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人為什麼喜歡砍人

伊朗人為什麼喜歡砍人

發布時間:2022-05-07 17:52:55

1. 伊朗對以色列為什麼有那麼大的仇恨

伊朗人是波斯族,歷史上和猶太人並無過節,反倒和阿拉伯人長期敵對,1980年的兩伊戰爭也可以說是伊朗與整個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在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前,由於有波斯人和猶太人之間古老的文化紐帶和共同的戰略利益的維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緊密盟友。
以色列猶太人的先祖與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和美國在阿以問題上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斗爭總是與反美反以交織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就決定了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與巴列維時期相比必然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新世紀以來的以色列和伊朗雙邊關系中,有兩個關鍵性的節點,第一個節點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把伊朗列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之首,還把伊朗稱為「邪惡軸心」。
由於阿拉伯世界一致認為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國內逐漸強勢的保守派也一貫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見後「9·11時代」的伊朗和以色列關系的惡化就絕非雙邊關系層面那麼簡單,復雜的地區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識形態等外部因素導致了後「9·11時代」伊以關系的持續惡化。
新世紀以來的以伊雙邊關系中的第二個關鍵節點就是「伊朗核問題」。 對伊朗可能擁有核武器的憂慮讓以色列人倍感焦慮,以色列官員和軍事將領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際社會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經濟壓力,並且暗示,如果國際社會施壓無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計劃,以色列可能將單方面動用武力,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對以色列進行口誅筆伐,指責以色列的霸道和蠻橫。

