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旁邊是什麼海
伊朗上面是黑海,下面是阿拉伯海,左邊是伊拉克,右為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Ⅱ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伊朗通過蘇伊士運河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首先我說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1888年有一個《君士坦丁堡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任何國家都有權通過蘇伊士運河,不管是戰時,還是平時。伊朗作為聯合國一個成員國,它隨時可以通過,沒有問題。現在問題是它在過去的30多年當中,它沒有向埃及政府提出過它的船要過,尤其它的軍艦,它上那去干什麼,所以它沒有提出過,你不能賴埃及,說人家不批。它為什麼不提出來,因為1979年它就發生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而且埃及那邊也是1979年,它就跟以色列簽訂了一個和平協議。你們兩家好,以色列是伊朗的敵人,你們兩家好,結果我就跟你沒有外交關系,斷絕外交關系,等於30多年來,埃及和伊朗之間沒有外交關系。這個事沒,沒有外交關系,我的艦艇也不通過,它30多年……
斷交了,也不影響你可以通過蘇伊士運河。
其實沒有問題,它要申請也可以,就是沒有現在埃及這個事,以前要提出來也可以通過的。但是現在這個當口提出來,為什麼大家現在作為一個新聞熱點,就是懷疑它在測試埃及是不是要廢除原來跟以色列簽訂的那個和平條約。如果你不廢除,也可以測試埃及和伊朗會不會恢復一種新的關系,為以後伊朗它常態性的通過奠定一個基礎,這是問題的所在。
實際在埃及情況變化以後,它的外交出現土耳激化的傾向,什麼叫土耳激化?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近兩年,本來土耳其和以色列是盟友關系,它實際上是土耳其是以色列在中東唯一的盟友,可以稱得上盟國了。大家可以想得見,以往就是兩三年來,以色列的空軍是飛到土耳其上空去進行訓練,它實際上是一個盟國關系。
但是最近兩年,雙方關系出現了變化,土耳其明顯的東向,就是所謂的東向政策,也就是說和以色列拉開了關系。特別是在去年加沙救援船發生爭吵之後,雙方漸行漸遠,實際上土以關系出現了危機,現在在埃及變化之後,實際上過去埃及和以色列在共同應對伊朗的威脅,在共同遏制加沙地帶哈馬斯的發展方面,他們有相當的共識的。但是現在變化以後,埃及現在的政策出現了很微妙的變化。
以色列也擔心埃及也會像土耳其那樣漸行漸遠。
實際上已經出現了這種跡象,所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伊朗你說趁火打劫也好,或者是趁熱打鐵也好,現在把軍艦開到紅海,而且提出來要通過蘇伊士運河。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埃及實際上軍方已經同意了,至少是公開同意了,雖然現在還沒有通過。但是不出意外,它應該是通過了。
如果埃及和伊朗的關系要是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對以色列是一種戰略上的威脅
Ⅲ 世界上的重要海峽,和運河,地理考試會考的
馬六甲海峽 被稱為"十字路口" 直布羅陀海峽 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霍爾木茲海峽是石油運輸的重要通道 白令海峽 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巴拿馬運河 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 蘇伊士運河 非洲和亞洲的分界線
Ⅳ 從英國劃水到伊朗要經過那些運河、海、海峽
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印度洋、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
Ⅳ 全球著名的海峽運河是什麼(8個)
世界重要海峽及運河1、馬六甲海峽 在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有一條細長的水道,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海,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溝通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紐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有"東方的直布羅陀"之稱。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馬六甲海峽,因沿岸的馬六甲古城而得名。
2、霍爾木茲海峽 (波斯灣 印度洋西北部邊緣海,又名阿拉伯灣,通稱海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霍爾木茲海峽,長約990公里,寬56~338公里。面積24萬平方公里。水深:伊朗一側大部深於80米,阿拉伯半島一側一般淺於35米,灣口處最深達110米。灣內有眾多島嶼,大都為珊瑚島。灣底與沿岸為世界上石油蘊藏最多的地區之一。淡水絕大部分來自西北面的阿拉伯河與卡侖河。因蒸發量超過注入量,故西北部鹽度(38-41‰)仍比東南海口(37-38‰)高。西北部水溫 16-32℃,東南部24-32℃。自古為海上交通要道。沿海居民從事航海、商業、漁業與采珍珠業者較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阿拉伯半島和伊朗的石油主要經波斯灣外運,海灣地區為世界最大石油產地和供應地,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產石油,經霍爾木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寶庫」之稱。) "世界油庫的閥門"。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源出波斯語,意即"光明之神")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48.3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淺處10.5米,最深處219米。海峽中多島嶼、礁石和淺灘。西接波斯灣,東連阿曼灣,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霍爾木茲海峽自古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特別在海灣地區成為世界石油寶庫之後,每天有400萬噸石油通過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約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所以霍爾木茲海峽被人們稱為"海上石油通道的咽喉","世界油庫的閥門"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
