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有沒有國王
伊朗是有國王的
『貳』 在伊朗注冊商標不能注冊的有什麼
在33類不能注冊;
32類中的「啤酒」也不能注冊;
如果商標中有女性圖樣,也不能注冊。
『叄』 讓各國政要深受其害的扒手國王,最後結局怎樣
埃及法老王法魯克行為非常怪異。法魯克是在1936年登基,就任埃及法老王,當時他才只不過是一個16歲的大男孩。
法魯克在位的表現,就象一個被寵壞了的小孩子,一切為所欲為,叫人傷透腦筋。
他喜歡吃、酷愛美色、更愛飛車,而且還有個怪癖—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就是扒走皇宮貴賓口袋中的東西。他是古今中外,唯一的一位扒手國王。
只要他看上某樣東西,他就會弄到手,即使是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懷表,他也照樣從邱吉爾的背心口袋中把它扒走(後來由於英國政府提出抗議,他才很不情願地把這個懷表送還給邱吉爾)。
法魯克被推翻後,定居在羅馬郊外的一處別墅。
當時他只不過32歲,但體重已達到300磅,因此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得多。
到了40歲時,法魯克變得奇懶無比,整天關在一間黑暗的房間里,不停地吃巧克力,看電視。
1965年,法魯克在飽餐一頓之後,突然暴斃,死時只有45歲,他死前所吃的那一頓餐,數量多得驚人,幾乎可供一連人吃,內容包括十幾顆牡蠣、十尾大龍蝦、三隻烤豬、豆子、水果。可以說,他是吃死的。
他是埃及最後一位國王。
『肆』 他貴為國王,為何走到哪偷到哪
一般來說,小偷不是什麼光明正大的職業,電影《天下無賊》中,葛優飾演的小偷黎叔還曾嘲諷過劫匪:最看不起這些搶劫的了,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也許在一部分小偷眼裡,偷到別人的東西,非但不是什麼罪惡,反而還值得驕傲。就像那位國王一樣,本來身為一國之主,坐擁無數財產和聲望,可他偏偏有一個怪癖,喜歡偷東西,走到哪偷到哪,連丘吉爾也不放過,實在是很奇葩。
另外,他還在1944年,在伊朗國王途徑埃及的送葬隊伍中,從國王身上竊取了大量陪葬物,包括寶劍、榮譽勛章等,當時的人們都稱他為「開羅小偷」。1952年,法魯克因叛亂被迫退位,流亡義大利。1965年,法魯克在羅馬的聖卡米洛醫院去世,死前的一頓飯吃了12隻大龍蝦、8條魚、5碗炒飯等等,據統計,其數量完全可以供養一支軍隊。
『伍』 埃及最後一位國王是誰,他擁有整個國家,為何卻經常偷竊,竟還偷過丘吉爾的懷表
埃及的最後一位國王就是法魯克一世,這個人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嗜好,就是特別喜歡去偷別人的東西,這個幾乎已經成了他的一個嗜好了。其實當時在埃及很多大臣在向他奏報國事的時候,基本上都會被他偷走一些東西的,很多大臣後來在進奏的時候,都會把自己上身上值錢的東西全部取下來的。而且這個國王還偷過其他國家元首的東西的。
法魯克一世除了有偷盜的不良嗜好以外,自己還特別的好色,風流成性,另外這個人特別喜歡飆車。終於埃及人民無法忍受這個國王的一些所作所為了,在1952年的時候把法魯克一世趕下台了,所以說法魯克一世其實也是自作自受。
『陸』 奇葩國王為何以偷竊為樂,偷丘吉爾懷表,連伊朗國王的陪葬品也不放過
歷史上的這個國王真的好奇葩,他作為一國之主,坐擁天下,卻以偷竊為樂,偷國丘吉爾懷表,甚至連伊朗國王的陪葬品也不放過。除此之外,他還好吃好色,不愛江山愛美女,游戲人生,最後他的死因更是奇葩。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來了解這位奇葩國王的奇葩人生。
1965年,45歲的法魯克一世死於羅馬的醫院之中。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他被埃及秘密警察殺死;另一種說法是他暴飲暴食撐死的,他最後一頓飯吃了12個大龍蝦、8個牡蠣、8條魚、5碗炒飯以及大量的乳酪、糕點以及水果。他一下子吃這么多東西,比豬吃得多,很有可能是他暴飲暴食,身體肥胖,又吃了大量的海鮮,從而引發了心臟病等一類的疾病,導致其死亡。而關於他被埃及秘密警察殺死的陰謀論不足為信,畢竟他已經退位了十幾年,對埃及政府毫無威脅,不至於再派人將其殺害。各位,你們認為呢?
