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亞運會首枚三人籃球金牌由哪個國家獲得
亞運會首枚三人籃球金牌是有中國隊獲得。首枚三人籃球金牌是在2018年8月26日誕生,由中國女子三人籃球隊獲得,這枚金牌也是中國隊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的第76枚金牌。
隨後,中國男子三人籃球也在決賽中擊敗對手拿到冠軍,為中國隊拿到本次亞運會的第77枚金牌。
(1)伊朗獲得什麼項目金牌擴展閱讀:
陣容及賽程
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男籃三對三迎來最後一個比賽日的爭奪。中國隊在1/4決賽、半決賽中先後戰勝了卡達隊和伊朗隊,晉級決賽。
金牌賽上中國隊經過加時險勝韓國隊,問鼎冠軍。值得一提的是,三對三籃球是首次出現在亞運會的舞台上,中國男籃也因此奪得了亞運史上該項目的首枚金牌,韓國隊獲得第二名,伊朗隊獲得了本屆賽事的第三名。
兩隊的奪金之路並不相同。中國男隊一路艱險,四分之一決賽21:18險勝卡達隊,半決賽21:19絕殺實力強大的伊朗隊,決賽中更是經過加時憑借黃文威的絕殺19:18險勝韓國隊奪冠。
中國女隊則是一路坦途,四分之一決賽21:7輕取伊朗隊,半決賽21:12大勝中國台北隊,決賽中21:10毫無懸念地戰勝日本隊奪冠。
本次女隊的球員以WCBA為班底,據許佳敏介紹,球員們主要還是五人制籃球的球員,通過「我要上奧運」全國三人籃球擂台賽選拔出來,大家也是為了本次亞運會臨時組隊集中備戰。
中國男隊則主要以「我要上奧運」冠軍隊伍廣東東莞麻涌隊為班底,小夥子們是來自民間的「草根」力量,隊中有廣州體育學院的老師、廣東工業大學的學生以及文體局的職工。
參考資料:央視網-第18屆亞運會
『貳』 歷屆亞運會金牌榜
歷屆亞運會金牌榜:
1951年新德里:日本(24),印度(15),伊朗(8),新加坡(5),菲律賓(5),錫蘭(0)
1954年馬尼拉:日本(38),菲律賓(14),韓國(8),巴基斯坦(5),印度(5),中國台北(2)
1958年東京:日本(67),菲律賓(8),韓國(8),伊朗(7),中國台北(6),巴基斯坦(6)
1962年雅加達:日本(73),印度尼西亞(11),印度(10),巴基斯坦(8),菲律賓(7),韓國(4)
1966年曼谷:日本(78),韓國(12),泰國(12),馬來西亞(7),印度(7),伊朗(6)
1970年曼谷:日本(74),韓國(18),泰國(9),伊朗(9),印度(6),以色列(6)
1974年德黑蘭:日本(75),伊朗(36),中國(33),韓國(16),朝鮮(15),以色列(7)
1978年曼谷:日本(70),中國(51),韓國(18),朝鮮(15),泰國(11),印度(11)
1982年新德里:中國(61),日本(57),韓國(28),朝鮮(17),印度(13),印度尼西亞(4)
1986年首爾:中國(94),韓國(93),日本(58),伊朗(6),印度(5),菲律賓(4)
1990年北京:中國(183),韓國(54),日本(38),朝鮮(12),伊朗(4),巴基斯坦(4)
1994年廣島:中國(126),日本(64),韓國(63),哈薩克(27),烏茲別克(11),伊朗(9)
1998年曼谷:中國(129),韓國(65),日本(52),泰國(24),哈薩克(24),中國台北(19)
2002年釜山:中國(150),韓國(96),日本(44),哈薩克(20),烏茲別克(15),泰國(14)
2006年多哈:中國(165),韓國(58),日本(50),哈薩克(23),泰國(13),伊朗(11)
2010年廣州:中國(199),韓國(76),日本(48),伊朗(20),哈薩克(18),印度(14)
2014年仁川:中國(151),韓國(79),日本(47),哈薩克(28),伊朗(21),泰國(12)
(2)伊朗獲得什麼項目金牌擴展閱讀:
亞洲運動會:同義詞亞運會一般指亞洲運動會
亞洲運動會簡稱亞運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成員國輪流主辦,每四年舉辦一屆,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分為亞洲夏季運動會(亞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亞冬會)、亞洲青年運動會(亞青會)、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殘會)。
