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人怎麼看斯巴達三百勇士完整版

伊朗人怎麼看斯巴達三百勇士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2-05-08 12:45:56

1. 誰介紹一下歷史上的斯巴達300勇士,謝了,急求知道!!!

斯巴達300勇士是溫泉關戰役的勇士。

溫泉關戰役

公元前480年,在希波戰爭(公元前500—前449)期間,希波雙方在溫泉關(塞爾莫皮萊山口,色薩利和中希臘交界處的山口,位於拉米亞城南)進行的一次交戰,又稱塞爾莫皮萊山口戰役。 公元前480年春,數萬波斯人的大軍和船隊在波斯王薛西斯統率下對希臘進行第三次聯合遠征;一部分軍隊從陸地進發,另一部分從海上運送。希臘各城邦成立了以擁有強大步兵的斯巴達(拉棲第夢)為首的防守同盟。斯巴達國王萊奧尼達率盟軍(約0.5萬人)在塞爾莫皮萊山口擋住了波斯人的去路。希臘人對企圖突破山口的強大的波斯軍隊進行了兩天的英勇抗擊。但波斯人在叛徒的幫助下夜間沿著迂迴的山間小道前出到希臘軍隊的後方。萊奧尼達獲悉這一情況後,命令各盟軍隊伍向雅典撤退,本人則和300名斯巴達人一起留守山口。斯巴達人四面受敵,英勇廝殺,在白刃格鬥中全部陣亡。塞爾莫皮萊山口交戰中約有2萬波斯人喪生,0.4萬希臘人犧牲。 點評:此戰是希波戰爭中著名的戰役,後來,塞爾莫皮萊山口英雄們的遺骸被合葬在一個墓中。在一座石獅紀念碑上鐫刻著詩人西莫尼達的詩句:「來自異邦的人啊,景仰拉棲第夢人吧!我們在此安息,始終信守法度。」英勇捐軀的這隊斯巴達人成為希臘人備受鼓舞的堅定無畏的榜樣。

