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排球在中國比較難推廣,最主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你,你最喜歡中國體育代表團的那個集體項目?相信很多人會說「中國乒乓球隊」、「中國跳水隊」、「中國男籃」、「中國女排」等。,但是「中國男排」這個詞會被很多人遺忘,甚至廣大球迷根本不關注中國男排比賽。男排聯賽知名度不高。為什麼中國男排很難進入世界級?有三個原因值得考慮以正在進行的國內男排聯賽為例。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所有比賽都是在空曠的地方舉行,即使往年允許觀眾參加活動,現場觀眾也很少。
部分男排國家隊隊員仍然面臨著比賽強度不足、隊伍實力不強的問題,技術、經驗、團隊合作都沒有得到充分的體驗。在國際舞台上,很難與世界頂級球隊競爭。其次,中國男排缺乏強隊基礎,隊員基本功和技術水平不夠高。中國男排自從有了王家衛球員後,逐漸走下坡路了。現在連幾個亞洲主要對手,尤其是伊朗和日本,在世界大賽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很有可能趕上中國男排。在沒有強大的團隊基礎的情況下,中國男排在世界比賽中與強大的球隊對抗,但總是抓不住機會,最終輸掉比賽。可見,強大的團隊基礎是一個團隊取得好成績的必要前提。
② 西亞為什麼沒有女排
有啊,伊朗女排,土耳其女排,亞塞拜然女排都有啊,而且土耳其女排還很強呢,徘徊在一流隊伍邊緣,不過土耳其多數以歐洲的身份參加歐洲的賽事。亞塞拜然女排實力不是很強,但是他們國內的女排聯賽實力很高很高,吸引了很多很多全球頂尖高手過去打聯賽,同時也把自己國內的女排實力提高了一些。伊朗女排實力一般吧,比起東亞的幾國實力還是低一大截
③ 三大球中,排球為什麼不能成為大眾體育
上手太難,前期墊球,胳膊青紫是常事,害怕快球扣在臉上,會躲球,在學校能湊起來不嫌疼,不躲球。還有兩個方面,第一,排球對技術和人數要求比較高。第二,排球的本質還是巨人運動。17年國家男排在泰國比賽的時候,我剛好和他們同機回國。除了一個自由人,所有隊伍都比我高半頭,基本都在198-205范圍內。雖然籃球平均身高2米,籃球一號位和二號位還是有小球員的空間,但是排球不行,籃球是一項對抗性的運動,你可以利用你的步法力量,移動和防守,排球是一項攔網運動,防守的主要方式是攔網。
雖然這幾年氣排球的發展讓更多的人體驗到了排球,但也導致了一些硬式排球比賽被改成了氣排球,而那些為了排球比賽訓練了幾年的校隊卻被訓練得很可惜。自古以來,人類都喜歡看困獸相鬥,不愛看隔山打牛。身體接觸對抗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人類的暴力慾望。室內運動一般做不了室外運動,所以不要和足球比。你不能踢足球、打棒球或打板球。非對抗性運動相對一般打不過對抗性運動,所以和籃球相比,也是劣勢。但這不是絕對的。籃球在某種程度上是美帝發明的,美國在這項運動的商業化方面做得很好,有同類的冰球,不然為什麼手球商業化不好,水球也是。
④ 中國男子3大球都無緣奧運了嗎
北京時間1月12日,中國U23男足0-2負於烏茲別克,兩連敗後從U23亞洲杯出局,提前無緣2020東京奧運會。同時稍早進行的男排奧運資格賽決賽中,中國男排0-3不敵伊朗,同樣沒能拿到奧運會的門票。男子三大球的另外一支隊伍中國男籃在世界盃上錯失直接晉級機會,他們在奧運落選賽與希臘、加拿大、土耳其、捷克和烏拉圭同分一個大組,出線希望渺茫。自1984年重返奧運之後,男子三大球很可能首次集體無緣奧運會。
真心希望我們的足球,籃球,排球,各項運動賽事都能強大起來,這一切就是應該從校園抓起,從娃娃抓起,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公平學習,掌握這些技能的平等機會,我們不怕時間長,就怕我們的孩子到時候會說:「老師,爸爸媽媽怕耽誤我們的學習,怕我們考不上大學。」只要我們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性,我們就能夠重新站起來,因為我們不怕學習,不怕吃苦,我們就是睡醒的東方雄獅。所以輸球未必是壞事,禍福相依,這次慘痛的教訓,應該可以讓我們敲響「集結號」了。
