看到這些年輕人的光背上流出鮮紅的血,很多人不忍繼續看下去。行刑正值傍晚時分,鞭刑的場所又處於德黑蘭市南北交通要道,故造成了嚴重的交通堵塞。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公開鞭刑了。自從哈塔米今年6月再次當選伊朗總統以來,德黑蘭已經執行了9次公開鞭刑,並且多數是在哈塔米總統8月8日宣誓就職之後的事。保守的司法總監阿亞圖拉·哈什米·沙赫羅迪說,所有人都應當敏感地對待「腐敗」在伊朗社會中的發展,堅決打擊「敵人企圖腐蝕我們的年輕一代的陰謀」。
穿西裝不準扎領結
根據沙赫羅迪的命令,負責「維護伊斯蘭秩序」的紀律警察從8月19日開始在伊朗全國展開打擊「腐朽的西方文化」在伊朗社會蔓延的活動,以鏟除「腐敗現象」。紀律警察勒令商店老闆移走商店櫥窗中僅著內衣的模特,禁止咖啡館和飯店播放西方流行音樂,要求咖啡館和飯店老闆不要向濃妝艷抹或不遵守伊斯蘭服俗規定的婦女提供服務。銷售西方著名音樂和電影明星的廣告更是不允許了,就連銷售貓兒狗兒猴兒等寵物也被禁止,因為根據伊斯蘭教義這些動物是骯臟的。在伊朗中部的聖城庫姆,男人還可以穿西服,但領結卻被認為是西方腐朽文化的標志而被查禁了。所有違反規定者,將被處以鞭刑。
事實上,鞭刑古已有之。翻開世界歷史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不同國家都曾使用過鞭刑,包括古代猶太人、埃及人、波斯人以及羅馬人。而這種刑罰在伊斯蘭國家更為流行,它主要被用來處罰那些無視伊斯蘭教規的「傷風敗俗」者。根據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規定,酗酒者要被處以80鞭笞,其它各種諸如衣冠不整、濃妝艷抹、婚外情等「傷風敗俗」者要根據不同情況被處以不同數量的鞭笞。受罰者輕則皮開肉綻,重則命歸黃泉。
改革派很有意見
在伊朗,雖然鞭刑有法可依,並且很嚴厲,但近年來隨著哈塔米總統的開放政策,伊朗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發生變化:盡管伊斯蘭教規定婦女不能在外人面前露出自己任何可以顯示美的地方,但現在更多的女性悄悄地將一縷頭發露出來,頭巾的顏色也不再僅僅是黑色,越來越艷麗;胭脂、唇膏已經普及,各色的指甲油非常走俏;女性的傳統服裝——袍子也在變化,年輕女性更喜歡類似風衣的新款式,而且盡可能收點腰;牛仔褲更是風行,盡管在袍子之下只能露出一小段兒褲管;德黑蘭的商店裡擺滿色彩鮮艷、款式新穎的女式時裝,光顧的顧客絡繹不絕;公園里,大街上,年輕人更多喜歡男男女女成雙成對地遊逛;每逢周末,一些年輕男女會帶上收錄機去爬山,一面放著音樂,一面相互交談,找到一個缺乏管制的地方還可以痛痛快快地跳會兒舞。不過,隨之而來的一些丑惡現象也頗令政府頭疼,伊朗近來發現妓女越來越多了,今年年初德黑蘭警方一次行動便搗毀了200多家妓院。
面對這一狀況,伊朗保守的官僚們坐不住了,他們驚呼必須採用嚴厲措施保護伊斯蘭世界的純潔性,阻止西方的「腐敗」行為在伊朗泛濫,杜絕一切「腐敗」現象。然而,保守派倡導的這一公開鞭刑懲罰措施遭到了改革派的非議。改革派認為,這一公開鞭刑懲罰不僅會破壞哈塔米總統1997年開始的改革進程,同時也將嚴重損害伊朗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哈塔米總統本人也警告說,這種嚴厲的懲罰方式,不僅不能鏟除腐敗,而且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
❻ 伊朗女人為什麼不用戴頭巾
在伊朗,頭巾是對女性壓迫的一個象徵。每天都婦女通過微小的勇敢行為來進行反抗。比如,她們會把選擇顏色鮮艷的頭巾,把頭巾戴得很淺,穿緊身褲和短袖外套。這些微小的行為正在緩慢地影響整個社會。伊朗政府對這種行為當然不能坐視不管,也會定期打壓,有些女性就遭到逮捕和騷擾,甚至制定新的法律,比如禁止女性騎自行車的禁令。
❼ 伊朗宗教對女性的限制到底有多嚴格,為什麼
伊朗宗教禁止女性在外裸露皮膚,出門必須包嚴,禁止在公眾場合游泳,甚至還有專門的警察在大街上抓捕「不守規矩」的女人。如果有國外的女人去他們國家旅遊也必須帶上頭巾,否則也會被抓捕。而這一切是因為他們的宗教要求。
伊朗的著裝在每個時期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剛開始是在強硬的高壓政策下逼著女性脫掉頭巾,後來就是讓警察看著你帶上頭巾。不過現在管的稍微有點鬆了,但是還是隨處可見這樣的女性。
其實信奉宗教還是要適度,不能侵犯到別人的自由,而伊朗宗教這樣全民變態的強硬政策也是讓很多伊朗女性不是很習慣,從而有人在外麵包裹嚴實回家就換上美美的衣服,化上漂亮的濃妝。
❽ 伊朗原本是個開放的國家,為何近些年處處在限制
這都是和當時當政的人有關。在巴列維王朝時期禁止佩戴頭巾,如果碰到你佩戴那麼會直接把你的頭巾撕去。而在共和國時期,伊朗又認為必須完全的遵守宗教的制度,所以很多地方都會限制,特別是對女性限制更甚。
伊朗近些年一直在處處限制還是和他們全國都尊崇宗教有關,有人說伊朗本來會進入發達國家,但是現在卻成了國家的退步。或許伊朗當局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公眾徹底的服從與他們,用宗教的思想讓伊朗的人們不會也不敢興起別的念頭。
❾ 伊朗國情怎麼樣女性獨自出門危險嗎
伊朗社會安定治安良好,女性在伊朗一般來說沒什麼危險,即使晚上單獨出門也可以。但要注意著裝遵從當地著裝規范越保守越好,如果能披件黑袍子那就更是絕對安全了。另外,打車坐後排不要亂搭車,如果單獨與男性相處的環境對方說可以把頭巾摘下來一定嚴辭拒絕不要摘,對某些伊朗人來說女性摘頭巾和脫衣服差不多。
❿ 伊朗宗教嚴重抗議,為何不允許婦女扯掉面紗
伊朗女性必須要戴面紗的原因是因為伊朗國家的大部分女性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女性教徒在出門時大多數都頭戴面紗或頭巾。其目的的,不許炫耀美色,維護婦女的尊嚴,尊重婦女的權益,端正社會風氣,保護婦女的身心健康。
從35年前的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婦女一直被要求在公共場合佩戴面紗,違者將面臨從罰款到監禁的懲處。戴面紗在伊朗一直飽受爭議,社交媒體近日曾暗諷戴面紗的婦女就像被包裹起來的巧克力。然而,德黑蘭卻在上周舉行遊行支持婦女戴面紗,並希望政府採取更嚴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