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各個民族的血型是什麼日耳曼、大和、蒙古······
如果說民族性、國民性是由血型分布的不同決定的,恐怕有些言過其實,因為氣候風土、歷史傳統以及和周圍國家的關系等,無疑對它們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但是,在社會組織的結構方式等方面,似乎的確可以看到由於血型分布不同而表現出來的特徵。
先從極端的例子說起。世界上只有O型血型的民族,是北美印第安人和南美印第安人。
雖然由於近年來的通婚混血,美洲印第安人已不能說是百分之百的O型民族,但是據美國人類學家施奈特報告,純印第安人有92.3%是O型。還有不少人類學者認為,在白人侵入以前,印第安人可能全都是O型。南美的印加帝國,就是O型單一的國家。
無論是北美印第安人還是南美印第安人,都是有高度集團性的民族。但是這種集團規模很小,難以真正擴張。美洲印第安人雖然在美洲大陸居住了1萬年以上,但最終也未建立統一的國家,至今仍分為許多小部族。
為了使小集團走向有組織的大社會,A型是必不可少的。
A型和O型幾乎各半、B型和AB型接近於零的是澳大利亞的土著民族。古代歐洲人似乎也是A型和O型民族。被稱為「古代的倖存者」、居住在比利牛斯深山中的巴斯克人,基本都是A型和O型。這種巴斯克人社會建立了嚴格的家族單位制,長幼之序也十分嚴格。
缺乏靈活性,導致技術文明發展的遲緩,這是A型+O型社會的特徵。在澳大利亞居住達兩萬多年的土著人,直到300年前被英國人發現時,還完全過著石器時代的生活。
歐洲社會也不曾獨自創造人類文明。歐洲文明是在吸收中東和北非以及B型居多的伊斯蘭國家文明的基礎上開花結果的。O型長於學習,A型長於應用改良,因此,A型+O型社會一旦接觸到其他文明,就會煥然一新。
歐洲社會至今仍然是A型+O型社會,與日本相比,O型的比例要高一些。美國O型佔46%,A型佔40%;英國O型佔47%,A型佔42%。美國人崇尚自我意志、競爭和坦率等等,多與這種O型氣質有關。
日本是A型為主的國家,但它又與歐美不同,B型和AB型佔有相當比例,給A型中心社會以影響。這種現象在發達國家中是罕見的。如果A型掌握主導權,那麼 即使在同樣的A型+O型的社會中,也會表現為強烈的集團歸屬感、重視原則、抑制個性、尊重規律、富於犧牲精神和堅持不懈等A型品質。
歐美以A型居多的國家是德國,A型佔45%,O型佔41%的德國人,其踏實、精細和周密的國民性與日本人的確非常相近。完美主義和對集團規范一絲不苟的A型社會,極易產生獨裁者。
A型的特性如果向良性發展,對於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又是最有利的。日本和德國之所以能迅速上升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實力國家,大概與此不無關系。
美國人不應對日本的崛起一味皺眉,也應該稍微學習一點A型氣質。日本人也有必要作出努力以便理解和習慣於直接了當的O型氣質。
亞洲的特徵是B型為主。印度、中亞、蒙古、中國北部、東北部和北朝鮮等,B型均佔30―40%,有的地方甚至超過50%。
西方與東方的差別與B型的多少是有關系的,可以說是A型+O型社會和B型+O型社會的差別。
亞洲有不少民族缺乏善惡標准。相對於重視邏輯、言行規范的西方文化,亞洲的思想給人一種曖昧感,可以做多種解釋。西方往往是以基督教的戒律來規范社會和日常生活的,而東方卻大多是信仰多種神教。
亞洲還有不少民族非常散漫,對時間看得很輕。那些被派往阿拉伯和印度的日本人,對不知何時到來的公共汽車和滯緩冗長的談判簡直受不了。以印度為發源地、 散布於世界各地的吉普賽人是B型民族,正如從吉普賽人和蒙古民族身上所看到的,B型民族活動范圍廣大,喜歡四處漂泊遷徙,這同強調安定的A型+O型民族恰 成鮮明對照。之所以沒有單一的B型國家或B型+O型國家,可能就是因為B型天性善於四處闖盪,並一視同仁地和其他種族混血。B型為主體的民族善於創造新的 文明,卻不善於發展這些文明,缺乏團結一致的行動、自以為是、我行我素,是阻礙亞洲成為最發達地區的原因之一。
日本被認為是半東方半西方,在血型上也得到明顯的證明。日本是A型+O型主體,與歐美相似;但B型比例又高於歐美。這種特殊位置,有它的正面和負面。
從負面說,日本的眼光常常傾向歐美,因此往往會過分抑制B型而力求向A型+O型社會靠攏,慢慢會導致整個社會缺乏靈活性。從正面來說,日本可以成為東西方文明的橋梁,因為它既比較理解歐美社會,又比較理解B型社會。具粗略統計,中國人的血型分布 O型:0.3049 A型:0.2751 B型:0.3233 AB型:0.0967 Rh陽性:0.99(漢族)
