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沙漠佔地球上陸地表面積的多少
沙漠佔地球上陸地表面積的20%。
全世界陸地面積為1.62億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的30.3%,其中約1/3(4800萬平方千米)是乾旱、半乾旱荒漠地區,而且每年以6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大著。而沙漠面積已佔陸地總面積的20%,還有43%的土地正面臨著沙漠化的威脅。
沙漠地域大多是沙灘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經常出現。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是鹽灘,完全沒有草木,沙漠一般是風成地貌。沙漠里有時會有可貴的礦床,近代也發現了很多石油儲藏。
(1)伊朗的土地多少是沙漠化擴展閱讀:
從地理位置而言,全球沙漠集中分布於13個地區。
由氣候因素而形成的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緯度15°~35°之間。南半球沙漠從大西洋沿岸的卡拉哈里、納米布沙漠開始,通過印度洋,經澳大利亞沙漠,越過太平洋到達南美的阿塔卡瑪沙漠。
而北半球沙漠從大西洋沿岸的撒哈拉沙漠開始,越過蘇伊士運河,過紅海,經阿拉伯沙漠,通過伊朗、阿富汗、印度塔爾沙漠,越過太平洋,到達北美西南部。受地形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沙漠多分布於北半球北緯35°~50°之間,集中分布於亞洲的中部和美國西部。
Ⅱ 伊朗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連,另與哈薩克和俄羅斯隔海相望。南面瀕臨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曼灣。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伊朗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溫暖和濕潤,降水也往往形成於此,這和北下的冷空氣有關系。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降多的原因。而夏天的時候,伊朗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氣溫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
伊朗主要有三種氣候類型:
沙漠性氣候和半沙漠性氣候。伊朗國內大部分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屬這種氣候,其特點是乾熱季節長,可持續7個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
山區氣候。山區氣候分為寒冷山區氣候和一般山區氣候二種,寒冷山區氣候地區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區,包括阿爾俾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薩哈德高峰和薩巴朗高峰,該地區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區氣候地區30萬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
裏海氣候。裏海地區是一狹長地帶,地處裏海與大高加索山脈之間,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Ⅲ 世界土地沙漠化的數據
世界荒漠化情況
根據UNEP數據資料,過去50年間非洲36個國家面臨旱地土地退化,也就是荒漠化。全球旱地佔全球總面積的40%,約51億hm2,有10億多人口賴以生存和生活的資源受到了嚴重影響。荒漠化影響了70%的旱地,即36億hm2或世界1/4 的土地受到了荒漠化的影響。據估算,世界30% 灌溉農地、47%的雨養農地和73%的牧場發生荒漠化。
全球范圍內每年由於荒漠化影響造成的年收入減少達420億美元,由於荒漠化造成的生態難民或糧食減產,也給周邊地區帶來了間接的社會和經濟損失。25億人口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影響,另約10億人面臨荒漠化的威脅。這些人口包括世界上最貧困人口。到2050年如果不採取預防的措施,經濟損失將急劇上升,將有18億人口受到影響。荒漠化土地的恢復消耗將遠遠大於預防的投入。
Edwin D.Mckee主編的《世界沙海研究》認為,沙漠化是乾旱地區土地退化的一種主要類型,以地表出現風成沙為主要指征之一。分布在乾旱荒漠區的風成沙,一般稱作沙漠或沙海。分布在半乾旱和濕潤地區的內陸風成沙,多稱沙荒或沙地。全球沙漠面積佔世界半荒漠和荒漠總面積的23.3%, 約700萬km2。
美國西南部荒漠區沒有連續分布的大沙漠,零星分布風成沙,面積約17萬km2。多以沙丘或沙地命名,例如懷特沙漠(White Sands)和阿爾戈多尼斯沙丘(Algodoness Dunes)。美國中部大草原沿湖、沿海沙地面積近100萬km2。
北非撒哈拉荒漠總面積900萬km2,是全球最大的荒漠。就其中每一個沙漠而言並非第一。其中被戈壁、石漠分割的沙漠面積為180萬km2,佔全球沙漠總面積的25.7%,其中面積較大的有東部大沙漠(19.2萬km2)、西部大沙漠(10.3 萬km2)、木祖克沙漠(5.8萬km2)。
南非卡拉哈里沙漠的西南部沙漠面積為11.5萬km2,卡拉哈里低地沙漠達161.38萬km2。納米布沙漠面積3.4萬km2。
亞洲沙漠面積較大,約250萬km2。其中阿拉伯半島沙漠面積達79.5萬km2。大魯伯哈利沙漠面積56萬km2,堪稱世界第一大沙漠。 內夫德(An Nafud)面積7.3 萬km2,瓦希巴沙漠1.6 萬km2。此外,還有達赫納沙漠、小內夫達沙漠等小沙漠。