⑤ 今天中國與伊朗排球賽最後結局如何.謝謝
中國男排最終苦戰五局,2比3惜敗伊朗男排。
2016年6月2日,2016年裡約奧運會男排亞太區預選賽暨世界組落選賽東京站,由謝國臣執教的中國男排在第5輪,鏖戰五局以2-3(24-26、25-22、19-25、25-17、16-18)惜敗伊朗,由此調整戰績為2勝3負積8分,丟掉晉級里約奧運的主動權,主攻仲為君和張晨各獲19和17分難救主。
⑥ 歷屆奧運會男子排球冠軍
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排亞洲區資格賽決賽今晚在江門舉行,中國男排以0比3不敵伊朗男排,無緣冠軍,也失去了參加東京奧運會的機會。奪冠的伊朗男排獲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64歲老帥沈富麟主動承擔責任,「比賽沒有打好,責任在我。」他提到,隊員們的思想包袱較重,盡管這幾天集中精力解決這個問題,但效果不是很好,因此作為主教練的他應該負主要責任。「希望隊員對比賽的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相信中國男排一定會崛起。」
1964年:蘇聯 。
1968年:蘇聯 。
1972年:日本。
1976年:波蘭
1980年:蘇聯 。
1984年:美國。
1988年:美國 。
1992年:巴西 。
1996年:荷蘭。
2000年:南斯拉夫。
2004年:巴西。
2008年:美國。
2012年: 俄羅斯。
2016年:巴西。
參考資料:伊朗男排被視為中國男排沖奧路上的最強攔路虎,根據兩隊以往的交鋒記錄,中國男排輸多贏少。在小組賽階段,中國男排先後擊敗了哈薩克男排和中國台北男排,卻以0比3不敵伊朗男排。以小組賽第二身份晉級4強的中國男排,在半決賽中以3比1力克「黑馬」卡達男排,在另一場半決賽上,伊朗男排以3比2險勝韓國男排。這樣,中伊兩隊在決賽中再度交手,勝者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
中國男排的決賽首發陣容由主攻劉力賓、戴卿堯,副攻張哲嘉、陳龍海,二傳於垚辰,接應江川和自由人童嘉驊組成。盡管伊朗男排主力接應加弗爾因傷缺席,但是該隊的實力仍然在中國男排之上。經過3局較量,中國男排以14比25、22比25和14比25落敗,連續3屆無緣奧運會。中國男排上一次參加奧運會要追溯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時以東道主身份直接入圍,最終收獲並列第5名。中國男排還曾參加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⑦ 男子排球隊中,哪個國家的實力最強
國際排聯官網更新了最新一期男排成年組的世界排名。中國男排以2016世界男排聯賽15個積分、2014世錦賽33個積分以及2012倫敦奧運會的3個積分,已總分50分排名第19位,創歷史第2差排名。
最新的排名中,排名前6位的球隊排名沒有變化,依次為巴西、波蘭、俄羅斯、義大利、美國和阿根廷。德國男排超越保加利亞隊升至第7名,後者降至第8位,塞爾維亞隊排名第9。
伊朗男排以116分排在第10位,成為亞洲球隊中排名最高的球隊。其餘亞洲球隊,日本男排則憑借2015年世界盃賽收獲的40個積分以總分66分排名第14位。與亞洲球隊一起參加亞洲區奧運落選賽的澳大利亞隊,則以92分排名第13。
⑧ 排球的發明者 和規則
