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圖片中的飛機是屬於什麼型號那個國家生產的
F14,美國格魯曼公司出品。
F14性能指標
外形尺寸:
機高4.88米,機長19.10米,翼展(後掠角20°,68°,75°時)分別為19.54,11.65米,10.15米,展弦比7.28。
重量及載荷:空重18191千克,無外掛起飛重量,26632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24948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3724千克,燃油重量7348千克,副油箱燃油重量1638千克,最大外掛重量6577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M2.34(高度12190米),M1.2(海平面),巡航速度741-1019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8290米,最大航程2573公里以上,任務半徑930公里(高-中-低攻擊剖面)或700公里(高-低-低-高攻擊剖面)
結構特點:
F-14是雙座多用途超音速戰斗機。其氣動布局採用NASA60年代後期提出的雙發雙垂尾變後掠中單翼方案。在結構上採用了先進的結構型式,廣泛使用鈦合金,部分採用硼復合材料,獲得較高了的強度重量比。機翼為變後掠中單翼。設計要求是:減少翼載來保證機動能力;用前、後緣空戰機動襟翼來改善跨音速機動性;盡量減少停放佔用的面積。變後掠機翼外翼段較短,這樣就可減輕轉軸結構的重量,但增大了罩在中央翼盒上的「翼套」,轉軸距機身對稱面2.72米。飛行中機翼後掠角的變化范圍為20°~68°,由機載設備根據飛行狀態自動調節,最大變化速度為7°/秒。也可以由駕駛員手動調節。停放時後掠角最大可達75°以減少佔用面積。可動段具有全翼展兩段式前緣縫翼和三段式後緣單縫襟翼,在起降和機動飛行時使用。每側上翼面各有3塊擾流板,當後掠角小於57°時自動接通,用於輔助橫側操縱和著艦時減速用。為控制機翼後掠角變化時壓力中心移動提供俯仰配平升力和降低翼載荷,在機翼固定段前緣設計了可動前置扇翼,最大轉動角為15°。機身。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採用機械加工框架,鈦合金主梁及輕合金應力蒙皮。前機身由機頭和座艙組成,停機時機頭罩可向上折起。中機身是簡單的盒形結構可貯油。後機身從前至後變薄,尾部裝外伸的排油管。後機身上下還有減速板,上一下二,在劇烈俯沖和發射導彈時打開,著陸時下減速板鎖死。
尾翼:由雙垂尾和可差動的全動平尾組成。平尾的偏轉角為+15°~-35°,差動平尾起副翼的作用,垂直安定面與後機身的鋼質加強框連接。方向舵也採用蜂窩增強的化學銑切合金蒙皮》起落架:可收放前三點式,和A-6攻擊機相同。主起落架向前收起時機輪轉90°收入發動機進氣道下部,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艙內。機輪為無內胎輪胎,內充氮氣。雙輪式前起落架的撐桿用作彈射起飛時的掛鉤。著艦鉤裝在後機身下面的整流罩內。從1981年春開始用古德伊爾公司的碳剎車裝置取代了原先採用鋼剎車裝置,進一步減輕了重量。
動力裝置:採用直通道的二元外壓式進氣道,置於機身兩側固定翼段下方,距機身有25厘米的間隙,以消除附面層的影響。進氣道內有多激波可調斜板系統,可以由機載設備在所有飛行條件下自動調節,保證發動機得到合適的氣流。進氣道結構大部分用鋁合金蜂窩結構,長約4.27米。後短艙採用膠接鈦合金蜂窩結構,長約4.88米。早期生產的飛機裝兩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0-P-412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9490公斤。其安裝管道可以開啟,能在180°范圍內進行保養。從1983財政年度開始生產的飛機改用TF30-P-414A發動機,其額定功率值不變。從1986年起採用F110-GE-400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2700公斤。採用加雷特公司ATS200-50空氣渦輪起動器。可收放式空中受油箱置於前座艙前方附近機身的右側。採用氣動引射式收斂·擴散噴管。
