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美國伊朗1月7日做了什麼

美國伊朗1月7日做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5 06:38:36

『壹』 怎麼看待伊朗國防部長1月7日稱不會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威脅保持沉默

伊朗表示稱不會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威脅保持沉默,意思就是說要崛起反抗,不畏懼這兩個國家的威脅,美國和以色列威脅伊朗也不是一兩次了而且幾年的時間了,但是伊朗非但沒有被打壓下去,反而越戰越勇。主要是因為伊朗的總統是硬派角色,還有國家人民的上下齊心。

近年來,以色列和伊朗對峙持續,尤其是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後,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7日表示,面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威脅,伊朗不會保持沉默。

現在,伊朗軍方對於以色列對敘境內的打擊做出的強烈回應稱,以色列如果繼續這樣不顧後果的行動,那麼它離從地球上被抹滅的日子不遠了,同時也聲明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已經全部處於待命狀態,一旦以色列做出任何過激行為,那麼伊朗的導彈將飛向以色列境內。





『貳』 什麼是美國伊朗門事件

「伊朗門」是美國里根政府的一項丑聞事件為查清事件真相,1987年5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組成的特別調查委員會,從1987年5月5日至8月3日就「伊朗門」事件舉行了公開聽證會。委員會共進行了41天的聽證,歷時250個小時,查閱數十萬份有關文件、官方證據1059件。有29人出席作證,其中包括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波因德克斯特和他的助手諾思中校,波因德克斯特前任麥克法蘭和退役空軍少將西科德,以及國務卿舒爾茨、國防部長溫格和司法部長米斯等。為了促使知情者提供有用的證詞,委員會同意給予波因德克斯特和諾思以有限的豁免權。

第一天作證的是西科德。這位飛將軍原來拒絕作證,這回卻是口若懸河,有問必答。從5月5日至7日,接連3天,把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有關背景都說了出來。

西科德承認他和諾思共同控制了在瑞士銀行秘密賬戶上的大約3000萬美元。美國以3000萬美元的要價向伊朗出售價值2000萬美元的武器,美凈掙1800萬美元的利潤。他承認這筆錢中有350萬美元轉交給尼加拉瓜政府軍,350萬美元用於向伊朗運送武器,100萬美元用於其他開銷,800萬美元在瑞士銀行賬戶上,另有200萬美元去向不明。他說:「所有這些活動都是在國會明令禁止向尼反政府軍出售武器期間進行的。」他還說他有時同前中央情報局長凱西討論他的活動,經常同諾思接觸。他認為他是以里根政府的名義進行活動,並得到政府支持的。

5月8日至11日,麥克法蘭作證。人們知道他曾經三緘其口,最後服用過量安眠葯以求解脫,可謂「里根鐵桿」。但他這次卻出乎人們意料。他證明說:「在國會作出禁止向尼反政府軍提供援助的決定以後,里根仍然要求政府繼續提供援助;諾思雖受我領導,但他與中央情報局已故局長凱西來往密切,關系非同尋常。」他還證明,支付200萬美元作為黎巴嫩的美國人質獲釋的贖金是里根親自批準的。但里根對此一直堅持說他已「記不清了」。

7月15日,輪到波因德克斯特作證。他顯得神情緊張、六神無主。他在回答問題時常常閃爍其詞,並不時地猛吸煙斗。他說:「作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我可以隨時面見總統,向他匯報國內外的事情。」關於向伊朗出售武器以交換人質一事,他說:「凱西1985年11月曾送來一份備忘錄,經我提交總統簽署。」一年以後,「伊朗門」事件曝光,為了保護總統,使之免受牽連,他親手將這一文件銷毀。關於向尼反政府軍提供援助問題,他說這是諾思出的「好主意」,但經過他批准。他相信總統也會批准這個「好主意」。不過,他深知這是一個很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所以沒有報告總統,以便將來曝光可讓總統矢口否認。他最後強調:「我批准將款項轉移給尼反政府軍,是在忠實地執行里根的中美洲政策。」

在29名證人中,最引人注目最出風頭的算是諾思中校了。

7月7日至13日的某一天,熒屏上的畫面分為兩半:右邊是里根總統,微笑著緩步走過白宮南草坪揮手向人們致意,然後跨上直升飛機的舷梯,向立正致敬的陸戰隊士兵行了個禮。畫面左邊是陸戰隊員諾思中校,坐在參議院的證人席上,傾身向前,凝神聆聽提問。那狡黠的眼睛時而充滿哀怨,時而又閃出凜然的光芒。

隨後,里根飛走,諾思的形象支配了整個熒屏。

電視觀眾瞪大眼睛注視著眼前這位「愛國英雄」。

諾思說,他曾起草了5份備忘錄送給波因德克斯特,要求總統批准把向伊朗出售武器的款項轉移給尼加拉瓜政府軍。後來他又四處活動,指揮行動。5份備忘錄中有4份被他銷毀,剩下的一份沒有留下里根總統批的字跡。

