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灣八國是哪八國
海灣八國指的是:
1、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
2、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國,簡稱「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
3、科威特:
科威特國,通稱科威特,是一個位於西亞地區阿拉伯半島東北部、波斯灣西北部的君主立憲國。在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北部與伊拉克分別接壤。同伊朗隔海相望,該國首都科威特城與該國名稱同名。
4、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通稱沙烏地阿拉伯,簡稱沙特。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巴林、卡達等國接壤。
5、巴林:
巴林王國,簡稱巴林,是一個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巴林島為巴林最大的島嶼。沙烏地阿拉伯位於巴林西部,並可經由法赫德國王大橋連接;伊朗則位在巴林北方;卡達半島位於巴林灣東南側。氣候屬熱帶沙漠氣候。
6、卡達:
卡達國通稱卡達。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位於波斯灣西南岸的卡達半島上,南面與沙特接壤。海岸線長563公里。
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酋」,是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部的西亞國家,北瀕波斯灣,西北與卡達為鄰,西和南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連,東部瀕臨阿曼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面積8.36萬平方千米,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偶有沙暴。
8、阿曼:
阿曼蘇丹國,簡稱阿曼,是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家,西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接壤,西面毗鄰沙烏地阿拉伯,西南靠近葉門。阿曼的海岸南方和東方臨阿拉伯海,東北方則抵阿曼灣。
B. 波斯灣(沙烏地阿拉伯的上邊)為什麼叫波斯灣波斯國現在哪裡歷史上的波斯國又在哪兒
波斯國 - 由來
波斯國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舊稱譯音。歷史上在這一西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
波斯國 - 發展
波斯國自從前 600 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 「 波斯 」 。這個名稱來自於波斯的一個地區帕斯。直到 1935 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 開始稱呼自己的國家為 「 伊朗 」 ,意為 「 雅利安人的家園 」 。
1935 年,波斯國王禮薩 · 沙 · 巴列維宣布國際上該國應被稱作 「 伊朗 」 。但波斯一詞在這之後還有人使用。
在中文裡, 「 波斯 」 被用於描述 1935 年之前的事,或該民族從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語和波斯地毯。現代政治、經濟等事物則用 「 伊朗 」 一詞。
在波斯,歷史上有多個帝國先後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 648 年 - 前 330 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 「 第一帝國 」 。公元前 549 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 Median ),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 539 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於馬拉松戰役(前 490 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希臘時期(前 330 年 - 前 170 年)
前 334 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大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成為希臘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的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後期在前 238 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
安息帝國(前 170 年 -226 年)
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兩個帝國之間連年戰爭。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傳。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
薩珊王朝( 226 年 -650 年)
226 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第一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 629 年和 642 年,兩任皇帝遇刺,帝國終於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 1970 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到了中國。
伊斯蘭教時期( 650 年 -1290 年)
786 年 -809 年哈倫 · 拉希德統治時期的阿拔斯王朝諸行省混亂的薩珊帝國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 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 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治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 1037 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 1205 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蒙古人的統治( 1219 年 -1500 年)
1219 年成吉思汗率大軍滅花剌子模,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兒汗國。 1295 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 1370 年到 1405 年,波斯成為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後波斯陷入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是中國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交流。
1405 年到 1433 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薩非王朝( 1500 年 -1722 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 「 十二伊瑪姆 」 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 1588 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歐洲人的 「 大博弈 」 ( 1722 年 -1914 年)
1722 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1779 年至 1925 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了英國勢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國勢力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俄、英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 「 大博弈 」 。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 1914 年 -1935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控制。 1925 年禮薩 · 沙 · 巴列維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1935 年,禮薩 · 沙 · 巴列維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C. 波斯灣在什麼地區