2. 戰爭的故事

高加梅拉會戰

馬其頓在伯羅奔尼薩戰爭時期還是希臘北部的一個山區國家,但是當雅典和斯巴達在戰爭中兩敗俱傷的時候,這個效果得到了機會乘虛而入。這首先要歸功於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Philip),他給了亞歷山大一個很好的基礎,在底比斯沒落以後,他帶著馬其頓開始在希臘地區擴張自己的勢力,雖然底比斯和雅典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泛希臘同盟,甚至他們找到了波斯的支持,但是公元前338年,腓力在喀羅尼亞之戰中一舉擊敗了泛希臘同盟(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亞歷山大是左路軍的統帥,腓力本人則指揮著右路軍),當年,他被柯林斯會議上被推選為希臘聯盟的盟主。此後,他開始著手准備遠征波斯,似乎沒有什麼人能阻止他了。
但是很遺憾,死神在公元前336年帶走了腓力,他把他的大業留給了他的兒子、我們故事的主角、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出生在公元前356年,當他繼承馬其頓王位是年僅20歲,據說亞歷山大是中等身材,有著白皙的皮膚,而且習慣於把頭偏向左肩。他奔跑速度極快,連職業體育家也不是對手。同時他也喜愛狩獵和讀書,並且有著驚人的精力和勇氣,同時他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所有的幻想都不會超出理性的范圍。同時他還受到過亞里士多德的影響,13歲起,亞歷山大跟著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在一個小村中住了3年,受到其熏陶,對於希臘文化產生了特別的熱愛,同時對於波斯充滿了仇恨(亞里士多德的親人和好友曾被波斯人殺害)。
亞歷山大從父親這里繼承的,不僅僅是帝國的軍隊和領土,同時,更重要的是,亞歷山大得到了父親的軍事體制和戰略觀念,當時馬其頓的軍陣,是比較先進的混合方陣,馬其頓方陣這種軍事編制跟現代軍隊的編制極其相似。通常64人組成一個排,128人組成一個連,256人組成一個營,1024人組成一個團,4096人組成一個師(即初級方陣)。初級方陣跟現代的一個師相同,是自成體系的多兵種作戰部隊,它除了重步兵外,還包括2048名輕裝盾兵,1024名輔助兵和一個1024人的騎兵團,總計8192人。這樣的混合編組,使得馬其頓方陣更具有靈活的戰術性和沖擊力。同時馬其頓也是最早將騎兵看做主力兵種的希臘國家,在過去的希臘方陣中,騎兵由於技術限制無法施展其沖擊力往往被當作輔助力量,而在馬其頓,騎兵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可次沖擊對手的側翼,作為戰斗的主力,有時候甚至步兵還沒有進入戰斗敵軍就已經崩潰了。
亞歷山大繼位之後,馬其頓的形勢並不樂觀,腓力的死使得希臘聯盟開始松動,有幾個國家受到波斯和其他原因的鼓動准備脫離馬其頓的控制,亞歷山大花了兩年的時間,重新控制了局面並做好了東征的准備。公元前336年,也就是腓力去世的兩年之後,亞歷山大踏上東征的道路。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從達達尼爾海岸出發,開始向南行進,在格拉尼卡河上擊敗了波斯的掩護兵力。然後,亞歷山大繼續向南攻入沙爾底。這里是利地亞的政治和經濟樞紐。之後他指揮大軍轉向西方的埃菲蘇。迫使該城投降,7月,馬其頓軍隊攻陷了米萊塔斯。現在,亞歷山大回到了愛琴海的海岸,他面臨著一個問題,他希望摧毀波斯人的制海權,卻無力對抗波斯艦隊,所以他選擇了一個漫長而簡單的方法:佔領東地中海海岸上所有波斯人能夠利用的港口和補給基地,是的波斯艦隊失去行動能力和補給能力,慢慢被困死,這是一個遠大而又漫長的過程。
公元前333年,經過一年的征戰,馬其頓已經控制了小亞細亞幾乎所有的港口,為了繼續貫徹他的計劃,亞歷山大轉向南方,准備進入敘利亞以封閉地中海東岸的港口,當亞歷山大前進到馬拉薩斯一帶時,突然接到報告說波斯人越過阿曼尼亞關口並佔領了伊蘇斯,切斷了亞歷山大的補給線,亞歷山大聽後立刻率軍後撤,趕回伊蘇斯,在該地擊潰了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指揮的波斯軍隊,保住了後勤補給線的安全。此役,亞歷山大俘獲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孩子,甚至還繳獲了大流士的斗蓬和武器。
會戰之後亞歷山大不急於尾隨波斯敗軍趁機進攻巴比倫,而是繼續沿著海岸南下,在公元前332年,馬其頓佔領了地中海東岸所有的波斯海軍基地和可以利用的港口,推進到了巴勒斯坦地區,並攻陷了加沙城。當年年底,亞歷山大征服了埃及,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座港口,就是後來的亞歷山大港,很多城市都以亞歷山大的名字來命名,但是這個港口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
次年,亞歷山大把埃及的管轄權交給當地法老,之後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東部的波斯方向。大流士三世寫信給亞歷山大,願意以西部七省的代價和馬其頓議和,遭到亞歷山大的拒絕。接著亞歷山大佔領了美索布達米亞地區。大流士三世則收縮到了底格里斯河東岸的阿貝拉(Arbela,亞述古城,今伊拉克北部地區)附近,並重新組織了更龐大的軍隊,包括伊朗草原地區人組成的重騎兵和眾多戰車等。