諾思接著說,早在1984年,凱西就介紹飛將軍西科德來負責向伊朗出售武器事宜,後來又是凱西要西科德管理武器交易的帳目,並將盈餘款項轉給了尼反政府軍。凱西後來還曾交給諾思一本總賬,上面記錄有援助尼反政府軍和其他秘密行動的資金流動情況。由於一次事故原因,凱西要諾思趕快清理文件,這本總賬及一批文件被銷毀了。在諾思被解職的當天,凱西又叫他銷毀了一大批文件。

但是凱西生前卻宣稱他不知道諾思在幹些什麼。凱西在最後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於尼加拉瓜反政府軍從何處得到資助,中央情報局毫無知情。」這與諾思的證詞大相徑庭。

此外,諾思還承認他1986年11月中旬參與偽造了一份「伊朗門」行動的大事記,以「幫助」國會調查委員會的調查。麥克法蘭、波因德克斯特、凱西、米斯等都知道他掩蓋真相的原因。

諾思在聽證會上口口聲聲說:「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上司批準的。」這就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到了他的上司波因德克斯特身上。他是否把諾思的5份備忘錄統統給扣押了,並以這種方式讓諾思自由活動?

聽證會上,諾思繪聲繪色和擲地有聲的證詞,特別是他的「坦率」態度贏得了5000萬美國電視觀眾的心。大多數美國人相信了他的「真誠」,他成了「愛國者」,成了集美國人的全部價值觀(責任、榮譽、國家)於一身的人物。

其他作證者不一而列。

調查委員會領導人在聽證會結束時的總結發言中指出,「伊朗門」事件是個「充滿欺騙、口是心非和漠視法律的、使人寒心和使人沮喪的事件」。

美國人對聽證會的評價則是一出前緊後松、有頭無尾的電視「連續劇」。「伊朗門」事件的兩位主角諾思和波因德克斯特已經把主要責任承擔下來,使白宮如釋重負。一些配角雖然也從不同角度補充和驗證了若干細節,但都沒有透露出任何帶有爆炸性的內幕。「連續劇」是在沒有達到高潮的氣氛下收場的,在觀眾腦海中存在的若干懸念,至今仍然沒有找到答案,這也許將永遠是一個謎。

『叄』 美國又制裁伊朗,疫情之下變本加厲到底傷害了誰

先直接回答你的問題,美方紙裁伊朗,首當其沖受到傷害的肯定是伊朗,其國內經濟和軍事都受到了極大制約,其次就是那些和伊朗有生意往來的國家,比如伊朗和英法等歐盟國家於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交易被擱置,印度與伊朗的鐵路計劃也被擱置,但今年7月,中伊25年合作計劃高票通過,此時再看這件事,誰是受害方?又是另一個結果了。

2015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18年5月,美單方面退出協議,同時對伊朗進行單方面經濟和軍事紙裁,伊美關系嚴重惡化

看到這里,你就知道了,美國對伊朗的經濟紙裁基本上是失效了;那作為紙裁方的美國來說,他得到了什麼具體的利益了嗎?其實沒有,而美方失去的卻是在伊朗實實在在的利益。在美國對伊朗加大紙裁之前,美國在伊朗實際上是由不小的利益的,因為伊朗的幾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都來自美國,本來中伊合作計劃里,美國是可以分一杯羹的,但無奈愚蠢的以特朗普為代表的美政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肆』 美國歷史上的「水門事件」「伊朗事件」是什麼

水門事件或者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事件之一,是關於總統競選的政治丑聞。

伊朗門事件是,美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從而造成里根政府嚴重政治危機的事件,因人們把它與尼克松水門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門事件。

水門事件: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James W. McCord, Jr.)為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由於此事,尼克松於1974年8月8日宣布將於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有相關影視作品與此相關。

