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瑞士和伊朗有什麼關系

瑞士和伊朗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5-07 10:15:27

Ⅰ 為什麼瑞士可以成為永久中立國

瑞士為中歐小國,其中立政策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拿破崙帝國覆滅後,歐洲戰勝國從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會議決定,為防止法國東山再起,確定瑞士為永久中立國,作為法,奧,德,意諸國的緩沖地帶,這可謂瑞士永久中立的發軔。1907年,世界彌漫著大戰的陰霾,歐洲列強為暫時緩解紛爭,在荷蘭海牙召開第一次國際和平大會第二次會議,瑞士在會議中簽署了關於中立的國際法公約。

瑞士一位外交家對此是這樣評價的:「瑞士公民邁出右腳是一位公民,邁出左腳就是一個戰士。如果要問我們為什麼近200年沒有打仗,主要原因就是我們隨時都在准備打仗。」瑞士男子的服役期從20歲持續到50歲。瑞士全國平時只保留3500人的職業軍人,而一旦需要,則可在48小時內動員35萬人以上受過正規訓練的陸、空軍民兵部隊。據說德國做過評估的,就算滅了瑞士也得不償失,因為每個瑞士人最少能熟練操控3種武器。我說的是每個瑞士平民,不是特指士兵。

Ⅱ 伊朗和以色列的有外交關系嗎

沒有。伊朗跟美國也沒有外交關系,要通過瑞士使館聯系。不過伊朗議會也有猶太議員。伊朗的猶太人很多的

Ⅲ 瑞士這個國家究竟有多神秘,為何連美國都不敢輕易招惹呢

瑞士作為永久中立國這是世界人民都知道的,而且瑞士實行全民皆兵的政策,此外瑞士的地理環境也是美國不敢輕易招惹的原因。很多世界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了瑞士,就是因為瑞士從來不參與任何國家的戰爭,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不要命地來招惹瑞士。

另外瑞士被稱作歐洲的天然滑雪場,這也就意味著瑞士的狙擊手有些極強的隱藏能力,在瑞士作戰,首先面對的困難就是這些隱形的阻擊手們。美國雖然好戰,但好戰的同時也會分析利與弊,這樣一個超級大國不可能做不利己的事情。要維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必須事事考慮周到,否則很容易站得越高摔的越慘。

Ⅳ 疫情當前,美國伊朗的關系會因為人道救助緩和嗎

美國只是不為難伊朗罷了,不會對伊朗進行救助。

美國的這一舉動仍然有助於緩解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關系,疫情爆發後,世界上發生了許多令人心動的事件。所謂的爆發是無情的,各國正在互相幫助,加深友誼。但是,即使美國和伊拉克的老敵人不能僅僅因為這一事件而和解,這種關系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緊張。美國和伊朗數十年來一直陷入麻煩,唯一的蜜月期是在達成伊朗核協議之後。在特朗普上任之前的這一階段,只有兩年時間。這個蜜月期並不意味著兩黨之間的關系有多好,只是說美國不再這個時候為難伊朗。

Ⅳ 一戰二戰中有哪些國家是中立國他們為何中立

以最喜歡中立的瑞士來說吧。首先,我認為這個國家是源於國家的傳統,這個國家的傳統就是保持政治與軍事上的中立。而且,瑞士並沒有很強大的軍事力量來進行入侵和抗爭。而瑞士又是很多國際組織和人道主義的所在地和發源地。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瑞士的大多數人都為日耳曼民族,而希特勒的民族主義就是保護日耳曼優等民族。而且瑞士銀行幫助第三帝國儲存了大量的財物,目前有一部分仍然在瑞士銀行。對於同盟國瑞士再某些方面又對其進行過一定的經濟上的幫助,而且同盟國經常以國際紅十字會的名義進行過一些活動這裡面又少不了瑞士方面的支持。無論是利益還是政治瑞士都會以中立的態度來面對,列入很多國家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會談都要去瑞士進行會談(大多數是對美不友好國家)伊朗和美國就是經常在瑞士進行會談。

