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f1總共都在哪些國家和城市舉辦過
F1從1950——2008總共在(將在)27的國家進行過。我是按進行比賽的順序排列的。從第一站的英國站到還未開始的新加坡站。
至於城市,實在是太多了。因為一個國家現在一年只能舉辦一場比賽。但一個國家不止一條賽道,所以同一國家換賽道比賽的例子太多了。
英國 摩納哥 瑞士 比利時 法國 義大利 西班牙 荷蘭 阿根廷 摩洛哥 葡萄牙 美國 墨西哥 奧地利 南非 加拿大 瑞典 巴西 日本 聖馬利諾(但賽道好像在義大利) 澳大利亞 盧森堡 馬來西亞 巴林 中國 土耳其 新加坡(今年新加,未進行)
巴林大獎賽的巴林賽道 馬來西亞的雪邦賽道 澳大利亞的阿爾伯特賽道
聖馬利諾的伊莫拉賽道 歐洲大獎賽(在德國)的紐博格林賽道 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賽道 摩納哥的蒙特卡洛賽道 英國大獎賽的銀石賽道 加拿大的維綸紐夫賽道 美國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 法國的馬尼庫爾賽道 德國大獎賽的霍根海姆賽道 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賽道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賽道 義大利的蒙扎賽道 中國的上海國際賽道 日本的鈴鹿賽道 巴西的英特拉格斯賽道
3月16日 澳大利亞站
3月23日 馬來西亞站
4月6日 巴林站
4月27日 西班牙站
5月11日 土耳其站
5月25日 摩納哥站
6月8日 加拿大站
6月22日 法國站
7月6日 英國站
7月20日 德國站
8月3日 匈牙利站
8月24日 歐洲站
9月7日 比利時站
9月14日 義大利站
9月28日 新加坡站
10月12日 日本站
10月19日 中國站
11月2日 巴西站
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巴林,西班牙,土耳其,摩納哥,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匈牙利,歐洲,比利時,義大利,新加坡,日本,中國,巴西,美國
回答者:帥的友錢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8-23 14:15
從1950年到2008F1有62條賽道,分別在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南非、摩洛哥、摩納哥、瑞士、瑞典、荷蘭、比利時、巴林、土耳其
今年新增 新加坡 以後還有 韓國、阿聯酋
城市太多了我就告訴你賽道名、從什麼時候舉辦和舉辦次數
Adelaide Australia 1985 11
Aida Japan 1994 2
Ain-Diab Morocco 1958 1
Aintree Britain 1955 5
Anderstorp Sweden 1973 6
Avus Germany 1959 1
Barcelone Spain 1991 18
Brands Hatch Britain 1964 14
Bremgarten Switzerland 1950 5
Buenos Aires Argentina 1953 20
Caesars Palace USA 1981 2
Clermont-Ferrand France 1965 4
Dallas USA 1984 1
Detroit USA 1982 7
Dijon-Prenois France 1974 6
Donington Britain 1993 1
East London South Africa 1962 3
Estoril Portugal 1984 13
Fuji Japan 1976 3
Hockenheim Germany 1970 31
Hungaroring Hungary 1986 23
Imola Italy 1980 27
Indianapolis USA 1950 19
Interlagos Brazil 1973 25
Istanbul Turkey 2005 4
Jacarepagua Brazil 1978 10
Jarama Spain 1968 9
Jerez de la Frontera Spain 1986 7
Kuala Lumpur Malaysia 1999 10
