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的聖墓是什麼

伊朗的聖墓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4 17:39:16

Ⅰ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丘「聖墓山」有什麼特點

沙漠腹地有兩座紅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為「聖墓山」,它是分別由紅砂岩和白石膏組成的沉積岩露出地面後形成的。「聖墓山」上的風蝕蘑菇,奇特壯觀,高約5米,巨大傘蓋下可容納10餘人。

Ⅱ 伊朗有哪些城市

德黑蘭:伊朗首都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市中有許多的手工藝作坊和「比比皆是」的清真寺。德黑蘭有許多古跡和博物館,最著名的是考古博物館、戈萊斯坦宮和大理石宮、珍寶博物館以及專門展覽馳名世界的波斯地毯博物館等。

伊斯法罕:歷史名城,地毯業發達,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稱,名勝古跡有皇家廣場、伊馬姆霍梅尼清真寺、阿里卡普宮、謝赫魯特福清真寺、巴扎、十四柱宮、23孔橋、卡珠橋、社會清真寺等。

庫姆:位於德黑蘭西南125千米,宗教聖城。伊斯蘭什葉派中十二伊馬姆教派的活動中心,是伊朗各地和鄰國的教徒們的朝聖之地。現保存著150多座風格各異、規模不等的清真寺,其中一些是清真寺建築的珍品。

阿巴丹:位於阿拉伯河三角洲的阿巴丹島上。著名的石油城。四季分明,有不少旅遊勝地,兩伊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

大不里士:西北邊陲古城,距德黑蘭530千米。8世紀曾長期為首都。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城內的藍色清真寺宏偉壯觀。烏爾米耶湖風景秀麗。

馬什哈德:市內有許多宗教寺院,伊斯蘭世界最大的建築物之一列茲維聖墓和清真寺就在這里。伊朗著名詩人菲爾多西的墓地距市內23千米。

克爾曼沙阿:西部古城。市內多文物古跡,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雕像和墓地,還有希雷英宮殿遺址、拜火教教堂、伊斯蘭清真寺等。

設拉子:古波斯文化中心。素以玫瑰和夜鶯之城及詩人的故鄉文明於世。有2500年前波斯首領居魯士大帝的陵墓和宮殿、魯斯坦姆壁畫、埃拉姆花園等。

波斯波利斯:古城。位於設拉子市東北部60千米處的盆地中。公元前518年始建,城中的宮殿用堅硬的石頭建造。其中以百拄廳最為著名,廳中有11米多高的石柱100根。還保留著碑、墓穴、雕刻等古跡。

Ⅲ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

民間說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個人認為是不可能的,只當笑話耳。
明成祖曾經給西洋各國有一個詔書,這個詔書有以下這么幾句話:「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這一段話,天這么大,天底下的人我都不希望他們失所,為什麼呢?我奉了天命,我是天子,我都讓他們過好生活,不讓他們失所,第一個。

「今特遣鄭和齎敕,普諭朕意」。今天我特別派遣鄭和上天下,告訴大家我的想法,我的這番意圖。「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什麼意思?說你們都要遵守天道,不能夠因為你們人多就欺負人家少數,不許你們以強凌弱,大家要共享太平之福。這個理想很好啊,這是朱棣的一個想法,所以現在我派鄭和到你們那裡,告訴我的這番意圖,這一個理想是明成祖朱棣,對於天下秩序的設想。也就是他的天下觀,他的理想的世界秩序。我把它改稱「天朝禮制體系」,向全天下宣傳自己關於世界秩序的理想,這個秩序就是「天朝禮制體系」,就是全天下的各個國家之間不能夠凌弱,不能夠欺寡,共享太平之福的這么一個和諧的世界,這是朱棣的最終理想,這個理想來源於哪裡呢?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的天下觀,中國的儒家天下觀,宣傳的是:天子受天命統治中國,覆載之內不論近遠,大家一律平等,不能夠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所以朱棣希望通過鄭和,去宣傳他的天下秩序的理想,建立天朝禮制體系,最終實現共享太平之福。所以鄭和的軍隊所到之處並沒有侵略別人的土地,並沒有掠奪別人的人口,並沒有搶奪別人的財物。恰恰相反,中國當時實行的政策叫「厚往薄來」,什麼是「厚往薄來」呢?就是我到你那兒去,我帶很多很多東西,很多很多財物給你。「薄來」,我從你那兒取來的東西少,很少,厚往薄來,這個思想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來的,明成祖朱棣仍然堅持了這個思想,所以鄭和每到一地都要給當地有大量的賞賜。既然採取了這樣的方針,他達到了什麼樣的目的呢?所達目的首先是有很多國家,隨著鄭和的出使紛紛地到明朝來訪問,當時叫做「朝貢」,我們把它叫做「朝貢貿易」,就是明朝和很多國家之間建立了朝貢貿易關系,用傳統的詞叫做:「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有威有德,因為中國當時力量強大,當時經濟力量也強大,對各地有威有德,四方賓服,明朝的中國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明史》上說:「至其季年」,說到了明成祖的晚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命而入貢者迨三十國」,就是30多個國家都來朝貢,「幅員之廣,遠邁漢唐」。就是它的范圍的廣泛比漢朝、唐朝大得多,「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真是興盛得不得了。