搞機械做匠人是A型血所擅長的領域,世界上兩個製造業最強的國家德國和日本,A型血比例都超過40%,漢族原來也是以A型血比例很高的民族,以B型血為主 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造成***和混血,使現在華北一帶的B型血比例很高,而B型血的特性就是缺乏時間觀念,比較散漫和缺乏原則,世界上B型血比例高的 國家和地區,沒有一個是發達的.B型血主要集中在華北,沿長城附近是中國B型血比例最高的地區。
現在中國A型血比例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黃河以南的華中地區和長江流域,上海、湖南、江西、四川是中國A型血比例最高的地區。
各民族血型中,只有漢族和藏族的A型血比例超過了B型血佔比。
真正的漢族是農耕民族血型結構,是以A型血為主的A+O型社會,.
B型血是游牧民族血型,B型氣質的人比較懶惰,散漫,缺乏時間觀念,做事情也沒有農耕民族細致.
從北朝鮮到北非,從蒙古到印度,有一條B型血比例很高的地帶,叫,游牧民族帶,蒙古族,滿族的B型血比例都相當高,達到40%.從世界范圍來看,以B型血為主的國家,沒有一個是發達國家.在科技上取得成就的世界名人,也沒有B型血的人.
中國是以OB血型為主體的國家。其血型分布在中國大陸的特點是:從北向南方向,B型基因頻率逐漸下降,而O型基因頻率升高;雲貴川和長江中下游地區A型 基因頻率升高。中國各地區ABO血型分布可以歸結為四個組。第一組中除海南島之外均為中國北方省,B型基因頻率較其它地區高;第二組為雲貴川和長江流域, A基因頻率較其它地區高;第三組為兩廣、福建和台灣,O型基因頻率較其它地區高。
根據《人類血型遺傳學》中的調查,中國大陸各民族ABO血型比率是A佔27.9%,B型佔29.2%,O型佔34.4%,AB型佔8.5%
② 正常人是什麼血型
正常人有A型、B型、O型、AB型四種血型,這就是所謂的「ABO系統」。但科學家後來發現,血型不只是一種系統,還有多種。
血型分為四種,即A,B,AB,O。血型是指紅細胞上所含的抗原不同而言,紅細胞上只含A抗原的稱A型,含有B抗原的稱B型,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的稱為AB型,既沒有A抗原也沒有B抗原的則稱為O型。
ABO血型受ABO三種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A抗原產生,B基因控制B抗原產生,O基因控制不產生A和B兩種抗原,而基因都是成對存在,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可有六種不同組合,即AA,AO,BB,BO,AB,OO,而每個人只有其中一對。
ABO血型基因也有顯性和隱性之分,A基因和B基因是顯性,O基因為隱性,例如一個人的一對基因為AA,則血型為A。
如一個人的一對基因為AO,因A基因是顯性,而O基因為隱性,所以O基因不能顯示作用,這個人的血型則為A型,B基因也是如此,如一對基因為AB時,因為B基因和B基因都是顯性,這個人的血型則是AB型,因O基因是隱性,必須在一對基因都是O時才能表現出來則為O型血。
其他血型:
人的紅細胞上具有與恆河猴同樣的抗原稱為Rh陽性血型,不含有此種抗原則稱為Rh陰性血型。在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人民中,Rh陽性血型約佔99%,Rh陰性的人僅佔1%左右。
Rh血型系統是紅細胞血型中最復雜的一種,已發現40餘種Rh抗原,其中D抗原抗原性最強,因此通常將紅細胞上含有D抗原稱為Rh陽性,而紅細胞上缺乏D抗原的稱為Rh陰性。
③ 各個國家的人們都是什麼血型
一、血型的分布 血型隨著地理環境的變化,在分布上顯示出較大的差異。 歐美國家以O型血居多,尤其是美國,O型占絕大多數。進入亞洲以後,隨著逐漸東移,B型血的數量漸呈上升趨勢,到了蒙古和中國地區,B型血佔了大多數。而在日本、韓國等島國地區,A型血又佔了主宰地位。二、血型與民族氣質 上面提到,O型在美國佔了大多數,B型在中國佔了大多數,A型在日本佔了大多數。我們不妨把美國看成代表O型,中國代表B型,日本代表A型。曾聽到過一種說法: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象打橋牌,既有朋友又有敵人,屬於敵我分明型。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象下圍棋,為了整體的利益往往犧牲個人,屬於個人服從集體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象玩麻將,顧了上家看下家,還得防著對家,屬於自顧自型。 