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卡扎菲和伊朗大選哪個更好

卡扎菲和伊朗大選哪個更好

發布時間:2022-05-10 02:48:03

① 為什麼阿薩德在敘利亞最危難的時候能力挽狂瀾,而卡扎菲不行

阿薩德與卡扎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兩人處事方式不同,能力及人品也不盡相同。雖然阿薩德與卡扎菲都是長久統治各自的國家,但是最終結果卻相差如此之大。

卡扎菲是一個典型的少年得志的狂人,在1969年發動政變獲得成功時僅僅27歲,當時卡扎菲的軍銜只是上校,是一個軍銜比較低的軍官,一下子獲得執掌一國大權的領導人,肯定狂妄自大,而且缺少治國理政的經驗。最終導致在三個西方大國的空襲下死於非命、家破人亡。

② 卡扎菲給了美國不少好處,為什麼美國還要幫反政府武裝

卡扎菲是堅定的反美領導人。反美的政權,美國都想打。
卡扎菲計劃停止用美元結算石油貿易,改用歐元和日元結算石油交易。
薩達姆也是計劃取消美元結算石油交易,而換用交易國的貨幣和第納爾結算石油交易,所以這些人一定要被美國幹掉了。
伊朗現在也是用歐元結算石油貿易,還計劃以後用人民幣和盧布結算石油貿易,這是美國一定要搞垮伊朗的關鍵動因,無奈伊朗比較強大,美國目前還是沒有搞倒伊朗的好辦法。

③ 哪國支持卡扎菲

這個嘛,大多數反美的和卡扎菲的關系還是較好的,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等,關於這次的聯合空襲,俄羅斯,中國都指責了聯合部隊,由於大多數國家向推翻卡扎菲,所以沒有人敢明目張膽的支持卡扎菲(中國也是)如果給予卡扎菲幫助勢必會引火燒身。所以沒人敢援助卡扎菲

④ 求利比亞局勢的評論

利比亞戰爭美國、北約的失敗。

按照力量的對比,北約佔有絕對的軍事優勢,戰機如雲。在這樣的強大的攻勢之下,卡扎菲一個人口只有幾百 萬,還處在內亂邊緣的小國家,利比亞是沒有理由堅持下去的了。讓北約始料不及,現在居然強悍的挺了下來。

雖然現在北約還在向利比亞扔炸彈,但是已經稀稀落落了;雖然北約同樣的支持利比亞反對派,但是由於法國的武器支援一事導致利比亞反對派,快要彈盡糧絕了。 義大利退出不玩了。希望美國支援一下武器,能夠讓戰爭繼續下去。可是,現在美國已經處在戰略轉移的守勢,幾乎騰 不出更多的資源給北約。

曾幾何時,卡扎菲政權高官的連續叛逃讓北約借機大做文章。國際認為卡扎菲政權已經風雨飄搖了,但是5個月過去了卡扎菲還在。

一、利比亞卡扎菲政府受到嚴峻的考驗。

利比亞、卡扎菲第一波危險期,度過最困難的時期。

美國、北約還拿聯合國1973號問件,保護利平民為幌子。利比亞戰爭之初,北約在美國的帶領之下,大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氣勢。北約的一些國家承認利比亞反對派,聯軍對政府軍猛烈的轟炸。俄羅斯突然變臉,並試圖承認反對派的「過渡政府」。 政府不斷有高官叛逃。美英法三國元首聯合要求「卡扎菲下台」西方認為,利比亞、卡扎菲挺不國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很快將以聯軍的勝利而告終。

利比亞挺住了北約的三板斧,輿論攻勢,軍事攻勢和心理戰攻勢。判軍內訌殺害其總司令,一些轟炸國撤軍。

利比亞、卡扎菲第二波危險期。美國、北約拋掉聯合國1973號決議,保護利平民為幌子,直接顛覆利比亞政府。美國首先直升機向包括孩子在內的平民掃射開始,北約已屠殺兩千餘平民,造成大批難民。強槍利政府存款,違背1973號決議向反政府武裝提供武器、資金。派軍事人員參戰。

