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外長訪黎,具體都說了什麼
大約在兩個星期之前,伊朗的外交部部長訪問了黎巴嫩,具體的內容其實就是表達自己願意在各個領域對黎巴嫩提供幫助。
那麼伊朗必然是有嫌疑的,所以其自身也知道,在事件發生之後的第一時間就表示願意為黎巴嫩伸出援助之手,所以在事情發生將近20天了,。黎巴嫩的外交部部長親自訪問黎巴嫩,表達這件事情的誠意可以看出伊朗其實在為了寫出自身的嫌疑。
2. 伊核談判是什麼,內容具體是什麼伊朗想達到什麼目的
伊核談判
2003年12月,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並一度暫停濃縮鈾活動。
但在這之後,伊朗與西方在濃縮鈾等利用原子能的問題上再現分歧。2006年1月初,伊朗宣布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伊核問題再度升溫。7月,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推動下,伊核問題被提交至聯合國安理會。為迫使伊朗放棄核活動,安理會通過多份對伊制裁決議,遭到伊朗的強烈反對。
伊核問題被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美、英、法、俄、中與德國六國官員多次舉行會晤,尋求伊核問題解決方案,形成了關於伊核問題的六國磋商機制。
六國與伊朗自2008年7月以來舉行多輪對話,但由於雙方在鈾濃縮、制裁等核心問題上分歧嚴重,談判一直未取得明顯進展。
2013年8月伊朗新總統魯哈尼上任以來,伊核問題談判出現了新的契機。9月26日,伊朗外長扎里夫首次與伊朗核問題六國(美、英、法、俄、中和德)外長就解決伊核問題面對面交換意見。10月中旬,六國與伊朗在日內瓦舉行了伊新政府成立以來的首輪對話。11月上旬,各相關方再度在日內瓦舉行談判。11月24日,六國與伊朗在日內瓦就解決伊核問題第一階段措施達成協議。
內容
伊朗鈾濃縮活動引起西方國家的極度不安。為避免伊朗將來製造出武器級的「高濃鈾」,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通過制裁等一系列手段,迫使伊朗就範。從此,是否停止鈾濃縮活動與是否取消對伊制裁,成為伊朗與西方國家較量的關鍵。鈾濃縮問題是伊核談判的核心問題。長期以來,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西方國家在是否停止鈾濃縮活動問題上一直僵持不下。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伊朗擁有濃縮鈾就意味著擁有核武器,因此多次要求伊朗停止一切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並促成安理會通過一系列對伊制裁決議。然而,面對西方的制裁,伊朗不僅沒有停止鈾濃縮活動,反而加速了濃縮鈾生產進程。伊朗一直堅稱其核計劃出於民用目的。
自伊朗新總統魯哈尼就職以來,伊朗多次表示希望通過對話解決伊核問題,並與國際社會達成和解。伊核談判峰迴路轉。與此同時,伊朗明確表示,運出濃縮鈾、停止鈾濃縮活動都是伊朗的「紅線」。伊朗不會在這方面做出讓步。
伊朗達到目的
解除對伊朗制裁及其行動計劃、核技術合作、對協議實施的監控、對伊朗核能力的設限以及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草案等關鍵方面的內容。
3. 絕密通話錄音是真的嗎
絕密錄音是真的。
之前由沙特在背後支持的知名反伊媒體「伊朗國際」爆出一段三小時伊朗高層人士的錄音,還牽扯出來多個國家的政要,最引人注目的是伊朗外長對伊朗已經去世的蘇萊曼尼將軍的各種抱怨與指責,
此外,扎里夫甚至把伊朗和國家上的一些政治機密也全部抖落了出來。爆料一出,伊朗國內和中東多國陷入沸騰,伊朗外長扎里夫雖然隨機就對全體伊朗國民公開道歉,並請求國民原諒。對於中國而言,此次錄音爆料並沒有直接牽扯到我們,至於伊核協定會不會因這個插曲而再生波折,實際上都是無傷大雅,因為達沒達成協議,美國對伊朗的態度都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制裁和封鎖也都是常有的。
4. 什麼是電話門丑聞事件
義大利電話門事件始末
[ 2006-5-21 14:01:25 | By: 蓋蓋 ]
「和梅西納的比賽給我安排孔索羅和巴塔利亞。」
「是的,我已經安排了。」「和利沃諾的比賽呢?羅基?」「羅基去利沃諾,沒有問題。」
自2004年8月開始後的48天內,都靈檢察官瓜里涅羅經司法部門授權竊
聽了尤文圖斯總經理莫吉的電話,以上只是電話記錄的一個片斷,聽上去莫吉似乎在向下屬布置任務,然而電話的另一頭卻是前義大利足協裁判指派員帕伊雷托。電話門進行時
5月2日《米蘭體育報》披露尤文總經理莫吉在2004-2005賽季與裁判指派員帕伊雷托的電話交談內容,其中,莫吉數次通過操縱帕伊雷托指定裁判人選。5月5日帕伊雷托否認媒體的報道內容。5月7日尤文圖斯主場2比1戰勝帕勒莫,在聯賽還剩一輪時,領先第二名AC米蘭3分。
5月8日義大利足協主席卡拉羅宣布辭職。
5月10日丑聞的另一主角足協副主席馬濟尼也宣布辭職。
5月11日尤文俱樂部首席執行官吉拉烏多涉嫌造假賬。
5月12日尤文董事會包括吉拉烏多、莫吉在內的6人集體辭職。
5月12日義大利軍警進入足協進行調查。尤文圖斯門將布馮等人涉嫌賭球。5月13日《共和報》報道,2004-2005賽季18場意甲聯賽受到調查,而其中尤文圖斯有12場比賽涉嫌利用裁判取得了有利尤文的結果。5月13日與丑聞有關的義大利裁判德桑蒂斯被取消執法德國世界盃的資格。
電話門丑聞主要角色領銜主演———莫吉(前尤文總經理)主演———吉拉烏多(前尤文首席執行官)馬濟尼(前意足協副主席)卡拉羅(前意足協主席)帕伊雷托(前意足協裁判指派員)貝爾加莫(前意足協裁判指派員)
「電話門」丑聞10餘天後,已經波及到無法想像的廣度和高度,現在的義大利足壇,到處是一片狼藉。5月14日晚,意甲進行了最後一輪比賽,尤文圖斯在中立場地波瀾不驚地2∶0擊敗雷吉納,奪得本隊歷史上第29座聯賽獎杯。這第29個冠軍為這個賽季畫上了句號,也為尤文圖斯的一個時代畫上了句號,俱樂部總經理莫吉昨天凌晨宣布了辭職的決定,今天尤文圖斯官方可能會宣布副主席貝特加的離職。
在冠軍之後,等待尤文圖斯的是一場暴風雨,以及一次巨大的變動,不僅如此,「電話門事件」從尤文開始,牽涉到9傢俱樂部,甚至還有可能帶出賭球假球案,義大利足壇正遭遇空前的強烈地震。尤文管理層集體辭職