伊朗門事件:
1986年11月4日,出席慶祝德黑蘭青年學生佔領美國使館7周年集會的伊朗議長拉夫桑賈尼突然宣布,麥克法蘭曾秘訪伊朗,時間是1986年5月28日。當時,麥克法蘭帶著4個人,裝扮成機組人員,手持偽造的愛爾蘭護照,乘一架裝有武器零件的飛機抵達德黑蘭國際機場。他帶來了里根總統給伊朗領導人的親筆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關系,要求伊朗幫助釋放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此外,他還帶來了幾件禮物,其中有一本里根親筆簽名的聖經,一塊象徵美伊打開良好關系的鑰匙形蛋糕和准備贈給伊朗官員的象徵美國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的幾把科特式手槍。拉夫桑賈尼聲稱,他下令將麥克法蘭及其隨從軟禁在旅館達5天,此後,他們被驅逐出境。
猶如平地里颳起了一陣狂風,整個世界都被震驚了。 目瞪口呆,興高采烈,驚慌失措……這就是各種人聽到這兩條消息後的最初表情。當然,反應最靈敏,行動最快的要數那些「唯恐天下不熱鬧」的西方記者了,他們立即施出渾身解數,連篇累犢地追蹤采訪報道。多次的新聞大曝光,使這股狂風越吹越大,終成暴風驟雨之勢。
阿拉伯國家對此的反應有的強烈,有的溫和,有的沉默。最感惱火的是伊拉克,「感到被出賣了」,但是,一貫強硬的薩達姆·海珊總統又不準備「同美國斷交」,認為這是以色列「不惜採取任何手段破壞美國同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陰謀。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和約旦國王海珊·伊本·塔拉勒則表示震驚和失望,批評美國的作法「使華盛頓喪失了在這個地區的信譽。」更多的阿拉伯國家則默不作聲,各懷心思。
美國的西歐盟國也在埋怨,一些官員認為:「我們有種受到愚弄的感覺。」他們批評美國違背了它曾經要求它國恪守的信條,表面上振振有詞地宣稱決不向恐怖主義分子妥協,並不遺餘力地反對向伊朗出售武器,暗地裡卻另行其是,這損害了美國在其盟國中的信譽。
美國國內的反應,猶如一場強烈的政治地震。 美國雖然是世界頭號軍事和經濟強國,但是越南戰爭的失敗,經濟實力的削弱,水門事件和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使美國人感到國家實力的衰落,對國家的信心也隨之動搖。前總統卡特的私人民意調查專家卡特爾寫道:「美國正處在深刻的危機中,這場近乎無形的危機不同於南北戰爭或大蕭條。它與其說是物質危機,毋寧說是心理危機,信任危機,它表現為人們對未來失去信心。」但是,進入80年代以來,雄心勃勃的里根總統似乎給美國注入了活力,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有所恢復,外交較為活躍,美國的對手蘇聯則面臨許多困難,不得不從世界各地收縮。這些「重振美國」的努力,重塑了公眾對國家力量的自信,恢復了「美國第一」的優越感。美國人的心理「越來越平衡」了。里根的聲望在執政6年來也達到了高峰。
然而,此時此刻,從黎巴嫩和伊朗傳來的消息又使美國人的心理難以平衡了。新聞界和國會就象炸了窩似的,鬧得滿城風雨,批評和指責如同狂潮般席捲而來:政府同關押人質者談判,違反了政府宣布的一貫政策,即決不同恐怖主義組織做交易,決不同伊朗,利比亞之類的「邪惡國家」談判;向伊朗運送武器破壞了美國國會通過的禁止向伊朗運送武器的法律和在兩伊戰爭中嚴守中立的法律;秘密外交活動背著國會進行,違反了行政當局應定期向國會通報秘密活動的法律。激動的批評者們最後集中於一個聲音:「里根總統必須出來向美國人民澄清事情真相!

『伍』 真是落井下石!美國對每10分鍾一名新冠患者死亡的伊朗做了什麼

美國從經濟上對伊朗“痛下殺手”。據了解:俄羅斯塔斯社報道,周四美國指控一些公司幫助伊朗出售石油和石化產品,這些公司中至少有三家偽造了文件,以掩蓋這些產品的伊朗原產地。因此再次擴大了對伊朗的制裁名單,新增加五家位於阿聯酋的公司。


從軍事這方面,我覺得美國怕不是病了吧,是覺得自己真的是上帝的兒子,擁有不死之身?還是嫌命太長?這挑起事端的雙方的結果就一個字“死”,仨字“一起死”,病毒比槍炮都好使,打個仗,士兵來個傷口感染,病毒一侵入,雙方全軍覆沒。自從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做出的事情還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呢。

