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F-14戰斗機的服役情況
在冷戰的時代,美國為了執行圍堵蘇聯政策,對於遏止蘇聯進出波斯灣與印度洋的伊朗巴勒維王朝非常支持,剛好伊朗又有石油可供購買先進的軍備,伊朗空軍(Imperial Iran Air Force,IIAR)便操作了許多美製戰機。這些戰機包括F-5A/E,F-4D/E 以及P-3F反潛機,甚至還有沒有交機成功的F-16戰斗機。
1972年,尼克松總統到達伊朗訪問。巴勒維國王便向他抱怨說,蘇聯的米格-25偵察機經常侵犯伊朗北部領空,而伊朗空軍原有的F-4戰斗機根本無法攔截這種兩馬赫以上的入侵者。於是尼克松總統就請伊朗政府從美國空軍的F-15「鷹」式戰斗機與海軍的F-14「雄貓」艦載戰斗機之中選一種,在1973年8月。伊朗政府在謹慎評估之後,格魯曼公司的雄貓中選。正當此時,格魯曼公司遭遇經濟危機。所以伊朗銀行團貸給格魯曼公司7,500 萬美金供其周轉,於是伊朗空軍才能順利買到雄貓戰機。第一批80架雄貓戰機的頭一架於1977年5月交貨最後一架在1978年交貨。但是有一架是留在美國當成實驗機,因此在伊朗的雄貓戰機共有79架。
這些伊朗空軍雄貓戰機的外型與美國海軍的一模一樣,所差的只是內部機密的航電系統,但是射控不死鳥導彈的能力可是一樣。定購了七百多枚不死鳥導彈,實際到貨的只有284枚,在1977年,伊朗巴勒維王朝慶祝其五十周年紀念時,特地舉行了一次雄貓打靶表演。8月,一架由伊朗空軍操作的F-14使用不死鳥導彈,擊落了一架在五萬英尺高空飛行的靶機。而蘇聯政府也得知了這項示威行動,1977年米格-25就退出了伊朗領空,
1979年1月伊朗的伊斯蘭革命爆發,同年4月,巴勒維國王被迫出國逃亡,由霍梅尼(Ayatolla Khomeini)進行政教合一統治的伊斯蘭共和政府成立。霍梅尼在奪權之後,宣稱美國是大撒旦,新的伊朗政府採取反西方的態度。
由於遭到新政府的迫害,在巴勒維國王時代的飛行員與維修人員大多跟著國王流亡海外,再加上美國禁止輸入任何武器及備份零件到伊朗,雄貓戰機無法保障其正常的維修服務。
1980年9月,兩伊戰爭開始。在這場戰爭的初期,伊朗空軍還是佔了些裝備上的優勢。但是在1982年之後,伊拉克空軍向法國采購了超級軍旗攻擊機(Super Etendard)以及幻影F-1 戰機(Mirage F-1)。再加上較先進的馬特拉(Matra)的魔法(Magic)紅外線導彈,使得伊拉克空軍逐漸扳回劣勢。而伊朗空軍以美製戰機為主的維修則因為缺乏補給料件而逐漸停擺,伊朗空軍只能在僅存的戰機中,選取狀況較佳的出動勤務,其它的戰機留在地面上當作器官捐贈者,因此伊朗空軍所能出動的雄貓戰機架次非常有限,而每一次的出動都是要耗用珍貴異常的消耗性零件。到了兩伊戰爭的後期,伊朗空軍每天的起飛架次只有三十到六十架左右,但是伊拉克空軍卻能夠維持一天六百架次。據美國國防部在1994年的估計,伊朗空軍在當時能夠維持起降狀態的F-14不到20架。
伊朗空軍將這些貴重的資產當成是迷你的空中預警管制機來使用。因為AWG-9雷達的功能實在是遠超出一般戰斗機雷達,所以這些F-14就負起指揮其它伊朗空軍戰機的責任。自己遠遠地躲在後頭,絕不輕身涉險。但是打了八年的戰爭,伊拉克宣稱擊落了七架F-14,而伊朗也在1988年春季,宣稱用一架F-14擊落一架幻影F-1戰機。至於F-14最具威力的不死鳥導彈發射能力,伊朗空軍早就無力維修這個復雜的電子系統部份,因此不死鳥導彈在兩伊戰爭並沒有實戰經驗。但是伊朗空軍還是能夠保持F-14發射麻雀導彈與響尾蛇導彈的能力,其原因很可能是里根政府所涉及的伊朗軍售案。
但也有消息指出F-14在伊朗戰果輝煌:戰後在德黑蘭召開了一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是戰爭中每隻參戰部隊和准軍事組織的指揮官,他們總結出在戰爭中伊朗空軍總共發射了71枚AIM-54A,並且在墜毀、叛逃和被擊落的飛機上又損失了十多枚。這個數據也許是正確的,雖然會議也指出戰爭中F-14隻取得了30個戰果。通過這個數據,16個戰果被證明是有AIM-54獲得的,4個可能擊落,麻雀獲得了一個戰果和兩個可能擊落的,響尾蛇被確認有7個戰果。
提交的證據包括雙方飛行員的報告,照相槍/電-光目標識別系統獲得的膠片和殘骸的照片,再加上外國和該國的情報報告。這次會議將由伊朗空軍戰斗機——特別是F-14——在空戰中取得的擊落記錄中的70%都算在了伊朗革命衛隊防空部隊的賬上,要麼就乾脆不予承認。雖然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伊朗空軍取得了130個確定的和23個可能的擊落記錄,但會議仍然做出了這樣的結論。在這些擊落記錄中,有至少40個是用AIM-54擊落的,兩個或三個是用機炮擊落的,大約15個是用AIM-7擊落的,剩下的都是用AIM-9擊落的。有一次四架伊拉克戰斗機被一枚「不死鳥」擊落,還有兩次分別有兩架伊拉克戰斗機被同一枚導彈擊毀。