Kyalami South Africa 1967 20
Le Castellet France 1971 14
Le Mans France 1967 1
Long Beach USA 1976 8
Magny-Cours France 1991 18
Melbourne Australia 1996 13
Mexico Mexico 1963 15
Monaco Monaco 1950 55
Monsanto Portugal 1959 1
Montju?c Park Spain 1969 4
Montréal Canada 1978 30
Mont-Tremblant Canada 1968 2
Monza Italy 1950 57
Mosport Park Canada 1967 8
Nivelles Belgium 1972 2
Nürburgring Germany 1951 37
Osterreichring Austria 1970 18
Pedralbes Spain 1951 2
Pescara Italy 1957 1
Phoenix USA 1989 3
Porto Portugal 1958 2
Reims France 1950 11
Riverside USA 1960 1
Rouen-les-Essarts France 1952 5
Sakhir Bahrain 2004 5
Sebring USA 1959 1
Shanghai China 2004 4
Silverstone Britain 1950 42
Singapour Singapore 2008 0
Spa-Francorchamps Belgium 1950 40
Spielberg Austria 1997 7
Suzuka Japan 1987 20
Valencia Spain 2008 0
Watkins Glen USA 1961 20
Zandvoort Netherlands 1952 30
Zeltweg Austria 1964 1
Zolder Belgium 1973 10
英國 摩納哥 瑞士 比利時 法國 義大利 西班牙 荷蘭 阿根廷 摩洛哥 葡萄牙 美國 墨西哥 奧地利 南非 加拿大 瑞典 巴西 日本 聖馬利諾(但賽道好像在義大利) 澳大利亞 盧森堡 馬來西亞 巴林 中國 土耳其 新加坡(今年新加,未進行)
英國 摩納哥 瑞士 比利時 法國 義大利 西班牙 荷蘭 阿根廷 摩洛哥 葡萄牙 美國 墨西哥 奧地利 南非 加拿大 瑞典 巴西 日本 聖馬利諾 澳大利亞 盧森堡 馬來西亞 巴林 中國 土耳其 新加坡
中國:上海(上海國際賽道)
義大利:米蘭(蒙札)
聖馬利諾:其實沒在這里舉行過,只是借用一下名字,其實就是義大利的的伊莫拉賽道
德國:科隆(紐伯靈賽道)和巴登-符騰堡(霍根海姆賽道)
英國:北安普頓郡(銀石賽道)
摩納哥:蒙特卡羅
美國:拉斯維加斯和印第安那州的(印地安那波利斯賽道)
法國:巴黎和里昂之間(馬尼格賽道)內未爾(內未爾馬涅-古赫賽道)
加拿大:蒙特婁(維倫紐夫賽道)
澳大利亞:墨爾本(亞伯公園賽道)
巴林:(巴林國際賽道)
馬來西亞:吉隆坡(雪邦賽道)
日本:岡山縣(英田賽道)和三重縣鈴鹿市(鈴鹿賽道)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和墨爾本(阿爾伯特公園賽道)
加拿大:蒙特利爾(蒙特利爾賽道)
匈牙利:布達佩斯(布達佩斯賽道)
西班牙:巴塞羅那(加泰羅尼亞賽道)和(赫雷斯賽道)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伊斯坦布爾賽道)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賽道)
巴西:聖保羅(英特拉格斯賽道)(荷塞·卡洛斯·巴瑟賽道)
比利時:斯帕(斯帕賽道)
奧地利:史匹爾堡
盧森堡大獎賽:德國紐伯格林賽道
葡萄牙: 埃斯托里爾(埃斯托里爾賽道)
❷ 有關新海灣戰爭資料
