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有哪些基本數據
流星—3是伊朗自行研製的中程彈道導彈。該導彈長16米,彈徑l.35米,最大發射重量16噸,燃料為TM-185(20%的汽油和80%的煤油),燃燒時間110秒,最大推力13噸,有效載荷1200公斤,可攜帶重量為760~1158公斤的戰斗部,最大射程1350~1500公里。該導彈採用慣性制導,精度190米。
流星—3導彈的高精度及遠射程性能,令美國感到坐立不安,因為美駐海灣部隊都已進入流星III的打擊范圍之內。
2. 伊朗的什麼武器,是美國最害怕的呢為什麼會威脅到美國呢
目前伊朗沒什麼有威脅的武器能夠威脅到美國,而美國之所以忌憚伊朗,更多的還是一種宣傳效果。至於美國為何渲染伊朗威脅,我想並不是伊朗有多強大,而更多的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罷了!那麼渲染伊朗威脅對美國有哪些好處呢?我們來分析下
首先就是金錢上的收益,資本主義做什麼事都離不開金錢的驅使,特別是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渲染伊朗威脅論,能讓美軍從國會中拿到更多錢,這跟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是一個道理。
據了解按照近期美軍針對伊朗的部署情況來看,幾萬人的軍隊駐扎數量,多艘航母艦隊湧入以及各類戰機飛抵。美軍現在每天在中東地區的開銷接近3000萬美元,這樣算一個月就是9億美元,一年就是108億美元。要知道伊朗一年的軍費預算也才132億美元,美國人隨隨便便就花個上百億圍堵人家,也真是夠闊綽的。
花如此巨資你問美軍會心疼嗎?人家可一點都不在乎,並且還樂此不疲。因為這筆錢會從國會哪裡要回來,估計還能要得更多。所以美軍現在基本就賴住伊朗了,久久不願離開。
除了美軍自身得利外,美國軍火商也是大賺特賺。渲染伊朗威脅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美國的盟友自然而已的會大肆采購軍火。就拿沙特這一美國忠實盟友來說,從2009年至今美國國會先後批准了51筆對沙特的武器出口訂單,總價值高達1380億美元。這些訂單中最大的一筆交易包括了180架F-15戰斗機(300億美元)、120架阿帕奇直升飛機(180億美元)以及「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愛國者-PAC3」防空系統以及多用途水面艦艇。
通過這次襲擊,也可以看出伊朗導彈在殺傷力、穩定性以及精度上還有待提升。所以個人覺得伊朗的導彈還不足以對美國形成真正的威脅,而一旦到了戰時,美國也會對伊朗的導彈做專門的破壞部署,屆時伊朗的導彈還能不能發揮出應有的威力,個人覺得也是不太樂觀的。
綜上所述,以伊朗目前的軍工實力來說,還拿不出太有效的殺手鐧來對付美國。即便未來能拿得出,但在整個作戰體系面前還是被美國遠遠壓制,所以伊朗想要單靠一兩件武器就能威脅到美國,個人覺得不太現實。而目前伊朗更務實的做法應該是拉攏更多盟友的支援,特別是大國的支持,這樣能降低戰爭的風險。
3. 伊朗演習發射彈道導彈美軍艦收提醒撤離
伊朗演習發射彈道導彈, 美軍艦收到本土衛星提醒撤離。
至少兩枚彈道導彈從一艘美國海軍戰艦上空飛越海峽,戰艦卻毫無反應!直到收到來自本國間諜衛星的警報,美軍戰艦才迅速撤離任務海域。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8月11日報道稱,這艘美軍戰艦本來執行的就是抵近偵察任務,包括通過艦載宙斯盾系統監測類似彈道導彈的發射行動。然而詭異的是,這一事件發生在上周某個時間,美國軍方卻至今未對此發表任何聲明,美國防部發言人更明確拒絕就彈道導彈發射事件發表任何評論。
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文章分析認為,伊朗軍方選擇發射射程300公里的「法特赫-110」近程導彈,而不是射程約2000公里的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說明其仍在視美國的態度做出反應。如果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外交制裁更加收緊,美軍在波斯灣地區的力量也在不斷增強部署,那麼伊朗方面的反應很可能會相應升級。總之,俄媒認為霍爾木茲海峽上空的陰雲正在持續聚集。
來源:新浪軍事
4. 伊朗的什麼武器,是美國最擔心的,最害怕的為什麼
2015年,伊朗終於無法忍受國際社會的制裁,簽署了《伊核協議》,公開承認不再研製核武器,為何要提這件事?因為想通過這件事解釋一個事情:伊朗沒有核武器,如果伊朗擁有了核武器,也就不存在什麼《伊核協議》,伊朗對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底氣就會很足,美國等西方國家只能被動接受伊朗擁有核武器的事實,木已成舟,和伊朗進行談判才是主流,所以伊朗並沒有研製出核武器,這是基本的事實,那麼伊朗有什麼常規武器讓美國擔心和害怕的?
