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誰更有政治遠見
如果比商業頭腦,那是非特朗普莫屬,如果比政治遠見,特朗普給普京提鞋都嫌手指頭粗。
比如在敘利亞,特朗普似乎沒顯示出任何一點政治能力,更不用說遠見了。相反普京則充分展示了遠見卓識:
比如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普京則有「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定力,沒有一報還一報,而是伺機而動,以德報怨,救下埃爾多安一命,徹底扭轉了俄羅斯在中東非常不利的態勢。
特朗普就不行了,奧巴馬費盡心機在敘利亞培養的庫爾德武裝,居然被土耳其逼的不知所措,甚至拱手相讓。
面對美國及歐洲的全面制裁,普京仍然展示出超人的智慧,經濟難題沒有影響到俄羅斯的政治戰略。反觀特朗普,在發展經濟上可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可是特朗普仍然顯得手足無措,反而搭進了美國建國以來積累下來的政治遺產。
普京在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平息暴亂,鎮壓恐怖分子,收復克里米亞,發展國家經濟,建立強大軍事,加強軍事裝備的研究與製造,增強軍隊建設,改善民生,堅守政治主張。
在國際上保持強硬立場,改變懦弱的國家形象,以世界強國形勢示人,加強反美國或者是抗美行動,對外擴張勢力,增加對抗美國的措施,減少美元依靠,實行美元之外的石油和其他商品交易等等,並且對於其他發生的事務,沉著應對有餘,樹立了良好的硬漢形象,成為一個世界性好總統的形象,這些都是特朗普遙不可及的。
Ⅱ 伊朗現在是孤立無援,四面楚歌,還有多少國家力挺伊朗的
伊朗現在確實是表面上看起來孤立無援,四面楚歌。但是伊朗這個地方是塊肥肉,無論是俄羅斯還是其他大國對伊朗都有分一杯羹的想法。特別是作為超級大國哦羅斯來說。雖然在明面上他說不會插手美國和伊朗的事情。但是他也間接表明了他的態度,說伊朗的事情其實就是美國在中作怪,美國的錯。這已經表示了俄羅斯其實對伊朗是表示持支持的態度。
很明顯,普京這一番話已經表明了在當前伊朗緊張局勢中的立場和態度,即俄羅斯不會過多干涉美伊兩國之間的沖突,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都應該由美國和伊朗承擔。伊朗軍方就對外界披露,准備購買大量的俄制攻擊性武器,在這種敏感時刻,伊朗一定會想方設法加強防禦力量,不然很難與美國對抗,俄羅斯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直面支援伊朗的話就不太好了。
Ⅲ 普京上台後,對世界的和平發展都做過哪些貢獻
普京上台以後對世界和平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制約了很多的歐美國家,如果沒有俄羅斯,那整個世界就會變得非常的混亂。現在很多的歐美國家,其實一直都是想要掌握國際上的話語權,這是因為現在的俄羅斯越來越強大,而且也是因為普京比較的強硬,所以才會形成現在的這種對峙狀態,如果沒有普京、沒有俄羅斯,那世界格局肯定會發生重大的改變。
而且現在俄羅斯也已經和伊拉克,伊朗,土耳其這些國家組成了一個聯盟,也就是說現在在中東地區,俄羅斯的影響力其實已經越來越大了,而且已經慢慢的超過了美國。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俄羅斯並沒有像美國一樣想要去干預這些國家的內政,而是在盡力的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
Ⅳ 普京很厲害嗎
普京是前蘇聯克格勃特工出身,是真正上過前線完成任務的特工。普京精通各種武器,會各種功夫,柔道黑帶,不僅會打架還會開飛機,普京當總統時有很多次親自駕駛轟炸機上天巡邏,還曾突然性的駕駛消防飛機滅過森林火災,很早以前當總理時也親自駕駛過戰斗機到車臣去視察。他還駕駛過橡皮艇用飛鏢捕鯨,親自射擊過一頭老虎,辦過嘻哈音樂會,開過F1賽車。。。普京在俄羅斯一直是廣大女性崇拜的偶像。
當年前總統葉利欽欽點普京接任總統,上任後普京採取了非常鐵腕的政策,特別是軍事上很果斷,誰敢惹俄羅斯就揍他。
Ⅳ 伊朗和日本哪個軍事實力厲害
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是需要經濟實力作為基礎的。因此,就這一點來看,日本完全碾壓伊朗。另一方面,就軍事科技及裝備而言,日本也遠遠領先於伊朗。
Ⅵ 為什麼說普京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鐵腕總統」
是由於他當代總理(接手葉利欽總統寶座之前)的幾次軍事行動;當上總統之後對國內寡頭的閃電打擊,以及在其後的對外關系的處理上,姿態和行動以強硬著稱。具體資料,你去讀讀他的書吧。
Ⅶ 普京到底有多牛
眾所周知,普京領導俄羅斯多年,但近年來俄羅斯經濟和軍事都沒有改善。然後有人質疑普京在俄羅斯是英雄還是罪犯?
