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美國要制裁伊朗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當地時間8月7日零時起,美國正式啟動對伊朗新一輪的經濟制裁。這是作為今年5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的回應。制裁消息一出即引起伊朗強烈反彈,伊朗擬在特殊情況下「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並就此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的演習。
『貳』 疫情當下,美國仍不忘制裁伊朗,美國為何這么「狠」
首先要知道美國向來都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國家,並且他們還有一個很荒謬的處事規則,就是只允許我從你的身上撈好處,你不可以從我這里撈到任何利益,可以說美國完全就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國家。然後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之下,美國非常喜歡乾落井下石的事情,簡單的來說,就是你越落魄,我越欺負你,所以即使疫情再嚴重,也不會影響美國欺負別人的腳步。除此之外也是因為美國一直有一個稱霸世界的幻想,所以他經常會把自己的霸權主義強加給其他的國家,可以說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深受其害,沒辦法,誰叫人家實力強大,只能夠敢怒不敢言,最多喊兩句抗議的口號罷了。但是中國有一句老話說的好叫做多行不義必自斃,如果美國還這么一意孤行下去,我相信未來美國的下場肯定不會很好,甚至會被大家群起而攻之。
『叄』 美國只是針對伊朗實施「最嚴厲制裁」,為何不敢貿然對伊朗發動戰爭
主要是因為成本太高,伊朗不僅是中東主要產油國,還控制霍爾木茲海峽。這條狹窄而漫長的海峽,不僅是國際主要輸油路線,在軍事上還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美國最忌憚的是這個,一旦伊朗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就天下大亂了。其實還有一個就是,伊朗不同於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它的軍事實力還是很強的,所以並不好打,打起來也很費錢。
這樣狹長但又狹窄的地方,就意味著美國軍隊航母戰斗群,只能深入波斯灣才有可能參與戰斗。但是在如此狹窄的海域里,航母根本無法展開,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防禦會大大減弱,而穿行的地方,在伊朗的反艦導彈的射程范圍之內。不僅僅如此,如果伊朗大量在水中布置水雷,那全世界任何一艘油輪都不要再想從這路過了,這會直接構成封鎖的狀態。
『肆』 想要聯合國制裁伊朗,美國這次為何被孤立
首先,美國近年來在國際舞台上的做法越來越不遵守國際約定,以損害他國利益的做法來攫取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在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都遠遠領先於他國,憑借強大的綜合國力,美國經常以“世界警察”的身份,揮舞著“核大棒”,粗暴地干涉別國內政,挑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國際爭端,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是血淋淋的罪狀,損害他國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了世界其他國家的厭惡和抵觸。
最後,伊朗的背後有很多國家為其提供支持。眾所周知,伊朗只是一個區域性國家,與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對抗往往會處於不利地位。而此次制裁行動中,美國被孤立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國家為伊朗提供支持,很多國家忌憚於其他國家的實力而選擇孤立美國。
『伍』 美國一向霸道為何不敢直接和伊朗開戰呢
美國一旦對伊朗開戰,以色列就徹底完了!