Ⅵ 瑞士和瑞典是城市還是國家二者有什麼關系嗎

兩者是不同的國家.
瑞典
國名: 瑞典王國(The Kingdom of Sweden)

獨立日:6月6日(1809年6月6日,瑞典通過第一部現代憲法。1983年,議會正式宣布6月6日為瑞典國慶節。)

國旗:為藍色,黃色十字略向左側。藍、黃顏色來自瑞典皇徽的顏色。

國徽:大國徽為斗篷式,飾有王冠的藍盾被黃十字一分為四:左上和右下部繪有3頂王冠;右上和左下部繪有戴王冠的金獅。大盾中有一小盾,左面由藍、銀白、紅三色斜紋和一個金瓶組成;右面繪有一個城堡式的鍾樓和一隻金鷹。藍盾兩旁是金獅,下端為勛章。小國徽為一帶王冠的藍盾,盾面上3頂金冠是瑞典王國的象徵,也象徵著當年組成卡爾馬聯盟的丹麥、瑞典和挪威。

國歌:《你古老的光榮的北國山鄉》

國鳥:烏鶇(百舌)

國石: 小(水)晶

國家政要: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 (Carl XVI Gustaf) ,1973年9月繼承王位;首相約蘭·佩爾松 (Goran Persson) ,1996年3月出任首相,2002年10月連任。

自然地理: 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部。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挪威為鄰,東瀕波羅的海,西南臨北海,領土面積為44.99萬平方公里(不包括領海面積)。海岸線長約2181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全國最高峰克布訥凱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約塔河、達爾河、翁厄曼河。湖泊眾多,約9.2萬個。最大的維納恩湖面積5585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三。約15%的土地在北極圈內,但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闊葉林氣候。

人口:有890.9萬(2001年底)。90%為瑞典人(日耳曼族後裔),外國移民及其後裔超過100萬(其中52.6%為外籍僑民)。北部薩米族是唯一的少數民族,約1萬人。官方語言為瑞典語。90%的國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市區人口75萬(2000年初)。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為21個省:布萊金厄省,達拉納省耶夫勒堡省,哥得蘭省,哈蘭省,耶姆特蘭省,延雪平省,卡爾馬省,克魯努貝里省,北博滕省,厄勒布魯省,東約特蘭省,斯科耐省,南曼蘭省,斯德哥爾摩省,烏普薩拉省,韋姆蘭省,西博滕省,西諾爾蘭省,西曼蘭省,西約特蘭省。

簡史: 公元1100年前後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並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薩被推舉為國王。1654至1719年為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並與挪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威脫離聯盟獨立。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守中立。

政治: 現行憲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訂)、王位繼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訂)和新聞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個基本法組成,此外還有議會組織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訂)。憲法規定瑞典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作為國家象徵僅履行代表性或禮儀性職責,不能幹預議會和政府工作。議會是國家唯一的立法機構,由普選產生。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國王的最年長子女是法定王位繼承人。議會為一院制。

經濟: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木材、鐵礦、水力資源的國家,瑞典著重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經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瑞典工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瑞典加大科研與發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交通、通訊、醫葯保健、信息、環保領域在世界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一度作為瑞典主要出口部門的鋼鐵,木材加工業已逐漸被機械製造,電子精密儀器和汽車等工業部門所代替。造船、紡織等工業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資金進行補貼,改組或收歸國有。 金屬加工和機器製造業是瑞典最重要的工業部門。瑞典的機械產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藝水平高的特點。滾珠軸承、冷凍設備等傳統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鋼鐵工業是歷史悠久的工業部門之一。 化學工業是瑞典主要工業部門之一。在化學工業內部,尤以石油化學,石油精煉最為突出,塑料、化纖、葯品和化肥也有較大發展。汽車工業戰後發展迅速,除生產小汽車外,還生產各種卡車。小汽車產量的三分之一銷往美國。能源工業在瑞典經濟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業發達,能源密集企業居多,加上冬季漫長和交通線很長,是一個能源高消費國家,僅電力消耗每人年均達1.3萬度左右。瑞典的農業和服務業也較為發達。瑞典經濟主要依賴對外貿易,主張市場開放和自由貿易。 瑞典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運輸設備、機械和儀器、電子產品、木漿紙張、醫葯化工和鋼鐵及金屬製品。瑞典進口貨物的60%以上為製造業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電子產品、機械和儀器、汽車和運輸設備、食品、紡織品和鞋類等。

