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的首都是哪裡
伊朗首都是德黑蘭,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同時也是德黑蘭省省會,總人口達8,429,807人,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亞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在20世紀,伊朗各地有大批民眾湧入德黑蘭定居,有認為德黑蘭的市區人口應要減少至少5,000,000人,德黑蘭有許多歷史上著名的清真寺、基督教堂、猶太會堂及瑣羅亞斯德教的火廟,德黑蘭是現代化的城市,高樓大廈林立,當中的阿扎迪塔及默德塔(Milad Tower)是德黑蘭的標志性建築,伊朗歷史悠久,首都也隨著時代的推進而變遷,德黑蘭是第32個伊朗首都。
2. 地球上最北的城市是朗伊爾城嗎
在挪威,有一個人口僅有1800人的城市,是當今地球上最北的城市。要說究竟有多北呢?根據測算距離北極點只有不到1300千米,雖然小,但卻作為當地斯瓦爾巴群島的首府,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首府城市。這里叫做朗伊爾城。
值得注意的是,朗伊爾城現在已經對於中國免簽,如果想去旅行的朋友就千萬別錯過哦~
3. 伊朗靠近哪裡
概況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於亞洲西部,北接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庫曼,瀕臨裏海,西與土耳其、伊拉克接壤,東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南隔波斯灣、阿曼灣與阿拉伯半島諸國相望。面積1 6 4 .8 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 8 3 0 千米。
伊朗是個古國。我國古代史書上稱其為「安息」國。公元前6 世紀稱波斯,是個大帝國。7 世紀後,異族先後入浸。1 8 世紀前期,納第爾汗領導伊朗人民推翻了異族統治。1 9 世紀後期起,英國、俄國和美國不斷侵入。1 9 2 5 年,建立起巴列維王朝。1 9 7 9 年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 9 7 1 年8 月1 6 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波斯人約佔6 6 %,還有阿寒拜疆人、庫爾德人、俾路支人、巴赫蒂亞爾人、盧爾人、阿拉伯人、加什蓋伊人、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等。西北部人口較密,大部分地區每平方千米1 0 —5 0 人,信伊斯蘭教,什葉派佔大多數。波斯語為官方語言。
自然環境
伊朗是一個高原和山地相間的國家,大部分位於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 0 0 —1 5 0 0 米之間。中央部分大部為較平坦的高原,佔全部領土的1 /2 。高原上多小型內陸盆地。北部有厄爾布爾士山脈,海拔2 4 0 0 —3 0 0 0 千米,主峰達馬萬德山海拔5 6 7 1 米,是一座死火山,為伊朗最高峰。裏海沿岸狹窄的平原上,覆蓋著肥沃的沖積土。西北部是亞美尼亞高原的一部分,多山間盆地,有全國最大的烏爾米耶湖。西南部和南部為許多平行的山嶺,把伊朗內地與海隔開。東部地區是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沙漠和荒地佔全國面積的1 /3 ,著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南部在伊朗境內。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寒暑變化劇烈,夏熱,冬冷多風,內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鹽沼。西部山地區受地中海式氣候影響,年平均降水量達5 0 0 毫米以上,東部沙漠地區減少到1 0 0 毫米左右,沿裏海一帶年平均降水量達1 0 0 0 毫米以上,炎熱潮濕,可生長亞熱帶植物。
自然資源
伊朗擁有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現已探明的儲量達9 5 0 億桶。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以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卡倫河流域最豐富。主要油田有加奇薩蘭、馬倫、阿加賈里、比比—哈基梅等。此外還有大量天然氣、煤以及銅、鐵、鋁、鉻、石棉、磷酸鹽、石墨、硫磺等。在亞塞拜然和呼羅珊省還發現有鈾礦。
經濟概況