3、直布羅陀海峽 "西方海上的生命線"。直布羅陀海峽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南端與非洲大陸西北角之間,北岸為西班牙的直布羅陀(現被英國佔領),南岸為摩洛哥,直布羅陀海峽全長約90公里。兩岸山勢雄偉,景色優美。海峽西寬東窄,最窄處的西班牙的馬羅基羅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間僅13公里,海峽東端介於直布羅陀市和阿爾霍山之間;中段介於馬基羅和錫雷斯之間,寬22公里;其西面入峽處最寬,介於特拉法爾加角和斯帕特爾之間,寬43公里。東深西淺,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約375米。直布羅陀海峽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唯一水道,西歐、北歐各國進口的原油、原料及出口的工業品絕大部分要通過這里。因此,人們將其稱作"西方海上的生命線"。 4、土耳其海峽因其位於土耳其境內,故稱為土耳其海峽;又因其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為黑海海峽。土耳其海峽位於土耳其的亞洲部分與歐洲部分的領士之間,故又是亞歐兩大洲的分界。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黑海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土耳其內海)以及位於愛琴海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 5、白令海峽 位於亞洲東北部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半島之間(白令海峽是位於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的海峽),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水上通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北連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南接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白令海峽長約60千米,寬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峽的狹窄和水淺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間深層水的交換。海峽水道中心線既是俄羅斯和美國的國界線,又是亞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線,還是國際日期變更線。 6、曼德海峽 "世界戰略的心臟"。曼德海峽和亞丁灣相連,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是紅海的南大門。海峽長50千米,寬26~32千米,水深30~323米,呈西北一東南走向。曼德海峽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被西方人稱之為"世界戰略的心臟"。
蘇伊士運河著名的國際通航運河。位於埃及境內,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重要國際海運航道,連接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與印度洋聯結起來,大大縮短了東西方航程。全長約163公里。這條運河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而不必繞過非洲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大大節省了航程。從英國的倫敦港或法國的馬賽港到印度的孟買港作一次航行,經蘇伊士運河比繞好望角可分別縮短全航程的43%和56%。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有時人們通過從船上卸下貨物通過陸運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紅海之間實現運輸。它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之一。它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航道,每年承擔著全世界14%的海運貿易。蘇伊士運河從1859年開鑿到1869年竣工。運河開通後,英法兩國就壟斷蘇伊士運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獲得巨額利潤。 7、英吉利海峽英吉利海峽是隔離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海峽。其最狹窄的地域為多佛爾海峽,多佛爾隔海與法國加萊相望。 在英國和法國之間,「拉芒什海峽」屬於「英吉利海峽」的一部分。長560km,平均寬為180km。西通大西洋,東北經多佛爾海峽連北海,是國際航運要道。潮差較大,有豐富的潮汐動力資源,也是重要的漁場,歷史上曾在此發生多次軍事沖突和海戰。英吉利海峽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於英格蘭與法國之間,西南最寬達240公里﹔東北最窄處直線距離33.8公里,即從英國的多佛爾到達法國的加來,多佛爾到加來這部分海峽是英國海峽協會認可的橫渡區域。