伊朗空軍F-14「雄貓」仍在服役 保養良好
出於種種原因,伊朗一直能夠通過非正常途徑獲得該戰斗機的配件,因此該國的F-14A一直處在能夠使用的狀態在F-14從美軍退役後,伊朗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裝備F-14A戰斗機的國家。事實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伊朗手中的F-14戰機曾是美軍最怕的裝備之一。上世紀80年代,伊拉克與伊朗爆發長達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開戰初期伊朗空軍憑藉手中F-14、F-4等美製戰機抵消了伊拉克空軍的數量優勢,牢牢掌握了制空權。近距離觀戰的美軍對伊朗F-14戰機的表現自然十分關注,這甚至導致過於緊張的美國軍艦釀下慘劇。1988年7月3日一架伊朗民航客機飛往阿聯酋迪拜港。當時,正在海灣水域巡邏的美國「文森斯」號導彈巡洋艦將其誤認為懷有敵意的伊朗F-14戰斗機,隨即向其發射導彈,導致機上290人全部遇難,
從最新公開的伊朗空軍F-14戰斗機的訓練照來看,伊朗的F-14戰機的保養尚可F-14戰機可以算得上是伊朗空軍中性能最強的戰斗機之一可以用尖爪利牙來形容其在伊朗空軍中的地位。而經過了幾十年的時光這些「波斯貓」的「爪牙」依然鋒利,其戰鬥力不可小視,
伊朗F14戰機配國產零件仍能大規模訓練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報道稱,盡管伊朗空軍加大了國土防空力度,其F-14戰機不斷出現在波斯灣上空,讓人感到這些服役超過30年的戰機仍具有相當威力,「但這只是伊朗刻意製造的假象,德黑蘭花費血本用於維持這種稀有的飛機運作,目的只是希望美國和以色列放棄軍事冒險……」
據消息人士稱,伊朗空軍約有25架F-14仍處於可運作狀態,而當初巴列維國王買回來的F-14多達79架,估計剩下的飛機要麼退役,要麼成為「器官捐獻者」。隨著美國針對伊朗的軍事禁運加大,伊朗空軍盡管賬面上有四個裝備F-14的戰術戰斗機中隊,但實際只有駐扎在沙希德-巴貝耶基地的第32中隊可投入戰備。
按照美國軍方的說法,伊朗為保持F-14戰機的基本作戰功能可謂不惜血本,伊朗革命衛隊在海外開辦大批偽裝的貿易公司,通過走私獲得F-14的零部件。
另外在其他軍工部門的協助下,伊朗空軍還啟動對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的仿製。2004年,一種性能與AIM-54C相當的導彈開始小規模投產。
與此同時,伊朗在保養F-14機載電子設備方面也取得進展。過去伊朗在黑市上花錢最多的F-14零件就是「黑匣子」的核心部件——飛行數據計算機,沒有它,F-14就不能飛。如今,伊朗已能獨立研製。
華盛頓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的伊朗問題專家科斯德曼指出,雖然伊朗不斷強調F-14的威力,但美國和以色列空軍若真的對伊朗核目標動武,伊朗的F-14並非「絆腳石」,因為伊朗能投入戰斗的F-14非常有限,而且伊朗F-14的機載電子系統是幾十年前的淘汰產品,面對以「網路中心戰」技術武裝起來的美以戰機毫無勝算。
有一點可以肯定,伊朗已為F-14戰機開發出相當數量的本土配件。伊朗空軍被美國和以色列多次宣布「死亡」後仍然異常活躍,且展開大規模訓練行動, F-14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為對付蘇聯遠程轟炸機而設計的,主要部署在航空母艦上。它的特點是速度快,時速可達1443公里,並且是美國第三代戰斗機中火力最強的機種,也是最早具有多目標跟蹤和打擊能力的戰斗機。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對它進行了改裝,配備了精確瞄準和打擊系統,在海灣戰爭、巴爾干沖突和伊拉克戰爭中均使用了這一機種。
2006年9月22日,1972年開始服役的F-14「雄貓」重型艦載戰斗機正式退役。
2002年6月,美海軍暫停了全部156架F-14戰斗機在航母上的飛行任務。此次停飛主要是為了深入調查該型飛機前起落架的腐蝕問題。2002年3月2日,在地中海發生了F-14前起落架外氣缸腐蝕、導致彈射事故飛行員喪生的事件。2002年6月17日美海軍F-14經過兩周檢查後,全部重新投入現役使用。海軍最初估計需要2周時間對整個F-14機隊進行檢查,但只花了5天時間即告完成。海軍發現有3架F-14存在相同的隱患,進行了相關維護。