伊朗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4 5 %。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稻子、棉花、甜菜等。畜牧業相當重要。地毯織造業很普遍。石油是經濟的命脈。年產原油1 億多噸,居世界前列;年產天然氣約5 0 0 —6 0 0 億立方米。西南部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區。在各工業部門中,紡織工業居第二位,其它還有建築材料、鋼鐵、汽車裝配、機械製造、制葯、采礦等。主要外貿對象是德國、日本、義大利、土耳其、法國等。石油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外還出口棉花、地毯、干鮮果品、皮張、礦石、天然氣等。進口以機器、鐵和鐵製品、化工產品、葯品、電機、汽車、糖、茶、棉布等為主。
卡倫河是境內唯一的通航河流。輸油管把石油從產區輸往各出口港及提煉中心。
重要城市
德黑蘭:首都。1 1 世紀建立的古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鐵路樞紐。有紡織、石油提煉、汽車裝配、制葯、水泥等工業。
阿巴丹:著名的石油城。有規模很大的煉油廠和設備完善的石油化工廠。波斯灣上的哈爾克島,是伊朗原油的輸出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港之一。
阿瓦士:位於石油蘊藏豐富的胡齊斯坦省。伊朗縱貫鐵路上的要站之一。為石油提煉中心和轉運站。大不里士:人口約6 0 萬。8 世紀起曾長期為伊朗首都。農畜產品重要貿易中心。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地震較頻繁。
伊斯法罕:伊朗古都,古代「絲綢之路」的南路要站。全國最大紡織工業中心,金屬製品亦著名。
馬什哈德:是伊朗橫貫鐵路的東部終點。向為印度、阿富汗同德黑蘭間的商隊貿易中心。是黃麻、絲、茶和麵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為什葉派伊斯蘭教聖地。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2 月1 1 日。春節(新年)3 月2 1 日。
與我國建交日:1 9 7 1 年8 月1 6 日。
貨幣:伊朗里亞爾。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 小時3 0 分;比北京時間晚4 小時3 0 分。
國花:玫瑰。
國名釋義:古波斯語意為「光明」。
4. 伊朗阿巴丹市的人口數
阿巴丹(Abadān)是伊朗的第五大城,又是世界上最主要煉油廠之一。該市位於阿巴丹島之北端,是個港口都市。西有阿拉伯河幹流,東有卡倫河(Karun River)支流,阿巴丹島介於兩流之間,周圍皆是椰棗樹。從西元一九○九年起,辟為煉油之地。人口29.4萬(1982)。經數十年,市區遂擴大,人口激增,據估計可能已接近五十萬。
5. 伊朗的首都在哪
德黑蘭
伊朗首都德黑蘭,位於伊朗中部偏北,坐落在遼闊的伊朗高原北緣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市區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東、西、北三面為厄爾布爾士山脈和成弧形狀的丘陵環繞。
德黑蘭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9世紀初期,這里已成為居民住宅點,是當時的著名城市雷伊的郊區,為古代世界著名商道「絲綢之路」往來的歇腳之處。公元13世紀,因受到強大外族入侵,雷伊城慘遭破壞,隨後德黑蘭興而代之,由於這里是伊朗北部東西向大道與通往南部大道的交匯點,於是在短時期內便成為一座中等規模的城市和貿易中心。 德黑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是一年四季都盛開著各種鮮花,尤其是波斯人喜愛的玫瑰花到處開放。房前屋後,馬路兩側,帶有噴泉的街心花園,到處都可以看到鮮花,聞到花香。居民酷愛種花、養花、賞花,許多生活較為富裕的家庭都在自己家門前辟出一塊園地,種上花,形成一個小花園,因此,又有人風趣地把德黑蘭稱為「鮮花城市」。
德黑蘭氣候與北京大體相當,但更為乾燥。旅行季節以春、秋兩季為佳,夏天過於炎熱,會超過40℃,且晝夜溫差較大。
景點:奧朝迪紀念塔」旅遊景區,「德黑蘭大學」旅遊景區,「古列斯坦宮」旅遊景區,「伊瑪目清真寺」旅遊景區,「伊朗國家博物館」旅遊景區。
早在5000年前,伊朗就創建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然而,德黑蘭(Tehran)作為首都發展起來還是近200年的事。因此,人們把德黑蘭稱之為古老國家的新首都。
「德黑蘭」一詞是古波斯語「山腳下」的意思。在公元9世紀時,這里還是一個隱蔽在梧桐林中的小村莊,公元13世紀日漸興旺,直到1788年,伊朗愷加王朝才把這里定為首都。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伊朗石油財富劇增,這座城市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並成為一座規模龐大、繁華熱鬧的大都市。目前,它不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亞最大的城市。擁有人口1100萬。
