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和美國為啥打起來了
還沒有正式宣戰
8日一早,數十枚導彈和火箭彈一起砸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由於襲擊的規模是近幾年時間從未有過的,美國高層及國家安全團隊緊急開會。
而且,美國剛剛決定搬遷指揮中心,離開伊拉克,今天導彈就來了。伊朗顯然這是要追著美軍屁股打。據伊朗「Press TV」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周二(7日)作出決定,將其總部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遷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召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要求美國合作執行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
Ⅱ 美國和伊朗是否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和伊朗,局勢不穩定,大戰一觸即發,如果開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成員國的也會參戰,這場戰爭是局部戰爭!
Ⅲ 伊朗為什麼要和美國打仗
何不了他。其實伊朗和美國本來毫無利害關系,但1979年伊朗爆發了一次大革命,趕走了親美的巴列維國王,美伊關系慢慢惡化,發展至今成為勢不兩立的冤家。
弱小的伊朗為何敢抗衡強大的美國,地形是重要的原因。伊朗大部分坐落在高原上,四面群山環繞,臨近海洋,從地圖上看去就像一座天然的軍事堡壘,易守難攻。他對外擴張很吃力,但別人也不會輕松地征服他。亞洲大陸上有一條巨大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這條山系在伊朗邊疆上分叉成兩個山脈,一個是厄爾布爾士山脈,一個是扎格羅斯山脈。這兩個山脈又有許多小山系,層層疊疊像幾道鎖鏈一樣圍住了伊朗。舉個例子,有點類似於我們國家的巴蜀地區,不同的是巴蜀中間是盆地,而伊朗是高原。這樣的地形,用再先進的武器攻擊也會很吃力吧。想想美國當年是怎麼在38線以北敗的,山地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國人決不允許自己再一次地深陷入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泥潭。伊朗革命衛隊等武裝力量總人數在50萬左右,依託有利地形打游擊戰還是綽綽有餘的。
想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並不容易,那是需要實力的。如果沒有實力,還要獨立自主的話,那就會被現有的國際秩序領導者打壓。國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前提是如果這個國家還想在這個地球上混的話。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我不參加現有國際秩序,我就不聽你的,那麼你只能自己和自己玩。而伊朗就屬於想要獨立自主,但是還想在國際秩序中生存的國家,那麼美國對伊朗的打壓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先要加入國際社會,但是美國不認可,那麼只能夠投靠憤怒的美國對頭俄羅斯了。
俄羅斯同樣是一個不被歡迎的國際參與者,俄羅斯有實力去獨立自主的發展,但是他的存在讓國際秩序的領導者美國及西方都有些忌憚。既然美國當領導,那麼對於可能威脅到他領導地位或是威脅到他的國家,那是會毫不客氣的。在美蘇爭霸的幾十年,雙方互有勝負,但是最終蘇聯落敗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一直不遺餘力的對美國及西方示好,但是他沒看清楚美國及西方同俄羅斯之間關系的本質。美國需要的不是平等的合作夥伴,而是不能夠威脅到他的小弟或者奴才。俄羅斯會成為這兩個之間的哪一個?無論哪一個俄羅斯都不會願意,那麼就只能打壓你了,因為你的軍事能力還在,不閹割你的軍事能力,美國和西方怎麼放心。
Ⅳ 1988年美國和伊朗交火事件
【歷史解密】1988年美國軍艦擊落伊朗客機內幕
「轟隆」「轟隆」兩聲響,兩枚「標准—2」防空導彈從美國「文森斯」號導彈巡洋艦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飛機墜落了!」巡洋艦上響起美國海軍的一片歡呼聲。突然,「文森斯」號巡洋艦瞭望員喊了一句:「糟了,目標不象是F-14戰斗機。」
導彈擊中的目標確實不是F-14戰斗機,而是從伊朗的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客機。導彈響處,機毀人亡,655次班機上的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這是1988年7月3日發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難事故。那麼,美國軍艦為什麼要針對伊朗目標進行打擊?一架大型客機怎麼會被美軍誤認為是體積小得多的戰斗機?這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這起災難事件最終又是怎樣收場的呢?
