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軍導彈擊落民航客機,290人遇難,賠償多少錢
IR655號航班當時仍在緩慢爬升,從速度來說是民航飛機的特徵;從距離來說航班還未飛出伊朗水域,美軍在伊朗境內打下了伊朗的民航飛機。
『貳』 以色列伊朗再起風雲。伊朗重要核武器專家在坐車時,遭遇突然襲擊怎麼樣了
伊朗以色列這兩個國家可謂是怨氣太深,早在今年一月份美國就和以色列聯手擊殺了伊朗的一名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過後幾日伊朗就派飛機擊殺了美軍在海外的軍事基地,還導致10多名美國大兵的身亡。
就目前來看依然不清楚這次襲擊是否會危及與新一屆美國政府就核協議進行談判的前景。
縱觀這幾年,伊朗已經不是第一次有科學家遭遇暗殺事件了,伊朗應該整頓一下自己的情報機構和安全部門了,每次伊朗的最新消息都能被別人提前知曉,並且根據信息對伊朗實施一系列計劃。
在核科學家遭遇偷襲身亡後,伊朗政府也發文稱加強了對伊朗科學家的保護,會讓科學家的周圍又蒙上一層神秘和安全的盾牌。
但根據發生過的事件來看,科學家們終究還是不夠安全。
『叄』 伊朗發射導彈襲擊美國駐伊拉克基地,是不是沒有人傷亡
伊朗通訊社的消息是死了80多,傷了200多,因為美國沒有發消息,不能證實人數是不是正確,但如果沒有傷亡或者只有受傷,美國肯定會發消息的。
『肆』 伊朗炸美軍基地為何無人員傷亡是提前溝通了嗎
伊朗發射導彈報復美國之前應該有通知伊拉克政府的,而伊拉克政府有沒有通知美國就不得而知了,零人員傷亡就是大家都喜愛看到的結果;
美國應該准備好了伊朗的報復行動的。
『伍』 伊朗導彈襲擊美軍基地
在打擊美軍駐伊拉克基地過程中伊朗動用了兩款彈道導彈,分別是法塔赫-313導彈(Fateh-110導彈增程改進型號)和Qiam-1導彈。法塔赫-313彈道導彈為伊朗自製。這是由此前法塔赫-110導彈改進的最新型號。而廣大媒體則宣傳伊朗法塔赫-110模仿的是中國的東風-11彈道導彈。其實不然,雖然伊朗固體彈道導彈的確是來自中國血統,但是並不是由中國現役東風11彈道導彈發展而來,而是由中國在紅旗2防空導彈上改進的B610彈道導彈發展而來的。
說白了就是把國內的一些相對落後的中近程導彈賣給周邊一些國家換取外匯。就好像美國滿世界賣F16,但是F22這些最新一代的還是基本牢牢把在自己手裡一樣。
『陸』 八號伊朗襲擊美國炸死人了沒有
現在還沒透露出來。但是已經有傷者出現了。
『柒』 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大兵都是怎麼死的
在伊拉克戰爭中死亡的美軍人數為262人,其中139人陣亡,123人死於事故。英軍士兵死亡33人。戰爭消耗了美國230億美元。2003年3月美國開打伊拉克戰爭,迄今共有4869名美軍陣亡,4403名美軍死於事故。美國總統奧巴馬21日在白宮宣布,將於2011年12月31日前撤回全部駐伊拉克美軍,正式終結持續近9年時間的伊拉克戰爭。
『捌』 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大兵是怎麼死的
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截止美軍2011年12月15日正式從伊拉克撤軍,戰爭共造成近4500名美軍官兵死亡。
1、有被對手路邊炸彈炸死的。
2、有被對手狙擊手幹掉的。
3、還有被俘後斬首的。
4、還有被AK掃死的。
5、還有死於飛機故障的。
6、有受不了煎熬、精神崩潰而自殺的。
7、有被友軍誤傷的。
8、還被美方自己的飛機誤炸死的。
『玖』 伊拉克戰爭中死了多少美國大兵求大神幫助
美國國防部官員說,美國至少有121名軍人在伊拉克陣亡,400餘人受傷。英國軍方說,共有31名英國官兵在伊拉克犧牲。 每當一名英國或者美國士兵陣亡的時候,總會有一套現成的程序處理他們的後事。一名高級軍官會來到陣亡者家中,向他的家人公布這個不幸的消息,在美國,隨同前往的還需要有一名隨軍牧師。
採納哦
『拾』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情況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主要軍事准備和兵力調動情況
2003年3月20日10時34分(北京時間)爆發了伊拉克戰爭。這是21世紀一場全新樣式的現代化戰爭。5月2日上午9時(北京時間),美國總統布希在「林肯」號航母上正式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整個戰爭共持續44天。實際上,在4月14日美軍攻佔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家鄉提克里特之後,美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就基本結束。這場戰爭是繼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美國對伊拉克進行的第二次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除信息條件外,空中力量發揮了主導作用,空中打擊成為戰爭的主要突擊力量。透過戰場上的硝煙,人們從中可以看到美英聯軍空中力量作戰運用的幾個特點。