2. 斯巴達三百勇士 的故事是真實的歷史嗎

是真的
這一場戰役叫「血戰溫泉關」或「溫泉關之戰」

溫泉關之戰
the Battle of Thermopylae
「異鄉的過客啊,
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踏實地履行了諾言,
長眠在這里。」
這是矗立在希臘德摩比勒隘口(俗稱溫泉關),紀念公元前480年溫泉關戰役的一尊獅子狀紀念碑上鐫刻的銘文。溫泉關之戰是第一次波希戰爭中的馬拉松戰役之後第10年,波斯帝國和古希臘的又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交鋒。希臘軍隊在這個狹小的關隘整整抵抗了3天,阻擋了在數量上幾十倍於自己的波斯軍隊。
[編輯本段]【戰役背景】
◆ 波斯的勸降和希臘的團結
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為實現父親的遺願,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為此,他精心准備了4年,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軍力。在這個戰役發生之前,波斯遣派了使者團進入希臘,勸說各個城邦放棄抵抗,臣服波斯帝國。波斯的使者代表甚至無恥地聲稱「我們只需要你們的水和土地(earth and water)」。希臘城邦都沒有屈服,雅典直接把波斯使者扔進了深坑,而斯巴達則把前來的使者扔進了一口大井,說井裡有的是水和土,並且嘲諷地建議井底的波斯使者嘗試自力更生,挖條通道解救自己。
此後,薛西斯再次派出外交使節說服其他希臘城邦,但是卻不敢派人前往雅典和斯巴達。而希臘的城邦卻在這兩個最強大的城邦領導下團結起來,公元前481年所有的城邦在科林斯召開了聯盟大會,組成了希臘城邦聯盟(Confederate Alliance of Greek city-states),使得在面對強敵之時可以統一分配各城邦軍事力量,依照需要派遣到各個戰略要點。希羅多德稱這個暫時的軍事同盟為「λληνε」,意即「宣誓的希臘人」。雅典和斯巴達是這個聯盟的領袖,但是所有軍事行動必須由所有城邦商討後決定。而歷史上這個同盟的內部機制很少有記載,大約有70個城邦派出了代表參加了這個戰時同盟。
◆ 希臘同盟戰前准備
希臘同盟在一開始決定派出10000名由重裝步兵和騎兵組成的部隊在蓓溪谷進行布防,同盟認為波斯大軍肯定會從這里經過。這支軍隊由奧內圖斯率領的斯巴達人(非皇家衛隊)和迪米斯托克利率領的雅典人組成。但是馬其頓城邦指出蓓溪谷很容易在其他方位被波斯軍隊滲透,從而波斯軍隊利用數量上的壓倒性優勢可以迅速擊敗希臘軍隊。同盟採納了他的建議,迅速撤出了防守蓓溪谷的部隊,轉而重新考慮防守要點。
經過慎密的研究考慮,同盟發現最好的可以阻擊波斯大軍的地點是溫泉關,應該派遣陸軍重點防守,並且派出一支艦隊前往阿特米松海岬(因為薛西斯的軍隊主要依靠來自海上的補給),否則薛西斯的艦隊就可以越過馬利亞科斯海灣從側翼包圍希臘軍隊。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喬治·格羅特指出「希臘海軍對北部海峽的控制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因為這樣可以防止波斯軍隊從溫泉關守軍的背後利用艦隊進行登陸」。
◆ 卡尼亞節的破例
在卡尼亞節期間,根據斯巴達的法律,任何軍事行動必須停止。在上一次的馬拉松戰役中,斯巴達軍隊就因為這個節日的緣故而姍姍來遲,當他們到達馬拉松戰場時,雅典人早已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而這一次斯巴達的元老們(ephor)決定破例派出由斯巴達兩個國王中的列奧尼達率領一支精銳部隊提前趕赴溫泉關。希羅多德寫道:「列奧尼達率領的這支短小精悍的軍隊希望用他們的精神鼓舞整個同盟,盡管所有的希臘人都在卡尼亞節的戒律中以及接下來的奧林匹克節日中無法出兵,但是他們同樣不願意看見溫泉關很快落入波斯人手中,因此同盟同意了預先派出一支小規模軍隊前往溫泉關駐防。」
◆ 德爾斐的神諭
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述,斯巴達人曾經在出發之前請求了德爾斐的神諭,神諭中寫道:
「哦,居住在斯巴達寬廣街道上的人們啊!
你們光榮的城鎮要麼將被帕爾修斯(Perseus)的子孫們洗劫,
要麼將遍布拉哥尼亞廣袤的大地。
為一個國王的倒下而默哀吧,那個赫拉克勒斯的後代!」
◆ 悲壯的出征
作為這支先遣部隊的統帥,斯巴達的列奧尼達國王廣受尊敬。希羅多德寫道:列奧尼達清醒地認識到這次出征是一次必死的行為,他統領的這支部隊數量微小,根本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因此他從軍隊中挑選了那些已經育有兒子的精銳戰士,將他們編入出征隊伍。普魯塔克在他的《斯巴達婦女的話語》一書中,提到出征前當列奧尼達的妻子Gorgo鼓勵完她的丈夫,最後問到還有什麼囑咐時,列奧尼達簡單地回答道:「嫁個好人,養群好孩子。」(Marry a good man, and have good children)
[編輯本段]【雙方軍力對比】
◆ 波斯軍隊方面:包括波斯人在內的各個仆從國軍隊共計20-50萬人
波斯帝國方面參加這次遠征的士兵來自臣服波斯的46個國家,100多個民族。有穿著五光十色的長褂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米底亞人;有頭戴銅盔、手持亞麻盾牌和木棍的亞述人;有用弓箭和斧頭作為主要武器的帕提亞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長袍的印度人;有穿緊腰斗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獅子皮、用紅白顏色身的衣索比亞人,他們的武器是棕櫚樹制的弓、燧石做的箭頭和鑲羚羊狐狸皮;身穿鮮艷的紅斗篷,手拿標槍和盾的色雷斯人;還有帽盔上裝飾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軍隊的人員這樣龐雜,武器裝備又是這樣五花八門,使得這支大軍很像一次各族軍隊和軍備的大展覽。
◆ 希臘軍隊方面:總計約6700人(依據希羅多德的記載)
299名斯巴達皇家衛隊戰士,
900名斯巴達「黑勞士」(斯巴達奴隸),
500名曼提尼亞城邦戰士
500名特吉亞城邦戰士
400名科林斯城邦戰士
1120名阿卡狄亞戰士
200名菲琉斯城邦戰士
80名馬其頓城邦戰士
以上一共來自伯羅奔尼撒的戰士共計約3100人,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指揮出征
700名賽斯比城邦戰士
400名底比斯城邦戰士
1000名佛西斯城邦戰士
但在一些早期傳奇和現代影視中,誇張地稱只有300名斯巴達戰士。
在開赴溫泉關前最後舉行的同盟會議上, 伯羅奔尼撒人提出新的建議,指出可以先撤退到科林斯的伊思姆斯進行防守,這樣可以扼住波斯人進入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通道。而佛西斯人和洛克里亞人則憤怒地表示反對,因為他們的城邦所在位置恰好位於伊思姆斯附近,他們堅持防守點還是應該設在溫泉關,並且提出他們可以給溫泉關守軍提供軍事援助。列奧尼達同意了後者的意見,也認為應該前往溫泉關戰斗。至此,在多方妥協下,一隻由斯巴達皇家衛隊戰士領銜的臨時拼湊的聯軍開赴溫泉關口,靜靜等待波斯人的到來。
[編輯本段]【戰役過程】
◆ 波斯人的到來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軍齊集小亞撒爾迪斯,分海、陸兩路,向希臘進發。波斯大軍走到赫勒斯邦海峽(現在叫達達尼爾海峽),薛西斯下令架橋。大橋很快架設起來,是兩座索橋,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各造一座。橋剛修好,忽然狂風大作,把橋吹斷。薛西斯大為惱怒,不但殺掉了造橋的工匠,還命令把鐵索扔進海里,說是要把大海鎖住。還命人用鞭子痛擊海水300下,懲戒大海阻止他前進的罪過。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橋最後還是造好了。不過由索橋變成了浮橋。工匠們把360艘戰船整齊排列,用粗大的繩索相連。船上用木板鋪出兩條路,一條走人,一條走騾馬。浮橋的兩邊又裝上欄桿,以免人馬墜入海中。
這支波斯大軍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過海峽。有個親眼看到了這一切的當地人,驚恐地說:「宙斯啊,為什麼你變為一個波斯人的樣子,並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領著全人類來滅亡希臘呢?」
◆ 勸降
渡過赫勒斯邦海峽後,波斯大軍迅速席捲了北希臘,於當年七八月間來到了溫泉關,關口極狹窄,僅能通過一輛戰車,是從希臘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波斯大軍在溫泉關不遠的平原紮下大營以後,薛西斯首先展開了心理攻勢。他派人捎信給希臘守軍,說波斯兵多得數不清,光是射擊的箭矢就能把太陽遮住。勇敢的斯巴達人根本沒有被嚇著,他們嘲笑說:「那太好了,我們可以在蔭涼里殺個痛快」。
過了兩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臘人的動靜,回報說希臘人把武器堆在一邊,有的梳頭、有的做操,絲毫沒有打仗的樣子。薛西斯大為奇怪,問詢知情者後方知,戰前梳頭是斯巴達人的習慣,意味著將要玩命血戰。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見守關的希臘人沒有絲毫投降的樣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這些不知好歹的希臘人。 但是在大戰之前,薛西斯仍舊不願放棄,最後一次派使者前去告訴列奧尼達,如果他和他的軍隊願意投降,波斯王可以讓他成為全希臘之王。列奧尼達回復道:「如果你知道這個生命中什麼最寶貴,你就不會成天垂涎覬覦別人擁有的東西;對我來說,為希臘光榮地去死比成為我的民族的頭頭更為重要!」薛西斯惱羞成怒,最後通牒讓斯巴達人立即投降,列奧尼達輕蔑地回答道:「想要?那就來拿!(Come and get them)」
