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在退出伊核協議之後,歐洲各國站在伊朗一邊,為何美國遭盟友拋棄
這是因為在伊核協議上本來也是美國率先不講道理退出的,本來美國就理虧,在加上歐洲這些國家一直都在美國霸權下生活著,也想反抗一下,幫助伊朗。所以現在歐洲也是援助伊朗了一些錢財,引起了美國的極度不適。
現在雖然看似美國還在制裁伊朗但實際情況確是歐盟國家藉助伊朗來和美國進行博弈,現在美國已經開始重新啟動制裁伊朗的計劃,但是這次的制裁有歐盟站位,所以對伊朗的影響應該不是很大,畢竟歐盟長期生活在美國的陰影裡面,也是時候反抗了。
『貳』 請問有知道關於伊朗與美國為什麼斷交的嗎
美國與伊朗的關系,實際上就是西方文明與宗教專制的斗爭,從1979年伊朗發生所謂的「伊斯蘭革命」起,到現在,越演越烈。
伊斯蘭革命
25年前的這個時候,伊朗2500年的君主制壽終正寢,建立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國家,贏得了伊斯蘭革命勝利的穆斯林們最終選擇並在伊朗歷史上開創了一個國家政權、法製法律以及社會生活三方面徹底伊斯蘭化的共和國時代。
由親美到反美
伊朗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地理上北鄰俄羅斯,南扼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東連南亞次大陸,西接阿拉伯世界,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122億噸,佔世界第五位)。從19世紀起,伊朗就淪為英、俄兩大帝國角逐的場所。而在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伊朗被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波斯灣產油國財富陡增。巴列維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買一個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然而,隨著經濟的膨脹,伊朗社會各種潛在矛盾空前激化,經濟高速發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倒巴列維群眾運動。
1979年1月26日,巴列維被迫出走。首都德黑蘭萬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齊湧上街頭載歌載舞,馬路上行駛的汽車打開大燈,不斷鳴笛以示慶祝。街道、廣場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維父子的塑像和畫像,幾小時內就被群眾推倒砸碎和焚燒。這次規模空前的社會動盪後來被稱為「伊斯蘭革命」。
這場「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25年來,曾經石油滾滾,夢想做世界第五大強國的伊朗,經濟發展速度驟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埃及、沙特、約旦、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先後與伊朗斷絕了外交關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第二年就與鄰國伊拉克開戰,打了一場耗時8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耗盡了伊朗的國力,它的國際處境也十分孤立。
世界在變,伊朗也在變。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伊朗作為位居要沖的產油大國已經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庫姆神學院用上了計算機和互聯網,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長起來,強烈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溫和、開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優勢當選,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議員又占據了多數席位。伊朗國內的政治氣氛逐漸寬松。
伊朗與許多阿拉伯國家恢復了正常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伊朗曾對創作《撒旦詩篇》的英國作家拉什迪發出追殺令。為此,歐盟凍結與伊朗關系達10年之久,20世紀90年代末期,這一關系終於解凍。
1997年12月,伊朗作為東道主成功舉辦了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會上哈塔米總統提出了「文明對話」的倡議,主張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建立的是一個神權高於一切,十分意識形態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會。25年後,伊朗不得不在革命與發展、大炮與黃油、一元化與多元化、「輸出革命」與「文明對話」之間做出抉擇。
『叄』 伊朗和美國有沒貿易
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Ali Akbar Salehi)表示,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如果簽署這份2015年協議的歐洲國家未能使協議繼續生效,伊朗將可能重啟20%鈾濃縮活動。如果各方都能遵守承諾,伊朗也將會遵守承諾。「我們現在的政策是等等看,」他說。
歐盟5月16日和17日兩天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召開首腦會議,核心議題之一是如何「挽救」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同時盡量減輕美國退出協議、恢復對伊制裁對歐洲利益的影響。
然而,一些與伊朗做生意的歐洲能源企業擔心美國制裁風險,考慮退出伊朗市場。例如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石油公司就在5月16日說,除非能在法國政府和歐盟機構支持下爭取到美國政府的「豁免」,它將在11月4日之前逐步減少乃至停止投資伊朗南帕爾斯天然氣田項目。
來源環球網
『肆』 美國為什麼和伊朗過不去
美國和伊朗的矛盾由來已久,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出於美國的利益考慮,伊朗是中東的大國,而且石油的產量也非常的豐富
『伍』 美國強烈要求對伊朗實施全面制裁,做為其盟友的歐洲國家為什麼反對
每一個人的判斷不同,美國認為伊朗沒有完成該盡的義務,而歐洲可以了。
『陸』 美國制裁伊朗,為什麼會要求別的國家都不要和伊朗做交易
伊朗和美國的世紀冤讎,近日已經上升到了白熱化的地步了。美國派了多家航母威脅伊朗,伊朗對於美國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你硬我也硬。美國要求其他國家都不要和伊朗交易,是防止其他國家給予伊朗提供軍事力量的服務。美國這是要孤立伊朗,把伊朗逼到彈盡糧絕的地步呀!