『柒』 曾貴為埃及末代國王的法魯克,為何會喜歡當扒手
因為他小的時候就不學無術。
完成學業後,他把手伸到許多拜訪他的人的口袋裡,甚至在重要場合參加宴會的人都都被偷了錢和個人物品,感到很滿足。他的愛好甚至造成了兩次外交危機,有一次,他偷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懷表,並在英國反復施加壓力和嚴重抗議後才歸還。在更嚴重的情況下,他伸手去拿伊朗國王的棺材,偷走了伊朗國王埋葬的劍,勛章。伊朗國王的地位很重要,但當時兩國是聯姻的關系,伊朗國王是法魯克一世的妹妹的公公。這一舉動直接導致伊朗與埃及的關系降到了冰點,並使她的不幸政治婚姻更加惡化。直到法魯克廢除,伊朗才恢復了這些葬禮。
『捌』 中東產油國的國民都很富裕么
不是
中東產油國貧富差距很大
關於兩極分化與貧富懸殊的加劇
石油繁榮的到來,令一些阿拉伯富油國的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海灣各國城市建設成績斐然,高層建築像雨後春筍般矗立在各國大地上,商店裡貨物充足,走進超級市場,能買到各國的產品,美國的罐頭、西德和日本的家用電器、義大利的時裝、法國的香水和化妝品……應有盡有;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是豪華的美國「雪佛萊」、西德「賓士」汽車;政府辦公樓、學校、醫院以及每一個家庭的住宅建築和陳設都很講究,冷氣機十分普通,使這片被熱帶沙漠氣候覆蓋的中東大地在炎炎夏季絲毫不覺酷熱難挨。
然而,同樣在這片土地上,另一個角落的人民生活卻十分困苦,生產力水平低下,失業人數增加,通貨膨脹,社會經濟文化落後。葉門的大街上沒有一輛接一輛的外國高級豪華小轎車駛過,商店裡商品匾乏,人們購物常常要排長隊,高樓大廈極少,依然可見的是被稱作「阿布布」的土房子屋,更談不上家用電器和冷氣機。多麼截然不同的對比!
中東地區,石油開發只是加劇了這里的兩極分化,使貧富之間的差距更大。當然一方面是絕對貧困,一方面是相對貧困。中東地區存在著產油國與非產油國之間的貧富分化,也存在富油國與貧油國、少油國之間的貧富分化,同時,在一國之內還存在著上層統治者與一般老百姓之間的貧富差距。
中東的富商大廈幾乎都是在石油價格空前上升的年代裡發跡的,沙漠中的阿拉伯王公貴族也是因石油而富甲一方的。的確,石油——安拉賜予的「黑金」造就了一代富豪大款。產油國的豪門巨富基本上是由二種類型的人組成的。
(一)阿拉伯王室統治家族
現代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第一任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先後娶過300多個妻子,所生子女不計其數,僅遺下得到正式承認的兒子43人,孫子100多人,重孫500多人,連同三個旁系叔伯的子孫,王室現有男性成員即親王約5000人,整個家族在17000人以上,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王室。
沙特的巨額石油收人,大部分落人王族成員手中。根據官方資料,國家每年從預算中撥出3億美元給沙特家族開支,實際拔給的款項要比這個數字大幾十倍。5000個親王每人每月從石油收入中領取6萬美元生活津貼,還有數十億美元每年要補貼17000名王室成員。親王們做各種投機生意聚斂財富,他們在了解到國家發展計劃後,預先以低價購買土地,再以高價賣給政府或公司,牟取暴利。一位親王出售朱拜勒工業企業地皮,賺收20億美元;另一親王出售利雅得機場上地,賺取80億美元。有些親王在私營企業、銀行中握有股份,在阿拉伯國民銀行中有三位親王充當創業股東,每人各有7500股(每股100里亞爾,合29.8美元)。還有一些親王充當中間人或外國公司的代理人,坐收傭金和回扣。一個承包軍火的親王個人財產達40億美元。同時,國家對親王們經營的企業給予各種各樣的優惠,從提供無息貸款、贈款到免除稅收,使他們發財致富,飛黃騰達。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沙特王室財產已達800多億美元,有800多名親下成了百萬富翁。
