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最大的國家是……
1. 俄羅斯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達 478,050 億立方米 (bcm)。俄羅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估計每年輸送 1960 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俄羅斯大力鼓勵汽車用天然氣。到 2020 年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是國有控股的自然公司,將擁有 500 個加氣站。
2.伊朗
伊朗擁有約 337,210 億立方米 (bcm)的天然氣儲量。伊朗是世界上碳氫化合物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伊朗已發現約145個油氣田和297個油氣藏,該國具有發現更多油氣田和油氣藏的潛力。由於伊朗目前在其天然氣儲量中生產的份額如此之小,因此它是未來能夠供應大量天然氣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3.卡達
卡達擁有約 240,720 億立方米 (bcm) 的第三大天然氣儲量。卡達擁有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近 14%。該國的大部分儲量位於離岸的北部油田。為擴大天然氣出口,重新奪回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的地位,卡達開始在北部油田進行鑽探擴建,並計劃將產量提高60%。
4. 美國
美國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儲量,儲量約為 154,840 億立方米 (bcm)。美國的大部分主要天然氣層位於德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據估計,美國有足夠的天然氣至少可以再使用 60 年或更長時間。除了自己生產天然氣外,美國還通過管道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天然氣。
5.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第五大天然氣儲量,總量約為 92000 億立方米(bcm)。沙烏地阿拉伯的大部分天然氣都在波斯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也計劃開始出口天然氣。雖然該王國主要依靠石油來發電,但它正計劃轉變為 70% 的電力來自天然氣。
6.土庫曼
土庫曼天然氣儲量7504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六位。土庫曼擁有多個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主要位於該國東南部的阿姆河盆地、南部的穆爾加布盆地和該國西部的南裏海盆地。2015年,70%以上的天然氣出口到中國,土庫曼與中國簽訂了天然氣合同。
7.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天然氣儲量估計為 60,510 億立方米。阿聯酋約 30% 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直接依賴於石油和天然氣產量。2020 年初,在阿布扎比和迪拜之間發現了一個天然氣田,其中包含 80 萬億標准立方英尺的天然氣。Jebel Ali 氣田的發現將有助於阿聯酋變得更加能源獨立,減少對從卡達進口的天然氣的依賴。
8.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天然氣儲量574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八位,約佔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3%。委內瑞拉擁有西半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天然氣儲量。運輸和配送基礎設施不足使委內瑞拉無法充分利用其天然氣資源。超過三分之一的天然氣總產量被重新注入儲層以提高或維持壓力,而一小部分被排放或燃燒。
9.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天然氣總儲量54750億立方米。奈及利亞擁有世界第九大天然氣儲量和非洲最大的天然氣儲量。奈及利亞的已探明儲量是其年消耗量的 306 倍以上,這使該國未來擁有充足的能源資源。
10. 中國
中國天然氣儲量544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十位。過去20年,中國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幾乎翻了兩番。過去五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生產和進口均大幅增長。盡管如此,中國幾乎無法滿足其對天然氣的需求。這使中國一直依賴從其他國家進口液化天然氣或管道天然氣。這主要是由於中國政府主動將工廠和數百萬家庭從煤炭轉向天然氣。
㈡ 天然氣只有俄羅斯有嗎
天然氣並非只有俄羅斯有,但是俄羅斯的天然氣占據全球天然氣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天然氣在伊朗、卡達、土庫曼、美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委內瑞拉、奈及利亞等國家都是存在的,而且儲量都不少,其中卡達擁有相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天然氣的總儲量為全世界第三名,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國。
一些國家的天然氣儲量介紹
伊朗天然氣探明儲量:34萬億立方米,約合原油當量2244億桶。