文化: 實行9年一貫制義務免費教育。著名高校有斯德哥爾摩大學、烏普薩拉大學、隆德大學、皇家工學院、斯德哥爾摩商學院等。瑞典人文化素質較高、熱情好客、純朴誠實、談吐文明、行為規矩、重諾守時,瑞典人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愛花、愛鳥和其他野生物,熱愛大自然。雇員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計工作1,5000小時。人們喜歡利用閑暇時間到野外活動,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釣;在晝長夜短的夏季,大家紛紛到國內外去旅遊。瑞典已成為世界上外出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體育活動更是瑞典人的愛好。 據瑞典哥德堡大學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網際網路在瑞典已經超過傳統的報紙,成為更受人們歡迎的傳媒。根據抽樣調查,平均每個瑞典人每晝夜上網瀏覽的時間達23分鍾,而瑞典人用於閱讀日報的時間是21分鍾,用於閱讀晚報的時間只剩下8分鍾,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的時間分別高達2小時和45分鍾。調查顯示,女性比較喜歡收聽廣播和讀書;男性則較傾向於收看文字電視新聞,看錄像和閱讀晚報。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較願意上網,讀書和閱讀專業雜志;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則樂意看電視,聽廣播和閱讀晚報。

軍事:瑞典現有總兵力約6.5萬人、文職人員約2萬人,戰時可動員85萬人。2004年9月,瑞典國防大臣比約克隆德發表聲明說,瑞典過去把防範來自前蘇聯集團的入侵當作國家防務的重點,而這一威脅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重點是對付國際危機和捍衛國家領土完整。

名勝:諾貝爾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爾斯庫加市的白樺山莊,離斯德哥爾摩200多公里。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層樓房,樓房前的綠草坪和四周的白樺林交相輝映,環境清幽。1894年阿爾費雷德·諾貝爾結束了海外飄泊生涯回到祖國定居,在這里度過了他生命最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由於他當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舊居如今已經矗立起高樓大廈,白樺山莊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諾貝爾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紀念館以來,這里已成為一游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每年一度在這里舉行諾貝爾學術討論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於人類」的學術思想。紀念館里保留著諾貝爾生前活動的照片、他獲得的各種技術發明專利證書、金質獎章和遺囑。諾貝爾的卧室陳設十分簡單,只有床、桌和衣櫃等幾件最必要的傢具,而他實驗室里的各種儀器和設備,則琳琅滿目。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發明銷化甘油引爆劑、雷管、硝化甘油固體炸葯和膠狀炸葯等,榮膺「炸葯大王」的名聲。1896年12月10日與世長辭。終年63歲。根據他的遺囑,把摺合為920萬美元的部分遺產,作為獎勵造福人類的科學工作者的基金。以這筆基金的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葯、文學、和平5種獎金,每年在諾貝爾的逝世日頒發一次,稱諾貝爾獎金。

瑞典皇宮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斯德哥爾摩主要旅遊景點。坐落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建於17世紀,是瑞典著名建鞏學家特里亞爾的作品。正門由兩只石雕獅子分立兩旁,兩名頭戴紅纓軍帽、身穿中世紀服裝的衛土持槍而立,顯得十分威武森嚴。皇宮四壁有許多精美的浮雕,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場院。南半闕的王宮教堂和國家廳以及北半闕的宴會廳至今保持著原有陳設,對公眾開放。皇宮華麗的大廳里,壁上掛著大幅的歷代國王和皇後的肖像畫,穹頂飾有磁埋和雕刻和絢麗的繪畫。據說大多出自17世紀德國美術家之手。有的室內還陳設著古代的戰車兵器、珠寶飾物、金銀器皿和手持長矛、全身披掛著銅盔鐵甲的中世紀騎士的實體模型。王宮衛隊每天中午按古老傳統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吸引大批遊客。