自1951年開始第1屆,截至2018年共舉辦了18屆,每四年一屆。參賽國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等國
最初由亞洲運動會聯合會主辦,1982年後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lympic Council of Asia)主辦。第19屆亞運會將於2022年09月10日至2022年09月25日在中國杭州舉行。第20屆亞運會將於2026年09月18日至2026年10月03日在日本名古屋舉行。
發展歷程:亞洲運動會的前身是遠東運動會,1911年由菲律賓體育協會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輪流在菲律賓的馬尼拉、中國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舉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許多國家先後擺脫了殖民的統治,獲得了獨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會制度。隨著戰爭創傷的平復,人民生活日趨安定,體育運動也逐漸活躍起來。因戰爭而中斷了1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又再次恢復舉行。
在這一歷史背景下,亞洲體育界人士產生了組建一個統一的亞洲體育領導機構,以推動亞洲體育運動發展的願望。
『叄』 2012年奧運第一枚金牌得主是哪個國家
2012年倫敦奧運會第一枚金牌得主是中國射擊運動員易思玲。
2012年倫敦奧運會首金產生過程簡介:
北京時間2012年7月28日下午,倫敦奧運會射擊比賽結束了女子十米氣步槍決賽的爭奪,中國名將易思玲以502.9環的成績獲得金牌,這也是本屆奧運會的首枚金牌,新秀喻丹以501.5環獲得銅牌。波蘭選手波加茨卡以502.2環的成績獲得銀牌。
在預賽中,波蘭的波加茨卡和中國的易思玲均打出399環的成績分列前兩位,俄羅斯的維多維娜和中國選手喻丹均打出398環的成績分列第三、第四位。列在5-8名的四名選手成績均為397環,分別是伊朗的阿哈馬迪、美國的加雷伊和舍勒爾、捷克名將埃蒙斯,其中埃蒙斯是上屆該項目金牌得主,預賽的成績帶入決賽。
易思玲第一槍打出10.8環,喻丹打出10.1環,波加茨卡和維多維娜分別打出10.8環和10.5環。第二發易思玲打出10.0環,而喻丹打出10.7環,波加茨卡打出10.3環、維多維娜打出9.5環。兩槍過後易思玲排在第二位,喻丹排在三位,排在首位的是波加茨卡,她領先易思玲0.3環,領先喻丹1.3環,維多維娜列在第六位。
第三發易思玲打出了10.6環,喻丹打出10.3環,波加茨卡打出10.0環,維多維娜打出10.1環掉到第七位,埃蒙斯則追到第五位。這一槍結束以後易思玲和波加茨卡並列排在第一位,喻丹落後一環排在第三位。第四發易思玲打出了環,喻丹打出10.7環,波加茨卡打出10.4環,這一槍過後易思玲只落後波加茨卡0.1環排在第二位,喻丹落後波加茨卡0.6環排在第三位。埃蒙斯打出10.7環上升到第四位,她落後喻丹0.9環。
第五發易思玲打出了10.4環,喻丹打出10.6環,波加茨卡打出10.8環,埃蒙斯打出10.1環落到第五位。易思玲和喻丹依舊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分別落後波加茨卡0.5和0.9環。第六發易思玲打出了10.2環,喻丹打出10.0環,波加茨卡打出9.9環,埃蒙斯打出10.6環。易思玲排在第二位,只落後波加茨卡0.2環,喻丹排在第三位、埃蒙斯排在第四位。
第七發易思玲打出了10.4環,喻丹打出10.2環,波加茨卡打出10.5環,埃蒙斯打出10.3環,前四位的排序沒有變化,易思玲落後波加茨卡0.3環排在次席。第八發易思玲打出了10.7環,喻丹打出10.5環,波加茨卡打出9.7環。易思玲反超波加茨卡0.7環上升到第一位,波加茨卡排在第二位,喻丹只落後波加茨卡0.3環排在第三位,埃蒙斯落後喻丹0.6環排在第四位。
