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蘇丹和伊朗哪個重要

蘇丹和伊朗哪個重要

發布時間:2022-05-06 07:21:14

❶ 伊斯蘭世界國君的稱呼從「哈里發」變為「蘇丹」,哈里發和蘇丹有著什麼區別

首先,伊斯蘭教產生初期是明確的政教合一,政治上,排在首位的是統一民族,於是,當默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民族也基本形成了,先知的繼承者被稱為哈里發,本是宗教首領的意思,其後被世襲帝王沿用,隨著伍麥耶王朝(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的發展,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出現了,然後就是對征服民族的宗教傳播,隨著帝國的面積擴大,開始出現類似總督的的身份來劃區管理,可當統一的阿拉伯帝國分裂後,大哈里發的權利就沒那麼管用了,地方總督蘇丹們趁機都割據一方,因此慢慢這些轉信伊斯蘭教的征服民族就又分裂為蘇丹國了,因為蘇丹名號起始是宗教稱謂,所以這些個蘇丹就沿用了這個名號,不再稱國王,這類總督頭銜有兩個,一個是埃米爾一個是蘇丹,埃米爾一般使用在阿拉伯本民族內部的地區總督,而蘇丹一般是在非阿拉伯民族地區使用,最早期也存在著以附屬國名義歸並進阿拉伯帝國的地區,他們就改制為蘇丹國,有著半獨立地位,科威特世襲首領就是埃米爾,因為他民族是阿拉伯人,土耳其帝國就是蘇丹,因為他們民族是土耳其人;