◆ 大血戰第一天
根據溫泉關地勢險要、山道狹窄,部隊不能展開行動,騎兵和車派不上用場的特點,薛西斯採取了派重裝步兵輪番沖擊的強攻戰法,企圖利用人數的優勢打垮斯巴達人。在大戰的第一天,薛西斯派出仆從國米底亞人和色雷斯人的軍隊,以及十年前在馬拉松戰役中喪失親人的戰士組成第一波攻擊陣型,將之前獲得的希臘俘虜放在最前方當炮灰,希望以人數優勢迅速擊潰溫泉關守軍。而希臘人卻利用溫泉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優勢,居高臨下,用鋒利的長矛兇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敵人。希臘人使用的防守陣型是著名的「希臘長槍方陣」(Phalanx formation),一堵由寬大盾牌組成的盾牆和層疊其間的長矛。色雷斯人和米底亞人的小盾和短矛沒有辦法和希臘人匹敵,成批的士兵在斯巴達人的盾前倒下。見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從他督戰的寶座上站起來,皺著眉頭,抖動著鬍子,狂躁地吼叫不已。 根據一位當時的古代希臘歷史學家Ctesias的說法,波斯人的第一波攻擊被完全地粉碎,而希臘人只損失了2-3個斯巴達戰士。
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薛西斯在第一波攻擊遭到瓦解之後充分認識到他面對的是一隻多麼可怕的軍隊。於是在同一天,他派出了由10000名他最為精銳的御林軍「不朽者(Immortal)」組成的第二波攻勢。但是根據Ctesias的另一種說法,薛西斯在第二波攻擊中使用的是20000名戰士,其中10000名是「不朽者」,另外10000名是靠軍官鞭斥前進的米底亞戰士。但是同樣第二波攻擊也遭到了失敗。
◆ 大血戰第二天
依據Ctesias的記載,在第二天薛西斯派出了總共50000人對希臘守軍進行猛攻,但是照樣沒有湊效。因此薛西斯十分困惑,決定暫時停止攻擊,命令軍隊撤回駐營地。
◆ 大血戰第三天
正當薛西斯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名叫埃彼阿提斯的當地農民來報告說,有條小路可以通到關口的背後。薛西斯一聽,大喜過望,立即命令這個希臘叛徒帶領御林軍「不朽者」沿著荊棘叢生的小道直插後山。他們穿峽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時候,越過一片橡樹林,接近了山頂。本來,列奧尼達在小路旁的山嶺上早已布置下1000名來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數日無戰事,他們便放鬆了警惕,直到寂靜的黑暗中傳來嘈雜的腳步聲時,他們才慌忙上陣。波斯的將軍面對這些匆忙披掛上陣的希臘軍隊感到目瞪口呆,因為這與前兩天他們曾經面對的可怕殺人機器大相徑庭。但是波斯將軍一度還是不敢下令自己的軍隊立即進攻,但是叛徒埃彼阿提斯提醒他這些人不是可怕的斯巴達戰士,所以波斯人立即用密集箭雨襲向這些希臘人。佛西斯人一直敗走到山頂。但波斯人也不追趕,直向溫泉關背後插了下去,至此完成了對希臘主力守軍的合圍。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得知佛西斯人被擊潰,波斯軍迂迴到背後時,知道大勢已去,但還是召開了最後一次戰時會議。為保存實力,他把已無鬥志的其他城邦的軍隊調到後方去,只留下他帶來的斯巴達皇家衛隊士兵迎戰。因為按照斯巴達傳統,士兵永遠不能放棄自己的陣地。700名由將軍迪莫費魯斯率領的賽斯比城邦戰士自願留下同斯巴達人並肩作戰。
前後夾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撲向防守薄弱的關口,腹背受敵的斯巴達人奮勇迎戰。他們用長矛猛刺,長矛折斷了,又拔出佩劍劈砍,佩劍斷了,波斯人擁了上來。斯巴達的勇士們殺退了敵人的四次進攻,但是列奧尼達也英勇犧牲了,戰士們拚死保護自己的統帥屍體。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逐漸被壓縮到一個小山丘上。賽斯比人的心理防線逐漸崩潰,很多賽斯比人舉起了雙手,顫抖著向波斯人投降,但是盡管如此,他們還是被殺紅了眼的波斯人毫不猶豫地屠殺,最後波斯軍隊將殘余的斯巴達人死死圍住,在口令聲中將雨點般的標槍和箭投向他們,直到最後一個斯巴達人倒下。至此,溫泉關才最終被波斯軍隊攻佔了。 據希羅多德記載,在最後這場野蠻血腥的戰斗中,薛西斯的兩個兄弟阿布羅科麥斯(Abrocomes)和海帕蘭西斯( Hyperanthes)也殞命其中。
[編輯本段]【大戰之後】
◆ 薛西斯的噩夢
付出約20000(也有記載說是7000)波斯士兵生命的溫泉關血戰,對於薛西斯來說,就象是一場惡夢。一想到血戰到底,寧死不屈的斯巴達勇士,他就心驚肉跳地問:「斯巴達人是不是都是這樣的?」
心胸狹窄而又殘暴的薛西斯下令割下戰死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的首級,並且把屍體釘到十字架上(希羅多德指出這樣的戰後行為在波斯傳統中很罕見,通常波斯人十分尊敬那些英勇不屈戰死的敵人),這些令人發指的行為直接暴露了薛西斯的殘忍和遭受慘痛損失後的極度憤怒。
薛西斯隨後審問了戰後被俘虜的一些希臘阿卡狄亞城邦戰俘,薛西斯問道:「 你們希臘人到底想干什麼?為什麼只派出這么一點軍隊來防守?」這些戰俘說其他人都去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了。當薛西斯問道如果在運動會上得了冠軍,獲勝者會得到什麼時,戰俘答到獲勝者將會被授予一個橄欖枝編成的頭冠。聽到這些,站在一邊的波斯將軍提格蘭尼斯忍不住對波斯統帥瑪多尼斯說:「我的老天,瑪多尼斯,你這幾天面對的都是些什麼人啊?他們竟然僅僅為了這些虛幻的成就去作戰,而不是為了錢!」
◆ 英雄的安葬
據說,波斯人在打掃戰場時只找到了298具斯巴達人的屍體。原來,有兩個斯巴達人沒有參加戰斗。一個是因為害眼病,一個是因為奉命外出。戰後,他倆回到斯巴達時,家鄉的人都非常鄙視他們,誰也不理他們。其中一個人受不了這種屈辱,自殺了。另一個在後來的戰斗中犧牲,但斯巴達人還是拒絕把他安葬在光榮戰死者的墓地中。
在波斯人離開溫泉關之後,希臘人把其他希臘戰死者的遺體收集起來,統一安葬在那座最後激戰的小山上。人們建造了一座石獅來永久懷念英勇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在戰役的四十年後,列奧尼達的遺骸才被歸還給斯巴達。悲痛的人們授予這位偉大的國王最高的榮譽,將他的遺骨重新安葬在山上,斯巴達每年都會舉辦儀式活動來紀念這位蓋世英雄。
◆ 希臘人的勝利
在溫泉關戰役進行的同時,前往阿特米松海岬的雅典艦隊與波斯海軍相遇,戰斗陷入了僵局。不久雅典人的艦隊撤離戰場,波斯人完全控制了愛琴海和最遠南至阿提卡的希臘所有半島。在這樣的形勢下,斯巴達開始准備在科林斯的伊思姆斯防守,保住伯羅奔尼撒。然而,薛西斯卻執意要先消滅掉雅典。當時雅典的居民已經逃至薩拉米斯島,波斯海軍窮追不舍。九月,雅典海軍在薩拉米斯海戰中完勝波斯海軍,薛西斯因此倉皇地把部分軍隊撤退到亞洲,但留下統帥瑪多尼斯率領一部分波斯軍隊繼續留在希臘作戰。但是這支軍隊在隨後的普拉蒂亞戰役中,被保薩尼亞斯將軍率領的由斯巴達城邦領導的希臘聯軍徹底擊潰。至此,薛西斯的力量全部撤回亞洲。
[編輯本段]【溫泉關戰役對文化的影響】
◆ 文學
長期以來,溫泉關之戰一直是西方歷史文學中長久不衰的主題之一,這個悲壯的故事被書寫成多種文字,以詩歌、傳記、諺語的方式流傳下來。人們贊美和歌頌這些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希臘英雄。他們的事跡作為一種精神通過人們的記載永世長存。
目前主要的敘述溫泉關戰役的書有:
Green, Peter (1996). The Greco-Persian Wars. (《希波戰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adford, Ernle (2004). Thermopylae: The Battle for the West. Da Capo Press
Cartledge, Paul (2006). Thermopylae: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Woodstock, New York: The Overlook Press
Morris, Ian Macgregor (2000). "'To Make a New Thermopylae': Hellenism, Greek Liberation, and the Battle of Thermopylae". Greece & Rome
◆ 大眾媒體
電視電影
1.《斯巴達三百勇士》,推出時間1962年,一部較為真實反映溫泉關戰役的電影,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和希臘政府合作完成。片中由著名演員理查德·埃根出演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
2. 《300》,推出時間2007年,一部基於弗蘭克·米勒的著名漫畫《300》改編的娛樂電影,由華納兄弟公司出品。此片運用了先進發達的電腦特技,極度渲染了溫泉關戰役的血腥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過於不忠於歷史事實,而且引起許多伊斯蘭國家的不滿。
3.《這不是斯巴達》,惡搞《300》.
電子游戲
1.《特洛伊之門》,1982年,Slitherine公司出品,一個關於斯巴達歷史的游戲,其中一個關卡主要講的就是溫泉關之戰,玩家在這一關卡中要抵擋總共20輪波斯軍隊的進攻才能獲勝。
2.《300:榮譽的遠征》,2007年,Collision Studio出品,根據同名電影改編的電腦游戲,主要場景就設在溫泉關。