2003年3月,美海軍的F-14D進行了兩周的緊急改裝,隨後在對伊拉克空襲中首次成功的使用JDAM制導炸彈一架F-14D在開戰前曾向伊拉克禁飛區的一個目標投放了一顆908千克MK-84 JDAM。之前F-14D並沒有使用JDAM的軟體。改進完成後,部署在海灣地區海域的3艘航空母艦上的總共30架F-14D都可以攜帶JDAM,從而獲得了全天候精確攻擊能力。還有17架F-14D仍按原訂計劃,在5月份完成JDAM的裝機任務。
盡管在伊拉克戰爭中展現了較佳的多用途能力,F-14仍步步逼近其退役機齡,大量的現役F-14已到達服役壽命F-14與新型戰斗機相比,需要太多的維修,尤其是老式的液壓和電氣系統,使維修更為困難。20世紀90年代,海軍決定讓F-14開始退役,代之以新型的F/A-18E/F。機型轉換的過渡工作可能從2004年秋季開始。
2006年7月28日,F-14完成了其作為現役戰機的最後一次飛行。美國海軍裝備的最後22架F-14均部署在「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此前,兩個中隊的F-14戰斗機剛剛結束了在波斯灣地區的作戰任務--為駐扎在伊拉克的美軍提供空中支援。在「羅斯福」號返回美國後,艦上的VF-31和VF-213中隊的F-14回到歐申納海軍航空站退役,並換裝F-18E/F。
美國海軍當天在弗吉尼亞州的海軍航空站為最後一批22架F-14戰斗機舉行隆重的退役儀式,大約3000名前F-14飛行員、機師和生產員工參加了儀式。之後,這些戰斗機一部分將被封存在亞利桑那州的美軍倉庫里,其餘將贈送給軍事博物館。
F-14退役後,它的角色將由F/A-18型「超級大黃蜂」艦載攻擊機取代。 美國政府曾於1974年將F-14A出口到伊朗,共計80架。後因為伊朗伊斯蘭革命,美國制裁伊朗,這些F-14A處境艱難。F-14從美軍退役後,伊朗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裝備這種戰斗機的國家。為了阻止伊朗的F-14繼續上天飛行,美國技術人員曾與親美派伊朗空軍人員暗中破壞F-14「雄貓」上的AIM-54「不死鳥」導彈。截止到2006年,伊朗仍能維持一個F-14「雄貓」戰斗機中隊升空作戰。
2007年,由於德黑蘭堅持發展其核計劃,致使美伊關系越來越緊張,同年1月,五角大樓凍結了F-14「雄貓」戰斗機零部件的銷售,因為擔心它們會被銷往伊朗。F-14戰斗機零部件的銷售於1月26日暫停。
2007年7月,根據美國國會下屬的政府問責局1日公布調查報告,美國國防部向伊朗出售了數百件飛機零部件使伊朗空軍可以用於組裝和修理F-14戰斗機。調查報告稱,伊朗涉嫌利用美國軍售中的漏洞購買敏感零件,包括戰機零件以及導彈零件等。由於擔心其中的一些飛機零件可能落入伊朗手中,五角大樓宣布停止銷售所有F-14戰斗機的零部件,但是國防部仍然銷售了約1400件可用於F-14戰斗機的零部件。隸屬於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回收和銷售局告訴調查人員,這些零部件當時還沒有被自動列入禁止銷售的武器清單,所以作為多餘的庫存武器銷售出去。還不清楚這些零部件是否落入伊朗手中。政府問責局官員格雷格·庫茨說,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五角大樓在出售庫存武器方面已經強化了安全程序。美軍使用粉碎機等大型機械以及焊炬等切割設備,將淘汰的F-14戰機切割成不過約0.61米見方的碎片,使其零部件根本沒有流入伊朗的機會。
2007年8月,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IRIAF)和伊朗飛機工業集團合作在4個月內已將另外3架F-14A升級飛機返回部隊服役。這3架飛機返回部隊服役是多年工作的高潮,這一高潮投資大約10億美元利用本土公司來改進飛機。最初曾計劃大約20架飛機進行基地級大修,但是在本10年初公布的計劃是改進大約57架飛機,並創建本地工業保障基地。在大量國有和私有企業的幫助下,IRIAF發展了一個現場維護、在線維護和大修或翻修的三級維修和大修系統。後面級別分為三級,飛機要經過22個階段的工作,然後才能返回使用部隊。這些飛機主要大修項目包括疲勞部件替換,更重要的是AN/AWG-9機載武器控制系統(AWCS)火控系統的改裝,另外增加了新的冷卻裝置。機翼、發動機、活動部件已經重裝或改進,液壓件和電線進行了更換。有消息稱,此次改裝減輕了飛機重量,但是飛行性能、武器投放沒像預期那樣得到提高。尚不清楚伊朗使用中的F-14A飛機數量,或許是35架,也或許是這個數的兩倍,伊朗方面說3架升級飛機是44架飛機中的3架。