1.覆蓋整個中東的武器:彈道導彈首先是彈道導彈,並且這點美國已經領教過一次了,在1年之前,也就是2020年1月,伊朗就使用彈道導彈攻擊了美軍基地,當時伊朗發射了超過15枚彈道導彈,分為兩個型號,對美軍基地的機庫和營地等目標造成了不少損失,如果不是伊朗通過伊拉克提前通知了美軍,如果不是伊朗刻意控制了導彈戰斗部的威力,美軍出現數百人傷亡不可避免。
不只是武器方面,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這可比武器產生的效果更大,比如伊朗利用敘利亞和葉門等幾個中東國家的內戰,培養了自己的勢力,威脅到中東美軍和以色列等國的安全。
5. 伊朗獲得北斗導航系統後,對導彈的打擊能力提升多大
十倍百倍的提高,甚至可以說徹底擺脫了伊朗在面對美軍威脅時無奈的局面。
伊朗導彈的是多,但對美軍產生的威脅並不大。據說伊朗擁有數千枚各種型號的導彈,最遠的導彈射程可達兩三千公里,不僅能夠威脅到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還可以威脅到美國設在南歐地區的軍事基地。
射程雖然遠,伊朗導彈最大的問題是精度太低。
就拿射程達2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流星三來說吧,雖然以它的射程可以打到以色列,埃及,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希臘等地,但是這款導彈的精度只有140米。
所以,只要和這兩大國保持友好關系,伊朗不用擔心沒糧食吃也不用擔心缺少工業品,從而讓美國的經濟制裁破產。
6. 伊朗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性能是怎樣的
流星—3是伊朗自行研製的中程彈道導彈。該導彈長16米,彈徑l.35米,最大發射重量16噸,燃料為TM-185(20%的汽油和80%的煤油),燃燒時間110秒,最大推力13噸,有效載荷1200公斤,可攜帶重量為760~1158公斤的戰斗部,最大射程1350~1500公里。該導彈採用慣性制導,精度190米。
流星—3導彈的高精度及遠射程性能,令美國感到坐立不安,因為美駐海灣部隊都已進入流星III的打擊范圍之內。
伊朗彈道導彈研製計劃始於1985年。目前,伊朗正在積極研製足夠數量的導彈及發射裝置,迅速擴建導彈部隊。它已經制定了有效的計劃,可使其導彈庫免遭有限數量的空襲。
至今,伊朗已經擁有2個設計中心,至少2個火箭和導彈總裝廠,1個導彈測試靶場及其監視基地,一些較小規模的設計與改裝設施。設計中心位於卡拉齊的國防技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最大的總裝廠位於伊斯法罕,另外一個則靠近德黑蘭東部。有報告稱伊朗己將其製造廠分散至五個不同的地方。對於大力發展導彈,伊朗政府多次表示,其研製的各型導彈都是用於防禦目的,絕不會「先發制人」。伊朗國防部長表示:「我們不會主動挑起任何戰爭,但我們會動用全部能力來保衛我們的獨立、主權和國家安全。」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伊朗發展了「流星」(又稱「沙哈伯」)系列彈道導彈,因其種類眾多、打擊范圍廣,而成為伊朗彈道導彈力量的支柱,是令美軍感到最為頭疼的彈道導彈。此外,新型「泥石」系列導彈的部署,標志著伊朗導彈研製技術已經取得很大突破,尤其是在固體推進劑的研發邁上新水平,為其形成全面而有效的彈道導彈實戰威懾提供了條件。
1997年12月15日,美國偵察衛星在位於德黑蘭南部沙希德的赫爾馬特工業集團上空發現導彈發動機測試時所發出的熱信號特徵。這是當年伊朗對新發動機進行的第8次測試,其測試監控設備由俄羅斯運載火箭發動機生產商——俄勞動科學生產聯合體提供。