1988年7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地時間上午10時47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從阿巴斯港機場起飛,准備飛往阿聯酋的迪拜機場。這架民航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A300型,機長是穆爾辛?禮薩揚,他是一位擁有7,000小時飛行經驗的資深機師。飛機上除了1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274名乘客。
655航班起飛後,飛機由阿巴斯港機場塔台指揮開啟應答器,向海灣前進。飛行航線是慣常編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0英里,直線飛往迪拜機場,航程總計只有28分鍾。因為距離短,飛機採用簡單的飛行模式,先爬升至4300米,巡航片刻後在迪拜降落。
當地時間上午10時55分,655次航班正飛行在海灣南部地區上空,其航線正好與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巡洋艦的航線相交叉,而讓人詫異的是,「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竟然處在伊朗領海內。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在伊朗客機距「文森斯」號約14公里時,「文森斯」號突然發射了兩枚「標准——2型」防空導彈,其中一枚直接命中655次客機機翼,飛機隨即起火,墜落於大海之中,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
消息一經傳開,舉世皆驚。人們在震驚之餘不禁追問,美國軍艦為什麼要擊落伊朗民航客機?兩國究竟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美國是不是有意擊落伊朗客機的呢?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美國與伊朗巴列維王朝關系密切。1979年發生的「伊斯蘭革命」結束了巴列維王朝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號召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而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從此,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
1979年11月4日,伊朗數百名穆斯林學生攻佔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把其中的60餘人扣為人質,以迫使美國把前國王巴列維引渡到伊朗,並且歸還在美國的伊朗資產。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國人質才獲釋離開伊朗。
在此期間的1980年4月7日,美伊斷交。斷交後,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美國都對伊朗實施遏制和孤立政策,從此,兩國關系處於嚴重的敵對狀態。
1988年,正處於兩伊戰爭期間,海灣局勢異常緊張。美軍於1987年7月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後,多次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導彈擊中美國油輪和掛美國旗的科威特油輪多嫂,美軍則隨後進行報復,擊沉伊登陸艦一艘、採油平台兩座。
1988年4月,美軍一艘護衛艦觸雷,造成19名官兵受傷,美國軍艦隨即摧毀伊朗兩座採油平台、擊沉擊傷伊朗軍艦6艘。因此襲擊客機事發生前,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另有消息說,在客機被擊落前,美軍海灣部隊曾得到情報稱,伊朗空軍F-14戰斗機正在海灣地區加強活動,可能要對美軍採取行動。由此看來,不能排除美國故意擊落伊朗民航客機的可能性。
那麼,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為什麼會出現在伊朗海域呢?
2012年,美國《新聞周刊》披露了這起災難事件的有關內幕。
1988年7月3日,當地時間6時33分,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威爾.羅傑斯,接到正駛過海峽西面入口的美國海軍「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報告,6艘伊朗革命衛隊炮艦離開海島基地。羅傑斯隨即下令「文森斯」號巡洋艦進入作戰狀態,以每小時30海里的速度向伊朗炮艦接近。
據美國海軍後來提供的官方說法,「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當時發現13艘伊朗炮艦。據說,其中幾艘正圍著一艘名叫「斯托瓦爾」號的賴比瑞亞油輪轉。
「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又報告:賴比瑞亞油輪附近發出5到7聲爆炸聲。聽到這些神秘爆炸聲的報告後,設在巴林的美國艦隊指揮部立即與「文森斯」號巡洋艦聯系,中東聯合特遣隊司令安東尼.萊斯少將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前去支援「蒙哥馬利」號護衛艦。
「文森斯」號巡洋艦上一架「海鷹」式直升機奉命出擊,20分鍾後飛到伊朗炮艦上空盤旋。直升機駕駛員馬克.科利爾發現,伊朗炮艦正圍著一艘德國貨輪轉,沒有射擊,只是一般的騷擾。