如果我們結合血型,就會發現上述現象十分典型。 O型人的夥伴意識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由於O型人對陌生人警戒心強,相互之間缺乏溝通感,所以非常重視結交朋友。這種朋友不是一般的朋友,他是一種基於對抗共同敵人的夥伴意識。這種夥伴意識是在面對共同的敵人或困難前的結盟,所以為了強化這種夥伴關系, O型人總是有意或無意地給自己樹立一些敵人或困難。從這點來看美國國際上的夥伴關系以及美國大片中的災難意識,我們就會發現無論是意識形態上的敵人還是自然界的災害,本來一群相互毫無關系甚至有些敵對的人們,在面臨共同的困難時,便產生一種極其強烈的危難意識,當這種危難意識上升為一種並肩作戰的信念時,就是美國人最為津津樂道的愛國主義。 順便提一下,O型人之所以相互之間缺乏溝通感,是源於個性太強,都只注重自己,從而忽視他人。但為了真正的使別人注重自己,他們也會充分的尊重他人,不去干涉別人的自由,也不過問別人的隱私。這種你的自由到我鼻子前為止的美國式的自由,在美國社會中孤獨的流浪漢和無依靠的老人中最為明顯,這也就是很多中國人常說的美國社會的人情冷淡。不過,如果你仔細地注意一下你周圍的O型人,他們大多數心裡對自由的觀點就是這么認為的。 A型人的集體精神 前幾年國內的一則報道引發了諸多媒體的爭論。它說的是一群中國少年和日本少年在老師的帶領下組織了一次野營。野營中,中國孩子渴了,就去喝作為集中管理的水,並認為這就是集體主義。而日本孩子卻把自己的水留給集體,並認為這是集體主義。此事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論,以至國內有人再此組織中國孩子進行遠營,來展現中國少年的素質。就我而言,我覺得這和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背景有關。日本人的集體精神與中國人的人多力量大有所不同,那是一種以集體為根本生存目標的心理歸屬感。對於他們來說,集體是至高無上的,每個人都必須為集體服務,甚至不惜犧牲各人利益。集體的安全與幸福不但是每個人的奮斗目標,也是所有人的精神信仰和心靈之柱。(這在成熟的A型人中是最明顯的。)這種帶有強烈獻身精神的體現也就是日本人的愛國主義。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A型人的集體精神確實令人贊嘆,但有時候為了這個集體的生存和信仰上的堅定,不惜堅持錯誤和死不妥協。二戰後,日本至今保留天皇,不承認侵略罪行,多半和集體精神和愛國主義有關吧。 最後提一句,A型人一旦結成了一個集體,外來人是很難進入的。(這和A型人的待人方式有關。)聽不少留學生說,日本社會很排外,外國人很難溶入其中。我想這可能跟此也有關。 B型人的自顧自主義 B型人在對外界環境進行客觀地分析後,認為還是自己是最重要的。他們總是在考慮如何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提高自己的素質,加強自己的涵養,來適應周圍的環境。曾聽到過我的兩位B型朋友在談論找工作時都說出了一句極為相似的話:不是我想干什麼,而是我能幹什麼。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點出了B型人的行為特徵。這種自我主義和O型人的注重自我不同。O型人注重的是自己在一個團體中的形象和地位,以及他對這個團體的作用。(大多數O型人好談政治也在與此。)而B型人卻是時時刻刻在注意如何鍛煉和提高自己以來適應這個社會,但在同時也忽視了人際交往和集體的參與,也不大在意自己在團體中的地位和形象,於是就給人了一種自顧自的感覺。尤其是很多B型人都容易沉迷到某種興趣之中,這就使他參與社會的野心少而更少。 B型人由於各行其是的態度,所以在結成的團體中最缺乏相互吸引和合作的因素,就是將他們湊在一起也是各顧各,當遇到外界來的壓力時,往往又各奔東西。不過他們頭腦靈活,見解豐富,因而在思想上最易發生共鳴。他們覺得興趣一致,對方能夠理解自己,所以在共同生活中充滿了樂趣和生機。這種樂觀的集體主義精神在中國屢見不鮮,但因缺少深層次的感情凝聚力(B型人較害羞,缺乏浪漫性),經常要有人進行宣傳和鼓動(理性較強),這就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愛國主義。 美國的人的愛國是一種信念,日本人的愛國是一種精神,而中國人的愛國更象是一種純粹的口號。三、一個設想 在一種血型的氣質文化背景下,其他幾種血型的氣質文化往往容易掩蓋和消融。但如果我們做這樣一個試驗,也就是把O、A、B三種血型的人分門別類地分開生活,上面所說的情況我想就會一一展現。當然,這很不現實,也不可能。