❷ 蘇丹那裡怎麼樣啊

蘇丹經濟結構單一,以農牧業為主,工業落後,基礎薄弱,對自然及外援依賴性強。農業人口佔80%。農牧產品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0-95%。長絨棉產量僅次於埃及居非洲第二位,阿拉伯樹膠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還產玉米、高粱、花生、芝麻、椰棗等。畜牧業也重要,多羊、牛和駱駝。工業有食糖、油料加工、化工、煉油、紡織、縫紉和製鞋。小規模開采鹽、金、鐵、銅、白雲母等礦藏。出口棉花、阿拉伯樹膠、花生、芝麻、活牲畜等農牧產品,進口原油、油品、原料、食品、紡織品、機械和設備、化工產品等。蘇丹港是主要海港,喀土穆-蘇丹港鐵路是對外聯系的要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蘇列為無力償債和不宜提供貸款的國家,於1993年8月停止其會員國的投票權。為加快經濟復甦的步伐,巴希爾政府於1993和1996年分別發布新經濟法規,實施一系列經改措施,一方面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實行市場經濟,鼓勵外國投資,發展農業,促進出口,另一方面大力推進私有化進程。1997年,蘇政府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實行財經緊縮政策,嚴格控制公共開支,限制依賴銀行借貸開支比例,減少貨幣發行量,重點扶持優先發展的戰略項目,利用石油出口帶動經濟復甦,通脹率和赤字均明顯下降,經濟狀況趨向好轉。1998年和1999年,蘇政府均按期償還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受到該組織好評,並於2000年恢復其會員國的投票權。近幾年,蘇建立起石油工業。隨著大量石油出口,蘇經濟狀況有所改善,目前蘇在非洲國家中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
國內生產總值(2005年):265.25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5年):768.6美元
經濟增長率(2005年):8%
貨幣名稱:第納爾(Dinar);
匯率(2004年):1美元=263.5第納爾;
通貨膨脹率(2004年):11%。
【資源】有鐵、銀、鉻、銅、錳、金、鋁、鉛、鈾、鋅、鎢、石棉、石膏、雲母、滑石、鑽石、石油、天然氣和木材等豐富的自然資源。主要礦物資源儲量:鐵約3億噸,銅900萬噸,鉻70萬噸,銀約9000噸,石油約5億噸。森林面積約6400萬公頃,佔全國面積23.3%;在林業資源中,阿拉伯樹膠占重要地位。水力資源豐富。有200萬公頃淡水水域。
【工業】基礎薄弱,2003年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3.7%。主要工業有紡織、製糖、製革、食品加工、制麻、煙草和水泥等。近年來蘇政府積極調整工業結構,重點發展石油、紡織、製糖等工業。1999年,蘇石油開發取得較大進展,蘇成為石油出口國,2003年生產原油約1400萬噸,2004年達到1619萬噸。
【農牧業】農業是蘇經濟的主要支柱。農業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80%。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中農業所佔份額為39.2%,農牧產品出口占出口總值的15%左右。可耕地為0.8億公頃,但可耕地利用率僅為21%。農作物主要有高粱、穀子、玉米和小麥。經濟作物在農業生產中占重要地位,占農產品出口額的66%,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膠,大多數供出口。長絨棉產量僅次於埃及,居世界第二;花生產量居阿拉伯國家之首,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印度和阿根廷;芝麻產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中占第一位,出口量佔世界的一半左右;阿拉伯膠種植面積504萬公頃,年均產量約3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60-80%左右。
蘇丹幅員遼闊,宜牧區面積為1.67億公頃。蘇丹的畜產品資源在阿拉伯國家中名列第一,在非洲國家中名列第二。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算,2003年蘇丹全國牧畜存欄數為:牛3800萬頭,綿羊4700萬只,山羊4000萬只,駱駝320萬峰。2004年蘇畜牧業出口達1.4億美元。
【旅遊業】1991年接待外國遊客約2萬人次。由於南部長期戰亂,資金嚴重短缺及遭受安理會制裁,旅遊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首都喀土穆僅有五星級賓館1座,4座高級賓館。床位約1200張。
【交通運輸】鐵路:總長5978公里。
公路:11900公里,其中4320公里鋪有瀝青。
水運:有遠洋商船10艘,總噸位12.2萬噸;內河航線總長5310公里,有輪船300多艘。蘇丹港是蘇丹的主要商港,年吞吐量800萬噸,承擔著90%的進出口運輸任務。
空運:空運在蘇丹運輸中占據重要地位,蘇國內90%的運輸系通過空運進行。蘇丹民航局有大型噴氣客機10多架,全國共有民航機場63個,喀土穆、蘇丹港、卡薩拉、朱巴、朱奈納機場為國際機場。
管道運輸:蘇丹港至喀土穆建有輸油管道,全長815公里,年輸油能力80萬噸。1999年,蘇中南部油田經喀土穆至蘇丹港長1640公里的輸油管道開始投入使用。
【財政金融】蘇丹共有銀行26家。蘇丹銀行建於1959年,為蘇中央銀行。其它均為商業銀行,其中雙尼羅河工業發展銀行和喀土穆銀行屬於國有。近年來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第納爾):
2001 2002 20032004
收入3700 4706 687310290