原蘇聯中亞、哈薩克及裏海北岸有沙漠面積83萬km2。
蒙古荒漠面積約52萬km2,多為沙礫質戈壁,零星分布的沙丘約1.5萬km2。
伊朗荒漠並非是沙漠,而是鹽漠。其中卡維爾鹽漠面積4.7萬km2,盧特鹽漠面積5.2 萬km2。流動沙丘零星分布於鹽漠周圍及高原,面積5萬km2。
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內塔爾沙漠面積26萬km2。
澳大利亞沙漠總面積 105萬km2,其中辛普森沙漠31.2萬km2,吉普森沙漠22.1萬km2,大沙沙漠36萬km2。
全球流動沙漠主要分布與非洲、阿拉伯半島和我國西北地區,其他地區零星分布,面積估計有450萬km2,佔全球沙漠總面積的64.3%。年降雨量100mm以下,沙丘高大密集,人煙稀少,植物固沙經濟條件和自然條件都不允許。植物固沙只能限於防護新老綠洲、工礦交通以及城鎮居民點。
全球降雨量在100mm以上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面積約為250萬km2,佔全球沙漠總面積的35.7%。主要分布在南非、中亞、塔爾沙漠、澳大利亞和我國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及柴達木盆地,與季風雨、地中海氣候、高原氣候有關。斑塊狀和條帶狀流沙的出現,往往與人為破壞沙生植被有關。
目前,沙漠化的影響佔地球陸地面積的 25%,受影響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2%。到本世紀末,影響面將擴大到佔地球陸地面積的35%,總人口的20%,約有l00個國家將受其害,沙漠化可能變成全球性災難。受沙漠化影響深重的農村人口已由l977年的5,700萬增加到目前的1.35億。沙漠化在貧困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尤其嚴重,沙漠化速度為每年擴展6公里。沙漠化在這一地區影響面積已達7.5億公頃,相當於澳大利亞的面積。
《環境問題的表現於分布》
http://www.chneic.sh.cn/e/ftp/sucaiku/dili/2006.2/contents/main/lm05/lm0501/courseware/teacher/biaoxian/biaoxian_36).htm
Ⅳ 地理高手請進~伊朗,伊拉克或沙烏地阿拉伯等等國家都是沙漠嗎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地區與波斯灣中富有石油與天然氣,藏量居世界前列;農業多靠灌溉,主產小麥、大麥、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乾果十分豐富,開心果、蘋果、葡萄、椰棗等。
伊拉克: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連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占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絕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平原南部地勢低窪,多湖泊與沼澤。平原以東為扎格羅斯山系的西部邊緣。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敘利亞沙漠。
沙特: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以東為賽拉特山。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布,其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東部波斯灣沿岸陸上與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藏量極豐。
利比亞: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寬闊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狹窄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占總面積90%以上;西北部與南部多礫漠、石漠;其餘為沙漠,間有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
問題2:中原地區並非一馬平川,河北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類型齊全,河南也基本這樣。一眼望不到頭是有可能的,在黃淮海平原一點山都沒有。
3.中國荒漠化還沒到那種程度,黃河雖然水量小但是還是哺育者兩岸人民的,但是這些地方的確乾旱,陝西秦嶺以北還是有些河流的,做窯洞也是黃土高原上,總有谷地地形即便是北邊的沙漠也是有綠洲的。
4,沒聽說過大漠,可能只是再說沙漠大這樣形容而已。
5.也不是,相對而言的,西方人嘛,往東發現就是東方嘍,直到我們中國才發現東的差不多了,扶桑,小日本啥的,你像俄羅斯就叫符拉迪沃斯托克為遠東地區了。
Ⅳ 全球荒漠化的總面積是多少,沙漠面積也包括在內嗎
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積達到3600萬平方千米,占陸地總面積的 1/4,而且每年仍按5萬至7萬平方千米(平均6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土地荒漠化已成為全球生態的「頭號殺手」。
沙漠面積也包括。
目前全世界沙漠面積約有3140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21%.沙漠的類型有熱帶、亞熱帶沙漠和溫帶沙漠兩種.熱帶、亞熱帶沙漠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的地區.