第九發易思玲打出了10.3環,喻丹打出10.8環,波加茨卡打出10.0環,埃蒙斯打出10.2環。易思玲排在第一位,喻丹排在第二位,易思玲領先喻丹0.5環,波加茨卡落後喻丹0.5環排在第三位,埃蒙斯落後波加茨卡0.7環排在第四位。
最後一槍易思玲打出了10.5環,喻丹打出9.6環,波加茨卡打出10.8環,埃蒙斯打出9.6環。最後易思玲以502.9環的成績獲得金牌,喻丹以501.5環的成績獲得銅牌。波加茨卡以502.2環奪得銀牌,埃蒙斯獲得第四名。
易思玲簡介:
易思玲生於1989年5月6日,湖南省桂陽縣人,是中國女子射擊隊運動員,師從射擊教練張秋萍。
易思玲2002年小學畢業,進入湖南省郴州市郴州體校,學習田徑和舞蹈,後改學射擊,並於2002年底進入湖南省射擊隊。2004年廣東省珠海體育局為備戰省運會引進了易思玲。 2007年調入廣東黃村基地射擊隊。 2008年進入中國國家射擊隊。 2012年參加倫敦奧運會。
2012年7月28日,易思玲在倫敦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上獲得金牌,亦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
2014年9月22日,獲得仁川亞運會女子十米氣步槍團體金牌。
2015年5月28日,在國際射聯射擊世界盃系列賽慕尼黑站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以209.8環的成績獲得冠軍。
2015年8月13日,國際射聯世界盃加巴拉(亞塞拜然)站女子50米步槍三姿亞軍。
『肆』 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的獎牌榜
第一:日本 金:74銀:50銅:41
第二:伊朗金:36銀:28銅:17
第三:中國金:33銀:46銅:27
日本在亞洲體壇稱霸的地位仍未動搖,以74金50銀41銅第七次名列總分第一,東道主伊朗以36金28銀17銅名列第二。 第7屆亞運會獎牌榜——1974年德黑蘭 排名 國家和地區 金 銀 銅 總 1 日本 74 47 23 144 2 伊朗 36 28 17 81 3 中國 33 46 27 106 4 韓國 16 26 15 57 5 印度尼西亞 15 14 17 46 6 以色列 7 4 8 19 7 印度 4 12 12 28 8 泰國 4 2 8 14 9 朝鮮 3 4 4 11 10 蒙古 2 5 8 15 11 巴基斯坦 2 0 7 9 12 斯里蘭卡 2 0 0 2 13 新加坡 1 3 7 11 14 伊拉克 1 0 3 4 15 菲律賓 0 2 11 13 16 馬來西亞 0 1 5 6 17 緬甸 0 1 2 3 18 科威特 0 1 0 1 19 阿富汗 0 0 1 1
『伍』 伊朗普及體育項目有哪些
伊朗是亞洲的傳統體育強國,摔跤在伊朗是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體育運動,伊朗一些大中城市都有自己的摔跤俱樂部。 舉重也是伊朗的傳統強項之一。近年來,伊朗在舉重大級別項目上涌現了許多優秀選手。此外,伊朗的跆拳道近年來發展也非常迅速。 伊朗參加了二戰後的大部分奧運會,但1980年和1984年的奧運會因兩伊戰爭而缺席。伊朗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的最好成績是在悉尼奧運會取得的。那一次,他們憑借摔跤和舉重的出色發揮拿到了3枚金牌。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伊朗獲得金銀銅牌各兩枚。北京奧運會上,伊朗獲得1金1銅的成績。 在亞運會上,伊朗一直表現不俗,始終穩定在獎牌榜的第二集團之中。在上屆卡達亞運會上,伊朗以11金、15銀、22銅共48枚的獎牌排在第六位。
『陸』 伊朗一金是什麼項目東京奧運會
07,24
射擊,男子十米氣手槍
『柒』 2014亞運會三大球的獎牌是哪幾個國家的
2014仁川亞運會三大球的獎牌
1、足球:男子足球,冠軍韓國、亞軍朝鮮、季軍伊拉克。
女子足球,冠軍朝鮮、亞軍日本、季軍韓國。
2、籃球:男子籃球,冠軍韓國、亞軍伊朗、季軍日本。
女子籃球,冠軍韓國、亞軍中國、季軍日本。
3、排球:男子排球,冠軍伊朗、亞軍日本、季軍韓國。
女子排球,冠軍韓國、亞軍中國、季軍泰國。