上周日,尤文剛剛奪得聯賽冠軍,莫吉便在接受義大利天空台采訪時宣布:「我需要告訴大家,在周一,我將辭去尤文圖斯總經理的職務,而且永遠退出足球界,我沒有力氣和慾望繼續下去了,那些人謀殺了我的靈魂,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法律捍衛自己。」
尤文圖斯副主席貝特加暫時沒有接受采訪,他可能也會和莫吉一起離開尤文圖斯的領導層,真正引人關注的是首席執行官吉拉烏多的命運,這位理財高手也捲入了做假賬的丑聞中,關於他是否會離開尤文圖斯眾說紛紜。
上周四,主席斯特文斯率領除三巨頭以外的8個董事集體辭職,實際上架空了以吉拉烏多為首的董事集團。6月29日,尤文幕後股東的股東大會將選出新董事會,尤文俱樂部才能走入正軌,目前階段,尤文所有事宜都交給最大股東 I fil集團處理。
尤文很可能降級電話門事件的嚴重性和涉隊之多史無前例,以1980年賭球案和去年熱那亞假球僅有的兩個單項前例來看,如果尤文目前罪名全部成立,最低限度會像上賽季乙級的威尼斯一樣被勒令降到所在聯賽的最後一名,也就是降級,還要罰3分。這還是最輕的,重則可能被降到丙1級。這意味著尤文至少兩年內不能參加歐洲比賽,除非在本國杯賽奪冠。上賽季的聯賽冠軍將肯定被取消,本賽季剛剛奪取的聯賽冠軍,也可能被取消,收回的冠軍不再發給任何一支球隊,即意甲這兩年冠軍空缺。1927年有過先例,把都靈的冠軍收回,再沒發給別人。
拉齊奧、佛羅倫薩兩隊涉案的直接是各自的主席,這一點比尤文還嚴重,也參與了部分比賽的作假,處罰結果也可能像尤文第一種方案:罰分降級。如此,意甲歐戰球隊因此產生變化,如尤文、佛羅、拉齊奧降級的話,歐足聯會重新作個意甲排名,順次往後推,羅馬和切沃將參加下賽季冠軍杯,帕爾瑪和恩波利中的一個與巴勒莫、利沃諾一起參加聯盟杯,6月28日為冠軍杯抽簽,此日前要決定結果。意甲聯賽推遲改制
義大利足協也可能藉此機會,把意甲調回18支球隊,鑒於20支球隊的兩個賽季混亂不堪。而在「假比賽」中被坑害的球隊,將得不到任何補償。如果所有事情在8月中旬不能得到具體解決,下賽季原定8月27日開賽的意甲時間會推遲一點,因為10到15天前需要做出日程。降級豪門的球員,必須遵守各自的合同,不能因為降級就走人,只有28歲以上的球員能得到歐足聯保護。
涉案個人會有什麼後果?法律和體育兩方面分開,只看體育方面,俱樂部領導可能被除名,或者停賽3個月至5年不等。裁判將被足協除名,永不翻身。根據義大利的現行法律,一旦莫吉等人的罪名成立,他們將被檢察院以體育欺詐罪起訴,等待他們的將是今後數年的牢獄之災。
鏈接1
電話門事件簡介
5月4日,《米蘭體育報》刊登了都靈檢察院暗中調查的最近幾年莫吉與意甲裁判指定員之間的電話內容,令人觸目驚心!
電話竊聽爆出後,飛速蔓延,涉及領域和由此引發的各種調查嘆為觀止。目前正在進行的調查主要是4方面:第一,以莫吉、吉拉烏多、馬茲尼為核心,貝爾加莫、帕伊雷托、德桑蒂斯等裁判為幫凶的「莫吉系統」,操縱主裁和邊裁的選用,控制包括10支甲乙級球隊在內的比賽結果,涉嫌的竟有米蘭、佛羅倫薩、拉齊奧等著名球隊;第二, G EA,這是第一個事件的延伸,主要是莫吉父子依靠「系統」的強權和對很多球隊的幫助,操縱轉會;第三,尤文俱樂部的假賬,主要是2002年,要對布馮、布里奇等轉會做出解釋;第四,尤文球員賭球。
上述4個調查,有羅馬、都靈、那不勒斯、帕爾瑪4家檢察院介入,體育方面由義大利足協負責。被調查的人不計其數,僅那不勒斯法院傳喚的就有41人。原足協高層卡拉羅、馬茲尼、貝爾加莫、帕伊雷托,裁判協會主席拉內塞,尤文、佛羅、拉齊奧俱樂部的高層領導,裁判數十人,經紀人、球員、記者、政府高層全都在列。
目前的後果是足協幾近崩潰,只剩阿巴特一人扛著,義大利征戰世界盃遭受影響;尤文董事會完全崩潰,內部劇烈動盪,等待股東大會決定新董事會;德桑蒂斯不能執法世界盃,義大利裁判形象遭毀滅性打擊。(黃進)
鏈接2
19場涉假比賽
義大利多家媒體近日報道,那不勒斯檢察機構調查的19場涉嫌被操縱的意甲比賽浮出水面。此次涉案的19場意甲「疑問球」全部發生在2004—2005賽季,義大利天空電視台准備在近幾天內將這些比賽的錄像一一回放。在被調查的19場比賽中,8場比賽與尤文圖斯有關,賽季中後期3場 A C米蘭的比賽也在其列,除了北方兩大豪門之外,羅馬、拉齊奧、佛羅倫薩等隊均不同程度與疑問球有染。以下為涉嫌被操縱的04—05賽季19場意甲聯賽:第10輪:雷吉納2比1尤文圖斯;第11輪:尤文圖斯1比0佛羅倫薩;第12輪:萊切0比1尤文圖斯;第14輪:尤文圖斯2比1拉齊奧、佛羅倫薩1比0博羅尼亞;第15輪:博羅尼亞0比1尤文圖斯;第24輪:尤文圖斯2比1烏迪內斯;第25輪:切沃0比1拉齊奧;第26輪:拉齊奧2比0帕爾瑪;第27輪:羅馬1比2尤文圖斯;第30輪:佛羅倫薩3比3尤文圖斯、 A C米蘭1比1布雷西亞;第31輪:博羅尼亞1比2拉齊奧、錫耶納2比1 AC米蘭;第32輪: A C米蘭1比0切沃;第35輪:切沃1比2佛羅倫薩、利沃諾3比6錫耶納;第37輪:拉齊奧1比1佛羅倫薩;第38輪:萊切3比3帕爾瑪。除此之外,乙級聯賽04—05賽季第38輪阿雷佐1比0擊敗薩勒尼塔納的比賽也被列入被調查行列中。(黃進)
鏈接3
布馮涉嫌賭球
都靈和帕爾瑪法院經過長期電話竊聽,發現尤文4個球員參與賭球,分別是門將布馮、奇門蒂、前尤文球員馬雷斯卡和尤利亞諾,他們直接把錢打入流動賬戶,調查發現共有7個賬戶被使用。目前懷疑的下注比賽是上賽季杯賽,尤文被亞特蘭大淘汰,尤文客場0比2輸,主場3比3平,不符合實力對比。
帕爾瑪檢察院上周五指出,「在帕爾瑪可能存在一個私下的賭球團伙,大批量對國內外足球聯賽下注。」上周六上午9時,布馮到都靈法院接受問訊,要求解釋和涉嫌賭球其他3人的關系,盤問持續兩個半小時。13時17分,帕爾瑪法院聯合當地憲兵搜查了4個人的住所,這4人分別是前帕瑪拉特集團倉庫保管員布里尼奧里、一家網吧老闆佩利佐尼,剩下兩人還未公布身份。其中第一人———布里尼奧里和布馮是好朋友,交往了最少6年,被懷疑是連接布馮等球員和賭球團伙的中間人,組織賭球。佩利佐尼那家網吧也和布里尼奧里扯上了關系。憲兵帶走了上述4人家中的電腦、所有筆記本、一些票據,等著他們解釋這些票據的來源。最重要的證據是,兩人的私人賬戶之間常有巨額款項流通,帕爾瑪法院目前正在查布馮和布里尼奧里誰先開頭,引發賭球。
布馮以門將的嗅覺馬上做出「撲救」,他在都靈表示:「我是清白的,我想去世界盃。沒錯,我是賭球,但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我遵守規則,不去作假。」http://www.cpss.cn/blog/user1/18/archives/2006/205.asp
附:電話門事件擬定處罰方案 尤文降丙級米蘭到乙級2006-07-04 19:04:32 來源: 網易體育專稿 作者:喬托 網友評論 256 條 進入論壇