Ⅳ 紀錄片《天地玄黃》觀後感

[《天地玄黃》紀錄片觀後感]這是我看過的最奇怪,也是最經典的紀錄片,整個影片過程中沒有一句對白,只有屏幕下方寥寥幾個字對場景拍攝地點的說明,可是卻是那麼震撼人心,當你在回味南美印第安風情的時候,畫面卻把你帶進了日本京都的浴室,印第安居民身上的圖騰花紋瞬間化為相撲選手背後的刺青,雖然跳躍卻發人深省,堪稱紀錄片之影片通過記錄我們身處的地球上的各種場景,把我的思緒帶進那悠悠長空,《天地玄黃》紀錄片觀後感。開場用大場景,全景方式呈現了全球各地最為壯麗的大自然的奇跡,從世界屋脊融化的雪水流到得克薩斯的拱石國家公園,從熱帶雨林隨著季風飄向埃及法老的金字塔,用了30分鍾左右的篇幅讓我經歷了阿根廷的瀑布之水沖洗,阿富汗風沙的吹凌,夏威夷火山的炙烤和澳大利亞埃爾斯岩烈日的威靈。內容涵蓋了7大洲40多個地區的70多個奇觀,可以說如果做為世界旅遊參考的話,沒有比這部影片記錄更全的了。
之後鏡頭逐步轉向人類社會,用熱帶雨林的茂密對比香港九龍的鋼筋水泥森林,用成群結對遷徙的昆蟲大軍對比日本涉谷站路口的人群,用全自動養雞場中在流水線上蠢蠢而動的鵝黃色的小雞對比美國紐約派克大街上車流,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突兀有不失緊密聯系,讓人深思。
當鏡頭再一次轉移,我看到了衣索比亞的彈葯庫,科威特號稱死亡公路的81號公路和熊熊燃燒的油田大火,波蘭的集中營和印尼的政治犯牢獄,最後在滿牆猶太人的死亡照片和成堆的人類顱骨中結束了這段令人觸目驚心的歷程,觀後感《《天地玄黃》紀錄片觀後感》。
影片在結尾的部分用了20分鍾左右的時間記錄了人類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創造的偉大奇跡,有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哭牆,有沙特王國聖地麥加的克爾白神殿,有伊朗的波斯波利斯(古波斯帝國都城遺址),有日本京都的龍安寺,最後回到大自然巍峨雄壯的山景。
看完影片,我靜靜的躺在床上回想那一幕幕動人心魄的場景,影片導演用世界各地畫面給我們傳遞了怎樣的信息?那壯麗雄偉的自然景觀、人類社會的萌動、戰爭中無辜死亡的平民,狂熱的宗教儀式等等……猛然間我醒悟了。
大自然用它博大的胸懷孕育了人類這個無所不能的生物,賦予我們靈性,賦予我們資源,賦予我們生存的空間,我們的一切都來源於它。可是人類用最惡劣的方式回報自然,砍伐樹木,盲目發展工業,用鋼筋水泥代替了充滿綠色生機的森林,用戰爭中巨大的彈坑給大地添上累累傷痕,為了一己之私點燃油田,那燃燒的是自然母親的血液啊。終於有些人悔悟了,發現自己失去了生存的目的,盲目中宗教給了他們信仰,可是他崇拜的卻是幻無邊際的對象,雖然在精神上找到寄託,但卻無法彌補已經造成的過失,狂熱的後果是給地球增加了更重的負擔。當我們放眼未來,大地將還是如此恢弘,受到懲罰的最終還是人類自己。

Ⅳ 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沙丘「聖墓山」是怎樣形成的

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陸性氣候,風沙強烈,溫度變化大,全年降水少。這兒風沙活動頻繁,沙丘形態奇特,最奇妙的是有兩座紅白分明的沙丘,名聖墓山。山頂經過風的侵蝕而形成了一朵大蘑菇的形狀。由於地殼的升降運動,紅砂岩和白石膏構成的沉積岩露出地面,形成紅白鮮明的景觀。

Ⅵ 聖墓教堂的建立有什麼意義

聖墓教堂建於335年,為古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親海倫娜太後在耶穌墓地所建,是基督教的聖跡之一。而對於猶太教來說,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王完成大衛時開始營建的宮殿和神廟,擴建了城市,並在安錫山上建造猶太教聖殿,奠定了作為宗教中心的神聖地位。

