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上最快最猛的強風——龍卷風成因和危害是怎麼樣的
地球上最快最猛的強風:龍卷風
地球上最快最猛的強風——龍卷風
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小范圍的空氣渦旋,是在極不穩定天氣下由空氣強烈對流運動而產生的,由雷暴雲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狀雲(龍卷)產生的強烈的旋風,其風力可達12級以上,最大可達100米/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時也伴有冰雹。
空氣繞龍卷的軸快速旋轉,受龍卷中心氣壓極度減小的吸引,近地面幾十米厚的一薄層空氣內,氣流被從四面八方吸入渦旋的底部。並隨即變為繞軸心向上的渦流。龍卷中的風總是氣旋性的,其中心的氣壓可以比周圍氣壓低10%。
龍卷風是一種伴隨著高速旋轉的漏斗狀雲柱的強風渦旋,其中心附近風速可達100~200米/秒,最大300米/秒,比台風(產生於海上)近中心最大風速大好幾倍。中心氣壓很低,一般可低至400hPa(百帕,氣壓單位),最低可達200hPa。它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可把海(湖)水吸離海(湖)面,形成水柱,然後同雲相接,俗稱「龍取水」。由於龍卷風內部空氣極為稀薄,導致溫度急劇降低,促使水汽迅速凝結,這是形成漏斗雲柱的重要原因。漏斗雲柱的直徑,平均只有250米左右。龍卷風產生於強烈不穩定的積雨雲中。它的形成與暖濕空氣強烈上升、冷空氣南下、地形作用等有關。它的生命史短暫,一般維持十幾分鍾到一兩小時,但其破壞力驚人,能把大樹連根拔起,建築物吹倒,或把部分地面物卷至空中。江蘇省每年幾乎都有龍卷風發生,但發生的地點沒有明顯規律。出現的時間,一般在六七月間,有時也發生在8月上、中旬。
龍卷風是怎樣形成的
龍卷風這種自然現象是雲層中雷暴的產物。具體地說,龍卷風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區域內集中釋放的一種形式。龍卷風的形成可以分為4個階段:
(1)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由於急流中的最大過境氣流的影響,它被進一步加強。
(2)由於與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變的風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
(3)隨著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變細並增強。同時,一個小面積的增強輔合,即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產生氣旋的同樣過程,形成龍卷核心。
(4)龍卷核心中的旋轉與氣旋中的不同,它的強度足以使龍卷一直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
龍卷風常發生於夏季的雷雨天氣時,尤以下午至傍晚最為多見。襲擊范圍小,龍卷風的直徑一般在十幾米到數百米之間。龍卷風的生存時間一般只有幾分鍾,最長也不超過數小時。風力特別大,在中心附近的風速可達100~200米/秒。破壞力極強,龍卷風經過的地方,常會發生拔起大樹、掀翻車輛、摧毀建築物等現象,有時把人吸走,危害十分嚴重。
龍卷風的5個等級龍卷風共分5個等級(Fujita scale/F?Scale,藤田級數),分別是F1級、F2級、F3級、F4級和F5級。
F1級龍卷風體形較小,風力較弱,足以掀起屋頂和拔倒活動房屋,漩渦中央的風時速110~168千米。F2級風時速介於169~225千米,足以使廂形車翻覆。F3風時速高達390千米,足以連樹拔根而起。F4足以捲起房屋樹木與車輛,凌空而起至數百碼外。最恐怖的就是難以想像的F5,它足以掀起堅固的房屋,鋼筋水泥等強化性建築也會被撕成斷瓦碎片。美國得州喬治郡1997年5月的龍卷風便屬於這一等級,風時速高達477千米。該龍卷風直徑大於1千米,給美國造成了數億美元的損失。
2007年2月1日後,美國的龍卷風改用改進藤田等級。