多佛爾到加來的距離雖然不到渤海海峽的1/3,然而,其難度並不是單純以距離衡量的。英吉利海峽的平均水溫13.6攝氏度。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戰略地位重要。國際航運量很大,目前每年通過該海峽的船舶達12萬艘之多,居世界各海峽之冠。歷史上由於它對西、北歐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曾起過巨大的作用,人們把這兩個海峽的水道稱為「銀色的航道」。 8、朝鮮海峽 溝通日本海和東海、黃海的重要航道。位於北太平洋西緣,朝鮮半島東南與日本-九州島、本州島之間。從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0千米,寬約180千米。峽底地形緩傾,水深大多為50~150米,最大水深228米。海峽中對馬島把水域分為東西兩大水道,西水道即狹義的朝鮮海峽,寬約67千米,平均水深95米。東水道寬約98千米,平均水深約50米。海峽兩端開敞,航路通暢。兩岸為沉降型海岸,岸線曲折、島嶼林立、多良港海灣。朝鮮海峽有對馬暖流從西南向東北通過流入日本海,也是東海海水輸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海峽地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乾冷的西北和西風,風力大、海浪高,氣溫較低,降水稀少,成為乾季;夏季多西南和南風,不僅帶來豐富的降雨(年雨量1400~2200毫米,集中在6~9月),而且利於海霧生成(3~7月是霧季,5~7月霧最多)。海峽表面水溫冬季10~15℃,夏季23~28℃。鹽度冬季34.0~34.6,夏季31.5~32.5。漁產豐富,釜山、長崎、福岡為漁港。其交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9、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以1578年首先到此的英國人名字命名,位於南美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長300公里,寬900~950公里,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4750米。海峽兩側氣壓差12毫巴,促使南極大陸的乾冷空氣與美洲大陸相對濕暖的氣流南北交換。南極輻合帶在南緯60°附近通過海峽中部,東風環流和西風環流在此匯合。表層水溫冬季為0.5~3.0°C,浮冰可漂浮至南美南端;夏季為3.0~5.5°C,無浮冰。表層水富含磷酸鹽、硝酸鹽和硅酸鹽,自北向南遞增。這里是世界上已知的營養鹽豐富,有利於生物生長的海區之一。 10、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位於南美洲大陸南端和火地島、克拉倫斯島、聖伊內斯島之間。由地殼斷裂下陷而成,長約563km,寬3.3~32km,海峽內寒冷多霧,並多大風暴,是世界上風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巴拿馬運河通航前,是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1520年為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首先通過,因此而得名。東連:大西洋,西通太平洋,東西長580千米,南北寬3.3~33千米。海峽被中部的弗羅厄得角分成東西兩段。西段海峽曲折狹窄,入口處寬度 48千米,最窄處僅 3.3 千米,水深較深,最深處達1170米。兩側岩岸陡峭、高聳入雲,每到冬季,巨大冰川懸掛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壯觀,每逢崩落的冰塊掉入海中,會發出雷鳴般巨響並威脅船隻航行。東段開闊水淺,主航道最淺處只有20米,兩岸是綠草如茵的草原景觀,海峽處於南緯50多度的西風帶,強勁而飽含水汽的西風不僅給海峽地區帶來低溫、多雨和濃霧,而且造成大風、急浪,是世界聞名的猛烈風浪海峽,不利於航運發展,但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前,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間的重要航道。 巴拿馬運河 位於美洲巴拿馬共和國的中部,橫穿巴拿馬地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國際運河和海上交通捷徑,它比繞行南美洲縮短了一萬多公里的航程,對美國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被美國視為"地峽生命線"。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寬150米至304米。整個運河的水位高出兩大洋26米,設有6座船閘。船舶通過運河一般需要9個小時,可以通航76000噸級的輪船。
Ⅵ 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在戰略,經濟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
這個擺在一起說最基本的一點就是都是溝通兩個大洋的人工通道,通過這兩條運河,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海上航程大大縮短,從經濟上更有效率,交通更便利,全世界的海上運輸和海上活動更加頻繁;而控制了這兩個交通要道,更是掌握了戰略上的主動權。
Ⅶ 馬六甲海峽、土耳其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分別屬於哪個海域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又譯做麻六甲海峽(英語:Strait of Malacca;馬來語:Selat Melaka)是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
http://ke..com/view/15939.html?wtp=tt
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http://ke..com/view/319239.htm