支出4012 5034 661011038
差額 -312-328 263-748
(資料來源:蘇丹銀行)
【對外貿易】外貿在蘇丹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2004年蘇對外貿易總額為78.53億美元,同比增長44.78%。其中出口37.78億美元,進口40.75億美元。出口商品中,石油出口額為3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82%。其他依次為芝麻(1.78億美元)、活畜(1.38億美元)、棉花(9375.2萬美元)、黃金(5042萬美元)等。中國、沙特、日本、韓國、德國、英國、法國是其主要貿易夥伴。近幾年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1 2002 20032004
進口 20.31 21.53 24.7640.75
出口16.99 19.48 24.4937.78
差額 -3.32-2.05-0.27-2.97
2004年,蘇向中國、日本和沙特的出口分別占出口總額的66.9%、10.7%和4.4%,從中國、沙特、阿聯酋、埃及、印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進口分別占進口總額的13%、11.5%、5.9%、5.1%、4.8%、4.5%、4.1%和4%。
(資料來源: 蘇丹銀行)
【人民生活】蘇人口增長率2.4%,人均壽命58.6歲, 14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的43.2%。一般家庭基本生活費用占工資的66.52%,住房佔12.36%。實行全民免費醫療。
【軍事】武裝部隊建立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獨立後,軍隊實行蘇丹化。8月14日為建軍節。實行義務兵役制,規定18~30歲的蘇丹人必須有31個月的服役期。武裝部隊總兵力約為11.25萬人,由陸、海、空及防空軍4個軍種組成。蘇還組織和訓練軍事部隊性質的民防軍,估計有10萬人。軍事院校主要有最高軍事學院、參謀指揮學院和軍事學院。2004年軍費開支約4.65億美元。
【文化教育】1988年6月,教育部決定取消中等和高等教育免費的規定,小學仍為免費教育。各地區教育發展很不平衡,北方教育發展較快。全國人口的64%為文盲,25%的學齡兒童不能入學。2003年全國有中、小學校13559所,綜合大學5所,專科院校11所,在校學生約497萬人,其中大學生約24萬人,教師約13萬人。喀土穆大學建於1902年,是蘇丹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恩圖曼伊斯蘭大學建於1912年。
【新聞出版】主要報刊有《今日新聞報》、《消息報》和《輿論報》,均為阿文日報。《新地平線》為英文報,《今日蘇丹》為英文月刊。
蘇丹通訊社是官方通訊社,1971年5月成立,在內羅畢、摩加迪沙、恩賈梅納、開羅、吉布地設有分社。現已同法、德、伊朗、伊拉克、利比亞、摩洛哥、敘利亞等國的通訊社以及中東通訊社、塔斯社、新華社等建立了交流和業務聯系。每日出版阿、英文新聞電訊稿各400多份。在印度、美國和聯合國派有記者。
蘇丹國家廣播電台,設在喀士穆以北的恩圖曼鎮,建於1940年,用阿、英、法、索馬里等語言對國內外播音。在國內共有9個發射台,每日除用阿語播放19個小時的節目外,還用英、法等語言廣播3個半小時。朱巴等城市建有地方廣播電台。朱巴電台主要用英語向南方播音。
蘇丹國家電視台,設在恩圖曼,建於1963年12月,每天用阿、英文播送節目約8小時,同各阿拉伯國家和一些外國電視台有業務交流關系,收視觀眾約1000萬。瓦德邁達尼和朱巴等地建有地方電視台。
【對外關系】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反對西方強權政治,主張加強阿拉伯國家團結,密切同非洲國家的合作,重視同中國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近年來,致力於睦鄰友好,積極改善同美等西方國家關系,外交更趨靈活、務實。目前,蘇已同世界上近10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對重大國際問題的態度】 關於國際形勢:認為當今世界在政治、戰略、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均處於失衡狀態。新的矛盾和沖突此起彼伏,世界局勢很不安寧,世人無安全感。世界經濟正向大型經濟集團化的方向發展,主張阿拉伯和非洲地區集中自己的資源,建立牢固的地區經濟聯盟和共同市場,走一體化的道路。
關於建立國際新秩序:主張在國際大家庭廣泛參與的基礎上,以聯合國憲章為准則建立國際新秩序,以維護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根除不平等的政治、經濟關系。
關於反對恐怖主義:拒絕並譴責恐怖主義,認為國際社會必須對恐怖主義採取統一立場。呼籲國際社會對恐怖主義概念做出明確界定,反對將恐怖主義與某一特定的文明掛鉤,以及在反恐問題上實行雙重標准。強調國際反恐戰爭應以國際法為基礎。
關於安理會改革:支持安理會改革,認為安理會改革應在聯合國改革的大框架內進行,應通過協商一致作出決定。蘇原則上支持非盟統一立場,主張吸收非洲國家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安理會的工作應增加透明度和民主,奉行公正、客觀的原則,批評動輒以制裁解決爭端的做法,反對雙重標准。
關於人權問題:主張各國應通過合作客觀地探討解決人權問題,反對在人權問題上採用雙重標準的做法。強調各國有權選擇各自的發展道路和模式,反對某些國家以人權為借口向別國施壓,干涉別國內政。
關於中東問題:承認巴勒斯坦國,認為巴人民享有自決權和建國權。堅決反對以色列建立隔離牆,主張以色列應撤出所有阿拉伯被佔領土。要求國際社會和安理會向以施壓,敦促以執行安理會有關決議,實現地區安寧和穩定。
關於伊拉克問題:反對美英對伊動武,強調國際法的權威性,主張在聯合國框架內通過和平途徑解決當前伊拉克問題。呼籲保證伊領土完整,盡快解決伊國內安全和人道狀況惡化問題並恢復其行使主權。