龍卷風的危害
1995年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阿得莫爾市發生的一場陸龍卷,諸如屋頂之類的重物被吹出幾十千米之遠。大多數碎片落在陸龍卷通道的左側,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確的降落地帶。較輕的碎片可能會飛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
在強烈龍卷風的襲擊下,房子屋頂會像滑翔翼般飛起來。一旦屋頂被捲走後,房子的其他部分也會跟著崩解。因此,建築房屋時,如果能加強房頂的穩固性,將有助於防止龍卷風過境時造成巨大損失。
龍卷的襲擊突然而猛烈,產生的風是地面上最強的。在美國,龍卷風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僅次於雷電。它對建築的破壞也相當嚴重,經常是毀滅性的。
美國得克薩斯州的龍卷風在1999年5月27日,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包括首府奧斯汀在內的4個縣遭受特大龍卷風襲擊,造成至少3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據報道,在離奧斯汀市北部40千米的賈雷爾鎮,有50多所房屋倒塌,有30多人在龍卷風喪生。遭到破壞的地區長達1千米,寬200碼。這是繼5月13日邁阿密市遭龍卷風襲擊之後,美國又一遭受龍卷風的地區。
一般情況下,龍卷風是一種氣旋。它在接觸地面時,直徑在幾米到1千米不等,平均在幾百米。龍卷風影響范圍從數米到幾十上百千米,所到之處萬物遭劫。龍卷風漏斗狀中心由吸起的塵土和凝聚的水氣組成可見的「龍嘴」。在海洋上,尤其是在熱帶,發生類似的景象稱為海上龍卷風。
大多數龍卷風在北半球是逆時針旋轉,在南半球是順時針,也有例外情況。龍卷風形成的確切機理仍在研究中,一般認為是與大氣的劇烈活動有關。
從19世紀以來,天氣預報的准確性大大提高,氣象雷達能夠監測到龍卷風、颶風等各種災害風暴。
龍卷風通常是極其快速的,100米/秒的風速不足為奇,甚至達到175米/秒以上,比12級台風還要大五六倍。風的范圍很小,一般直徑只有25~100米,只在極少數的情況下直徑才達到1千米以上;從發生到消失只有幾分種,最多幾個小時。
龍卷風的力氣也是很大的。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發生過一次龍卷風,它輕而易舉地把一個11萬千克重的大儲油桶「舉」到15米高的高空,再甩到120米以外的地方。
1879年5月30日下午4時,在美國堪薩斯州北方的上空有2塊又黑又濃的烏雲合並在一起。15分鍾後在雲層下端產生了漩渦。漩渦迅速增長,變成一根頂天立地的巨大風柱,在3個小時內像一條孽龍似的在整個州內胡作非為,所到之處無一倖免。但是,最奇怪的事是發生在剛開始的時候,龍卷風漩渦橫過一條小河,遇上了一座峭壁,顯然是無法超過這個障礙物,漩渦便折抽西進,那邊恰巧有一座新造的75米長的鐵路橋。龍卷風漩渦竟將它從石橋墩上「拔」起,把它扭了幾扭然後拋到水中。
關於龍卷風的探測
龍卷風的襲擊突然而猛烈,產生的風是地面最強的。由於它的出現和分散都十分突然,所以很難對它進行有效的觀測。
龍卷風的風速究竟有多大?沒有人真正知道,因為龍卷風發生至消散的時間短,作用面積很小,以至於現有的探測儀器沒有足夠的靈敏度來對龍卷風進行准確的觀測。相對來說,多普勒雷達是比較有效和常用的一種觀測儀器。多普勒雷達對准龍卷風發出的微波束,微波信號被龍卷風中的碎屑和雨點反射後重被雷達接收。如果龍卷風遠離雷達而去,反射回的微波信號頻率將向低頻方向移動;反之,如果龍卷風越來越接近雷達,則反射回的信號將向高頻方向移動。這種現象被稱為多普勒頻移。接收到信號後,雷達操作人員就可以通過分析頻移數據,計算出龍卷風的速度和移動方向。
龍吸水:龍卷風的別名。龍卷風,因為與古代神話里從波濤中竄出、騰雲駕霧的東海跤龍很相像而得名,除了「龍吸水」外,它還有不少的別名,如「龍擺尾」、「倒掛龍」等等。
龍卷風的防範措施(1)在家時,務必遠離門、窗和房屋的外圍牆壁,躲到與龍卷風方向相反的牆壁或小房間內抱頭蹲下。躲避龍卷風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在電桿倒、房屋塌的緊急情況下,應及時切斷電源,以防止電擊人體或引起火災。
