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什麼時候能捕獲美國無人機
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捕獲過美軍的無人機
從1964年到1970年,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共擊落20架美製無人機,
被擊落的主要是美軍的「火蜂」無人機,中國根據這種無人機研製了「長空一號」無人機
B. 伊朗如何捕獲RQ-170
根本沒有捕獲,就是RQ170自己墜落,無非是伊朗運氣很好,RQ170沒有受到很大損傷而已。事實是RQ170部署到阿富汗已經很長時間,進入伊朗境內偵查也很多次了,一直很安全,包括出事當天也沒有被防空火力發現。伊朗那點本事就少扯淡了,自己公開的說法就證明了自己根本不懂無人機。
C. 伊朗防空武器有多強
現代戰爭,沒有制空權的話,仗會很難打。而一些國家註定是無法獲得制空權的,在這個前提下如何削弱或干擾對方空中力量的發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打造一支強有力的防空部隊非常關鍵。
以伊朗為例,該國空軍的主力戰機依然是上世紀70年代接收的美製F14戰斗機,其壽命幾乎已經用盡,其餘的基本上是二代戰機,在現代化空戰中基本上難堪大用。
作為伊拉克的鄰國,伊朗深知喪失制空權後,地面部隊將面臨什麼樣的下場,因此一直不遺餘力地強化防空部隊。
比如被視為S300導彈仿製版本的巴瓦爾373導彈,該導彈目前可能的交付數量約12套,按照伊朗的說法,該導彈具有不次於S300導彈的性能;
除了仿製S300之外,伊朗還對俄制山毛櫸野戰防空系統進行仿製,這就是伊朗的雷霆導彈系統。該導彈具有50公里的射程,有的彈種據稱也可以打上百公里。大家多多關注,多多支持。
D. 伊朗的無人機技術到底有多先進
舉一個例子:
2011年12月4日,美軍的RQ-170無人機被伊朗軍隊在伊朗東北部城市卡什馬爾附近捕獲,後來伊朗將其公開展示,成為轟動一時的事件,打破了美軍無人機無敵的神話,也讓西方媒體想盡辦法貶低伊朗的能力,說是「擊落」,而是不是「捕獲」。可惜無法掩蓋一個事實:美軍無人機完整的落入伊朗手中!
這款無人機其實就是一個機密資料庫,也許它上面一個最簡單的部件背後都隱藏著秘密。RQ-170無人機也許是美軍最神秘的無人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2007年時實現首飛,直到2009年底,美國空軍才確認其存在,當時它已開始執行實戰任務。這是一款隱身型無人機,擁有一個奇特的外形,公開的任務「為前線戰斗部隊提供偵察及監控支援」,關於它的尺寸及性能參數等,美軍從沒有公開過。
只有對它進行拆解,對上面的設備等進行研究,那麼了解的東西可就不少了,簡單地測繪一下其外形,可以了解其空氣動力設計,更可能反推出其設計原理,再對外面的塗料,材料等進行分析,那麼基本可以解開其隱身的秘密。它機上的各類設備也是有好東西,無論是偵察設備,還是控制系統,無一不是美軍的最新型號,研究一下自然有不小的收獲。
所有的研究成果匯總到一起,其實就是一部美軍最新技術的說明書,可以分析與推導出許多非常重要的信息,相當於看清了美軍的技術底牌,這對於制定相關的戰術等也是非常好的指導資料。
由於RQ-170無人機與X-47B隱身攻擊無人機有許多類似之處,相關的研究成果自然也可以用於分析X-47B的情況。 這也許是美軍後來砍掉X47B項目的原因,它的所有底牌被人看明白了。類似的例子,還有F117,世界上第一款隱身戰機,可是在1999年被首次擊落之後,其地位下降,最終退役。也許美軍給出了有關成本方面的解說,但是它被失落,殘體被人研究過,失去秘密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E. 伊朗有什麼無人機為什麼伊朗無人機技術比俄羅斯好
2010年2月,伊朗官方新聞機構報道該國的兩種無人機剛剛投入生產,這兩種無人機分別為:偵察型的「先兆(Nazir)」和轟炸型「雷鳴(Ra』ad)」無人飛行器。該報道還稱伊朗在2009年6月對一種可躲避雷達攻擊無人飛行器進行了測試,報道稱被測試的無人機為七分之一比例模型,並且即將生產全尺寸版本。伊朗還宣稱他們已於2009年3月開始籌建可大規模生產無人機的工廠,建成後,該工廠將生產包括無人直升飛行器在內的各類無人飛行器。