□章磊 國際周刊專稿 得益於全球的高油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阿布扎比和迪拜成為了貨真價實「富得流油」的城市。這兩個酋長國所擁有的財富之多,讓他們甚至為了考慮如何花錢而絞盡腦汁。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是已經在國際社會上確立富豪聚集區地位的迪拜,還是新興崛起的阿布扎比,這兩個中東產油地的「新海灣戰爭」已經打響,只不過這次爭奪的是「燒錢」地位的世界第一。 投資觸角遍及國內外 迪拜和阿布扎比「坐享」老天慷慨賜予的豐富天然油氣資源,隨著國際油價飆升,在今年夏天一度接近每桶150美元,而開采原油的成本並沒有發生過多的變動,兩個酋長國的錢袋迅速鼓漲起來,擁有了天文數字般的財富。他們在各個領域廣泛地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但仍然只佔到那令普通人無法想像的巨額資產中的一小部分。 對於迪拜和阿布扎比來說,他們已經開始為如何花錢絞盡腦汁。這兩個酋長國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各個行業,投資觸角已經延伸到了商業、旅遊業、影視圈、體育界等,並且不僅僅局限於國內。而除了他們自己,幾乎沒有人可以制止他們這種瘋狂的「燒錢」行為。 如果說以前的投資項目讓人們把迪拜和阿布扎比定位為頂級的商業和度假地,那麼如今他們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炫耀自己的富裕。 展示天文數字般的財富 2003年9月來時,迪拜Nakheel集團開始在離迪拜海岸4公里處一塊長9公里、寬7公里的海域內,依照世界地圖的布局開始興建300座人工島嶼,稱為「世界島」。這個超大型地產項目甚至被稱為 「第八大奇跡」。此外,世界最高建築也在迪拜處於建造過程中。迪拜和阿布扎比正積極地參與或發起各個耗資天文數字的「形象工程」。 在兩個酋長國的「燒錢」競賽中,國際級別的頂級體育賽事已經成為他們的下一步目標。迪拜已經成功舉辦了一項頂級高爾夫巡迴賽,但兩個酋長國的目標遠不止於此。阿布扎比明年開始將舉辦F1方程式大獎賽,迪拜甚至計劃申辦奧運會。 本月初,一個阿布扎比財團從泰國前總理他信手中收購了英國足球超級聯賽的曼城足球俱樂部。而有消息稱,迪拜也隨時准備收購英超另一支強隊利物浦俱樂部。 此外,成為西方文化產業的中心也是迪拜和阿布扎比的野心之一。或許不久後的將來,布拉德·皮特等好萊塢巨星將離開好萊塢山,來到阿布扎比的錄影棚拍攝新片。 藉助豐富的石油資源,花錢已經成為迪拜和阿布扎比的一種狂熱愛好。只要石油資源尚未耗盡,他們必然會繼續向全世界展示他們那天文數字般的財富。 「燒錢」競賽 迪拜「對決」阿布扎比 NO.1旅遊競賽:超豪華飯店VS世界文化名島 一個名叫「阿特蘭蒂斯」的豪華酒店將於本月在迪拜正式對外開放,這個豪華的超級飯店擁有1539個客房,17個不同類型的餐飲設施,以及一個1100萬升水形成的環礁湖,據稱都是根據阿特蘭蒂斯史前文明的遺跡所設計。 觀光客甚至可以在迪拜感受到法國城市裡昂的感受:迪拜富翁賽義德·甘迪曾到里昂旅遊,對里昂特別有感覺,因此計劃耗資13.7億英鎊在迪拜復制一個同樣尺寸的城市,命名為「里昂-迪拜」市。 20世紀80年代開始,迪拜的阿聯酋航空公司已經在全世界開通了航線。公司目前擁有價值300億美元的飛行艦隊。此外,迪拜還以33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英國最大暨世界排名第4的港口和船舶公司P&O。 阿布扎比在1961年才鋪了第一條路,但在政府「建設最具影響的文化吸引力群落」的號召下開始迅速擴張。政府這項號召的關鍵在於阿布扎比周圍各個小島的開發,包括計劃匯聚世界藝術大師名作的薩迪亞特島。阿布扎比還投資了2.54億美元用於改進國內的國際機場,並投入了68億美元用於各個項目的建設。 盡管阿布扎比居民的人均身家達到了170萬美元,但該國的航空業卻並不出名。阿布扎比的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在知名度上遠遠落後於阿聯酋航空公司,但它目前正在大力嘗試擴大影響力。這個夏天,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宣布將購買95架波音客機和110架空客客機。 NO.2建築競賽:「第八大奇跡」VS全球首個生態城 迪拜的建築項目雄心勃勃,不僅要爭奪全球最高的頭銜,還要爭奪最具特色頭銜。他們在海中建造的人工島嶼 「棕櫚島」和「世界島」,都坐落在距離陸地數英里遠的海面上,兩個工程耗資達150億英鎊。 此外,位於迪拜的「迪拜塔」在去年就已經超過688米,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而且這一項目前還在建造當中,其高度還將繼續上升。 阿布扎比正籌劃創建全世界首個零排放量城市。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已經接手設計這個命名為「Masdar」的生態城。