(3)在野外遇龍卷風時,應就近尋找低窪地伏於地面,但要遠離大樹、電桿,以免被砸、被壓和觸電。
(4)汽車外出遇到龍卷風時,千萬不能開車躲避,也不要在汽車中躲避,因為汽車對龍卷風幾乎沒有防禦能力。應立即離開汽車,到低窪地躲避。
2. 西亞波斯灣沿岸的氣候類型是()
波斯灣沿岸在北緯20°-40°之間,屬於溫帶,加上比較乾旱,所以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附:
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度左右,夏季可達32度以上。海灣地區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東西兩岸又多為副熱帶乾旱荒漠。水溫很高,西北部水溫為16~32℃,東南部為24~32℃,淺海區夏季水溫高達 35.6℃,成為世界上最熱的海區之一。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塵暴和霾,秋季有颮和龍卷風。 波斯灣呈狹長形,西北-東南走向。伊朗沿岸,南段為山地,岸線平直,海岸陡峭;北段為狹長海岸平原,岸線較曲折,多小港灣。阿拉伯半島沿岸為沙漠,局部有鹽沼。屬亞熱帶氣候。終年盛行西北風,風力變化無常。夏季炎熱少雨,常有風沙塵霾,能見度低,秋季有暴風,冬季多雲霧。年降水量:阿拉伯半島一側不到 125毫米,伊朗一側 275毫米。表層水溫:東南部24~32℃,西北部16~32℃。鹽度37~41‰,西南局部海域達50~70‰。海流為逆時針方向環流,灣口流速3~4節,其他海區0.5~1.6節。潮差1.5~3.5米。
3. 史上最可怕的極端氣候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天氣變化無常,不被我們的意志所控制。比如氣候變暖,大氣污染等問題都時刻影響著我們。 你想過瞬時間達到57,8°C是什麼樣的感覺嗎?天空下著17.8cm的冰雹是什麼樣的? 史上最高的溫度 1922年9月13日在阿齊濟耶,利比亞溫度的日最高記錄57.8℃(136℉),使其成為有史以來的最高氣溫記錄。阿齊濟耶靠近撒哈拉沙漠,所以它的氣溫極高。其他地區也會有這樣的現象。風速增加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分。在阿巴丹,伊朗1967年熱災。加州是一個封閉第二個最熱的記錄溫度高56.7℃。 升溫最快 1943年1月22日,在斯皮爾菲什,南達科他州,溫度為-20℃,兩分鍾內氣溫就升高7℃,達到27℃。是有史以來氣溫升高最快的記錄。這樣的奇特的天氣繼續變化,在之後的一個半小時從12℃降至-20°C。 最冷的溫度 東方站是俄羅斯的研究機構在南部南極洲建立的站點。這里的溫度是地球上最低的,冬季平均氣候為-65℃,夏季是-30℃。在1983年7月21日,在東方站的氣溫下降至-89.2℃,是有史以來最低的溫度。除了寒冷,這個地方也不適合人類生存。 最快的氣溫降幅 由於契努克和拉皮德城有著最快溫度下降的記錄,所以南達科他州會產生特別的氣候。在1943年1月22日,氣溫由16℃下降到-11℃,成為氣溫下降最快的記錄。 最大的雪花 在1887年1月28日,在蒙大拿州發現了一個直徑有15英寸的雪花,但可惜的是沒有實際片圖片。在吉尼斯世界記錄中被公認是最大的雪花。 24小時降雨最多 1952年3月15日-16日,留尼汪島錫拉奧中心收到1,869.9毫米的雨量的信息,這是24小時內降水量最大的記錄。 北美最大的降雪量 1998年7月1日和1999年6月30日,華盛頓州貝克山積累了29米的厚雪。以前的記錄是1122英寸厚度。西雅圖的降雪量也是很大的,但是它海拔較低,所以下雪的時候雪會積累在山中。 最大的冰雹 2003年6月22日布拉斯加州的中南部地區下了場大暴雨,當地居民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冰雹,並迅速放在一個冰箱里,以防止融化。經過測量,17.8厘米高,直徑47.6厘米,是目前最大的冰雹。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報告說,冰雹可以以每小時100英里的速度下降,它的破壞性極大。 