❸ 中東地區的重要性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亞區。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裡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普勒斯盡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指出,美國和以色列政權的最終目的是企圖改變中東地區的政治地理。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法維今天在伊朗南部克爾曼省的革命衛隊和民兵集會上發表講話說,美國和以色列政權侵佔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目的是企圖掠奪波斯灣地區的石油資源和改變中東地區的政治地理。

薩法維說,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民兵的責任是發展伊朗,保衛伊朗的領土,加強國防和武裝力量。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表示,發展伊朗、建立伊斯蘭偉大文明都是為了捍衛伊斯蘭體制,鞏固國家的安全與穩定,他說,革命衛隊和民兵的責任是面對所有外國列強。

薩法維就伊朗的科技發展而說道,伊朗在國防工業不需要從其它國家進口技術,因為伊朗在和平和保衛國家的道路上已得到了先進的技術,而且將進行下去

❹ 去蘇丹還是伊朗好

石油公司?比起蘇丹來,還是伊朗好些,各方面都如此。
環境:兩者都比較乾燥,喀土穆的環境肯定不如德黑蘭,荒漠地區的油田不咋地。而伊朗的地理環境還相對多樣化一些,南北都有海岸線(北部裏海),也有山區(德黑蘭北部的山區有滑雪場),氣候類型更為豐富。
飲食:都是伊斯蘭國家,所以飲食上面差別應該不大,伊朗的應該更豐富些。
人文:古波斯兩千多年的文明,使得伊朗的歷史遺跡和景點相對於蘇丹更為豐富;比較熱情好客,當然做起事來也比較精明;
發達程度:伊朗曾經在二戰後經歷過高速發展的時期,底子還是有一點,79年革命後打了8年兩伊戰爭,使得國家倒退了N年,不過近年也有一定的發展。德黑蘭的發展感覺比北京上海滯後五年左右;
在伊朗的中國人更多些,相對生活要容易些吧。當然物價肯定要比蘇丹高不少。

❺ 目前與我國關系最密切的國家有哪些

國無常友、亦無長敵。密切的國際關系也只能是暫時的,最終都是以國家利益為前提的,現在來看,巴基斯坦、緬甸、朝鮮、委內瑞拉、蘇丹、伊朗還是有著深厚背景的。
請樓主注意,就算是密切,也是有限度的。

❻ 伊朗和美國真得打起來 會不會引發世界大戰

會打,但不會世界大戰,
看看引發世界大戰的可能國家:
德國不行,其國內有美國駐軍,周邊有大量的面和心不和的中小國家,英國是美國的鐵桿小兄弟,法國雖然只有中國的一個中等省大,但野心不小,可能不會唯德國馬首是瞻,再者,德國出過西特勒,在道德層上使別人無法聚集在德國門下。俄羅斯不行,車臣問題已經讓其心力交瘁,雖然核武器不少,但經濟不能支撐其擴張需要,需要較長時間的修養生息才能崛起。印度不行,印度第一是貧窮落後,第二是關鍵,因為是佛教國家,國民思想沒有任何擴張性,屬於爛泥糊不上牆的角色,安分守己是其國特色,從近代史來看,印度人從來就沒有什麼攻擊性,當年幾千英軍就讓上億印度人全部投降,就是獨立還是非暴力,中印之戰更證明了印度人的懦弱性,它不可能成為美國的對手。其它國家就不用提了,這里只剩下一個中國,沒有其它國家可供美國選擇的。

會打,
伊朗和美國如今的關系局面,不是伊朗造成的。而是美國造成的。在前蘇聯解體之後,和以往所有的霸權一樣,美國把自己的目光盯在了中東,將中東納入自己的控制范圍,將中東改造為自己的地盤是美國霸權擴張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不單伊朗,所有的稍微有點骨氣的中東國家都要遭殃。伊拉克是第一個。伊朗、敘利亞緊隨其後。這是從地緣政治角度說的。