巴林的統治者是哈利法家族,現在的埃米爾伊薩·本·蘇萊曼·哈利法是哈利法家族第18位統治者,該家族人數估計有400人,全國國民收入的1/ 3歸他們所有。卡達的統治者是阿勒薩尼家族(屬伯努·塔米姆部族),其家族有2000人以上,國家財政收入的大部分歸他們所有。
伊朗前國王巴列維是億萬富翁。據估計他的財產有200多億美元。在伊朗形成了以國王為首的,包括王室成員、高級官吏和將軍、大資本家和大地主在內的豪門巨富,號稱「伊朗二千家」,他們依仗權勢,巧取豪奪,利用各種手段,聚斂了大量財富。
(二)與王室有某種關系或依靠個人奮鬥成為巨富
這部分巨富主要由承包商、建築材料和建築設備商、房地產投機商、大批發商和零售商、銀錢兌換商、股東和企業家等組成,有的人同時經營各種工商業及銀行業。他們構成了各產油國的資本家階層,其人數不太多,工商業經營的歷史也不長,但發展迅速,有不少屬於暴發戶,不僅在國內開辦各種企業,而且大量投資於國外,成為擁有百萬資產的富翁。
他們中的一些人發財致富是由於家庭社會地位高,本人又受過西方教育,有比較好的條件。蓋特·法拉昂的父親是費薩爾國王的首席顧問,本人畢業於哈佛大學,30多歲就成了企業家,擁有自己的一份資產。阿德南·卡紹基可謂傳奇人物,他是土耳其血統的沙烏地阿拉伯人,父親是沙特第一任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的御臣,因此他與王室有著密切的關系。他曾在亞歷山大維多利亞學院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回國後,他得到了製造灰尼板的特許權,開設了國民灰尼板公司,在這一基礎上,建立起「商業帝同」——三合一控股公司,1978年該公司已擁有4億美元的資產。70年代中期,卡紹基在世界上許多地方經營房地產業務。同時他成功地利用他同王室的關系,擠進了龐大的軍火貿易市場,29歲時成為把沙特看作未來武器大市場的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的代理人,之後,他為世界各種軍火廠家和阿拉伯國家要人牽線搭橋做武器生意,報酬巨額,短短幾年裡卡紹基一躍成為沙特王國首富之一,40歲左右時資產便高達40億美元,過上了天方夜譚式的生活。
蘇萊曼·奧拉揚是沙特王國最負盛名的多種經營巨商,擁有相當規模的商業船隊和大約12億美元的資產。同時在對美證券投資方面享有盛名;1989年被選為他年輕時工作過的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最高董事會成員。奧拉揚商業集團是沙特許多進口商品的代理商,從事汽車、建築設備的銷售與維修等,還開展運輸、保險、房地產、車船出租等業務,與國際上大公司的合作項目也較多,有金屬加工,鑽機維修等。此外,該集團在沙特和海外擁有大量房地產,在國外的投資,包括在美國和西歐的房地產及其他有價證券,總計超過5億美元。
阿卜杜·拉迪夫·賈米爾汽車批發集團,以創始人的名字命名,是沙特第二大商業集團,苦心經營20年,建立起雄厚家業,1980年該集團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利潤約1億美元。同時賈米爾還開辟其它財源,例如房地產,海外投資。他在摩納哥蘭特卡洛建立了一家海外投資公司,由其兒子優素福負責管理,賈米爾的財產估計至少有5億美元。
在今天的海灣各國,注意保持商業信譽的著名財閥有巴林的卡努家族、沙特的蘇萊曼家族、儒法利家族和蓋賽伊比家族等等。蘇等曼家族的頭目阿卜杜勒·阿齊茲·蘇萊曼擔任吉達工商會議所的副會長,是沙特財界的頭面人物。曾經是沙特最大兌換商的拉茲希家族開設了銀行,作為民間最大的農業經營者,支撐著作為小麥出口國的沙特農業。
這些人的資產都在數億美元以上,他們不像王室成員,每年有數千萬美元的俸祿。他們依靠自己精明靈活的經商頭腦,懂得利用石油帶來的有利經商條件和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從而建立自己的家業,擴大自己的財富。當然不能否認,他們的財富中也包含著無數帶動者付出的血汗。
王公貴族、富商大賈、上層統治者驕奢淫逸,揮金如土,浪費驚人。他們買飛機、買遊艇、建別墅,吃喝嫖賭玩樂,極盡享受之能事。