④ 伊朗人是什麼人種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伊斯蘭國家,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還有阿拉伯人、巴赫蒂亞里人、盧爾人、俾路支人及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
波斯人主要居住在伊朗中部和東部諸省。使用波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標准波斯語起源於巴列維地區。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常稱之為法爾西語,有時也稱為中古波斯語。
(4)伊朗國家人民的血型大多是什麼擴展閱讀:
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遭不同異族先後入侵。
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矛盾,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
⑤ 血型一共有多少種,分別是什麼(含特殊的血型)拜託各位大神
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紅細胞所含有的抗原來分型的。1920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病理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如果按血液中紅細胞所含抗原物質來劃分血型就可以避免病人因輸血而頻頻發生的血液凝集導致病人死亡的悲劇。 具體的區分是,以人血液中紅細胞上的抗原與血清中的抗體來定型。一個人紅細胞上含有A抗原(又稱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體(又稱凝聚素)的稱為A型;紅細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的稱為B型;紅細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無抗A、抗B抗體的稱為AB型;紅細胞上不含A、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體稱為O型。 19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向全球推廣認同和使用A、B、O、AB四種血型,這也就是傳統的ABO血型分類。由於在血型發現和分類上的貢獻,蘭德斯坦納獲得193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並被譽為「血型之父」。 但是,隨著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們發現自身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還可以有其他的分類。1940 年蘭德斯坦納和韋納又發現了RH血型,到1995年,共發現23個紅細胞血型系統,外加一個低頻率抗原組、高頻率抗原組和尚未形成體系的血型集合,抗原總數達193個。後來法國的道塞特於1958年發現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112種HLA特異性表型,HLA等位基因已達503個。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後陸續被發現。 所以粗略地講,人類現在的血型分類就至少有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等多種血型系統。而在今天,在生活和醫療中應用最廣的當然要數ABO血型、RH血型、HLA血型,前兩者與輸血者妊娠密切相關,後者與器官、骨髓和幹細胞移植密切相聯 中國人口有13億多,4種血型,平均一種血型有3億多人,為什麼如此眾多的人只擁有一種血型?血型到底是個人的特徵,還是集體、種族的特徵?有分析認為: O型血在人類學上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血型,也叫做狩獵血型; A型血是第二種最多見的血型,其祖先是最先從事農耕作物的,也叫做農耕血型; 與O型和A型相比,B型卻是人類學上較晚出現的血型,這類人是最早習慣於氣候和其他變遷的游牧民族,也叫做游牧血型。 