歷史名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1833年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在遺囑中他提出:將其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 諾貝爾獎>>>

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1927.1.30--1986.2.28),瑞典已故首相。1927年1月30日生於斯德哥爾摩。早年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錫格蒂納學校學習,畢業後服兵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入美國俄亥俄州凱尼恩學院,1948年獲文學士學位。回國後入斯德哥爾摩大學,1951年獲法學士學位。1950參加社會民主黨。1953年任瑞典首相特別顧問。1958年當選為議員。1963年起在政府中任職。1969年任社會民主黨主席。1969年、1982年兩度出任首相。1976年11月當選為社會黨國際副主席。1980年9月,在他倡議下成立了「關於裁軍和安全問題獨立委員會」(也稱「帕爾梅委員會」),任主席。1980年11月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的特使調停兩伊戰爭。1986年2月28日在斯德哥爾摩遇刺身亡。

外交:奉行「和平時期軍事不結盟,以求鄰近地區發生戰爭時守中立」的外交政策。在鄰近地區、歐洲和世界事務三個層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認為合作即安全,鄰近地區是自身的安全基礎,歐盟在歐安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承認北約在歐安事務中的主導地位,視參與聯合國事務為外交基石之一。1994年6月,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系」。1995年1月1日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瑞典還主張發揮聯合國作用,積極促進緩和與裁軍。瑞典是歐洲委員會、北歐理事會、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

與中國關系:1950年5月9日,瑞典與中國建交。

瑞典王國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 瀕臨波羅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峽。瑞典人口稀少,國土大部分為森林和山地。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隨著冰河時期內陸積雪漸漸溶解,瑞典一帶地區石器時代已有人聚居。他們居住在波羅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獵、搜集、捕魚為生。

貿易活動的遺跡顯示瑞典南部青銅時代人口已頗為稠密。

九至十世紀時,瑞典地區發展出維京文化,以貿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東發展,影響的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俄羅斯及黑海。

公元1389年,挪威、丹麥、瑞典三國共戴君主,唯各國仍維持國家的身分,史稱卡爾馬(Kalmar)聯盟。15世紀起,瑞典人極力抗拒丹麥吞並的企圖。1521年,瑞典國王斯塔夫一世(Gustav Eriksson Vasa)再次建立皇權,瑞典從聯盟中獨立。

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中躍升成為歐洲強國。18世紀大北方戰爭(1700-1721)後俄國取代瑞典在歐洲的地位,1809年芬蘭更從瑞典分裂出來成為俄國的大公國。

瑞典的近代史比較平靜。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與挪威的戰事。該戰後兩國組成由瑞典主導的聯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冷戰時期沒有向兩大陣營靠攏。瑞典不是軍事組織的成員,但會參與北約的軍事訓練。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獎禮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舉行。1902年開始諾貝爾獎由瑞典國王頒授。..

瑞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維持中立。可是,1995年放棄中立主義,加入歐盟。

20世紀,瑞典在國際中保持中立,本土相對和平穏定,瑞典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同於美國,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的特點,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瑞典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瑞典人口稀少,不足九百萬,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市場,這一特點決定了對外貿易對瑞典尤其重要,主要天然資源有森林、水力發電、鐵礦等。

私有企業占工業生產九成,其中50%是輸出或輸入的工程項目。農業只佔2%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國亦只有2%的就業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因政府著力緊縮開支,2001年有大額盈餘;但2002的盈餘因全球經濟衰退而大幅下降一半。

通信、機械製造、建築工程及運輸業是瑞典重要的基礎產業。

瑞典有很多國際知名的品牌,沃爾沃汽車、薩博汽車和武器、愛立信通信、伊萊克斯電器、ABB、哈蘇相機、宜家傢具和H&M服裝等等。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瑞典有21個行政區域。地方行政局由政府任命。行政區有區議會,議員為市代表。行政區由市組成,2002年全國共有市289個。