大流士犯了一個錯誤,他面前原本有兩條可以阻止亞歷山大的障礙: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但是大流士不知道什麼原因放棄了在兩河地區抵抗的行動而直接退回底格里斯河東岸,當亞歷山大來到底格里斯河畔時,發現沒有任何抵抗力量,雖然河水很湍急,但是在無抵抗的情況下渡河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公元前331年,馬其頓軍渡過了底格里斯河,並在四天後偵察到了波斯騎兵的行蹤,亞歷山大立即下令部隊組成戰斗隊形前進,之後幾天,亞歷山大親率偵察部隊和皇家中隊突擊了幾個波斯騎兵的駐地,波斯騎兵見到馬其頓軍立刻撤退,大部分騎兵得以逃脫,但是仍有小部分波斯士兵連人帶馬被俘虜,從他們口中得知大流士率領的大部隊距此不遠,兵力大約騎兵4萬,步兵100萬,戰車200輛,戰象大約15頭(以上是根據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中數字,但是根據多方考證,認為這個數字明顯偏大,合理的估計大約25萬左右,其中步兵20萬,騎兵5萬,這個數字根據紐先鍾先生的《歷史與戰略》得到)。相對的,亞歷山大的馬其頓軍隊人數大約在4.7萬。其中騎兵大約7000人。波斯軍隊數量眾多主要因為他集結了大量的部族單位,包括帝國東部巴克特里亞邊境地區的印度人和遠在帝國東北部西徐亞的薩卡人等邊遠部落的士兵。大流士將大軍安排在距離阿貝拉城100多公里的高加梅拉扎營,選擇此處作為戰場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因為此處地形平坦而開闊,而平原地區正是對於戰車部隊和騎兵馳騁的理想戰場,同時伊蘇斯戰役中,大流士認為地形戰場過於狹窄無法發揮兵力上的絕對優勢,而在這個開闊的地形上波斯人就能更好的利用其兵力優勢壓倒馬其頓。大流士將平原上的障礙物移去,將高加梅拉平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閱兵場。亞歷山大得到波斯軍隊主力在附近的情報之後,命令部隊就地安營,並在營地周圍布置里防禦,馬其頓的部隊在原地休息了4天之後,留下了輜重部隊和行李,作戰部隊開始向大流士的方向前進,與此同時,大流士也通過撤回的騎兵得知了馬其頓大軍已經殺到,於是他命令部隊擺開戰斗隊形。當雙方相距大約5公里時,亞歷山大發現了大流士的軍隊,於是他在和部下研究以後決定暫時安營休息,同時帶領著偵察部隊全面偵察戰場情況。當夜,巴爾米尼奧建議亞歷山大趁夜黑偷襲伯斯的軍陣,但是遭到了亞歷山大的反對,亞歷山大希望通過一個光明正大的,全面的勝利來征服波斯人。此時是公元前331年9月30日。
波斯人早已部署好了戰斗隊形,通過戰役之後獲得書面材料,波斯軍隊的部署為:大夏騎兵在左翼,達漢人(賽西亞部落之一)和阿拉科提亞人的組成的騎兵和步兵部隊也和他們混在一起,他們的右翼是波斯人的騎步兵混合部隊,其後是波斯蘇西亞騎兵和卡都西亞人組成的步兵,從左翼一直延伸到了中央,左翼由比沙斯擔任總指揮(Bessos,大夏的總督,最後出賣大流士的人。被亞歷山大抓獲後處死。)。而在右翼頂點,所集中的為下敘利亞騎兵和美索不達米亞人的部隊,其次則為米提人,與他們在一起的還有帕西亞人和賽西亞人組成的騎兵的部隊,再其次為塔普里亞人和希卡尼亞人,最後是阿爾巴尼亞人和沙賽西尼亞人,直到整個方陣中心為止,整個右翼的統帥則是馬查斯。全軍中央則是大流士和皇族所在的位置,由大流士本人親自指揮,這是由波斯貴族組成的波斯部隊,這些波斯人的長矛上都裝著金蘋果(蘋果象徵著太陽),其次為印度人,當時被稱為「移居的」卡利亞人,和馬爾地亞人的弓弩手。在他們的後面則為烏克西亞人,巴比倫人,紅海各部落,和西塔西尼亞人,都組成縱深的隊形。如此龐大的部隊具體如何展開已經無法考證,但是據記載大流士將騎兵部隊放在第一線而步兵則跟在後面構成二線力量。
在左翼最前沿直接面對著亞歷山大的右翼的地方,為西徐亞人的騎兵,大約1000名大夏騎兵,和一百輛戰車。在大流士的皇家中隊前方為十五頭戰象,和五十輛戰車。在右翼的前沿為亞美尼亞人和卡派多西亞人的騎兵,和五十輛戰車。而希臘的傭兵則緊靠在大流士和他的皇家波斯部隊的兩側,正對著馬其頓人的步兵方陣。
而馬其頓方面,亞歷山大做了如下的部署:亞歷山大本人和克雷塔斯指揮的皇家中隊排在整個右翼的右端點前方(這里有一點個人觀點,在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中,提到了夥友騎兵的概念,馬其頓貴族中男性到了一定年齡就要去服兵役,加入國王的近衛隊,而近衛隊的騎兵部隊則就是夥友騎兵,他們是近衛軍中的精銳力量),在他們左翼緊挨著他們的是格勞希亞斯的中隊,再挨下去是阿里斯托、索波里斯、赫拉克里德斯、德米提流斯、梅里格爾等人所率領的騎兵中隊,最後是赫格羅卡斯的皇家中隊,全部的騎兵由巴爾米尼奧之子-費羅塔斯任總指揮。在他們前沿是由阿吉里亞尼亞人,馬其頓弓弩手和魯斯標槍兵組成的前衛,其任務就是利用遠程火力打散對手的方陣為後面的騎兵沖擊做掩護。在挨著騎兵的馬其頓步兵方陣中,首先是最精銳的近衛軍團,之後是其他近衛軍,由費羅塔斯的兄弟-尼卡諾統一指揮。中間的重步兵方陣戰斗序列如下:柯拉斯在右,其次即為佩爾狄卡斯、米里吉,米里吉爾、波里希普爾強、希門米亞斯和克拉提拉斯的部隊。照例,這左翼方面的全部步兵又均由克拉提拉斯擔任總指揮。再左面為艾利吉亞斯所率領的希臘騎兵和菲利普所率領的底薩萊騎兵。而整個的左翼的統帥巴爾米尼奧則在隊伍最左前方,在他的身邊由塞沙利騎兵擔任護衛。
除此以外,亞歷山大還在一線部隊的後面還布置了預備隊,分別安排在左右兩翼的後面,呈八字型面向兩側前方。在右翼,預備隊包括剩餘的一半阿吉里亞尼亞人,一半馬其頓弓弩手,被稱為老衛隊的雇傭兵。在他們之前,排列了阿里奧斯托和阿里提斯率領的佩奧尼亞騎兵和輕騎兵偵察隊,最後作為右側翼主帥的米尼達斯率領僱傭騎兵在右側翼隊伍的最前面。亞歷山大命令:如果波斯軍隊企圖包抄馬其頓軍的右側翼,那麼米尼達斯的側翼部隊就應該迂迴並進攻對手的側面,以支援一線部隊的側翼免遭包圍。而在左翼,亞歷山大則布置了西塔西斯率領的色雷斯部隊,他們的左側則是希臘聯軍騎兵和阿德里西亞騎兵,在這些部隊的前沿,亞歷山大還布置了外籍騎兵部隊。而輜重則由色雷斯步兵負責保衛。