具體地說,在北半球有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亞的阿拉伯沙漠、印度西北部的塔爾沙漠等.其中撒哈拉沙漠面積900多萬平方千米,幾乎與整個歐洲大陸面積相等,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南半球有澳大利亞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維多利亞大沙漠、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南部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和納米布沙漠.溫帶沙漠主要分布在中緯度遠離海洋深居內陸的地區,中亞的克齊爾庫姆(烏茲別克)沙漠、卡拉庫姆沙漠(土庫曼),以及我國西北的沙漠屬此類沙漠.
Ⅵ 沙漠大約覆蓋了地球陸地表面的百分之多少
三分之一。
全球的沙漠占陸地的百分比:全世界陸地面積為1.62億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的30.3%,其中約1/3(4800萬平方千米)是乾旱、半乾旱荒漠地區,而且每年以6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大著。而沙漠面積已佔陸地總面積的20%,還有43%的土地正面臨著沙漠化的威脅。
沙漠少有居民,資源開發也比較容易。沙漠氣候乾燥,它也是考古學家的樂居,可以找到很多人類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6)伊朗的土地多少是沙漠化擴展閱讀
從地理位置而言,全球沙漠集中分布於13個地區。
由氣候因素而形成的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緯度15°~35°之間。南半球沙漠從大西洋沿岸的卡拉哈里、納米布沙漠開始,通過印度洋,經澳大利亞沙漠,越過太平洋到達南美的阿塔卡瑪沙漠。
而北半球沙漠從大西洋沿岸的撒哈拉沙漠開始,越過蘇伊士運河,過紅海,經阿拉伯沙漠,通過伊朗、阿富汗、印度塔爾沙漠,越過太平洋,到達北美西南部。受地形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沙漠多分布於北半球北緯35°~50°之間,集中分布於亞洲的中部和美國西部。
Ⅶ 全球沙化的面積!
據權威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沙化土壤正以每年5到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有10億以上的人、40%以上的陸地表面受到荒漠化的影響,荒漠化主要集中在乾旱、半乾旱地區。
更多資料:
地球陸地表面極薄的一層物質,也就是土壤層,對於人類和陸生動植物生存極為關鍵。沒有這一層土質,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長任何樹木、穀物,就不可能有森林或動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人類。荒漠化,就是指這一層土質的惡化,有機物質下降乃至消失,從而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結而成為不毛之地,包括沙漠和戈壁。根據地表形態特徵和物質構成,荒漠化分為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鹽漬化、凍融及石漠化。
據權威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沙化土壤正以每年5到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有10億以上的人、40%以上的陸地表面受到荒漠化的影響,荒漠化主要集中在乾旱、半乾旱地區。
造成荒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氣候等自然原因,如全球變暖、北半球日益嚴重的乾旱半乾旱化趨勢等。但是人類活動,如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破壞森林植被等,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地球上的荒漠化地區,大都是人類最貧困的地區。由於環境惡劣,並且缺乏資金和其他資源,貧困地區的人口被迫加劇開發原已超負荷的土地,如無限制放牧、砍伐森林、過度開墾等來維系生存,從而不斷加大土地的負載,形成荒漠化與貧困化的惡性循環。據了解,全球每年有上百萬的人,被迫因為荒漠化而走上命運難卜的遷徙之路。
