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到底會在伊朗危機中扮演什麼角色

到底會在伊朗危機中扮演什麼角色

發布時間:2022-05-10 19:18:14

Ⅰ 請問目前沙烏地阿拉伯在伊朗核問題上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對伊朗核問題的立場是什麼

隨著伊朗核問題對峙的加劇,美國等西方國家軍事對其實施打擊的可能性也在增大。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2公開支持伊朗,他稱「伊朗是一個完整的獨立國家,有權對任何威脅作出必要的響應」,並表示願意幫助伊朗擺脫威脅。

他表示,伊朗是伊斯蘭國家,是沙特的近鄰,它有自己的政策和立場,它在中東地區有自己的戰略,也面臨著威脅。伊朗如果願意向它的鄰國和盟友提出問題進行商討,沙特也願意作出努力,以幫助它擺脫威脅。
但我覺得沙特不過逢場作戲罷了,他肯定不會得罪美國站在伊朗這邊呢

Ⅱ 伊朗人質危機的歷史影響

2000年,人質及其家屬嘗試起訴伊朗,但因反恐法案而失敗。起先,他們因伊朗未能為自己辯護而勝訴,但後來美國國務院害怕此事會影響國際關系而嘗試將此案作一了結。最終,聯邦法院法官裁定因為人質釋放時達成的協議,人質不能再從伊朗政府那裡獲得其他補償。
2005年6月,伊朗總統大選當選總統、前德黑蘭市市長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被人質指認參與當年的人質劫持行動。對此,伊朗政府予以堅決否認。
伊朗人質危機體現了伊朗反美情緒的擴大以及國家化,美國對伊朗也是越來越記恨,從而繼1979年伊朗革命後 再一次沉重打擊了美國,使得美伊關系處於歷史最低谷。 雖然至今有所回暖,但是雙方仍然持續保留了長期的敵視意識、敵視心態,都有互相顛覆的計劃和行為——雖然沒引發兩國全面爆發戰爭和公開化對立。

Ⅲ 兩次世界大戰,伊斯蘭國家是否參戰,在戰爭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第一,伊斯蘭國家有參戰的。主要是三大部分

1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高加索地區和俄國人對抗,在巴勒斯坦地區和英國人對抗,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進行了反登陸作戰,對手是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在高加索地區,由於地形限制,戰役規模不是特別大,但對俄國人的南線有較大牽製作用,後期在德國人幫助下一度威脅巴庫,給俄國經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在巴勒斯坦地區,和英國遠征軍對抗,一度迫使一支英-印部隊投降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更是獲得不小的戰果,此戰之後,力主本次作戰的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黯然下課


2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他們是法國的殖民地,是法國兵員的主要提供者,尤其是阿爾及利亞士兵,以勇猛著稱。但在1917年,一度險些兵變,結果就是法國陸軍不得不替換總司令,貝當上台


3沙烏地阿拉伯地區(當時叫漢志),在勞倫斯的鼓動下,起兵對抗土耳其,牽制了土耳其的部分力量。結果漢志家族成員分別成了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的國王


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戰的伊斯蘭國家

1、阿爾巴尼亞,這里信仰綠教的占國民的70%,抵抗義大利和德國,但總體作用不是特別大

2、阿爾及利亞,法國淪陷後,阿爾及利亞成了法國海外駐軍雲集的地方,在達爾郎海軍上將遇刺後,戴高樂獲得了相應指揮權,阿爾及利亞成了他的兵員基地,後期法國軍隊基本以這里的兵員為主

3、埃及,站在英國一邊,但暗地裡還和德國人做交易,影響不大

4、伊拉克,英國控制,但內部一度倒向德國,還進攻了英國的軍事基地,後被英國人鎮壓下去了

5、伊朗,成為了最主要的向俄國運輸物資的中轉基地之一,為了確保這里的安全,英國人入侵了伊朗,放逐了國王

6、土耳其,一開始親德國,但保持中立,德國也想以這里為出發基地進攻巴庫,毛子為此在這里放置重兵,後來看德國不行了,就對德宣戰了


第三,對中立國的影響

簡單地說,中立國都發財了

有工業的如瑞典,SKF軸承發展最快的時候就是二戰時期

還有瑞士的銀行業

就算是缺乏工業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靠著轉手也賺了不少

Ⅳ 論文問題,急!在線等

大國戰略?<中國如何應對伊朗核問題>如何

中國如何應對伊朗核問題

中國為了國際影響和自身利益,在伊朗核問題上勢必要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但這個斡旋角色並不好當,伊朗核問題十分復雜,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經濟因素,更有美、歐、俄、中的多極力量角逐。因此在此問題上,中國必須要處理好各方關系。