這個宏大的工程將於今年開工,預計耗時8年,預算超過110億英鎊。今年7月,阿布扎比還以8億美金的巨資收購了紐約著名的摩天大樓克萊斯勒大廈75%的股份。 NO.3體育競賽:申辦奧運會VS購買頂尖球隊 阿布扎比聯合開發投資集團本月初剛收購了英國足球超級聯賽的曼城足球俱樂部。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次收購的資金估計為2億英鎊。 此外,該財團的代言人蘇萊曼·法希姆還斥巨資引進了巴西球星羅比尼奧,轉會費達到3250萬英鎊,創造了英超聯賽的轉會費紀錄。阿布扎比還將從明年起承辦世界一級方程式大獎賽中的一站。 一段時間以來,收購英超另一支勁旅利物浦足球俱樂部常常與迪拜掛勾。而耗資40億美元興建、面積達5000萬平方英尺的迪拜體育綜合中心,也被認為是迪拜計劃申辦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前期預備之一。此外,迪拜還將邀請南非高爾夫名將厄尼·埃爾斯設計一個18洞的標准高爾夫球場,用來承辦頂級高爾夫賽事。 NO.4文化競賽:海灣藝術博覽會VS中東的「盧浮宮」 迪拜政府於2007年3月舉辦了首屆海灣藝術博覽會,在藝術界引起轟動。著名的索斯比拍賣行和克里斯蒂拍賣行也受迪拜免稅的誘惑,計劃在那設立分店開展藝術品拍賣活動。 事實上,迪拜已經成為阿拉伯和當地藝術品買賣的中心,並創下了許多成交價紀錄,例如伊朗藝術家帕爾維茲·塔納沃里創作的一座雕像今年早些時候以280萬美元拍出。 迪拜的媒體城藉助免稅的優勢,吸引了包括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內的眾多知名媒體。 阿布扎比去年宣布,與法國文化部簽訂了一份價值13億美元的協議,建造屬於自己的 「盧浮宮」。位於阿布扎比的盧浮宮分部預計於2012年完成,將坐落於薩迪亞特島文化區的古根海默博物館旁邊。當然這個古根海默博物館也並非紐約的那個,而是阿布扎比投資270億美元按照紐約古根海默博物館仿造的。 阿布扎比傳媒集團投資10億美元,設立了一家名為「阿布扎比創造力」的新公司,計劃與好萊塢合作,每年拍攝8部電影。網路上找的
求採納
❸ 2020年F1中國大獎賽取消,取消的原因是什麼
2020年中國F1大獎賽取消原因是新冠肺炎的影響,目前國內對於新冠肺炎控製做得很不錯,但是國外疫情形勢很不樂觀,因此,取消比賽是最好選擇,這不僅僅是對這些賽車手進行保護,更重要是對粉絲進行保護,對於粉絲們來說沒法觀看這次大獎賽雖然比較遺憾,但是生命才最重要,健康最重要,粉絲們可以選擇等到下一次機會看比賽,這也很不錯想法,相信明年大獎賽會更加精彩。
F1大獎賽很精彩,這里不僅是觀眾喜愛的地方,也是賽車手們展示自己技術的地方,這里很刺激,很精彩。
❹ F1到底怎麼回事阿一年比幾次賽每個隊只有兩個車手么為什麼車手總換來換去的阿..
1、F1到底怎麼回事?就那麼回事
2、一年比幾次賽?每年的分站數不同,原因很多,因為舉辦F1分站賽需要主辦方投入很多錢的,如果有的分站覺得虧損太大不想玩了,那有可能就會不舉辦。但基本上維持在每年20站以內,一般在每年年初1月份公布當年的賽歷。當然,公布賽歷後也可能有變動,比如今年的第一站巴林,因為巴林鬧事兒不安全,就暫時取消了。
3、每個隊只有兩個車手么?准確來講每個車隊只能有兩部賽車,一部賽車一個車手,所以在正賽的時候,每個車隊只能派出兩個車手。而車隊是一個大的體系,包括正賽的車手、試車手在內有好幾個車手,一般來講正賽車手是不會輕易更換的,尤其是大車隊。至於為什麼會換來換去,看下一個問題。
4、為什麼車手總換來換去的?車手的更換有很多原因。比如今年賽季前庫比卡受傷無法比賽,於是雷諾就找來了海費來頂替。而一般來講成績在中上游的車隊在賽季中,除了車手受傷都不會輕易換車手(因為成績中上游,所以他們也不會缺錢,所以也就不會有下面的情況)。有的小車隊因為資金緊張,而有的時候贊助商的贊助條件也是以贊助商旗下的車手能夠當上正式車手,所以就會出現一些車手,實際上是靠贊助商才得到的試車手、甚至是正賽車手的位置。但是這並不是說他們的水平就會差很多,都是拿到超級駕照的車手,雖然水平肯定有高有低,但是不至於差很多。
❺ F1的問題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2010賽程
巴林國際賽車場1、巴林大獎賽
比賽日期:3月12日-14日
正賽圈數:49圈
阿爾伯特公園賽道2、澳大利亞大獎賽
比賽日期:3月26日-28日
正賽圈數:58圈