瑞典的人均壽命高,出生率低。二次大戰後大量移民湧入,情況與戰前相反。現該國12%的人口出生地不在瑞典,五分之一人口是移民或移民的後代。移民多數來自芬蘭、前南斯拉夫、伊朗、挪威、丹麥、波蘭,反映了北歐人口流動性高、早期勞工移民及後期的難民潮等現象。

最早的移民是芬蘭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約70,000芬蘭兒童放逐到瑞典,其中15,000戰後居留瑞典。1950-60年代,戰後的芬蘭經濟陷入困境,大量的芬蘭失業者走到經濟起飛的瑞典。高峰時期瑞典有400,000芬蘭人。1973年能源危機,瑞典失業人數上升,芬蘭從與鄰國蘇聯的貿易中得益,留瑞芬人漸降至200,000人。

瑞典語屬日耳曼語系,與丹麥語及挪威語有關系,但發音與寫法均相異。英語是最普遍的第二語言,尤其是50歲以下的人。瑞典語無疑是最普遍的語言,所以官方語言似乎是多餘的政治議題。

瑞士
中文:瑞士聯邦

英文:Swiss Confederation

德文: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

法文:LA CONFEDERATION SUISSE

義大利文:CONFEDERAZIONE SVIZZERA

面積:41,285平方公裡面積 水域面積百分比 3.7%,位於第132位

國旗:呈正方形。旗地為紅色,正中一個白色十字。瑞士國旗圖案的來歷眾說紛紜,其中有代表性的說法就有四種。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聯邦憲法,正式規定紅地白十字旗為瑞士聯邦國旗。白色象徵和平、公正和光明,紅色象徵著人民的勝利、幸福和熱情;國旗的整組圖案象徵國家的統一。這面國旗在1889曾作過修改,把原來的紅地白十字橫長方形改為正方形,象徵國家在外交上採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國徽:為盾徽。圖案與顏色與國旗相同。

國花:火絨草

國石:小晶

貨幣:瑞士貨幣名稱為瑞士法郎,屬國際硬通貨。1瑞士法郎=100生丁。瑞士貨幣有7種面值的紙幣:10、20、50、100、200、500、1000瑞士法郎(CHF)及7種面值的硬幣:5、10、20、50生丁,1、2、5瑞士法郎。美元對瑞士法郎兌換率2000年為1:1.69,2001年為1:1.69, 2002年為1:1.56,。

時差:瑞士的時間,比中國慢7小時,夏季則比中國慢6小時,因每年的3月至9月尾均採用夏令時間。而滑雪季節則是從12月中旬至5月下旬。

與中國關系:1950年9月14日,中國與瑞士建交。

人口:725.88萬(2001年),其中瑞士藉人口佔79.8%,外藉人口佔20.2%

- 人口密度 176/km² 位於第92位

語言:瑞士應用語言共四種: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及拉丁羅曼語。其中講德語的人口佔63.9%,主要在北部地區;講法語人口佔l9.5%,在西部地區;講義大利語人口佔6.6%,在南部地區;講拉丁羅曼語人口佔0.5%,在東部少數地區;講其它語言人口佔9.5%。前3種語言系官方語言,為聯邦的正式文件所採用。英語亦廣泛運用。

宗教信仰:瑞士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中天主教徒約占信教人口總數的44.1%,基督教徒佔36.6%。另,伊斯蘭教徒約佔4.5%, 其他3.1%,無宗教者佔11.7%。