(7)伊朗獲得什麼項目金牌擴展閱讀
在仁川亞運會上,三大球項目中,女籃決賽,中國隊64:70不敵韓國,屈居亞軍;男排半決賽,中國隊以0:3負於伊朗隊,無緣決賽。而奪冠希望最大的中國女排,最終0:3輸給東道主韓國隊,未能實現亞運「五連冠」。
在仁川亞運會賽場上,隨著女籃、女排和男排的相繼失利,中國軍團在三大球項目上未能獲得一枚金牌,這不能不說是重大遺憾。
中國軍團雖然在仁川亞運會上繼續金牌數和獎牌數第一,且將東道主韓國和日本遠遠拋在身後,但是三大球已經成為中國軍團的重要短板。如果中國軍團不能盡快將三大球抓上去,那麼即便是奪得再多的金牌,在質上還是有一定缺陷的。
而且,在三大球當中,足球和籃球都是職業化程度比較高的,結果在這種職業化程度高的項目上,中國隊不是越來越強,反而是越來越弱,很是令人遺憾。
『捌』 仁川亞運會獎牌榜
2014年仁川亞運會金牌榜如下:
1、中國:151枚金牌。
2、韓國:79枚金牌。
3、日本:47枚金牌。
4、哈薩克:28枚金牌。
5、伊朗:21枚金牌。
6、泰國:12枚金牌。
7、朝鮮:11枚金牌。
8、印度:11枚金牌。
9、中國台北:10枚金牌。
10、卡達:10枚金牌。
11、烏茲別克:9枚金牌。
12、巴林:9枚金牌。
13、中國香港:6枚金牌。
14、馬來西亞:5枚金牌。
15、新加坡:5枚金牌。
16、蒙古:5枚金牌。
17、印度尼西亞:4枚金牌。
18、科威特:3枚金牌。
19、沙烏地阿拉伯:3枚金牌。
20、緬甸:2枚金牌。
21、越南:1枚金牌。
22、菲律賓:1枚金牌。
23、塔吉克:1枚金牌。
24、巴基斯坦:1枚金牌。
25、伊拉克:1枚金牌。
26、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枚金牌。
27、斯里蘭卡:1枚金牌。
28、柬埔寨:1枚金牌。
29、中國澳門:0枚金牌。
30、吉爾吉斯斯坦:0枚金牌。
31、約旦:0枚金牌。
32、土庫曼:0枚金牌。
33、孟加拉國:0枚金牌。
34、寮國:0枚金牌。
35、阿富汗:0枚金牌。
36、黎巴嫩:0枚金牌。
37、尼泊爾:0枚金牌。
總計:439枚金牌。
仁川亞運會於2014年09月19日-2014年10月04日在韓國仁川舉行,仁川是韓國第三個取得亞運會主辦權的城市,仁川亞運會設36項比賽項目,包括28個奧運項目和8個非奧項目。仁川還在亞運會後舉辦了第二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8)伊朗獲得什麼項目金牌擴展閱讀:
仁川亞運會的金牌項目設置:
亞奧理事會與2014年仁川亞運會組委會2010年12月9日最後確定了第17屆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在2010年11月份廣州舉行的亞奧理事會全體代表大會上,仁川亞組委曾提出過一個35個比賽項目的最初方案,即28個奧運會項目加上棒球、保齡球、卡巴迪、藤球、壘球、壁球和武術。但亞奧理事會執委會認為還應加上板球和空手道,以進一步適應未來亞運會的發展方向。
根據亞奧理事會章程規定,亞奧理事會是唯一有權決定亞運會比賽項目的最高領導組織,因此亞奧理事會與仁川亞組委最後確定第17屆仁川亞運會的比賽項目為以下36個,其中奧運會項目指的是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已經確定的28個正式比賽大項,即比2012年倫敦奧運會多了高爾夫和七人制橄欖球兩個項目。
1、28個奧運會項目(射箭、田徑、羽毛球、籃球、拳擊、皮劃艇、自行車、游泳、馬術、擊劍、足球、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現代五項、賽艇、帆船、射擊、乒乓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舉重、摔跤、高爾夫、七人制橄欖球)
2、棒球
3、保齡球(亞奧理事會建議採用現有場館進行比賽)
4、卡巴迪
5、藤球
6、壁球
7、 武術
8.、板球(臨時比賽場地)
9、 空手道
『玖』 首屆亞運會中產生金牌最多的項目是()
田徑33塊
第一屆亞運會
時間:1951年3月4日~3月11日
地點:印度新德里
各項獎牌分配情況為:田徑33塊、游泳8塊、舉重7塊、自由車4塊、跳水2塊、水球、籃球、足球各1塊,共57塊。其中,伊朗隊奪得了舉重項目的所有金牌.