德黑蘭距裏海100多公里,中間隔著巍峨的阿爾布爾士山脈,整個城市建在一個山坡上,全城北高南低,兩條寬闊筆直的林蔭大道貫穿市區的南北和東西。南部多古老的建築,至今這里的許多市場仍保留著古代波斯的風貌。北城則為現代化建築,有高級飯店和各種商店,美麗的鮮花和噴泉,把整個城市裝扮得清新、秀麗。從整體看,高層建築不多,人們喜歡有院落的平房,寧靜而舒適。
作為古老國家的首都,德黑蘭市擁有許多博物館。自由紀念塔氣勢雄偉、風格新穎,是德黑蘭的門戶。花崗岩的新式建築、前巴列維國王的夏宮,在王朝推翻後,已改為「人民宮殿博物館」,並向公眾開放。新著名於世的古堡式地毯博物館藏有從伊朗各地收集的16世紀到20世紀的珍貴地毯5000餘件。由於室內保持20度的衡溫和均衡濕度,使地毯樣品色澤始終鮮艷奪目,其中最古老的地毯已達450年的歷史。在德黑蘭還有文化遺產博物館、拉列公園以及首都最大的「巴扎」(市場),它們都反映了數千年燦爛的波斯文化。新建的霍梅尼陵墓更是金碧輝煌,氣勢磅礴。作為一個伊斯蘭國家的首都,德黑蘭還擁有一千多座清真寺,每到禱告時間,各清真寺的宣禮之聲彼此應和,壯嚴肅穆。
6. 伊朗的首都是哪個城市
德黑蘭
早在5000年前,伊朗就創建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然而,德黑蘭(Tehran)作為首都發展起來還是近200年的事。因此,人們把德黑蘭稱之為古老國家的新首都。
「德黑蘭」一詞是古波斯語「山腳下」的意思。在公元9世紀時,這里還是一個隱蔽在梧桐林中的小村莊,公元13世紀日漸興旺,直到1788年,伊朗愷加王朝才把這里定為首都。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伊朗石油財富劇增,這座城市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並成為一座規模龐大、繁華熱鬧的大都市。目前,它不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亞最大的城市。擁有人口1100萬。
德黑蘭距裏海100多公里,中間隔著巍峨的阿爾布爾士山脈,整個城市建在一個山坡上,全城北高南低,兩條寬闊筆直的林蔭大道貫穿市區的南北和東西。南部多古老的建築,至今這里的許多市場仍保留著古代波斯的風貌。北城則為現代化建築,有高級飯店和各種商店,美麗的鮮花和噴泉,把整個城市裝扮得清新、秀麗。從整體看,高層建築不多,人們喜歡有院落的平房,寧靜而舒適。
作為古老國家的首都,德黑蘭市擁有許多博物館。自由紀念塔氣勢雄偉、風格新穎,是德黑蘭的門戶。花崗岩的新式建築、前巴列維國王的夏宮,在王朝推翻後,已改為「人民宮殿博物館」,並向公眾開放。新著名於世的古堡式地毯博物館藏有從伊朗各地收集的16世紀到20世紀的珍貴地毯5000餘件。由於室內保持20度的衡溫和均衡濕度,使地毯樣品色澤始終鮮艷奪目,其中最古老的地毯已達450年的歷史。在德黑蘭還有文化遺產博物館、拉列公園以及首都最大的「巴扎」(市場),它們都反映了數千年燦爛的波斯文化。新建的霍梅尼陵墓更是金壁輝煌,氣勢磅礴。作為一個伊斯蘭國家的首都,德黑蘭還擁有一千多座清真寺,每到禱告時間,各清真寺的宣禮之聲彼此應和,壯嚴肅穆。
7. 伊朗有哪些城市
德黑蘭:伊朗首都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市中有許多的手工藝作坊和「比比皆是」的清真寺。德黑蘭有許多古跡和博物館,最著名的是考古博物館、戈萊斯坦宮和大理石宮、珍寶博物館以及專門展覽馳名世界的波斯地毯博物館等。
伊斯法罕:歷史名城,地毯業發達,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稱,名勝古跡有皇家廣場、伊馬姆霍梅尼清真寺、阿里卡普宮、謝赫魯特福清真寺、巴扎、十四柱宮、23孔橋、卡珠橋、社會清真寺等。
庫姆:位於德黑蘭西南125千米,宗教聖城。伊斯蘭什葉派中十二伊馬姆教派的活動中心,是伊朗各地和鄰國的教徒們的朝聖之地。現保存著150多座風格各異、規模不等的清真寺,其中一些是清真寺建築的珍品。
阿巴丹:位於阿拉伯河三角洲的阿巴丹島上。著名的石油城。四季分明,有不少旅遊勝地,兩伊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
大不里士:西北邊陲古城,距德黑蘭530千米。8世紀曾長期為首都。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城內的藍色清真寺宏偉壯觀。烏爾米耶湖風景秀麗。
馬什哈德:市內有許多宗教寺院,伊斯蘭世界最大的建築物之一列茲維聖墓和清真寺就在這里。伊朗著名詩人菲爾多西的墓地距市內23千米。
克爾曼沙阿:西部古城。市內多文物古跡,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雕像和墓地,還有希雷英宮殿遺址、拜火教教堂、伊斯蘭清真寺等。
設拉子:古波斯文化中心。素以玫瑰和夜鶯之城及詩人的故鄉文明於世。有2500年前波斯首領居魯士大帝的陵墓和宮殿、魯斯坦姆壁畫、埃拉姆花園等。
波斯波利斯:古城。位於設拉子市東北部60千米處的盆地中。公元前518年始建,城中的宮殿用堅硬的石頭建造。其中以百拄廳最為著名,廳中有11米多高的石柱100根。還保留著碑、墓穴、雕刻等古跡。
8. 伊朗的具體經緯度范圍
伊朗經緯度: E51.0365971, N35.6754346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連,另與哈薩克和俄羅斯隔海相望。南面瀕臨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曼灣。