電子系統與武器裝備
F-14使用了休斯公司的AN/AWG-9脈沖多普勒雷達。取決於目標的大小,可截獲120到315千米內的空中目標,可以同時跟蹤從超低空到30000米高空及不同距離之內的24個目標,攻擊其中的6個目標。還裝備有AN/AWG15火控系統,及AN/ASW27B數據傳輸系統,CP1050/A中央大氣數據計算機等先進的現代電子設備。後在改進中,大約60%的模擬式設備換成了數字式設備,並安裝新型的AN/APG-71雷達,具有單脈沖角度跟蹤、數字式掃描控制、目標識別和空戰效果評價能力。
通信系統:AN/ARC-51和AN/ARC-159超高頻調幅無線電通信電台收發機;AN/ARR-69超調頻輔助無線電通信電台接收機,KY-28密碼系統,LS-460/B機內通話器。
導航系統:AN/ASN-92艦載飛機慣性導航系統;A/A24G39姿態航向參考系統;AN/APN-154X波段雷達信標機;AN/APN-194(V)雷達高度表;ARA-63A自動艦上著陸系統接收-解碼機;AN/ARN-84微型塔康。
自衛系統。AN/APN-50雷達接收機,AN/APR-25/45雷達警告系統。AN/ALE-29和AN/ALE-39帶一體化干擾體的電子對抗箔條彈投放器。
武器裝備。F-14武器包括1門M61A1「火神」20毫米六管機炮,備彈675發。空空導彈(最多)6枚AIM-7、4枚AIM-9和6枚AIM-54。空對地彈葯:MK-82、MK-83(4枚)、MK-84(4枚)、MK-20集束炸彈、GBU-10(4枚,激光制導)、GBU-12(激光制導)、GBU-16(4枚,激光制導)、GBU-24(4枚,激光制導)和4枚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葯。
❷ F14戰斗機簡介
F14( 外號:Tomcat 「雄貓」)是根據美國海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曼公司(現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雙座超音速多用途重型艦載戰斗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戰斗機。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察等任務。
F14戰斗機的研發始於60年代初。該機於1967年底開始研製,1970年12月21日原型機首飛,1972年5月交付使用 。1987年,裝備改進型發動機的F-14B正式投產。1988年,該機在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和導彈掛載能力等方面經過了進一步改進升級,並定名為F-14D 「超級雄貓」。
F14戰斗機的性能參數如下:
機高:4.88米;
機長:19.10米;
後掠角20°翼展:19.54米;
後掠角68°翼展:11.65米;
後掠角75°翼展:10.15米;
最大平飛速度:2.38M/2484千米;
巡航速度:741-1019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18290米;
最大航程:2573公里以上;
最大爬升率:152米/秒以上;
最小起飛距離:427米;
最小著艦距離:884米;
最大起飛重量:33724千克。
❸ 美國F-14戰斗機在伊朗空軍有哪些服役經歷
在伊朗空軍服役的F-14A戰機,日子就沒有這么幸福快樂了。在冷戰的時代,美國為了執行圍堵蘇聯政策,對於遏止蘇聯進出波斯灣與印度洋的伊朗巴勒維王朝非常支持。
剛好伊朗又有石油可供購買先進的軍備,因此巴勒維的帝國伊朗空軍便操作了許多美製戰機。這些戰機包括F-5A/E,F-4D/E以及P-3F反潛機,甚至還有沒有交機成功的F-16戰斗機。
1972年,尼克松總統到達伊朗訪問。巴勒維國王便向他抱怨說,蘇聯的MiG-25偵察機經常侵犯伊朗北部領空,而伊朗空軍現有的F-4戰斗機根本無法攔截這種兩馬赫以上的入侵者。
於是尼克松總統就請伊朗政府從美國空軍與海軍的F-15與F-14選一種,美國准備讓伊朗空軍操作美國的第一線作戰機種。結果在1973年8月。伊朗政府在謹慎評估之後,格魯曼公司的雄貓中選。
在上文中提過,正當此時,格魯曼公司遭遇經濟危機。所以伊朗銀行團貸給格魯曼公司7500萬美金供其周轉,於是伊朗空軍才能順利買到雄貓戰機。