AB型為最晚出現、最稀少的血型,占總人口不到5%。這類人擁有部分A型血和部分B型血的特徵。 在中國北方長城的兩邊,匈奴、突厥、鮮卑、女真、契丹、西夏等等古老游牧民族,肉食為主,B型血佔了大多數。現在蒙古、滿族中B型血佔40~60%; 湖北湖南人、廣東人、福建人、江浙人等等苗瑤壯侗語族各民族,素食為主,A型血數量呈上升趨勢,估計30~60%; 在長江流邊,AB型血是比較常見的,但數量非常少,歷史上是B型血人南下跟A型血人繁雜而成的。 在中原地區,陝西人、山東人、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O型血佔主要地位,估計40~55%。 在整個漢族中: B型血佔20%,主要是由匈奴、突厥、鮮卑、女真、契丹、西夏融入於漢族的血液中造成的; A型血佔40%,主要分布在南方,是由楚苗南蠻等古老民族融入華夏集團演變而來的; AB型是B型血人南下跟A型血人繁雜而成的。 O型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最早血型,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區,血緣來源是黃帝集團和東夷集團。人類血型的發現已有100年的歷史。早在1900年維也納大學的LANDSTEINER就發現了人類ABO血型系統,從此各國學者開始了血型研究。100年來,相繼發現血液中各種血液成份都存在各自的型別。A、B、O、AB血型是對紅細胞上的ABO系統而言,其實紅細胞上還有RH、MN、P等20多個血型系統。此外,血液中的白細胞、血小板、血清蛋白、紅細胞酶等各種血液成分都有自己的血型。目前發現的血型抗原已有600多種。除了同卵雙生子外,在人群中很難找到兩個血型完全相同的人。 們所說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紅細胞所含有的抗原來分型的。1920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病理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如果按血液中紅細胞所含抗原物質來劃分血型就可以避免病人因輸血而頻頻發生的血液凝集導致病人死亡的悲劇。 什麼叫稀有血型? 稀有血型就是一種少見或罕見的血型。這種血型不僅在ABO血型系統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統中也還存在一些更為罕見的血型。隨著血型血清學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們已將所發現的稀有血型,分別建立起的稀有血型系統,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IS、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統。 還有一種叫孟買型的稀有血型系統,在這種血型的紅細胞上,沒有A、B和H抗原,但在血清中卻同時存在A、B和抗H三種抗體。 在稀有血型系統中,除RH血型系統外,其他各血型人數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非常小。因此,它們在實際的臨床上遠沒有ABO及RH血型系統重要,但是,就其具體來說,如用血不當,有些抗體仍可出現致命的惡果。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展稀有血型的檢測,建立完整的稀有血型檔案,對於保障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適應國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什麼叫RH血型? RH是恆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稱的頭兩個字母。蘭德斯坦納等科學家在1940年做動物實驗時,發現恆河猴和多數人體內的紅細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質,故而命名的。凡是人體血液紅細胞上有RH抗原(又稱D抗原)的,稱為RH陰性。這樣就使已發現的紅細胞A、B、O及AB四種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別一分為二地被劃分為RH陽性和陰性兩種。隨著對RH血型的不斷研究,認為RH血型系統可能是紅細胞血型中最為復雜的一個血型系。RH血型的發現,對更加科學地指導輸血工作和進一步提高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診斷和維護母嬰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有關資料介紹,RH陽性血型在國漢族及大多數民族人中約佔99.7%,個別少數民族約為90%。在國外的一些民族中,RH陽性血型的人約為85%,其中在歐美白種人鍾,RH陰性血型人約佔15%。