兩軍的陣勢排開以後可以看出雙方都有自己的打算,大流士希望通過一線的騎兵進行兩翼的迂迴,同時利用戰車和戰象的威力打亂馬其頓正面的方陣,而布置在戰車和戰象之後的騎兵和步兵則趁亂分割馬其頓的中央戰線。由於有著絕對的兵力優勢,所以大流士選擇這樣全線突進的戰術。事實上,這個戰術地區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而作為處於兵力上劣勢的亞歷山大,他則選擇了慣用的錘砧戰術,或者稱之為打鐵戰術,馬其頓軍隊的右翼明顯要強過左翼,騎兵數量眾多而且是近衛軍中的精銳,戰鬥力較強。如果右翼的騎兵能夠擊退對面波斯軍的左翼,將波斯軍主力壓迫到馬其頓右翼步兵組成的砧板上,那亞歷山大就能夠獲得勝利。同時為了應對兵力上的不足,亞歷山大創造性的布置了第二道戰線,由於波斯軍隊人數眾多,很可能展開相當漫長的正面,從而可以超越馬其頓軍側翼的端點而迂迴到馬軍的側後方。特別是作為鐵錘的右翼,一旦被敵軍包抄,很可能陷入包圍,這樣很可能導致整個馬其頓軍的崩潰。對於這個問題的擔心使得亞歷山大命令米尼達斯指揮二線騎兵在波斯軍隊超越其正面右側翼的端點進行迂迴的時候打擊波斯軍的側翼以保障右翼的安全,令其戰術計劃可以順利的實施。而當側翼沒有危險時,這些二線的部隊也可以向內旋轉到平行與正面的方向以加強一線部隊的沖擊力。
次日,兩軍開始相互靠近,亞歷山大已經可以看見大流士引人矚目地站在衛隊中間一輛高聳的戰車上。他是一個高大而漂亮的人,由很多最好的騎兵保護。這些騎兵排成密集有序的隊形,做好了迎敵的准備,甚至都能看清楚波斯皇族衛隊長矛上的金蘋果了。從一開始起馬其頓軍的右翼就成為了戰場的焦點,亞歷山大並沒有如同大流士預想的那樣開始正面進攻,而是帶領著自己的部隊開始向右(也就是波斯人的左側)斜行,大流士原本計劃的兩翼包抄似乎陷入危險,如果亞歷山大不斷向右延伸,那麼他將超越波斯的左翼而進入地形不平坦的地區,那麼波斯騎兵將無法迂迴到亞歷山大的側翼,同時還面臨著被反包抄的危險,所以大流士命令左翼的大夏騎兵和達漢騎兵也同時向左延伸,遠遠超出了亞歷山大軍的右側翼,以阻擊正在不斷向右延長的馬其頓軍的側翼。亞歷山大立刻命令米尼達斯的右側預備隊前進接敵,米尼達斯則直接帶著僱傭騎兵迎擊正向馬軍右翼迂迴的大夏騎兵,但是米尼達斯的僱傭騎兵數量相當少,僅有大約400人。作為應對,波斯軍的左翼統帥比沙斯派出在左翼前沿的西徐亞騎兵,這些騎兵是波斯騎兵中較有戰鬥力的一部分,騎手和戰馬都有著較良好的盔甲保護,他們夥同大夏騎兵依靠數量優勢將米尼達斯的反擊阻擋了下來,並給予對手重大打擊,西徐亞騎兵的沖擊突破了馬其頓軍右翼的陣型,使其發生了混亂,大流士認為這是個機會,就命令布置在左翼的100輛戰車出擊,希望能沖散馬其頓的方陣,加快馬軍右翼的崩潰。但是亞歷山大早有準備,右翼陣前布置的馬其頓弓弩手和魯斯標槍兵組成的前衛部隊對戰車進行遠程打擊,很快擊潰了波斯人的戰車沖鋒,只有少量的戰車在弓箭和標槍的殺傷下得以倖存,但是當他們沖到馬其頓方陣面前時,馬其頓人迅速讓開一條通道,那些穿過方陣的戰車被後面的近衛軍一一俘獲,戰車對馬其頓軍沒有造成任何損失。馬其頓在經過了一陣混亂之後迅速穩住了陣腳,右翼的佩奧尼亞騎兵和被稱為老衛隊的僱傭軍也接到命令從兩翼支援米尼達斯進行反擊,馬軍騎兵一個中隊又一個中隊的向西徐亞騎兵發起沖鋒,雙方展開了近距離的騎兵大戰,這時馬其頓軍隊優良的戰斗意志和紀律產生了作用,他們頂著巨大的傷亡將波斯軍隊擊退。
與此同時,在馬其頓的左翼形勢相對平和,原本大流士就打算兩翼迂迴,所以在其左翼迂迴馬軍右翼的時候,波斯軍的右翼騎兵也同時迂迴到了馬其頓軍左翼的側面。但是由於亞歷山大採用斜型的運動方式,使得左翼位置相對靠後,加上側面有預備隊的保護,波斯軍在該處沒有什麼大的進展,可是亞歷山大不停的向右延伸使得馬其頓軍左右兩翼之間距離之間拉大,形勢不容樂觀。
至此,雙方誰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但是戰場形勢對於亞歷山大較為不利,由於其兵力上的絕對劣勢,使得他無法沖破波斯軍右翼的阻截,從而無法迂迴波斯軍的側翼。雖然波斯軍的突破也被遏制,但是人數上的優勢是的波斯軍的形勢相對好過一些,因為在他們的右翼,馬其頓軍已經顯露頹勢,馬其頓兵力較少,無法維持向波斯軍那樣綿長的戰線,哪怕較短的戰線,馬其頓軍要維持也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造成了馬其頓軍中央出現的一個大空當,這給了波斯人一個好機會,可是後來的戰局發展卻沒有和大流士預想的一樣。
由於左側翼現有的騎兵部隊無法完成迂迴任務,比沙斯命令左翼剩下的騎兵單位到戰場來增援 ,但這樣還是無法突破馬其頓軍左翼的阻擊,而與此同時,亞歷山大發現到波斯大軍的中央出現了一個空當。由於波斯人把所有的左翼騎兵投入迂迴作戰,使得波斯軍左翼和中央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兵力真空,這對於亞歷山大是個夢寐以求的機會,他立刻集中手中的右翼近衛騎兵和中央步兵戰線右側的4個步兵方陣組成了一個巨大的楔型突擊群,四個步兵方陣—從尼卡諾的輕步兵營直到米利亞格的玻利佩松步兵方陣—組成了進攻箭頭的左側翼,而相對短得多的右側翼和寬大的正面則由亞歷山大和他的近衛騎兵組成,這個巨大的楔尖隊形向中央旋轉並從波斯戰線的缺口中擠了進去,之後再次向左迂迴,直趨大流士所在的波斯大軍中央位置,而為了避免突擊群的側後受到波斯軍左翼的威脅,馬其頓軍右翼的輕騎兵和步兵也開始向右旋轉以阻擋右側正在和馬軍作戰的波斯左翼騎兵,而在亞歷山大迂迴的行動開始之前,他命令阿里提斯率領騎兵向正在拚命迂迴馬軍左翼的波斯騎兵的另一側移動,以配合米尼達斯和輕騎兵從兩翼夾擊波斯軍左翼。最先受到威脅的是大流士和他的皇家衛隊,亞歷山大帶著部隊勇猛的砍殺波斯士兵,那些近衛軍們直撲波斯皇家騎兵,用長矛刺他們的臉(由於當時的騎兵沒有馬鞍和馬蹬,所以要刺殺對手的距離重心距離較遠處以避免長矛的反用力太大而把騎手自己掃下馬來),同時還有長矛如林的馬其頓方陣也在沖殺過來。大流士覺得一切全完了,在前面保衛他的皇家騎兵部隊崩潰了,不停的後退,向大流士的坐車退過來。而他的戰車既無法轉彎,也沒辦法擺脫,因為這里波斯人的屍體堆積成山,不僅阻礙了戰車的移動,也幾乎覆蓋了馬匹,使戰馬暴跳起來,越來越難以控制,驚惶失措的馬夫已經無法駕馭它們了,於是大流士選擇逃跑,丟下了他的軍隊和伊蘇斯戰役一樣逃之夭夭。而在大流士逃跑的同時,原本企圖迂迴馬其頓軍側翼的波斯左翼騎兵發現他們的側後出現了阿里提斯的騎兵部隊,他們正將受到兩面夾擊,頓時波斯左翼陣型大亂,開始全線撤退。亞歷山大立刻下令追擊。