排球的起源和發展:排球運動開始於1895年,在美國馬薩諸洲霍利約克城,一位名叫威廉·G·摩根的天主教青年會體育教育督導在輔導人們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的實踐中感到當時流行起來的籃球運動固然很好,但運動劇烈,不太適合年紀大的人,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後,他創造了一種新游戲:在網球場上用籃球內膽進行比賽,雙方人數不限但要相等,各據一方。將球膽在球網兩邊來回傳托,使其在空中飛來飛去,這就是排球最早的雛形。最初的排球運動只是一種消遣,比賽人數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賽雙方臨時協商決定。很快這個游戲就在基督教青年會中廣泛的傳播起來,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爾德市體育幹事弗蘭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長共同商定名位「小網」(Mitontte),1896年第一次表演賽之後,改名為「Volleyball」這個名稱一直被沿用至今。
排球運動的傳播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首先傳到美洲的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國家,後又傳入亞洲、歐洲等地。傳入的渠道多是通過教會。排球傳入亞洲是從1900年開始的,首先是印度,然後波及亞洲諸國。傳入亞洲是經過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最後發展到6人制。傳入歐洲的時間比亞洲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14—1918),排球運動隨著美軍士兵的遠涉重洋,登上歐洲大陸,當時正是排球規則開始逐漸走向完善的階段,已採用運動員輪轉、15分和6人制。1917年進入義大利、法國和前蘇聯,1919、1921年先後在捷克和波蘭等地開展。1964年進入奧運會,成為深受世界人民喜歡的運動。
球網、網柱
(1)球網構造
球網寬1公尺,長9.50公尺,垂直張掛於中線軸的上方。網面由10公分見方的黑色網孔組成。網頂有7公分寬的水平帶子,系以自帆布對折,沿球網的全長縫住。帶子的兩端各有一個孔,孔中穿有繩索與網柱相系,使網頂呈拉緊狀態。帶子的中間有一可彎曲的鋼索,以利於將球網緊系於網住上。在網的下方(無水平帶),有一條繩子貫穿於網孔之中,以系緊兩網柱,使球網下半部呈拉緊狀態。
(2)球網高度
球網置於中線上方,男子網高2.43公尺,女於2.24公尺。
球網高度的測量,以測量竿自比賽球場的中央量起。球網兩端(邊線上方)距地面之高度必須相等,並且不得超過規定高度2公分以上。
(3)網柱
網柱為支撐球網,位於球場與邊線相距0.50至1.00公尺處,其高度為2.55公尺,且最好能夠調整。
網柱為圓形且平滑,不使用金屬鐵索以固定網柱於場地上,其裝置必須無妨礙和危險。
標志帶和標志竿
(1)標志帶
兩條寬5公分、長1公尺的白色帶子垂直緊系於兩邊線上方球網上。標志帶視為球網的一部份。
(2)標志竿
標志竿是一支具有彈性的竿子,長度為1.80公尺,直徑為10公釐。標志竿由玻璃纖維或類似的物質製成。兩支標志竿緊系於標志帶的外緣,兩邊各一支標志竿上部80公分的長度超出網頂,每10公分塗以對比鮮明的顏色,以紅白相間為佳。標志竿應視為球網的一部分且作為有效穿越空間的兩側界限。
排球由柔軟皮革製成外殼,內裝橡皮或類似質料製成的球膽,重量260~280克,圓周65~67厘米,氣壓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
場上裁判可以是5名也可以是7名,數量的差額主要集中在司線身上。一般的比賽或國際比賽採用兩名司線,而世界三大賽採用四名司線。但無論是5名或7名裁判,都是由第一裁判員、第二裁判員、司線員、記錄員組成。
第一裁判員的主要職責
1.位置
一般處於高於球網的裁判台上進行工作,他的視平線必須高出球網上沿約50cm。
2.賽前
第一裁判員主持場地、器材檢查工作;主持挑選發球權、場區工作;主持入場儀式;掌握准備活動時間。
3.賽中
第一裁判員的判定是最終判定,他有權更改其他裁判員的判斷;在比賽成死球時,允許比賽隊的暫停或換人請求;主持決勝局的挑邊工作,回答場上隊長所提解釋規則的請求和問題;負責決定賽場條件是否符合比賽要求。賽中,只有第一裁判員有權對不良行為和延誤比賽犯規進行判罰;對發球犯規和發球位置錯誤進行判罰;對比賽中擊球犯規(「四次擊球」、「藉助擊球」、「持球」、「連擊」)進行判罰;對高於球網上部的犯規進行判罰。