我國荒漠化面積大、分布廣、類型多,目前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超過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7.3%,其中沙化土地面積為168.9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東北13個省區市。
荒漠化及其引發的土地沙化被稱為「地球潰瘍症」,危害表現在許多方面,已成為嚴重製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據統計,我國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相當於1996年西北五省區財政收入總和的3倍,平均每天損失近1.5億元。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共有1000萬公頃的耕地不同程度地沙化,造成糧食損失每年高達30多億公斤。在風沙危害嚴重的地區,許多農田因風沙毀種,糧食產量長期低而不穩,群眾形象地稱為「種一坡,拉一車,打一籮,蒸一鍋」。在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30年間流沙壓埋房屋2200多間,近700戶村民被迫遷移他鄉。世界荒漠化情況
根據UNEP數據資料,過去50年間非洲36個國家面臨旱地土地退化,也就是荒漠化。全球旱地佔全球總面積的40%,約51億hm2,有10億多人口賴以生存和生活的資源受到了嚴重影響。荒漠化影響了70%的旱地,即36億hm2或世界1/4 的土地受到了荒漠化的影響。據估算,世界30% 灌溉農地、47%的雨養農地和73%的牧場發生荒漠化。
全球范圍內每年由於荒漠化影響造成的年收入減少達420億美元,由於荒漠化造成的生態難民或糧食減產,也給周邊地區帶來了間接的社會和經濟損失。25億人口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影響,另約10億人面臨荒漠化的威脅。這些人口包括世界上最貧困人口。到2050年如果不採取預防的措施,經濟損失將急劇上升,將有18億人口受到影響。荒漠化土地的恢復消耗將遠遠大於預防的投入。
Edwin D.Mckee主編的《世界沙海研究》認為,沙漠化是乾旱地區土地退化的一種主要類型,以地表出現風成沙為主要指征之一。分布在乾旱荒漠區的風成沙,一般稱作沙漠或沙海。分布在半乾旱和濕潤地區的內陸風成沙,多稱沙荒或沙地。全球沙漠面積佔世界半荒漠和荒漠總面積的23.3%, 約700萬km2。
美國西南部荒漠區沒有連續分布的大沙漠,零星分布風成沙,面積約17萬km2。多以沙丘或沙地命名,例如懷特沙漠(White Sands)和阿爾戈多尼斯沙丘(Algodoness Dunes)。美國中部大草原沿湖、沿海沙地面積近100萬km2。
北非撒哈拉荒漠總面積900萬km2,是全球最大的荒漠。就其中每一個沙漠而言並非第一。其中被戈壁、石漠分割的沙漠面積為180萬km2,佔全球沙漠總面積的25.7%,其中面積較大的有東部大沙漠(19.2萬km2)、西部大沙漠(10.3 萬km2)、木祖克沙漠(5.8萬km2)。
南非卡拉哈里沙漠的西南部沙漠面積為11.5萬km2,卡拉哈里低地沙漠達161.38萬km2。納米布沙漠面積3.4萬km2。
亞洲沙漠面積較大,約250萬km2。其中阿拉伯半島沙漠面積達79.5萬km2。大魯伯哈利沙漠面積56萬km2,堪稱世界第一大沙漠。 內夫德(An Nafud)面積7.3 萬km2,瓦希巴沙漠1.6 萬km2。此外,還有達赫納沙漠、小內夫達沙漠等小沙漠。
原蘇聯中亞、哈薩克及裏海北岸有沙漠面積83萬km2。
蒙古荒漠面積約52萬km2,多為沙礫質戈壁,零星分布的沙丘約1.5萬km2。
伊朗荒漠並非是沙漠,而是鹽漠。其中卡維爾鹽漠面積4.7萬km2,盧特鹽漠面積5.2 萬km2。流動沙丘零星分布於鹽漠周圍及高原,面積5萬km2。
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內塔爾沙漠面積26萬km2。