Ⅶ 伊斯蘭教中的蘇菲派

一個穆斯林要成為蘇菲派教徒,他就必須加入蘇菲派一個叫 tariqah 的修道會,還要服從一個 pir (大師) ,正如我們已經提過的。只有當這位大師給這位門徒穿上一件 khirqah - 一種吸收他入修道會的長 袍,他才正式成為了一個被認可的蘇菲派,然後他才能夠開始有效的朝拜,通過不同的階段達到與真主結合的 目的。

因此,每當一個無名的苦修僧進入一座修道院裡面或希望結交蘇菲派的一個同伴,他們會問他: 「哪 一位 Pir 大師教導你?」 以及 「你從誰的手裡接受這件 khirqa 的?」 蘇菲派認為這兩個問題是最重要的 ,除此之外不承認任何關系。他們不允許任何人與他們結交,除非他能夠向他們證明自己是透過這兩點直接地 聯繫到一位完全可信任的 Pir 大師。 (尼科爾森,對伊斯蘭神秘主義的研究,23頁)

新接納一個門徒加入這個特殊的修道會的盟約稱為 bay'ah ,這個盟約使他歸於他的主人以及來自這位 主人自己的一系列 ( silsilah ) 勢力 ( barakah ) 和權威 (類似藉著一次次的按手授予羅馬天主教神 父的 「使徒權力」 ,而羅馬天主教稱這種授權可以追溯到西門彼得那個時代)。

蘇菲派教徒開頭的經歷並不像一個真正基督徒的重生經歷。因為基督徒雖然曾經從肉身生,如今卻是從 聖靈生,與神 (真主) 建立了一種新的關系,並且認識他,得以在聖靈里與神(真主) 聯合,發展這種關系 。但是蘇菲派真正追求的只是 「去意識一個人從永恆 ( azal ) 就已經有的身份,人之前對此不認識,直到 他經歷了轉化」(奈斯爾,活力的蘇菲派,7頁) 。

蘇菲派的主要修道會有∶ Suhrawardiyya ( 由 as-Suhrawardi 創立) 、 Qadiriyya (歸因於蘇菲 派最著名的人物 Abl Qadir al-Jilani ) 、 Chishtiyya (它的大師 Mu'iniddin Chishti 葬在印度的 Ajmer ) 、 Shadhiliyya 和 Mawlawiyya (由 Jalaluddin Rumi 創立的一個土耳其修道會,他被葬在土耳其 的 Konya ) 、以及 Naqshabandiyya (它在伊朗和亞洲的其他國家是顯著的)

Ⅷ 伊朗伊斯蘭教的伊朗什葉派

在伊朗穆斯林中,什葉派占總人數的95%以上,其中十二伊瑪目派佔85%以上,其餘為伊斯瑪儀派、栽德派、巴哈派和巴布派。十二伊瑪目派穆斯林在教法上分別遵奉烏蘇勒派(佔80%)和艾赫巴里派(佔20%)。遜尼派約占穆斯林總數的5%,主要是庫爾德人、阿拉伯人和土克曼人等。在教法上,遜尼派穆斯林分屬於沙斐儀教法學派(佔60%)和哈乃斐教法學派(佔40%),國家在首都德黑蘭和各省設立宗教法庭,由教法官執掌,依教法裁決民事及有關宗教的案件。烏萊瑪(即宗教學者)階層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各級政府的主要官員大多由高級烏萊瑪擔任。全國有8萬多座清真寺。清真寺、聖墓均有大量瓦克夫土地及不動產,宗教課稅為宗教基金的主要來源。宗教教育分為三級:初級教育一般在清真寺中招收兒童,學習波斯文經典和普通知識,中等教育在所設的各種專科宗教學校中進行,培養中級宗教職業者,在庫姆、馬什哈德兩聖地和伊斯法罕設有高等伊斯蘭經學院,培養高級公職宗教職業者和政府官員。烏萊瑪的高級職稱(如阿亞圖拉)由庫姆伊斯蘭經學院的最高長老委員會授予。伊朗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出版有大量伊斯蘭經籍和期刊。伊朗為「伊斯蘭會議組織」、「伊斯蘭世界聯盟」、「世界伊斯蘭大會」的成員國。

Ⅸ 西亞重要城市及其概況

巴格達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省省會,伊斯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舊譯「報達」、「八哈塔」。位於國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兩岸,距幼發拉底河僅30多公里。面積860平方公里,人口530萬(1988)。

德黑蘭
伊朗首都,位於伊朗中部偏北,坐落在遼闊的伊朗高原北緣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市區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東、西、北三面為厄爾布爾士山脈和成弧形狀的丘陵環繞。