網易體育7月4日訊:北京時間今天上午,義大利足球丑聞審判繼續進行。與上周四和本周一的審判進度不同,這一次,義大利公共檢察官帕拉奇和審判法庭顯得態度強硬,他們已經在今天擬就了具體的處罰方案。《米蘭體育報》、《足球市場》、《義大利體育》等媒體幾乎在同一時間公布了這一消息。 >>>>>[發表評論]
《米蘭體育報》網站截屏(帕拉奇:要求AC米蘭降入乙級,尤文處罰更重)
在11點48分,北京時間今天下午18點,經過討論之後,檢察官帕拉奇提交了已經擬就的對尤文圖斯、AC米蘭、佛羅倫薩、拉齊奧等四傢俱樂部,以及26個個人的處罰具體條款。在離判決結果最終出爐還剩5天的情況下,帕拉奇的處罰措施幾乎可以說將是一個定案。以下為對四傢俱樂部具體的處罰:
尤文圖斯:降入丙一聯賽,剝奪尤文圖斯在2004/05賽季的意甲聯賽冠軍,同時不授予尤文圖斯2005/06賽季聯賽冠軍。在2006/07賽季的丙一聯賽,尤文圖斯必須以負6分的成績開始。禁止前尤文圖斯董事長吉拉烏多和前總經理莫吉在近5年內從事與足球相關的工作。[另:卡佩羅已辭去尤文主帥一職] [義大利一號門將布馮也將鐵定轉會] [降級處罰公布尤文股價雪崩 羅馬被指逃脫懲罰]
AC米蘭:取消2005/06賽季聯賽成績,名次改為聯賽最後一名,因此而降入乙級,同時在2006/07賽季乙級聯賽以負3分的成績開始。禁止AC米蘭副主席加利亞尼在近2年內從事與足球相關的工作,禁止前AC米蘭經理梅亞尼在近5年內從事與足球相關的工作,並處罰5000歐元。
佛羅倫薩:取消2005/06賽季聯賽成績,名次改為聯賽最後一名,因此而降入乙級,同時在2006/07賽季乙級聯賽以負15分的成績開始。禁止佛羅倫薩老闆迭戈·德拉瓦萊在近5年從事與足球相關的工作;
拉齊奧:取消2005/06賽季聯賽成績,名次改為聯賽最後一名,因此而降入乙級,同時在2006/07賽季乙級聯賽以負15分的成績開始。禁止拉齊奧主席洛蒂托在近5年內從事與足球相關的工作,並處罰5000歐元。
同時帕拉奇還公布了對其他個體的處罰,主要包括:禁止前義大利足協主席卡拉羅在近5年內從事與足球相關的工作,並處罰5000歐元。著名裁判帕帕雷斯塔禁賽一年。前裁判指定員貝爾加莫和帕伊雷托禁止在近5年內從事與足球有關的工作,並被處罰5000歐元。
此外還有,裁判貝爾蒂尼、東達里尼、羅多蒙蒂、梅西納、羅基、塔利亞文托等6名裁判禁止在5年內從事與足球相關工作。前裁判觀察員因加爾喬拉、前助理裁判委派員馬澤伊、助理裁判巴比尼和普利西禁止在一年內從事與足球相關工作。
參考資料:http://sports.163.com/06/0704/19/2L77O9HC00051CD5.html
5. 伊朗外長專門錄視頻,向中國人民拜年,中國新年為何影響力巨大
因為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
今年的春節有些不同。一個突出的感覺就是,過年的味道出國了,出國了。英國首相辦公室今年首次貼出中國春聯。你可以這樣說,今年的春節就有些不一樣了,一個突出的感覺就是,一年的味道出國了。
在今年公布的18項主要民意調查的第11個問題中,25個國家的公眾調查中,超過7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現在扮演的角色比過去10年更重要。當被問及誰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經濟強國時,39%的人認為是美國,34%的人認為是中國。
縱觀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史,你會發現,文化的影響其實和經濟的影響如影隨形,只是有時候人們只看到其中一種,而忽略了另一種。實際上,文化傳播與經貿非常相似,想像中的只有接受而沒有輸出,難道我們的文化就沒有“逆差”嗎?而且文化“逆差”的情況長期不能改變,最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和後果,恐怕更值得人們深思和探究。
6. 為什麼叫什麼門的事件
水門事件 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錯落有致的幾幅別墅,那是美國總統在佛羅里達的比斯凱恩灣的 寓所。正在這里度假的尼克松總統,心情和這天氣、景色一樣的好。 4個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總統在他的對外政策首席顧問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從而結束了兩國之間20多年的敵對狀 態。此舉贏得了世界輿論的廣泛贊揚和美國人民的普遍歡迎,尼克松的聲望大振。 1個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蘇聯領導人會談,達成了關於限 定美蘇雙方各自擁有 2個反彈道導彈發射場的協議,讓世界在日益升級的軍備競賽中 看到了一絲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矚目政績的尼克松總統,今年任期已滿,他正躊躇滿志地開始了競 選連任的准備工作。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還放著一份競選備忘錄。在他的案頭, 放著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回憶二次大戰的書著《勝利與悲劇》,這本書他已讀了幾遍, 他想進一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尼克松並沒有意識到,正當他向勝利的高峰攀登時,悲劇也在悄悄地向他襲來。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發上,漫不經心地瀏覽當天的報紙。他有早讀的習慣, 看報就像吃早餐一樣必不可少。 《邁阿密先驅報》第一版左側的一段小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標題是:「企圖 在民主黨總部裝竊聽器的邁阿密人在華盛頓被拘留」。 到自己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部去實施竊聽,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報道說,昨天(6月17日)夜裡有5個人在華盛頓的水門大廈被捕,民主黨全國委員 會總部就設在該處。這5個人中,有4個是從邁阿密去的,其中一個自稱是中央情報局 的職員,另 3個是古巴人。他們隨身攜有照相機和電子偵察設備,是戴著橡膠手套安 裝竊聽裝置時被發現,當場被捕的。 