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英與伊朗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為何雙方如此敵對英國駐伊朗大使館被襲與美國有什麼利害關系
伊朗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地理上北鄰俄羅斯,南扼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東連南亞次大陸,西接阿拉伯世界,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122億噸,佔世界第五位)。從19世紀起,伊朗就淪為英、俄兩大帝國角逐的場所。而在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伊朗被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波斯灣產油國財富陡增。巴列維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買一個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然而,隨著經濟的膨脹,伊朗社會各種潛在矛盾空前激化,經濟高速發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倒巴列維群眾運動。
1979年1月26日,巴列維被迫出走。首都德黑蘭萬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齊湧上街頭載歌載舞,馬路上行駛的汽車打開大燈,不斷鳴笛以示慶祝。街道、廣場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維父子的塑像和畫像,幾小時內就被群眾推倒砸碎和焚燒。這次規模空前的社會動盪後來被稱為「伊斯蘭革命」。
這場「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25年來,曾經石油滾滾,夢想做世界第五大強國的伊朗,經濟發展速度驟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與此同時,美國的勢力范圍從伊蘇邊界退到了波斯灣南岸,失去了對波斯灣石油運輸線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權;美國在中東波斯灣失去了一個盟友和憲兵,相反增添了一個敵人;美國的石油財團被迫退出伊朗,從此失去了一個極富潛力的大市場。這就是美國視伊朗為「邪惡」國家的深層次原因。
人質事件導致美伊交惡
直接導致美伊交惡的導火索是發生於1979年11月4日的美國駐伊使館人質案。當天,伊朗學生沖入並佔領了美國大使館,50多名美國外交官被作為人質扣押長達444天。
人質事件被認為是美國自越戰後在國際上遭遇的最大挫折。為此,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導演了一場空中入境奇襲圍困使館的伊朗學生,並營救被扣使館人員回國的「藍光」行動。因行動失敗,卡特付出了落選的沉重代價。最終,當52名美國人質獲釋返回美國,這件事在美國公眾心目中至今仍是個揮之不去的夢魘。1987年,里根任總統期間發生的「伊朗門」事件,使得此後的美國歷屆總統對伊朗採取強硬政策時在國內極少遇到阻力。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從一開始就是外向型的。新政權熱衷於輸出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並將周圍一大批阿拉伯國家的政府稱為「反動腐朽政權」,引起鄰國的一片恐慌。
埃及、沙特、約旦、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先後與伊朗斷絕了外交關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第二年就與鄰國伊拉克開戰,打了一場耗時8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耗盡了伊朗的國力,它的國際處境也十分孤立。
改革風潮的興起
世界在變,伊朗也在變。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伊朗作為位居要沖的產油大國已經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庫姆神學院用上了計算機和互聯網,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長起來,強烈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溫和、開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優勢當選,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議員又占據了多數席位。伊朗國內的政治氣氛逐漸寬松。
伊朗與許多阿拉伯國家恢復了正常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伊朗曾對創作《撒旦詩篇》的英國作家拉什迪發出追殺令。為此,歐盟凍結與伊朗關系達10年之久,20世紀90年代末期,這一關系終於解凍。
1997年12月,伊朗作為東道主成功舉辦了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會上哈塔米總統提出了「文明對話」的倡議,主張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建立的是一個神權高於一切,十分意識形態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會。25年後,伊朗不得不在革命與發展、大炮與黃油、一元化與多元化、「輸出革命」與「文明對話」之間做出抉擇。
② 本月五曰伊朗炸了美國大使館真的嗎
真的,美國部署在伊拉克的兩個軍事基地突然慘遭轟炸,數枚不知來處的火箭彈落在了軍事基地四周。美國軍方表示,4號晚上的轟炸持續了約4分鍾,這是兩個月內發生的第13次轟炸行動。
法新社稱,包括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美國駐巴拉德空軍基地等多個地區,幾乎同時遭到了火箭彈和迫擊炮的轟炸,並造成了至少3名伊朗士兵死亡,機場跑道等設施也遭到了毀壞。美國軍方強調,轟炸並沒有造成美國士兵死亡
③ 美軍林肯號航母已抵達阿拉伯海,這是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遇襲的導火索嗎
