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軍隊的軍隊概況
伊朗軍隊力量由政府軍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兩方組成。領袖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軍事領導和國防政策的制定機構,由總統、一名領袖代表、司法總監、議長、武裝力量指揮委員會主席、國家管理和計劃組織主席及外交、內政和情報部長組成。
目前,武裝力量總兵力約60.5萬人,動員部隊約40萬人。
⑵ 美國會攻打伊朗嗎,伊朗軍事實力如何
美國目前不會攻打伊朗,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現役部隊51.3萬人。
陸軍
伊朗軍人 (12張)
伊朗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主戰坦克約14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以及中國最新型99式坦克。特別是伊朗自行生產的「佐勒菲卡爾」系列坦克,吸取了西方的先進技術,成為伊朗地面裝甲力量的骨幹。
伊朗地面武裝力量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還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上千輛步兵戰斗車和裝甲輸送車。其擁有的近600架直升機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還擁有牽引火炮約2000門、自行火炮約300門,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其中包括中國WS-1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導彈部隊更是其威懾美以的「撒手鐧」武器。約35萬人。編有4個軍司令部、4個裝甲師(每師轄3個裝甲旅、1個機械化旅、4~5個炮兵營)、6個步兵師(每師轄4個步兵旅,4~5個炮兵營)、1個空降旅、1個突擊師、2個特種部隊師、5個炮兵群、若干獨立裝甲、步兵、突擊旅。
海軍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伊朗一直比較注重海軍實力建設。在前國王巴列維時期,伊朗就從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購買了大量的海軍裝備,建立起了當時本地區最為強大的海軍。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霍梅尼政權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美、英等國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再加上後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海軍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自80年代末,伊朗把海軍建設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海軍在每年的國防預算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其中1996年大約為27億美元,近些年更是大幅上升。
伊朗海軍擁有兵員2萬人左右(包括約2000人的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裏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空軍
伊朗空軍約4.5萬人(其中包括1.5萬名防空部隊)。編有16個攻擊/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5個地空導彈中隊和16個地空導彈營。
預備役
除正規軍外,規模為12萬人的伊革命衛隊也是伊朗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兩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海上衛隊約兩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此外不可忽視的是,伊朗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擁有龐大的預備役力量。伊朗常設預備役部隊有35萬人,主要是陸軍。其中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中包括邊防部隊。
駐外兵力
伊斯蘭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400人;在蘇丹派有軍事顧問。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位於亞洲西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據伊朗國家統計資料庫2014年7月18日顯示,伊朗人口達77598379。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OIC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⑶ 伊朗動用50萬大軍備戰,美國的軍隊敢跟伊朗動武嗎
伊朗動用了50萬大軍嚴陣以待,美國是否能跟伊朗開戰,結果位置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美國和伊朗的矛盾由來已久!
蓬佩奧之所以遷怒於伊朗,主要原因是美國已經開始想要攻打擊伊朗了,伊朗的政治上反對美國,為了掠奪伊朗的石油找借口!
為了掠奪石油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之所以借這次沙特石油遇襲事件譴責伊朗,就是美國想要掠奪伊朗石油資源的一個借口,正所謂名不當言不順,美國缺少的便是這樣一個借口,美國對伊朗的石油資源已經覬覦已久,由於伊朗擁有大量的石油資源,所以在軍事上也能夠對美國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美國必須借蓬佩奧之口來宣布伊朗的罪行!