第一批80架雄貓戰機的頭一架於1977年5月交貨,最後一架在1978年交貨。但是有一架是留在美國當成實驗機,因此在伊朗的雄貓戰機共有79架之多。
這些伊朗空軍雄貓戰機的外型與美國海軍的一模一樣,所差的只是內部機密的航電系統,但是射控不死鳥導彈的能力可是一點不差。伊朗也定購了七百多枚不死鳥導彈,實際上到貨的只有284枚。
在1977年,伊朗巴勒維王朝慶祝其五十周年紀念時,特地舉行了一次雄貓打靶表演。8月,一架由伊朗空軍操作的F-14使用不死鳥導彈,擊落了一架在五萬英尺高空飛行的靶機。而蘇聯政府也得知了這項示威行動,於是在巴勒維國王提出抱怨的五年之後,MiG-25就退出了伊朗領空。
不過,很快地美國政府就學到一個重要的教訓,那就是千萬不要把高科技武器輸入給政治不穩定的國家。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在1979年1月爆發。4月,巴勒維國王被迫出國逃亡。
新的伊斯蘭共和政府成立,由霍梅尼進行政教合一的統治。這位霍梅尼在奪權之後,宣稱美國是大撒旦。新的伊朗政府採取反西方的態度,有許多西方的武器采購合約都被迫中止。
當然在伊朗的雄貓戰機也成為沒有維修服務的棄嬰。使情況更糟糕的是,以往在巴勒維國王時代享受的飛行員與維修人員,由於遭到新政府的迫害。所以這些有經驗的人員大多跟著國王流亡海外,再加上美國禁止輸入任何武器及備份零件到伊朗。1980年的新伊朗空軍只不過是舊伊朗空軍的一個破殼。
跟著動亂的腳步,1980年9月,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揭開序幕。這場慘烈的長期抗戰延著長達七百公里的戰線延燒,最後還有利用彈道導彈轟擊城市。以及恐怖不人道的化學武器滲入戰場,大批的血肉灑遍沙場。據估計有百萬以上的軍民傷亡,是八十年代全球最血腥的戰場。
在這場戰爭的初期,伊朗空軍還是佔了些裝備上的優勢。但是在1982年之後,伊拉克空軍向法國采購了超級軍旗攻擊機以及幻影F-1戰機。再加上較先進的馬特拉的魔法紅外線導彈,使得伊拉克空軍逐漸扳回劣勢。而伊朗空軍以美製戰機為主的維修則因為缺乏補給料件而逐漸停擺。
到了兩伊戰爭的後期,伊朗空軍每天的起飛架次只有三十到六十架左右,但是伊拉克空軍卻能夠維持一天六百架次。因此在空中的勝負已經是相當明顯。
雄貓戰斗機再如何神勇,也無法在這種頹勢下力挽狂瀾。伊朗空軍只能在這些僅存的戰機中,選取狀況較佳的出動勤務。其它的戰機只能留在地面上當作器官捐贈者,因此伊朗空軍所能出動的雄貓戰機架次非常有限。而每一次的出動都是要耗用珍貴異常的銷耗性零件。
據美國國防部在九四年的估計,伊朗空軍在當時能夠維持起降狀態的F-14不到20架。在這些可以起降的F-14當中,有多少架能夠維持正常戰力的,就不得而知了。據最新消息,伊朗空軍還有25架能使用的F-14A,並計劃改進中。
伊朗空軍將這些貴重的資產當成是迷你的空中預警管制機來使用。因為AWG-9雷達的功能實在是遠超出一般戰斗機雷達,所以這些F-14就負起指揮其它伊朗空軍戰機的責任。自己遠遠地躲在後頭,絕不輕身涉險。
但是打了八年的戰爭,伊拉克宣稱擊落了七架F-14,而伊朗也在1988年春季,宣稱用一架F-14擊落一架幻影F-1戰機。至於F-14最具威力的不死鳥導彈發射能力,伊朗空軍早就無力維修這個復雜的電子系統部份,因此不死鳥導彈在兩伊戰爭並沒有實戰經驗。
但是伊朗空軍還是能夠保持F-14發射麻雀導彈與響尾蛇導彈的能力,其原因很可能是里根政府所涉及的伊朗軍售案。此案是美國交運伊朗政府某些軍品,以交換黎巴嫩的美國人質回家。
❹ 和美國水火不容的伊朗為何會是除美國外唯一擁有F-14戰機的國家
和美國水火不容的伊朗會是除美國外唯一擁有F-14戰機的國家,這是因為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他們也是想從中獲利而已。
❺ 伊朗美製F-14戰機波斯灣對決美國海軍,40年老將勝算幾何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在發動導彈襲擊後,大批伊朗戰機已經飛越了兩伊邊境,對美軍進行威懾行動,同時在伊朗沿海地區,也有伊朗的美製F-14"波斯貓"戰機活動的蹤跡。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現在已經抵達了阿曼灣,在航母上搭載的F/A-18E/F戰機也開始巡邏,與伊朗的F-14戰機爆發沖突的可能性大增。那麼這兩種師出同門的戰機之間PK的結果會如何呢?