利雅得
沙烏地阿拉伯的首都和中央省首府,它坐落在阿拉伯半島中部哈尼法谷地平原上,海拔520米。城市人口達150萬,是全國第一大城市。1818年起即成為沙特王國首都。1932年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首都,隨石油收入增加而改建成為現代化城市。城中心8平方公里為「納綏里耶區」,是國王與王室居住的特區,由數十幢宮殿、數百所別墅和花園組成。

多哈
也叫貝達,是卡達國首都,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北面一個小半島的東部沿海,波斯灣著名的海港,是卡達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國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也是全國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人口約20萬,佔全國人口的80%,其中大部分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講阿拉伯語。原為一漁港與採珠船集中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本國石油業的發展而繁榮。已建有深水港、海水淡化廠、塑料製品廠、鋼鐵廠、電站與國際機場。居民中有許多為油田工作人員。

麥加
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它坐落在沙烏地阿拉伯西部賽拉特山區一條狹窄的山谷里,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三十多萬。這里四周群山環抱,層巒起伏,景色壯麗。麥加是伊斯蘭教第一聖城,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省省會。位於西部賽拉特山地中段易卜拉欣涸河的峽谷中。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36.7萬(1983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於公元570年誕生於此。以後成為伊斯蘭教中心和商業中心。1925年歸屬沙烏地阿拉伯,現由穆罕默德後裔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來麥加朝聖的穆斯林人數迅速增加,僅來自國外的即達60-100萬人。主要聖地為該城中心的聖寺克爾白(見「聖寺」條),郊區聖地有阿賴法特山、希拉山、索爾山與米那村等。

大馬士革
敘利亞的首都,位於安提黎巴山山麓,巴拉達河和阿瓦什河的匯合處,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阿拉伯語為國語。大馬士革是一座有4000年歷史的美麗古城,從古老的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塞爾柱帝國,阿拉伯帝國,花刺子模,伊兒汗國,到帖木兒帝國時代,大馬士革一直被譽為「天國里的城市」。悠久的歷史使它留下了神奇的傳說和眾多的古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給它帶來了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生動景象。

耶路撒冷
位於近東黎凡特地區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於猶大山地,介於地中海與死海之間。巴勒斯坦地區中部城市,世界聞名的古城。人口44.7萬(1984),居民主要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相傳公元前十世紀,以色列的大衛王曾在此築城建都。為巴勒斯坦最大城市。位於猶地亞山區頂部,海拔790米。是古代宗教活動中心之一。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分別根據自己的宗教傳說,都奉該城為聖地。城圈面積約1平方公里,劃為4個區。東部為穆斯林區,包括著名的神廟區,神廟區的聖地有摩哩山的岩頂(伊斯蘭教、猶太教)及岩頂上的聖殿(伊斯蘭教)、阿克薩清真寺、哭牆(猶太教)。西北部為基督教區,有基督教的聖墓教堂。西南部為亞美尼亞區。南部為猶太教區。城西南面的錫安山為猶太教又一重要聖地。城東的橄欖山有基督教與猶太教聖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由聯合國管理,1948-1949年以色列佔領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了新市區,約旦則佔領城東舊區。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佔領了整個耶路撒冷。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宣布定都於此。市區面積109平方公里,大部在城圈以西。主要工業有金剛石琢磨、傢具、制葯、化學葯劑、製鞋、鉛筆、紡織與服裝(斗篷)等。旅遊(包括朝聖)業甚盛。耶路撒冷是以色列自1950年以來的首都,該國的總統府、大部分政府機關、最高法院和國會均位於該市。1980年,以色列國會立法確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大多數國家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認為該市的最終地位尚未確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談判決定。多數國家都將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將是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因此,今天耶路撒冷仍然是阿以沖突的中心。

科威特城,科威特首都。有人口38萬(2000年)

閱讀全文

與伊朗的聖墓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原油寶穿倉中國兜底虧多少 瀏覽:665
印度到底有多少種動植物 瀏覽:309
伊朗核原料什麼時候能恢復 瀏覽:676
義大利扎扎現在在哪裡踢球 瀏覽:871
印尼巴士怎麼快速賺錢 瀏覽:910
義大利的牌子有哪些牌子好 瀏覽:546
印度尼幣價格多少錢 瀏覽:373
臨汾哪個超市有義大利面 瀏覽:757
英國買鞋為什麼便宜 瀏覽:208
sabbia義大利文什麼意思 瀏覽:286
2021年英國冬天冷到多少度 瀏覽:701
美國為什麼暗殺伊朗名將 瀏覽:660
印度的1000磅等於多少美元 瀏覽:26
為什麼伊朗軍艦被擊落 瀏覽:718
伊朗高原為什麼叫伊朗高原 瀏覽:21
印度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30
印度小葉紫檀龍龜多少克 瀏覽:183
活著就是奮斗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85
印尼半年簽證是什麼簽證 瀏覽:759
去伊朗買什麼機票最好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