這時,美伊兩國軍艦都已進入阿曼海域。阿曼海岸警備隊通過無線電命令伊朗革命衛隊炮艦返航,並希望美國的「文森斯」號巡洋艦也離開。文森斯號和伊朗炮艇隨後被一艘阿曼軍艦驅逐。當時,美國軍艦賽茨號和蒙哥馬利號都在附近。
此時,美軍巴林指揮部的水面戰斗指揮官理查德.麥肯納上校回到指揮中心,看到「文森斯」號巡洋艦越過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即將進入伊朗領海,非常吃驚。他很惱火,問艦長羅傑斯搞什麼名堂。羅傑斯回答稱,在支援「海鷹」式直升機,追擊伊朗炮艇,還說通訊聯絡出了故障。
隨後,「海鷹」式直升機機長羅傑.赫夫報告,直升機受攻擊,正在逃避。羅傑斯當即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加速前進。
在東北200海里處的阿曼灣口,美國「福雷斯特爾」號航空母艦指揮官萊頓.史密斯獲悉「海鷹」式直升機受攻擊以及「文森斯」號巡洋艦正在追蹤進攻者的消息後,命令兩架F-14戰斗機和兩架A-7攻擊機出擊。
剛好在10時45分時,伊朗的阿巴斯港機場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機准備起飛,目的地是阿聯酋的迪拜。殊不知,兩周一次往返於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間的伊朗民航班機的航線正好處於「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上空。
此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雷達也測到阿巴斯港機場有飛機起飛的信號。阿巴斯港機場是軍民兩用機場,從該機場飛往海灣的飛機自然就成了美國海軍艦艇的「假想敵」。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文森斯」號巡洋艦負責觀測雷達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飛機究竟是軍用飛機還是民航客機,結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機的判斷信號,但他在海灣民航班次時刻表上卻漏看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對戰友約翰.里奇說,雷達預測的訊號可能是伊朗的美製F-14戰斗機。這話被他的上司佐契爾上尉聽到,佐契爾立即向上級匯報了這個情況。
當伊朗飛機距離「文森斯」號巡洋艦約11海里時,艦長羅傑斯伸手按了發射「標准-2」型導彈的指示按鈕。於是,從「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射的兩枚「標准-2」型導彈相繼向目標射去。30秒鍾以後,第一枚導彈擊中了飛機,290條無辜的生命就這樣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出一片歡呼聲的同時,附近的「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的水兵卻目瞪口呆,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什麼F-14戰斗機,而是民航機龐大的機翼掉進了海里。
「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也察覺情況不妙,官兵們一個個都驚呆了。艦上死一般沉寂。羅傑斯只好下令巡洋艦駛離伊朗水域。
那麼,對這次誤擊事件,美國方面有什麼樣的解釋?他們的解釋又是否站得住腳呢?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天下午1時30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威廉.克勞告訴記者,發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據「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羅傑斯向他報告,伊朗民航班機偏離商業航線,無視「文森斯」號巡洋艦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號巡洋艦飛去。羅傑斯是為保護軍艦才向飛機開火的。
隨後,克勞任命中央司令部負責中東作戰行動的海軍少將威廉.福格蒂調查此事。一段時間後,福格蒂提交了調查報告。
報告中說,文森斯號嘗試聯絡正在接近中的飛機但失敗,他們四次使用了軍用航空緊急頻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緊急頻道。但這個說法很難說得通,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民航飛機一般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頻道,是不會使用緊急頻道的。
這份報告還聲稱,文森斯號錯誤地把伊朗客機當成了一架攻擊戰機,是因為客機起飛的阿巴斯港機場,除了服務商用民航機外,也用作伊朗F-14戰機的基地。而空客A300的飛行剖面類似於F-14雄貓式戰斗機,於是,文森斯巡洋艦上的雷達操控員把民航客機當成了戰斗機。
但是,這一說法顯然難以令人信服。A300型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公司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製的一種大型寬體客機,翼展44米,機長54米,機高16.62米;而F-14則是一種雙座超音速多用途戰斗機,最大翼展不到20米,機長只有19米,機高不到5米。從外形和體積上來說,二者完全不是一個級別,A300與F-14相比是一個龐然大物,怎麼會弄錯?