對美國而言,還有一個問題得提一提,那就是垂涎中東的石油,美國人的圖謀是霸佔全中東的石油。伊朗不是在對抗美國,伊朗是在捍衛自己的東西,就好比一個被搶劫的人和搶劫犯之間的斗爭。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了美國和伊朗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根本矛盾,除非伊朗願意將自己的主權和石油都交給美國人。不是伊朗的強硬態度招來美國的攻擊,而是伊朗坐在了石油上,卡在了位置上。懷壁其罪。這個問題沒有弄懂,談伊朗和美國的關系走向,那是南轅北轍。

伊朗核問題是從屬這個矛盾下雙方斗爭的一個戰役。我要是伊朗總統,我也要加快發展核武器,只有核武器才能使自己免遭侵略。雖然伊朗的核武器未必能扔到美國甚至以色列去,但它可以在美國人登上伊朗的土地的時候引爆,讓美國大兵去見上帝。美國人怕這個。

美國人心很大,但結果必然是命比紙薄。一個小小的伊拉克,美國人打了10多年才搞倒。要吃下伊朗,沒那麼容易。我歡迎美國人到處放槍,自己把自己搞死。美國人是邪惡的。

伊朗的另一種「核武器」

據報道,伊朗石油期貨交易所將在本月20日開張,這可能是比伊朗的核問題更讓美國緊張的新情況。其實,伊朗石油期貨交易所開張很正常,沒什麼特別的,讓美國緊張的只是這個交易所將不使用美元結算,而使用歐元結算。

伊朗的石油交易如果採用歐元作為結算標准貨幣,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將大於以往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封鎖和禁運。伊朗石油期貨交易對美國這么大影響力,是由美國自身的經濟特質決定的。

上世紀70年代以來形成的以美元為主的國際金融體系,讓美國可以靠發行高能貨幣(不用付利息的貨幣)來大量佔用國際資源。美國靠印刷紙幣就能夠完成對別國的投資,連年的貿易赤字也靠印刷美元來支付,就連張牙舞爪的軍隊也靠美元來支持。也就是說美國用帶著符號的紙,換取了許多所需要的物資。美元體制,是美國霸權的重要支柱之一。

大量的作為國際流通貨幣的美元在世界各處流通,實質就是美國的欠債。美國現在有八萬億美元的國債,加上其他債務,現在每個美國人平均欠債是35000美元。如此高額債務,要是換了一般的國家,必然將導致信用的崩潰,但這一情況在美國卻一直沒有發生。這是由於國際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是美元,大家都必須儲備美元來防備緊急狀態時的支付需要,美國就沒有兌換美元的壓力。

因此,美國一直都不惜血本地維護美元地位,甚至發動戰爭。在卡扎菲說不使用美元而使用馬克時,美國就馬上對利比亞進行猛烈轟炸;在伊拉克的薩達姆說要停止使用美元並促使歐佩克用歐元結算時,美國就馬上發動戰爭推翻了薩達姆;在歐元誕生時,美國為了減少歐元的影響力,連續轟炸了南聯盟兩個多月。

如果伊朗的石油期貨交易所正常營業,並順利完成用歐元結算,這可能將帶動委內瑞拉、蘇丹、俄羅斯等也把他們的石油貿易結算貨幣朝著歐元轉化,而現在美國的經濟狀況和美元的貶值趨勢會促使其他一些產油國也朝著這個方向轉化,因為歐元沒有那麼大的風險,不太容易貶值。這就可能啟動美元霸權倒塌的多米諾骨牌。

現在的美國也明白伊朗這個期貨交易所會給美國造成麻煩,可是美國阻止的辦法不多。攻打伊朗的時機明顯不成熟,通過國際制裁來限制交易也有困難,因為石油是大家都需要的稀缺產品,主要的大國都不會支持美國的制裁,而且因為對伊朗的懲罰和限制行動會造成油價的大幅上漲,對美國的經濟也不利。

難怪俄羅斯的評論家說,這個期貨交易所將是伊朗的另一種「核武器」。 本報特約評論員 辛一山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
伊朗總統內賈德正式穿軍裝 伊百萬民兵納入現役