2007年6月,國防部犯罪調查局的工作人員發現,在加利福尼亞州奧蘭治縣的約翰韋恩機場擔任飛行教練的禮薩塔比布是一名伊朗間諜,為伊朗軍方采購受禁的飛機和導彈零部件。
加利福尼亞州聖安娜的聯邦法官曾判處52歲的塔比布2年徒刑,罪名是幫助伊朗購買F-14「雄貓」戰斗機零部件。親西方的伊朗國王在1979年下台前曾購買了80架F-14戰斗機。如今伊朗是唯一使用這款老飛機的國家,美國禁止向它出售F-14的零部件。據執法官員稱,塔比布和一名同夥輕而易舉地獲得了數以千計的「雄貓」零部件,來源令人驚訝:同美國政府合作公開拍賣剩餘軍事裝備的網站。
國防部和國土安全部的調查人員透露,他們正在追查幾十起受禁裝備通過軍方剩餘物資銷售系統外流的類似案件。在追蹤流向伊朗的F-14零部件時,執法人員無意間在加利福尼亞州兩個機場的倉庫里發現了4架完整的「雄貓」戰斗機。附近的一個海軍機構草率地把3架飛機賣給廢品收購站,幾家小型博物館買下了它們;將另外一架飛機以4000美元的價格賣給派拉蒙影片公司用於拍攝電視劇《執法悍將》。
一次又一次,調查人員在公司庫房裡或中間商的住所和手提箱里查出欲賣給潛在對手的敏感軍事裝備。當前仍在進行的一項調查更為令人不安地暴露了五角大樓的漏洞。
2005年在搜查加利福尼亞州一幢可疑建築時,國防部調查人員找到了F-14零部件,但令他們瞠目結舌的是這些零部件正是兩年前在另外一起案件的調查中截獲的,上面還貼有那次案件的物證標簽。政府問責局一個特別工作組的調查人員經化裝偵查發現,從國防部獲得敏感零部件易如反掌。他們總共發現了幾千個受禁物品本應由軍方保存或銷毀,但卻在網上公開拍賣的例子。
問責局認為,五角大樓和網上公司都負有責任。
Ⅱ 伊朗打下的坎大哈野獸的RQ-170 以後對中國會有好處么
RQ-170 哨兵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一種主要用於對特定目標進行偵查和監視的隱形無人機,也被稱作「坎大哈野獸」。這一綽號得名於它近年來多次被目擊在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國際機場出沒。美國空軍於2009年承認了它的存在,稱RQ-170是一款正在由美國空軍開發、測試並即將走向實戰的低偵測性無人飛機系統(UAS),將為美國聯合部隊指揮官執行偵察和監視任務。它曾在持久自由行動中被部署在阿富汗境內,有消息稱它也將被部署在韓國。
根據美軍的習慣,「RQ」這一定名就暗示了RQ-170「哨兵」不大可能攜帶武器,因為「R」是英文中「偵察」(Reconnaissance)的首字母。美國《航空周刊》 (Aviation Week) 評論員大衛·A·福爾哈姆(David A. Fulghum)曾經推測,無人機可能是一種「戰術型、操作指向型平台,而不會進行戰略性情報收集任務。」擊斃拉登的軍事行動似乎證明了無人機的偵察性能。
設計與性能
RQ-170無人機,實際上就是指RQ-170「哨兵」。它由洛克希德·馬丁「臭鼬工廠」( Skunk Works)負責設計,其定位是隱形無人機。有研究者已經注意到它與先前的隱形機與無人機項目,比如RQ-3「暗星」與「臭貓」(Polecat)的相似之處。它沿用了無尾飛翼式飛機的設計理念,外形與B-2隱形轟炸機相似,就像是一隻回飛鏢。與F-117A隱形戰斗機與B-2隱形轟炸機不同的是,RQ-170的機翼並沒有遮蔽排氣裝置,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避免敏感部件進入飛機平台後遭遇操作損失,並最終導致這樣的技術誤入他人之手。 關於RQ-170與另一款正在研究中的無人機項目MQ-X的關系,美國空軍上校向外界透露,RQ-170與MQ-X項目無關,後者目前正在確定隱形技術與發動機的選擇,因此,RQ-170不會取代目前正在服役的MQ-1「捕食者」與MQ-9「收割者」(國內有人譯為「死神」)無人機。 「哨兵」悄悄部署坎大哈