據尼克松自己在回憶錄中說,他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段新聞荒謬得很,古巴人到美 國民主黨總部來裝竊聽器,真會開玩笑。所以,他把報紙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暢遊了好久。後來他甚至覺得,這是有利於他競選連任的消息,因為它可以聲明, 由於有「左派」之稱的競選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麥戈文一向對古巴卡斯特羅政權 採取謙讓政策,在美國國內的古巴僑民都害怕這一點,故在民主黨總部實施盜竊。這 樣的消息傳播開來,可以狠狠打擊民主黨。 然而,事情並非像尼克松想像的那麼簡單,那麼如意。被捕的 5個人中,那個自 稱是中央情報局職員的麥科德,實際上是尼克松的「爭取總統連任委員會」的安全顧 問,其餘 4人也不是什麼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於「爭取總統連任委員會」的特工人 員。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如此前景的麥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門事件很快變成了新聞 界熱炒、全國關注的爆炸性新聞。 專門辭去司法部長職務、充任尼克松的競選連任委員會主席的米切爾,不得不向 新聞界聲明,在水門大廈被捕的那 5個人的行為,純屬他們的個人行為,與本委員會 毫無關系。 民主黨展開了攻勢。它們對爭取總統連任委員會和這伙竊賊提出民事訴訟,要求 賠償100萬美元,後來又增至640萬美元。當時它們並沒有想到,它們本來可以得到的 更多——當然,並非是指金錢的數額。 兩天後,即 6月20日上午,《華盛頓郵報》的一則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來。報道 說,從被捕的人員隨身攜帶的通訊錄中,發現了曾在白宮任職的前中央情報局特工人 員,他叫霍華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級顧問科爾森手下任職。聞此消息的白宮,像 挨了地震。 昨天剛從度假地返回華盛頓的尼克松,見報後馬上召來其心腹、白宮辦公廳主任 霍爾德曼商談此事。一個多小時很快過去了,似乎還沒有找到萬全的對策。下午繼續 探討同一個問題。情況不明而又怕牽連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爾德曼如實告訴他,在 我們「自己人」中,不管屬於哪一層次的官員,是否已經使我們捲入這個尷尬的局面。 然後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調查與口供,如果進行深查細究,會不會讓民主黨抓住把 柄,對我們競選不利。據尼克松日記記載,米切爾曾在電話里神秘地告訴霍爾德曼別 捲入此案。但此時霍爾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證,白宮的官員不會被牽涉到此案中, 米切爾也與此事無關,盡可以放心。聽到這一保證,尼克松擔心被信心所取代,他決 定採取以攻為守的策略。 然而,霍爾德曼還告訴他,查究水門行動的主使人已經查到競選連任委員會財政 組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身上,聯邦調查局正在追查因水門事件被捕的麥科德身上攜 帶的款項,該款項很可能出自競選連任委員會。「必須阻止聯邦調查局追查那筆錢的 來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說。後來,中央情報局的一位高級官員授權向聯邦調查局 代理局長打電話,請他「別管這件事」,因為在這兩個局之間,早有互不幹涉對方秘 密行動的協議。 盡管白宮利用其執政的權力進行掩蓋和阻撓,檢察機關對水門事件的調查仍在進 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證據之後,在這一事件中當場被捕的麥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訴,同時被起訴的還有中央情報局的特工人員霍華德·亨特和爭取總統連任委員會 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 盡管有水門事件的陰影纏繞,尼克松爭取連任的競選依然搞得有聲有色。大選前 夕的10月26日,從巴黎回國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國人民公布他與北越代表黎德壽進行 一系列秘密會談的成果,宣稱:「和平即將到來。」這給尼克松政府的政績本上又增 添了濃重的一筆。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麥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們國家的過去和將會妨礙它的未來的激進集團」。他針對麥戈文借口水門 事件攻擊他的政府是「最腐敗的政府」一說進行抨擊道:「這些年來批評美國的制度 已變得很時髦。批評者們堅持認為,它是如此偏頗,如此腐敗,如此不義,以致我們 應該摧毀它,用別的什麼東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國的制度。」 麥戈文顯然不是尼克松的對手。在中學時代就以擅長演講和辯論著稱的尼克松, 巧妙地將對手指責他和他的政府的腐敗,變成了攻擊美國制度的腐敗。盡管水門事件 的許多事實已經揭露,但美國選民們似乎對此並不太在意,他們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績,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選結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選民票和520張選舉人票, 而麥戈文只獲得 34%的選民票和17張選舉人票。這是在美國總統選舉的歷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懸殊的票數決出勝負的一次。 以米切爾為首的總統連任競選委員會成員個個喜形於色,他們似乎忘記了還有 7 個「難兄難弟」因水門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監獄里接受審訊。 