卡達天然氣探明儲量:24.5萬億立方米,約合油當量1617億桶。
土庫曼天然氣探明儲量:17.5萬億立方米,約合油當量1155億桶。
美國天然氣探明儲量:10.4萬億立方米,約合油當量686億桶。
沙特天然氣探明儲量:8.3萬億立方米,約合油當量548億桶。
㈢ 年天然氣供需形勢分析
一、國內外資源狀況
(一)世界天然氣資源狀況
截至2009年底,世界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為187.49萬億立方米(表1),比上年增長1.0%。按當前開采水平,世界天然氣剩餘儲量可供開采年限為62.8年。資源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和中東地區。按地區來說,中東是世界上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擁有76.2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的40.6%。從國度來看,俄羅斯天然氣探明儲量為44.3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23.7%,居世界第一位;伊朗天然氣探明儲量為29.61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儲量的15.8%,居第二位;卡達的天然氣儲量為25.3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13.5%,排名第三位。以上三國佔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53.0%(圖1)。同時,根據2009年度各國生產量計算,俄羅斯的剩餘可采年限為84.1年,是主要天然氣資源國中剩餘可采年限最長的。已有數據顯示,目前世界天然氣儲量基本保持增長態勢,但增幅不大,近10年的平均年增幅不超過3.0%。
圖1 2009年世界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分布
圖5 1984~2009年日本LNG到岸價格
2009年,管道天然氣價格也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全球四大天然氣交易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其交易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加拿大的亞伯達和美國的亨利中心價格下降幅度最大,基本回到2003年的水平。相比之下,歐盟的到岸價格下降幅度稍小些,主要是因為歐盟地區是天然氣進口大戶,缺口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撐價格基本面(圖6)。
圖6 1984~2009年世界天然氣價格
我國天然氣行業現行的定價政策以成本加成法為基礎。隨著天然氣行業的不斷發展,根據天然氣資源供不應求的現狀和市場結構的變化,天然氣定價政策幾經調整,基本呈現出在政府監管下市場定價的基本特徵,從考慮天然氣生產企業成本水平,又適當考慮市場用戶承受能力的角度出發,我國天然氣行業現行定價政策被概括表述為:以成本加成法為基礎,適當考慮市場需求的定價方法,出廠價為政府定價,天然氣管道輸送價格為政府指導價並採取老線老價、新線新價的定價政策。為了改變現有價格體系,政府已著手開展天然氣定價改革,改革方向是與國際接軌。
六、結論
(一)世界天然氣供需趨勢
世界天然氣的供應,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基本保持較為平穩的增長趨勢。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斷擴大、天然氣資源探明儲量的不斷增加,又給天然氣供應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1990年,世界天然氣供應量只有19918億立方米,到2008年供應量已達到30607億立方米,增長53.7%,雖然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供應量有所下滑,但未來仍呈增長態勢。同時,在當前石油能源供應緊張的形勢下,天然氣的勘探與開發力度不斷加大,進一步促使天然氣在21世紀充當重要能源角色,使其供應量持續增長。
在需求方面,隨著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斷擴大,天然氣因其具有潔凈、環保等優勢,需求量一直保持穩步增長,成為能源消費結構中的重要角色。1990年,世界天然氣需求量只有19817億立方米,到2009年已達到29403億立方米。
在供需平衡上,天然氣一直較為平衡,例如,2009年世界天然氣有466億立方米富餘量。預計未來幾年內,天然氣的供需依然能保持平衡。
(二)我國天然氣供需趨勢
近幾年,我國天然氣的供應能力有所加強,天然氣的生產量和進口量都在不斷增加,2001~2009年,供應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3.34%,增長勢頭較好。在需求方面,我國天然氣近幾年保持不斷增長的態勢,2001~2009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15.24%,2009年達到880億立方米。
從近10年的進出口情況看,我國的天然氣凈進口量在不斷擴大,進口方式有了擴充,特別是LNG進口有了較快的發展,2006年,LNG進口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與境外合作進入新的階段,2009年度我國LNG進口553萬噸,同比增長65.8%。管道天然氣進口也取得了突破,2009年12月14日,我國首條跨國天然氣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投產,引自土庫曼等國的天然氣將達300億立方米/年。