根據伊朗出版的《2009年UAS年鑒》,一個由3名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成員組成的研發小組在1984年曾向Pasdran的指揮官演示了無人機的運用價值;顯然,經歷了海巴爾山口之戰後,伊朗軍方對擁有及時的戰場監視能力越來越重視。據推測,推動伊朗進行無人機研發的一大因素是常規空中偵察平台不斷老化且所處戰場環境越來越惡化。而向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員徵求意見則表明,當前的伊朗政府更多的依賴該軍事組織而非其正規軍,因此其所提供的建議或許並非特別的准確。
伊朗在1984年7月首次使用無人機,無人機提供了清晰度驚人的戰場圖像和實時情報。實際上,該無人機只是一架簡單的無線電遙控飛機,其上安裝有一部長焦鏡頭(135毫米)的瑞典哈蘇照相機,該機以50米的高度飛過伊拉克的陣地。當伊朗的指揮官看到返回照片上的大范圍伊拉克陣地要塞時,取消了可能成為自殺性進攻的作戰計劃。後來,伊朗使用飛得更高的無人機拍攝垂直或傾斜偵察照片,這些照片對其進攻行動幫助巨大(如伊朗在1985年3月、1986年2月和1987年1月的進攻作戰)。伊朗還以同樣的無人機為平台,研發了能發射火箭的攻擊無人機並投入實戰,如「候鳥或莫哈傑(Mohajer)-1」(可掛載6枚RPG火箭彈),從一幅照片中可以看到該機採用了引擎後後置的雙尾撐機體設計,下設三個掛載點。該機的作戰半徑約為30千米。
在伊斯蘭革命衛隊研發出第一批戰時無人機後,無人機研發項目被轉移到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所屬的聖城航空工業(Qods)公司。該公司的第一架無人機為「奮進-1(Talash-1)」,在後來的兩伊戰爭中成功地用於偵察任務。「奮進-2」(也稱「靶標(Hadaf)3000」)是一種無人靶機。
聖城航空工業公司的「候鳥-2」無人機為早期「候鳥」無人機(航速180千米/小時,任務半徑50千米)的增強型,其性能參數為:翼展3.80米,機身長2.91米,最大起飛重量85千克,續航時間1.5小時(任務半徑69千米,速度20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3353米)。「候鳥-2」也採用了雙尾撐後推式機身設計,該機首次亮相於2005年,較之前面的「候鳥」飛行器,該機除性能有提升外,還擁有全新的可旋轉照相機艙。
「候鳥-3」無人飛行器(也稱「藍鳥(Dorna)」)是一種全天候監視/偵察無人機,與以色列的「先鋒(Pioneer)」無人飛行器類似,其任務半徑為100千米,航速與「候鳥-2」相同。「候鳥-4」(也稱Hodhod,帶頭巾的鳥)是一種雙尾撐結構偵察/監視無人機,續航時間5至7小時,任務半徑150千米,航速與早期型號相同;動力由一台38馬力發動機(「候鳥-2」和「候鳥-3」採用的是25馬力發動機);最大彈射重量為175千克,實用升限5486米。
聖城航空工業(Qods)公司的噴氣式無人飛行器為「候鳥-5」,該公司還推出了「獵人(Shekarchi)」無人機,該機同以色列的「哈比(Harpy)」反雷達無人機非常相似(以色列曾向中國提供「哈比(Harpy)」無人機,而中國則是伊朗最大的武器提供國)。此外,聖城航空工業公司公司還生產一種手持發射無人機。
除聖城航空工業(Qods)公司外,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IAMI)也進行無人飛行器的研發生產。該公司生產的大型「阿巴比(Ababil,意為『神秘鳥』)」無人飛行器。
據報道,1997年10月,公司試飛了短程的「阿巴比II」無人飛行器,並在1999年3月正式對外公布。「阿巴比II」無人飛行器採用了改進的飛行控制系統,可能是2000年對外公布的「阿巴比S」監視無人機的原型。