[1]RQ-170採用無尾翼飛翼設計,使用單引擎,《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估計其翼展為20米(66英尺)左右。它的起飛重量理論上比RQ-3「暗星」更重,可以達到3856公斤(8,500磅)。它的設計並沒有採用隱形工程學中幾種慣用要素:有凹口的起落架艙門和尖銳的機翼前緣。它的機翼呈現彎曲的輪廓,並且排氣口並沒有被機翼所遮蔽。有分析者推測這款無人機的中度灰色可能暗示了中海拔上限——不大可能超過1,5240米(50,000英尺),因為高上限飛機一般在外觀上會塗色較黑以更好地實現隱蔽性能。根據推測的起飛重量與海拔上限,研究人員推測這款無人機可能採用通用電氣TF34發動機或者相關的改進版。 根據目前公開來源的圖像,航空專家估計,RQ-170將配備電光/紅外感測器,機身腹部的整流罩上還可能安裝有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機翼之上的兩個整流罩可能裝備數據鏈,機身腹部和機翼下方的整流罩將安裝模塊化負載,從而允許無人機實施武裝打擊並執行電子戰任務。更為激動人心的是,RQ-170甚至可能配備高能微波武器。美國空軍對微波武器情有獨鍾,在不久前,美國空軍剛剛為BAE系統公司提供了150,000美元的投資,用於研發微波計算機系統。幾個月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得到了美國空軍230,000美元的訂單,用於開發「高能激光能量武器」,斯威特曼立即猜測RQ-170也可能裝載該系統。
編輯本段研發
2001年EP-3E偵察機在中美撞機事件之後在中國迫降,致使美國國防部下決心研發一種隱形無人機,以避免涉密裝備和機組成員落入其他國家。RQ-170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它由洛克希德·馬丁著名的臭鼬工廠設計,與之前的一些隱形無人機,如RQ-3暗星,在設計上有相似之處。[2]採用無尾飛翼的氣動設計,搭載一台渦扇發動機作為動力。據估計,RQ-170的翼展在20米左右。代號中的「RQ」意味著RQ-170是一種不攜帶武器的無人機,是第一種被證實承認的採用隱身設計的無人機。
編輯本段部署
2009年12月4日,美國空軍首次證實了RQ-170的存在。持久自由行動中,RQ-170被部署在阿富汗境內。由於2007年年底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國際機場露面,它獲得了「坎大哈野獸」的外號。值得注意的是,在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裝目前既沒有防空導彈,也沒有雷達,所以RQ-170的隱性性能對於阿富汗戰場並沒有多大意義,RQ-170在阿富汗的部署很可能是針對中國。另有消息稱RQ-170將被部署在韓國,以便對朝鮮進行監視。
突襲本·拉登
在2011年5月1日晚,在美國海軍特種作戰發展小組突襲本·拉登住所的軍事行動中,至少有一輛RQ-170「哨兵」對這一區域實施監控,並為奧巴馬及其高級國家安全顧問提供了連續的視頻信號。RQ-170同時也監控了巴基斯坦軍隊的無線電廣播,以預警巴軍對此次軍事行動的反應。 這次突襲行動發生在距離美國承認RQ-170隱形無人機項目存在僅18個月之後,可以確認的是,它是RQ-170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實戰操作。
RQ-170的實戰歷史
RQ-170「哨兵」最早由美國空軍第20偵察中隊進行測試操作,該中隊曾在內華達州托諾帕試驗靶場為基地對其進行測試。隨後,美國開始向阿富汗部署RQ-170「哨兵」,有人於2007年底目擊了這款新型無人機出現在坎大哈國際機場。正是這次現身引起了各國分析人士的種種猜測,比爾·斯威特曼為它起了一個響當當的綽號:「坎大哈野獸」("Beast of Kandahar")。2009年12月4日,面對公眾對「坎大哈野獸」的猜測,美軍終於承認「出現在坎大哈機場的灰色飛翼無人機模糊照片」與RQ-170「哨兵」有關。之後,又有人目擊了RQ-170「哨兵」在阿富汗地區出沒,當時有人推測,塔利班並沒有自己的雷達系統,部署這款尖端無人機可能是為了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實施情報與偵察工作。 2009年12月,朝鮮《中央日報》報道稱,美國RQ-170「哨兵」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在韓國進行了測試飛行,並將於2010年投入實戰部署,其目標是取代在烏山空軍基地服役的洛克希德·馬丁U-2偵察機。根據這條消息,比爾·斯威特曼推測部署在阿富汗和朝鮮的RQ-170「哨兵」可能承擔著監視朝鮮彈道導彈的任務。 2010年8月,報道稱RQ-170已經或者將再次向阿富汗進行部署,並且這款無人機已經具備了全活動視頻監控能力。這與日後美國所公布的白宮通過視頻實時監控打擊本拉登軍事行動的情形十分契合。