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平方公里擠著60萬人,千人共用一個廁所,亞洲最大貧民窟在哪
亞洲最大貧民窟位於印度的孟買,孟買對於印度是個很重要的城市,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可是也存在著一片令人咋舌的貧民窟,這裡面積很小,僅兩平方公里,可是卻居住著近一百萬的人口,居住的房間沒有衛生巾,整片區域就數十個公共的衛生間,上千人共同使用,其排水系統還不完善,可以想像這是有多麼的臟亂差。
貧民窟的問題反映的是印度不完善的政治體系,人民始終是國家的根基,若是人民沒辦法得到平等的對待,何來國家安定繁榮,要想國家真正強大起來,就要從這些受苦受難的人民入手,不能放任不管,任由這個貧民窟日漸擠入更多的人。社會遲早會被這樣的現象擊垮,印度很多電影也在放映這個問題,都是希望印度政府能有一些舉措和行動。
⑵ 孟買上百萬人的貧民窟生活面積僅1.75平方公里,為什麼他們不搬家遷移
孟買上百萬人的貧民窟生活面積僅1.75平方公里他們不搬家遷移的原因很簡單:他們已經習慣了自己那樣的生活,他們已經對那樣的生活妥協了。來到印度,孟買繁華的市中心有一個叫做達哈維的城中村,它是亞洲最大最與眾不同的貧民窟。它的面積僅1.75平方公里,裡面卻居住著百萬貧民,可能我們第一次聽到這個數字感覺很震驚。
這可能就是印度的神器之處吧,貧民窟達拉維正是體現印度兩極分化中存在奇異平衡的極佳典型,來自不同地域、 宗教、 種姓, 從事不同職業的人群擠在一個如此狹小的空間卻能和平相處。這個貧民窟就是印度孟買的第二張臉,印度富豪的摩天大樓豪宅與亞洲第一大的貧民窟共存。
畢竟,再窮再破也是自己的家和容身之所,自然沒有人願意離開了。
⑶ 亞洲最大貧民窟,這里住著的人都是來自哪裡
亞洲最大的貧民窟的人大多數都是低收入人群和其他城市來此謀生的人群,孤兒,流浪漢。也有許多不法分子。
⑷ 除了巴西平民窟,世界其他四大貧民窟分別在哪裡呢
世界四大貧民窟除了巴西平民窟,還有墨西哥貧民窟、印度貧民窟和已經消失的香港九龍城寨。
01、四大貧民窟之一墨西哥貧民窟
我們都知道巴西平民窟,可是你知道還知道世界上還有哪些貧民窟呢?不要著急,接著往下看,比如墨西哥城的貧民窟。而墨西哥城的貧民窟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貧民窟之一,千萬不要拿自己小命開玩笑,能不去就不去。
加上墨西哥城的貧民窟是非常容易誤闖,這個地方跟富人區連在一起,一不下心就誤闖了,因此到了墨西哥城不要亂走,不然你會分分鍾鍾遇到一群拿刀搶劫的人。最關鍵的是你報警都沒有用,這個地區幾乎已經變成無政府管理地區之一。
而且九龍城寨面積不大,可是硬生生在2萬多平米上住了五萬多人,堪稱世界上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區。加上九龍城寨原本就是違建,裡面住的人利用自身的智慧把九龍城寨經營成現代化,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如賭場、工廠等等,簡直可以說是犯罪的最佳地區之一。不過香港九龍城寨在後面被拆除改建為公園,從此香港九龍城寨變成只能在電影上看到的傳說。
⑸ 你所知道的最混亂的地區是哪裡
我知道最混亂的地區是西半球加勒比海的島國海地堪, 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的索萊伊區, 大量貧困的外來移民聚集於此, 形成了一個無政府管制的貧民窟, 這里是暴力犯罪的策源地, 不僅看不到任何公共設施, 更談不上教育。
⑹ 美國的的窮人區是哪裡
美國的貧民窟在皇後區、布魯克林區、哈萊姆和布朗士區均有。其中紐約市的哈萊姆和布魯克林就是有名的貧民住宅區,住的大都是收入不高的人。
貧民區和富人區對美國人造成的影響: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7日報道,就像家庭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一樣,一個美國人所居住的地方可以對他們未來的機遇產生巨大影響。例如,居住在加州舊金山的美國人與居住在密歇根底特律的美國人相比差別顯而易見。在舊金山,25到54歲之間的適齡工作人口中,有82%人有工作,但是在底特律這一比例卻只有68%;舊金山的貧困率為12.5%
美國東北地區自198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美國最富裕發達地區,與此同時,美國西海岸特別是舊金山周圍也是一片蓬勃興旺的景象。例如,加州的橙縣家庭平均收入可以達到78150美元,貧困率為8%,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83歲。