霍爾木茲海峽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亦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海峽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的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個大島叫做格什姆島,隸屬於伊朗。現時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http://ke..com/view/56151.htm
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
http://ke..com/view/15672.htm
巴拿馬運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a)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和「世界橋梁」。巴拿馬運河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於水閘式運河。
http://ke..com/view/15686.htm
Ⅷ 世界重要海峽運河
通常位於兩個大陸或大陸與鄰近的沿岸島嶼以及島嶼與島嶼之間。其中有的溝通兩海(如台灣海峽溝通東海與南海),有的溝通兩洋(如麥哲倫海峽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有的溝通海和洋(如直布羅陀海峽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全世界有上千個海峽,其中著名的約50個。
海峽是由海水通過地峽的裂縫經長期侵蝕,或海水淹沒下沉的陸地低凹處而形成的。一般水較深,水流較急且多渦流。海峽內的海水溫度、鹽度、水色、透明度等水文要素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變化較大。底質多為堅硬的岩石或沙礫,細小的沉積物較少。
海峽在軍事及航運上都有重要意義。根據海峽水域同沿岸國家的關系,分為:
①內海海峽,位於領海基線以內,系沿岸國的內水,航行制度由沿岸國自行制定,如中國的瓊州海峽;
②領海海峽,寬度在兩岸領海寬度以內者,通常允許外國船舶享有無害通過權。如海峽兩岸分屬兩國,通常其疆界線通過海峽的中心航道,其航行制度由沿岸國協商決定;如系國際通航海峽,則適用過境通行制度。
③非領海海峽,寬度大於兩岸的領海寬度,在位於領海以外的海峽水域中,一切船舶均可自由通過。
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較大的海峽有50多個。世界上最長的海峽是莫三比克海峽,長達1670千米。因它既寬又深,可通巨輪,成為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重要通道。
頭戴兩項「世界之最」桂冠的是位於南美大陸和南極洲之間的德雷克海峽。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最深處達5 248米。同時它又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南北寬達9 704米,成為世界各地通向南極的重要通道。
馬六甲海峽,人稱東南亞的「十字路口」。英吉利海峽的日通行船隻在5 000艘左右,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唯一出口。從霍爾木茲海峽開出的油輪,源源不斷地將石油運往歐美各國,被人們稱為「西方世界的生命線」。
白令海峽則身兼多職,它是連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上通道,也是兩大洲(亞洲和北美洲)、兩個國家(俄羅斯和美國)、兩個半島(阿拉斯加半島和楚克奇半島)的分界線。
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從白令海峽的中央通過。
中國有台灣海峽
先說說海峽吧
1、馬六甲海峽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連接南海與印度洋,是東亞、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與南亞、西亞、非洲、歐洲國家之間的聯系通道,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2、霍爾木茲海峽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連接波斯灣與阿拉伯海,是波斯灣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為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峽。
3、土耳其海峽連接黑海與愛琴海、地中海,是亞洲、歐洲的分界線,也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門戶。
4、直布羅陀海峽伊比利亞半島與非洲大陸之間,連接地中海與大西洋,是地中海沿岸國家通往大西洋的「咽喉」。
5、英吉利海峽大不列顛島與歐洲大陸之間,連接北海與大西洋比斯開灣,是西歐與北歐各國重要的海上通道,也是世界貨運最繁忙、通過船隻最多的海峽。
6、麥哲倫海峽南美大陸與火地島之間,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國際航線。
7、莫三比克海峽非洲大陸東南部與馬達加斯加島之間,是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是世界最長的海峽。
8、白令海峽楚科奇半島與阿拉斯加半島之間,連接北冰洋與太平洋,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太平洋與北冰洋間的惟一通道。
9、朝鮮海峽連接日本海與東海,是日本海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10、德雷克海峽南美洲與南極半島之間,連接大西洋與南太平洋,是南美洲與南極洲的界線,各國科考隊赴南極考察必經之路
下面是運河
名稱
長度(千米)
所屬國家
京杭運河
1801
中國
伊利運河
581
美國
蘇伊士運河
173
埃及
阿爾貝特運河
130
比利時
莫斯科運河
128
俄羅斯
伏爾加河-頓河運河
101
俄羅斯
北海-波羅的海運河
(基爾運河)
98.7
德國
約塔運河
87
瑞典
巴拿馬運河
81.3
巴拿馬
曼徹斯特運河
58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