「阿巴比T」攻擊無人飛行器集成了一枚45千克重彈頭,其獨特之處在於採用了雙尾結構(另兩種型號均為單尾設計);此外,該機採用了鴨翼式氣動布局,主翼為無尖窄三角翼;動力為後置式螺槳推進器。「阿巴比」無人飛行器可在遠離地面控制站180千米的空域執行任務,也可按照預先設定的偵察路線飛行;採用GPS/慣性制導。每套「阿巴比」無人系統由兩家飛行器、1具彈射器和1輛地面控制車構成。2005年對外展出的「阿巴比」無人飛行器在機首配置了透明的照相機整流罩。根據伊朗報紙的報道,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間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共生產58架「阿巴比」無人飛行器。「阿巴比S」/「阿巴比II」無人飛行器的其性能參數為:翼展3.25米,機身長2.88米,最大起飛重量83千克(負載40千克);續航時間1.5小時(巡航速度370千米/小時);任務半徑120千米,實用升限3048米。
「阿巴比T」攻擊無人飛行器的主要使用者為黎巴嫩真主黨,並重新命名為以「米爾薩德(Mirsad)-1」無人飛行器。2004年11月7日,一架「阿巴比」飛行器降落在以色列的地中海沿岸;2005年4月,另一架「阿巴比」飛行器深入以色列領空30千米,並在被攔截前逃離。在第一次侵入以方領空事件中,「阿巴比」飛行器採取了低空飛行方式(高度低於90米),躲過了雷達探測。根據聯合國軍售記錄,伊朗曾在2004年向黎巴嫩(可能是黎巴嫩真主黨)提供8架「阿巴比」攻擊型無人機。黎巴嫩真主黨掌握的「米爾薩德」無人飛行器在分別在2004年11月7日和2006年8月7日被擊落(可能還有其他未報道的記錄)。
2009年,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開始研發噴氣式「阿巴比」無人機和手持發射的無人機。其中,該噴氣無人機名為「阿巴比-噴氣」或「Hadaf-1」,該機主要基於來自中國的C802導彈發動機改制的「黎明(Toloue)」小型發動機製造,設計最大速度約為700千米/小時。
此外,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還公布三種手持發射的小型無人機:「阿巴比A」、「阿巴比B」和「阿巴比C」。這些機型採用電力驅動,其性能參數為:續航時間30分鍾,航程15千米(「阿巴比A」為10千米),最大航速60千米/小時;最大起飛重量6.5千克(其中「阿巴比A」負載1千克,另外兩個型號負載為1.5千克)。
在小尺寸無人機研製方面,法拉亞洲科技公司(Faraz Asia Technologies Company)還提供了一種可放置於背包的手持發射無人機:「法拉(Faraz)-2」。該機採用了高單翼、螺槳推進器及引擎前置的配置。其續航時間為30分鍾,視頻傳輸距離10千米。
2009年,伊朗國防部副部長阿瑪德·瓦希迪宣布即將研發一種1000千米航程的無人飛行器,這也是伊朗首次計劃此類高級無人飛行器研究的研發。
除前述無人機外,伊斯蘭革命衛隊還宣稱他們擁有三架幾乎完好無損的美國和英國無人飛行器,並打算對其進行逆向工程研究。這三架無人機中目前至少可以確定兩架:美國的RQ-7「暗影(Shadow)」無人機(於2008年7月4日墜落)和以色列的「赫爾墨斯(Hermes)」450無人機(於2008年8月25日墜落)。
盡管伊朗在其防務裝備展上展出了大量的無人機,但很難讓人相信這些無人機已經大規模服役。前面介紹的型號也大多隻是一些樣機。
2007年,伊朗同意向委內瑞拉提供大約12架「阿巴比」和「候鳥-4」無人飛行器飛行器;這些無人機還有可能將由委內瑞拉進行許可生產。
伊朗無人機,在戰火中淬煉成長:伊朗開始研製無人機,始於本世紀初,伊朗最早的無人機技術來自於從俄羅斯進口的老式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屬於上世紀70、80年代的產物,技術水平較低,以小展弦比飛航式布局為主,電子技術水平非常落後,技術相當簡陋。然而此時的中東,已經成為世界新型無人機試驗和較量的主戰場,以美軍為首的新型無人機部隊在中東地區極為活躍,偵察、監視、通信中繼、定點清除,幾乎無所不能,甚至經常潛入伊朗以及其鄰國,執行各種秘密滲透偵察任務。無人機在中東的活躍,不但讓伊朗感受到相當大的壓力,而且也使伊朗充分認識到無人機作為一種全新技術兵器的重要性,伊朗下決心攻克無人機技術難關。伊朗先從技術較為簡單的中小型無人機做起,在2008~2010年左右,在伊朗閱兵式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中小型無人機層出不窮,但其中大多數都屬於原理樣機,最終沒有定型量產;而在2011年,以美國最先進的隱身偵察無人機RQ-170被伊朗俘獲為契機,伊朗開始模仿、學習美國的無人機技術,通過對RQ-170以及隨後幾年間搜集到的美軍故障、墜毀無人機,伊朗獲得了寶貴的無人機設計以及子系統相關技術,從模仿開始,逐步掌握了無人機的關鍵核心技術,在短短幾年間,技術水平突飛猛進,推出了幾款新型大中型偵察無人機。