一位曾在沙特親王專機上當過空姐的美國小姐敘述:當她第一次參觀親王的專機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駕駛艙內機長座椅是皮製的,包括安全帶扣子,所有金屬部件都是黃金製成的;客艙里放著花絲絨長睡椅,卧室里床上罩著紅色狐皮床罩,貂皮枕頭和鑲著貂皮邊的毛毯;盥洗室裡面有金制的淋浴器和一個金制坐池;游戲室里一面牆上掛著藝術壁毯,另一面牆上是一整塊大鏡子,整個飛機上到處顯示著富麗豪華。
在機場上到處停放著親王們成群結隊的私人噴氣客機,供他們隨時出國觀賞取樂。沙特前國王哈里德私人擁有一架波音747座機,機上備有施行心臟外科手術的設備,他的私人遊艇長達200英尺,價值1260萬美元。阿德南·卡紹基擁有飛機5架、海上遊艇3艘,其中一艘叫「那比拉」號的遊船,是一艘86米長的海上宮殿,有直升飛機升降台、夜總會、最現代的操作室。為了表明自己富有,阿德南還有把自己的一艘遊艇上原用黃金澆鑄成的船名,全部用白金重鑄。
石油王子們不僅在本國國內修建星羅棋布、富麗堂皇的宮殿,而且到國外去購買、修建宏大的別墅。沿著地中海西北部的芒東、摩納哥、昂蒂布、戛納直到土倫,是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巨富雲集的藍色海岸,在此購買房子已成為國際巨富的一種身份標志。卡達酋長、阿布扎比酋長、沙特國王、黎巴嫩富商安東尼·塔努里、約旦元帥等都在藍色海岸擁有豪華寓所,軍火商阿德南在世界12個地方有豪華別墅,僅藍色海岸就有好幾幢住宅屬於他。有些石油富豪在此建房甚至出於心血來潮。例如,沙特有兩兄弟、在一塊一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蓋起了兩幢居住面積1000平方米的別墅,房前是一覽無遺的戛納海海灣和昂蒂布角。房子建成後,兩兄弟突然發現自己是不會去住的,於是決定出售,毫不費力地找到主顧,對方願意出價1億法朗,並且一次付清。
昂蒂布角建有專供國際大亨使用的港口,隸屬國際遊船俱樂部管理,只停泊19艘船,1984年阿德南第一個參加投資,為此還獲得昂蒂布市頒發的榮譽市民勛章。卡達酋長的「阿爾漫沃」號一年四季停在港口內,沙特國王法赫德的遊艇是世界上最大的,長度為146米,它在碼頭上有專用的泊位。有這樣一則故事,幾年前沙特國王來海港度假,作為貴賓,他受到俱樂部的殷勤接待,國王同意穿上便服與俱樂部主任嘉米葉·萊翁合影。回去後不久,國王給俱樂部寄了1張100萬法朗的支票,以示感謝,但是支票錯寄到昂蒂布市政府。市府趕快用這筆錢給一處古跡方堡裝上了彩燈。主任萊翁知道後很不高興,要討回這筆禮錢,可市長卻回答他:「你保留照片,我保留支票,咱們兩清了」。因這100萬法朗,俱樂部和市府搞得不愉快,自此三年多過去了,法赫德國王都沒再去自己在昂蒂布的遊船上。
除了藍色海岸外,石油大亨們還在巴黎、日內瓦購建寓所。1982年,當時還是王儲的法赫德在日內瓦修建了豪華寓所,風格是新文藝復興式的,大理石的直柱、鐵製品都經過鍍金,窗門全部可以防彈,擁有27個睡房,價值2110萬美元,是王室在瑞士最豪華的寓所。
日內瓦區還有若干處王室寓所,其中包括一幢14世紀時的堡壘式建築物「貝列夫保」,它的永久主人是持伊朗護照,曾兩次角逐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的沙魯丁·阿迦·汗。還有一所屬於沙特蘇丹親王的宅邸,1970年購置,據說花了1110萬美元進行裝修。沙特王儲阿卜杜勒親王1988年放棄他在巴黎一座面積450平方米的寓所,原因是嫌它太小了,同時,將住所中的傢俱分100攤,以800萬法朗(130萬美元)的拍賣價出售。
巨富們不僅在國內,而且在他們喜歡的城市開羅和倫敦大肆揮覆,縱色恣情。據埃及旅遊部的統計材料表明,到埃及旅遊的沙特人最多。每周一、四,很多沙特人邀請數百名客人乘坐大型客機從利雅得飛往開羅,舉行各種各樣的家庭活動,譬如,在高級賓館為兒子或女兒舉行非常奢華的婚禮,有瘋狂的肚皮舞和阿拉伯通俗歌曲助興。倫敦到處都有阿拉伯人,他們大量采購物品,也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尋歡作樂的聚會。以前,阿拉伯人比較喜歡去西方國家觀光游覽,近年來,對東南亞也大感興趣,來度假旅遊的人絡繹不絕,人數不斷增長。