再從速度上來說,A300雖然是噴氣式客機,但其飛行速度最大在每小時640公里左右,而F-14是美國研製的第三代先進戰斗機,其最大平飛速度可達每小時2490公里。因此,對於擁有宙斯盾系統的美國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來說,「誤認為」的說法顯然太牽強了。
最關鍵的是,威廉.福格蒂的調查報告還掩蓋了一個事實真相,他在地圖上把當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位置標在遠離伊朗水域的地方。而事實上,當時該艦已經侵入了伊朗領海。
災難發生後,伊朗人民在等待美國的道歉。但令人詫異的是,伊朗人民沒有等來道歉和賠償,等來的僅僅是一句「遺憾」!
時至今日,美國對於當年擊落伊朗客機仍舊拒絕認錯、拒絕負責、拒絕道歉。
美國政府在伊朗航空公司655號班機空難後發出照會,對人命損失表示遺憾;卻從來不認錯、不負責、不道歉。美國政府官方甚至繼續指責伊朗的敵意行動造成這次事件。
面對全世界的指責和質疑,里根決定派當時的副總統喬治.布希在聯合國大會上為美國辯解。7月14日,老布希在聯大的講話中辯解說,擊落事件屬戰時事故,「文森斯」號巡洋艦當時是趕去保護受到伊朗襲擊的一艘商船的。而在1988年8月2日老布希向共和黨領導人發言時提到「我絕不會為美國道歉,永遠都不會!我不管美國幹了什麼,我不理會什麼事件真相!」
因為美國的這一態度,美國政府飽受指責。《新聞周刊》記者約翰?巴里和羅傑?查爾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報導中寫道,艦長羅傑斯行動時無視後果,缺少應有的謹慎。同時他還指責美國政府掩蓋事件真相。
就連美國海軍自己都在自我嘲諷。文森斯號船員和其他美國海軍船員為文森斯號起了個綽號「機械戰艦」,這個名字來自科幻電影《機械戰警》,除了因為文森斯號巡洋艦配備宙斯盾系統,也因為艦長羅傑斯被視為具有攻擊傾向。
那麼,這起誤擊事件真的是由羅傑斯的個人攻擊傾向導致的嗎?
事發當天在附近海域的美國賽茨號護衛艦是由大衛?卡爾森艦長指揮的。卡爾森指責說,摧毀客機「標志著文森斯號艦長羅傑斯有強烈的攻擊傾向,這種傾向在四個星期前就已經顯露出來」。
卡爾森指的是6月2日發生的事件,那天羅傑斯指揮文森斯號過度抵近一艘伊朗軍艦,而這艘艦艇正在合法執行搜尋散裝貨輪的任務。
而在擊落民航客機當天,羅傑斯派出一架直升機飛到一隻小型伊朗船隻的2至3英里范圍內,不理會交戰規則中要求保持4英里距離的規定,並向數只小型伊朗炮艦開火。
卡爾森評論這些事件說「為什麼要一艘宙斯盾艦出去射擊小艇?這不是聰明的做法。」當羅傑斯向上級指揮官報告說,他將要把飛機擊落時,卡爾森當時像受雷擊般驚呆了,他跟旁邊的人說:「為什麼?他究竟要干什麼?」
在麻省理工學院2004年春季製作的「文森斯號事件」投影片報告中,認為羅傑斯艦長出於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號向東北前進50英里。當時,美軍水面戰斗指揮官麥肯納上校指令羅傑斯退回去,但文森斯號直升機機師馬克?科利爾一直跟隨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終於交火。
文森斯號隨即加入到混戰中,他駛向伊朗多艘炮艇,但找不到一個清晰目標。而且伊朗炮艇當時不過是在本國水域內緩慢繞圈。雖然各種信息表明文森斯號已經犯了錯,但羅傑斯仍然報告美軍指揮部,說:伊朗炮艇在加速並且懷有敵意,並最終,向民航客機發射了導彈。
事件發生後3年,威廉?克勞海軍上將在美國一檔電視節目中承認,文森斯號發射導彈時在伊朗水域內,與之前的海軍聲明相反。
1996年2月22日,美國答應支付6180萬美元,作為對248名遇難伊朗人的賠償,但美國沒有為被擊落客機支付任何賠償。這是雙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國際法院向美國提出的起訴。美國明確標明這筆賠償為特惠金,不肯承認要對事件負責或負有法律責任。