相比而言,美國收入較低的南部和西南地區差距巨大。比如,新奧爾良居民的家庭平均收入為37500美元,貧困率為26%,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6歲,而且這種差距已經持續了幾十年。
造成這種巨大差別的主要原因在哪裡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教育程度,因為那些高中和大學畢業率低的地方往往發展滯後。以底特律為例,那裡的居民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只佔30%,而舊金山則是55%。
此外,美國鄉村社區在這方面也表現不佳,但石油和天然氣產地除外,比如北達科他州的威廉斯縣。
(6)伊朗的貧民窟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消費者財務狀況調查報告》每3年發布1次,報告調查了超過6200個美國家庭的收入、股票、養老基金賬戶、房屋和汽車等資產。報告還顯示,美國民眾收入差距繼續拉大,呈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收入排名前1%的人其財富佔比達到居民財富總額的24%,創歷史新高。近年來,股市大漲、高端地產市場繁榮都讓美國最有錢的群體賺得盆滿缽滿。而低收入者的財富佔比卻不斷下滑,2016年美國90%家庭的財富佔全國的比例首次低於50%,美國多數人的財富比例持續下降。
美聯儲的報告還顯示,隨著經濟好轉,就業率上升,持有高中以下文憑的非洲裔、拉美裔人群所擁有的財產有所增加,不過絕對數仍然很低,只佔到白人家庭的1/10。
⑺ 描述下貧民窟的情況,人們的日常生活,居住環境等
從19世紀20年代首次出現開始,貧民窟(slumdog)一詞一直用來指最惡劣的住房條件、最不衛生的環境。貧民窟是包括犯罪、賣淫和吸毒在內的邊際活動的避難所,是有可能造成多種傳染病肆虐城市地區的傳染源,是一個和正直、健康毫不相乾的地方。今天,"貧民窟"這個統稱詞所指不明確,帶有貶義。這個詞有多層意思。在指更敏感的、政治上正確、學術上嚴格的意義時,很少用這個詞。但是在發展中國家,這個詞不再像最初時那樣具有貶義,而僅僅是指狀況比較差的或是非正式的住房。
在報告中,"貧民窟"一詞指各種低收入住區和糟糕的人類居住條件。貧民窟的定義簡單講就是"以低於標準的住房和貧窮為特徵的人口稠密的城市區域。"這樣直截了當地描述反映了貧民窟的主要的實體和社會特徵,但在這個骨架之上還需要添些內容。
傳統意義上講,貧民窟曾經是高尚的住宅區,甚至是人們嚮往的地方。但是,在原來的住戶搬到城市裡的新區和條件更好的地區後,貧民窟就江河日下了。漸漸地,房子在細分後租給了低收入的人,原來的房子的狀況也越來越差了。
現在,貧民窟里的非正式建築非常多。貧民窟也迅速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貧困的最顯著表現。貧民窟有許多不同的稱謂,住房所有權的安排也各有不同。在所有的貧民窟,建築從最簡易的窩棚到永久性的建築一應俱全,有的房子的狀況甚至好到讓人驚奇。但是,大多數貧民窟都是缺少凈水、缺電、衛生設施和其他基本服務。
目前,貧民窟可以分為兩大類--"希望的貧民窟"和"絕望的貧民窟"。第一類指有上升勢頭的居住區,大體上房子都較新,通常還是自建的。這類貧民窟近來或目前在開發中,進行了改造和修護。第二類指"走下坡路"的社區,環境狀況和服務水平都似乎不可避免地惡化。糟糕的是,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的貧民窟的歷史證明,缺少了適當的政府幹預,希望的貧民窟會輕易地墮落成絕望的貧民窟。這種不斷自我強化的墮落過程可以持續很長時間。
近來,一個聯合國專家組向決策者和各國際機構推薦了專家們認為對貧民窟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定義"。這個定義旨在使主要針對貧民窟居民面對的物質和法律問題的改善計劃定位更加准確。這些專家認為,貧民窟是一個在不同程度上顯現以下特徵的地區:
·安全用水不足
·衛生設施和其它基礎設施不足
·住房建築結構差
·人口過密
·居住權沒有保障 提出以上特徵,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這些特徵是可以計量的,可以用來評測到2020年顯著改善至少一億貧民窟居民的生活這一千年發展目標的發展進度。 貧民窟為什麼存在?