尼克松滿面春風,走馬上任,開始了新的一屆總統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連 任就職演說中,他還沒有忘記抨擊他的對手:「在每一個關鍵時刻,我們總是受到那 些認為美國一無是處、絕少正確的人們的困擾。但是,我深信,這不是歷史對我們有 幸經歷這些非凡的年代的評判。」他在演說中自豪地用了一連串「讓我們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稱「本世紀美國的經歷在世界歷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然而,水門事件的陰影並不因為尼克松滿面春風而消散,相反卻一步步向他逼來。 當尼克松在台上發表連任就職演說時,對水門事件被告的審訊也在抓緊進行。這場審 訊從1月8日開始,被告在巨大的壓力下開始交代其犯罪事實,有的公開表示對各種指 控服罪。他們究竟做了哪些交代,會不會將白宮里更大的人物牽扯進去?還有,為掩 飾真相而做出的種種努力,會不會弄巧成拙,欲蓋彌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證?這一切, 都使白宮彌漫著一種焦慮的氣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員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頻頻。 本來應該沉浸在競選連任勝利的喜悅之中,如今卻被水門事件的陰影所籠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喪。他這時似乎已經意識到,從一開始阻止調查就是個錯誤,而且是 比到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裝置本身更大的錯誤。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這條路哪怕是錯了也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風雨飄搖的白宮,彷彿在經受地震後日益增強的餘震的煎熬,誰能保證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來的前兆呢?
丟卒保車,大總統揮淚斬馬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想以攻為守的尼克松總統,漸漸地處於防不勝防的境地。 尼克松在1973年 2月14日的日記中,憂心忡忡地寫道:「我可以料想得到,假如 法官把亨特叫到面前,拿35年的刑期來恫嚇他,他很可能為了免受刑罰而就把自己所 知道的一切,全盤吐露。」 亨特,這個中央情報局的特工人員,不僅與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的 5名案犯 有牽連,而且他曾和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的法律顧問利迪一起,在白宮的縱容下,私 闖心理治療專家埃爾斯伯格的辦公室,企圖竊取加害埃爾斯伯格的材料。這個埃爾斯 伯格曾經把五角大樓關於越南戰爭的秘密材料交報社發表,對尼克松政府不利,政府 起訴他盜用文件罪,正在受審。白宮顯然想置他於死地。一旦這一事件抖露出來,豈 不是又一次「地震」。 如何使亨特保持沉默,或者絕不供出幕後的縱容者,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21 日上午,在尼克松的橢圓形辦公室,總統和他的法律顧問約翰·迪安商談著。 「亨特給競選連任委員會的一名律師寫信,索取12.2萬美元,作為個人和請律師 的費用。他甚至規定了交款期限。」迪安向尼克鬆通報了這一情況。 「他們到底想要多少錢?」尼克松知道,有第一筆,就會有第二、第三筆錢;有 第一人,就會有第二、第三人要。 「在整個訴訟期間,至少要付 100萬給各個被告。」迪安報出了一個不少的數目, 雖說這一數目對美國總統來說是不難辦到的,但在風聲很緊的情況下,畢竟要冒不少 風險。 從迪安的口氣中,似乎不想再去冒險。騎虎難下的尼克松總統,卻只有按照既定 方針走下去這一條路。他曾兩次向公眾信誓旦旦地保證,他和他領導的白宮在水門事 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經得起調查的。如果退縮的話,他和他的政府豈不成了信譽掃地 的說謊者和騙子。 「也許我們這樣做是錯的」,尼克松緩緩而又堅定地說,「但此時此刻,你難道 不同意最好的出路是把亨特的問題妥為應付嗎?我想,此時此刻,這是值得一為的。」 他顯然把賭注押在了讓被告守口如瓶上。他是在位的總統,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 樣押寶也許有他的道理。因為,如果這些被告拿了錢,還想獲得自由,即使法院判他 重刑,作為總統還有特赦罪犯的權力。有總統作強大的後盾,聰明的被告是不會吐露 對總統及其領導下的白宮不利的事實的,尼克松相信這一點。 迪安嘴上答應了總統的要求,心裡卻像掛了15個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尼克松在回憶錄中承認:「從事後看,這一天是我任期內一個悲慘的轉折點。」 事實正是這樣。不久便「反戈一擊」的迪安,使尼克松和白宮狼狽不堪。 迪安不僅說出了白宮幾名重要人物與5名竊賊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一案有關, 而且坦白了案發後的一系列掩飾真相的企圖。他公開表示,白宮的辦公廳主任霍爾德 曼、總統的內務顧問埃利希曼以及他自己,都卷進了此案,有「阻撓司法的舉動」。 他還透露,總統的私人律師坎姆巴克曾受命籌款給水門事件一案的被告。 而關在獄中受審的麥科德,也指控爭取總統連行委員會主席,前司法部長米切爾 應對他們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行竊一案負責,並且供出在受審期間,有人表示可 予以寬赦,交換條件是他緘口不語。 負責審理水門事件一案的聯邦地方法院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與白宮過不去。在 3 月底進行的宣判中,對第一位將政界要人牽進這一事件的被告麥科德從寬處理,予 以保釋,而對其餘 4名潛入水門大廈行竊的被告則予以重判,暫定為40年徒刑;與此 案有關、又犯有私闖埃爾斯伯格醫生辦公室行竊之罪的亨特和利迪,前者被暫判為入 獄35年,後者曾因不肯開口而犯了蔑視法庭罪,就此暫判為6年零8個月徒刑,另處罰 款4萬元。 