Ⅳ 美國打伊朗,伊朗為什麼要打以色列
因為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而同時以色列與伊朗之間也是敵對關系,所以伊朗攻擊以色列也能夠對美國的軍事行動進行擾亂,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個重要部署,是美國插入中東地區的一把尖刃,所以,若是伊朗真的動了以色列,美國自然會有所顧忌。
只不過是美軍實力太過於強悍,充分利用了信息化電子戰優勢,打了一場完全不對稱的戰爭,而伊拉克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傳統戰斗方式,簡單粗暴的堆疊裝備,還是萬國牌,薩達姆以為自己可以用數量彌補質量上的差距,結果並沒起到什麼作用,伊拉克相當於摸瞎打仗,不輸也難。
不過這場戰爭倒是給中國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從此開始奮發圖強,走上了靠誰不如靠自己的不歸路。
Ⅵ 第三次海灣戰爭美國以什麼口號打伊朗目的是什麼
第三次海灣戰爭美國打的是伊拉克,不是伊朗。口號是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目的是讓薩達姆下台,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同時在中東打下一顆釘子,威脅伊朗、敘利亞等美國的敵對國家
Ⅶ 美國和 伊朗打起來了嗎
還沒有正式宣戰
8日一早,數十枚導彈和火箭彈一起砸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由於襲擊的規模是近幾年時間從未有過的,美國高層及國家安全團隊緊急開會。
而且,美國剛剛決定搬遷指揮中心,離開伊拉克,今天導彈就來了。伊朗顯然這是要追著美軍屁股打。據伊朗「Press TV」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周二(7日)作出決定,將其總部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遷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召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要求美國合作執行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
Ⅷ 美國和伊朗沖突的話哪些國家會捲入戰爭為什麼呢
美伊戰時會是什麼樣子呢?美軍肯定會想方設法控制空權知制海權,根據伊朗特殊的地理位置,伊朗很難依靠到自己的兄弟國家,但伊朗的背後卻站著兩個世界巨人,所以美國極有可能會被伊朗打得半死不活。
伊朗總統魯哈尼,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都表示會抵抗到底,而伊朗議會副議長佩澤什基安則表示:「我們的國家不會輕易低頭,將始終巍然屹立。美國和它的幫凶們必須明白,面對威脅,伊朗決不會輕易投降,只要生命不息,我們就戰斗不止,我們將繼續全力反抗,我也希望伊朗能全國上下一心,堅定團結。 」
Ⅸ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