3. 斯巴達三百勇士的具體事跡

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戰役之挽救西方世界的戰役——薩拉米斯海戰

公元前549年,波斯一代英雄居魯士統一伊朗高原。並滅亡了剛剛興起不久的新巴比倫王國。雖然後來波斯發生內亂一度衰敗,但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在大流士一世強有力的王權下,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最終發展到東到印度河流域。西包括埃及,西北到達歐洲巴爾干。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疆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統治者被自己的赫赫武功所鼓舞,將目光投降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對手,也是歐洲文明的代表——希臘。從大流士一世到薛西斯,始終夢想征服西方文明的象徵——希臘。於是就有了漫長的希.波戰爭。

波斯人的進軍並不順利。波斯帝國第一次對希臘的遠征,在馬拉松戰役中被希臘雅典擊敗。使大流士一世抑鬱而終。而作為他事業的繼承者的他的兒子薛西斯,繼承了他父親的未盡事業。發動了第二次遠征希臘的戰爭。

波斯的第二次遠征希臘,作為波斯統帥的波斯王薛西斯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備。波斯本來沒有海軍,但在征服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和埃及以後,波斯人用他們組建一支強大的艦隊。同時,和當時地中海的海上強國迦太基結盟,讓他們牽制住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的希臘城邦西拉丘斯。另外,在劃分歐亞的赫拉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修建了兩座浮橋。在色雷斯境內沿路建立多個後勤基地。在波斯帝國強大的武力威懾下,眾多希臘城邦國家無恥的投降了侵略自己的波斯帝國。更派兵派船參戰。准備就緒後,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自小亞細亞起兵50萬,經赫拉斯滂海峽進入歐洲,通過色雷斯和馬其頓,開始遠征希臘。

作為交戰另一方的希臘,當時處於城邦格局狀態。當時懾於波斯的強大武力,大部分北方希臘城邦國家紛紛投降。只有希臘兩個最大的城邦國家雅典和斯巴達和其他少數城邦決定聯合抵抗波斯的入侵。

在陸地戰場,斯巴達王李奧尼達親自率領本國精兵300人及伯羅奔尼撒半島其他城邦的7000人負責防守希臘的第一道防缐 ——溫泉關。李奧尼達和他的希臘勇士們面對數百倍與自身的敵人好不畏懼,拚死抗擊,使得波斯軍隊在頭兩天沒有絲毫進展,而且傷亡慘重。但在第三天,一個希臘的叛徒引導波斯軍隊抄小路進攻李奧尼達的後方,而防守後方的希臘城邦盟軍未做任何抵抗就逃跑。導致李奧尼腹背受敵,面對如此危局,李奧尼達下令讓伯羅奔尼撒半島的軍隊先撤,而自己則和300名斯巴達勇士死守溫泉關,在經過一番激烈廝殺,斯巴達全軍覆滅。李奧尼達壯烈殉國。斯巴達勇士雖然戰敗,但他們英勇的事跡流芳千古,被歷代希臘人所傳送。而更重要的是,希臘軍隊在溫泉關對波斯軍隊頑強的阻擊為盟軍雅典的海軍展開和後方希臘民眾的撤離爭取到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因此,沒有斯巴達勇士在溫泉關對波斯的頑強阻擊,很難預料後來戰局會是如何。

斯巴達勇士的殊死抗擊為盟軍雅典軍主帥特米斯托克利斯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波斯軍雖然在溫泉關戰後速佔領了希臘三分之二的土地,但當他們進入雅典城時,卻發現雅典只剩下一座空城,全城居民早已撤走,結果波斯軍只得焚城以泄憤。

希臘陸軍雖然失敗,但海軍主力沒有任何損失。公元前480年9月,在希臘海軍統帥特米斯托克利斯指揮下,雅典300多艘戰艦在薩拉米灣集結。薩拉米斯島位於希臘半島和波羅奔尼撒(半島之間,東面和希臘半島僅僅相隔一條海峽。薩拉米斯海峽曲折狹窄,最寬闊的地方不過兩公里。當時屬於雅典領土。

公元前480年9月,希臘海軍統帥特米斯托克利派人假裝逃兵,向波斯王薛西斯謊稱雅典艦隊內訌,應即時出兵,薛西斯當即上當,下令波斯海軍全部600多艘巨型戰艦駛進海灣。薩拉米斯海戰正式打響。