1100多架戰機參戰,投射2.7萬多枚炸彈
美軍從2002年年底開始向伊拉克周邊增派兵力,至2003年3月20日,在伊拉克周邊地區共集結了約5.4萬人的空中力量,各型飛機約1145架,其中戰斗機、轟炸機、攻擊機、特種作戰飛機等作戰飛機756架,預警、偵察、指揮、電子戰等作戰支援飛機140多架,加油、運輸等後勤保障飛機169架。另外,英國空軍在伊拉克周邊地區部署了約8000人的部隊,各型飛機約100架。美軍中央總部空軍司令部前指駐沙特蘇丹王子空軍基地,司令為莫利斯空軍中將,統一指揮戰區內美英所有空中力量的作戰行動。美英空中力量分駐在12個國家的18個基地上。
美海軍在戰區共部署了「林肯」、「星座」、「小鷹」、「羅斯福」和「杜魯門」5個航母戰斗群,共有各型飛機380架。美海軍陸戰隊在戰區共部署了各型飛機98架。截至4月14日,美英聯軍共出動了41780架次的飛機對伊拉克數千個目標進行了大規模空襲,平均每天1600架次,最多時達2000架次。美英聯軍在伊拉克戰場上投擲了各類炸彈27250枚,其中精確制導炸彈為18275枚,發射巡航導彈 750多枚。美英空中力量在對伊拉克實施空中打擊時,投擲了集束炸彈、電磁脈沖炸彈、高威力空爆彈,並使用了貧鈾彈,主要打擊了伊拉克領導人駐地,統帥機關,防空體系,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共和國衛隊營地以及部分戰略要地的伊軍防禦陣地等。
從「斬首」到地面支援行動
在持續44天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的空中力量進行了4次大的作戰行動。
「斬首」作戰行動。美英聯軍一反常規,免除了開戰初期奪取制空權的大規模轟炸。在3月20日10時34分開始的首輪空襲中,僅發射了45枚巡航導彈,出動了兩架 F-117隱形戰斗機,投擲了4枚精確制導彈葯,對位於巴格達郊外的伊領導人地下隱蔽所、薩達姆住宅及其親屬和高級助手的住地進行了突然的「斬首」攻擊,企圖一舉除掉薩達姆,打亂和癱瘓伊軍指揮體系,使伊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縮短戰爭進程。雖然此舉並未達到作戰目的,但美軍這種在戰爭初始就將打擊目標直指對手最高領導人和統帥機關的戰法有可能還會在以後的戰爭中繼續加以應用。
「震懾」作戰行動。3月22日,美英空中力量突然開始對伊拉克實施猛烈空襲。美國防部稱「決定性空襲」開始,並將這次空襲命名為「震懾行動」。轟炸的主要地區是巴格達。在「震懾行動」中,美軍從30多個基地和5艘航母上出動重型轟炸機和各型戰斗機集中對薩達姆的官邸、指揮中心、政府主要部門等目標進行了「飽和轟炸」。24小時之內,美軍就出動了2000架次的飛機和發射了500多枚「 戰斧」式巡航導彈。「震懾行動」的目的就是在「斬首行動」未獲成功後,企圖通過突然的大規模轟炸,對整個伊拉克「造成立即失去抵抗能力的震懾效果」,並以此瓦解伊拉克軍民的抵抗意志,從而達到在戰爭初期就能實現速戰速決的目的。
「切斷蛇頭」作戰行動。這一作戰行動主要是通過精確轟炸摧毀伊拉克的通信指揮系統,徹底切斷薩達姆與軍隊的聯系。3月28日,美空軍的 B-2隱形轟炸機向伊拉克國家通訊中心大樓投放了重2.2噸的被稱為「掩體粉碎機」 G B U-28鑽地炸彈。3月30日,巴格達郵電通訊大樓和一個通訊中心被摧毀。由於美軍認為復興社會黨是薩達姆實施軍事指揮的重要渠道,3月30日,美軍飛機還轟炸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總部。另外,作為「切斷蛇頭」作戰行動的一部分,美國把伊拉克電視台的發射器作為打擊目標。3月26日,美軍向巴格達電視台發射了電磁脈沖炸彈,致使電視台信號中斷。
支援地面作戰行動。伊拉克戰爭與前幾次戰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開戰第二天就開始了地面作戰。因此,美英空中力量在開戰之初就將支援地面作戰作為重要的作戰任務。正是在空中力量的掩護、支援下,美地面部隊才得以快速向巴格達推進,並於3月22日,也就是開戰之後的第3天就推進到巴格達以南的納傑夫、納西里耶一線。但在此後,美軍遇到了伊拉克軍隊的阻擊,在卡爾巴拉、納傑夫、納西里耶、庫特等地與伊軍形成了對峙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美空中力量迅速調整了戰略,從3月25日開始,空中打擊的重點轉向伊軍地面部隊,特別是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同時對美英地面部隊的作戰行動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從3月29日開始,美空中力量80%的轟炸是針對環巴格達的3個共和國衛隊師的陣地,其中有60%的轟炸主要用來打擊巴格達南郊的共和國衛隊麥地那師的陣地。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美地面部隊直取巴格達國際機場,挺進到巴格達市中心廣場。