⑥ 熊貓血擠不上榜!第3種僅中國有一例,全世界最稀有的3大血型都是什麼
熊貓血擠不上榜!第3種僅中國有一例,全世界最稀有的3大血型都是P型血、Rhnull血型和A3亞血型。我們印象中的血型有五種,分別是A型、B型、AB型、O型和rh陰性血。提到比較稀有的血型,大家肯定會說是rh陰性血熊貓血。其實,熊貓血只能稱得上稀有,但P型血、Rhnull血型和A3亞血型要比熊貓血更珍貴。
看到上面的文字,大家已經感覺P型血和Rhnull血型非常珍貴了。其實,P型血和Rhnull血型不是最珍貴的,最珍貴的是Rhnull血型。這種血型是因為基因突變,第一例是在我國一位孕婦身上發現的。當時查出她的血型後零很多醫護人員驚訝,因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血型。現在為止,還沒有找到第二個人有這樣的血型。
⑦ 伊斯蘭國家的血型多數是什麼
以B型為主。阿拉伯人幾乎全部為B型。
⑧ 伊朗人屬於四大人種里的什麼人種
高加索人種就是常說的白色人種。
白色人種,又稱歐羅巴人種、高加索人種,指具有特定體貌特徵的一個人種,是體質人類學的概念。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人種。主要集中分布於歐洲、北非、西亞、中亞、南亞、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白種人原生地是歐洲、北非、西亞、中亞和南亞。而美洲和大洋洲的白種人主要是歐洲人後裔。「白種人」一詞是人們過去對這一人種按顯而易見的膚色作出的主觀而不科學的稱呼,實際上白種人不僅包含傳統歐洲人,也包含膚色較黑但其他體質特徵與傳統歐洲人類似的南亞人。
(8)伊朗國家人民的血型大多是什麼擴展閱讀
白色人種外貌特徵:
金發碧眼的白色人種少女在13-20歲之間的年齡階段除部分人面部出現白色人種較常見的雀斑外,一般的金發碧眼的白色人種少女由於的膚色較淺,毛細血管的紅色可以呈現出來,膚色都顯得白里透紅確實很漂亮
但這些金發碧眼的白色人種,皮膚較其他人種薄,容易出現皺紋,而且皮膚比較容易鬆弛,這些金發碧眼的白色人種比起其他黑發褐眼的白色人種更經不起歲月的洗禮,容易顯得蒼老,他們是所有人種中最不耐老的一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色人種
⑨ 為什麼我感覺A型血多的地方大多都是發達國家,而B型血和O型血多的地方大多都是發展中國家
血型是有遺傳性的,但血型與聰明不聰明無關,發達國家A型血比較多,是因為他們的A型血多後經過一代一代遺傳,所以A型血越來越多,而中國B型和O型血比較多,經過遺傳,也就B型血和O型血越來越多。
⑩ 世界有幾大人種有人說是四大人種。
根據人種的自然體質特徵,生物學家以本質主義方式通常將全世界的現代人類劃分為四大人種:歐羅巴人種(又稱白色人種或高加索人種或歐亞人種)、蒙古人種(又稱黃色人種或亞美人種)、尼格羅人種(又稱黑色人種或赤道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又稱大洋洲人種或棕色人種),俗稱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
目前,人種分類,尤其是以單一性狀進行的人種分類,因為其不合理性和科學上的無效性,已經被絕大部分科學家所拋棄。
在人種形成的過程中,自然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質和誘發條件,隨著人類物質生產和社會文化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不同於其他動物物種形成的過程。
人種的形成和分布比在其他動物同一物種內不同亞種的情況復雜得多。不能簡單地用自然條件來解釋某些人種的某些特徵。雖然非洲尼格羅人皮膚黑色素的驟增與太陽照射有關,但是實際上非洲尼格羅人大部居住在蔽蔭的森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