波斯王薛西斯親臨戰場督戰,准備親眼目睹這偉大的時刻。當時的波斯戰艦普遍高大,屬於大型戰艦。而希臘海軍戰艦通常有三十五米長,寬五米,艦艏有金屬包裹的沖角。戰艦平時使用風帆航行,戰斗時收帆放槳,以求速度和機動性。有槳手170名,水手15名,軍官5名,以及士兵15到20名,士兵裝備弓箭和標槍,希臘海軍戰艦追求的是高機動性。通常遠用工件標槍射擊,近則以艦艏沖角撞擊敵艦。這成為其後幾百年中海戰的主要戰術。知道羅馬帝國時海軍才裝備弩炮等大型遠射武器。

交戰地域薩拉米斯海峽入口處被薩拉米斯島阻擋,造成水道狹窄,波斯巨型戰艦由於體積龐大笨重,一次之能通過幾十艘,這使波斯海軍被迫採用軍事家最忌諱的添油戰術,逐次投入兵力。波斯艦隊排成幾個縱列進入海峽。這時正值漲潮,海峽內暗流涌動,波斯巨型戰艦尾大不掉,很難控制方向。還沒等波斯戰艦們向左調轉船頭,等候已久的希臘艦隊就如離弦之箭一般沖了上來。

此時進入海峽的波斯戰艦大約只有一百多艘,而希臘聯軍有三百七十艘戰艦,形成以眾擊寡的局面。波斯艦隊最外圍的戰艦橫向面對希臘戰艦的沖擊,幾乎全部被撞沉,這樣後面的波斯戰艦才終於轉過身來,和希臘艦隊絞殺到一起。薩拉米斯海峽狹窄的水面上擠滿了戰艦,交戰雙方都很難移動,這時雅典戰艦上的重裝步兵開始發揮作用,他們運用接舷戰戰術,紛紛爬上敵艦和波斯士兵格鬥。波斯戰艦上的士兵基本是弓箭手,根本根本無法抗擊身披重甲的雅典步兵的凌厲攻擊,往往十幾個雅典步兵就能夠毫不費力地制服一艘敵艦。沒有被佔領的波斯戰艦紛紛掉頭逃跑,但都被接踵而至的後續艦隊堵住迴路。而此時海峽外面其他波斯戰艦並不知道海峽裡面的戰況,依然爭先恐後地向海峽里沖擊,希望在他們的國王薛西斯眼前表現一番。與是出現了這樣一種局面——波斯海軍在海峽里被消滅一批,再進來一批,再消滅一批,再進來一批....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全軍覆沒。

薩拉米斯海戰,希臘聯軍海軍損失約四十艘戰艦,波斯人的損失沒有詳細記錄,史學家普遍認為超過六百艘,而人員傷亡數萬。而當時波斯帝國參戰的艦隊一共只有六百艘。這就表明波斯海軍已經全軍覆沒!戰後,波斯戰艦的殘骸和溺斃的士兵被海潮沖到薩拉米斯島對岸海灣里,在幾公里長的海灘上堆積如山,讓人觸目驚心。此戰以後,波斯海軍一蹶不振,將愛琴海的制海權拱手相讓。

波斯軍隊在薩拉米斯海戰中的失敗,是波斯徹底喪失了在愛琴海的制海權,由於是遠離本土的跨還遠征,波斯王薛西斯極其害怕被希臘海軍切斷他與本土之間的聯系造成全軍覆沒。於是立即率領波斯軍撤離希臘。至此希臘取得第二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79年,波斯王派大將統率50000大軍最後一次遠征希臘,斯巴達統率伯羅奔尼撒半島聯軍共三萬與波斯陸軍在希臘普拉提亞進行決戰,此戰希臘聯軍擊斃了波斯大將,波斯軍大敗,最終撤回東方。同年,以雅典為首的希臘海軍反攻波斯,攻入小亞細亞,攻佔了地中海進入黑海地區的咽喉拜占庭。原先臣服與波斯的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紛紛脫離波斯的統治。公元前478年,波希戰爭以雙方簽訂卡里阿斯和約而告結束,波斯帝國從此承認小亞細亞之希臘城邦的獨立地位,並且將其軍隊撤出愛琴海與黑海地區。波斯帝國由此走向衰敗。

公元前480年爆發與波斯和希臘之間的薩拉米斯海戰,是整個希.波戰爭的轉折點。在此以前,希臘方面始終處於防守地位。此戰後希臘轉入全面反擊。並最終將波斯擊敗。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薩拉米斯海戰的勝利。

4. 斯巴達300勇士的歷史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羅德里格·桑托羅飾)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傑拉德·巴特勒飾)親率希臘聯軍扼守住地勢險要的溫泉關。

但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列奧尼達斯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親率300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最終,這300位勇士全部戰死,但同時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關一戰中付出了2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4)伊朗人怎麼看斯巴達三百勇士完整版擴展閱讀:

據說,波斯人在打掃戰場時只找到了298具斯巴達公民的屍體。原來,有兩個斯巴達人沒有參加戰斗。一個是因為害眼病,一個是因為奉命外出。

戰後,他倆回到斯巴達時,家鄉的人都非常鄙視他們,誰也不理他們。其中一個人受不了這種屈辱,自殺了。另一個在後來的戰斗中犧牲,但斯巴達人還是拒絕把他安葬在光榮戰死者的墓地中。

在戰役的四十年後,列奧尼達的遺骸才被歸還給斯巴達。悲痛的人們授予這位偉大的國王最高的榮譽,將他的遺骨重新安葬在山上,斯巴達每年都會舉辦儀式活動來紀念這位蓋世英雄。

5. 三百斯巴達勇士的具體歷史背景

16.「四千迎戰三百萬」

「四千個南方希臘人在這里抗擊過三百萬波斯軍。」

這是希臘著名詩人賽蒙尼提斯為了紀念公元前480年希臘溫泉關戰役而題寫的碑銘。

溫泉關之戰是馬拉松戰役之後第10年,波斯和希臘的又一次交鋒。

波斯王大流士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洗雪馬拉松戰敗的恥辱。

薛西斯為遠征進行了4年准備。他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兵力,據說有500萬人。照詩人賽蒙尼提斯的說法,有300萬人。公元前480年的春天,薛西斯親自率領陸、海大軍向希臘進發,氣勢洶洶,不可一世。

波斯大軍走到赫勒斯邦海峽(現在叫達達尼爾海峽),薛西斯命令隨軍的奴隸和工匠馬上修起一座渡橋。橋剛修好,忽然狂風大作,把橋吹斷。波斯王大怒,不但殺掉了造橋的人,還命令把鐵索扔進海里,說是要把海鎖住。他還拿起鞭子痛擊海水,懲戒海水阻止他前進的罪過。這當然是十分幼稚可笑的舉動。但是,一些自命不凡的狂妄的帝王往往就是這樣可笑的人物。