由於以上種種的事實和歷史原因,導致了美國始終針對伊朗,因此伊朗嚴陣以待也是非常正確的行為,但是二者是否會發生真正的交戰,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⑷ 伊朗目前的軍事實力是怎樣的具體!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⑸ 美伊一旦開戰依照伊朗當前軍事力量美國擊敗伊朗需要付出多大代價呢
美國和伊朗一旦開戰,以當前伊朗的軍事力量,美國擊敗伊朗,可能付不出多少代價。但美國擊敗伊朗是一回事兒,徹底讓伊朗屈服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說美國軍隊重創伊朗的主力很容易,特別是伊朗沒有太強的海軍力量,在波斯灣以及阿拉伯海周邊海域,美國的軍事基地星羅棋布的羅列在上面,打伊朗如摟草打兔子,跑是跑不掉的。
但是對於美國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徹底的讓伊朗屈服,如果伊朗不屈服,於美國來個對峙的持久戰。那麼美國人就傻眼了,要知道,伊朗可是中東首屈一指的大國,其綜合國力非常強。伊朗的國土面積很大,達到164萬平方公里,有很大的戰略縱深;還雄踞伊朗高原,居高臨下,在中東地區也是一副霸王之資,上個世紀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打了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就憑借有利的地勢,可是讓伊拉克寸步難行,大部分的戰爭都發生在伊拉克境內。
還有美國想要徹底讓伊朗屈服的代價太大,可能是美國付不起的代價。想一想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么多年,軍費等各項費用超過6萬億美元,而伊朗是比阿富汗和伊拉克加起來都要強大的國家,美國要花多少錢來征服伊朗?是8萬億美元還是10萬億美元?以目前美國的實力,能拿得出那麼多錢嗎?美國債務總額都已經破了22萬億,已經再也承受不起一場大型的戰爭了。
⑹ 伊朗革命衛隊是否相當於中國武警呢
伊朗革命衛隊的全稱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立於1979年。當時,流亡國外的宗教領袖霍梅尼已經返回伊朗,國王的軍隊也宣布倒戈,伊朗政權完全轉歸革命者之手。但是,新政權不僅面臨保皇派的反撲,而且面臨同樣反對國王的其他派別的挑戰。
革命衛隊當時只是一支維持治安的部隊,其首要任務就是要捍衛革命的勝利果實。狂熱支持霍梅尼的城市無產者和邊遠鄉鎮的青年紛紛加入革命衛隊,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端著從軍械庫搶來的沖鋒槍,把巴列維王朝的軍政要員投進監獄,同時日夜守衛革命政權的重要機構,成為新政權的堅強支柱。
1979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那天,德黑蘭15000名婦女集會示威,反對新政權要求婦女在公共場合佩戴頭巾,但被革命衛隊成員對空鳴槍驅散。1980年4月,為了使全國的高等教育實現伊斯蘭化,新政權對所有大學開展「清校」運動。革命衛隊一馬當先,迅速包圍、佔領和關閉了大學,接著查封了60所研究機構。如果沒有1980年~1988年的兩伊戰爭,革命衛隊也許充其量只是一支三四萬人的治安部隊。突如其來的兩伊戰爭把伊朗的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同時送上戰場。革命衛隊的人員和裝備不斷擴張,迅速發展成為伊朗的主要作戰力量之一。
當時,霍梅尼對前王朝的舊軍隊始終不放心,不僅對其進行人員清洗,還向其派去大量領袖代表進行改造和控制。而與此同時,革命衛隊在兩伊戰爭中沖鋒陷陣、視死如歸,在國內斗爭中惟命是從、雷厲風行,深得霍梅尼的信任和贊賞。1985年9月,為了擴大、加強革命衛隊,霍梅尼下令建立革命衛隊的陸軍、海軍和空軍。從此,伊朗成了世界上為數極少同時擁有兩支陸海空編制軍隊的國家。
裝備精良,政治影響巨大伊朗革命衛隊發展到今天,兵力約13萬人,擁有自己的陸、海、空軍和特種部隊等,主要在國外活動的特別部隊「聖城軍」和民兵組織「巴斯基」也受其領導。與伊朗正規軍相比,以捍衛革命政權、維護國內穩定為宗旨的革命衛隊在伊朗政權中擁有極其重要的政治影響,享受著很多正規軍所沒有的特權。
在政治上,伊朗現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曾在革命衛隊成立之初擔任過衛隊司令,總統內賈德曾作為衛隊軍官參加過兩伊戰爭。現政府內閣中,有5名成員曾是衛隊成員。此外,伊朗議會相當數量的保守派議員在革命衛隊工作過。革命衛隊在國內政壇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在軍事方面,革命衛隊可說是掌握了伊朗「最高端」和「最低端」的軍事力量。一方面,伊朗的戰略性威懾武器——包括「流星-3」在內的彈道導彈以及生化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幾乎全部歸革命衛隊所有。另一方面,革命衛隊統管著龐大的民兵組織「巴斯基」,這支隊伍僅裝備輕武器,平時約40萬人,戰時估計可動員至100萬人,伊朗官員曾宣稱可動員1100萬人。「巴斯基」成員遍布伊朗各地,深入到各行各業,被認為是發動游擊戰和巷戰的主力部隊之一。