天然氣消費區域繼續擴大。截至2009年底,我國已建成的天然氣管道長度達3.8萬千米,初步形成了以西氣東輸、川氣東送、西氣東輸二線(西段)以及陝京線、忠武線等管道為骨幹,蘭銀線、淮武線、冀寧線為聯絡線的國家級基幹輸氣管網;同時,江蘇LNG和大連LNG項目進展順利,浙江LNG項目獲國家核准,進口LNG資源不斷落實,形成了天然氣資源供應的新格局,天然氣消費市場擴展到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從未來的能源消費結構及發展趨勢看,我國天然氣依靠本國生產供應的壓力較大,必須結合進口及境外開采等方式,來保障我國天然氣的供應平衡與市場穩定。從進口的源頭與方式上看,我國在近幾年有了新的突破,管道進口方面,與俄羅斯和中亞等國有了新的協議與合作,LNG進口方面,沿海地區接收站點建設步伐較快,發展勢頭良好,相信在未來的能源供應格局上可以起到促進全局合理化的作用,一方面拓寬沿海城市的資源供應方式,另一方面緩解遠途管道供應的壓力。
(余良暉)
㈣ 中東地區油氣資源儲量分布
(1)中東地區油氣資源豐富,但石油儲量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量約為1840億t,約佔全球1/3;天然氣資源量約為128萬億m3,約佔全球1/4。其石油資源量主要分布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和科威特,這5個國家擁有的石油資源量約佔中東地區總量的94.8%。其天然氣資源量主要分布在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聯酋和伊拉克,這5個國家的天然氣資源量約佔中東地區總量的93.4%。過去10年間,中東石油儲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2006年達到歷史高峰1036億t,2007和2008年連續兩年出現小幅下降,2008年為1033億t,主要原因是伊朗石油儲量下降了0.43%(圖6.1)。中東地區的天然氣儲量呈增長態勢,2000年以來年均增長率高達3.2%,2008年為75.9萬億m3,同比增長2.3%;主要來自伊朗(5.3%)和沙特(3.6%)的增長(圖6.2;表6.1)。
(2)中東油氣勘探開發活動持續活躍,資源發現規模遠大於其他地區
1999~2008年,中東地區動用鑽機總數年均增長4.6%,呈逐年增長態勢。2008年月均動用鑽機總數增至2437台。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動用鑽機總數明顯下降,前9個月月均動用鑽機數減至1681台,較上年下降了31%。2008年共獲得39個油氣發現,獲油氣可采儲量4.5億t油當量。伊朗和沙特的發現油氣儲量佔地區總量的94.5%(如表6.1所示)。2009年前9個月,中東地區共獲得14個油氣發現,新增油氣儲量5.3億t油當量,平均發現規模0.4億t油當量,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704萬t油當量。最大石油發現是伊拉克沙漠地帶的Miran West 1發現(2.7億t),最大天然氣發現是以色列深水的Tamar1發現(1472億m3)。
圖6.1 中東地區主要資源國石油儲量變化情況
(據BP,2009)
圖6.1 中東地區主要資源國天然氣儲量變化情況
(據BP,2009)
表6.1 2008年中東地區勘探開發數據一覽表
續表
(3)石油產量增長受到限制,天然氣產量增長強勁
2000年以來,中東石油產量的年均增長1.18%,略高於1.05%的世界平均速度(圖6.3)。中東地區石油產量長期充當著世界石油供需平衡的調節器。2000年以來,中東石油產量有5年為正增長(2003~2006和2008年),3年為負增長(2001~2002和2007年),2003漲幅最大(7.7%),2002年跌幅最大(-6.3%)。2008年中東地區石油產量達到12.5億t,同比增長4.0%。石油增產主要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分別增加2110萬t和1410萬t。中東地區石油儲采比接近80,全球石油剩餘產能幾乎全部集中在中東地區,產量增長潛力很大。但受O PEC產量配額限制,伊拉克戰爭和對伊朗制裁等因素的影響,這種資源潛力沒有充分發揮。伊拉克計劃通過近期與外國石油公司簽訂的合同,在7年內將石油產量從目前的1.2億t提高到6.0億t。但在2012年前將不會出現大幅增加。預計隨著世界石油需求的回升,兩伊情況的逐步好轉,以及非歐佩克國家產量增長乏力,需要中東增加石油供應,其產量將有可能快速提高。
圖6.3 中東地區主要資源國石油產量變化情況
(據BP,2009)
中東地區天然氣探明剩餘儲量約佔世界的41%,產量只佔12.4%,發展潛力巨大。進入新世紀以來,中東天然氣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1999~2008年中東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率高達7.7%,遠高於同期全球3.1%的年均水平(圖6.4)。2008年,中東天然氣產量3811億m3,同比增長6.3%。自2004年以來,受到美國和歐洲加快從中東引進LNG計劃和快速上升的國際氣價影響,國際大石油公司紛紛投資中東LN G項目。卡達天然氣產量以年均19.5%的速度提高,2008年達到766億m3,同比增長20.9%。天然氣產量增長主要來自卡達,增產134億m3。2009年,卡達有3條液化能力均為780萬/t年的LNG 生產線投產。預計卡達LNG年產量在2009年底將達到6000萬t,並在2010年底達到7700萬t。但是,2009年以來出現新的變化,美國國內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快速提高,對外需求減少;經濟不景氣使歐洲對中東天然氣的需求下降,加之氣價下跌,未來中東天然氣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增長勢頭,將取決於全球供需狀況的變化。
圖6.4 中東地區主要資源國天然氣產量變化情況
(據BP,2009)
㈤ 天然氣的各國儲量排名
2005年,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氣總儲量為179.53兆立方米。 21世紀初世界主要天然氣生國(單位:億立方米)國家儲量年產量俄羅斯48.14萬6328伊朗27.50萬約896.63卡達25.78萬378沙烏地阿拉伯6.75萬656.8阿聯酋6.06萬458美國5.60萬5532.77阿爾及利亞4.52萬820挪威4.46萬880委內瑞拉4.19萬284奈及利亞3.40萬223.88