輕重懸殊的宣判,給至今抱有僥幸心理、不願吐露全部事實的被告形成了巨大的 威懾力。尼克松明知這樣的判決過重,甚至實屬蠻橫,因為對一些殺人犯的判決也不 至於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地方法院法官所採取的一種文明的策略,就是要促 使被告說真話,因為他們的宣判並非最後的判決,如果坦白交代,檢舉揭發有功,麥 科德就是他們的榜樣。 隨著水門事件真相的不斷抖露,群情激憤,輿論大嘩。尼克松的防線是如此脆弱, 已經到了不找幾個替罪羊就難以過關的程度。 4 月中旬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接替米切爾擔任司法部長的理查德·克蘭丁斯特, 急匆匆地求見總統尼克松,說有要事相告。無心度假、正在白宮舉行午後宗教禮拜儀 式的尼克松,在儀式結束後馬上同他進辦公室密談。克蘭丁斯特省去了拐彎抹角的客 套話,直截了當地告訴總統:「迪安把我們告了。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被認為是授權 闖入水門大廈行竊的主謀人。」「不,這不可能。」尼克松驚訝得差點叫了起來,緊 接著又半信半疑地問他的司法部長:「真有其事?」克蘭丁斯特沒有正面回答,說: 「讓刑事廳長來談,您看如何?」尼克松點了點頭。 不一會兒,身穿一件贓兮兮的 T恤衫和一條濕漉漉的牛仔褲,腳蹬一雙網球鞋的 司法部刑事廳廳長亨利·派德遜,在克蘭丁斯特的帶領下,走進了尼克松的辦公室。 他是在洗刷遊艇時被召來的,連衣服也沒來得及換。下屬官員如此打扮到白宮來,實 屬不敬,要是在平時非被轟出去不可,但這次尼克松只是皺了一下眉頭,便讓他將掌 握的迪安指控的情況一一道來。這位廳長遲疑了一會,瞥了身旁的部長一眼,在得到 「照實說」的眼神暗示後,便將迪安如何指控總統的辦公室主任霍爾德曼、內務顧問 埃利希曼捲入水門刑事案的情況做了匯報,末了還斗膽建議:「應該讓他們兩個辭職, 不然會有麻煩的,會使您和您的總統職位處境難堪。」 尼克松默默地聽著,思索著,眼睛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半晌沒說一句話。克蘭 丁斯特部長和派德遜廳長面面相覷,不知所措。「你們走吧。」尼克松有氣無力地說。 寬大的辦公室只剩下沉思的尼克松一人。「好一個吃裡扒外的迪安!」尼克松想 對他施加壓力,讓他明白作為總統可以阻止他獲得行政豁免權,到頭來一樣受刑,可 是又擔心把他逼急了眼,說不定會把指控的矛頭直接轉向他。 「我沒有什麼把柄掌握在迪安手裡。」尼克松的心裡暗暗地為自己打氣。雖說他 事先確實沒有授權任何人去干闖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裝置這樣的蠢事,但 事後的掩蓋行動他能逃脫罪責嗎?一想到這里,他的心又有點發虛。雖說他和年輕的 法律顧問迪安商談掩蓋對策時,沒有第三者可以出來證明,但誰又能保證沒有留下任 何可以作為證據的話柄呢? 苦思冥想,絞盡腦汁,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對策。想找幾個心腹顧問來集思 廣益,可是不少人已經涉嫌水門一案,要是再冒出一個像迪安那樣「反戈一擊」的顧 問,那不就更慘了。看來,只有變以攻為守為以退為進了,「丟卒保車」不失為一種 明智的選擇,尼克松終於拿定了主意。 幾天後,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被召到總統辦公室。尼克松把上次司法部長及該部 刑事廳廳長談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講給他們聽,然後,婉轉地請他們拿個主意。這兩個 人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和多年的忠實朋友,為他謀取總統職位立下過汗馬功勞,如今, 要尼克松開口讓他們辭職,實際上是把他們開除出白宮,尼克松真是有點開不出口。 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顯然被總統介紹的不利於他們的事實驚呆了。雖說這些事實 都是他們經歷過的,但一旦作為罪證指控則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非常敏感而又特 別能領會總統意圖的辦公廳主任和內務顧問,此刻,只有吞下辭職這杯苦酒,以便保 全總統和白宮的面子。「我們會現實地面對這一切的。」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說這話 時,眼睛有點發紅,鼻子開始發酸。 三人相對無語。誰也沒有說出「辭職」這兩個令人難堪的字眼,但誰的心裡都非 常明白。還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各自的心情當然有所不同。 尼克松後來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他當時的心境: 「我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他們離職,真是自私得可以了;不過我還不至於狠心到 能夠心安理得地傷害自己所深切關懷的人。我憂慮他們被迫辭職時所受的打擊,但我 更憂慮他們留任不去會使我遭受的打擊。」 「我現在的問題,是必須把做過一些我亦有份之事的幾個朋友開除。」 4月 30日晚上,尼克松向全國發表講話。他重申自己與水門事件沒有牽連,但接 著又說,他將為那些「在一件他們原來深信是正確的事情中可能犯了錯誤」的下屬承 擔應負的責任。尼克松藉此機會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任期內最難的一項決定,我 接受了白宮兩位最親信僚屬的辭呈。他們是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稱得上是我有幸遇 到的最優秀公務人員中的兩位。」他用如此贊美的語句,送給被迫辭職的朋友,與其 說是對朋友的撫慰,倒不如說是為了使自己的心裡也好受些。同時宣布已經辭職的還 有那個「反戈一擊」的顧問迪安,以及司法部長克蘭丁斯特;前者如果不從白宮清除 出去,怎解尼克松的心頭之恨,後者辭職是因為他的一些親密同事可能「與違反美國 法律的某些行為有牽連」。 尼克松演出了一幕現代「揮淚斬馬謖」的話劇。然而,就像馬謖被斬並不能奪回 失去的街亭一樣,丟了「卒」的尼克松能保住自己這個「車」嗎?