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演。此次世界大戰與前二次世界大戰不同的是,以美國為首的列強對第三世界國家伊朗(穆斯林世界)發動的戰爭,力量懸殊,但結局不好說,如果有人把伊朗看做利比亞那是大錯特錯。,一般人都認為是伊朗人在造核子武器,其實我並不這樣認為。以色列是美國的戰略盟友肯定沒有錯,但美國高層對於以色列也一直感到很棘手,美國的國際威望也因為以色列的不聽話,幾十年來在中東地區一直很被動,此次借勢攻打伊朗,就是要激起伊朗的大舉反擊,讓以色列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最後形成美國一家得勝,伊朗、以色列兩敗俱傷,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我相信,睿智的以色列人會明白這一點的,伊朗也不是中東的魚腩,總之,此次大戰,箭在弦上,關鍵是美國奧巴馬總統什麼時候扣動扳機 剛剛聽了一個美國地緣政治教授的爆料,綜合他對一些內幕的了解,下面簡單分析如下: 對伊作戰早已經預謀好了 自從布希定下了「邪惡軸心國家黑名單」以後,名單上的伊拉克,利比亞,葉門已經或多或少相繼倒下,而最大的眼中釘伊朗,朝鮮,敘利亞還沒有殲滅。這既符合美國的戰略預期,同時也超越了他們的戰略預期。不管你相信不相信911是美國一手策劃的苦肉計(參考7號樓倒塌事件),可以說911的確給予了美國大張旗鼓的常駐中東的契機。美軍在那裡不僅虐囚,經營鴉片,建立長久的軍事基地,還在一定程度上軍事包圍了伊朗這個中東唯一的獨立自主的大國。只可惜沙特與伊朗分屬不同的教派,再加上科威特,卡達這類西方傀儡政權的存在,造成了伊朗在中東世界及其被動,唯一能夠比較合的來的,就是敘利亞,甚至利比亞。所以可以說伊拉克和阿富汗,還有阿拉伯春天都在一定程度試圖百般壓制,恐嚇,顏色革命伊朗的局勢 對伊作戰必須被美化為「人民戰爭」才能起到輿論陣地的制高點 所以美國和以色列是非常重視心理戰的,尤其是春天的陰謀,差一點就顏革了伊朗,不過在一定程度上,伊朗和那些嬌奢淫慾的沙特皇室不同,它是一個比較有現代化氣息的國家。可以說伊朗人有點像被西方圍堵時的中國人,眼光實際, 敢說敢幹,能吃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受到西方宣傳的蠱惑,哪怕是不待見自己國家的種種缺點,在對待以色列和美國的霸權主義問題上,都還是一條心的。所以伊朗很清楚,不擁有核武器,那麼其後果肯定比伊拉克還要殘,堂堂波斯帝國有可能就如同今天的埃及,古巴比倫一樣,被西方徹底炸的四分五裂。並徹底退出歷史的民族之林。傳言在2004年,對伊朗的作戰計劃已經啟動,只不過當時的以色列內部慾望還不高,美國認為還為時已早,就暫時作罷。直到今天,這個像謎一樣的伊朗核問題被搬上舞台,來來去去幾年,被西方媒體炒來炒去,輿論的心理准備慢慢傾向於伊朗的核動機,再加上一些毫不相關的恐怖襲擊給西方民眾帶來的沖擊,那麼伊朗擁有的核武器就註定成為了西方民眾攻擊對象,哪怕那些所謂的恐怖襲擊和伊朗八桿子打不著。 打伊拉克需要一個編造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打阿富汗需要一個死無全屍的本拉登,打利比亞需要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保護平民」的借口,那麼打伊朗就是一個醞釀已久的核陰謀。美國打伊朗其實也是受到了沙特的指示,由於遜尼派和什葉派的恩怨,中東敗類沙特,阿聯酋可以通過犧牲自己的同胞換取美國對他們的地緣做大做強的保證,可以說是醜陋至極。而以色列面對的最大威脅就是敘利亞和伊朗,所以很自然的可以看到,為什麼美國把這兩個國家列為首要的流氓國家。由於之前對伊拉克戰爭的口碑太臭,美國國內的反戰勢力越來越大,那麼美國先發制人就不可能獲得國內的支持,唯一的前提就是製造另一場911,催發美國的愛國熱情,不過經濟太差,佔領華爾街之類的運動已經嚴重打亂了美國輿論洗腦計劃,再上美國新出來的超級元老院即將公布大幅度削減預算計劃,這將嚴重損害軍工業的利益,同時奧巴馬承諾要在年底前撤軍伊拉克,那麼通過挑撥第三國趕緊打造出一個國際軍事行動,就是最合適的計劃,這就是為什麼出現了一個漏洞百出的伊朗僱用墨西哥黑幫刺殺沙特駐美大使的鬧劇。這意味著伊朗不僅得罪了以色列,連沙特這樣中東大國都敢實施陰謀,那麼全世界不教訓一下不聽話的伊朗是不行了。最後我們看到內塔尼亞胡故意泄漏對伊作戰計劃,其目的就是釣魚,讓伊朗在軍事部署上蠢蠢欲動,而美國可以在大後方嚴密監視伊朗的方方面面,為下一步精準打擊做好准備。