實際上,此時RQ-170的任務已經包括高海拔飛越巴基斯坦上空以監控阿斯塔巴德一棟建築,美國懷疑這里就是基地組織頭目奧薩馬·本·拉登的住所。在2011年5月1日晚,在美國海軍特種作戰發展小組突襲本·拉登住所的軍事行動中,至少有一輛RQ-170「哨兵」對這一區域實施監控,並為奧巴馬及其高級國家安全顧問提供了連續的視頻信號。RQ-170同時也監控了巴基斯坦軍隊的無線電廣播,以預警巴軍對此次軍事行動的反應。 這次突襲行動發生在距離美國承認RQ-170隱形無人機項目存在僅18個月之後,可以確認的是,它是RQ-170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實戰操作。雖然迄今為止美國仍未透露任何關於RQ-170的官方圖片與資料,但是可以預見的是,一戰成名之後,這款隱形無人機的在美軍中的地位將會進一步提升。
編輯本段伊朗軍方擊落美軍RQ-170無人偵察機
12月4日晚,據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伊朗軍方在該國東部地區,射落一架美國無人偵察機。
據伊朗電視台報道,「伊朗軍方以最小的傷害射落了一架型號為RQ-170哨兵的美國無人偵察機,」據悉是一個匿名人士提供了這個消息。 RQ-170哨兵無人機是美國最新型號無人機之一,是一款隱身無人機,美軍用來對特定目標進行偵察和監視,還可用來搜集情報。 據一個伊朗半官方媒體稱,伊朗將會持續並加大力度打擊各種各樣來犯的無人偵察機,即便這些無人機在伊朗國境外。而美國軍方至今未對此做出任何回應。 早在今年7月,伊朗軍方同樣宣稱打下一架美國無人偵察機,當時這架飛機正在伊朗西北部城市庫姆上空偵察當地核設施情報。
Ⅲ 伊朗空軍現在裝備的什麼飛機
伊朗空軍現有兵力約3萬人。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裝備各類作戰飛機300餘架,包括先進的F-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斗機。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
伊朗所有的24架「幻影」飛機(2000年統計)分屬於不同的子機型,包括F.1EQ單座、F.11BQgg座、F.1EQ2型和F.1EQ4型(各裝備有空中加油探頭和激光制導武器),但主要還是更加先進的F.1EQ5型,它裝備有改進的西諾拉IV(Cyrano、iV)型雷達,該機還可攜帶AM-39飛魚反艦導彈。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為了躲避「沙漠風暴」行動中的多國部隊打擊,伊拉克空軍一些飛行員駕駛著這些飛機逃亡到了過去的夙敵一伊朗。除了這些「幻影」飛機,這些伊拉克人還給伊朗帶來了3架伊爾-76MD型運輸機,每架都載滿了零配件和武器,其中包括法國生產的ATLIS-2型激游標定器、AS-30L型空對地導彈、R一550型空空導彈以及COR-2型偵察吊艙。
偵察與運輸機方面,伊朗軍方還打算將安-140作為運輸和偵察飛機引進到伊朗軍隊,以補充其老邁的機群。因為安-140對飛機跑道要求低,只需要1350米長就足夠了,而且在不太平整的跑道上也可以起飛,所以伊朗軍方准備讓其擔當軍內非常急需的輕型戰術運輸任務。另外由於伊朗是一個地形多樣化的國家,需要為低空空中目標的探測和跟蹤提供有效的覆蓋率,因此伊朗軍方也非常希望安-140能夠成為空中早期預警雷達的一個平台。 安-140在伊朗被命名為「伊朗-140」,在海軍任務中可以用來進行海上巡邏和其它相關的軍事任務,包括早期預警、指揮和控制以及目標指示等。為了利用該機的這一性能,伊朗海軍已經表示願意在進攻性任務和巡邏任務中運用安-140,在任務中該機將裝備360度水面搜索雷達。
讓多用途的安-140作為部隊的輕型運輸機來用是伊朗方面的另一個設想。目前伊朗國防和武裝部隊後勤部的三個部門的工作就是評估將安-140引進到伊朗軍隊的必備條件。伊朗另外還將專門成立一個獨立的委員會來確立安一l加具體的參數和任務。按照設計,安-140是上一代安-24、安-26、安-30和安-32雙渦輪螺旋槳運輸機和測繪飛機的繼任機。安-140滿載6000公斤時的最大航程為2100公里,在18000英尺高空的巡航速度為每小時575公里。該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19150公斤。
Ⅳ 為何伊朗還擁有美國的F14型戰斗機
上世紀70年代,伊朗當政的是親美的巴列維國王(Pahlavi),為了對抗頻頻進入伊朗領空偵查的蘇聯米格-25飛機,外加上格魯曼公司遇到財政危機,需要訂單,所以美國同意出口F-14戰斗機。
