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門的事出有因
里根政府為何竟同被他們稱為「邪惡之國」的伊朗打起了交道?而伊朗又如何接受了「大撒旦」的橄欖枝?說來話長。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曾經繁華一時,如今卻成了世界聞名的恐怖之都。各派不同的政治和宗教組織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在這里進行著激烈的較量,炮戰,槍戰,暗殺,綁架,劫持飛機等等恐怖事件層出不窮。矛盾的焦點是阿拉伯民族與以色列的激烈沖突,而美國長期執行一條縱容偏袒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的擴張的政策,激起了阿拉伯人對美國的仇恨,自然,美國人成了某些阿拉伯激進組織搞恐怖主義活動的活靶子。
1984年3月,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一等秘書,中央情報局貝魯特站站長巴克利遭綁架。此後一年多內,又先後有6名美國人遭到綁架,釀成了使里根政府傷透腦筋的人質危機。綁架者向美國政府提出了釋放人質的 3 個條件,即釋放1983年因參與策劃和襲擊美國駐科威特大使館而被科政府投入監獄的17名囚犯;美政府對以色列施加壓力,釋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軍關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貸款,開發南黎巴嫩。綁架者揚言,美政府若不答應其條件,人質將被逐個處決。
人質危機引起了美國國內各界的嚴重關注。里根政府一方面聲稱要作出強硬反應,拒絕與恐怖主義者妥協;一方面又絞盡腦汁尋求人質獲釋的途徑,但收效甚微,時間越拖越久。綁架者似乎不耐煩了,他們說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綁架一年多後,巴克利的屍體出現在照片上。
里根總統在處理人質危機問題上的無所作為引起國內輿論的強烈不滿,一些國會議員和新聞記者紛紛抨擊政府「遺棄」人質。此時美國正值中期選舉的前夕,執政的共和黨內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盡快想出辦法,以緩解輿論壓力,增強共和黨人的選舉資本。內外交困,里根寢食難安。
真是沒有辦法嗎?不是。在美國政府為人質釋放所作的種種努力中,他們發現,要找到一個既不答應綁架者提出的條件而又能使人質獲釋的辦法,那就不能不與美國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為伊朗對綁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響。這一發現使美國政府啼笑皆非。
正當里根政府苦惱之際,1985年8月,從貝魯特和海牙國際法院傳來了信息:伊朗政府內部至少有一個派別的人對恢復同美國接觸感興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國坐在談判桌前。這一消息使白宮格外興奮,里根當即召集國務卿舒爾茨,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法蘭、國防部長溫伯格和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等進行緊急磋商。里根認為,應該接住德黑蘭拋出的紅線,同伊朗談判不僅可以為人質獲釋帶來希望,而且還能著眼於今後,即寄希望於霍梅尼之後,使美國「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復關系,對於美國搞活它在整個中東地區的一盤棋是有巨大好處的。
而伊朗這方面,由於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國庫空虛,武器不足,經濟上處於困境,國際上處於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與美國做交易的願望。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議長拉夫桑賈尼為首的溫和派的主張,並得到了最高領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說:「如果我們走一步,大撒旦就會走100步!」
在經過一番爭論之後,興致勃勃的里根最後拍板:立即進行美伊秘密接觸。這一任務交給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具體承辦。另有報道說,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麥克法蘭擬定的計劃,通過以色列向伊朗供應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關系,使伊朗幫助釋放美國人質。該項計劃由麥克法蘭和其助手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諾思中校具體負責。