最快的龍卷風 1999年5月3日,俄克拉荷馬州發生了一次具有大面積毀壞性的龍卷風。風速達到每小時512公里。遠遠超過了之前記錄的每小時460公里。1971年泰德藤田美國芝加哥大學介紹了龍卷風的分類方法稱為藤田規模。在分級制度,他列出的參數進行分類,分為0級到5級。5級的風速是每小時318公里,但這次卻超越了。 最大最嚴重的龍卷風 1974年4月3日——4日,18小時內,美國中部地區的13個州和加拿大一些地區發生了148個龍卷風,造成了毀滅性的災害。龍卷風的爆發是由於低氣壓系統造成的,美國統計說,它造成的損失為35億美元。18小時內有超過300人死亡,5484人受傷。
4. 1.波斯灣地區的自然環境有哪些優勢,不足
波斯灣地區的國家有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波斯灣地區石油生產佔世界總量的28%,而石油可采儲量佔世界原油可采儲量的55%。經由霍爾木茲海峽運出的原油約佔世界石油供應量的五分之一。(龐名立)波斯灣沿岸在北緯20°-40°之間,屬於溫帶,加上比較乾旱,所以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度左右,夏季可達32度以上。海灣地區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東西兩岸又多為副熱帶乾旱荒漠。水溫很高,西北部水溫為16~32℃,東南部為24~32℃,淺海區夏季水溫高達 35.6℃,成為世界上最熱的海區之一。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塵暴和霾,秋季有颮和龍卷風。 波斯灣呈狹長形,西北—東南走向。伊朗沿岸,南段為山地,岸線平直,海岸陡峭;北段為狹長海岸平原,岸線較曲折,多小港灣。阿拉伯半島沿岸為沙漠,局部有鹽沼。屬亞熱帶氣候。終年盛行西北風,(不足)風力變化無常。夏季炎熱少雨,常有風沙塵霾,能見度低,秋季有暴風,冬季多雲霧。年降水量:阿拉伯半島一側不到 125毫米,伊朗一側 275毫米。表層水溫:東南部24~32℃,西北部16~32℃。鹽度37~41‰,西南局部海域達50~70‰。海流為逆時針方向環流,灣口流速3~4節,其他海區0.5~1.6節。潮差1.5~3.5米。
南非的自然條件(地形和氣候)南非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擁有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人口約為4千多萬人。豐富而原始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旖麗優良的港口,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純美憩靜的的葡萄酒鄉,以及遍布全國三千公裏海岸線的自然保護區,每年都吸引著大批海外遊客。作為一個以旅遊聞名世界的國家,它的安全不會很差的。南非有聞名世界的母親山--桌山、克魯格國家公園、平靜的印度洋和洶涌的大西洋交匯於一處的好望角、娛樂中心太陽城都讓人留連忘返。南非基礎設施良好,資源豐富,是世界五大礦產國之一,經濟開放程度較高。2009年的人均GDP為5824美元。礦業、製造業和農業是經濟三大支柱,深礦開采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水平、地區分布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南非以豐富的礦物資源馳名世界,現已探明儲量並開採的礦產有70餘種,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黃金儲量佔全球的60%,蛭石、鋯、鈦、氟石居第二位,磷酸鹽、銻居第四位,鈾、鉛居第五位,煤、鋅居第八位,鐵礦石居第九位,銅居第十四位。鑽石、石棉、銅、釩、鈾以及煤、鐵、鈦、雲母、鉛等的蘊藏量也極為豐富,黃金、鑽石、釩、錳、鉻、銻、鈾、石棉等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加上先進的管理,使南非成為當今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礦業、製造業、建築業和能源業是南非工業四大部門,礦產品出口約占出口收入的50%,全國約有12%的勞動力從事礦業。