與豪門巨富相比,一般百姓的生活就差遠了,但是同中東其它國家相比,海灣諸國平民的生活也是較富裕的。他們家家僱用外籍勞動力做家務,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和盛行,並且以多僱人為榮、科威特人的家庭一般都雇有一至數名東南亞籍或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傭工。從廚房烹調、會客室接待、看管孩子到開車等事務全由僱工擔任,僱主什麼都不用做,不少科威特家庭的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兩極分化,貧富懸殊在中東地區表現得十分鮮明。阿拉伯產油國里干粗活、臟活、重活,比如清潔工、搬動工等都是外籍勞工,他們同其它一些低收入者構成了產油國里的貧者。貧窮者不僅生活上清貧,而且精神上、肉體上還遭受歧視和折磨,在今天阿拉伯世界,客籍勞工代替了從前的奴隸,各種僱傭合同和假婚姻掩蓋了「奴隸制」真相。石油大亨們從歐洲、非洲、亞洲進口奴隸。一名叫施瓦爾的女傭從住在倫敦的兩個科威特姐妹家逃了出來,身上有93處傷疤,類似於這樣的人在英國還存1000人之多。
伊朗工資差別十分巨大,國家石油公司總經理月薪為15萬里亞爾,大約相當於工人最低工資的的100倍,國會議員月收入11.5萬里亞爾,省長月薪4~9萬里亞爾,都高出工人最低工資的好幾十倍。眾多工人住在貧民窟,他們微薄的工資收入,難以養家糊口,農民收入則更低。
埃及窮人成千上萬,住在棚戶區,擁擠、臟亂、不堪形容,許多人沒有工作,沒有希望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月薪才80埃鎊,還有一些畢業生甚至處於失業狀態。窮人的生活水準很低。
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是沙特農民,占人口總數1/ 4的農民的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僅佔1%。
由上述可見,石油繁榮使中東地區貧富分化日趨嚴重,一方面是王公貴族、豪門巨富、上層人物過著花天酒地、窮奢極侈、荒淫無恥的生活;一方面是窮苦者為填飽肚子而奔忙,為艱難生活而煩惱。這就是當今中東地區的社會現實。
『玖』 求波斯歷代皇帝即位表(全)
一、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8年-前330年),被稱為波斯第一帝國。
1、居魯士大帝,岡比西斯一世之子,約前550年–前530年在位(約前559年 –前550年征服米底王國)。
2、岡比西斯二世,居魯士大帝之子,前529年–前522年在位。
3、高墨達,據稱是居魯士大帝之子,前522年在位(可能是篡位者)。
4、大流士一世,高墨達的連襟、阿爾沙米斯之孫,海斯塔斯皮斯之子,前521年–前486年在位。
5、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前485年–前465年在位。
6、阿爾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65年–前424年在位。
7、薛西斯二世,阿爾塔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24年在位。
8、塞基狄亞努斯,薛西斯二世同父異母的兄弟及對手,前424年–前423年在位。
9、大流士二世,薛西斯二世同父異母的兄弟及對手,前423年–前405年在位。
10、阿爾塔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之子,前404年–前359年在位。
11、阿爾塔薛西斯三世,阿爾塔薛西斯二世之子,前358年–前338年在位。
12、阿爾塞斯,阿爾塔薛西斯三世之子,前338年–前336年在位。