雪邦賽道3、馬來西亞大獎賽
比賽日期:4月02日-04日
正賽圈數:56圈
上海國際賽車場4、中國大獎賽
比賽日期:4月16日-18日
正賽圈數:56圈
加泰羅尼亞賽道5、西班牙大獎賽
比賽日期:5月7日-9日
正賽圈數:66圈
蒙特卡羅賽道6、摩納哥大獎賽
比賽日期:5月13日-16日
正賽圈數:78圈
伊斯坦布爾賽道7、土耳其大獎賽
比賽日期:5月28日-30日
正賽圈數:58圈
吉爾-維倫紐夫賽道8、加拿大大獎賽
比賽日期:6月11日-13日
正賽圈數:70圈
瓦倫西亞街道賽道9、歐洲大獎賽
比賽日期:6月25日-27日
正賽圈數:57圈
銀石賽道10、英國大獎賽
比賽日期:7月9日-11日
正賽圈數:60圈
霍根海姆賽道11、德國大獎賽
比賽日期:7月23日-25日
正賽圈數:67圈
布達佩斯賽道12、匈牙利大獎賽
比賽日期:7月30日-01日
正賽圈數:70圈
斯帕賽道13、比利時大獎賽
比賽日期:8月27日-29日
正賽圈數:44圈
蒙扎賽道14、義大利大獎賽
比賽日期:9月10日-12日
正賽圈數:53圈
新加坡街道賽道15、新加坡大獎賽
比賽日期:9月24日-26日
正賽圈數:61圈
鈴鹿賽道16、日本大獎賽
比賽日期:10月8日-10日
正賽圈數:53圈
Yeongam賽道17、韓國大獎賽
比賽日期:10月22日-24日
正賽圈數:55圈
英特拉格斯賽道18、巴西大獎賽
比賽日期:11月05日-07日
正賽圈數:71圈
YasMarina賽道賽道19、阿布扎比大獎賽
比賽日期:11月12日-14日
正賽圈數:55圈
名次車手國籍車隊輪胎積分
1巴頓英國邁凱輪普利司通60
2羅斯博格德國梅賽德斯GP普利司通50
3漢密爾頓英國邁凱輪普利司通49
3阿隆索西班牙法拉利普利司通49
5維泰爾德國紅牛普利司通45
6馬薩巴西法拉利普利司通41
7庫比卡波蘭雷諾普利司通40
8韋伯澳大利亞紅牛普利司通28
9蘇蒂爾德國印度力量普利司通10
9邁-舒馬赫德國梅賽德斯GP普利司通10
11里尤茲義大利印度力量普利司通8
12佩特羅夫俄羅斯雷諾普利司通6
13巴里切羅巴西威廉姆斯普利司通5
14阿圭蘇阿里西班牙紅牛二隊普利司通2
15霍肯博格德國威廉姆斯普利司通1
16小林可夢偉日本寶馬-索伯普利司通0
17特魯利義大利蓮花普利司通0
18科瓦萊寧芬蘭蓮花普利司通0
19布埃米瑞士紅牛二隊普利司通0
20布魯諾-塞納巴西HRT-F1車隊0
21格洛克德國維珍普利司通0
22迪格拉西巴西維珍普利司通0
23德拉羅薩西班牙寶馬-索伯普利司通0
24查鐸印度HRT-F1車隊0
名次車隊輪胎積分
1邁凱輪普利司通109
2法拉利普利司通90
3紅牛普利司通73
4梅賽德斯GP普利司通60
5雷諾普利司通46
6印度力量普利司通18
7威廉姆斯普利司通6
8紅牛二隊普利司通2
9維珍普利司通0
10寶馬-索伯普利司通0
11HRT-F1車隊0
12蓮花普利司通0
❻ f1巴林站在哪裡
巴林在1971年之前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後來成為阿拉伯世界中一個新獨立的國家。國家的首腦是埃米爾國王,通過內閣立法。該國沒有黨派,也沒有選舉活動,目前人口67萬,其中巴林人佔63%,亞裔佔19%,其他阿拉伯人佔10%,還有8%的伊朗人。
巴林賽道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與沙漠毗鄰,這是歷史上的F1賽道從未有過的。每年只有冬夏兩季,冬季乾燥,夏季濕熱,最高氣溫可達30攝氏度。
巴林國際賽道由德國專家赫爾曼·蒂爾克設計,用了16個月建設,估計耗資1.5億美元。在施工最高峰時,工地上有3000多人同時在工作。賽道建設用了70000立方米水泥、8500噸鋼、82000隻輪胎和5000米國際汽聯製造的護欄。
從賽道設計來看,F1賽車的平均圈速預計為1分33秒,賽車的平均時速為210公里。
賽場內可容納45000觀眾,大看台的觀眾席位為10000席,停車位13000個。
巴林賽道共由六條賽道組成,單圈長5.417Km,比賽共進行57圈,總行程308.427Km,最大上坡度3.6%,最大下坡度5.6%,有15個彎道6個左彎,9個右彎,大直路長1090米。
在其他指標方面:巴林賽道修建了高達9層的貴賓觀看塔,賽道的觀眾容量設計為5萬人,包括非永久性席位,其中正面看台為1萬個,還有可供500個記者工作的媒體中心等等。
❼ 關於F1賽道問題
地址:Nuerburgring GmbH. D-5489 Nuerburg/Eifel Deutschland