俄羅斯總統普京是當今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自2000年正式執政以來,普京在2004年、2012年、2018年先後三次當選俄羅斯總統,總計四次坐上了總統的位置。盡管梅德韋傑夫曾在2008年出任了一屆俄羅斯總統,但在那段時間中,普京仍然在俄羅斯擁有絕對的權力。
Ⅷ 伊朗是俄羅斯最後的勢力范圍嗎
蘇聯時期,中東地區作為美蘇兩國明爭暗鬥的戰場之一,蘇聯在這里有很大的影響力,也和很多中東國家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後來隨著蘇聯式微,直到解體,蘇聯漸漸失去了對這一地區的影響力。所以說目前從本質上來看俄羅斯和伊朗實際上沒有什麼相同的利益關系,但是不排除在適當的時機,兩國相互利用的可能性,俄羅斯走進伊朗,不僅加深了對中東的控制,更加使得伊朗的核工程牢牢的依靠俄國。
Ⅸ 有人說普京是個超牛軍火商,他在安卡拉說了什麼
在安卡拉,普京在記者會上公開是這樣說的:「我們願意幫助沙特保護他們的國土,沙特可以作出一個聰明的決定,就像伊朗一樣,從俄羅斯購買S-300導彈防禦系統,或者像土耳其一樣,購買最先進的俄羅斯S-400導彈防禦系統。這些武器能夠有效保護沙特的所有基礎設施。」
也就是說,普京正明晃晃的在向沙特推銷俄羅斯的軍火。
吃了甲方,又吃了乙方,甚至對自己的死對手推銷,不得不說,普京真的是一個厲害的軍火尚。
Ⅹ 普京具體有什麼政績
在外交方面,普京試圖恢復俄羅斯在蘇聯時代的超級大國地位,並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2007年慕尼黑會議上,普京指責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的專橫,並聲稱美國在國際事務上「毫不遮掩地使用強權」。此外普京還說:「沒有人會感到安全。沒有人會認為國際法是一堵能保護他們的牆。美國的政策正在激發世界范圍內的軍備競賽。」 普京指出,理想的世界秩序應是「一個公正、民主的世界秩序,它能保證所有人的安全與財富,而非獨少數人的。」他在鈾開發控制和防止太空軍備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普京在采訪中說,俄羅斯主張民主與多極化的世界秩序,且支持鞏固國際法系統。
與此同時,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也和歐盟、美國等西方國家締結戰略關系。因此,俄羅斯已成為八國集團的成員,且於2006年出任主席國(2007年交由德國擔任)。普京也關注亞洲事務,尤其關注中國與印度的動向。
一些西方政治家長期指責普京的極權主義傾向。盡管普京與美國前總統布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等人保持友好關系,但新任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普京的關系並不理想。2005年,普京與德國總理格哈特·施羅德對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一條天然氣管線的建築事宜進行了磋商,同年,施羅德參加了普京在聖彼得堡舉辦的53歲生日宴會。然而,俄羅斯與英國的關系卻不容樂觀:2006年底,逃亡英國的前俄羅斯特工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一事,極大地惡化了俄英關系。此外,普京也多次試圖與獨聯體國家建立良好的外交關系。普京與歐盟、北約等西方組織都把拉近與中、東歐各國(尤其是波羅的海各國)的關系。
在2004年烏克蘭總統大選前,普京兩次訪問烏克蘭以表示他對烏克蘭總理維克多·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的支持。在選舉結果揭曉前,普京還特地為亞努科維奇「幾乎可以確信的勝利」致賀信。普京對於親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的支持被廣泛批評為干涉烏克蘭內政。此外,同屬前蘇聯的喬治亞與摩爾多瓦還批評了俄羅斯政府對兩國分離主義分子的支持。俄羅斯與波羅的海諸國的外交關系亦處於緊張的狀態中,而愛沙尼亞對俄羅斯的批評也使兩國外交關系進一步僵化。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父親曾在二戰一次爆破任務中險些於愛沙尼亞被殺害,有學者認為這是普京對愛沙尼亞態度冷淡的一個原因。