1998年7月22日凌晨6時,流星一III點火升空,開始了自誕生以來的首次發射試驗。導彈發射後向東南方向飛行,飛行距離1000公里,導彈飛行約100秒後爆炸,原因可能是事故或是因為伊朗方面對試射結果滿意而通過遙控將其引爆。
同年9月25口,在德黑蘭舉行的閱兵式上伊朗公開展示了2枚流星一III導彈,導彈上分別寫著「以色列應從地圖上消失」和「美國將愛莫能助」的字樣。
2002年5月23日,伊朗再次成功試射了l枚流星一III導彈後,正式決定量產流星一III,計劃至少生產150枚。
2003年7月7日,伊朗政府公開表示已完成流星~III導彈的最後測試。2周後該型導彈正式列裝伊斯蘭革命衛隊,開始擔負戰備值班任務。
這種高精度遠射程導彈有能力對以色列和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發動打擊。伊朗「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國防部長沙姆哈尼表示,伊朗目前在國防領域已經取得了「有效的威懾力量」,能夠與中東地區的敵人進行抗衡。
7. 伊朗為美國送上了什麼驚喜呢
據報道1月16日伊朗為拜登的上台送上了一份大禮,伊朗進行了大規模的導彈發射演習,成功發射了17枚左右的彈道導彈,精準的定位目標射擊十分准確無誤,伊朗導彈技術已經到了如火純青的地步了美國可不能小看。
伊朗這次軍事演習展示了自己在國際的地位,沒有一個國家敢明目張膽地在軍事上挑釁伊朗了,伊朗也在不斷的改變著,不斷的進步著,希望伊朗軍事力量能夠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獨立,與此同時,也希望美國能夠重視伊朗的發展和進步,不要小覷了伊朗。
8. 伊朗的實際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1月8日,是整個伊朗全國沸騰的一天,因為伊朗主動對美國位於伊拉克的空軍基地發起打擊,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欺負人,這次在伊朗民眾眼中,美軍對外發動戰爭的“邪惡空軍基地”終於嘗到了空襲的苦果。據統計,至少有15枚導彈在當天從伊朗升空,攻擊美國的空軍基地,那麼膽敢挑釁美國的伊朗,實際軍事實力究竟如何呢?
所以說,一個不想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美國三番兩次反悔和制裁下,也會努力去研製核武器來防範美國,如果未來伊朗擁核,以特朗普政府為首的美國將要負起很大責任。
9. 以色列緊急求助聯合國,伊朗兩千枚導彈絕非
本月9日在美國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後,以色列便出動了至少2架戰斗機,對敘利亞境內目標實施了空襲,並造成多名伊朗士兵身亡。對於以色列戰機的大規模空襲,部署在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隊也進行了還擊。敘利亞當地時間9日深夜,伊朗軍隊動用了遠程火箭炮等重型武器,對戈蘭高地的以色列目標實施了攻擊。伊朗軍隊先後發射了20多枚火箭彈,雖然火箭彈均未能命中目標,但這也是伊朗首次直接攻擊以色列目標。
對於以色列戰機的大規模空襲,伊朗官方也做出了回應,在譴責襲擊敘利亞的同時,也對以色列進行了嚴厲警告,聲稱雖然面臨西方國家的壓力,但伊朗必須要讓以色列明白,如果它愚蠢地行動,特拉維夫和海法將被完全毀滅。當前伊朗擁有至少2000枚導彈,其中射程覆蓋以色列的也在千餘枚,一旦伊朗對以色列發起更大規模的報復,以色列恐怕將面臨更嚴重的後果,畢竟伊朗的導彈不是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