渡橋最後還是造好了。工匠們把360艘船排列起來,用粗大的繩索和海岸相連,船面上還鋪了木板。船橋劃分成兩條路,一條走人,一條走騾馬。船橋的兩邊裝上了欄桿,以免人馬墜入海中。波斯王乘坐八匹白馬拉的戰車,由頭戴花環的1萬名「長生軍」保護著,浩浩盪盪通過渡橋。波斯全部軍隊用了七天七夜才過完。

波斯軍隊的士兵大都是強征來的,包括許多不同的民族。有人這樣描寫當時的波斯軍:有身穿五光十色長褂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和米堤亞人;有頭戴鋼盔、手拿亞麻盾牌、棍子的亞述人;有用弓箭和斧頭作為主要武器的帕提亞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長袍的印度人;有穿緊腰斗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獅子皮、用紅白顏色漆身的衣索比亞人,他們使用棕桐樹制的弓、燧石做的箭頭和鑲羚羊角尖的矛;還有色雷斯人,頭包狐狸皮,身穿鮮艷的長斗篷,手拿標槍和小盾;此外,還有高加索各族的人們,他們的帽盔上裝飾著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波斯軍隊的人員這樣龐雜,武器裝備又是這樣五花八門,使得這支大軍很像一次各族軍隊和軍備的大展覽。

這時候,希臘各城邦為了擊退波斯的進攻,已經加強了他們之間的團結。30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希臘聯軍由斯巴達人統帥。

公元前480年6月,波斯軍進到希臘北部的德摩比利隘口。這里傍山靠海,關前有兩個硫磺溫泉,所以又對「溫泉關」。關口很狹窄,只能通過一輛戰車,是從希臘北部通往中部的必經之道。正像詩人賽蒙尼提斯在碑銘中寫的那樣,希臘人在這里配置的兵力只有幾千人。當波斯軍臨近的時候,斯巴達國王到奧尼達帶了300人前來參戰。他為什麼不多帶些人來呢?因為當時正在舉行奧林匹克競技大會,按照希臘習俗,這期間是不興打仗的。

波斯王仗著兵多將廣,氣焰很囂張。他派人捎信威脅希臘守軍,說波斯兵多得沒法說,光是將士們射出的箭矢就能把太陽遮得暗淡無光。斯巴達人回答說:「那太好了,我們可以在陰涼地里殺個痛快!」過了兩天,波斯王派去偵探希臘人動靜的士兵回來報告說,斯巴達人把兵器堆在一邊,有人在做柔軟操,有人則在梳理頭發。波斯王聽了,真有些莫名其妙。一個投降過來的希臘人解釋說:「那是斯巴達人的習俗。每逢出戰以前,他們都要梳理頭發,准備戰死。」波斯王從鼻孔里哼了一聲,他沒有想到這幾百斯巴達人竟敢和他的百萬大軍對抗。他下了命令,要活捉守關的斯巴達人。

波斯軍大模大樣地沖上關去,他們以為斯巴達人一定會望風而逃。沒想到,迎接他們的卻是鋒利的希臘長矛。波斯兵將雖多,可是在狹長的關道上,用武之地太小,施展不開。守在關上的斯巴達人,顯示出他們訓練有素的戰斗本領,一個個如猛虎雄獅,撲向敵人。他們居高臨下,使用的長矛比波斯刀的威力大得多。波斯人一批一批地倒下。波斯王三次從他督戰的寶座上站起來,皺著眉頭,抖動著鬍子,氣急敗壞地吼叫不已。最後,他命令1萬名御林軍投入戰斗,還是攻不上去。

正當波斯王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希臘叛徒來報告說,有條小路可以抄到關口的後方。波斯王大喜,就命令這個叛徒帶路,引著一隊御林軍連夜趕去。他們過峽谷,渡小溪,攀山崖,越過一片橡樹林,接近了山頂。有1000佛西斯城邦的士兵守在那裡,波斯人以為是斯巴達兵,不敢上去交戰。當他們聽叛徒說出那些守軍不是斯巴達兵,才放心攻上去。守軍敗走了,波斯兵也不去追趕,繼續直插目的地——溫泉關。

斯巴達王列奧尼達得知叛徒通敵的消息,便把其他城邦的軍隊調到後方去,只留下他帶來的300士兵迎戰。700個塞斯比亞城邦的戰士自願留下同斯巴達人並肩作戰。

波斯人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向山上隘口猛撲。腹背受敵的斯巴達人奮勇迎戰。他們用長矛猛刺,長矛折斷了,就揮動利劍。忽然,斯巴達王受傷倒下了,波斯人擁了上來。斯巴達的勇士們殺退了敵人的四次進攻,拚死保護自己的統帥。他們的人越來越少,逐漸被壓縮到一個小山丘上。波斯兵盡管被殺死許多,可是沖上來的人越來越多,像是無窮無盡似的。他們用密得像飛蝗的箭矢向斯巴達人猛射。最後,隘口終於被攻佔了。溫泉關的英勇守軍全部犧牲。斯巴達王的屍體落到波斯人手中。波斯王下令把他的腦袋砍下來,挑在矛上示眾。

據說,戰事結束以後,陣地上只找到了298具斯巴達人的屍體。原來,有兩個斯巴達人沒有參加戰斗。一個害了眼病,無法上關作戰;一個因為奉命外出,在路上耽誤了時間,沒趕上戰斗。這兩個人活著回到斯巴達,家鄉的人都說他們是膽小鬼,用憤怒和鄙視的眼光看他們,誰也不跟他們講話。其中一個人受不了這種侮辱,自殺了。另一個在後來的戰斗中英勇殺敵,犧牲在陣地上。但是,斯巴達人還是拒絕把他安葬在光榮戰死者的墓地中。

後來,在德摩比利隘口建立了一尊紀念斯巴達王列奧尼達和他的部下的獅子石像,雕像上刻著;

「過往的客人,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忠實地履行了諾言,長眠在這里。」

溫泉關一戰,斯巴達的勇士用他們的英勇戰斗延緩了波斯軍的攻勢,掩護了希臘聯軍主力的撤退。

波斯軍用傷亡慘重的代價佔領了雅典,但是,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波斯王一怒之下,放火燒毀了城市。

6. 斯巴達三百勇士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公元前480年,大流士一世的兒子薛西斯一世親率50萬大軍,大有盪平希臘之勢,希臘各城邦分別組建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共御強敵。

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陸軍在溫泉關被波斯殲滅(斯巴達三百勇士),但是為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

(6)伊朗人怎麼看斯巴達三百勇士完整版擴展閱讀:

公元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的增長,雅典的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眾多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公元前490年,位於希臘東方,亞洲強大的波斯帝國,為了擴張領土,國王大流士一世派達提斯率5萬大軍渡海西侵。

雅典一面緊急動員全體雅典公民赴馬拉松應戰,一面派長跑健將斐力庇第斯星夜奔往斯巴達求援。斯巴達雖同意出兵,但聲稱只有等到月亮圓了才能出兵。

因此,反波斯入侵的任務就完全落在雅典身上。最終,處於劣勢的雅典在馬拉松戰役中大敗兩倍於己的波斯大軍,取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但為波斯與斯巴達、雅典戰爭埋下伏筆。

7. 斯巴達300勇士真有其事嗎請詳細介紹!