目前,革命衛隊的陸軍約10萬人,大部分是配備輕武器的步兵,主要負責維護國內安全。革命衛隊陸軍編有2個裝甲師、5個機械化師、10個步兵師、1個特種部隊師和15~20個獨立旅。面對美國的軍事威脅,革命衛隊陸軍近年來越來越注重於「非傳統」軍事任務,積極為「不對稱戰爭」做准備,加強游擊戰和巷戰能力。在演習中,革命衛隊曾用國產的肩扛式地對空導彈模擬襲擊美製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並利用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類似伊拉克戰場上所謂的「路邊炸彈」)襲擊裝甲部隊。
革命衛隊的海軍大約有2萬人,在海灣地區擁有若干基地,有能力攻擊海灣的船隻和海灣南岸國家。外界對革命衛隊空軍了解不多,這支部隊往往與正規軍共享空軍基地,為革命衛隊的快速反應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和空運能力。
進軍商界,締造「商業帝國」
近年來,革命衛隊在伊朗的影響力不斷向經濟領域滲透,特別是曾在革命衛隊任職的內賈德當選總統以後,革命衛隊更是大舉進入商界,涉足的經濟領域五花八門,儼然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早在伊斯蘭革命之後和兩伊戰爭期間,由於西方國家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伊朗被迫重組和發展本國的軍事工業,這項工作主要交由革命衛隊負責,因此,革命衛隊很早就涉足伊朗的國防工業。
兩伊戰爭結束後,為了加快國家的重建,同時為了安置部分退伍的革命衛隊士兵,伊朗又決定允許革命衛隊成立包括民用范圍的各種公司。據報道,當時第一家公司是由時任革命衛隊情報局局長的里多伊少將建立的,這家公司成立後修理了數千輛被毀壞的軍用汽車和一些軍用設備。
目前名氣最大的革命衛隊公司戈爾博集團成立於1990年,其前身是伊朗革命衛隊的工程部隊。這支部隊在兩伊戰爭中主要負責挖戰壕、修碉堡。而在戰後,它一躍成為一家涉足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礦業、金融業、農業、設計和咨詢業等領域的大公司。目前,戈爾博集團的總裁由革命衛隊副司令阿貝德准將兼任。
戈爾博集團近年從政府部門獲得了一大批利潤豐厚的合同,其中包括將近23億美元的南帕爾斯天然氣田第15和第16期開發項目、13億美元的波斯灣至巴基斯坦邊境天然氣管道項目、12億美元的德黑蘭地鐵7號線項目和3.5億美元的地鐵4號線土木工程項目。
據沙烏地阿拉伯《中東報》稱,革命衛隊控制著伊朗南部60個邊界通道,控制著伊朗除石油以外57%的進口和30%的出口,在境外還有560多家下屬貿易公司。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中東問題專家塔克伊說:「從制葯、電信到石油行業,革命衛隊深深捲入了伊朗的經濟生活。他們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壟斷組織。」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立於1975年5月5日,其使命是保護伊朗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保衛伊朗革命和維護伊斯蘭教義。革命衛隊還負責維持其國內秩序,監控國內的敵對勢力,並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路。
革命衛隊:約125,000人陸軍:約100,000人空軍:4,000~5,000人海軍:約20,000人(含海軍陸戰隊:5,000人)艦艇:巡防艦3艘、護衛艦2艘、小型艇1,500艘以上特殊作戰部隊:約15,000人民兵、義勇兵部隊正規士兵:約9萬人預備役士兵:約30萬人戰爭時可擴充至1,100萬人。(伊朗正規軍規模)
總兵力:約42萬人陸軍:約35萬人海軍:約18,000人(含海軍陸戰隊2,600人)空軍:約52,000人
革命衛隊的海外行動接受海外情報委員會和海外行動委員會的共同指揮,由小分隊和非政府組織的成員共同落實。目前,這支部隊在伊朗和蘇丹進行訓練,在海灣地區具有重要影響。
2005年被美國政府定性為「國際恐怖組織」。
⑺ 伊朗軍隊
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⑻ 伊朗軍力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⑼ 伊朗軍事實力在中東地區排第幾