而在馬其頓軍的右翼,形勢卻是完全不同,之前由於左右兩翼距離拉大,加上亞歷山大抽走了4個步兵方陣作為突擊群的一部分,使得中央出現了一個大的缺口,此時從波斯軍中央沖出一支波斯和印度騎兵,穿過這個空當進入馬其頓的後方,但是他們並沒有向左或者向右迂迴,而是直撲馬其頓的輜重營,在打敗色雷斯的步兵之後,控制了馬其頓軍的輜重營地,他們釋放了被馬其頓俘虜的波斯士兵,並且搶劫馬其頓人的行李和物資,與此同時波斯軍的右翼也已經迂迴到了巴爾米尼奧統帥的左翼側面。但是由於亞歷山大在左翼已經布置了一支二線部隊,他們迅速向後轉並向正在輜重營搶劫的波斯人發動反擊,波斯人沒有想到馬其頓軍從他們後面出現,在受到一定傷亡之後迅速撤退。而正在受到正面和側面雙重夾擊的巴爾米尼奧在發現有被夾擊的危險時就命令一名傳令兵飛馬通知亞歷山大要求增援,而其手下的士兵則全力抵抗著波斯人不停的四處騷擾。此時雖然波斯軍的左翼已經崩潰,但是右翼的馬查斯由於沒有收到大流士逃跑的消息,仍在繼續進攻而且局勢相當樂觀,至今為止波斯右翼所戰皆捷,巴爾米尼奧已經受到包夾,不出意外,馬其頓左翼將很快崩潰。
現在我們來關注那位傳令兵的命運,現在據筆者所只有2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傳令兵到達了亞歷山大的陣中,亞歷山大得知左翼的危險之後立刻放棄追擊,掉轉過頭救援巴爾米尼奧,此時中央和右翼的波斯騎兵主力正在後撤,他們發現亞歷山大從側後方向出現並切斷了自己的後退線後,軍心大亂,全力猛攻亞歷山大,雙方展開了會戰中的最後一次肉搏戰,波斯人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們不顧一切的沖擊亞歷山大的防線,此戰中亞歷山大的近衛騎兵死亡60人,米尼達斯,柯拉斯和亞歷山大的寵臣赫費斯提昂負傷,但是他們擊潰了波斯騎兵主力,之後圍攻巴爾米尼奧的剩餘波斯騎兵也落荒而逃。第二種說法:那位傳令兵到達亞歷山大原本所在位置是,亞歷山大早已前去追擊大流士了,所以那位傳令兵只好悻悻而歸,而巴爾米尼奧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獨自依靠塞沙利騎兵的戰鬥力和波斯人得知戰況之後的沮喪情緒一舉擊退敵人,而亞歷山大並不是接到了巴爾米尼奧的告急信而向後轉,他回頭的原因是因為把大流士給追丟了,而同時又恰好遇上了撤回的波斯軍右翼的騎兵,亞歷山大又和其大戰一場,最後的損失也就是這樣得到的。
兩種說法中,個人認為第一種更加可信,當時巴爾米尼奧的情況的確非常危險,否則也不至於以最快的速度要求亞歷山大的增援,可見巴爾米尼奧依靠自己的得力量應該很難會那麼快擊退波斯人,同時亞歷山大追丟了大流士之後恰好遇見撤回的波斯軍隊,在擊敗對手之後為何不繼續追擊而要等到於左翼部隊會和之後繼續追擊,他既然沒有收到巴爾米尼奧的求援信,就沒有理由回頭,而回頭之後又繼續追擊已經跟丟了的大流士。
無論怎麼說,最終波斯的右翼也被擊潰,亞歷山大在為巴爾米尼奧解圍之後繼續追擊大流士,直到天黑為止,之後亞歷山大率部渡過萊卡斯河,並讓部下稍事休息。到半夜亞歷山大又命令部隊急行軍到阿貝拉,希望在那裡抓到大流士,可是大流士並沒有回到阿貝拉或者巴比倫,而是向北進入亞美尼亞。雖然波斯帝國慘敗,但是這位皇帝卻逃過追擊,在不久之後不光彩的被自己的臣子殺害。
整個高加梅拉戰役中波斯軍隊幾乎崩潰,只有一些大夏騎兵和皇家衛隊跟著大流士北撤,剩下的不是戰死就是四散奔逃,具體戰死人數不詳。而亞歷山大軍大約戰死500人,很多人負傷,還有幾千匹戰馬由於過度疲勞或者受傷而死。
波斯人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大流士撤出戰斗,同時左翼騎兵受到致命的打擊,而亞歷山大的勝利則是由於波斯軍隊中央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這個漏洞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馬其頓右翼頂住波斯人的沖擊迫使波斯人把左翼主力調離造成的,我個人認為,大流士的原始計劃沒有很大的問題,兩翼包抄的確是一個合理的戰術,但是出現的問題是波斯人沒有能夠成功的迂迴馬其頓軍的側翼,,而在右翼形勢大好的情況下沒有抓住機會擊潰馬其頓左翼的部隊,如果從馬軍中央突破進入馬軍後方的波斯騎兵能夠向左或者向右迂迴(個人認為向左迂迴的效果可能會比較好,因為馬其頓右翼的預備隊已經和波斯軍左翼的騎兵形成了對峙的局面,而亞歷山大則正指揮騎兵主力突擊大流士所在的波斯中央陣地,這樣的形勢下,如果在亞歷山大的後方出現一支敵軍,無論士氣上還是實際形勢上都是很大的打擊),而大流士也沒有隨主力出動在最關鍵的地點直接指揮部隊貫徹其指揮意圖,在古代這樣信息交流不發達的技術條件下,大流士不參與現場指揮,就無法對部隊進行有效的實時控制,這一點上亞歷山大就做得更好,他參與了主力在關鍵地點的進攻行動,在當時通信落後的情況下,亞歷山大的親自指揮是很重要的,因為各部隊的主官很可能無法貫徹統帥的戰略思想,如果主官的能動性和靈活性差的話很可能會貽誤戰機,所以統帥的實時指揮還是相當重要的。同時大流士的逃跑也是會戰的一個關鍵,我們且不說其逃跑的和理性,但是統帥逃跑或者陣亡在古代戰爭中對於部隊心理的殺傷力是很大的,長平一戰中,趙軍統帥趙括在突圍時陣亡,趙軍士兵立刻崩潰。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大流士沒有逃跑而是移動到了其他部隊中繼續指揮,那麼情況又會如何,馬其頓軍的右翼雖然擊潰了對方的左翼,但是馬軍自己的左翼也已經難以招架,如果中央突破的波斯騎兵能夠迂迴其後方,那麼馬其頓左翼將陷入3麵包圍,到時候很可能也會崩潰,這樣一來,雙方的勝負還很難預料。
同時這場戰斗還有2個亮點,第一就是馬其頓騎兵的戰鬥力,馬其頓重裝騎兵的戰鬥力的確要高於波斯人的騎兵不少(波斯人的軍隊體系中欠缺的就是重裝騎兵),其兩翼的騎兵部隊頂住了數倍於己的波斯人的進攻,而中央的近衛騎兵的突擊更是勢如破竹,這點是波斯軍隊所無法比擬的優勢。第二就是預備隊的運用,亞歷山大在會戰中將馬其頓軍布置在3個正面上,左右兩個側翼都有預備隊,但是線與通信手段的關系,當時的預備隊沒有辦法實時指揮而只能事先對可能發生的情況作應對的准備,這也是當時戰斗中不存在預備隊的根本原因。亞歷山大的這個布置直接導致了波斯騎兵左翼包抄的失敗,也間接導致了後來波斯軍的大崩潰,可以說預備隊的運用是這次會戰的又一個關鍵。
高加梅拉戰役使得大流士失去了他的國家,也完成了亞歷山大和他父親腓力的夙願,這次會戰,是真正意義上決定波斯和馬其頓命運的會戰,也是亞歷山大一生中最偉大的一次會戰。