伊朗人認為無人機研製出來就是拿來用的,很快便將新研發的無人機投入了鄰國伊拉克、敘利亞等地的武裝沖突中,執行偵察監視等任務。其中一款量產定型列裝伊朗空軍的偵察無人機叫做「莫哈傑」-4,它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戰場上成功應用,為打擊恐怖主義組織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使得該機型在實戰中不斷改進提升,也使得伊朗在其基礎上研發出個頭更大的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莫哈傑」-6。
「莫哈傑-6」無人機
F. 伊朗打下的坎大哈野獸的RQ-170 以後對中國會有好處么
RQ-170 哨兵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一種主要用於對特定目標進行偵查和監視的隱形無人機,也被稱作「坎大哈野獸」。這一綽號得名於它近年來多次被目擊在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國際機場出沒。美國空軍於2009年承認了它的存在,稱RQ-170是一款正在由美國空軍開發、測試並即將走向實戰的低偵測性無人飛機系統(UAS),將為美國聯合部隊指揮官執行偵察和監視任務。它曾在持久自由行動中被部署在阿富汗境內,有消息稱它也將被部署在韓國。
根據美軍的習慣,「RQ」這一定名就暗示了RQ-170「哨兵」不大可能攜帶武器,因為「R」是英文中「偵察」(Reconnaissance)的首字母。美國《航空周刊》 (Aviation Week) 評論員大衛·A·福爾哈姆(David A. Fulghum)曾經推測,無人機可能是一種「戰術型、操作指向型平台,而不會進行戰略性情報收集任務。」擊斃拉登的軍事行動似乎證明了無人機的偵察性能。
設計與性能
RQ-170無人機,實際上就是指RQ-170「哨兵」。它由洛克希德·馬丁「臭鼬工廠」( Skunk Works)負責設計,其定位是隱形無人機。有研究者已經注意到它與先前的隱形機與無人機項目,比如RQ-3「暗星」與「臭貓」(Polecat)的相似之處。它沿用了無尾飛翼式飛機的設計理念,外形與B-2隱形轟炸機相似,就像是一隻回飛鏢。與F-117A隱形戰斗機與B-2隱形轟炸機不同的是,RQ-170的機翼並沒有遮蔽排氣裝置,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避免敏感部件進入飛機平台後遭遇操作損失,並最終導致這樣的技術誤入他人之手。 關於RQ-170與另一款正在研究中的無人機項目MQ-X的關系,美國空軍上校向外界透露,RQ-170與MQ-X項目無關,後者目前正在確定隱形技術與發動機的選擇,因此,RQ-170不會取代目前正在服役的MQ-1「捕食者」與MQ-9「收割者」(國內有人譯為「死神」)無人機。 「哨兵」悄悄部署坎大哈
[1]RQ-170採用無尾翼飛翼設計,使用單引擎,《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估計其翼展為20米(66英尺)左右。它的起飛重量理論上比RQ-3「暗星」更重,可以達到3856公斤(8,500磅)。它的設計並沒有採用隱形工程學中幾種慣用要素:有凹口的起落架艙門和尖銳的機翼前緣。它的機翼呈現彎曲的輪廓,並且排氣口並沒有被機翼所遮蔽。有分析者推測這款無人機的中度灰色可能暗示了中海拔上限——不大可能超過1,5240米(50,000英尺),因為高上限飛機一般在外觀上會塗色較黑以更好地實現隱蔽性能。根據推測的起飛重量與海拔上限,研究人員推測這款無人機可能採用通用電氣TF34發動機或者相關的改進版。 