伊朗自改革派魯哈尼上台以來,走了一條與內賈德不同的路線。理智、亦步亦趨,艱難前行。
美國可能會回到二流國家的行列。為了不回到「解放前」,為了顏面,美國只能打落門牙往肚裡吞,不得不說打又不打,始終在伊朗人頭上懸著一把利劍,但伊朗壓根就不把美國當一回事,這讓美國有「狗子咬刺蝟,無處下口」的感覺。
美伊已經是有了40多年的冤家,但這種情況,可能還要繼續下去。
『陸』 美國為什麼不全面制裁伊朗,這樣中國就買不到石油了
美國就算全面制裁伊朗,對中國的石油進口影響也不大,因為中國可以進口石油的國家多了去。
石油關乎國家命脈,我國自然不可能把關乎國家命脈的控制器放在一個籃子里,事實上我國從全球十幾個國家進口石油,進口最多的是俄羅斯、沙特和安哥拉,伊朗僅排第四。下圖是2010年我國從各國進口石油的比例。
而且說實話伊朗和我國的關系並不好,只不過雙方有個共同的敵人才合作罷了,當初美國一度解除對伊朗的制裁,結果伊朗這白眼狼立刻單方面撕毀和我國的合同,轉而把油田交給歐洲企業開發,只不過沒想到美國很快後悔,又再次恢復了對伊朗的制裁,真是大快人心。
所以美國制不制裁伊朗對我國影響真不大,事實上制裁一下最好,這樣我們可以以較低的價格開采伊朗的油田,而且看伊朗和美國互撕對我們百利而無一害。
『柒』 以色列偷偷發展核武,為何美國不對其像伊朗那樣進行制裁
美國因為伊朗研製了核武器,所以對伊朗進行了非常強烈的制裁。但是為什麼沒有對同樣在研製核武器的以色列進行制裁呢?原因很簡單,首先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非常重要,也是最可靠的盟友,所以對於這樣重要的盟友,美國當然不會進行制裁。其次就是以色列的策略不同,以色列始終堅持「核模糊」的策略,從未宣傳過自己是由核武器的,而且也從未經過使用,所以在國際上並沒有任何口實。最後就是以色列擁有核武器是非常安全的。
其次就是以色列的策略問題了,以色列一直堅持自己的「核模糊」政策,不宣稱自己已經擁有核武器,同時也不宣稱自己沒有核武器。這樣一種態度讓整個國際社會雖然相信以色列是擁有核武器的,但是並沒有口實,也就無法對其制裁。
最後就是以色列的國內安全問題還是非常好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阿拉伯國家國內是具有大量的極端分子和恐怖分子的。可謂是極端勢力,恐怖勢力,基地組織等橫行的地方,這些組織幾乎不計後果,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一旦有一個阿拉伯國家擁有核武器,那還不是天下震動?
『捌』 美國為什麼退出「伊朗核協議」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 ,並宣布將實施「最嚴厲制裁」,這一結果既是美國敵視伊朗政策的結果,也是美國對伊朗實施更強硬政策的開端。遏制伊朗崛起步伐、在美伊博弈中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製造「可控混亂」刺激油價上漲、以色列綁架美國中東政策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主要原因。
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是典型的戰略短視之舉,使其「短期受益, 長期受損」。美國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主要體現在:制裁不會摧垮伊朗,反而使伊朗國內對美同仇敵愾;伊朗重啟核活動使美國面臨「戰與和」的兩難處境;美國霸權的制度基礎和信用基礎遭受嚴重損害。
特朗普8日宣布最終決定後,國際社會各方也相繼表態。據英國《衛報》消息,作為此次事件的另一主角,伊朗總統哈魯尼說:「從現在開始,這是伊朗和五個國家之間的協議。我們必須等待,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反應的……如果最終我們與這五個國家合作,我們可以保留我們想要的東西,盡管以色列和美國反對,它仍然可以生存。」
(8)美國為什麼不制裁伊朗擴展閱讀:
特朗普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敵視伊朗的政策
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簽署總統令,要求國務院在未來90天內,暫停向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葉門和伊拉克7個國家的普通公民發放簽證。此舉引發伊朗強烈反應。伊朗在2017年1月31日宣布將在外匯交易和財務報告中棄用美元,選擇新的通用貨幣或運用多種外幣組合來代替,以此打擊美元霸權。
二是制裁伊朗試射導彈。2017年1月29日,伊朗試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美國指責伊朗「破壞中東局勢穩定」,威脅地區盟友安全,美國財政部隨即在2月3日宣布,對參與或支持伊朗彈道導彈計劃,以及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的「聖城旅」提供支持的12個實體機構和13名個人實施新一輪制裁。
三是持續追究,加強對伊制裁。迄今特朗普已十多次提出對伊朗制裁。2018年5月,紐約聯邦法官還裁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伊朗央行向「9·11」遇難者家屬賠付60多億美元——盡管沒有證據表明伊朗與「9·11事件」有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