△伊朗的F-14戰機
❻ 為何伊朗還擁有美國的F14型戰斗機
上世紀70年代,伊朗當政的是親美的巴列維國王(Pahlavi),為了對抗頻頻進入伊朗領空偵查的蘇聯米格-25飛機,外加上格魯曼公司遇到財政危機,需要訂單,所以美國同意出口F-14戰斗機。
1974 年 1 月伊朗政府與格魯曼簽訂首批 30 架 F-14A 的合約,1975 年又追加了第二批 50 架。1976 年 1 月首架雄貓交付伊朗空軍,最後一架在 1978 年交貨。因為有一架留在美國作為實驗機,所以伊朗空軍的雄貓一共是79 架。
——伊朗是F-14 的唯一國外客戶。
1979 年 1 月 16 日,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與美國的關系急轉直下,美國召回在伊朗的格魯曼技術人員,並停止了雄貓備件的供應,一些前伊朗皇家空軍的飛行員與維修人員由於遭到新政府的迫害而逃往海外,伊朗空軍只能依靠自己經驗缺乏的地勤和一些從外國僱傭的技師來維護 F-14。
隨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伊朗雖有一些裝備上的優勢,但因為美製戰機缺乏零備件而逐漸停飛, F-14 每次只能出動 7~10 架,剩下的 F-14 則捐獻出他們的機輪和剎車片來維持機隊的運作。此時伊朗空軍早已無力維護復雜的不死鳥導彈系統。為了減少損失,伊朗空軍決定將 F-14 作為袖珍空中預警機,其功率強大的 AWG-9 雷達負責引導其他伊朗戰機進行戰斗,避免消耗。
1985-1986年的「伊朗門」事件中,伊朗獲得了一些飛機配件,加上其他渠道的走私和備用機的拆解,伊朗一直勉強維持著F-14戰斗機的使用,這幾年仍然可以看到伊朗空軍使用它進行演習、訓練。
由於2006年美軍的F-14已經全部退役,伊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該機型的國家。
❼ 當年賣給中國就好了,伊朗F14戰機還是那麼 來自
伊朗裝備的F-14戰機最新圖片曝光,依舊老當益壯。中國空軍80年代末就差點得到這款飛機。
❽ 為什麼伊朗空軍有F14呢
伊朗在革命之前是封建的巴列維王朝統治,當時的伊朗和美國關系不錯,1973年,巴列維伊朗向美國購買了一批F14A,這些F14A戰機參加了兩伊戰爭並憑借優秀的性能履立戰功.伊朗資產階級革命之後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同時在外交上不買美國的仗,美國因此切斷了對伊朗的武器銷售,隨著時間的推移和F14的全面停產,伊朗空軍的F14A戰機面臨零部件不足,維修困難的窘境,退役成定局了.
❾ 為何伊朗還擁有美國的F14型戰斗機
巴列維時期的訂貨,現在有沒有好的更新替代,所以只能用著。
F-14( 外號:Tomcat 「雄貓」)是根據美國海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雙座超音速多用途重型艦載戰斗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戰斗機。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察等任務。有 80 架賣給了伊朗空軍(實際交付79架,第80架留美測試時伊朗發生政變並斷絕與美國的外交關系)。
F-14的特點是重型的指控戰斗機,其攜帶的不死鳥導彈射程遠、威力大,在上世紀80年代甚至90年代都是非常尖端的武器,但是因為其重量和體積太大,所以只能裝在F-14上,別的平台無法搭載。
而伊朗當年選擇F-14而非F-15(同時期美國另一盟國以色列就選擇了F-15作為主力制空戰斗機。),則是受到了格魯門公司以及其試飛員的影響。F-14飛行員在表演時將油箱燃油僅僅裝載到將將夠完成飛行表演的狀態,而F-15則是滿油狀態,兩相對比,原本機動性能稍遜於F-15(F-15是根據能量運動理論設計的,F-14沒有),此時反而比F-14勝了一節,得到了不明就裡的伊朗人的青睞,贏得了合同。
對於現在的伊朗而言,F-14是他們最拿的出手的戰斗機。由於伊朗戰斗機研發能力較弱,無法自產戰斗機,巴列維王朝之後,遭到西方禁運和制裁,無法進口類似戰斗機那樣的成套武器裝備,所以只能對現有裝備進行延壽處理。而且現在伊朗已經摸透了F-14的技術性能,能夠對其進行徹底的維護,所以能夠較好完成現在空軍要求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