根據目前公開來源的圖像,航空專家估計,RQ-170將配備電光/紅外感測器,機身腹部的整流罩上還可能安裝有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機翼之上的兩個整流罩可能裝備數據鏈,機身腹部和機翼下方的整流罩將安裝模塊化負載,從而允許無人機實施武裝打擊並執行電子戰任務。更為激動人心的是,RQ-170甚至可能配備高能微波武器。美國空軍對微波武器情有獨鍾,在不久前,美國空軍剛剛為BAE系統公司提供了150,000美元的投資,用於研發微波計算機系統。幾個月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得到了美國空軍230,000美元的訂單,用於開發「高能激光能量武器」,斯威特曼立即猜測RQ-170也可能裝載該系統。
編輯本段研發
2001年EP-3E偵察機在中美撞機事件之後在中國迫降,致使美國國防部下決心研發一種隱形無人機,以避免涉密裝備和機組成員落入其他國家。RQ-170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它由洛克希德·馬丁著名的臭鼬工廠設計,與之前的一些隱形無人機,如RQ-3暗星,在設計上有相似之處。[2]採用無尾飛翼的氣動設計,搭載一台渦扇發動機作為動力。據估計,RQ-170的翼展在20米左右。代號中的「RQ」意味著RQ-170是一種不攜帶武器的無人機,是第一種被證實承認的採用隱身設計的無人機。
編輯本段部署
2009年12月4日,美國空軍首次證實了RQ-170的存在。持久自由行動中,RQ-170被部署在阿富汗境內。由於2007年年底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國際機場露面,它獲得了「坎大哈野獸」的外號。值得注意的是,在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裝目前既沒有防空導彈,也沒有雷達,所以RQ-170的隱性性能對於阿富汗戰場並沒有多大意義,RQ-170在阿富汗的部署很可能是針對中國。另有消息稱RQ-170將被部署在韓國,以便對朝鮮進行監視。
突襲本·拉登
在2011年5月1日晚,在美國海軍特種作戰發展小組突襲本·拉登住所的軍事行動中,至少有一輛RQ-170「哨兵」對這一區域實施監控,並為奧巴馬及其高級國家安全顧問提供了連續的視頻信號。RQ-170同時也監控了巴基斯坦軍隊的無線電廣播,以預警巴軍對此次軍事行動的反應。 這次突襲行動發生在距離美國承認RQ-170隱形無人機項目存在僅18個月之後,可以確認的是,它是RQ-170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實戰操作。
RQ-170的實戰歷史
RQ-170「哨兵」最早由美國空軍第20偵察中隊進行測試操作,該中隊曾在內華達州托諾帕試驗靶場為基地對其進行測試。隨後,美國開始向阿富汗部署RQ-170「哨兵」,有人於2007年底目擊了這款新型無人機出現在坎大哈國際機場。正是這次現身引起了各國分析人士的種種猜測,比爾·斯威特曼為它起了一個響當當的綽號:「坎大哈野獸」("Beast of Kandahar")。2009年12月4日,面對公眾對「坎大哈野獸」的猜測,美軍終於承認「出現在坎大哈機場的灰色飛翼無人機模糊照片」與RQ-170「哨兵」有關。之後,又有人目擊了RQ-170「哨兵」在阿富汗地區出沒,當時有人推測,塔利班並沒有自己的雷達系統,部署這款尖端無人機可能是為了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實施情報與偵察工作。 2009年12月,朝鮮《中央日報》報道稱,美國RQ-170「哨兵」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在韓國進行了測試飛行,並將於2010年投入實戰部署,其目標是取代在烏山空軍基地服役的洛克希德·馬丁U-2偵察機。根據這條消息,比爾·斯威特曼推測部署在阿富汗和朝鮮的RQ-170「哨兵」可能承擔著監視朝鮮彈道導彈的任務。 2010年8月,報道稱RQ-170已經或者將再次向阿富汗進行部署,並且這款無人機已經具備了全活動視頻監控能力。這與日後美國所公布的白宮通過視頻實時監控打擊本拉登軍事行動的情形十分契合。