【作者:邱永崢】

國際原子能機構全體成員會議並未能緩和驟然緊張的伊朗核問題。相反,這一問題正在日趨惡化。國際社會擔心,伊朗和歐美已經步入類似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的惡性發展軌道。

英國首相布萊爾再次喊打

3月7日,英國首相布萊爾在議會發表講話時,突然以罕見的強硬口氣說:「盡管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還沒有列入議程,但我從來沒有說過不考慮!」布萊爾還告訴議員們說,英國公眾現在越來越支持政府對伊朗核問題採取行動:「公眾現在的態度是,政府打算怎麼做,而不是像伊拉克戰爭前那樣,要我們保證不要怎麼做。」

布萊爾首相還特別警告伊朗說,不要以為國際社會現在忙於伊拉克事務,就等於是默許它可以研發核武器。如果伊朗持這種態度的話,那麼它就會犯「大錯」。布萊爾表示:「中東地區的穩定與安全關繫到全球的安全與穩定。」

美國支持動武人數增至80%

無獨有偶,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湯姆·凱西7日也同樣強硬地表示:「我沒聽說一天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全體成員會議提出任何可行的建議,或者具體的想法,因此應該把伊朗核問題及時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凱西同時還斷然否決了俄羅斯外交官提出的處理伊朗核問題的新建議。根據俄方提議,國際原子能機構應該允許伊朗在本國運行小型的濃縮鈾項目。凱西得意地用了個比喻:「這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婦女懷孕就是懷孕,而不可能是半懷孕!」

美英兩國的主流媒體也開足馬力搜羅伊朗的各種「罪狀」,令兩國的民眾看了之後頗感「觸目驚心」。

英國路透社7日拋出一篇重磅報道稱,伊朗軍方秘密制定代號為「111項目」的絕密導彈計劃,那就是給射程為2000千米的「流星-3」遠程導彈安裝核彈頭。美國官員私下向媒體透露說,一旦「111項目」成功完成,不但以色列全境、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甚至連德國境內的美軍基地都將處於伊朗核導彈的直接威脅之下。

德國聯邦情報局的多名官員向路透社證實,伊朗正在盡全力秘密研發導彈,為此,聯邦情報局向「一切有可能與伊朗發生貿易關系」的德國公司發了一份「預警信」,要他們警惕伊朗特工「尋求導彈技術的努力」;一名伊朗流亡人士也透露說,伊朗政府正在「開足馬力」生產「流星-3」導彈,其年產量從去年的15至20枚增加到現在的90枚。

美國廣播公司6日拋出了另一篇驚人的報道,聲稱伊拉克境內的美軍為什麼被「路邊炸彈」炸得那麼慘,就因為從去年10月起,這些路邊炸彈全是「伊朗製造」,它們的威力足以炸開美軍最新的防彈裝置!駐伊美軍情報部門的一名官員說:「我們有充分的證據能證明這些路邊炸彈是伊朗製造的。伊朗政府製造了這些炸彈,然後偷偷地運過邊境,交給反美武裝來殺死美軍官兵。」

華盛頓和倫敦的媒體與政治分析機構認為,美英主流媒體近日的表現「非常令人擔憂」,所有的報道「似乎讓人想起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前夕」,當時美英主流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伊拉克如何擁有遠程武器,如何擁有核生化武器,從而改變公眾對伊拉克政權的看法,獲得民眾對伊拉克戰爭的支持。

事實上,以美國有線新聞網的調查為例,在美國媒體加強了對伊朗負面報道之後,支持政府對伊朗強硬甚至動武的人已經增長到80%,成功地培植了反伊的輿論氣氛。

伊朗總統內賈德開始服現役

面對重壓的伊朗沒有絲毫松動的跡象,反而開始高調提升戰備。

3月7日,伊朗總統內賈德簽署了法令,讓100萬志願者組成的民兵武裝立即納入正規軍和武裝警察編制內。根據這一法令,其中40萬名最訓練有素的民兵直接轉現役進入地區或者當地的駐軍。

最鮮為人知的是,伊朗總統內賈德居然也是一個民兵,這次轉正後,他將是伊朗革命衛隊「耶路撒冷旅」的一名軍官!這還可能是伊朗政府進行前期戰備的第一階段。據外國情報機構分析,如果伊朗政府充分動員的話,那麼還有900萬預備役和民兵可以動員!