4.賽後
第一裁判員主持退場儀式,檢查記分表確定無誤後簽字。
第二裁判員的主要職責
1.位置第二裁判員的位置在第一裁判員對面,比賽場地外面,記錄台前面的5 m左右的地帶中工作。
2.賽前協助第一裁判員進行有關准備工作;分發和收回場上陣容位置表;每局比賽前,核對雙方隊員場上位置;將球交給本場比賽的第一個發球隊員。
3.賽中
第二裁判員必須對以下犯規鳴哨並做出手勢:接發球隊位置錯誤;隊員觸及球網和第二裁判員一側標志桿;網下穿越進入對方場區和空間;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和攔網犯規;球觸及場外物體或觸及地面而第一裁判員處於難以觀察情況時。
第二裁判員可以允許比賽隊的暫停和換人請求,並具體進行操作。第二裁判員可以用手勢指出職權以外的犯規,但不得鳴哨,不得堅持。
4.比賽後
協助進行退場儀式,在記分表上簽字。
司線員的職責
1.位置:兩名司線員時,一名處於第一裁判員右側的邊線與端線交界處外2m左右位置上,另一名在另一場區的對角上。四名司線員時,各站在一條線後1~3m處。
2.司線員主要判斷界內、外球,並以旗示表明自己的判斷。
3.用旗示表明球觸手出界和球觸及標志桿犯規。
4.對發球隊員腳觸端線及越出發球短線犯規用旗示表明。
5.在觀察判斷時,因視線被擋住無法判斷時,出示無法判斷旗示。
記錄員的主要職責
1.比賽前
登記隊員姓名、號碼、取得雙方隊長、教練簽字;登記上場陣容,並有責任保密。
2.賽中
主要工作是記錄兩隊得分情況,登記發球輪次,並觀察發球次序是否錯誤;記錄並掌握換人和暫停次數並通知裁判員;當發現不合法請求時,應拒絕並通知裁判員;在每局結束和決勝局中交換場區時,應及時通知裁判員;記錄延誤比賽犯規和對不良行為判罰。
3.賽後
登記比賽最終結果一欄相關內容;自己首先簽字,然後依次取得雙方隊長、裁判員的簽字;如果賽中運動隊提出抗議申訴,賽後允許隊長在記錄表上填寫相關內容;將記錄表和成績報告單交競賽部門。
排球隊的正式隊員由12人組成,場上6人,包括兩名主攻、兩名副攻、一名二傳、一名接應二傳(四二配備為兩名二傳)和自由防守人(自由人後排替下場上的隊員)
主攻是排球隊的主要調整球攻擊點,主要為四號位的強攻,也包括六號位的後排進攻和二號位的定點強攻。
副攻是主要攔網手,也是快球的具體執行者。
二傳是球隊的靈魂,主要由他來組織戰術和分配球。
接應是在二傳不能及時插上時替代他傳球的人,現在排球已經將他賦予為主要攻擊點。
自由人主要替換其他人後排一傳、防守,但是他不能進攻和攔網。
站點陣圖:
接應 副攻 主攻
主攻 副攻 二傳
這是常用的二—主—副的站位,重點突出接應的作用。排球場上,同一位置的球員站位為對角,一輪過後,按順時針方向輪轉一個位置。
我很喜歡排球
⑨ 排球是那個國家發明的啊
排球運動起源於美國。1895年,美國麻省霍利約克城基督教青年會幹事威廉摩根創造了一項球類游戲人們分站在網球場球網的兩側,用籃球膽之類的球托來拍去,擊球的次數不限。這就是排球運動的雛形。首次排球比賽是1896年在美國斯普林費爾體育專科學校舉行的。出場人數由雙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須相等。一次比賽共打九盤,一方的一名隊員發球連得3分為一盤;場地的面積為7、62米15、24米;球網寬0、61米,長8、235米離地高度為1、98米;球重255-346克,橡膠球膽,外殼用皮革和帆布縫制而成,球的圓周為63、5-68、8厘米;發球者必須一足踩在端線上,有兩次發球機會等等。1912年,規定雙方上場的隊員必須輪轉位置。1917年,規定每隊上場隊員為六人。1922年,規則已趨完備,規定每方必須在三次以內將球擊過網。1977年,國際排聯對規則又進行了修改。將標志桿內移20厘米;攔網觸手後還可擊球三次。這兩條規則有利於防守,對進攻技術、戰術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排球運動首先傳入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國,在美洲流行開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排球傳入法國、義大利、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由於當時六人制」,位置輪轉」等項規則已被確定,故歐洲排球運動逐漸普及起來。 