在這場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奮勇地承擔了掮客的角色。「摩薩特」特務,軍人商雅各布・尼姆羅迪曾作為美國的代表,同伊朗實業家馬努赫爾・古爾巴尼薩爾商談具體交易辦法。1985年夏,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邁克爾・萊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歐洲某地會見了古爾巴尼薩爾。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員向麥克法蘭轉達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國能向伊朗運送一飛機軍火,伊朗將在一天內幫助釋放一名美國人質。麥克法蘭當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辭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後,麥克法蘭仍繼續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親赴德黑蘭,釘下以後爆發「伊朗門」事件的楔子。經過多次秘密接觸,雙方終於達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後兩次租用DC—8型運輸機滿載「陶」式反坦克導彈,飛機零部件和彈葯飛抵德黑蘭,同期,美國人質本傑明・韋爾獲釋,美國人終於嘗到了甜頭。9月14日,里根打電話給佩雷斯,對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謝。就在此時,白宮幕僚們在是否繼續進行美伊交易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吵。以舒爾茨,溫伯格為首的一方,主張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凱西和新上任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波因德克斯特為首的另一方則認為,如果需要的話,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雙方毫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里根為調和雙方矛盾,表示暫時停止與伊朗的接觸。美伊一度回到互不來往的狀態。
但是,問題並未解決、人質危機又緊迫起來,並嚴重地影響美國的中期選舉。里根權衡再三,終於下令恢復美伊軍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國先後兩次給伊朗運送了軍火,美國人質詹森、雅各布森先後獲釋。參議員邦伯斯估計,美伊軍火交易總額可達1億美元以上。
㈡ 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㈢ 義大利多所監獄因疫情發生暴動,為何他們不效仿伊朗先釋放囚犯
義大利監獄裡面發生暴動,不是為別的,就是因為在這種特殊時期禁止探親。就因為這事兒監獄裡面的,和監獄外面的感覺就好像受到了莫大的侵犯,甚至因為這事還跟人權組織扯上了關系。
對於疫情,許多義大利人不以為然,他們還認為這個新型冠狀性病毒是跟流感一樣小事,不戴口罩都是小事,在這種大規模的疫情下,還在爭論犯罪人員的人權問題,不知該說佛系還是無知了。
㈣ 伊朗原本是個開放的國家,為何近些年處處在限制
這都是和當時當政的人有關。在巴列維王朝時期禁止佩戴頭巾,如果碰到你佩戴那麼會直接把你的頭巾撕去。而在共和國時期,伊朗又認為必須完全的遵守宗教的制度,所以很多地方都會限制,特別是對女性限制更甚。
伊朗近些年一直在處處限制還是和他們全國都尊崇宗教有關,有人說伊朗本來會進入發達國家,但是現在卻成了國家的退步。或許伊朗當局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公眾徹底的服從與他們,用宗教的思想讓伊朗的人們不會也不敢興起別的念頭。
㈤ 伊朗暫放囚犯會對現在的局面有利嘛
出來會很多人打架,最後還是。
㈥ 伊朗監獄為什麼規定處女不能被執行死刑
說起伊朗大家想起的肯定是古波斯,沒錯它的前身就是波斯古國。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
伊朗,全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是中東國家,位於亞洲西部。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彷彿與這個世界相脫俗一樣,與世界格格不入。伊朗法律規定處女不能處死刑,但這難不倒聰明的伊朗公僕,對於想殺的處女,只要在行刑前夜由獄卒幫她破身,使她變成「非處女」,然後再行處決,這就繞過了法律上的難題。伊朗一個獄卒18歲時被選當破身人。據他說,這些處女對破身比行刑還怕,常拚命反抗,哀號慘叫,個別烈女需在食物中摻加催眠葯才能行事。