印度洋西北部邊緣海,又名阿拉伯灣,通稱海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霍爾木茲海峽,長約990公里,寬56~338公里。面積24萬平方公里。水深:伊朗一側大部深於80米,阿拉伯半島一側一般淺於35米,灣口處最深達110米。灣內有眾多島嶼,大都為珊瑚島。灣底與沿岸為世界上石油蘊藏最多的地區之一。淡水絕大部分來自西北面的阿拉伯河與卡侖河。因蒸發量超過注入量,故西北部鹽度(38-41‰)仍比東南海口(37-38‰)高。西北部水溫 16-32℃,東南部24-32℃。自古為海上交通要道。沿海居民從事航海、商業、漁業與采珍珠業者較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阿拉伯半島和伊朗的石油主要經波斯灣外運。沿岸國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海灣地區為世界最大石油產地和供應地,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產石油,經霍爾木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寶庫」之稱。
D. 沙烏地阿拉伯離伊朗有多遠
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確切的說算是鄰國,兩個國家之間隔著波斯灣海峽,波斯灣的寬度有200多公里,所以說兩個國家距離200多公里。
E. 海灣地區主要是指哪
海灣地區,也稱波斯灣(波斯語:خلیج فارس),阿拉伯人叫它阿拉伯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內海之一。海灣位於亞洲西南部,是介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之間的一片狹長的海面,海灣往東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與阿曼灣連接,出阿曼灣南口,通過阿拉伯海進入印度洋。
海灣地區南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與阿曼灣相連,總面積約23.3萬平方公里,長990公里,寬58-338公里;平均深約30米,最深約100米;鹽度38-40‰。
它是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出海的地方。北至東北至東方與伊朗相鄰,西北為伊拉克和科威特,西到西南方為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
(5)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什麼灣擴展閱讀:
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C左右,夏季可達32°C以上,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沙塵暴和霾,秋季有龍卷風,因處在北回歸線高壓帶,波斯灣也是水溫最高的海灣。
沿岸國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聯酋和阿曼,海灣地區為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地和供應地,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石油寶庫」之稱。
波斯灣雖是石油寶庫,但它給該地區帶來金錢的同時,也帶來了戰亂和災難,外來勢力的滲透和爭奪,加上波斯灣內部由種種歷史和現實原因造成的矛盾交積在一起,使波斯灣局勢長期動盪,並多次燃起戰火,美國一直通過各種手段向這一地區滲透,也是波斯灣動亂的重要原因。
F. 波斯灣屬於哪個國家
波斯灣屬於中東。
波斯灣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亞洲大陸的一個海灣,介於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霍爾木茲海峽,長970多千米,寬56-338千米,面積24.1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40米,最大深度104米。
阿拉伯人稱作這一地區為阿拉伯灣,但按亞洲地理學的國際性外海命名規則,已用阿拉伯命名了一個巨大海域(阿拉伯海其實是個大灣),因此採用波斯(伊朗古稱)之名命名該海灣,更好標識、區別、記憶。
(6)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什麼灣擴展閱讀:
波斯灣位於伊朗高原與阿拉伯半島之間,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與阿曼灣相連,總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最初將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的這片水域稱為「波斯灣」或「波斯海」的是古希臘人。這既是對波斯文明的尊重,也是迫於波斯當時強大海軍的威力。
早期的羅馬歷史學家為了尊重古希臘人的傳統也將其稱為「波斯灣」。因此古代社會普遍稱這條水道為「波斯灣」,一直沿用至今。
但這一稱謂在國際上並未受到普遍尊重。英國在上世紀70年代從中東地區撤出後,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波斯灣沿岸的國家紛紛獲得獨立,一些阿拉伯國家認為不能簡單地將這片水域用「波斯灣」來命名,於是提出要將其命名為「阿拉伯灣」,雙方爭執不下。
此後,其他國家為了避免陷入伊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分歧,就將這段水域稱為「海灣」。
G. 波斯灣沿岸的十個國家分別是什麼,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分別是什麼,裏海與黑海之間
波斯灣: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沒有十個
地中海:歐洲國家(從西至東排序):西班牙、法國、摩納哥、義大利、馬爾他(島)、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黑山、阿爾巴尼亞、希臘;亞洲國家(從北至南排序):土耳其 、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非洲國家(從東至西排序):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
黑海和裏海:南高加索又稱外高加索,包括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北高加索又稱內高加索,屬於俄羅斯。達吉斯坦、車臣、印古什、北奧塞梯、卡巴爾達-巴爾卡爾等共和國;土耳其東北和伊朗西北。
H. 世界五大海灣分別指什麼高中地理的
世界上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千米的大海灣共有5個,即位於印度洋東北部的孟加拉灣。位於大兩洋西部美國南部的墨西哥灣,位於非洲中部西岸的幾內亞灣,位於太平洋北部的阿拉斯加灣,位於加拿大東北部的哈德遜灣。
孟加拉灣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之間,面積為217.2萬平方千米,深度在2000~4000米,南半部較深。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等河流注入。沿岸的重要港口有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吉大港等,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重要通道。
墨西哥灣在美國、墨西哥、古巴之間、東西長1609千米,南北寬1287千米,面154.3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512米。最深處4023米.有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由北岸注入。尤卡坦半島和佛羅里達半島環抱灣口,穿過尤卡坦海峽、佛羅里達海峽分別與大西洋、加勒比海連接。大陸沿岸及大陸架富藏石油、天然氣和硫磺等礦產。灣內有新奧爾良、阿瑟、休斯敦、坦皮科等重要港口。
幾內亞灣在西非迦納、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等國沿岸,面積153.3萬平方千米。有非洲第三大河尼日河等河流注入。大陸架及大陸沿岸蘊向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沿岸主要港口有洛美、拉各斯、哈爾科特、杜阿拉和馬拉博等。
阿拉斯加灣在美國阿拉斯加半島、科迪亞克島、亞歷山大群島之間,面積132.7萬平方千米。沿岸主要港口有奇爾庫特港等。大陸沿岸地區多火山,漁業資源較豐富。
哈德遜灣在加拿大東北部巴芬島與拉布拉多半島西側,面積120萬平方千米。灣內水較淺,平均深度257米。灣內主要港口有徹奇爾等。
I. 海灣地區指哪包括哪些國家和地區
海灣,也稱波斯灣,阿拉伯人叫它阿拉伯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內海之一。海灣位於亞洲西南部,是介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之間的一片狹長的海面,全長1040公里,寬180—320公里,面積約25.9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最深處102米。海灣往東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與阿曼灣連接,出阿曼灣南口,通過阿拉伯海進入印度洋。 海灣四周,從東向南,圍繞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8個國家,被稱為海灣國家,或海灣地區。海灣地區總面積約為48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18億,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還有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和外籍移民,絕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
J. 阿拉伯半島與伊朗高原之間是什麼灣
波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