參考書目:
《亞歷山大遠征記》 阿里安
《西洋世界軍事史》 J.F.C.富勒
《歷史與戰略》 鈕先鍾
《高加梅拉戰役---戰術及最初的評論》 A.德維納

3. 為什麼美國說伊朗是邪惡的國家

來源: 實時播爆

你去過伊朗嗎?你了解伊朗嗎?如果你不了解,那就趕緊閉嘴,該幹嘛幹嘛去。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我去過伊朗,我了解伊朗,我知道伊朗人的真實想法。 陳勝說:天下苦秦久矣。伊朗人也說:俺們苦霍梅尼久矣。 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有錢的男人可以娶年僅九歲的女童,這就是伊朗。 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禁止女性看足球穿泳裝,九歲女孩出門必須穿黑袍蒙黑紗,這就是伊朗。 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女子要辦理護照等個人身份的證件,先得丈夫簽字同意,這就是伊朗。 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男女通姦只打女子,而不追究男子,這就是伊朗。 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把女性肆意踐踏肆意蹂躪在社會最底層,這就是伊朗
如果女性違犯伊朗不人道的法律,就必須接受刑罰,最普遍的是鞭刑。 在行刑前,如果這名女性是處女,那麼就必須陪同監獄長一個夜晚,第二天才能接受刑罰。 很多女性因為反抗這種惡劣至極的刑罰,而選擇了自盡。 女性如果結婚後很不幸福,想要離婚,也是千難萬難,首先,先要徵得丈夫的同意簽字。 如果丈夫不同意,你就不能離婚。 如果丈夫要休了你,那隻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如果你想出國,也得先有丈夫的同意和簽字。 如果他不同意,伊朗就不會發給你護照。
伊朗不但有鞭刑,還有石刑。 就是用石頭把人活活砸死。 我能夠找到的新聞是,伊朗在2008年讓9個人遭受了石刑,其中7名是女性。 不但有石刑,還有砍斷人手腳的刑罰。 2017年,伊朗東南部省份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當局砍掉了五個人的右手和左腳。 伊朗的法律本身就是個笑話。 2018年,43歲的寡婦阿斯蒂亞尼在丈夫去世後,與兩名男子發生了法律上認為的「不正當男女關系」,她在兒子面前,被脫光衣服,接受了99下鞭刑。 伊朗法律規定,男人可以一夫多妻,而且男人還可以與單身女性之間有幾個小時的「臨時婚姻」。 這名寡婦遭受鞭刑,而兩名男子卻不受法律處罰。 (2008年,一名伊朗人接受鞭刑)