關於這個法律,跟伊朗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系,大家都知道,地位平等對伊朗婦女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根據伊斯蘭教法,她們並非成熟的國家公民,所有重要的決定必須由其父親或者是丈夫做出。作為成年人,伊朗婦女在做決定的時候經常是必須與自己的丈夫坐下來商量。婦女婚後能否出去工作,完全由其丈夫來決定。還有住在什麼地方,甚至連自己的妻子能否出國或者是離開某個城市,都取決於丈夫的態度。
㈦ 胡賽武裝為什麼釋放大量戰俘,聲援伊朗
胡塞武裝釋放人質,原因是很多的,但主要有以下幾點,戰俘太多,胡塞武裝是很厲害的,展現自己的人道主義來籠絡人心,以及聲援伊朗。因此才會釋放大量的戰俘。
胡賽釋放戰俘,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單單針對這件事情本身來說,還是十分值得贊賞的。這是胡賽在人道主義路上的一個里程碑,但是在解決其他問題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㈧ 伊朗開建「火神山」醫院,他們的火神山醫院是怎樣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環境下,伊朗國內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呈爆發式增長,速度之快,讓政府措不及防,疫情嚴重程度甚至超過了韓國。上周新聞所述,許多議員都紛紛被感染了,需要在家中自行隔離。那位女副總統甚至因患新冠肺炎而醫治無效去世。
情況之嚴峻不容與再拖延半刻,作為友鄰,中國將自己的對抗新款肺炎的經驗用在了幫助伊朗上,組成了專家和團隊親赴伊朗,指導他們對抗肺炎,並帶去了關鍵的醫療物資和設備。
而疫情也在伊朗的監獄內部蔓延,而監獄是完全密封的環境,要阻止這一現象的發生,政府決定先釋放五萬左右的囚犯,必須是核酸試劑測試為陰性,而且需服刑年數在五年之下,希望這一舉措能夠暫時緩解伊朗監獄內部的爆發的疫情。
清鎮的患者被要求在家自行隔離,而目前伊朗也很缺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所有用來防治的醫療物資,中國也在竭盡所能的援助伊朗的不同物資需求,一起共度難關,希望疫情可以盡早過去。
㈨ 為什麼西方國家犯罪率那麼高
在發達國家行列中,美國的暴力犯罪尤其是使用槍支實施暴力和兇殺的犯罪率一直都高於其他發達國家。2007年平均每10萬人有5.6名兇手,這一數據是鄰國加拿大的三倍。美國的兇殺率於1991年到1999年增長了42%,目前形勢大體穩定。因此槍支擁有權也成為美國政治辯論中的一大話題。根據美國財政部下屬的「煙酒和火器管理局」 1998年統計:約有2.35億多支槍械流散在民間,其中步槍約有7300萬支,手槍6600萬支,獵槍6200萬支。全國平均有槍的家庭接近半數,在美國南部是70%的家庭有槍。
美國擁有全球最高記錄的監禁率和最多的囚犯數。2008年初有超過230萬人處於監禁中,幾乎每100名成年人就有超過1人被關押。2006年美國的關押率是波蘭的三倍,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最高的國家。這一現象主要歸因於美國聯邦的司法判決指導方針和針對毒品犯罪的政策,比如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涉及金額很小的毒品交易而入獄。
盡管截至2009年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家已經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廢止了死刑,但目前美國針對一些特定犯罪(通常是一級謀殺罪)保留死刑,截至2011年還有34個州保留死刑。而要判處一個罪犯的死刑,其司法程序非常繁瑣,為了減少冤假錯案和確保死囚的各項權利,美國投入了巨額的司法成本。據悉,一個檢察官要最終勝訴一件死刑案,其花費將高達50萬美元以上。近年來,在國內外人權組織的壓力下,美國的死刑適用呈明顯下降的趨勢,2006年,美國實施死刑的數量居全球第六,位列中國、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和蘇丹之後。自1976年到目前已有1000多名美國罪犯接受了死刑
㈩ 疫情爆發半個月,治癒率30% ,伊朗的新冠治癒率為何能遠超西方國家
疫情爆發伊朗治癒率遠超西方國家,主要因為伊朗醫療水平高,整體國民體質高,再加上領導的心理戰術加實際管控,這些都是伊朗治癒率高的原因。
第三點就是伊朗政府對些疫情採取了積極的管控,最讓人佩服的是,他們國家竟然有勇氣釋放七萬名囚犯,這可是其它國家都沒有先例的,非常公平的維護了人權。在醫院方也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去醫治就診病人,更厲害的是為了安撫百姓,消除恐慌,有消息稱伊朗還採取了先是延緩申報治癒人數,等到過幾天就會申報好多治癒的人,這也是一種策略。我之前每天都會看大數據,天天看著增長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增加,我也會非常恐慌,如伊朗真用了這種緩報的方法,也是很聰明的,畢竟面對困境有個好心態是很必要的,只有你有信念能抗過去才會有希望抗過去。
真心希望疫情早點過去,讓大家恢復往日平和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