根據南非礦務局統計數據,2007年已探明的礦藏儲量:黃金36000噸(佔世界總儲量的40.1%,下同),鉑族金屬7萬噸(87.7%),錳40億噸(80%),釩1200萬噸(32%),蛭石8000萬噸(40%),鉻55億噸(72. 4%),鈾34.1萬噸(7.2%),煤279.81億噸(6.1%),鐵礦石15億噸(0.9%),鈦2.44億噸(16.9%),鋯1400萬噸(19.4%),氟石8000萬噸(16.7%),磷酸鹽25億噸(5.0%),銻20萬噸(4.7%),鉛300萬噸(2.0%),鋅1500萬噸(3.3%),銅1300萬噸(1.4%)。
南非的農業也較發達,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可耕地約占土地面積的13%,但適於耕種的高產土地僅佔22%。農業、林業、漁業就業人數約占人口的7%,其產品出口收入占非礦業出口收入的15%。農業生產受氣候變化影響明顯。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甘蔗、大麥等。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農林漁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在國民經濟中作用不斷減小。農業提供13%的正式就業機會。非黃金出口收入中的30%來自農產品或農產品加工。正常年份糧食除自給外還可出口。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各類罐頭食品、煙、酒、咖啡和飲料質量符合國際標准,葡萄酒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林木覆蓋面積佔全部土地的6%。畜牧業較發達,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分之二的國土。牲畜種類主要包括牛、綿羊、山羊、豬等,家禽主要有鴕鳥、肉雞等。主要產品有禽蛋、牛肉、鮮奶、奶製品羊肉、豬肉、綿羊毛等。所需肉類85%自給,15%從納米比亞、波札那、史瓦濟蘭等鄰國和澳大利亞、紐西蘭及一些歐洲國家進口。綿羊毛產量可觀,是世界第4大綿羊毛出口國。
5. 龍卷風的秘密是怎麼樣的
發生在前蘇聯的龍卷風雖然沒有托那陀暴風那樣兇猛,但也非常令人害怕。1948年夏天,龍卷風在圖拉城把半噸重的機器零件颳了200米遠。1927年6月12日,在白俄羅斯,1953年在羅斯托夫(雅羅斯拉夫區),龍卷風都把滿載的火車車廂從鐵路上掀翻。
龍卷風
龍卷風常以它的「古怪行為」使人驚異。它席捲城鎮,搗毀房屋,把碗櫥從一個地方刮到另一個地方,卻沒有打碎碗櫥里的一個碗!被它嚇呆的人們常常被它抬向高空,然後,又被它平平安安地送回地上。大氣旋風在它經過的路線上,總是准確地把房屋的房頂刮到200~300米以外,然後拋在地上,而房內的一切卻保存得完整無損。
龍卷風經過的時候,蓋有鐵蓋的汽車,甚至罐頭車廂都被吹翻。倖存下來的雞、鴨卻被拔光了毛,驟然看來這種現象令人吃驚,其實原因很簡單,在雞、鴨羽毛的根底的皮膚里,有一個特殊的氣袋,在龍卷風地帶,強烈的空氣低壓導致氣袋鬆弛外翻,因而羽毛就被自然拔光了。
在前蘇聯氣象觀測的歷史上,1941年6月29日,是永志難忘的。那一天,巨大的、不尋常的、五彩繽紛的濃雲從東南方向向莫斯科迫近,它飛馳著,看樣子好像就要觸及地面了。在濃雲的中心,莫斯科人看到了一根酷似粗纜的東西。首都的一支消防隊誤認為是發生火災的濃煙而疾馳前往救災。
龍卷風把消防隊員和馬匹吹向各處,把消防車砸成碎片。列伐爾托沃、索科爾尼基、巴士曼大街遭災最重。安涅戈弗斯克叢林中的古老的樹木,幾乎全被摧毀。在叢林中放牧的母牛在空中旋轉,索科爾尼基的百年大樹被連根拔起。一個市民在德國人的市場上陷入了可怕的旋風中心,他在旋風中扶搖直上,旋風剝去了他的衣服,最後把他扔在地上。
在那一天,許多更沉重的東西都被龍卷風颳走了。在莫斯科鐵路的道口上,龍卷風把巡道員的亭舍抬到了高空,然後又把它扔到離原地10米遠的地方,住在裡面的巡道員還活著。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的幾分鍾內!