伊朗有現役軍人約54萬。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裝備有主戰坦克約15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伊朗地面部隊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1200輛裝甲運兵車、2000門牽引火炮、300門自行火炮,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此外,陸軍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陶」式、「耐火箱」式反坦克導彈和地地、地空導彈以及各型直升機和運輸機約200架。
伊朗海軍現有兵力約1.8萬人。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兩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七艘、登陸艦艇11艘,其他支援艦只25艘。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70多架。
伊朗空軍現有兵力約5.2萬人。擁有各型飛機900餘架,其中各類作戰飛機300餘架,包括先進的F一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斗機。此外,空軍擁有「小牛」、「響尾蛇」、「麻雀」、「霍克」改進型等各式導彈若干。
除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外,伊朗還擁有龐大的預備役力量。伊朗常設預備役部隊有35萬人,其中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伊朗的准軍事部隊在兩伊戰爭中曾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採取的自殺式「人海戰術」,至今仍讓人談之色變。
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中遠程導彈。經過這些年經營,伊朗已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庫,這是最令以色列和美國不安的。如「流星一3」和「法塔赫一1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一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伊朗國防部長新近稱,伊朗正在發展射程2000公里以上的「流星一3」改進型導彈。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以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不在話下。
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無疑是其抗衡美國軍事威脅的「撒手鐧」。
伊朗有人口7200多萬,正規軍、革命衛隊、預備役部隊的兵力加起來近90萬。伊朗政府聲稱,伊朗可以組織2000萬大軍抵禦外來侵略。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評估,「波斯鐵騎」的實力在全球可排進前十位。這支「鐵騎」是伊朗保持在海灣地區舉足輕重地位、令美國不敢輕舉妄動的資本。伊朗!的軍事實力排在世界的第17位。
12年的僅供參考
⑽ 面對美國與沙特的軍事威脅,伊朗有何底氣敢與強大對手叫板
美國對沙特的軍事威脅只是表面因為他也不敢動手,因為伊朗後面有俄羅斯這樣的大國支持,和美國進行博弈,而伊朗自己也不怕美國。
隨著美國不斷在中東地區進行軍事部署,伊朗的各項部署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波斯灣火葯味愈來愈濃烈。局勢一度緊綳,白宮曾督促五角大樓,在適當的時機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而伊朗也不甘示弱,伊朗國防部長哈培米向媒體表示,伊朗已經做好了完全的准備,並且伊朗的國防力量目前已經升級至最高的戰略防禦狀態。
伊朗文化底蘊深厚,遠大於美國幾百年的歷史。伊朗的國家、民族尊嚴很強,單從維護國家尊嚴這一個方面,伊朗就不會屈服。另外,伊朗已經不是第一次經受來自美國的制裁。
伊朗掌握著西方石油的海上生命線,美國不可能不對此感到忌憚。如果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伊朗很有可能會切斷這一航線,這也是伊朗敢於直面美國的恐嚇而不屈服的重要原因。
俄美在伊朗問題上有共同點,更有尖銳的利益沖突,俄美都不希望看到一個崛起,強大的伊朗出現,這是共同的,但俄羅斯更願意看到伊朗像敘利亞一樣,成為俄羅斯的伊朗,而美國要顛覆伊朗政權,扶植親美勢力上台,這是俄美在伊朗的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