地理概況:瑞士是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東界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南鄰義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其領土東起東經10°29'26"格勞賓登州的沙瓦拉茨峰,西至東經5°57'24"的日內瓦的尚希鎮,最南端位於北緯45°49'8",靠近提契諾州的基亞索,最北面在北緯47°48'35",系沙夫豪森州的巴爾根。南北長220.1公里,東西長348.4公里。全境分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占總面積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脈(佔10%)、中部高原(佔30%)三個自然地形區。平均海拔約1350米,最高點是接近義大利的杜富爾峰(DUFOUR-PEAK,海拔4634米),最低點是位於提契諾州的馬祖爾湖(LAKE MAGGIORE,海拔193米)。瑞士是一個山國,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積達12523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30.3%。如果再加上農業、綠地面積(10166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24.6%),則全國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綠地所覆蓋。瑞士是歐洲大陸三大河流發源地,有「歐洲水塔」之稱。主要河流有:萊茵河(在瑞士境內375公里,是瑞士最大的河流)、阿爾河(在瑞士境內295公里,是瑞士最長的內陸河)、羅納河(在瑞士境內264公里,是瑞士第二大內陸河)。湖泊共有1484個,其中最大的是萊蒙湖(又名日內瓦湖),面積582平方公里,最深處310米,其它有:康斯坦茨湖、紐沙泰爾湖、馬喬雷湖、四州湖、蘇黎世湖等。瑞士的河湖面積達1726平方公里,占瑞士全國面積的4.2%。瑞士地處北溫帶,地域雖小,但各地氣候差異很大。阿爾卑斯山由東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氣候的分界線。阿爾卑斯山以北受溫和潮濕的西歐海洋性氣候和冬寒夏熱的東歐大陸性氣候的交替影響,變化較大;阿爾卑斯山以南則屬地中海氣候,全年氣候宜人。瑞士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但各地分布不均。年平均氣溫為8.6攝氏度。在城市中,夏季氣溫可達華氏86度(攝氏30度),空氣濕度適宜;冬季氣溫經常低於華氏32度(攝氏0度),時有下雪結冰的現象。

首都:伯爾尼 市區人口12.25萬

伯爾尼市: 伯爾尼市位於瑞士國土中間偏西,1848年聯邦憲法定為瑞士首都,又稱為「聯邦城」, 同時也是伯爾尼州的首府。面積(包括郊區)23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2.4萬,海拔550米,位於萊茵河支流阿爾河的一個天然彎曲處,湍急的河水從三面環繞伯爾尼老城而過,形成了一個半島。傳說為給城市取名,當時的統治者扎靈根公爵決定外出打獵,以打到的第一隻野獸作為城市名,結果打死一頭熊,於是以「熊」字為該城命名。伯爾尼這一名稱是從德文「熊」字演繹而來,德語中熊一詞的發音是「拜爾」,後漸變為「伯爾尼」。「熊」自然成了伯爾尼的城徽,進而又變為伯爾尼州的標志。伯爾尼市有些古建築上至今仍留有熊的 雕塑。在阿爾河東岸山崗尼德格大橋附近,還辟有熊苑,喂養著一些供遊人觀賞的熊。

伯爾尼城始建於12世紀,至18世紀建成現在規模,已有800年的歷史。伯爾尼老城原來一些木質結構的建築被中世紀的多次大火燒毀,後來重建時改為石頭結構,現仍保持完好:碎石鋪成的馬車道,街道兩旁是彼此相連的漫長拱廓,紅瓦白牆相映生輝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噴泉彩柱,16世紀的鍾塔及始建於1421年的晚期哥特式大教堂,使伯爾尼顯得古色古香,保留著中世紀時的風貌。現主要街道已被劃為步行區,環境十分幽靜。伯爾尼老城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名城之列。

瑞士過去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爾尼被定為瑞士聯邦首都,成為聯邦政府所在地和全國政治和外交中心。聯邦政府和聯邦議會設在阿爾河北岸銅綠色的聯邦大廈中,這是一組用花崗石建造的宮殿式的大型建築群,建於1852年-1857年。大廈左右兩翼是聯邦各部的辦公樓 ,中間圓頂下面是聯邦議會兩院的會議廳。大廈於1894-1902年進行擴建,1993年再次進行修繕,並添置了電子表決裝置。

由於市民反對噪音和地勢等原因,伯爾尼未建大型機場,僅有一小飛機場,設有通往西歐主要城市的航線。 伯爾尼有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國鐵路樞紐之一 。

二次大戰後, 伯爾尼的機械、儀表、電器、制葯、紡織、食品、建築和印刷工業逐年發展,但均系一些中小企業,在瑞士經濟中不佔重要地位。 伯爾尼主要是行政和銀行業中心,同時也是一個文化和旅遊城市。市內有古老學府之一的伯爾尼大學,建於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線著稱。此外,還有歷史、自然史、藝術、兵器等不同類型的眾多博物館,伯爾尼還是萬國郵政聯盟和國際鐵路運輸總局所在地。