我覺得是這樣的,畢竟在林肯號航母抵達阿拉伯海的時候太過高調了。民兵向來希望美國盡早撤出伊拉克,也是害怕美國將伊拉克變成另外一個敘利亞。
所以這次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遇襲也很有可能成為美國對伊朗下手的導火線,畢竟現在伊朗的局勢也不是很好的。目前,伊朗和美國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美國還派遣了大量軍事力量部署在伊朗波斯灣海域附近,美國驅逐艦都是直接武裝在波斯灣海域巡航。現在伊朗正面臨嚴重的軍事威脅。
④ 為什麼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襲擊,是因為美國太過囂么
夜晚十分,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襲擊,致6人死亡
自從美國開始奉行美國優先政策之後,國際的局勢還是非常不樂觀的,尤其是到了今年這個疫情的狀態之下,再加上美國大選。拜登跟特朗普兩方的斗爭也比較激烈,到現在因為對選票情況有異議,美國兩黨的支持者們已經走上了街頭,開始了抗疫的種種事件,多個州都已經出現了暴亂的事件。這兩個民主黨開始不斷地對對方發起攻擊,有的是扔雞蛋,有的是直接用拳頭對抗,而在這個時候,美國的駐伊拉克大使館又傳出了另外一個壞消息。
現在選舉結果已經出爐了,顯然是拜登取得了勝利,但是對於中東國家來說,或許只有特朗普繼續擔任美國總統,才有可能把這些軍隊全部都撤出來,要知道拜登,可是從來都不支持對方撤出的,在他們看來保留軍事實力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但是我覺得這樣只會加劇這些人的仇恨,心裡會繼續攻打美國大使館,駐外大使館以及駐外美軍還將面臨更多的問題。
⑤ 美國大使館突遭炮彈襲擊,美國聲稱將就此展開報復,與伊朗有關嗎
眾所周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一直都不太安穩,甚至可以說它是現在世界上最危險的一個地方了。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遭遇暗殺以後,美國駐伊的大使館一直都是亮起紅燈的狀態,一直到美國對此發出嚴正警告,伊拉克的那些民兵組織才停下了之前囂張跋扈的挑釁行為。
雖然在這次事件中伊朗確實是最應該被懷疑的了,但伊朗的國寶級科學家被暗殺以後,伊朗都沒有迅速作出反應,這次突然在外界都以為雙方已經消停下來時,伊朗對美國基地發動襲擊,這個是多少有些不現實的。畢竟如果伊朗真的想要實行報復,早早就會展開報復,絕對不會拖沓,作為一個蠻橫的國家,美國這時的懷疑是無中生有,這一系列事件不免讓人唏噓不已。
⑥ 美國駐伊拉克使館遭沖擊,為何他們要嚴厲指責伊朗
因為美國覺得伊拉克的民眾反抗是由伊朗促成的,所以才大使館遭到沖擊之後才會這樣口不擇言,嚴厲指責伊朗,即使沒有實際的證據證明是伊朗做的,而且我覺得美國這樣做其實是為未來的一些行動找借口,這樣一來,美國對伊朗發動襲擊就有明確的理由和目的了。
不管背後有沒有伊朗的推動,我覺得美國這樣的損失實在是活該,不值得同情,因為美國給世人的印象實在太差了,只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損害別人的利益,作為一個大國,更是不會伸出援手去幫助貧窮落後的國家,美國只會害怕自己的地位會下降,但是我覺得想要真正地做好一個大國,因為學會恩威並重,做一個和平,有原則有底線的大國。
⑦ 美使館基地遭野蠻襲擊,美國國內也傳來噩耗,這是伊朗開始復仇計劃了嗎
我覺得伊朗確實是在開始復仇計劃,不過與其說復仇,倒不如說是試探。畢竟美國已經下令擊斃了伊朗的指揮官索萊馬尼少將 ,也就是意味著美國和伊朗的關系徹底破裂,美國要主動發起進攻了,伊朗更多是在發泄憤怒,對美國進行回擊。索萊馬尼少將只是中東事件的一個導火線,從大局來講,如果伊朗不進行報復,那麼就很有可能一直被美國壓著打,處於一個劣勢地位。
如果美國執迷不悟,不知悔改,那麼伊朗也只會和美國硬剛到底。雖然說戰爭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就這一事件來說,戰爭卻是必然的,美國國民在美國都在反對戰爭,呼籲美國撤出中東,很明顯,美國人都是不想戰爭發生,也就證明著他們知道伊朗的報復是有多麼恐怖,其實也只有特朗普一人,不肯認錯不肯放下面子,美國國務卿發布的推文宣稱美國是致力於和伊朗緩和關系的,但是為什麼依然會發動戰爭,個中原因,局外人都非常清楚。
⑧ 美大使館又遭重創,為何伊朗盟友一連發射3枚火箭彈
因為葉派民兵作為伊朗的盟友早就看美國不爽了,找機會收拾美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扎里夫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美駐伊拉克使館遭襲是其"自導自演"的結果,並且美國此前早就與以色列"勾結",大肆報復性的轟炸什葉派的民兵基地,近一個多月以來,該組織已有超過8個基地被炸,以聯軍的襲擊行動使地區局勢終將陷入亂局,必然不會有好結果,終將後受其亂。
而針對此次襲擊,美方稱這是伊朗再次發動的"代理人襲擊",具有嚴重的挑釁意味。而伊方堅稱與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沒有任何關系,稱美方的說法無比荒謬,沒有事實依據就妄下定論,極其不負責任。
⑨ 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襲,為何美國政府卻把鍋甩給伊朗
因為石油問題,或許製造打擊伊朗的借口,把鍋甩給伊朗更好掌握國際輿論,也有可能是美國的苦肉計。也使得本來在蠢蠢欲動的石油戰爭危險情勢進一步升級。所以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襲,美國政府才把鍋甩給伊朗,使得國際輿論站自己有利的一方。
美方要實施這種栽贓陷害行動,能輕易找到很多組織機構來具體操作,實施這次襲擊事件的最大可能性,是美方操縱的一次戰略性戰術行動,一個小小的苦肉計。目的並不是為了製造打擊伊朗的借口,而是為了在該地區保持或升級緊張狀態,緩解美國國內的非法戰爭抨擊,和國際社會的反戰壓力,以維持在該地區大量駐軍,甚至增派軍隊,以實施後續戰略行動。所以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襲,美國政府才把鍋甩給伊朗,使得國際輿論站自己有利的一方,製造打擊伊朗的借口,把鍋甩給伊朗更好掌握國際輿論。
⑩ 伊朗為什麼轟炸美國
美國暗殺了伊朗的高級將領蘇萊曼尼,然後伊朗誓言報復,就轟炸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
事情剛開始,慢慢看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