官方網站:http://www.nuerburgring.de
賽道長度:5.148公里
賽道記錄:1分29秒468(2004,舒馬赫,法拉利)
比賽總長度:308.863公里
比賽總圈數:60圈
賽道簡介:
在早期(1925年),紐伯格林賽道長17.58英里,看上去連綿起伏,而一個個彎道在松樹之間穿插著。 60年代,許多世界冠軍在這里贏得他們的比賽,曾經就包括了斯特靈·莫斯爵士在1961年贏得了他的最後一場勝利。
1968年傑克·斯圖爾特克服了惡劣的狀況後領先對手四分鍾的時間贏得了比賽的勝利。在斯圖爾特對這條賽道的安全性問題提出質疑所帶來的壓力下,促使賽道在1970年重要的調整,安裝了賽道邊的護欄的同時也加寬了賽道。 1976年尼基·勞達發生的可怕燃燒事件後,這個賽道在一級方程式的日程上被廢除了。
當1984年它重新被啟用時,賽道已煥然一新,它是在舊賽道的旁邊重新修建的,長度減少到2.822英里,只有極少數有趣的拐角。1986年這個賽道又進行了調整,現在它的長度為2.831英里。 1995年的比賽令人記憶猶新的是當貝納通車隊的舒馬赫超過法拉利車隊的吉恩·阿萊西而獲得勝利,96年雅克·維倫紐夫獲得了他F1比賽的第一個冠軍。
舒馬赫將不會忘記97年他的弟弟小舒馬赫在第一圈的時候就迫使他退出了比賽,邁凱輪車隊的兩輛賽車在同一圈發生了引擎爆缸的問題而退出比賽,最後維倫紐夫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98年雖然法拉利車隊在資格賽中名列前茅,但最後邁凱輪車隊的米卡·哈基寧獲得了冠軍。99年冠軍出人意料地落到了斯圖爾特車隊的約翰尼·赫伯特的身上,比賽是令人激動的,在潮濕地賽道上這個英國人幫他的車隊初次的也是車隊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勝利,但是接下來的一年他沒有能夠在退休前延續去年的表現。2000年該輪到舒馬赫勝利了,他把邁凱輪車隊的米卡·哈基寧和大衛·庫爾特哈德甩在了後面。2001年他再一次獲得冠軍,蒙托亞獲得亞軍。
法拉利的魯本·巴里切羅在2002年的比賽中搶勁了舒馬赫的風頭,奪走了冠軍榮譽,讓隊友舒馬赫落到了第二的位置。 2003年歐洲大獎賽威廉姆斯包攬冠亞軍,小舒馬赫領先於他的隊友蒙托亞獲得了冠軍。小舒馬赫在第26圈當萊科寧的梅塞德斯-賓士賽車熄火後開始處於領先,最後以16.8秒領先第二名贏得了比賽。這天對於邁凱輪車隊來說是讓人倍感失望的一天:大衛·庫爾特哈德在與阿龍索進行了激烈的較量後退出了比賽,而此時比賽僅剩下兩圈,還有就是法拉利的巴里切羅奪走了領獎台上唯一剩下的位置。
賽道特性:
最初的時候紐博格林賽道總長17.58英里,彎道多達150個,路面高高低低,並有著許多蜿蜒在松樹林中的彎道。1970年賽道休賽一年,進行改建,增加了防護欄,賽道也變寬了,提高了安全性。然而1976年,在一個彎角處發生了嚴重撞車事故,這場悲劇也讓紐博格林賽道遠離了F1。直到1984年才重新獲得舉辦資格,那時整條賽道已經和以前絕然不同,它在舊的賽道旁重建,並縮短到299公里,只剩下一些有趣的彎道,1986年這條賽道再次改建為如今的308.863公里。
F1比賽幾乎每一站都是以國家來命名。只有歐洲大獎賽例外,它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迷惑。其實,現在的歐洲大獎賽就是最早的德國大獎賽,紐博格林賽道從1950年開始就成了F1德國大獎賽的比賽用道,而在1997和1998兩個賽季,紐博格林又成了盧森堡大獎賽的賽道。從1999年開始,紐博格林正式為歐洲大獎賽代言。這種經歷也讓紐博格林成了F1賽道中獨一無二的,而它超長的賽道歷史,不僅讓F1這項賽事汗顏,甚至就連擁有85年歷史被稱為F1明珠的摩納哥也不得不甘拜下風,因為紐博格林比蒙特卡洛賽道還要年長四歲。
歷屆冠軍榜:
2005:阿隆索(雷諾)-Fernando Alonso (Renault)
2004: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3:拉爾夫-舒馬赫(威廉姆斯)-R. Schumacher (Williams)
2002:巴里切羅(法拉利)-R. Barrichello (Ferrari)
2001: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2000:邁克爾-舒馬赫(法拉利)-M. Schumacher (Ferrari)
1999:喬尼-赫伯特(斯圖瓦特)-J. Herbert (Stewart)
1998:哈基寧(邁凱輪)-M. Hakkinen (McLaren)