歷史上,許多革命活動家都曾在伯爾尼居住過。恩格斯1848年秋曾到伯爾尼指導瑞士的工人運動。列寧從1914年9月到1916年初也曾在伯爾尼附近的齊美瓦爾德和昆塔爾逗留過,並寫過不少揭露第二國際機會主義叛徒的文章。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伯爾尼聯邦專利局工作期間,業余鑽研物理學,發表了他的驚世之作「相對論」,伯爾尼將此引為驕傲,至今還保留著愛因斯坦的住所(已辟為博物館)。

瑞士其他主要城市

蘇黎世市:蘇黎世市是蘇黎世州首府,坐落在蘇黎世湖畔北岸。1997年底市區人口 33.8萬,其中外國人占 27.9%,是瑞士第一大城市,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既是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商業中心,又是瑞士重要的文化城市,交通和服務業也居全國首位。

蘇黎世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350餘家銀行及銀行分支機構,其中外國銀行近70家。享有盛名的蘇黎世交易所建於1876年,其成交額在西歐交易所中居前列,最高峰時有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瑞士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具有全自動交易和清算系統的交易所,其先進的設備、高素質的人員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良的服務。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更是聞名遐邇,近年來其黃金市場的地位有所下降,六十年代曾躍為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市場。

蘇黎世地處交通要道,該市及其周圍地區工商業很早就很興盛,特別是絲綢業發展較快。現主要有機器製造、建築、紡織、化工、電子、印刷和食品加工。市中心利馬河西側的火車站大街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街,集中了上百家銀行和眾多的高級商店,珠寶首飾、名表裘皮、高檔服裝、文物古玩琳琅滿目。

蘇黎世是瑞士國內與國際交通的樞紐,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全國最大的火車站和機場均設在這里,每天進出火車700多列;機場年客運量上千萬人次,瑞航和中國民航每周有數次航班往返於蘇黎世—北京、上海之間。

蘇黎世還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蘇黎世湖畔的「馥勞」教堂始建於公元853年,為典型的羅馬式建築。教堂

Ⅶ 和伊朗關系好密切的國家是哪幾個國家

關系密切的只有敘利亞,關系好的委內瑞拉、中國、巴基斯坦、印度等幾個而已!

Ⅷ 伊朗與哪些西方國家有外交關系

與伊朗斷交的西方國家:歐洲:英國(西歐)(雖然沒有正式斷交 但是伊朗已經在主要的12個領域-除保留官方對話和國家正式之間斷交聲明外)、荷蘭(西歐)
北美:美國

Ⅸ 伊朗離瑞士遠嘛

伊朗離瑞士遠嗎
這遠和近是相對而說的
也可以說遠也可以說近

閱讀全文

與瑞士和伊朗有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到底有多少種動植物 瀏覽:305
伊朗核原料什麼時候能恢復 瀏覽:672
義大利扎扎現在在哪裡踢球 瀏覽:867
印尼巴士怎麼快速賺錢 瀏覽:905
義大利的牌子有哪些牌子好 瀏覽:542
印度尼幣價格多少錢 瀏覽:369
臨汾哪個超市有義大利面 瀏覽:754
英國買鞋為什麼便宜 瀏覽:203
sabbia義大利文什麼意思 瀏覽:282
2021年英國冬天冷到多少度 瀏覽:695
美國為什麼暗殺伊朗名將 瀏覽:656
印度的1000磅等於多少美元 瀏覽:21
為什麼伊朗軍艦被擊落 瀏覽:712
伊朗高原為什麼叫伊朗高原 瀏覽:17
印度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22
印度小葉紫檀龍龜多少克 瀏覽:179
活著就是奮斗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81
印尼半年簽證是什麼簽證 瀏覽:752
去伊朗買什麼機票最好 瀏覽:333
印尼落地簽費用印尼盾多少錢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