反政府武裝在北約統一直接制揮,轟炸下,接連攻克緊鄰首都的黎波里的戰略重鎮,對首都形成全麵包圍的陣勢。原本支持卡扎菲的俄羅斯態度驟變,宣布制裁卡扎菲及其家人;卡扎菲身邊的忠誠部屬則掀起新一輪出逃熱潮。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出現第二波危險期。

二、利比亞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打擊美國北約的新殖民主義。

卡扎菲利比亞政府。遵守聯合國決議,響應非盟停戰談判的斡旋。轟炸一開始,發武器給人們,宣布進行優擊、持久戰爭。得到人民的支持。利比亞反對派殺害總司令尤尼斯遇刺身亡。加強了卡扎菲在支持者心目中的地位,卡扎菲發出襲擊歐洲的報復號招。

在一片暴炸聲中,利比亞已經走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北約高昂的氣勢逐漸的萎靡,存在利比亞最後拖垮北約的可能。

利比亞怎麼會抗住美霸、北約4個月轟炸!

利比亞幾百萬人口小國,就能支撐這么久。大致有三個方面,

1、就是敢於斗爭寧可被打死,也不服輸的領袖性格;就是卡扎菲的全民皆兵的策略;

2、就是北約的內部矛盾及國內人民反戰。

3、中國、非盟態度:拒決、否定「逮撲卡扎菲」,推動政治解決利比亞問題。國際社會堅持卡扎菲政府是利比亞維一合法政府。伊朗展示一系列新武器,強硬表態。

三、到目前這段美國北約戰略失敗。

1、美國發動利比亞戰爭的戰略目標。

(1)試驗美國零傷亡,用外國傻瓜當炮灰的戰爭模式。

北約軍事行動的走向也頗顯躊躇。戰機共有250架

挪威率先退出。挪威社會對北約轟炸造成平民死傷不滿,社會黨曾要求在3個月期限後就全部撤回戰機;

北約開始尋求用政治解決,迫於國內巨大的政治壓力,北約開始尋求用政治解決利比亞問題,可能實現停火;

北約內部各打自己的算盤。只有8個國家參與了軍事行動。

(2)測試美國控制聯合國,指鹿為馬的能力,世界各國臣服程度。

中國獨立自主挺立:中國在利比亞問題上的立場不與美國和西方國家一致,中國堅持維護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准則。中國明確表示,「利比亞的未來,應有利比亞的人民來決定」;反對在國際問題上 以武力相威脅;反對任意使用武力的行為。中國和利比亞反對派會談,又允許利比亞政府的外交部長訪華。中國親自出手,說服雙方,現實停火,並舉行全國大選。

非洲的怒吼。非盟委員會的覺醒:國際刑事法院「有偏見」,只管那些發生在非洲的罪行,忽視西方大國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犯下的罪行。 「有鑒於此,我們建議成員在執行逮捕令方面不予合作。」對反對派不於承認,不是美呼百諾。盟國的不聽號令,英國拒決增兵。

(3)試驗美國利用支持反對政府的幾個人組織炮灰去顛覆任何合法政府的模式。

2、暴露美國、北約殖民主義的強盜的本性。

(1)美國、北約帝國主義的本性沒有改變。

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現在正在進行的利比亞戰爭證明:現在的帝國主義,還是那個販賣黑奴、殖民掠奪、滅絕印地安人的帝國主義。現在的美國還是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蔣介石出人出力,他出錢出槍打內戰的美國,現在的美英法聯軍,還是那個火燒圓明園的的八國聯軍。反恐卻製造了更加駭人的恐怖,保護平民卻殺戮了更多的無辜平民。消滅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卻一次次的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人權至上卻剝奪了印地安人的生存權,給中國人吃轉基因主糧。奧巴馬坦言:「如果10多億中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同樣的生活,,地球根本承受不了。」三十多年來,帝國主義貪婪野蠻殘暴的本性從來就沒有絲毫改變。「現在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是雙贏」。

(2)相信鬼話解除武裝,投靠美帝自取滅亡。

利比亞卡扎菲投靠美國,交出發展核武的條件。美放寬制裁,利比亞養肥後,現要殺之吃肉、取血。現奮起反抗,否則早被殺害。伊朗、朝鮮堅持發展自己核武力量,美不敢輕舉妄動!中國買大量美債救美,美進一步圍堵中國在周邊國家搞針對中國的聯合軍演。俄拋美債,飛機進美日軍演上空,美只得停軍演。