歷史上是有那麼一回事的

斯巴達300勇士歷史上是一支同性戀部隊他們在「希波戰爭」里的德摩比利戰役中的溫泉關一役中用自我犧牲式戰法和敵人一起滾落山崖,全部戰死

之前是漫畫 然後改編的電影

「四千迎戰三百萬」

「四千個南方希臘人在這里抗擊過三百萬波斯軍。」

這是希臘著名詩人賽蒙尼提斯為了紀念公元前480年希臘溫泉關戰役而題寫的碑銘。

溫泉關之戰是馬拉松戰役之後第10年,波斯和希臘的又一次交鋒。

波斯王大流士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洗雪馬拉松戰敗的恥辱。

薛西斯為遠征進行了4年准備。他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兵力,據說有500萬人。照詩人賽蒙尼提斯的說法,有300萬人。公元前480年的春天,薛西斯親自率領陸、海大軍向希臘進發,氣勢洶洶,不可一世。

波斯大軍走到赫勒斯邦海峽(現在叫達達尼爾海峽),薛西斯命令隨軍的奴隸和工匠馬上修起一座渡橋。橋剛修好,忽然狂風大作,把橋吹斷。波斯王大怒,不但殺掉了造橋的人,還命令把鐵索扔進海里,說是要把海鎖住。他還拿起鞭子痛擊海水,懲戒海水阻止他前進的罪過。這當然是十分幼稚可笑的舉動。但是,一些自命不凡的狂妄的帝王往往就是這樣可笑的人物。

渡橋最後還是造好了。工匠們把360艘船排列起來,用粗大的繩索和海岸相連,船面上還鋪了木板。船橋劃分成兩條路,一條走人,一條走騾馬。船橋的兩邊裝上了欄桿,以免人馬墜入海中。波斯王乘坐八匹白馬拉的戰車,由頭戴花環的1萬名「長生軍」保護著,浩浩盪盪通過渡橋。波斯全部軍隊用了七天七夜才過完。

波斯軍隊的士兵大都是強征來的,包括許多不同的民族。有人這樣描寫當時的波斯軍:有身穿五光十色長褂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和米堤亞人;有頭戴鋼盔、手拿亞麻盾牌、棍子的亞述人;有用弓箭和斧頭作為主要武器的帕提亞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長袍的印度人;有穿緊腰斗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獅子皮、用紅白顏色漆身的衣索比亞人,他們使用棕桐樹制的弓、燧石做的箭頭和鑲羚羊角尖的矛;還有色雷斯人,頭包狐狸皮,身穿鮮艷的長斗篷,手拿標槍和小盾;此外,還有高加索各族的人們,他們的帽盔上裝飾著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波斯軍隊的人員這樣龐雜,武器裝備又是這樣五花八門,使得這支大軍很像一次各族軍隊和軍備的大展覽。

這時候,希臘各城邦為了擊退波斯的進攻,已經加強了他們之間的團結。30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希臘聯軍由斯巴達人統帥。

公元前480年6月,波斯軍進到希臘北部的德摩比利隘口。這里傍山靠海,關前有兩個硫磺溫泉,所以又對「溫泉關」。關口很狹窄,只能通過一輛戰車,是從希臘北部通往中部的必經之道。正像詩人賽蒙尼提斯在碑銘中寫的那樣,希臘人在這里配置的兵力只有幾千人。當波斯軍臨近的時候,斯巴達國王到奧尼達帶了300人前來參戰。他為什麼不多帶些人來呢?因為當時正在舉行奧林匹克競技大會,按照希臘習俗,這期間是不興打仗的。

波斯王仗著兵多將廣,氣焰很囂張。他派人捎信威脅希臘守軍,說波斯兵多得沒法說,光是將士們射出的箭矢就能把太陽遮得暗淡無光。斯巴達人回答說:「那太好了,我們可以在陰涼地里殺個痛快!」過了兩天,波斯王派去偵探希臘人動靜的士兵回來報告說,斯巴達人把兵器堆在一邊,有人在做柔軟操,有人則在梳理頭發。波斯王聽了,真有些莫名其妙。一個投降過來的希臘人解釋說:「那是斯巴達人的習俗。每逢出戰以前,他們都要梳理頭發,准備戰死。」波斯王從鼻孔里哼了一聲,他沒有想到這幾百斯巴達人竟敢和他的百萬大軍對抗。他下了命令,要活捉守關的斯巴達人。

波斯軍大模大樣地沖上關去,他們以為斯巴達人一定會望風而逃。沒想到,迎接他們的卻是鋒利的希臘長矛。波斯兵將雖多,可是在狹長的關道上,用武之地太小,施展不開。守在關上的斯巴達人,顯示出他們訓練有素的戰斗本領,一個個如猛虎雄獅,撲向敵人。他們居高臨下,使用的長矛比波斯刀的威力大得多。波斯人一批一批地倒下。波斯王三次從他督戰的寶座上站起來,皺著眉頭,抖動著鬍子,氣急敗壞地吼叫不已。最後,他命令1萬名御林軍投入戰斗,還是攻不上去。

正當波斯王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希臘叛徒來報告說,有條小路可以抄到關口的後方。波斯王大喜,就命令這個叛徒帶路,引著一隊御林軍連夜趕去。他們過峽谷,渡小溪,攀山崖,越過一片橡樹林,接近了山頂。有1000佛西斯城邦的士兵守在那裡,波斯人以為是斯巴達兵,不敢上去交戰。當他們聽叛徒說出那些守軍不是斯巴達兵,才放心攻上去。守軍敗走了,波斯兵也不去追趕,繼續直插目的地——溫泉關。

斯巴達王列奧尼達得知叛徒通敵的消息,便把其他城邦的軍隊調到後方去,只留下他帶來的300士兵迎戰。700個塞斯比亞城邦的戰士自願留下同斯巴達人並肩作戰。

波斯人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向山上隘口猛撲。腹背受敵的斯巴達人奮勇迎戰。他們用長矛猛刺,長矛折斷了,就揮動利劍。忽然,斯巴達王受傷倒下了,波斯人擁了上來。斯巴達的勇士們殺退了敵人的四次進攻,拚死保護自己的統帥。他們的人越來越少,逐漸被壓縮到一個小山丘上。波斯兵盡管被殺死許多,可是沖上來的人越來越多,像是無窮無盡似的。他們用密得像飛蝗的箭矢向斯巴達人猛射。最後,隘口終於被攻佔了。溫泉關的英勇守軍全部犧牲。斯巴達王的屍體落到波斯人手中。波斯王下令把他的腦袋砍下來,挑在矛上示眾。