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
9. 伊朗德黑蘭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總人口高達8000多萬人,是伊朗最大的城市。
三、現在的德黑蘭擁有幾千萬人交通非常的堵塞,而且空氣污染非常嚴重,經常能在城市內部看見大范圍的霧霾,導致人們會產生肺部的疾病,根據政府報告空氣污染主要是汽車尾氣和工業污染,現在德黑蘭政府不斷地在鼓勵國家取消汽油車,而採取更加節能的天然氣車。同時德黑蘭還擁有著非常好的教育機構,伊朗境內一大半以上的教育機構都在德黑蘭,包括一些宗教學院和軍事學院。
10. 世界上哪個城市的佔地面積最大
紐約。
紐約市(New York City,簡稱NYC),位於美國紐約州東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世界第一大城市,與英國倫敦、中國香港並稱為「紐倫港」(Nylonkong)。2018年11月,紐約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截至2017年,紐約市總面積達1214.4平方公里,人口約851萬人,居住在7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紐約大都市圈則有2000萬人左右,僅次於東京、墨西哥城、孟買,位居世界第四位。2017年,紐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9007億美元。
(10)伊朗最北端的城市是哪個擴展閱讀:
紐約市五區:
1、 布朗克斯區
最北的行政區,紐約洋基的主場洋基體育場位於此地。除了曼哈頓的大理石丘外,布朗克斯是紐約市唯一與美國本土相接的區域。
世界上最大的市內動物園布朗克斯動物園也位於此地,面積達265英畝(1.07平方公里),居住動物達6千頭。同時,布朗克斯還是饒舌樂和嘻哈文化的發源地。
陸地面積:44 平方英里
2、布魯克林區
布魯克林區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位於長島西端,在1898年以前仍是獨立的城市。此區的文化、社會和種族極富多元性,帶有獨立藝術情調以及建築傳統。
除了曼哈頓外,布魯克林是唯一有中心商業區的行政區。此外,此區還有一條長海岸線,其中的科尼島於19世紀70年代設立,是全美國最早的游樂設施之一。
人口:超過 240 萬
陸地面積:82 平方英里
3、曼哈頓區
曼哈頓島是紐約的核心,在五個區中面積最小,僅57.91平方公里。但這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小島卻是美國的金融中心,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總部設在曼哈頓。7家大銀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壟斷組織的總部都在這里設立中心據點。
這里還集中了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等行業的精華。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是美國財富和經濟實力的象徵,也是美國壟斷資本的大本營和金融寡頭的代名詞。這條長度僅540米的狹窄街道兩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貿機構。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均設於此。
人口:超過 150 萬
陸地面積:24 平方英里
4、皇後區
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位於長島布魯克林的東側,也是全美種族最多元的郡,其人口成長的速度將會使該區打破布魯克林成為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過去此區由一些荷蘭移民所創立的小城鎮和村莊組成,後期則發展為重要的商業和住宅區。這里也是全美唯一一個非裔美國人收入大於白人的縣(年收入約$5.2萬)。
皇後區有紐約大都會的花旗球場,是美國網球公開賽的舉辦地。交通方面,紐約都會區的三個主要機場重有兩個——肯尼迪國際機場和拉瓜地亞機場——位於此區(第三個是位於新澤西州紐瓦克的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
人口:超過 220 萬
陸地面積:112 平方英里
5、斯塔滕島
斯塔滕島是紐約市人口最少的一個區(盡管其面積是曼哈頓的 2.5 倍)。它擁有眾多的歷史、文化勝地、體育場館和自然風光。
一半的享受來自於乘坐斯塔滕島渡輪(Staten Island Ferry)前來這里的旅程。行程 20 分鍾的免費渡輪每天擺渡往來於曼哈頓下城的乘客,乘客可在其中一覽無餘地觀看紐約港和自由女神像。
人口:超過 44.3 萬
陸地面積:60 平方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