『拾』 歷屆亞運會獲得金牌最多的國家及項目
亞運會歷史 屆數1 1951 3.4-10 新德里 日本 金:24 銀:21 銅:17 印度 金:15 銀:15 銅:18 伊朗 金:8 銀:6 銅:2 2 1954 5.1-9 馬尼拉 日本 金:38 銀:36 銅:24 菲律賓 金:14 銀:14 銅:17 韓國 金:8 銀:6 銅:5 3 1958 5.24-6.1 東京 日本 金:67 銀:41 銅:30 菲律賓 金:8 銀:19 銅:21 韓國 金:8 銀:7 銅:12 20個國家和地區的1422名運動員參加了15個項目的比賽。打破3項游泳世界紀錄,刷新47項亞運會紀錄。 4 1962 8.24-9.2 雅加達 日本 金:73 銀:55 銅:24 印尼 金:11 銀:12 銅:28 菲律賓 金:7 銀:6 銅:25 17個國家和地區的1545名運動員參加了16個項目的比賽。刷新36項亞運會紀錄。 5 1966 12.9-20 曼谷 日本 金:78 銀:43 銅:33 韓國 金:12 銀:18 銅:21 泰國 金:12 銀:14 銅:11 18個國家和地區的1945名運動員參加了16項比賽。打破一項舉重世界紀錄並刷新一批亞運會紀錄。 6 1970 12.9-20 曼谷 日本 金:74 銀:47 銅:23 韓國 金:18 銀:13 銅:23 泰國 金:9 銀:17 銅:13 18個國家和地區的1752名運動員參加了15項比賽。創一項舉重世界紀錄,63項亞洲紀錄。 7 1974 9.1-16 德黑蘭 日本 金:74 銀:50 銅:41 伊朗 金:36 銀:28 銅:17 中國 金:33 銀:64 銅:27 25個國家和地區的2363名運動員參加16個項目的角逐。破一項世界紀錄和55項亞運會紀錄。 8 1978 12.9-20 曼谷 日本 金:74 銀:64 銅:51 中國 金:56 銀:60 銅:51 朝鮮 金:21 銀:15 銅:22 25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名運動員進行了19個項目的219項比賽。共破66項亞運會紀錄。 9 1982 11.9-12.4 新德里 中國 金:61 銀:51 銅:41 日本 金:57 銀:52 銅:44 韓國 金:28 銀:28 銅:37 33個國家和地區的3300多名運動員參加22個大項的比賽。平1項射箭世界紀錄,創1項田徑當年世界最好成績。 10 1986 9.20-10.5 漢城 中國 金:94 銀:82 銅:46 韓國 金:93 銀:55 銅: 76 日本 金:58 銀:76 銅:77 有27個國家和地區的4797名官員和選手參加25個項目比賽。有二百多人次刷新亞運會紀錄,破兩項、平兩項射箭世界紀錄。 11 1990 9.22-10.7 北京 中國 金:183 銀:107 銅:51 韓國 金:54 銀:54 銅:73 日本 金:38 銀:60 銅:76 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6578名運動員參加27個項目比賽。破4項世界紀錄,創造了42項亞洲紀錄,改寫98項亞運會紀錄。 12 1994 10.2-16 廣島 中國 金:137 銀:92 銅:60 韓國 金:63 銀:53 銅:63 日本 金:59 銀:68 銅:80 有42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共創造25項世界紀錄。 13 1998 12.6-12.20 曼谷 中國 金:129 銀:77 銅:68 韓國 金:65 銀:47 銅:52 日本 金:52 銀:61 銅:68 國家及地區:41個國家及地區參賽 參賽人數:9,699名 冠軍: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