首先,中國必須要清楚,美歐與伊朗在核問題上的底線具有不可調和性。美歐等對伊朗的強硬態勢不言而喻,這就勢必會壓縮中國在伊朗核問題上的作用空間,而這個度又很難把握,對西方來說,伊朗核危機是對中國的挑戰和考驗,一方面,美歐都希望中國能在伊核問題上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中國過分介入,眾所周知,美國的務實派希望對中國的崛起順勢而行,而強硬派則仍對中國走向強大感到不安,另外,中美在意識領域也有所區別,美國把伊朗看成一個「恐怖主義國家」,而中國則不然,美國在反恐上強調軍事打擊,而中國卻更側重於通過經濟發展,來根本消除恐怖主義,在歐盟方面,中歐關系雖然有了實質性的發展,但在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和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卻遲遲不敢鬆手,而且2005年,中歐貿易摩擦不斷,這些本來就對發展中歐關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中歐雙方要排除阻力,加大互信。而中國介入伊朗核危機,勢必存在歐美的諸多期待,因此中國在處理伊核問題,必須要塑造一個「中國責任論」,而這個責任,在西方看來,應該是不帶任何利慾的,否則的話,美歐一些反華、疑華、恐華的人土,又將憂心忡忡,他們可以完全不負責任的冠以『中國滲入中東,威脅美歐利益』。且不說中國軍事威脅,什麼中國文化、科技、經濟、能源等等威脅,又會卷土重來。

其次,在伊朗核問題上,中國必須清楚,伊朗和西方的矛盾和沖突具有不可調和性。伊朗一方面希望中國幫助,另一方面又不可能完全以中國人的意志為轉移。為何這么說呢?我們知道,伊朗跟中國一樣,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古波斯帝國是它歷史的驕傲,但歷史總是有起有伏,衰落了的文明同樣承受著屈辱,因此現在的伊朗具有很強的民族危機感和民族自尊心,這一點和我國極其相似。而現在美歐的打壓,特別是伊朗在以色列的核打擊距離之內,都將進一步促使伊朗努力發展核力量。伊朗想傍中國,其實有其目的性的,其真正想法是想藉助中國得到生產濃縮鈾的技術和能力,因為一旦伊朗擁有了該技術,就意味著伊朗有能力開發核武器,這也是為何伊朗想拉中國參與伊俄鈾濃縮轉化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們應該知道,伊朗核問題絕不同於朝核問題,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之所以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基於中朝的地緣政治地位和朝鮮對中國的完全依賴性。另外,伊朗總統的偏激性格,有時也會讓別人感到頭痛,一個弱國發表「極端的言論」,雖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其強硬政策,但這種強硬讓人有點可怕,有時候甚至會使整個國家「命懸一線」,這就造成了不可預知性,而正是這種不可預知性,讓中國不得不審慎對待。因此,我們對此次伊朗「折封」叫板美歐,不能顯得過分『樂觀』。其實在美歐底線不變的情況下,伊朗利用國際矛盾的空間並不大。西方國家對伊核問題「一忍再忍」完全是出於「石油經濟利益」考慮,它們的底線不可能降低。基於以上種種,中國介入伊朗核危機,註定要付出艱巨而復雜的外交和戰略較量。

所以,我們應該認識到,伊朗核問題的解決,決非易事,也決非是某一個國家或現存的不擴散機制所能獨自完成的,目前的分歧在於,到底是應該側重於和平談判還是強制性制裁,而在未來的解決過程中,各方還應該圍繞偏重於何種不擴散機制問題展開爭論和討論,仍至於較量。一方面,核大國的核軍備竟賽從未停止,戰略威脅不斷加強,另一方面,無核國家又受強制制約,這種不擴散機制能不讓人質疑嗎?因此, 我們分析問題,應將視野投放到更廣闊的核竟爭與核不擴散領域,對這些領域中出現的消極跡象給予充分警告與關注才是正確的。