13、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二世之曾孫, 前336年–前330年在位。
二、塞琉古帝國(公元前312年-公元63年)
1、塞琉古一世,總督:前311年-前305年;國王:前305年-前281年。
2、安條克一世,前291年起與父共治;單獨統治:前281年-前261年。
3、安條克二世,前261年-前246年。
4、塞琉古二世,前246年-前225年。
5、塞琉古三世,前225年-前223年。
6、安條克三世,前223年-前187年。
7、塞琉古四世,前187年-前175年。
8、安條克四世,前175年-前164年。
9、安條克五世,前164年-前162年。
10、德米特里一世,前161年-前150年。
11、亞歷山大一世,前154年-前145年。
12、德米特里二世,前145年-前138年。
13、安條克六世,前145年-約前140年。
14、戴奧多特斯,約前140年-前138年。
15、安條克七世,前138年-前129年。
16、德米特里二世,復位,前129年-前126年。
17、亞歷山大二世,前129年-前123年。
18、克利奧帕特拉·特阿,前126年-前123年。
19、塞琉古五世,前126年/前125年。
20、安條克八世,前125年-前96年。
21、安條克九世,前114年-前96年。
22、塞琉古六世,前96年-前95年。
23、安條克十世,前95年-前92年或前83年。
24、德米特里三世,前95年-前87年。
25、安條克十一世,前95年-前92年。
26、腓力一世,前95年-前84年或前83年。
27、安條克十二世·狄昂尼索斯,前87年-前84年。
28、提格蘭二世,前83年-前69年,亞美尼亞國王,征服了敘利亞。
29、安條克十三世,前69年-前64年。
30、腓力二世,前65年-前63年。
31、塞琉古七世,前70年-前67年。
三、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
1、阿爾沙克一世,前247年─前211年。
2、梯里達底一世,前246年─前211年。
3、阿爾沙克二世,前211年─前191年。
4、弗里阿帕提烏斯,前191年─前176年。
5、弗拉特斯一世,前176年─前171年。
6、米特里達梯一世,前171年─前138年。
7、弗拉特斯二世,前138年─前128年。
8、阿爾達班一世,前128年─前124年。
9、米特里達梯二世,前124年─前87年。
10、戈塔爾澤斯一世,前91年─前78年。
11、奧羅德斯一世,前78年─前77年。
12、薩納特魯斯,前77年─前70年。
13、弗拉特斯三世,前70年─前58年。
14、米特里達梯三世,前58年─前57年。
15、奧羅德斯二世,前57年─前37年。
16、帕科羅斯一世,前39年─前37年。
17、弗拉特斯四世,前37年─前30年。
18、梯里達底二世,前30年─前29年。
19、弗拉特斯四世,前29年─前28年。
20、梯里達底二世,前28年─前26年。
21、弗拉特斯四世,前26年─前2年。
22、弗拉特斯五世,前2年─4年。
23、穆薩,前2年─4年。
24、奧羅德斯三世,4年─7年。
25、沃諾奈斯一世,7年─11年。
26、阿爾達班二世,11年─35年。
27、梯里達底三世,35年─36年。
28、阿爾達班二世,36年─38年。
29、瓦爾達內斯一世,38年─47年。
30、戈塔爾澤斯二世,38年─51年。
31、沃洛加西斯一世,51年─78年。
32、瓦爾達內斯二世,55年─58年。
33、沃洛加西斯二世,78年─80年。
34、帕科羅斯二世,78年─79年。
35、阿爾達班三世,79年─90年。
36、帕科羅斯二世,90年─105年。
37、沃洛加西斯三世,105年─147年。
38、奧斯羅埃斯一世,109年─129年。
39、帕爾塔馬斯帕提斯,116年。
40、米特里達梯四世,128年─140年。
41、名字失傳的國王,140年。
42、沃洛加西斯四世,147年─192年。
43、沃洛加西斯五世,191年─208年。
44、沃洛加西斯六世,208年─228年。
45、阿爾達班四世,213年─226年。