龍卷風截斷了莫斯科河,使它露出了河床。那一天,可怕的龍卷風襲擊了大約40千米的地帶,被襲擊的地帶的寬度不超過400米。在它經過的路線上,莫斯科市郊的好幾個居民點被摧毀,100多人死亡——這種可怕的自然現象造成的損失,就是這樣慘重。
1951年8月,具有極大破壞力的龍卷風從莫斯科附近疾馳而過,它襲擊的地帶不超過10千米,但卻造成了極嚴重的災難。龍卷風穿過高里科沃村附近的索科爾村和斯赫得涅村,最後它抓起一個村子把它拋在克粱日瑪河岸上。視察了龍卷風破壞的景象後,視察者們吃驚地注意到龍卷風的猛烈程度。奇怪的是,就在離開龍卷風所經路線兩三步遠的地方,情況卻全然不同,那裡的一切東西都未受到損壞。例如,就在被巨大而可怕的龍卷風吹倒並捻成紐帶狀的百年古松的近旁,易脆的小楊樹連一根枝條都未受到折損。
龍卷風侵襲後
具有強大的大氣渦流的龍卷風在自然界中仍然是保守著秘密的「自在之物」。在大自然中,研究這些可怕的自然現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管過去對它們作過許多次的觀測和研究。龍卷風形成於大雷雨雲之中——在那裡不同方向的溫度的氣流相撞,並在極大的程度上促成了大氣低層的不穩定性的形成。根據氣象學家的研究,產生龍卷風的最重要的條件在於地球表面和在地球寒冷的乾燥層附近上空存在著很厚的一層溫潤空氣,在這種十分不穩定的環境條件下能夠產生,而且是顯然能夠產生大量的強大的空氣渦流,這是形成龍卷風的原因。
龍卷風形成
龍卷風的形成是這樣開始的:當大氣變成像「有層的烤餅」時,裡面很快形成暴雨雲——大量的已變暖的溫潤的空氣朝上急速移動,與此同時,附近區域的氣流迅速下降,形成了巨大的漩渦。在漩渦里,溫潤的氣流沿著螺旋線向上飛速移動,這樣就產生了旋風。極大的迴旋速度產生強大的離心力,內部形成一個稀薄的空間,空氣在裡面迅速變冷,水蒸汽冷凝。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觀察到龍卷風像霧氣沉沉的雲柱的原因。
由於龍卷風中心壓力急劇下降,所以它在猛襲房屋時,屋中的玻璃全要向外掉落——這就是被屋內空氣擠壓的結果。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當房屋處於托那陀暴風中心時,房屋的屋頂常常被裡面的壓力掀掉。
龍卷柱里的風速到底有多大?氣象學家們還沒有直接用儀器測量過。暫時他們還是間接地算出的——根據龍卷風在經過的區域內作的「功」來推算的。計算表明,猛烈旋轉的龍卷柱的風速可能超過100米/秒。
如果人們記得的話,就是使整個整個的區域遭到毀滅的颶風,風速也不過50~60米/秒,所以不難想像龍卷風的破壞程度。
一個英國的氣象站主任阿·謝頓認為,很難得到這種旋風的准確的風速的數據,因為無論哪一種現代化儀器,處於它經過的中心都不能不被破壞,因此,根據它造成的破壞程度推算出150米/秒的速度是比較合理的結論。他甚至假定在異常強烈的托那陀暴風中風速可達到250米/秒。
現在我們不再去議論是否有如此駭人聽聞的風速,因為這畢竟是假定。但估計風速達到90~100米/秒,則是有充分根據的(龍卷風中的垂直氣流就是以這么大的速度移動的)。為了進行比較,我們知道,人在空氣中的墜落速度不超過56米/秒,跳傘運動員在降落傘未張開的延遲跳傘時,就是這樣墜落的。托那陀暴風的上升氣流,差不多是這個速度的2倍。因此,它能輕而易舉地把人、牲畜、房屋以及連根拔起的大樹抬向空中,是毫不奇怪的。
如果龍卷風的速度在某一時刻達到150~200米/秒,那麼,它掀翻鐵路上的列車,把幾百千克重的東西帶到很遠的地方,就不是不可思議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不大的木片,甚至羽毛和纖細的植物莖都會變成極端危險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得到極大的速度,就可能使人受傷致殘。而樹枝、樹干在龍卷風中更會成為有破壞力的器具。
龍卷風還帶來了許多奇怪的、驟然看來是不可解釋的東西。難怪《美國的托那陀暴風》一書的作者德·弗洛爾在大量地觀察這種離奇的自然現象之後指出:「不管這些充足的材料的可靠性如何,但這種離奇的自然現象所顯示出來的如此玄妙的程度,使你不得不相信這一切。」
6. 波斯灣沿岸為什麼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波斯灣沿岸在北緯20°-40°之間,屬於溫帶,加上比較乾旱,所以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附:
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度左右,夏季可達32度以上。海灣地區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東西兩岸又多為副熱帶乾旱荒漠。水溫很高,西北部水溫為16~32℃,東南部為24~32℃,淺海區夏季水溫高達 35.6℃,成為世界上最熱的海區之一。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塵暴和霾,秋季有颮和龍卷風。 波斯灣呈狹長形,西北—東南走向。伊朗沿岸,南段為山地,岸線平直,海岸陡峭;北段為狹長海岸平原,岸線較曲折,多小港灣。阿拉伯半島沿岸為沙漠,局部有鹽沼。屬亞熱帶氣候。終年盛行西北風,風力變化無常。夏季炎熱少雨,常有風沙塵霾,能見度低,秋季有暴風,冬季多雲霧。年降水量:阿拉伯半島一側不到 125毫米,伊朗一側 275毫米。表層水溫:東南部24~32℃,西北部16~32℃。鹽度37~41‰,西南局部海域達50~70‰。海流為逆時針方向環流,灣口流速3~4節,其他海區0.5~1.6節。潮差1.5~3.5米。
7. 關於沙塵暴的資料
沙塵暴是一種風與沙相互作用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它的形成與地球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森林銳減、植被破壞、物種滅絕、氣候異常等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其中,人口膨脹導致的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過量砍伐森林、過度開墾土地是沙塵暴頻發的主要原因。
沙塵暴作為一種高強度風沙災害,並不是在所有有風的的地方都能發生,只有那些氣候乾旱、植被稀疏的地區,才有可能發生沙塵暴。在我國西北地區,森林覆蓋率本來就不高,貧窮的西北人民還想靠挖甘草、摟發菜、開礦發財,這些掠奪性的破壞行為更加劇了這一地區的沙塵暴災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風捲起形成沙塵暴甚至強沙塵暴。 沙塵暴的危害有很多:1.人畜死亡、建築物倒塌、農業減產。沙塵暴對人畜和建築物的危害絕不亞於台風和龍卷風。近5年來,我國西北地區累計遭受到的沙塵暴襲擊有20多次,造成經濟損失12億多元,死亡失蹤人數超過200多人。 2.大氣污染、表土流失。沙塵暴降塵中至少有38種化學元素,它的發生大大增加了大氣固態污染物的濃度,給起源地、周邊地區以及下風地區的大氣環境、土壤、農業生產等造成了長期的、潛在的危害。特別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颳走後,貧瘠的土地將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沙塵暴是一種風與沙相互作用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它的形成與地球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森林銳減、植被破壞、物種滅絕、氣候異常等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其中,人口膨脹導致的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過量砍伐森林、過度開墾土地是沙塵暴頻發的主要原因。 沙塵暴作為一種高強度風沙災害,並不是在所有有風的的地方都能發生,只有那些氣候乾旱、植被稀疏的地區,才有可能發生沙塵暴。在我國西北地區,森林覆蓋率本來就不高,貧窮的西北人民還想靠挖甘草、摟發菜、開礦發財,這些掠奪性的破壞行為更加劇了這一地區的沙塵暴災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風捲起形成沙塵暴甚至強沙塵暴。 沙塵暴的危害有很多:1.人畜死亡、建築物倒塌、農業減產。沙塵暴對人畜和建築物的危害絕不亞於台風和龍卷風。近5年來,我國西北地區累計遭受到的沙塵暴襲擊有20多次,造成經濟損失12億多元,死亡失蹤人數超過200多人。 2.大氣污染、表土流失。沙塵暴降塵中至少有38種化學元素,它的發生大大增加了大氣固態污染物的濃度,給起源地、周邊地區以及下風地區的大氣環境、土壤、農業生產等造成了長期的、潛在的危害。特別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颳走後,貧瘠的土地將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
8. 波斯灣是什麼氣候
不是啦。波斯灣沿岸在北緯20°-40°之間,屬於溫帶,加上比較乾旱,所以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附:
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度左右,夏季可達32度以上。海灣地區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東西兩岸又多為副熱帶乾旱荒漠。水溫很高,西北部水溫為16~32℃,東南部為24~32℃,淺海區夏季水溫高達 35.6℃,成為世界上最熱的海區之一。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塵暴和霾,秋季有颮和龍卷風。 波斯灣呈狹長形,西北—東南走向。伊朗沿岸,南段為山地,岸線平直,海岸陡峭;北段為狹長海岸平原,岸線較曲折,多小港灣。阿拉伯半島沿岸為沙漠,局部有鹽沼。屬亞熱帶氣候。終年盛行西北風,風力變化無常。夏季炎熱少雨,常有風沙塵霾,能見度低,秋季有暴風,冬季多雲霧。年降水量:阿拉伯半島一側不到 125毫米,伊朗一側 275毫米。表層水溫:東南部24~32℃,西北部16~32℃。鹽度37~41‰,西南局部海域達50~70‰。海流為逆時針方向環流,灣口流速3~4節,其他海區0.5~1.6節。潮差1.5~3.5米。
9. 龍卷風是怎麼樣形成的它的破壞威力有多大
引言: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空氣漩渦,尤其是在一些不穩定的天氣條件下,會由天氣強對流運動產生的,一般和雷暴,暴雨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系統是一起的,作為強對流天氣的一種龍卷風,可以說是對於暴風雨天氣產生最猛烈的一種天氣現象,一般在龍卷風形成之後,它的中心風力可以達到100到200米每秒它的破壞力是非常大的,雖然它的襲擊范圍是很小,但是可能會造成人類建築和生命安全出現損失。
最後突然發生的龍卷風會給人們帶來比較大的傷害,會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所以一定要先掌握一些自久的知識,才能夠幫助避免大的傷害。
10. 關於世界各種氣候的趣聞
除了南極北極,世界上還有一些具有極端氣候的地區。
「寒極」:房屋建在木樁上
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名叫奧伊爾米亞康的小鎮,號稱是地球上最寒冷的人類聚居地,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過零下71攝氏度。全鎮房屋都建在堅硬岩石的永久凍土層上。人門外出時忌諱戴眼鏡,因為眼鏡 結冰後會和皮膚粘在一起,想摘下來都困難。
奧伊爾米亞康鎮 世界最冷之地
西伯利亞的原意是「沉睡的大地」,那是一片130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幾乎佔俄羅斯國土面積的80%。這片冷漠荒原的中心——奧伊爾米亞康小鎮,經考證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人類聚居地。此處的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71攝氏度,據說當時有很多人因為嚴重凍傷而被迫截肢,導致當地醫院的麻醉葯品供不應求。
奧伊爾米亞康小鎮坐落在兩山之間的峽谷中。這片美麗的山谷充分展現了西伯利亞地區受高氣壓控制下的極度寒冷。寒風不會吹落樹上的雪花,天空高遠湛藍晶瑩剔透,薄薄的白霧在身邊繚繞。當地居民的木屋都搭建在這片永久凍土上,屋內的熱氣逐漸使凍土層軟化,因此整條街上的房子看上去都像東倒西歪似的。
在這里,你所攜帶的裝備在這里根本無法使用;眼鏡凍碎了,水筆凝結了,微型氣象站根本不能工作,厚厚的羽絨服穿在身上就像一張紙一樣難以禦寒。你必須像當地人一樣重新武裝自己:穿戴上鼬皮服、羊皮大衣、浣熊皮的帽子和馴鹿皮靴。
在學校里,孩子們整個冬天都在室外玩耍,除非氣溫低於零下60攝氏度,學校是不會停課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竟有冬泳俱樂部。砸開厚達半米的冰層,跳進刺骨的冰水,那滋味兒真是難以言喻。不到一分鍾,皮膚就像長在了別人身上,大腦一片空白,如同中風一般。
為了在這種極度寒冷的環境中生存,必須攝取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以維持身體運轉。當地人最常吃的食物是烤制的馬肉和冰凍的生馬肝,一天三頓加上夜宵都是吃肉,用不了幾天,你就會覺得身體里似乎有一匹烈馬在奔騰。這個地區有個特殊的自然現象,海拔越高的地方氣溫越高,這似乎並不符合大氣物理學的一條基本准則,就連很有經驗的氣象學家也很難做出准確的解釋。
在這種極其寒冷的地方,狩獵活動變得十分簡單,只須在哺乳動物出沒的地方設下陷阱就行了,根本用不著蹲守和察看。這里的氣溫比家用冰箱的冷凍室溫度低得多,落入陷阱的動物如同被放進了冷藏庫,幾個月都不會解凍,其天然保鮮的效果非常理想。除此之外,寒冷的生活還會發生許多非同尋常的事:冰下取魚、鹿拉雪橇、為馬匹除霜……如果你也想去體驗一下一定要做好准備,你平時所穿的任何服裝在那裡都是不能過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