1974 年 1 月伊朗政府與格魯曼簽訂首批 30 架 F-14A 的合約,1975 年又追加了第二批 50 架。1976 年 1 月首架雄貓交付伊朗空軍,最後一架在 1978 年交貨。因為有一架留在美國作為實驗機,所以伊朗空軍的雄貓一共是79 架。
——伊朗是F-14 的唯一國外客戶。
1979 年 1 月 16 日,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與美國的關系急轉直下,美國召回在伊朗的格魯曼技術人員,並停止了雄貓備件的供應,一些前伊朗皇家空軍的飛行員與維修人員由於遭到新政府的迫害而逃往海外,伊朗空軍只能依靠自己經驗缺乏的地勤和一些從外國僱傭的技師來維護 F-14。
隨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伊朗雖有一些裝備上的優勢,但因為美製戰機缺乏零備件而逐漸停飛, F-14 每次只能出動 7~10 架,剩下的 F-14 則捐獻出他們的機輪和剎車片來維持機隊的運作。此時伊朗空軍早已無力維護復雜的不死鳥導彈系統。為了減少損失,伊朗空軍決定將 F-14 作為袖珍空中預警機,其功率強大的 AWG-9 雷達負責引導其他伊朗戰機進行戰斗,避免消耗。
1985-1986年的「伊朗門」事件中,伊朗獲得了一些飛機配件,加上其他渠道的走私和備用機的拆解,伊朗一直勉強維持著F-14戰斗機的使用,這幾年仍然可以看到伊朗空軍使用它進行演習、訓練。
由於2006年美軍的F-14已經全部退役,伊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該機型的國家。
Ⅳ 伊朗有隱形飛機嗎
伊朗對外展示了這款稱為「F-313」的本國最新型的國產戰斗機。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出席了新戰機展示儀式。他同時經由國家電視台發表講話,說這一戰機躋身全球最先進行列,幾乎具備全球其他最先進的噴氣戰斗機所有的優點。顯現伊朗「征服頂峰」的決心。不過他說,伊朗軍事項目僅出於防禦性威懾目的。
Ⅵ 圖-154飛機有什麼缺陷
近年來,圖-154型飛機空難頻發。2010年,為了向東道主示好,波蘭選擇了俄羅斯(前蘇聯)設計製造的圖-154作為該國總統萊赫•卡欽斯基訪問俄羅斯的專機。在前往斯摩棱斯克參加紀念活動的飛行中,這架飛機在降落前撞到地面上的樹木並解體墜毀,包括波蘭總統、波蘭政府高級官員和軍隊將領在內的89名乘客遇難。2009年7月15日,伊朗裏海航空公司一架圖-154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後不久由於發動機起火墜毀,153名乘客和 15 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2006年8月22日,一架從俄羅斯飛往烏克蘭的圖-154由於飛行員錯誤判斷雷雨天氣情況,飛機遭雷擊後墜毀,機上170人全部遇難。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圖-154也曾在我國的民航公司中大量服役,而國內遇難人數最多的空難也發生在由這個機型執飛的航班上。1994年,中國西北航空公司(現已並入東航)執行WH2303航班的圖-154客機,在西安起飛不久之後飛行姿態失控,飛機在數千米的高空解體,機上160人無一倖免於難。在1968年首飛、1972年用於民航飛行後,這種飛機曾經一度承載了地廣人稀的蘇聯一半的航空旅客運輸量。其安裝的14個大型低壓輪胎使它能在一般大型民航客機不能使用的不平整的積雪跑道上起降,從而能夠飛往俄羅斯寒冷多雪的北極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的機場。這種飛機的動力來自於安裝在尾部的三台發動機,其推重比等性能較相似結構的波音727要好。這種飛機的巡航速度高達975公里/小時,比一般的噴氣式民航客機都要高。由於圖-154還在一些國家的軍隊中服役,北約按照命名蘇式武器的慣例,將圖-154命名為「輕率」(careless)。圖-154還批量出口到現在或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圖-154有大量的空難記錄,但航空界普遍認為許多使用圖-154的國家的航空業並不發達,大部分空難是由於機場設備、維護保養、飛行員操作等方面的問題,不能歸咎於飛機本身。波蘭總統專機的空難是由於波蘭外交部官員急於讓專機按時降落參加活動,無視了機場空管人員對於天氣情況的警告,逼迫飛行員強行降落而導致的。