伊拉克空軍裝備有370多架飛機。美英空中力量本來准備與伊拉克空軍進行一番空戰,並分配由英國皇家空軍負責對伊空軍的作戰。但開戰以後,伊空軍一直採取避戰的戰略,作戰飛機全部深藏不露。一直待命的英國皇家空軍從3月31日也開始參與美英地面作戰的近距空中支援行動。
縮短空戰階段,新戰法廣泛應用
縱觀這次伊拉克戰爭可以看出,美英聯軍的空中力量在作戰使用上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提前掌握制空權。在近些年發生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美軍及其盟軍為掌握戰場主動權,都有一個奪取制空權的空中戰役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要是打擊敵方的雷達、導彈、高炮陣地等防空設施,為以後的作戰行動提供空中安全。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奪取制空權階段持續了7天。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了3天來奪取制空權。在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奪取制空權用了7天。但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奪取制空權的階段。這主要是因為美英聯軍早在戰前就通過在「禁飛區」的先期作戰行動,掌握了伊拉克戰區的制空權。據美軍透露,美英聯軍在戰前就掌握了伊拉克國土95%的制空權,這就為開戰以後的空襲作戰和地面作戰奠定了基礎。多方向、多波次、高精度連續突擊。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幾乎動用了所有轟炸機和戰斗機,採取多方向、多波次連續突擊的方式,對巴格達、摩蘇爾和基爾庫克等地重要目標實施了規模空前的高強度空中突擊。美空軍現役的 B-1、 B-2、 B-52等3種重型轟炸機前沿部署數量、遠程奔襲和精確打擊能力均超過了歷次戰爭,特別是 B-2隱形轟炸機多次從本土起飛,一次作戰飛行2.5萬多公里,為美軍地面作戰提供空中支援。美英聯軍飛機每天平均出動的架次雖然少於第一次海灣戰爭,但在打擊的精度和打擊威力上卻遠遠超過了歷次戰爭。據統計,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在美軍投放的全部彈葯中,精確制導炸彈僅佔8%;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使用的精確制導炸彈佔35%;在阿富汗戰爭中,上升到56%。但這一次戰爭中,精確制導炸彈比例超過67%。美軍宣稱,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空中打擊能力比海灣戰爭時提高了6倍。也就是說,伊拉克戰爭中一架飛機的攻擊能力相當於海灣戰爭時的6架飛機。因此,這次戰爭可以說是冷戰以後空襲強度最高的一次戰爭。
正是由於高強度的空襲,伊拉克軍隊的指揮與控制系統在開戰之初就被美空軍摧毀。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一名上校軍官透露,開戰的最初兩天,他們的部隊還能收到作戰命令,但在美英飛機的轟炸下,到第3天,他們的部隊就再也沒有收到上級的作戰命令了。這名上校軍官還透露,他們的部隊從來沒有看到這種轟炸場面,美英聯軍的轟炸摧毀了他們大部分武器和坦克,共和國衛隊的士氣直線下降,還沒有等到與美軍地面部隊交戰,部隊的官兵就脫下軍裝逃跑了。所以,不到20天,伊拉克軍隊徹底潰敗。從這里也可以找到共和國衛隊到哪裡去了的答案。開戰之始全面展開陸空協同。此次美英聯軍一反常規戰法,在開戰後的第二天就全面展開了陸空協同作戰。在地面部隊向伊拉克境內推進時,空中力量提供了絕對的制空權。當地面部隊前進受阻時,空中力量集中火力對伊拉克地面部隊的陣地進行打擊。當地面部隊與伊拉克地面部隊直接交鋒時,美英空中力量又對地面部隊實施了空中遮斷作戰和近距空中支援作戰。自上個世紀80年代美軍提出空地一體作戰理論後,實際上一直沒有真正地在實戰中進行實踐。