排球傳入亞洲較早,1913年首屆遠東運動會即把排球列入競賽項目。六十年代以前,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尼亞、民主德國、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排球水平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亞洲地區開展六人制排球之後,特別是中國首創的快球打法得到迅速傳播後,水平提高較快,六十年代即變成一支能與歐洲強隊相抗衡的力量。 首先是日本女排颳起遠東台風」,從1962年到1967年,連奪三次世界性比賽的冠軍。六十年代末日本男排又躋身於世界先進地位。接著,朝鮮女排和南朝鮮女排取得了世界性比賽第三名的成績。1981年,中國女排崛起,以全勝的戰績奪得第三屆世界盃賽冠軍。1982年,中國女排又贏得了第九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的桂冠,取得了參加1984年奧運會的當然資格,譽滿世界排壇。 七十年代以前,美洲人一直把排球運動看成娛樂性的游戲項目,運動水平遠遠落後於歐洲和亞洲。到七十年代中期,古巴人首先崛起,以驚人的彈跳力,高打重扣結合亞洲打法,颳起一陣加勒比旋風」。與此同時,巴西、美國、阿根廷、秘魯等隊的技術也迅速提高,形成強大的美洲勢力。 近年來,非洲的排球技術水平也有不少提高,其中突尼西亞和埃及隊進步顯著。現在,排球運動已進入歐、亞、美三大洲鼎立的時代。 目前世界性的排球比賽有世界排球錦標賽、奧運會排球賽、世界盃排球賽,均為每四年舉辦一次。
⑩ 洋務運動真是伊朗足球實力強大的關鍵嗎
如果現在來談及關於伊朗足球實力如何的話,那其實可以根據正確的數據就可以給我們展現出來,當然看這些數據還不如去探究它是是強大起來,「洋務運動」真是伊朗足球實力強大的關鍵嗎?個人想是的!
97年,或許國足不曾想伊朗有那麼強大,但是吞8蛋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那個中國足球期盼留洋的時代里,「波斯鐵騎」中就已充斥著德甲球員的身影了,這就是差距與現實,現在的中國足球仍舊沒有能進入到留洋的行列!因為伊朗大量移民都在德國生活,或許是德國俱樂部在引進球員時更看重物美價廉的性價比,總之,伊朗球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了德國中下游球隊的「標配」,就連伊朗現任隊長泰穆里安的那個實力尚且不夠入選國家隊的同胞大哥也曾借日耳曼風潮在美因茨鍍了金。
然而現在情況有所改變,但是大體而言,伊朗足球還是願意依靠留洋帶來強大的實力改變。前不久在沈陽與國足進行的那場世預賽中,伊朗的大名單里共有8名球員效力於歐洲聯賽,不過伊朗隊「海歸」的強大之處並不在於量,而是質,與7名在歐洲踢球卻深陷主力資格競爭的韓國海外球員不同,伊朗隊這8名旅歐球員個個都是俱樂部的主力,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阿茲蒙。這位有著「伊朗梅西」之稱的「95後」小將出生於一個排球世家,15歲起才開始專注於足球訓練,他在國內最好的俱樂部塞帕漢的青訓體系下長成,卻沒有為塞帕漢打過一場正式比賽。
「我們知道亞洲有一些球隊的隊員分布在歐洲頂級聯賽中,比如英超、德甲,可我清楚,他們是很難在那樣級別的聯賽中覓得出場機會的。而伊朗海外球員分布在希臘、俄羅斯、荷蘭,這些國家的聯賽可能和西甲或者英超有差距,可我的隊員在那裡能夠踢上球,甚至擔當絕對主力,這對伊朗國家隊來說是實實在在的福音。」凱羅斯對於伊朗球員如今的留洋選擇頗為贊成,事實也證明了其正確性,而更多地伊朗球員正走在這條道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