伊朗革命衛隊和常規武裝力量從2月起轉入「強化戰備訓練」。這意味著伊朗最精銳的武裝部隊和常規部隊所有的官兵開始「減少休假」,或者「中止休假」,參謀部與指揮所演習每個月至少三次,以模擬「作戰指令與指揮程序的通暢」,部隊班排一級史無前例地進行密集的實彈演練。

在一份伊朗武裝部隊的「密訓手冊」中,特別強調官兵的「單兵獨自作戰」,據說這是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基於對伊拉克戰爭的觀察與總結」,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金律」是:避免與美軍進行集團作戰,避免兩伊戰爭時使用的人海戰術,將戰爭的希望寄託在地面游擊戰上,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兵民結合的人民戰爭上。

伊朗還開始全面清除「美國間諜」。據法新社報道,伊朗逮捕了一名間諜,據稱這名間諜在過去的10年裡向美國提供了伊朗機密核情報。

❼ 蘇丹、伊朗、朝鮮、巴基斯坦、緬甸跟中國的關系怎麼樣呢

蘇丹是把中國當成在國際社會的一個大哥和重要的經濟援助對象!但是中國對蘇丹的約束能力基本為零,
伊朗和美國關系不好! 而且在和中俄關系不好的話~ 他就基本得死!
朝鮮一直把中國當成老大~ 這也是沒辦法 如果中國不幫他 朝鮮三年基本玩完!
巴基斯坦是把中國當成兄弟看~ 中國也在也拿他當朋友~但是中國不會太拿他當朋友~ 中國主要是想依靠他 去阻擊阿三~ 緬甸是各種歡樂~ 至今沒瞧見他有什麼別的動向· 和中國關系基本上是怎麼說呢· 意識形態相同吧~ 別的無法預見· 而且中國也不太拿緬甸當回事~
希望採納!

❽ 我們國家為什麼總喜歡和伊朗,朝鮮,蘇丹......這些國際形象不好的國家最親近

因為這些國家都是和西方大國對立。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我國和西方國家既有相互的利益,也有互相拆台的時候,因為西方的國家畢竟政治制度和中國不一樣。就好比美國親近達Lai喇Ma 一樣。

❾ 地處中東的阿曼蘇丹國,為何被稱為中東最沒存在感的國家

因為那裡的人專心的搞建設,從來不炫耀。

而且大部分土地都在波斯灣的出口處,可以形成協同作用,因此伊朗表示,它可以輕易地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而阿曼可以。而且它可能會更容易,因此阿曼的條件在中東是首屈一指的,有足夠的資金來炫耀和引人注目。但是,阿曼是個低調的國家,從不炫耀財富,不炫耀高山或流水,而是專注於國內建設。現在,阿曼是一個富油國,在中東擁有最完善的工業基礎和國內設施。

閱讀全文

與蘇丹和伊朗哪個重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到底有多少種動植物 瀏覽:307
伊朗核原料什麼時候能恢復 瀏覽:674
義大利扎扎現在在哪裡踢球 瀏覽:869
印尼巴士怎麼快速賺錢 瀏覽:907
義大利的牌子有哪些牌子好 瀏覽:544
印度尼幣價格多少錢 瀏覽:370
臨汾哪個超市有義大利面 瀏覽:754
英國買鞋為什麼便宜 瀏覽:204
sabbia義大利文什麼意思 瀏覽:283
2021年英國冬天冷到多少度 瀏覽:698
美國為什麼暗殺伊朗名將 瀏覽:657
印度的1000磅等於多少美元 瀏覽:21
為什麼伊朗軍艦被擊落 瀏覽:713
伊朗高原為什麼叫伊朗高原 瀏覽:18
印度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23
印度小葉紫檀龍龜多少克 瀏覽:179
活著就是奮斗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82
印尼半年簽證是什麼簽證 瀏覽:754
去伊朗買什麼機票最好 瀏覽:336
印尼落地簽費用印尼盾多少錢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