3、美國、北約是紙老虎。

集中全世界的帝國主義列強打一個小的弱國。美國、北約與利比亞實力對比。國土總面及人口:gdp總量、軍隊總數、軍兵種、裝備、航母、戰機、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雙方不成比例。卡扎菲的利比亞只有幾百萬人口,還處在內亂邊緣的小國家。4個月列強狂轟濫炸卡扎菲還在而且居然強悍的屹立不倒。不論最後卡扎菲的利比亞結果如何,但美國、北約的失敗的事實無法改變。

美國從全面進攻轉入重點進攻。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利比亞交出指揮權。各帝奪主義盟國之間,強者為狼,弱者為羊都要保存實力,不敢拚命一搏野獸間沒有真正的盟友。

4、毛澤東的人民戰爭理論是消滅帝國主義的法寶。

塔里班的農村包圍城市游擊戰,卡扎菲的武裝人民,逐漸孕育中的反帝統一戰線。

卡扎菲,誓死悍衛國家和人民。寧可選擇戰爭,寧可導彈炸到頭上不投降。粉碎美北的戰爭訛詐。卡扎菲英對強敵,提出持久戰,首先打開多個軍火庫,放手讓數以十萬計的支持他的民眾獲得包括槍支、彈葯、手雷、炸葯在內的大批輕武器。打一場認民戰爭。

幾個月屹立不倒,並熬到了「叛將」、反對派軍事領導人遇刺身亡的結果。一些轟炸國撤兵。

逐漸孕育中的反帝統一戰線。現在是單個的小、弱國對抗全世界的帝國主義列強的聯盟,美國掠奪世界各國,侵略40多個國家,單在伊拉克打死打傷百萬平民,是界祈盼毛澤東的第三世界。

5、現在美國發動戰爭的規律:顛覆政權,建立美國抄縱的傀儡政權。

轟炸,推翻顛覆國家政權,這步能實現,但翻而不死。變成長期持久戰,經不起消耗,最後撤軍-----阿富汗塔里班模式。建立美國抄縱的傀儡政權這步難實現。所以,美國要調整政策。

四、利比亞卡扎菲的戰爭的前景展望。

1、美英法等轟炸國內人民、反戰力量強大。美國:美國既然不同意派地面部隊就是不想涉入太深,法國帶頭發動對利比亞軍事行動,日前撤回航母,也與利比 亞政府開始接觸,聲稱通過對話結束戰爭。英國認為,利比亞反對派武裝不可能獨立打贏與政府軍的戰爭。德國投了棄權票;最近北約請求何蘭對地面支援行動但被拒絕。;義大利,呼籲北約立即停止戰爭。挪威正式宣布退出利比亞軍事行動。

利比亞反對派領導內訌。反對派武裝總司令阿卜杜勒-法塔赫·尤尼斯遇刺身亡。

2、中國、非盟、多數聯合國成員國的支持。

美國死對頭伊朗等國的存在。

3、利比亞的結局有三種:

第一種北約打敗利比亞卡扎菲,維持轟炸,進入阿富汗模式。

第二種利比亞再堅持以段,北約撤出,卡扎菲平滅判亂。

第三種就是在中國政府、非盟的主導下,卡扎菲和反對派都退一步,舉行全國大選,由利比亞人民選出自己的政府。或利比亞反對派成立一個親西方政府與原卡扎菲利比亞政府並存。

不論哪種結局,美國、北約暴露出的侵略本質,及中國、非洲的覺醒都是美國、北約的惡運。

⑤ 想要統一非洲的卡扎菲,為什麼最後一敗塗地

想要統一非洲的卡扎菲。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卡扎菲是美國在後面支持他的。但是巴沙爾可以是政府轉危為安的原因在於他在他背後有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卡扎菲其實就是孤軍奮戰。所以對上巴沙爾的時候,他完全沒有一戰之力。落敗也就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除了伊朗和俄羅斯大力支持巴沙爾政府軍以外,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也是敘利亞政府軍的重要支持者。因為敘利亞內戰已不是簡單的政府軍和反對派之間的較量,而是美俄等大國之間的較量,這也是不同於利比亞內戰的地方,正是由於外部勢力的介入,才使敘利亞跟利比亞有不同的結局。

