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和美國有什麼時間可能開戰
只要伊朗不是太過分,美國為了穩定世界石油供應和自身經濟發展是不會貿然打的,我覺得最聰明的辦法是扶持反對派發動政變。
B. 美國伊朗什麼時候打仗換句話說伊朗什麼時候被美國打下(不要模糊的回答,高手來答最好)
預計就在今年,他也是局部的常規式的打法、放心美國拿不下伊朗!應為有中國和俄國的支持伊朗、假如伊朗被拿下那就切斷了中俄兩國的石油輸入線,那就等於美國已經控制了中俄戰略命脈……咱中俄玩不起也不敢玩……所以你說美國拿下伊朗是不成立的。
C. 美國和伊朗在什麼時候開打
2012年9月6日。
一是要讓伊朗在極度緊張中疲憊不堪。曹劌論戰中也說: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滅了。他們的勇氣消失了,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可以戰勝他們。老美就是在等伊朗的第三鼓。
二是小奧此時開打,讓選民們措手不及。臨戰換將,兵家之大忌也。美國人在戰車已發動的情況下會考慮到這個危害性的。小奧將充分利用這個時點。
三是入秋之時自古以來正是用兵之際。此時兵員和軍事物資充足,老美正是要在這粛殺之秋讓伊朗識盡愁滋味。
D. 伊朗和美國什麼時才能打呀中國都快過春節了。要打快點打吧
伊人和美國是不會打起來的,伊朗現在如果打的話也打不過美國,但依然會趁這次機會發展核武器,這雖然是全世界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但也是美國所挑起的。是他們先撕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
E. 美國伊朗戰爭是哪一年
概述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
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戰爭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停戰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結果
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雙方經濟損失慘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8,000億美元,兩國的經濟均倒退了20年。
F. 伊朗和美國什麼時候可能回發生戰爭
1:布/什是有名的鷹/派/領/導人,所以在他任/期之內,對誰都是有可能發/動/戰/爭的。
2:目前如果奧/巴/馬順/利/當選,美伊之間的戰爭發生要降低,因為奧巴馬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平穩的人,他在競選時,就拋出如果當選,就在1年半內從伊/拉/克撤/軍,這點可以看出,他的作風,可能不會只主戰派。
但是這都是他競/選時拿出的策略,以後他的作風是否改變,也有待觀察。
3:近來,國家油價上漲的很大原因就是美/伊關系緊張,作為油價上漲的第一受害國美國,他們對發動戰爭的可能性會降低,因為保持和伊朗的關系和諧,能很大程度上緩解國內經濟的低迷。
4:作為伊朗,也不停的拋出言論,說要和美國建交,說要談判。
綜上:個人覺得,美國與伊朗會慢慢得和解,會和朝鮮問題一樣(現在朝鮮和美國已經和解)
G. 美國與伊朗的戰爭會在什麼時候開始
暫時不會打,伊朗實力比利比亞強,北約打利比亞就已經耗費了不少銀子,現在想打也捨不得錢。
H. 伊朗和美國為啥打起來了
還沒有正式宣戰
8日一早,數十枚導彈和火箭彈一起砸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由於襲擊的規模是近幾年時間從未有過的,美國高層及國家安全團隊緊急開會。
而且,美國剛剛決定搬遷指揮中心,離開伊拉克,今天導彈就來了。伊朗顯然這是要追著美軍屁股打。據伊朗「Press TV」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周二(7日)作出決定,將其總部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遷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召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要求美國合作執行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
I. 美國和伊朗估計什麼時候開戰
不是因為伊朗背後有俄羅斯和中國。真要打俄羅斯也是乾瞪眼看著,而中國和伊朗關系一般。
不過打伊朗很可能是個賠本買賣,美國還要仔細斟酌。看看伊拉克,雖然輕易就打下來了,但屁股怎麼也擦不幹凈。
不過如果伊朗鐵了心要搞核武器,打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J. 美國和伊朗什麼時候開戰比較合適
什麼時候開戰都不合適,每個國家都在發展,你們打仗,別人就會有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