1997:維倫紐夫(威廉姆斯)-J. Villeneuve (Williams)
1996:維倫紐夫(威廉姆斯)-J. Villeneuve (Williams)
1995:邁克爾-舒馬赫(貝納通)-M. Schumacher (Benetton)
❽ 中國為什麼沒參加F1大獎賽
參加了,上海f1站
但中國沒有賽車手,也沒有車隊,因為很燒錢
車手的素質要求很高,中國培養不了,環境,人文,觀念都是原因,試想一下你媽媽會讓你玩賽車長大嗎?家長肯定認為那是不務正業……
車隊因為國內沒有符合條件的汽車製造商,成熟的錢不夠,不成熟的錢也不夠……玩不起,光是最簡單的輪胎就夠嗆了,還別說是更核心的引擎
❾ 2002年以來,F1取消了哪幾站分別涉及哪幾條賽道謝謝。
取消的站為:
1、聖馬利諾大獎賽的伊莫拉賽道
這條賽道處於義大利境內,根據國際汽聯規定,不可以有兩站比賽使用同一個國家名字來命名,由於義大利已經有了義大利大獎賽的蒙扎賽道,因此此站稱為聖馬利諾。自2007年起取消
2、紐伯格林賽道
地處德國,基於與義大利相同的情況,此站成為歐洲大獎賽,2007年起,紐伯格林與原先的德國大獎賽霍根海姆賽道輪流舉辦德國大獎賽
3、鈴鹿賽道
日本大獎賽自2007年起,由鈴鹿改為富士賽道舉辦
4、印第安那波利斯賽道
美國大獎賽的印第安那波利斯賽道,自2008年起取消
新增賽道:
1、中國大獎賽上賽道
2004年F1首次進入中國
2、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賽道
2005年進入F1
3、巴林
2004年進入F1
4、新加坡
2008年進入F1,為F1首次夜間比賽賽道
5、歐洲大獎賽瓦倫西亞賽道
2008年起歐洲大獎賽由西班牙瓦倫西亞賽道舉辦
❿ 世界盃的事
世界盃(World Cup,FIFA World Cup,國際足聯世界盃,世界足球錦標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F1並稱為全球三大頂級賽事。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而世界盃主要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簡介
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目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註: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32強的比賽.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通過世界盃預選賽獲得決賽階段名額的國家代表隊,加上主辦國的代表隊一共32支球隊將會到主辦國進行決賽階段的比賽爭奪冠軍。決賽階段32支球隊通過抽簽被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進行分組積分賽,各個小組的前兩名共十六支球隊將獲得出線資格,進入復賽;進入復賽後,十六支球隊按照既定的規則確定賽程,不再抽簽,然後進行單場淘汰賽,直至決出冠軍。
世界盃發展史
中國唐代就出現「足球」的競技比賽,當時叫「蹴鞠」。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雅典奧運會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世界盃賽的獎杯是1928年FIFA為獲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屆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此杯。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此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此杯。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屆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大力神杯」。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