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和德黑蘭的字面意思是什麼
「德黑蘭」一詞是古波斯語「山腳下」的意思。
伊朗國名源自公元前2000年前入伊朗高原嘅雅利安人,「伊朗」意思,解做「雅利安人地頭」,而「雅利安」意思,就解光明同高貴。伊朗舊底叫「波斯」,波斯原本系雅利安人其中一個部落, 亞述文解「邊區」,梵語同閃米特語就解「馬夫」、「騎士」,由於呢個部落後來做咗大帝,所以帝國名就跟返叫波斯帝國。之後一路叫波斯,一直到1935年先正名叫返「伊朗」,到1979年霍梅尼領導嘅伊斯蘭革命黨推翻巴列維王朝之後,再正式叫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Ⅱ 德黑蘭在哪個國家
伊朗首都德黑蘭,位於伊朗中部偏北,坐落在遼闊的伊朗高原北緣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市區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東、西、北三面為厄爾布爾士山脈和成弧形狀的丘陵環繞。海拔1200米到1500米,面積30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100萬。德黑蘭市區,街道寬闊,綠樹成蔭,現代化的建築整齊新穎,其間夾雜著古香古色的清真寺、教堂等,使這座城市顯得既古老又年輕。德黑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是一年四季都盛開著各種鮮花,尤其是波斯人喜愛的玫瑰花到處開放。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
Ⅲ 背靠大山,面朝沙漠的德黑蘭,它的地理戰略位置如何
德黑蘭距離波斯灣有六百多公里,北邊是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邊是卡維爾鹽漠,全都是沒有人煙的地方,東西方是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就如同我國的河西走廊。這樣的地理位置在戰略上是非常優越的。
德黑蘭北邊是厄爾布爾士山脈,它的最高峰也是伊朗的最高峰,是亞洲最高的火山。南邊是卡維爾鹽漠,因為炎熱的氣候導致水分蒸發的非常快,因此就形成了含鹽很高的沼澤和泥沙地。最近伊朗和美國的關系也非常的緊張,如果戰爭人們都會想美國會從哪個方向進入德黑蘭呢。伊朗的東邊是阿富汗,要戰爭就必須要越過阿富汗,西邊要進入伊朗,還要翻越扎格羅斯山脈,那可是有好幾百公里呢,北面都是前蘇聯的國家,要過還得要看俄羅斯同不同意,南面是沙漠和高原。
Ⅳ 伊朗軍事實力如何有較全資料嗎
伊朗軍事實力揭秘
伊拉克戰爭以後,在美國的軍事多米諾骨牌游戲中,阿富汗骨牌和伊拉克骨牌已先後倒掉,對其中東宿敵——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條件更加成熟。然而,面對巨大的壓力,伊朗方面毫不示弱,「伊朗不是伊拉克」,這是伊朗國防部長沙姆哈尼在面對世界上最強大軍事機器發出的威脅和警告後的表態。伊朗的確不是伊拉克。它是中東地區的「大塊頭」,其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積相當於伊拉克的4倍。綜合國力也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近3年來,伊朗經濟發展在中東、海灣地區是比較突出的,經濟年增長率超過5%。隨著伊朗經濟的迅速發展伊朗軍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自從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後;伊朗就一直在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並擁有了中東最強大的導彈庫和首屈一指的武裝部隊。
波斯鐵騎
伊朗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主戰坦克約14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特別是伊朗自行生產的「佐勒菲卡爾」系列坦克,吸取了西方的先進技術,成為伊朗地面裝甲力量的骨幹。
伊朗地面武裝力量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還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上千輛步兵戰斗車和裝甲輸送車。其擁有的近600架直升機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還擁有牽引火炮約2000門、自行火炮約300門,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導彈更是其威懾美以的「撒手鐧」武器。
伊朗軍方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和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用導彈進行還擊。如果美國對伊朗實施「斬首」行動,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伊朗將採取誘敵深入戰術,利用伊朗領土廣闊和地形復雜的特點阻擊入侵者。同時,火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切斷海上石油通道,將戰火燒到整個地區,使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陷於被動。伊朗人的種種表現說明,面對美國他們很自信,除了強大的武裝力量外,這種自信是建立在伊朗的「撒手銅」之上的。