在我國西北航空公司的空難中,飛機失控的原因是地面機務人員在進行飛機維護時錯誤的將兩個飛行控制信號的插頭插反,飛行員對飛機的控制不能正確的被執行。如果美、歐等國的空客、波音飛機碰到這些不靠譜的使用者,一樣會釀成空難。此外,大量使用圖-154的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國力衰微,無力購置新飛機,不少機齡已經不短的圖-154依然在高強度使用,也是誘發空難的原因。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中、短途航線上大量使用的波音737型客機,和圖-154幾乎誕生在同一時代。然而,直到今天,波音737還在不斷進行技術改進,從最初的「經典一代」波音737,到上世紀90年代研發的「新世代」波音737,再到今天最新的波音737MAX,這款經典機型一直在應用最新的民航技術,從未落後於時代。反觀圖-154,在上世紀80年代設計出改型圖-154-M後,就再也沒大的改進出現。在完成俄羅斯國防部最後的訂單後,更是於2013年黯然停產。目前,由於雜訊超標,圖-154不能執行去往一些歐洲國家的航班。我國在2001年就從民航機隊中全面淘汰了這個機型,而俄羅斯的載旗航空公司——俄羅斯航空(機身上可以塗裝俄羅斯國旗,其地位相當於我國的國航。北京嚴重霧霾時仍在首都機場降落的俄羅斯航班就來自於這家公司)於2009年也宣布淘汰圖-154。這次空難發生的日子剛好是蘇聯解體25周年的紀念日,圖-154也許可以視為蘇聯/俄羅斯今昔變化的一個縮影。
Ⅶ 伊朗有美製f14的飛機,中國和它的關系好,中國去研究了沒有
樓上幾位的回答都不全面,還有錯誤;
1.可能有,原因如下:伊朗的F-14戰斗機是伊朗革命前美國出售的,應當屬於比較老的型號,至今也有幾十年的機齡,但伊朗空軍的精銳--第8戰斗機中隊仍然裝備該型飛機,至少說明這20架戰斗機都能正常飛行,因此伊朗或國產或外購,一定獲得了F-14的零部件;
2.經驗應當是有的,F-14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絕不落後,只是因其任務的單一性才被F-18取代;
3.關於戰鬥力,伊朗現有的20架F-14戰斗機全部裝備第8戰斗機中隊,該中隊的標志為一隻卡通波斯貓,因此俗稱為「波斯貓中隊」,其飛行員均有上尉以上的軍銜,每人每年都有1000小時以上的戰斗飛行時間,是北約飛行員的兩倍,且大多參加過兩伊戰爭,普遍具有實戰經驗。該中隊20架戰斗機中16架正常服役,2架用於一般儲備,2架用於「消耗戰略儲備」,存放於不同的基地,並定期啟用,以防老化,並且這20架戰斗機輪流儲備,使得使用壽命整體得到了延長;
4.說是完全自主,其實咱們心裡都清楚「殲10」多多少少都有點國外科技在里頭,其實這很正常,「殲10」的氣動外形和布置,多多少少有點F-16的影子。不過不是說沒有得到F-16,「殲10」就造不出來,只是會晚上個幾年,畢竟「殲10」也不是多先進的東西。
Ⅷ 伊朗航空波音747SP
是老款的747系列了,現在基本絕跡了,只有象IRAN這樣的航空公司才會飛。都是美國80年代淘汰下來的品種,伊朗IR800 801飛機裡面的內飾不敢恭維,貌似還有用膠帶粘的。安全性方面么:還沒有聽說掉下來過!
Ⅸ 空軍一號的介紹
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是美國總統的專機,這架藍白相間的波音747飛機已成為美國的權力象徵,也成為美國的國際圖騰。空軍一號也常被人們稱為「空中白宮」。
美國總統最常用的是兩架VC-25A飛機,尾號28000和SAM 29000。兩架飛機是改裝過的波音747-2G4B民航機。
由於安全性能卓越,奧巴馬的「空軍一號」又被稱作「空中的橢圓形辦公室」。雖然「空軍一號」上並未安裝任何攻擊性武器,但安裝了很多干擾設備,用來防範導彈襲擊。不過由於世界各國的波音747-200系列飛機已經基本退出服役,美國總統的專機可以說是載客飛行的最老的747飛機了,跟這兩架空軍一號同時代仍在飛行的載客飛機只有伊朗空軍和伊朗航空公司的波音747機隊了。另外,奧巴馬之前批准了新飛機的預算,是在波音747-8的基礎上改造新的專機。
嚴格來說,「空軍一號」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稱號,在美國空軍內部,它不區分飛機的種類與數量,只要是美國現任總統的座機,都統稱為「空軍一號」。也就是說只要是隸屬於美國空軍的飛機,無論哪架,只要美國現任總統乘坐,從登上飛機的那一刻起,該飛機即被稱作「空軍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