但是,伊朗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的,蘇聯會一直支持伊朗,為他加油鼓氣,蘇聯是美國搞垮的,所以蘇聯和美國的仇恨是有的,他絕對不會看著美國日益強大,在美伊問題上一定會站在伊朗這一邊的。
在伊朗這個事情上,希望我們國家能表明態度,敢於和美國說不,如果還是很慫,就別怪別人欺負你了。香港的問題也是美國在背後搞鬼,我們不支持伊朗,此時此刻不和伊朗結為盟友,真的太沒骨氣了。
為了我們的未來,如果我們還心存一點強大自己的決心,就要對美國說不了,再這么下去,不敢想像,我們會淪為怎樣的地位,在世界上。
『柒』 美國和伊朗為何格格不入
因為這幾年美國和伊朗的矛盾可以說是愈演愈烈,從最開始的的干預內政,到如今特朗普出台政策聯合多國制裁伊朗,可以說這兩個國家從一開始就針鋒相對格格不入,而且明爭暗鬥了這么多年嗎誰也沒得到什麼好處。
伊朗的民眾不願意了組織了多次的抗議遊行,不過最終伊朗還是戰勝了美國奪回了屬於自己的政權。
可以說在爭奪資源的對戰中美國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而且美國光是在伊朗問題上就話費了不知道多少的財力物力,今年特朗普再一次的搞事情,不光是切斷了和伊朗的所有貿易更是限制伊朗的出口,不光是自己不進口伊朗的石油還不讓別的國家進口伊朗的石油,可以說是打算掐斷伊朗的命脈。
所以說這兩個國家的淵源還是挺深的,尤其是美國確實有點欺負人家伊朗的意思,而且美國還干涉人家伊朗的內政,屬實有點過分。
『捌』 伊朗為什麼和美國不和
這話說的,米國有跟哪個國家和的嗎?
『玖』 美國為什麼要和伊朗過不去
美國要做世界老大,而伊朗總是同美國對著干,美國自然不會放過伊朗再加上伊朗在中東地區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為了控制石油資源,美國也必須把伊朗給整趴下。
『拾』 美國和伊朗的關系為什麼這么惡劣
其實就是雙方的利益關系。美國和伊朗現在關系惡劣,完全是因為雙方對利益的條件沒有談攏。其實美國和伊朗的關系一直以來並沒有很差。只是因為最近伊朗因為石油的關系與美國產生了一定的摩擦。伊朗想要動搖美國與石油的關系。所以觸怒了美國侵犯了美國的利益之後,美國和伊朗的關系才變得這么惡劣的。
伊朗學生曾扣押美國人質更令美國尷尬的是,美軍曾派出秘密部隊進行解救。但由於沙漠中的惡劣氣候,多架美軍戰機墜毀,美軍只能載著陣亡士兵回國。此後美國不得不和伊朗進行秘密談判,有報道稱,當時美國政府為了救人,秘密答應了伊朗一些條件。這段沖突之後,美國和伊朗幾乎是水火不容。
除了美國自身和伊朗的沖突之外,以色列和伊朗也是極為敵對。事實上,阿拉伯國家曾經集體反對以色列,但後來為了實際利益,埃及、沙特等國轉而和以色列和好。而伊朗仍舊堅決反對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