伊朗現在裝備部隊的「流星」、「飛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導彈以及正在研製的隱形導彈,射程分別為200公里到1300公里以上。首先是中遠程導彈。用伊朗外長的話說,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遠程導彈,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如果將該型導彈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區的話,幾乎整個中東和海灣地區都將在打擊范圍之內。有消息稱,升級後的「流星-3」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能夠打到歐洲中部。
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打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經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雖然「飛毛腿」導彈的精確度不高,但數量如此龐大的導彈群打出去誰也受不了。
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全面解讀伊朗軍事實力「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的確使美軍深感頭疼,也是其能夠抗衡美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說,各類導彈是伊朗實施抗美計劃最有力的「本錢」。
水中蛟龍
在海灣地區,伊朗算得上是一個海軍大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伊朗一直比較注重海軍實力建設。在前國王巴列維時期,伊朗就從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購買了大量的海軍裝備,建立起了當時本地區最為強大的海軍。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霍梅尼政權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美、英等國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再加上後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海軍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自80年代末,伊朗把海軍建設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海軍在每年的國防預算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其中1996年大約為27億美元,近年更是大幅上升。
波斯灣長約1000千米,平均寬200千米,平均水深60米,最窄處霍爾穆茲海峽寬46千米。由於受到狹小水域的限制,伊朗海軍並沒有采購大型軍艦(除數艘老式驅護艦和3艘「基洛」級潛艇外),轉而對一些小艇十分感興趣。伊朗認為,其岸艦導彈足以封鎖霍爾穆茲海峽,進而扼住波斯灣咽喉。為此,伊朗海軍采購了大量機動靈活、善於突擊的戰斗小艇,給人一種「海上游擊隊」的感覺。您可別小瞧這支「游擊隊」,它的小艇戰斗群機動性特強,而且艇的干舷較低,能夠躲避反艦導彈,可以在己方岸艦導彈的掩護下,形成對波斯灣航道和海域的封鎖和半封鎖狀態。
近年,隨著國防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伊朗海軍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由伊朗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游泳者15」號袖珍潛艇,於2000年8月29日在阿巴斯港建成下水,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潛艇。1996年宣布自行建造3艘1000噸級驅逐艦,至2002年上半年,首艘「摩傑」號(Moje)完工,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驅逐艦。據伊朗海軍稱,這艘驅逐艦安裝有先進的電子系統,具備反潛、防空作戰能力。除自行建造外,伊朗海軍還積極謀求從國外引進新型武器裝備。據報道,伊朗海軍正在考慮購買中國新式導彈攻擊快艇「中國貓」。該艇長23米,動力裝置為2台柴油機,最大航速約50節,裝備4枚C802或C701反艦導彈,伊朗將是「中國貓」的第一個客戶。
目前,伊朗海軍擁有兵員2萬人左右(包括約2000人的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裏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潛艇俄制「基洛」級3艘,被分別命名為「塔列克」號(901)、「諾爾」號(902)和「尤尼斯」號(903),1988年簽約訂購,為877EKM型,1992年開始加入伊朗海軍戰斗序列。潛艇全長73.8米,水下排水量達到3000噸,最大下潛深度300米。主要攻擊武器是魚雷,艇艏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外加12枚備用魚雷,滿裝共18枚魚雷,並可攜帶24枚水雷。「基洛」級潛艇使伊朗海軍戰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說是伊朗最具威懾力的「王牌戰艦」。