窮追不舍,尼克松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對水門事件一案的調查並沒有因為受牽連的白宮高級官員辭職而停止,相反追查 得更緊了。尼克松非常清楚下一步追查的目標是誰。「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對付 他們。」尼克松暗暗地給自己打氣。 他任命國防部長埃利奧特·理查森接替辭職的克蘭丁斯特,轉任司法部長,並授 予他任命一位調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的全權。這一任命很快得到了參議院的確認。 尼克松本想通過這樣的積極姿態,顯示其在水門事件一案上心中無愧,同時又可以有 效地控制司法機關對這一案件的調查,但事後證明他又錯了。 新上任的司法部長理查森選擇了哈佛大學法學院的著名教授阿奇博爾德·考克斯 出任調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也許,理查森也想做一個姿態,不分黨派,一點不 在乎考克斯是民主黨人,使人們感到他的不偏不倚,襟懷坦白。但尼克松卻像被當頭 敲了一棒,在驚愕之餘,心裡暗暗叫苦。 在尼克松看來,考克斯是一個懷有黨派成見的狂熱分子,他和他的屬下簡直不用 調查就確定了要把作為共和黨總統的尼克松趕下總統寶座的目標。可悲的是,正是他 總統本人,通過司法部長賦予考克斯他們得以實現目標的權力。 現在,尼克松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考克斯新官上任即燒火,馬上從向白宮索要 有關檔案著手,做深入的追查。以民主黨參議員薩姆·歐文為主席的參議院水門事件 特別調查委員會,則要求白宮有關官員隨時接受該委員會的質詢。原白宮法律顧問「 反戈一擊」的迪安,連續在歐文調查委員會作證5天,其開場白就長達345頁,讀了整 整一天,其中一口咬定尼克松自水門事件案發後,一直想方設法做掩飾工作。為了證 實迪安所言,委員會成員一致要求公開調閱總統的有關檔案。有人甚至提出,傳訊尼 克松總統親自出席作證。 再也不能退讓了,聽到這一消息的尼克松馬上做出了這樣的反應。 1973年7月7日,尼克松致信歐文,提醒他注意這樣一個事實:早在1953年,杜魯 門總統也曾被國會傳訊出席某個委員會,但他拒絕了。作為總統,他有自己的尊嚴, 也有這個權利。尼克松接著聲明,我會像杜魯門那樣,既不出席委員會作證,也不向 委員會提交文件。 5 天後,歐文回信白宮,說「兩不」立場恐怕「勢必引起同基本憲法對抗的嚴重 可能」。就在這一天,尼克鬆起床時感覺胸部劇烈疼痛,住進了海軍醫院。 在他住院期間,尼克松聽到了一個更使他心痛的消息:他的副助理亞歷山大·巴 特菲爾德向參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泄露了「天機」:自1971年 3月以來,白宮安裝了 能自動記錄談話的秘密錄音系統,總統在辦公室的所有談話,都有錄音磁帶備考。 對此,特別檢察官考克斯備受鼓舞,認為這是證明總統有沒有罪的最有力的證據, 要求白宮立即交出有關磁帶。參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新聞界抓住這條爆炸性的新聞大做文章,公眾的反應也特別強烈。總統和他所領 導的政府是否營私舞弊,將通過錄音磁帶而真相大白,這個消息實在令人振奮。《紐 約每日新聞》的大字標題不無諷刺地寫道:「尼克松竊聽自己的辦公廳。」 尼克松則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不可能記得水門事件案發後, 他所下達的每一項指示,說過的每一句話,但是對是否錄有掩飾真相、阻礙調查的罪 證,他是心裡有數的。因此,他本能的反應是,必須藉助總統享有的特權,絕不能把 錄音磁帶的內容泄露出去。 於是,圍繞著交還是不交錄音磁帶,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 考克斯特別檢察官窮追不舍,非要尼克松交出磁帶不可。看來他有明確的線索, 甚至直接點出和索要去年6月20日,即水門事件發生3天後,尼克松同他的辦公室主任 霍爾德曼兩次談話的錄音。 尼克松堅守陣地,強調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總統有權拒絕特別檢察官的征調令, 如果他認為它會侵犯政府部門應享有的特權的話。 這場官司先是在聯邦地方法院展開。 8月29日,地方法院主審法官賽里加裁決尼 克松敗訴。雖然尼克松對這一裁決不能說一點思想准備沒有,但畢竟在美國歷史上還 不曾有過這樣的先例,法院判令總統交出他不願交出的材料。所以,聽到敗訴的消息, 他感到震驚。他決定向聯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屋漏偏遭雨。尼克松的搭檔、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被控在任馬里蘭州州長和 副總統期間接受賄賂,面臨起訴判罪的危險。雖說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尼克松政府 的形象又遭到損害是不可避免的。10月10日,阿格紐副總統公開表示不再為逃避所得 稅這一次的指控做辯護,並提出辭職,以此作為撤消對他進一步追究起訴的條件。兩 天後,尼克松提名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素以正直友好幾乎沒有什麼政敵而著稱的傑拉 爾德·福特繼任副總統。 阿格紐的辭職使尼克松感慨萬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人的一生中既有平 坦大道,又有激流險灘和暗礁。「難道我最後的結局也是如此嗎?不,我不是阿格紐, 我不應該失敗,也決不能失敗!」從學生時代到踏上政界,一直鋒芒畢露,擔心顯得 被動和軟弱的尼克松,開始運用其擁有的權力予以反擊。 他首先向特別檢察官開刀。尼克松要求司法部長理查森解除考克斯的職務,從而 停止他對水門事件的調查。沒想到他的老內閣成員、最親近的幕僚之一理查森,竟然 拒絕執行總統的指令。拒絕執行總統指令意味著什麼,理查森是很清楚的,所以,10 月20日,他正式提出辭職。與此同時,司法部副部長拉克爾肖斯也辭職不幹了。措手 不及的尼克松只好臨時指定一名代理司法部長。 當天下午,白宮新聞秘書齊格勒向記者宣布了司法部長及其副手均已辭職的消息, 並同時宣布,考克斯正被代理司法部長解職,他的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辦公處將隨之 撤銷,其工作事務交還司法部受理。 這就像在公眾的心理大堤上炸開了一個口子,洶涌的抗議浪潮滾滾而來。有的報 紙甚至用了「劊子手:尼克松」這類標題,指出想「殺一儆百」的總統是在向法律和 正義挑戰。國會輿論也簡直是一邊倒,包括共和黨內不少議員都感到總統做得太過分, 一致要求對水門事件的調查不能交由司法部,仍需要任命一名特別檢察官來全權負責 這一工作。 剛一出擊便被碰得頭破血流的尼克松,不得不有所收斂,同意代理司法部長選擇 一位新的特別檢察官全權調查水門事件一案。 11月 1日,來自得克薩斯州、曾任美國律師公會會長的民主黨人利昂·賈沃斯基 走馬上任。