『陸』 美國對伊朗進行了哪些制裁

對伊朗制裁的現狀
自2003年伊朗核問題成為國際焦點以來,美國持續加大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力度。迄今,美國已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四個制裁伊朗決議,即2006年第1737號、2007年第1747號、2008年第1803號與2010年第1929號決議。此外,美歐還出台單邊制裁法案,並敦促日本、韓國、中國與印度跟進對伊朗制裁。
(一)美國加大制裁力度,集中在能源、金融兩大關鍵領域進一步打擊伊朗
第一, 為了強化對伊朗原有制裁措施的效果,2011年12月31日,美國公布《201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重點強化對伊朗中央銀行及相關銀行的金融制裁。法案第1245條規定,自2012年6月28日起,如果某個國家的金融機構繼續通過伊朗央行從伊朗購買石油,美國就切斷該國所有金融機構與美國銀行體系的聯系,這是美國第一次將金融制裁擴大到所有外國金融機構,目的是切斷伊朗中央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聯系。
第二,2012年7月12日,美國財政部再次推出新制裁措施,將制裁范圍從金融擴展至貿易、能源和人員等多個領域。
7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下令對伊朗能源和石化部門採取額外製裁措施,同時還對向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朗蒂夫國際貿易公司和伊朗中央銀行提供物質支持,或者向伊朗政府提供金融幫助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目的是進一步深化細化制裁措施,阻撓伊朗採用其它途徑規避制裁。
第三,2013年1月2日,美國公布新財年《國防授權法》,不但加強在能源、船運、造船領域的制裁外,還將限制伊朗在貴金屬、石墨、鋁、鋼鐵、冶金用煤和一些商業軟體領域的貿易,並特別規定限制易貨交易,防止伊朗規避制裁。
(二)美國敦促相關國家加入制裁伊朗行列,加劇伊朗困境

『柒』 美國對伊朗進行威脅的原因何在

首先,美國對於伊朗從來都沒有好印象,當年兩伊戰爭就是美國支持薩達姆攻擊伊朗。現在又把伊朗列為三大恐怖主義國家之一。
尤其是在伊朗革命後,爆發了美國人質事件,讓美軍丟了不少面子,現在美軍連續攻打了阿富汗、伊拉克等國,打的正上癮,又有伊朗核危機的介面,自然迫不及待的展開威脅。
其戰略目的,歸根到底還是與美國在中東的勢力核石油問題有關。

『捌』 美國和 伊朗打起來了嗎

還沒有正式宣戰

8日一早,數十枚導彈和火箭彈一起砸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由於襲擊的規模是近幾年時間從未有過的,美國高層及國家安全團隊緊急開會。

而且,美國剛剛決定搬遷指揮中心,離開伊拉克,今天導彈就來了。伊朗顯然這是要追著美軍屁股打。據伊朗「Press TV」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周二(7日)作出決定,將其總部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遷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召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要求美國合作執行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

『玖』 伊朗到底做了什麼事,讓美國「痛下殺手」

伊朗雖然土地面積並不大,但它卻是亞洲的主要經濟體之一,足以說明它的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但它卻與美國近來的關系並不好,它們向來的關系就不好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伊拉克曾經可是中東的強國呀,這一仗,伊朗贏了,伊朗又與美國有著很深的仇恨,而美國也是想要控制中東地區的,在哪都想插一腳,這就出現了爭取地區上的主導權,使得伊朗與美國更是水火不容,造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局面,兩方態度都很強硬,兩方的仇恨也是積攢了很久的。

『拾』 美國7日重啟對伊制裁伊朗總統如何回應的

美國7日重啟對伊制裁 ,伊朗總統回應:美國將後悔。


8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俄亥俄州出席「讓美國再次偉大」集會

面對美國重啟對伊制裁,歐盟委員會當地時間6日發布聲明稱,歐盟將啟用「阻斷法令」(Blocking Statute),以保護在伊朗境內運營的歐盟企業免受美國制裁。歐洲企業仍將在歐盟保護下,繼續在伊朗境內從事合法生意。此前,法國、德國、英國外交部長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對美國制裁伊朗表示遺憾,同時歐洲會致力於與伊朗保持經濟往來,包括其石油和天然氣出口。

中國外交部也反復聲明,中國和伊朗在不違反各自國際義務的前提下保持著正常的交往與合作,這合情、合理、合法,無可非議。與此同時,中方一貫反對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中方的合法權益理應得到維護。這一立場是堅定的、明確的。

來源:網易新聞

閱讀全文

與美國伊朗1月7日做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巴花工資多少 瀏覽:780
中國四大門神叫什麼 瀏覽:268
中國古代哪個朝代猛將多 瀏覽:178
越南買紅木為什麼便宜 瀏覽:873
伊朗肺炎怎麼被感染的 瀏覽:751
越南火鍋羊肉為什麼很嫩 瀏覽:512
疫情期間中國幫過哪些國家 瀏覽:549
伊朗需要中國什麼樣的投資 瀏覽:767
怎麼能在網上購印度葯 瀏覽:240
越南干飯放多少水好吃 瀏覽:73
美國感覺中國空軍的力量如何 瀏覽:906
義大利電話加什麼好 瀏覽:437
英國有多少個王 瀏覽:600
印度經常受水旱災害是受什麼影響 瀏覽:820
伊朗人怎麼看俾路斯 瀏覽:322
日本工廠有多少中國人 瀏覽:566
印度地圖是怎麼畫的 瀏覽:410
什麼詞描述義大利人 瀏覽:217
刺激戰場國際服越南服怎麼加中文 瀏覽:416
為什麼伊朗高官會在伊拉克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