⑥ 卡扎菲是好的還是壞的

比較好。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自1969年上台以來,與西方國家交惡數十載。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卡扎菲成功領導了這個擁有600萬人口的國家在非洲率先擺脫貧困。以軍事和經濟幫助非洲人國民大會反對種族隔離斗爭。



1979年底,利比亞支持伊朗反對美國,示威者焚燒了美國駐利比亞代辦處,雙方撤回了駐對方的外交人員。

1993年,為擺脫孤立,卡扎菲轉性盛贊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為「新世界的救星」,隨後宣告放棄研製大規模殺傷武器,並同意賠償泛美空難死者家屬。

2004年9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正式終止對利比亞的貿易禁運。


⑦ 伊朗利比亞緬甸朝鮮最高領導人分別是誰

伊朗:哈梅內伊
利比亞:卡扎菲
緬甸:丹瑞
朝鮮:金正日

⑧ 薩達姆統治時期的伊拉克與卡扎菲統治時期的利比亞誰專制

當然是薩達姆。伊拉克的國情和利比亞不同,伊拉克是一個很復雜的國家,伊斯蘭教徒就分為真瘋相對的兩個派別什葉派和遜尼派,雖同是伊斯蘭教,但是兩個派別完全是不共戴天的。在伊拉克民族成分也要復雜的多,有波斯民族和幾百萬庫爾德人,庫爾德是一個很大的民族,有差不多三千萬人,在世界范圍來看都是大民族,但是這個民族至今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分屬於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三國,但是庫爾德人要求民族獨立的願望很強烈,現在都在努力地謀求獨立,時至今日到土耳其的沉重打擊。當讓在薩達姆時期,北部的庫爾德人通過很多暴力事件企圖獨立出去,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期,他們趁國家處於危機之中勾結外國勢力想謀求獨立,都遭到了薩達姆鐵腕的鎮壓,最終都粉碎了他的企圖,更重要的少數的不到全國百分之二十的遜尼派(薩達姆是遜尼派)控制整個國家,當然引起了多少派的什葉派人的反對,在少數人統治多少必然會有這樣的結果的,但是都在薩達姆的高壓統治之下被鎮壓下去了,這是從國家的實際情況也可以看的出,這樣一個矛盾復雜的國家不採取更加強制的措施是不可能保證統一和社會穩定的,所以客觀上也要求一個專制的領導者,相反利比亞的民族成分和宗教比較簡單的多,也能採用和軟的手段統治,所以伊拉克的復雜國情決定了薩達姆要比卡扎菲專制。這是國情的角度來說的,從兩人性格來看,薩達姆要有野心,企圖要建立一個東到地中海泛阿拉伯的大阿拉伯世界,以自己為中心,這樣一個頗具野心的目的使其發動幾次了大的戰爭,發動兩伊戰爭,發動了入侵科威特的戰爭。侵略戰爭的發動肯定會引來國家的阻力,但是薩達姆還是想發動就發動了,可見其在國家的權威就更比卡扎菲強。第三從人民的生活來講,薩達姆隨意發動侵略真戰爭導致伊拉克人民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卡扎菲還是給了百姓很好處的,卡扎菲為百姓提供免費的全民醫療全民教育,還為百姓建了很多的住房,中國的幾萬民工就是為他們建房子,真心話,中國百姓過的不如卡扎菲的利比亞人民的一半好。第五卡扎菲還有反對派,卡扎菲看到群眾抗議還容許其遊行抗議,但是沒想到後來控制不住局勢自己的小命都賠了。但是薩達姆是不能容忍反對者的,綜上所述,薩達姆專制的多。