同時不排除沙特,阿聯酋這些國家的軍隊也加入戰爭攻打伊朗。然後就是什麼聯合國的報告,不知道通過暗殺了多少伊朗核科學家,而編造出的廢話或者是謊言。總之伊朗在各方面都屬於理屈詞窮級別。非常被動 中東暴力破局,難免一場巨能戰爭 敘利亞本身是先於伊朗的攻打目標,不過出乎西方意料之外的是,普金的歸來。敘利亞有俄羅斯常駐的海軍基地,這是俄羅斯絕對不能容忍的底線,再加上中國的反對,英美並不認為這劃得來,因為以色列並沒有得罪俄羅斯的意思,以及中國的意思,所以作罷。不過伊朗就不一樣了,雖然中俄都多多少少暗地支持伊朗的聲音,但是在好幾次制裁法案中,都投了贊成票,也就是說中俄並不是伊朗最親密的盟友,同時伊朗也不想臣服於中俄的控制之下。所以這段曖昧的關系完全是為了平衡地區的發展。而以色列一旦攻打伊朗,那麼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中東世界的全面戰爭,由於巴勒斯坦問題上,中東世界對以色列極其反感,敘利亞和伊朗都有相當數量的導彈,並會反撲,這是利比亞,阿富汗,伊拉克不能同日而語的,美國清楚,以色列可以攔截一部分,但是不可能攔截萬箭齊下的態勢,肯定會大規模出兵。甚至不惜使用僅次於核彈頭的遠程打擊。到時候,再加上普金並不是一個等閑之輩,俄國有可能會採用某種方式嚴防事態嚴重惡化。。。到時候將是一場規模非常龐大的戰爭。 另外,伊朗這個產油大國一旦被攻打,全球油價將會飆升,美元會趁機走強,歐元人民幣受到嚴重打壓,中國在這一問題是否坐視不管,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石油供給國被打垮,讓我們拭目以待。
Ⅹ 美國什麼打伊朗,都叫了這么多年了。
首先,敘利亞問題發展成什麼樣現在美國很難插手,所謂一個月完事不知道是誰說的,我只能說敢這么肯定下結論的不是神學預言家就是張召忠。完全不靠譜。事件發展是很難預料的。就像敘利亞爆發內亂之前,誰也不會想到突然爆發內亂。所以所謂什麼時候結束基本都是在胡扯。
關於問題補充:
不會,首先要明白一點,不是伊朗封鎖庫耳木茲海峽就開打,而是面臨戰爭的時候封鎖庫耳木茲海峽,這個是一定要明白的。其次,即便伊朗封鎖庫耳木茲海峽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最多是北約不再挑釁,伊朗解除封鎖,雙方「和解」。因為伊朗和利比亞不同,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典型大國,甚至是第一強國,現在的伊朗已經不是兩伊戰爭時期的伊朗,無論經濟軍事還是政治影響力都有著非常大的提高,其電子戰能力和導彈實力也非常之強,而且伊朗是上合組織觀察員國,伊朗是迫切要加入上合像中、俄靠攏對抗美國。所以就這一層關系來講美國也不會撕破臉和伊朗開戰,否則就又回到冷戰時期劍拔弩張地球和人類隨時滅亡於核大戰的時代。
關於敘利亞美國就更不敢打,美國幾場戰爭還在收尾,觸角卻又想伸向敘利亞,想以聯合國名義打敘利亞,其實大家都明白美國是想建立一個不親俄親美的新敘利亞政權,但中俄雙雙投反對票以後美國出師無名,只能再利用北約對敘動武,但美國心理最明白敘利亞的作用,朝鮮是進入俄羅斯和中國的東大門,而敘利亞正是西大門,美國在東大門曾經嚴重受挫,他知道如果美軍進入敘利亞,那麼很可能重蹈覆轍,俄羅斯,伊朗,甚至中國軍隊進入敘利亞的可能性極大,尤其是俄羅斯,可以說美國敢進敘利亞,俄羅斯就會派兵支援,伊朗支援的可能性也很大。加之北約成員國內也意見不統一,在金融危機的時刻多個國家正在和「東方」尋求合作,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益,而很明顯對於一些國家合作的利益遠大於對敘動武,所以美國想開戰面臨著重重困難。
現在情況而言,美國隊敘利亞對伊朗都不太可能動武,如果伊朗封鎖庫耳木茲海峽,美國動武的可能性也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