但在這次戰爭中,美空軍力量與地面部隊的協同作戰卻得到了較好的試驗。當美地面部隊向巴格達推進時,地面部隊的前方約100公里處有 B-52、 B-1 B等重型轟炸機實施遮斷作戰,以打擊伊拉克的戰略預備隊;地面部隊的前方10~20公里處有 F-15、 F-1 6、 A-10等飛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對迎面的伊拉克軍隊進行打擊;美地面部隊的上空有「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對與美軍交戰的伊軍進行打擊。正是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美地面部隊才能長驅直入並在短時間內佔領了巴格達。移動的機場顯威力。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在戰區部署了5個航母戰斗群,其中有12架新型的 F/ A-18 E/ F戰斗機。與1991年海灣戰爭相比,一是參戰的航母艦載機都具備了投放激光制導炸彈或衛星制導炸彈的能力,都可以進行精確打擊;二是每一艘航母都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從聯合空中作戰中心實時地接受空中作戰指令,每一個艦載機聯隊和中隊還可以通過有關程序自動檢索有關空域的空中任務指令;三是艦載機具備了直接接受 R C-135、「捕食者」等各型偵察機的圖像情報。因此,任何一架航母艦載機都能隨時執行空中打擊任務。
航母這個活動的戰爭平台、海上漂浮的機場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又為「炮艦政策」增添了新的色彩。
暴露出來的問題
盡管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英空中力量取得了重大的戰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一)多次出現誤炸誤傷。在這次伊拉克戰爭的空中作戰中,美軍多次出現誤炸或誤射自己和盟軍的事件。
3月23日,一枚「愛國者」導彈擊落了一架在伊拉克和科威特邊界飛行的英國空軍的一架「旋風」戰斗機,造成機上兩名飛行員死亡。
3月24日,一架美國空軍的 F-16戰斗機用反輻射導彈 A G M-88把一個用來控制「愛國者」導彈發射的相控陣雷達擊毀,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4月2日,一枚「愛國者」導彈將正在伊拉克中部卡爾巴拉地區執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務的 F/ A-18戰斗機擊落,造成一名飛行員死亡。
4月6日,一架美空軍的 F-15戰斗機在伊拉克北部誤炸了一支由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和庫爾德人武裝組成的車隊,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傷。受傷的人中還有庫爾德民主黨領導人巴爾扎伊的親弟弟。
另外,3月21日,美軍發生兩架直升機相撞事件。開戰之初,美軍的一架 A- 10攻擊機還攻擊了英軍的裝甲車隊。
在整個伊拉克戰爭中,由於誤炸,美英聯軍共有30多人死亡,幾乎佔全部傷亡人數的20%,還有60多人受傷。這說明美軍仍然沒有解決好現代化戰爭中的戰場敵我識別問題,也說明,美軍內部各軍種之間的協調和美英軍隊之間的協調還不夠完善。
(二)高技術空中武器仍存在著若干弱點。美國通過伊拉克戰爭再一次證明了它的高技術武器的優勢。但是,從伊拉克戰爭中也可看出,美軍的高技術空中武器仍存在著若干弱點,主要表現在:一是美軍作戰飛機受惡劣氣候的影響比較大。從3月25日開始,伊拉克境內出現了強烈的沙塵暴天氣,這就嚴重影響了美軍飛機的作戰行動。在前幾天,美軍每天出動的飛機一般為1500架次,最高達到20 00架次,但沙塵暴出現時,美軍每天只能出動700架次。二是美軍的直升機多次被伊拉克軍隊擊落。由於直升機飛行高度低、速度慢,極易受到伊拉克軍隊地面防空炮火及小型武器的攻擊。3月28日,美軍兩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卡爾巴拉地區墜毀。3月24日,美軍一架先進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巴格達以南120公里的欣迪耶地區被伊拉克人擊落。4月5日,一架 A H-1攻擊直升機在伊拉克中部被擊落。三是精確制導武器極易受到環境的干擾。伊拉克軍隊在巴格達外圍點燃了部分油田來製造煙霧,結果大大降低了美軍精確制導武器的命中率。
不知以上的分析內容您是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