雖然給貧民窟下了定義,"貧民窟為什麼存在?"的問題依然存在。貧民窟產生是因為許多因素的作用。貧民窟永久存在也是因為大量因素的作用。在這些因素中,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遷移、城市貧困和不平等加劇、居住權沒有保障、全球化都導致貧民窟產生並繼續存在。
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遷移--從20世紀50年代起,發展中國家農業人口的比例已下降了20%到30%。貧困的城市外來人口大都是從農村自願來到城市的,目的是為了發掘真實存在的或是設想存在的經濟機會。一部分經濟機會是城市非正規部門的發展帶來的。市中心許多大型非正規和非法居住區的增長就顯著地體現了非正規部門的發展。在許多城市中,非正規部門就業人口佔到全市就業人口的60%之多,通過提供產品和服務,非正規部門會很好地滿足同樣多的公民的需求。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非農業就業人口的78%從業於非正規部門,創造佔42%的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地區90%以上的額外就業機會在今後10年將產生於非正規部門的小型企業中。同時期,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城市正規部門的就業市場鮮有增長,甚至是在萎縮。結果,非正規部門呈爆炸性增長,隨之而來的還有貧困和貧民窟的迅速發展。
政治沖突也會推動城市移民,不僅是在國內,還會跨越國界。在安哥拉和莫三比克,內戰迫使許多農村居民逃向相對安全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城市化。在20世紀80年代,約450萬莫三比克人遷到城市地區。
聯合國人居署預計,到2030年,非洲將不再是一個遍布農村的大洲,因為半數以上的人口將是在城鎮中--這一切轉變不過是用了一代人的時間。
但是,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遷移,不僅限於非洲。在過去40年,拉美經歷了迅速城市化的進程,目前,75%的人口住在城市地區。亞洲人口佔全球人口的80%,也在經歷城市化。目前36%的亞洲人住在城市。世界上某些最大的城市,例如孟買、加爾各答、曼谷,人口超過1000萬,其中1/3到1/2人口住在貧民窟。
大量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遷移加速了貧民窟的形成。城市規劃和管理體系難以應付大量人口湧入。
貧困和不平等--目前,全球約50%人口住在城市地區,32%住在貧民窟,43%住在發展中國家的貧民窟。重要的是要記住,雖然這些人不是都住在城市貧民窟里,但是,目前全球50%的人,每天生活費不足兩美元。聯合國人居署報告發現,"扶貧的效率讓人失望,有兩大原因。許多最貧窮的國家經濟增長極小;不平等狀況持續不斷,阻礙窮人參與促進經濟增長。
雖然對全球城市貧困問題沒有可靠的評測,普遍認為目前城市地區的貧困狀況少於農村地區。但是,現在全球城市貧困人口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農村。在實施結構性調整計劃的發展中國家,大多數國家的城市貧困一直在加劇,結構性調整計劃經常對城市經濟增長、正式就業機會造成不利影響。城市地區貧困和營養不足的絕對人口正在增長。同樣,城市地區貧困和營養不良的人口在全局中所佔比例也在增長。總之,貧困正在向城市發展,這一過程現在稱之為"貧困城市化"。
居住權沒有保障--居住權缺乏保障是貧民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居住權沒有保障,貧民窟居民沒有辦法,也沒有動力去改善居住環境。居住權有保障經常是獲得包括信託、公共服務和就業機會在內的其他經濟和社會機會的前提條件。研究反復證明,在居民土地權、居住權有保障的貧民窟,不管是正式還是非正式的保障,社區發起的貧民窟改善項目有更大的可能得以實施,並且在實際上取得成功。
全球化--貧民窟的產生與經濟周期、國民收入分配發展趨勢密切相關。近年來,貧民窟產生也與國家經濟發展政策密切相關。報告發現,資本主義的周期性,相對低技術勞動力而言對高技術勞動力需求增長,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特別是經濟繁榮與蕭條的交替使不平等加劇,新增財富的分配也越來越不均--都造成貧民窟的顯著增長。
報告指出,過去,全球經濟體系在今日發達世界中的大城市製造了著名的貧民窟。現在,這一體系很有可能在發展中國家故伎重演。
⑻ 歐洲的哪些國家有貧民窟
每個國家都有貧民窟
⑼ 貧民窟是什麼意思
貧民窟(slum)一詞一直用來指最惡劣的住房條件、最不衛生的環境。貧民窟是包括犯罪、賣淫和吸毒在內的邊際活動的避難所,是有可能造成多種傳染病肆虐城市地區的傳染源,是一個和正直、健康毫不相乾的地方,印度和巴西有最大貧民窟。今天"貧民窟"這個統稱詞所指不明確,帶有貶義。但是在發展中國家,這個詞不再像最初時那樣具有貶義,而僅僅是指狀況比較差的或是非正式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