Ⅳ 誰能分析伊朗核危機前景

聯合國安理會1737號決議為伊朗暫停鈾濃縮活動設定的60天限期,已經於2月21日結束。然而,伊朗仍堅持核開發是自己不可剝奪的權利。對此,西方國家予以強烈譴責,紛紛要求安理會採取更加強烈的制裁措施,美國還以動武相威脅。

伊朗核問題有關六方——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和德國,正在緊急磋商如何迫使伊朗軟化強硬立場的措施。伊朗核危機的最新發展,令國際社會深感憂慮。

處於新的十字路口的伊朗核危機將走向何方,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危機的爆發,有可能為最終解決伊朗核問題提供契機,其解決前景不外乎以下幾種:

第一, 新的制裁決議最終將會通過。在新決議通過之前,伊朗核問題有關六方將就安理會決議草案進行艱苦的磋商,這需要一定時間。3月5日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還要繼續討論對付伊朗的下階段措施。然後,決議草案才能拿到聯合國安理會進行磋商,最後付諸表決。整個過程可能要持續數月之久。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會提出十分苛刻的制裁和措施,對伊朗進行嚴厲制裁;俄羅斯和中國肯定不會同意;基於自身利益,歐盟國家也不會完全同意美國的提案。因此,安理會內部會有一場漫長的、艱苦的討價還價。不過,可以預見,在持續一段時間後,安理會似肯定會通過一項比1737號決議更為嚴厲的制裁決議。新決議通過之後,伊朗的表現將成為解決其核問題的關鍵。

第二, 伊朗作出妥協的可能性在增大。誠然,伊朗不會輕易放棄鈾濃縮活動。但是,面對國際社會越來越升級的壓力,特別是美國動武的可能性的進一步增加,加之國內派系斗爭的加劇,在不滿內賈德強硬立場的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主席拉夫桑賈尼、前總統哈塔米等人促動下,考慮到國家根本利益,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調整立場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況且,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呼籲伊朗積極回應國際社會的關切和安理會1737號決議。在核問題上,伊朗歷來推行以強硬為主的「迂迴戰術」。為了保全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適當的時候作出戰術性讓步也是常有的。如果伊朗願意作出讓步,巴拉迪先前提出的「雙停」方案也許是一個可以選擇的台階。巴拉迪曾經建議,伊朗暫停鈾濃縮,安理會停止執行制裁決議。

第三,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美伊雙方達成妥協。伊朗核問題的解決,取決於對立方——美國和伊朗能否取得互信。伊方一再強調,自己的核計劃完全是為了和平目的,不會開發核武器。而美方則始終不相信伊方的承諾,認定伊朗肯定要搞核武器。雙方的對立一再升級。其實,雙方都有退讓的可能,都有尋求妥協的現實情況。比如,伊朗煉油能力不足,需要大量進口汽油,加之石油價格的下跌和美國的金融制裁,1737號決議規定的最溫和制裁已讓伊朗受到重創。盡管伊朗眼下氣勢洶洶,但伊朗國內勢力強大的商人階層則十分擔心安理會可能實施的更加嚴厲的制裁措施。從美國方面來講,布希在伊拉克問題上的戰略失誤,似乎已經使他失去了軍事打擊伊朗的現實選擇。這些對稱的弱點,最終有可能促使雙方接受已經提出來的妥協方案,即允許伊朗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發展其和平核計劃,但它不能獲取研製核武器所需的高純度濃縮鈾。朝鮮半島核問題前不久取得的重要突破,也許會成為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樣板。