伊朗法律認為,未婚同居就是犯罪,和配偶以外的人發生關系,要接受鞭刑、石刑,甚至絞刑。 這種罪名叫通姦罪。 通姦罪最可笑的一條是,必須有四個男性作證,通姦罪才可以成立。 女性作證是不算數的。如果只有女性作證,而沒有男性作證,那麼每個女人都要承受80下鞭刑。 女性在伊朗沒有任何地位,甚至連狗都不如。
這些事情,肯定不會說給你聽。 如果這樣一個肆意踐踏女性尊嚴的國家,你還大力支持,我只想問:你家沒有女性嗎?你沒有媽媽嗎?你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嗎?

4. 美國和伊朗的關系為什麼這么惡劣

其實就是雙方的利益關系。美國和伊朗現在關系惡劣,完全是因為雙方對利益的條件沒有談攏。其實美國和伊朗的關系一直以來並沒有很差。只是因為最近伊朗因為石油的關系與美國產生了一定的摩擦。伊朗想要動搖美國與石油的關系。所以觸怒了美國侵犯了美國的利益之後,美國和伊朗的關系才變得這么惡劣的。

伊朗學生曾扣押美國人質更令美國尷尬的是,美軍曾派出秘密部隊進行解救。但由於沙漠中的惡劣氣候,多架美軍戰機墜毀,美軍只能載著陣亡士兵回國。此後美國不得不和伊朗進行秘密談判,有報道稱,當時美國政府為了救人,秘密答應了伊朗一些條件。這段沖突之後,美國和伊朗幾乎是水火不容。

除了美國自身和伊朗的沖突之外,以色列和伊朗也是極為敵對。事實上,阿拉伯國家曾經集體反對以色列,但後來為了實際利益,埃及、沙特等國轉而和以色列和好。而伊朗仍舊堅決反對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

5. 伊朗為什麼那麼囂張,他不怕美國打他嗎

1.美國如果進攻伊朗,他從長遠上要考慮這會製造好幾代的"聖戰者",危害的將是他們的後代的生存.
2.伊朗是什葉派的核心國家,打伊朗勢必牽動所有什葉派國家的利益.
3.伊朗雖然是產油大國,但其煉油能力很差,出口石油,進口汽油,百分之九十的汽油是進口的,美國大可從此下手,打擊伊朗,不必用戰爭這樣損人不利己的手段
4.美國國內反戰浪潮日盛,政府不可能得罪大多的美國人去獲取利益
所以,伊朗看準了美國不會對其進行軍事打擊,適當的囂張既能震懾他國,又顯的頑強,不失面子

6.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

伊朗在幾十年前發生伊斯蘭革命推翻了美國扶持的巴列維王朝,走獨立自主的路不再聽命於美國,所以美國一直壓迫制裁伊朗,想要伊朗現政權崩潰,重新扶持聽它的話的人上台執政。