⑨ 苦不苦想想伊拉克薩達姆,悲不悲看看利比亞卡扎菲

當然是。的國情和利比亞不同,是一個很復雜的國家,就分為真瘋相對的兩個派別什葉派和遜尼派,雖同是教,但是兩個派別完全是不共戴天的。在民族成分也要復雜的多,有波斯民族和幾百萬庫爾德人,庫爾德是一個很大的民族,有差不多三千萬人,在世界范圍來看都是大民族,但是這個民族至今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分屬於伊朗土耳其三國,但是庫爾德人要求民族的願望很強烈,現在都在努力地謀求,時至今日到土耳其的沉重打擊。當讓在時期,北部的庫爾德人通過很多事件企圖出去,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期,他們趁國家處於危機之中勾結外國勢力想謀求,都遭到了鐵腕的,最終都粉碎了他的企圖,更重要的少數的不到全國百分之二十的遜尼派(是遜尼派)控制整個國家,當然引起了多少派的什葉派人的反對,在少數人統治多少必然會有這樣的結果的,但是都在的高壓統治之下被下去了,這是從國家的實際情況也可以看的出,這樣一個矛盾復雜的國家不採取更加強制的措施是不可能保證統一和社會穩定的,所以客觀上也要求一個專制的領導者,相反利比亞的民族成分和宗教比較簡單的多,也能採用和軟的手段統治,所以的復雜國情決定了要比卡扎菲專制。這是國情的角度來說的,從兩人性格來看,要有野心,企圖要建立一個東到地中海泛伯的大伯世界,以自己為中心,這樣一個頗具野心的目的使其發動幾次了大的戰爭,發動兩伊戰爭,發動了入侵科威特的戰爭。侵略戰爭的發動肯定會引來國家的阻力,但是還是想發動就發動了,可見其在國家的權威就更比卡扎菲強。第三從的生活來講,隨意發動侵略真戰爭導致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卡扎菲還是給了百姓很好處的,卡扎菲為百姓提供免費的全民全民教育,還為百姓建了很多的住,中國的幾萬民工就是為他們建子,真心話,中國百姓過的不如卡扎菲的利比亞的一半好。第五卡扎菲還有反對派,卡扎菲看到眾還容許其,但是沒想到後來控制不住局勢自己的小命都賠了。但是是不能容反對者的,綜上所述,專制的多。

⑩ 利比亞戰前政府軍實力如何,有什麼裝備,和現在的伊朗相比呢

利比亞戰前軍事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在北非是第一位。但是,利比亞主要的優勢是坦克部隊,空中力量較差,北約正是利用這一點,從空中打擊,擊潰了利比亞政府軍。且利比亞以沙漠為主,掩體較少,所以容易被空中打擊。利比亞的裝備,基本是蘇聯解體前的80、90年代的裝備,配上少量的美式90年代裝備和國產較為先進的裝備。所以,和法國為首的北約相比,還是相差的比較遠。
伊朗的軍事實力比利比亞略強,不過伊朗屬於高原地形,可以利用防空炮等簡單裝備防空,不會像利比亞一樣,將制空權拱手相讓。且一旦開戰,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包括俄羅斯的態度,都會影響戰事發展。而卡扎菲就是個神經病,本來是依靠前蘇聯,結果在蘇聯解體後,准備投靠美國,引起了俄羅斯及非盟國家的不滿,所以才導致最後政治上的孤立。

閱讀全文

與卡扎菲和伊朗大選哪個更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汾哪個超市有義大利面 瀏覽:746
英國買鞋為什麼便宜 瀏覽:197
sabbia義大利文什麼意思 瀏覽:276
2021年英國冬天冷到多少度 瀏覽:690
美國為什麼暗殺伊朗名將 瀏覽:650
印度的1000磅等於多少美元 瀏覽:15
為什麼伊朗軍艦被擊落 瀏覽:707
伊朗高原為什麼叫伊朗高原 瀏覽:12
印度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7
印度小葉紫檀龍龜多少克 瀏覽:175
活著就是奮斗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78
印尼半年簽證是什麼簽證 瀏覽:750
去伊朗買什麼機票最好 瀏覽:331
印尼落地簽費用印尼盾多少錢 瀏覽:27
英文中國如何讀 瀏覽:436
美國怎麼把伊朗將軍打死的 瀏覽:625
義大利知名品牌都有哪些 瀏覽:351
英國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瀏覽:502
印度有機米粉多少錢一桶 瀏覽:840
越南咖喱粉什麼牌子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