四、薩珊波斯,波斯第二帝國,最後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國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
1、阿爾達希爾一世,224年─240年。
2、沙普爾一世,240年─272年。
3、霍爾木茲一世,272年─273年。
4、巴赫拉姆一世,273年─276年。
5、巴赫拉姆二世,276年─293年。
6、巴赫拉姆三世,293年。
7、納塞赫或泥涅師,293年─302年。
8、霍爾木茲二世,302年─309年。
9、沙普爾二世,309年─379年。
10、阿爾達希爾二世,379年─383年。
11、沙普爾三世,383年─388年。
12、巴赫拉姆四世,388年─399年。
13、伊嗣俟一世,399年─420年。
14、巴赫拉姆五世,420年─438年。
15、伊嗣俟二世,438年─457年。
16、霍爾木茲三世,457年─459年。
17、卑路斯一世,457年─484年。
18、巴拉什,484年─488年。
19、卡瓦德一世,488年─531年。
20、扎馬斯普,496年─498年。
21、庫思老一世,531年─579年。
22、霍爾木茲四世,579年─590年。
23、庫思老二世,590年─628年。
24、巴赫拉姆·楚賓,590年─591年。
25、霍爾木茲五世,593年。
26、卡瓦德二世,628年。
27、普蘭杜赫特,629年。
28、阿爾達希爾三世,628年─630年。
29、卑路斯二世,630年─631年。
30、霍爾木茲六世(或五世),631年─632年。
31、阿扎爾米杜赫特,633年—634年。
32、伊嗣俟三世,634年─651年。
五、伊朗薩非王朝(1501—1736年),波斯第三帝國,由波斯人建立統治伊朗的王朝。
1、伊斯邁爾一世,1501年─1524年。
2、塔赫瑪斯普一世,1524年─1576年。
3、伊斯邁爾二世,1576年─1577年。
4、穆罕默德一世(穆罕默德·科達班達),1577年─1587年。
5、阿巴斯一世(大帝),1587年─1629年。
6、薩非,1629年─1642年。
7、阿巴斯二世,1642年─1666年。
8、蘇萊曼一世,1666年─1694年。
9、海珊,1694年─1722年。
10、塔赫瑪斯普二世,1722年─1732年。
11、阿巴斯三世,1732年─1735年。
六、愷加王朝,公元1779年—公元1921年
1、法塔赫·阿里沙(1797~1834在位);
2、穆罕默德·沙(1834~1848在位);
3、納賽爾丁·沙(1848~1896在位);
4、穆扎法爾丁·沙(1896~1907在位);
5、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1909在位);
6、艾哈邁德·沙(1909~1925在位);
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國名在國際上更為伊朗。
(9)伊朗國王有多少勛章擴展閱讀:
波斯的形成及發展過程: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國滅亡。公元224年,薩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國,651年亡於阿拉伯帝國。公元874年,薩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國再次重建,1935年巴列維王朝禮薩·汗改國名為伊朗。
歷史上波斯人曾建立過多個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曼王朝、薩非王朝、愷加王朝等。全盛時期領土東起印度河平原、帕米爾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亞,西至小亞細亞、巴爾干半島,北達高加索山脈、鹹海。
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古代君主制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