另外,還有4艘袖珍潛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噸,艇長19米,寬2.8米。1艘為2000年建成的國產貨。這些袖珍潛艇可執行佈雷、運送蛙人、水下突擊及偵察等任務。
驅逐艦「巴布爾」級3艘,原為上世紀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艦,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購入。艦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250噸,雙軸,最大航速34節。主要武器有4座「標准」SM-1MR箱式艦空導彈發射架,備彈8枚;雙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艦上裝有各種雷達和1架AB204AS直升機。
護衛艦「阿勒萬德」級3艘,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最大航速39節。主要武備有1座5聯裝「海殺手」Ⅱ型艦艦導彈發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雙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和1座3管火箭發射裝置。
輕型護衛艦「巴延多」級2艘,20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1135噸。主要武備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雙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機槍。
導彈艇「滬東」級10艘,中國造,1994年開始服役。艇長33.6米,滿載排水量205噸。武備有4枚C802(亦說C801)反艦導彈、1座雙管30毫米炮,安裝有SR-47A對海搜索雷達、FMl070導航雷達、「谷燈」341火控雷達。
「卡門」級10艘,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275噸,航速37.5節。武備有4枚「魚*」或C801反艦導彈、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蘇制「奧薩」Ⅱ級導彈艇1艘。
除上述外,伊朗海軍還擁有炮艇3艘、大型巡邏艇3艘、近岸巡邏艇90艘、後勤登陸艦6艘、坦克登陸艦5艘、氣墊艇10艘、近岸掃雷艇3艘、近海掃雷艇2艘、補給船1艘、供給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給艇13艘,另有數十艘小艇。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20多架。海軍陸戰隊有兩個旅。
伊朗海軍一直對軍事訓練予以高度重視,並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頻繁參加或單獨舉行各種軍事演練,以期通過軍演顯示其軍事存在,提高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在眾多的軍事演練中,代號為「勝利」的軍演最為頻繁,幾乎每年都要舉行1—2次,且規模大、針對性強。
Ⅳ 伊朗德黑蘭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總人口高達8000多萬人,是伊朗最大的城市。
三、現在的德黑蘭擁有幾千萬人交通非常的堵塞,而且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經常能在城市內部看見大范圍的霧霾,導致人們會產生肺部的疾病,根據政府報告空氣污染主要是汽車尾氣和工業污染,現在德黑蘭政府不斷地在鼓勵國家取消汽油車,而採取更加節能的天然氣車。同時德黑蘭還擁有著非常好的教育機構,伊朗境內一大半以上的教育機構都在德黑蘭,包括一些宗教學院和軍事學院。
Ⅵ 伊朗軍力到底有多強!看電視好像說很強!連美國都很忌憚!
對於這個問題,不僅是我們軍迷,國際上很多專家已經關注很多年了。既然你發問了,就沒理由不說。先起一句:伊朗可不是伊拉克。它是中東地區的大塊頭。現任總統內賈德更是美國的眼中釘。伊朗的現役部隊共有54萬人,另有35萬人的預備役和准軍事部隊。現役部隊分為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兩支,其中革命衛隊是伊朗一支極具傳奇色彩和精神的部隊,以兇悍、紀律嚴明、忠誠而聞名世界。要論伊朗的軍事實力要從二戰後說起。1947年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擴充其在中東地區的實力,在伊朗扶植了以巴列維國王為首的巴列維政權。以抗衡蘇聯在中東地區的勢力,從此伊朗與西方的蜜月時期開始。除大力支持伊朗經濟外,西方還向伊朗提供了相當先進的軍事技術與武器裝備。其中不乏當時美國自己才剛剛服役的M60主戰坦克,而伊朗又通過自身的技術消化將部分裝備國產化,伊朗可以說是當時中東地區的軍事龍頭。此後很長時間內,伊朗不斷獲得西方的新型裝備,包括335輛M60A1主戰坦克、894輛英國「酋長」坦克、2000餘枚陶式反坦克導彈、102架AH-1J海眼鏡蛇攻擊直升機、18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60架CH-47支努干運輸直升機、200多架F-4鬼怪式戰斗機,60多架F-5虎式戰斗機。