7. 去巴基斯坦

1.在路上不要隨便拍女人,一定要通行的巴基斯坦人前去征詢意見才可以
2.跟自己的愛人一起去的話在街上不要拉手,不要有過分親密的動作
3.英國殖民時留下的習慣,在餐廳吃飯後要留小費,有的是直接在餐款中,大多是用菜單夾著給你的找零,找零中的小錢一般就留在裡面的,,目前跟人民幣比例:1元錢大於10個盧比,所以自己算好帳。基本各種服務都是要給小費的,不要以為自己是外國遊客人家站你便宜,本國人也是會給的。
4.清涼油什麼的只有到了小地方才用得上當禮物,大城市裡基本上就是隨手給人家用然後不要了,千萬別鄭重的當禮物給
5.巴基斯坦男人和男人握手有時會很長時間,甚至握著手就聊天起來完全忘記松開,跟同性戀無關,越是熟的人越這樣
6.穆斯林通用額手禮,一般也不大用,但是你要是會用,非常給人家面子
7.那邊穆斯林的問候經常被簡化了,見面就說salam,你的回答也是簡化的『wa-salam'
8.不要直視別人的老婆,這個超級糟糕。 路上看見有那麼幾個女人全身黑衣服,不見得是寡婦,什葉派常有那樣的打扮,往往也是非常虔誠的人。還有個別人從頭到腳罩著一個土黃色的布罩,不要當新鮮,要拍照只能偷排,那是特虔誠的,除了家人誰都不能看的,拍照容易有爭端。
9.大部分女人都沒有像伊朗那樣把自己包起來,可以上前問路什麼的,女人不是那樣完全不能接觸,但是女人跟男人一起的話,說話要對著男人說。
10.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使勁砍價,最好問問隨行的巴基斯坦人,有不少東西連巴基斯坦人都不砍價。
11.要飯的人尤其是很多阿富汗的難民,雖然看起來很臟很窮,但不見得手臟,他們要飯的時候會輕輕的拍(摸)一下你,你可以厭惡,但是那也是文化沖擊,不要表現的過於憎惡,可以由同行的人幫你憎惡,免得人家覺得中國人沒愛心。
12.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餐廳里的人看著你吶!
13.吃飯習慣完全不一樣,那邊人沒有主食好像都受不了,菜倒不是最主要的,所以你跟巴基斯坦人一起吃的時候不要像在國內一樣瘋狂吃菜,這樣菜會不夠的。比如我們吃雞,一個人可以吃無數,那邊一堆人點一鍋可能也就是兩公斤吧。如果你請客的話,沒問題,多點些,這樣自己吃著舒服,不過要先去偷偷結賬,省的巴基斯坦人不好意思你結賬,把人家半個月生活費吃掉了。
14.巴基斯坦人很驕傲,指的是國家和民族以及信仰上的情緒,你問人家你們這里的女人生活是不是很辛苦,那些女人八成憎惡你,因為那裡女人持家管錢,不工作但是每月拿走老公的收入。其他還有很多小事情,你問的時候要注意,最好不是太熟的人不要說的太深。
15.那邊的人對中國貨很有些微詞,賣過去的大多都是便宜貨和次品,你要能夠容忍人家的微詞,也可以反駁一下,你們這些進口商怎麼這么差勁,為什麼把中國的劣質品給弄進來。那邊但凡買摩托的再窮可能也是本田,奧拓小汽車滿街跑不過都是日產的。
16.不要一個人滿街亂轉,自己住宿附近還好,你是個男的也還好,但是目前局勢比不得從前了。巴基斯坦接待你的人活著其他人可能常常去找你,你出去也跟著,這個不見得都是巴結你,他們就是習慣這樣,如果是女的,必須有巴基斯坦人跟著,連他們那邊自己家的女的出門大多都有男的跟著。

大概齊能想到這么多,有什麼問題,你在問我。

此外還可以參見我關於巴基斯坦特產和如何問候的答案:
http://..com/question/127104342.html
http://..com/question/111208587.html

8. 美國會打擊伊朗嗎

不會,美國、甚至連其歐洲盟國的經濟相當長時間之內都不會好過。美國現在正在執行從伊拉克及阿富汗的撤軍計劃,要不他哪來的經濟及資源保證「戰略東移」的充分需求。況且奧巴馬業已進入了競選連任的選舉沖刺年狀態,當年他是以批判布希為戰爭總統上台執政的。估計他還沒傻到在選舉年再開新戰端,自己也去作一把戰爭總統吧。另外,美國沒有武力擊毀墜入伊朗境內的RQ170也從側面證明了——打擊伊朗,美國現在還不想。
之所以近來(具體的說是利比亞事件以來)美國的咄咄逼人,就是為了困住伊朗、越困越緊、最好睏死。伊戰後伊朗的做大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搞掉他一直是美國的目標所在,但有意願不見得有餘力,有意願也不見得有好的時機。它現在敲打伊朗可能是意在敘利亞,而提醒伊朗不要輕舉妄動——就相當於先把人摁住,再砍人手腳一般——套用利比亞模式弄掉德黑蘭的盟友先。總之,敘利亞巴莎爾的優先順序要排在伊朗內賈德的前面,而且似乎也不如後者更有難度。這可能也是一定意義上得「量力而行」吧。。

9. 遜尼派和什葉派誰是異端

穆青廣場天天看到有人在互相斷對方為異端。去伊朗留學的阿訇學的是什葉派,去沙特留學的又學的是遜尼的,中東,什葉派和遜尼派互相殺的你死我活。他們到底誰是異端? 中國現在有偉大的漢人政府壓制,若政府放開,新教老教互斷異端是不是拿刀要砍人啊。我看互視為異端的對方估計都要殺個你死我活了 那麼多的學者都整不明白?中國幾百萬人在某些教派眼裡也是異端?我看這些阿訇們也是吃飽了沒事找事,各按各的做法吧,別總一副真理在握的樣子。要還是不爽,建議直接到群眾中去挽回吧,別總呆在清真寺里憤懣。 誰先來,先來給我講講道理,讓我懺悔一下異端的罪惡,呵呵

閱讀全文

與伊朗人為什麼喜歡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到底有多少種動植物 瀏覽:305
伊朗核原料什麼時候能恢復 瀏覽:672
義大利扎扎現在在哪裡踢球 瀏覽:867
印尼巴士怎麼快速賺錢 瀏覽:905
義大利的牌子有哪些牌子好 瀏覽:542
印度尼幣價格多少錢 瀏覽:369
臨汾哪個超市有義大利面 瀏覽:754
英國買鞋為什麼便宜 瀏覽:203
sabbia義大利文什麼意思 瀏覽:282
2021年英國冬天冷到多少度 瀏覽:695
美國為什麼暗殺伊朗名將 瀏覽:656
印度的1000磅等於多少美元 瀏覽:21
為什麼伊朗軍艦被擊落 瀏覽:712
伊朗高原為什麼叫伊朗高原 瀏覽:17
印度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22
印度小葉紫檀龍龜多少克 瀏覽:179
活著就是奮斗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81
印尼半年簽證是什麼簽證 瀏覽:752
去伊朗買什麼機票最好 瀏覽:334
印尼落地簽費用印尼盾多少錢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