澳大利亞沙漠總面積 105萬km2,其中辛普森沙漠31.2萬km2,吉普森沙漠22.1萬km2,大沙沙漠36萬km2。
全球流動沙漠主要分布與非洲、阿拉伯半島和我國西北地區,其他地區零星分布,面積估計有450萬km2,佔全球沙漠總面積的64.3%。年降雨量100mm以下,沙丘高大密集,人煙稀少,植物固沙經濟條件和自然條件都不允許。植物固沙只能限於防護新老綠洲、工礦交通以及城鎮居民點。
全球降雨量在100mm以上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面積約為250萬km2,佔全球沙漠總面積的35.7%。主要分布在南非、中亞、塔爾沙漠、澳大利亞和我國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及柴達木盆地,與季風雨、地中海氣候、高原氣候有關。斑塊狀和條帶狀流沙的出現,往往與人為破壞沙生植被有關。
目前,沙漠化的影響佔地球陸地面積的 25%,受影響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2%。到本世紀末,影響面將擴大到佔地球陸地面積的35%,總人口的20%,約有l00個國家將受其害,沙漠化可能變成全球性災難。受沙漠化影響深重的農村人口已由l977年的5,700萬增加到目前的1.35億。沙漠化在貧困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尤其嚴重,沙漠化速度為每年擴展6公里。沙漠化在這一地區影響面積已達7.5億公頃,相當於澳大利亞的面積。
還望採納!O(∩_∩)O~
Ⅷ 目前全球荒漠化的分布。
大白,首先,看在同學面子上,我希望你能採納我為滿意答案其次,我奉勸你,今後給別人多一點的懸賞分數,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朋友們來回答,你說是么? (地理不是我的長項,但是這是我在網上找的,希望可以幫助你) 美國西南部荒漠區沒有連續分布的大沙漠,零星分布風成沙,面積約17萬km2。多以沙丘或沙地命名,例如懷特沙漠(White Sands)和阿爾戈多尼斯沙丘(Algodoness Dunes)。美國中部大草原沿湖、沿海沙地面積近100萬km2。
北非撒哈拉荒漠總面積900萬km2,是全球最大的荒漠。就其中每一個沙漠而言並非第一。其中被戈壁、石漠分割的沙漠面積為180萬km2,佔全球沙漠總面積的25.7%,其中面積較大的有東部大沙漠(19.2萬km2)、西部大沙漠(10.3 萬km2)、木祖克沙漠(5.8萬km2)。
南非卡拉哈里沙漠的西南部沙漠面積為11.5萬km2,卡拉哈里低地沙漠達161.38萬km2。納米布沙漠面積3.4萬km2。
亞洲沙漠面積較大,約250萬km2。其中阿拉伯半島沙漠面積達79.5萬km2。大魯伯哈利沙漠面積56萬km2,堪稱世界第一大沙漠。 內夫德(An Nafud)面積7.3 萬km2,瓦希巴沙漠1.6 萬km2。此外,還有達赫納沙漠、小內夫達沙漠等小沙漠。
原蘇聯中亞、哈薩克及裏海北岸有沙漠面積83萬km2。
蒙古荒漠面積約52萬km2,多為沙礫質戈壁,零星分布的沙丘約1.5萬km2。
伊朗荒漠並非是沙漠,而是鹽漠。其中卡維爾鹽漠面積4.7萬km2,盧特鹽漠面積5.2 萬km2。流動沙丘零星分布於鹽漠周圍及高原,面積5萬km2。
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內塔爾沙漠面積26萬km2。
澳大利亞沙漠總面積 105萬km2,其中辛普森沙漠31.2萬km2,吉普森沙漠22.1萬km2,大沙沙漠36萬km2。
Ⅸ 伊朗這個國家沙漠多嗎
不多
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
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
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
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
主要河流有卡流倫河與塞菲德。裏海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南岸屬伊朗。
Dasht-eKevir,又稱沙漠谷,是伊朗境內最大的沙漠,原為無人居住的廢棄地,由泥漿和鹽沼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