1972年尼克松訪問伊朗,當時蘇聯的米格-25狐蝠截擊機頻頻入侵伊朗領空。巴列維向尼克松提出制止蘇聯戰斗機入侵的請求,希望美國能夠提供高性能的戰斗機抵抗入侵者。尼克松答應伊朗,可以向其提供F-14雄貓或者F-15鷹式戰斗機,巴列維選擇了F-14,這使得伊朗成為除美國外唯一擁有F-14的國家,這在今天的伊美關系基礎上看來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這種高性能的戰機以及與其搭配的空中殺手鐧不死鳥空空導彈,使得伊朗一夜之間成為世界空軍強國。然而好景似乎已經達到盡頭。1974年,伊斯蘭革命爆發,由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革命政權推翻了巴列維王朝,伊朗學生佔領德黑蘭美國大使館並扣押52名人質,從此美伊關系徹底破裂,西方迅速中斷了與伊朗的所有軍事合作。F-14成為了西方留給伊朗的最後一份禮物。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伊朗軍民聯合抵禦伊拉克的瘋狂進攻,伊朗損失了近一半的軍事裝備,兵源大大縮減。這時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美國為了鞏固其在中東的地位,竟然幫助伊拉克封鎖了進出波斯灣的所有伊朗船隻。並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有關伊朗的軍事情報。正是在如此險峻的狀況下,伊朗人民頑強的與伊拉克作殊死較量,繳獲了大量伊拉克裝備,終於1988年以伊拉克撤出伊朗邊境宣告兩伊戰爭結束。這次戰爭對於伊朗是巨大的損失,可是對於伊拉克則是災難的,它最大的東家-蘇聯此時已成搖搖欲墜的大廈,而自身有遭受嚴重的損失。軍事實力大減。而伊朗通過全國民眾的努力,已經在竭力彌補戰爭帶來的創傷。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這跟伊朗帶來了新的拓展軍事實力的機會。大批的伊拉克戰機為了躲避被擊落的危險,逃到伊朗境內,其中就包括當時號稱世界上機動性能最好的戰斗機-米格-29和伊爾-76戰略運輸機等大批俄式裝備,伊朗軍力大增。三十多年來,伊朗自身國防實力的發展從未停止腳步,先後自行研製出了,閃電戰斗機,流星系列導彈,卡迪爾型微型潛艇,佐勒菲卡爾主戰坦克等武器裝備。其中流星系列中短程彈道導彈被稱為中東殺手,其射程可覆蓋以色列全境和美國在中東所有的軍事基地。伊朗又與朝鮮合作研製出了勞動系列彈道導彈。外部方面,伊朗加強了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引進了T-72M主戰坦克,改進現有的蘇-25攻擊機、米格-29戰斗機和伊爾-76運輸機。並且引進了三艘號稱海底黑洞的基洛級潛艇來駐守波斯灣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又引進了俄羅斯先進的中近程防空系統-道爾M1來防守其頗具爭議的核設施。並且通過特殊渠道恢復了部分失修的裝備。 誠然,伊朗的軍事實力無法與西方國家抗衡,但是其開拓進取,不斷創新,萬眾一心,誓死捍衛國土的全民精神,將是伊朗最值得依賴的力量!所以,今天,事實證明,任何認為伊朗不堪一擊的說法都是無稽之談!因為,伊朗不是伊拉克
Ⅶ 德黑蘭的氣候
德黑蘭屬於大陸性半乾旱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里的寒冷半乾旱氣候)。德黑蘭的氣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厄爾布爾士山脈(Alborz)在德黑蘭以北,荒漠則在南面。
城內各地區的海拔高度不一,北部山丘地帶的氣候通常較南部的平原涼爽。夏季炎熱、乾旱、少雨,相對濕度較低,晚間天氣清涼。冬季冷涼、乾燥,但降水多於夏季。大部分的降雨都發生在晚秋至春季之間,全年濕度較平均。1月為最冷月(最低溫度-1°C,最高溫度8°C),6月為最熱月(平均最低溫度26°C,平均最高溫度36°C)。
德黑蘭的氣候較伊朗許多地區溫和,但極端的天氣狀況也並不罕見。極端最高氣溫為43°C,極端最低氣溫為-15°C。2008年1月5日和1月6日,在過往數年降雪量較少的情況下,德黑蘭突然遭受暴雪及低溫侵襲,積雪結冰的情況嚴重,部長會議宣布進入緊急狀態,1月7日及1月8日停工停課。 [隱藏] 德黑蘭-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 (1951-2005)氣候平均數據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平均高溫℃(℉)7.9(46.2)10.4(50.7)15.4(59.7)22.1(71.8)27.9(82.2)33.9(93)36.6(97.9)35.6(96.1)31.6(88.9)24.4(75.9)16.2(61.2)10.0(50)22.7(72.9)平均低溫℃(℉)-0.4(31.3)1.2(34.2)5.4(41.7)11.2(52.2)16.1(61)20.9(69.6)23.9(75)23.3(73.9)19.3(66.7)13.3(55.9)6.7(44.1)1.7(35.1)11.9(53.4)降水量㎜(英寸)34.6(1.362)32.2(1.268)40.8(1.606)30.7(1.209)15.4(0.606)3.0(0.118)2.3(0.091)1.8(0.071)1.1(0.043)10.9(0.429)26.0(1.024)34.0(1.339)232.8(9.165)日照時數173.6182.8205.5222.8289.5345.1349.5340.3304.0256.1194.9166.13,030.2來源:國家氣象局 200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