第四,美國動武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動武不僅會使美伊雙方蒙受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會殃及海灣和中東地區的安全,還會嚴重危害世界和平與經濟發展。這當然是全世界都不願看到的。客觀地講,美國雖然身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泥潭,但仍然有能力再打一場戰爭。美國軍隊在伊拉克有14·1萬人,阿富汗2·7萬人,海灣地區還有4萬多人,再加上兩個航母戰斗群和為數眾多的核潛艇,其戰鬥力不可小覷。目前,美軍已對伊朗形成了包圍之勢,作好了戰爭准備。盡管面臨來自國內和國際的重重阻力,但打與不打,只在布希一念之間。如果布希在切尼等人的慫恿下失去理智,在內賈德一再強硬表態的刺激下, 對伊朗動武也是可能的。而且早就有消息說,布希決心在他的任期內解決伊朗問題。當然,美國動武將為之付出不可估量、甚至無法承受的高昂代價。新華社

Ⅵ 伊朗核危機對世界政治局勢帶來了那些影響

伊朗核危機對世界政治局勢帶來的影響主要是因為石油問題導致局勢緊張。
伊朗核危機,中國做為亞洲一個大國和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也想拉攏中國制裁伊朗,俄羅斯也想借機討到便宜。伊朗核問題關繫到大國之間的戰略利益。

Ⅶ 簡介下「伊朗核危機」

伊朗核問題演變為核危機是在「9·11」事件之後,2002年初,布希在發表的國情咨文中將伊朗列為三個「邪惡軸心」國之一。從此,美國不斷加大對伊朗的政治和軍事壓力。與此同時,面對美國的壓力,伊朗也加速發展自己的軍事自衛能力。這使得本已存在的核問題不斷激化,最終演變成為核危機。

Ⅷ "伊朗危機「是怎麼回事

核危機 各國感覺這個國家不安份 一旦擁有了核力量 對於世界的區域和平和世界的核力量的平衡將產生極大的影響!更主要它極有可能爆發3次世界大戰,而且3次世界大戰一旦爆發,必定會一場核戰爭,那麼這次戰爭一旦爆發,那麼人類將不復存在。地球徹底被毀滅!

Ⅸ 伊朗危機的介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蘇結成反法西斯同盟,1941年8月25日,蘇英聯合決定,由蘇軍佔領伊朗北部,英國佔領伊朗南部。蘇聯方面聲稱此舉系依據1921年蘇伊條約第六條所採取的行動,即如果第三國企圖把伊朗變成反蘇軍事基地,則蘇軍為了自衛可進駐伊朗境內。而實際上蘇英雙方所遵循的仍是1907年英俄協議對雙方在伊朗勢力范圍的劃定。1942年1月,蘇英伊三國在德黑蘭訂立同盟條約,規定蘇英兩國軍隊應在戰爭結束後6個月內撤軍。同年10月,美國成立「波斯灣後勤司令部」,也派遣後勤供應部隊進駐伊朗。

Ⅹ 簡述伊朗核危機及其對中國外交政策的影響

中國外交政策的出發點是營造一個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國際環境,維護領土主權,促進國家統一。為此,中國力促國際形勢的緩和,珍惜和平與發展的戰略機遇,不需要在國際上挑頭去反對任何一個大國。
伊朗核危機,中國做為亞洲一個大國和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也想拉攏中國制裁伊朗,俄羅斯也想借機討到便宜。
中國和伊朗的關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需要進口伊朗的石油,所以中國不會贊成制裁伊朗,會採取一貫的和平解決方案!

閱讀全文

與到底會在伊朗危機中扮演什麼角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買鞋為什麼便宜 瀏覽:197
sabbia義大利文什麼意思 瀏覽:276
2021年英國冬天冷到多少度 瀏覽:690
美國為什麼暗殺伊朗名將 瀏覽:650
印度的1000磅等於多少美元 瀏覽:15
為什麼伊朗軍艦被擊落 瀏覽:707
伊朗高原為什麼叫伊朗高原 瀏覽:12
印度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7
印度小葉紫檀龍龜多少克 瀏覽:175
活著就是奮斗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78
印尼半年簽證是什麼簽證 瀏覽:750
去伊朗買什麼機票最好 瀏覽:331
印尼落地簽費用印尼盾多少錢 瀏覽:27
英文中國如何讀 瀏覽:436
美國怎麼把伊朗將軍打死的 瀏覽:625
義大利知名品牌都有哪些 瀏覽:351
英國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瀏覽:502
印度有機米粉多少錢一桶 瀏覽:840
越南咖喱粉什麼牌子 瀏覽:819
英國商品怎麼賣 瀏覽: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