㈥ 天然氣主要存在哪,石油和天然氣大約多少年後會用完
目前已經發掘的天然氣存儲地主要是伊朗、俄羅斯、卡達、土庫曼、美國等國家,這些國家同時也是天然氣重要出口國。
好在為了解決燃油和燃氣的能源問題,現在科學家們也正在努力發掘更多的可再生資源。比如這兩年大力推廣的新能源汽車,使用了代替石油的電力能源。其實中國也有天然氣和石油儲備,但是我們總要給子子孫孫留下些資源,所以大力依靠能源進口。不過當新能源普及以後,對於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肯定會大大降低,對於整體的經濟發展是有很大的利處的。
㈦ 世界天然氣儲量多少
世界天然氣資源量估算值呈現出增長態勢,大致在140萬億~450萬億立方米。國際上,對天然氣資源量的估算,一般指對最終可采資源量的估算。天然氣最終可采資源量,應包括以下幾部分:一是已經產出的天然氣量;二是已探明氣藏的剩餘可采儲量;三是已經探明但技術經濟不可採的儲量;四是未探明的天然氣儲量。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孚石油公司、殼牌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理事會、美國地質調查局等多家機構,對世界天然氣最終可采資源量做了估算,大致在140萬億~450萬億立方米,呈現了隨時間推移估算量不斷增加的態勢。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在對全球天然氣資源進行評價時,主要考慮了世界大型含氣區,對於受技術、經濟等條件限制尚不能勘探開發的地區和領域,包括許多資源豐富的中小型盆地和地區以及沿海大陸架盆地、非洲東部及其海上地區、極地高寒地區及深水海域等,並未進行評估。因而,其評價結果在客觀上偏於保守,估計未來天然氣最終可采資源量仍會適度增加,可能突破500萬億立方米。
1981—2007年,世界天然氣探明剩餘可采儲量年均增長2.9%,平均年新增探明儲量5.6萬億立方米(圖1-6)。
圖1-8世界天然氣探明剩餘可采儲量
圖1-92007年世界主要國家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
天然氣年新增探明儲量有望較長期保持在4萬億立方米以上,探明可采儲量將持續較快增長。預計全球還有超過170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尚未探明,儲量快速增長具備資源基礎。天然氣作為清潔優質能源,廣闊的市場需求和日益上升的天然氣價格,必將刺激天然氣投資的快速增長,從而帶動天然氣探明儲量的快速增加。
㈧ 中國天然氣儲量,有多少
截至2007年,中國石油資源探明率為38.5%,天然氣資源探明率僅為18.6%。石油與天然氣產量的當量比僅為1:0.32。截至2007年,中國天然氣探明儲量已達4.7萬億立方米,探明可采儲量3.1萬億立方米。
中國的天然氣資源是比較豐富的,最新的油氣資源評價表明,全國天然氣資源量為47萬億立方米,可探明的資源量為22萬億立方米(按可探明率46.8%計)。經評估,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14萬億立方米(按可采率63.6%計)。
根據預測,從現在到2020年中國可新增天然氣可采儲量3萬億立方米以上,到2020年,中國累計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可達6萬億立方米以上。天然氣年產量將從目前的700億立方米增加到1200億立方米-1500億立方米。
㈨ 哪個國家天然氣最多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網站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月1日,全球探明天然氣儲量大國分別為:俄羅斯(1680萬億立方英尺)、伊朗(1045.7萬億立方英尺)、卡達(899.3萬億立方英尺)、沙烏地阿拉伯(263萬億立方英尺)、美國(244.7萬億立方英尺)、阿聯酋(214.4萬億立方英尺)
2012年排名改為伊朗、俄羅斯和卡達,分別佔全球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的18.0%、17.6%和13.4%。其次為土庫曼,佔9.3%。即伊朗和土庫曼可采儲量進展很快。
美國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為8.5萬億立方米,佔全球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4.5%,居世界第五位。媒體經常吹捧的美國頁岩氣,只佔全球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1.7%。不能按美國頁岩氣資源量計算24.3萬億立方米,只能按頁岩氣剩餘可采儲量3萬億立方米計算。
㈩ 伊朗的石油儲量排世界第幾位
據「海灣新聞」網站7月14日星期六報道: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及伊拉克以六千六百億桶已探明的原油儲量及日產一千八百桶原油,列居中東五個主要石油生產國。
同時,「海灣新聞」要求世界石油生產國與消費國通過共同努力來維護世界石油價格的穩定,並用足夠的資金來阻止在石油供給方面會出現的危機。根據:「海灣新聞」網的預測,通過主要石油生產國來提高石油生產量的方案付諸實施,需要一萬多億美元的資金。
專家們認為,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每天消耗約七千七百萬桶原油,到2010年底將增至每天九千萬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這部分資金對於阻止一場石油危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此中心調查顯示,中東地區石油蘊藏量約為一萬億桶,佔世界總蘊藏量的三分之二。在未來只有中東地區可以維持世界石油需求與供應。
伊朗的石油儲量約為1000億桶,天然氣26.6千億立方米,分別佔世界儲量的10%和17%。可以在世界能源供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