軍事政策
2001年,當九一一事件發生時,普京同意在中亞成立合作軍事基地。這一決定不僅使俄羅斯民族主義人士感到吃驚,亦使俄國國防部長感到驚訝。2003年,普京反對美國在未取得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入侵伊拉克。開戰後,美國總統布希要求取消對伊拉克的制裁,普京支持取消制裁,並認為聯合國應該先完成對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調查。
普京(中)在2006年APEC會議上
慕尼黑講話後,大西洋兩岸爆發了對普京的討論。在衛國戰爭勝利62周年紀念日上,普京說:「我們的威脅並未減退。相反,它們正在慢慢轉變,披上一層面紗──而新形成的威脅要在世界建立一個與納粹德國無異:草菅人命、剛愎自用、集權獨裁的政權。」有評論認為,這是將美國與納粹德國相比較。在第33屆八國峰會前夕,波蘭政治家的妻子、美國記者安妮·愛普巴姆寫道:「不管是威脅與愛沙尼亞打信息戰、威脅斷絕立陶宛的資源供給,還是禁運喬治亞酒和波蘭肉資源,這一切都有力地證明了,他(普京)近年來准備將俄羅斯的影響力擴大到前蘇聯諸加盟國──而完全不顧這些國家自己的感受。與此同時,一個事實也越來越清楚:與其將西方國家視作貿易與政治的夥伴,他更傾向於以冷戰的老思維將它們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
普京從始至終一直反對美國在歐洲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為警示美國總統小布希,普京於2007年6月7日與捷克簽署協議,允許捷克使用亞塞拜然的蘇聯雷達,以免去另行修繕的費用。普京亦聲稱已准備好重修1985年的前蘇聯導彈預警系統。盡管各國預計俄羅斯會在波蘭建立攔截系統,普京卻指出在必要情況下會尋求北約成員國土耳其與伊拉克的援助。此外,普京還聲稱,俄羅斯會接受其他歐洲國家的參與請求。
2011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理普京抨擊聯合國授權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的決議就像是「歐洲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號令」,並嚴厲批評美國動不動就訴諸武力。 普京表示,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沒有「道理」,而且也違背「良知」。
普京在視察一家生產導彈的工廠時對工人們說:「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無疑是有缺陷和不足的。」這是普京多年來針對西方最尖刻言論之一。他說:「它讓我想起了歐洲中世紀十字軍東征。」
他的話標志著俄羅斯在西方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問題上的言辭變得急劇強硬起來。上周聯合國安理會對利比亞決議表決時,俄羅斯投了棄權票,沒有使用否決權。
普京還猛烈抨擊美國不斷在全球進行軍事干預的「趨勢」,指責美國昧著良心行事。
核問題政策
作為唯一一個曾與伊朗就核研究問題合作的國家,俄羅斯被認為是伊朗問題中的關鍵,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決定性地位。盡管俄羅斯曾與伊朗關系密切,並試圖利用伊朗牽制美國等西方國家,但普京並不支持伊朗核計劃。雖然俄羅斯幫助伊朗建設布希爾核電站,但伊朗在核研究方面卻主要依賴巴基斯坦。普京不僅多次表態不支持核擴散,且在八國集團會議上也簽字反對。
而至於朝鮮,俄羅斯在建國後便對其冷淡,轉而支持韓國。普京上任以來,不僅多次訪朝,且化解了朝韓之間潛在的戰爭危機。此外,普京曾對朝鮮表態,願意幫助朝鮮緩解經濟問題。2002年朝核問題再度浮現以來,俄羅斯多次尋求加入會談,並最終如願以償。2006年,朝鮮進行核試爆。普京在獲悉後,當即表示譴責朝鮮核試驗,並召集了六國會議中的五國,討論朝核問題。總的來講,可以說普京對核擴散問題持堅決反對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