據說,戰事結束以後,陣地上只找到了298具斯巴達人的屍體。原來,有兩個斯巴達人沒有參加戰斗。一個害了眼病,無法上關作戰;一個因為奉命外出,在路上耽誤了時間,沒趕上戰斗。這兩個人活著回到斯巴達,家鄉的人都說他們是膽小鬼,用憤怒和鄙視的眼光看他們,誰也不跟他們講話。其中一個人受不了這種侮辱,自殺了。另一個在後來的戰斗中英勇殺敵,犧牲在陣地上。但是,斯巴達人還是拒絕把他安葬在光榮戰死者的墓地中。

後來,在德摩比利隘口建立了一尊紀念斯巴達王列奧尼達和他的部下的獅子石像,雕像上刻著;

「過往的客人,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忠實地履行了諾言,長眠在這里。」

溫泉關一戰,斯巴達的勇士用他們的英勇戰斗延緩了波斯軍的攻勢,掩護了希臘聯軍主力的撤退。

波斯軍用傷亡慘重的代價佔領了雅典,但是,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波斯王一怒之下,放火燒毀了城市。

8. 斯巴達三百勇士簡介

《斯巴達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執導,改編自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約翰斯塔德編劇,傑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衛·文翰、多米尼克·威斯特、文森特·里根、邁克爾·法斯賓德、湯姆·威斯多姆、安德魯·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

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羅德里格·桑托羅飾)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傑拉德·巴特勒飾)親率希臘聯軍扼守住地勢險要的溫泉關,但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列奧尼達斯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親率300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

最終,這300位勇士全部戰死,但同時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關一戰中付出了2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斯巴達三百勇士的花絮:

影片上映後在伊朗引發眾怒並被禁止上映,伊朗民眾紛紛指責該片歪曲歷史,刻意貶低波斯人;時任伊朗總統艾哈邁德·內賈德的文化顧問沙姆卡德里直指該片侮辱波斯文化,是美國針對伊朗文化而打的一場心理戰。

盡管影片中古希臘人形象正面,但希臘影評卻是毀多於譽,部分雜志用「嗜血的電子游戲」來形容該片,當地一家日報社甚至也認同伊朗人的觀點,指電影中被形容為「濫殺、未開化的行屍」的波斯軍隊實指今日的伊朗。

全片沒有一個希臘裔和伊朗裔演員出演,傑拉德·巴特勒是蘇格蘭、愛爾蘭混血;大衛·文翰是英裔澳大利亞人;琳娜·海蒂有英格蘭和部分愛爾蘭血統;邁克爾·法斯賓德是德國和愛爾蘭混血;帕特里克·薩邦圭是埃及裔加拿大人;羅德里格·桑托羅是義大利和葡萄牙混血。

9. 《斯巴達300勇士》這個電影歷史故事究竟是怎麼樣的

<300>描述的是古代希臘半島人民由斯巴達國王Leonidas帶領300勇士鎮守溫泉關對抗波斯國王薛西斯數百萬雄兵的歷史故事。影片從斯巴達人的尚武傳統說起,以Leonidas的成長及溫泉關戰役為主線,畫面可算是浩瀚精美。尤其是波斯使節手提數個滅國王侯首級躍馬騰空的瞬間、Spatan祭壇少女在山頂帳幕中行雲流水般的舞蹈、以及溫泉關下懸崖邊上的幾場驚心動魄的血腥戰斗,都把男性的健美與女性的柔媚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於影片據說是改自一部漫畫書,所以誇張的超現實主義元素也很多,比如各種奇形怪狀的猛獸、巨人,漫天遮雲蔽日的弓箭,以及催垮了波斯王艦隊的暴風雨等等。這也算是西方商業片一向喜歡的手法,不足為奇。有趣的是,這部影片近來還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引發了伊朗和西方的一些爭議。顯然,在影片中,波斯王(伊朗歷史前身)是個十足的大反派,一臉的鼻環、耳環、臉環,絕對的落後部族酋長的形象,而告密的斯巴達內奸也被塑造成背馱一個大肉瘤歪頭斜肩的醜陋形象。相對的,Spatan武士們個個健美高大,大冬天也只披著超人式的紅色披肩,穿著紅色三角褲Show肌肉,再加上金燦燦的盾牌和鎧甲,簡直都是完美男人的典型。斯巴達勇士們殺起波斯兵來,就彷彿切醬瓜一般。據說波斯王在戰後統計,溫泉關一戰,波斯軍隊死亡2萬多人,而斯巴達方面找到了299具屍體,只有一個離開的戰士是回斯巴達城報信重新組織新兵過來抵抗.......如此勇氣,切實令人贊嘆。想如今俺在家拿菜刀切冷凍雞塊也往往要費上不少力道,要是俺當時當日身處當地,就算面對的是幾萬個把頭伸過來給俺切的醬瓜,估計俺自己也要手酸了。事實上,溫泉關戰役,地形的優勢很重要,波斯王國作為當時的強大文明,和希臘的城邦文明可謂各有千秋,決然不是簡單的野蠻人形象,所以看官們莫把電影看成真正歷史,看過一笑可矣。

閱讀全文

與伊朗人怎麼看斯巴達三百勇士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扎扎現在在哪裡踢球 瀏覽:864
印尼巴士怎麼快速賺錢 瀏覽:902
義大利的牌子有哪些牌子好 瀏覽:539
印度尼幣價格多少錢 瀏覽:366
臨汾哪個超市有義大利面 瀏覽:751
英國買鞋為什麼便宜 瀏覽:200
sabbia義大利文什麼意思 瀏覽:281
2021年英國冬天冷到多少度 瀏覽:694
美國為什麼暗殺伊朗名將 瀏覽:655
印度的1000磅等於多少美元 瀏覽:20
為什麼伊朗軍艦被擊落 瀏覽:711
伊朗高原為什麼叫伊朗高原 瀏覽:16
印度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21
印度小葉紫檀龍龜多少克 瀏覽:177
活著就是奮斗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79
印尼半年簽證是什麼簽證 瀏覽:751
去伊朗買什麼機票最好 瀏覽:332
印尼落地簽費用印尼盾多少錢 瀏覽:30
英文中國如何讀 瀏覽:437
美國怎麼把伊朗將軍打死的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