他上任不久便開出傳票,還是要征調去年 6月20日白宮的錄音磁帶作為證 據。 錄音磁帶,就像鬼魂附體一樣纏繞著尼克松。「這裡面有什麼見不得人的記錄呢?」 新任副總統福特大惑不解,冒昧地建議總統立即交出去。因為他曾得到尼克松的保證, 在水門事件中總統沒有做任何虧心事。「既然如此,交出錄音帶不就能洗清加在總統 身上的嫌疑嗎?」正直的福特這樣想。「不,我是為了維護總統特權的原則,這一原 則決不能輕易地背棄。」尼克松解釋他執意不交磁帶的原因。他似乎從福特的眼神中 看出些許猜疑,說:「您若不信,可以把錄音放給您聽。」但福特謝絕了。 1973年的聖誕節對於尼克松來說也許是灰暗的,但又是值得珍惜的,因為對水門 事件的調查越來越使他處於不利的境地,他在白宮度聖誕節的機會可能將一去不復返 了。當然,他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不願意朝這個方面去想。 不過,關於交不交錄音磁帶的心理防線正在後撤。對於最終可能迫不得已要交的 那部分磁帶,該聽的要先聽一下,該做些處理工作的也要事先做好,以免被動。尼克 松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一個消息在白宮不脛而走,繼而被輿論炒得火爆:作為重要證據的去年 6月20日 上午,尼克松同霍爾德曼商談如何應付水門事件的談話錄音帶,竟有18分半鍾出現空 白! 分管總統談話錄音工作的女秘書羅絲聲稱,她從未做過這樣的「技術處理」,如 果說她工作中有過失,無意中會抹掉一些錄音,那最多也不會超過5分鍾。 18分鍾的空白意味著什麼,人們盡可以插上想像的翅膀。 此刻,尼克松的心情糟糕透了。他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我明白大多數人認為我對那18分半鍾的空白無法解釋。這是整個水門事件中最 難讓人相信和最具侮辱性的部分。我也知道如果我承認那段空白是我自己抹去的,或 者說是羅絲替我抹掉的,或是在我直接或間接要求下有意抹去的,他們就會欣然接受。 可是我知道我沒有抹;羅絲說
7. 伊朗外長扎里夫突然到訪比亞里茨,為何會讓全世界的媒體都驚訝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伊朗的外長到訪,恰逢是這次峰會期間。所以世界媒體都非常的驚訝,畢竟在此前,兩國的關系都是非常的緊張。但是隨著這次到訪進行兩國會議達成進一步的協議。所以這可以算是歷史性的到訪。
我們知道這次峰會的主要討論問題,其中只有伊朗的問題。關於伊朗的問題,各國的意見都非常的不一致。可以說伊朗是影響中東局勢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伊朗問題可以有很好的解決,對於世界局勢穩定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8. 伊朗外長扎里的這張回敬美國P圖,為何受到如此追捧
美國目前成為“過街老鼠”,自家的疫情成為了全球的中心,作為總統的特朗普卻四處甩鍋。國內更是因黑人弗洛伊德之死爆發的反種族主義歧視的抗議活動還在持續,世界上很多國家都發出了正義之聲,除了我們的外交部,還包括俄羅斯,伊朗等國。 近日,伊朗外長扎里夫發的一條推特火了!看到這條推特,讓山村想到就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姑蘇慕容復的成名絕學“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怎麼回事呢?先來了解下事情的梗概吧!據央視報道,5月31日,伊朗外長扎里夫在推特發了一條推文,推文的主要內容是義正言辭地譴責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並號召全球都要向種族主義問題宣戰。而在這條推特中,扎里夫還配了一張P過的圖,而這張圖也成為了這條推特的一大亮點。
要知道扎里夫不僅僅是伊朗的外長,而且他還是一名貨真價實的網紅外長,在推特上擁有150萬粉絲。此次的神P圖就獲得了網友們的紛紛點贊及支持。要知道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不僅沒有起到帶頭“大哥”的作用,反而經常恃強凌弱。通過此次國內的大規模暴動,也說明了所謂的人權也僅僅只是一直笑話罷了!
有句老話說得好:“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是偶爾來得遲一些罷了”。
對於扎里夫的這波神操作,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各位留言交流。
(圖片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山村老師看教育”
9. 電話錄音內容佐證包括什麼
電話錄音內容佐證包括:
錄音作為證據中的視聽資料類要當作證據用時需要保存好該錄音的原始載體並且附該聲音內容的文字記錄。一般來說作為證據使用還需要註明製作方法、製作時間、製作人以及證明對象等。
錄音證據要求清晰,不侵犯他人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如果是向法庭提交,則需要文字版的通話內容記錄,和原始的錄音手機。建議你先拷貝一份出來。還有通話中如果不能體現對方當事人的名字或身份,對方提出異議則需要鑒定了。
錄音一般情況都可以認定為證據。但是有以下限制:
1、錄音盡量保存原始載體;
2、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
3、錄音單獨作為法庭證據,不能充分證據案件事實的,需要其他證據加以佐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五條規定:
當事人以視聽資料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存儲該視聽資料的原始載體。當事人以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原件。電子數據的製作者製作的與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來源於電子數據的列印件或其他可以顯示、識別的輸出介質視為電子數據的原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錄音
10. 特級絕密錄音是真的嗎
特技絕密錄音是真的。
之前由沙特在背後支持的知名反伊媒體「伊朗國際」爆出一段三小時伊朗高層人士的錄音,還牽扯出來多個國家的政要,最引人注目的是伊朗外長對伊朗已經去世的蘇萊曼尼將軍的各種抱怨與指責,此外,扎里夫甚至把伊朗和國家上的一些政治機密也全部抖落了出來。爆料一出,伊朗國內和中東多國陷入沸騰,伊朗外長扎里夫雖然隨機就對全體伊朗國民公開道歉,並請求國民原諒。對於中國而言,此次錄音爆料並沒有直接牽扯到我們,至於伊核協定會不會因這個插曲而再生波折,實際上都是無傷大雅,因為達沒達成協議,美國對伊朗的態度都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制裁和封鎖也都是常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