實際上,此時RQ-170的任務已經包括高海拔飛越巴基斯坦上空以監控阿斯塔巴德一棟建築,美國懷疑這里就是基地組織頭目奧薩馬·本·拉登的住所。在2011年5月1日晚,在美國海軍特種作戰發展小組突襲本·拉登住所的軍事行動中,至少有一輛RQ-170「哨兵」對這一區域實施監控,並為奧巴馬及其高級國家安全顧問提供了連續的視頻信號。RQ-170同時也監控了巴基斯坦軍隊的無線電廣播,以預警巴軍對此次軍事行動的反應。 這次突襲行動發生在距離美國承認RQ-170隱形無人機項目存在僅18個月之後,可以確認的是,它是RQ-170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實戰操作。雖然迄今為止美國仍未透露任何關於RQ-170的官方圖片與資料,但是可以預見的是,一戰成名之後,這款隱形無人機的在美軍中的地位將會進一步提升。
編輯本段伊朗軍方擊落美軍RQ-170無人偵察機
12月4日晚,據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伊朗軍方在該國東部地區,射落一架美國無人偵察機。
據伊朗電視台報道,「伊朗軍方以最小的傷害射落了一架型號為RQ-170哨兵的美國無人偵察機,」據悉是一個匿名人士提供了這個消息。 RQ-170哨兵無人機是美國最新型號無人機之一,是一款隱身無人機,美軍用來對特定目標進行偵察和監視,還可用來搜集情報。 據一個伊朗半官方媒體稱,伊朗將會持續並加大力度打擊各種各樣來犯的無人偵察機,即便這些無人機在伊朗國境外。而美國軍方至今未對此做出任何回應。 早在今年7月,伊朗軍方同樣宣稱打下一架美國無人偵察機,當時這架飛機正在伊朗西北部城市庫姆上空偵察當地核設施情報。
G. 為什麼張紹忠曾經說,伊朗不可能擊落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呢
盡管張紹忠的觀點是錯誤的,但是為什麼張紹忠認為伊朗當時很難打下美國無人機?這也從美國全球鷹無人機的特點開始。事實上,美國全球鷹無人機最難被擊落的原因之一是它飛太高,極限高度甚至可以達到數萬米。在這個高度,伊朗的軍事力量不足以擊落美國全球鷹無人機。
伊朗已經向世界上所有國家展示了它的軍事實力,這也對一些正在行動的國家起到了威懾作用。起碼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其他國家如果要對伊朗發動戰爭,那麼勢必需要考慮自己的軍事實力是否能夠打敗伊朗,這次的時間對世界的和平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從某一方面來說,其實局座說的也不能算錯,伊朗確實沒有擊落RQ-4全球鷹。伊朗擊落的美軍無人機是美國海軍裝備的MQ-4C「海神」無人機,是根據「全球鷹」無人機改進而來。
H. 伊朗用什麼貨幣
伊朗使用里亞爾
伊朗里亞爾是伊朗的貨幣名稱。伊朗里亞爾(IranianRial 原符號:RI. 標准符號:IRR,非官方名稱叫圖曼。一個圖曼等於十個里亞爾。伊朗的貨幣共有七種,最小的是100 里亞爾,最大的是五十萬里亞爾。紙幣面值為100、200、500、1000、2000、5000,10000,20000.50000甚至100000里亞爾,鑄幣面值有: 1、2、5、10、20、50里亞爾 。2011底至至2012年初,美國和歐洲宣布對伊朗施加制裁,導致里亞爾大幅貶值。2012年以來,伊朗貨幣已累計貶值約60%。至2012年10月10日,伊朗貨幣一周貶值超40%,物價40天漲一倍。
I. 伊朗自己應該沒有技術打下美國無人機,是誰在背後提供的技術呢
據詳細了解伊朗一定從某個國家得到了一些幫助,我們都知道與伊朗利益最密切相關的大國就是俄羅斯。所以,在無人機被擊落後,美國先是態度的無比強硬,繼而又強調這一事件並非伊朗故意所為,很可能是伊朗某個人或一個將軍所犯下的錯誤。根據美國態度的轉變,就可以看出來,美國已經知道俄羅斯參與進來,擊落無人機俄羅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無人機被擊落後美國態度的轉變來看,普京再次用伊朗人的手用先進武器震驚美國,讓美國意識到發動戰爭可能會付出巨大代價,從而讓美國不敢輕舉妄動,我們毫無疑問,俄羅斯這次的目標已經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