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門的再掀波瀾
1986年11月25日,華盛頓的晚秋使人覺得陣陣寒意,而此時的白宮東室內空氣悶熱、氣氛緊張。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早已在此恭候多時,似乎預感到今天的氣氛非同尋常。
不久,表情凝重的里根急步走上講台。他看了一眼鴉雀無聲的會場,然後慢條斯理地說,由於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波因德克斯特和他的副手諾思中校參與一起他一無所知和不能容忍的活動,他宣布接受波因德克斯特的辭職,並將諾思革職。他聲稱,這項活動未經他授權,直到11月24日他才獲悉此事。他說,「出了這樣的事,我很痛心。」 聽眾頓時屏住了氣息。
司法部長米斯也走上了講台,他宣布說,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周密調查後證實,美國向伊朗出售武器所得的款項,有1000至3000萬美元被國家安全委員會轉入尼加拉瓜反政府軍在瑞士銀行的賬戶,知情者是國家安全委員會副助理諾思中校,波因德克斯特也略知一二,但沒有設法制止。里根總統和中央情報局對此毫不知情。以色列參與了此事。 米斯的話一講完,會場上頓時一陣轟動,興奮的記者們一窩蜂地湧向電話,電傳機,爭先恐後地向世界報道這條爆炸性的新聞。
案情復雜化了,伊朗軍售案忽然演變成了「伊朗——尼加拉瓜反政府軍丑聞」,成為美國」自水門事件以來的最大轟動」。繞過國會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違反了武器控製法和國家安全法;以武器交換人質,與美國政府的政策相矛盾;而擅自挪用款項支援尼加拉瓜反政府軍,又直接違反了 1934年的博倫修正案。幾個問題相互交織,里根政府一錯再錯,使得案情更加撲朔迷離。
這時美國輿論界格外熱鬧,傳聞不斷,里根和他的政府面臨更嚴重的危機。美國ABC廣播網和《紐約時報》12月2日聯合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是50%以上的人認為里根知道轉移款項一事,三分之二的人認為里根在掩蓋事實,里根的支持率從1個月前的67%陡降至46%,下跌了21個百分點。新聞界則不斷提出對政府的信任危機,並表示要窮追不舍,提出一系列的疑點和問題逼迫政府回答。
里根知道了什麼?他是什麼時候知道的?這是問題的關鍵。伊朗官員於11月28日發表講話,威脅要公開麥克法蘭1986年秘訪德黑蘭期間與「白宮某人」通話的錄相帶,以示里根「欺騙美國民眾。」《紐約時報》12月8日進一步透露,麥克法蘭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證時說早在1985年8月里根就批准通過以色列向伊朗運送軍火,這與官方宣布的里根只是事後才知道的說法不符。12月7日和10日,眾議院議長奧尼爾和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委員會主席索拉茲分別表示,他們堅信里根總統知道軍售款項轉移一事。
內閣成員中有多少知情者?11月27日,白宮內部有人向新聞界透露,白宮辦公廳主任里甘早在1985年就得知美伊接觸,他對軍售款項轉移一事也了如指掌。里甘系裡根多年摯友,他陷進泥潭,里根豈能清白如故?11月28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犯罪小組委員會給司法部寫信,把副總統布希,白宮總管里甘,司法部長米斯,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及國防部長溫伯格等人,統統列入懷疑對象。
軍售款項到底轉向何方?按照司法部長米斯11月25日的說法,給尼加拉瓜反政府軍的錢是由以色列轉交的。但第二天以色列表示,所謂轉交行動與以色列「毫不相干」。尼加拉瓜反政府軍也斷然表示他們分文未收。《紐約時報》於12月2日披露,這筆錢還部分地轉給了安哥拉反政府軍和阿富汗游擊隊,而不象官方所說的僅限於尼反政府軍。12月14日,麻省的《洛維爾太陽報》又拋出一條爆炸性新聞,稱軍售款項中有多達500萬美元用來資助11月國會中期選舉中贊成援助尼反政府軍的保守派候選人。
諾思的能量真有那麼大嗎?在整個「伊朗門」事件中,奧利佛·諾思是個格外引人注目的人物。他1943年生於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1968年從安納波利斯海軍軍校畢業後,加入海軍陸戰隊,赴越南作戰。以其工作勤奮,認真負責,忠心耿耿而深受上級賞識。海軍陸戰隊司令曾稱諾思為「熱情先生」。里根也稱贊說:「他有良好的行為紀錄,他是國家英雄」。在越戰中,諾思獲得一枚銀星勛章和兩枚紫心勛章,朋友們稱他為「蘭博」。的確,諾思那鮮為人知的經歷同「蘭博」一樣充滿傳奇色彩。據說,有一次他被10名越軍包圍,當時他身上只帶著一把塑料叉子,情況十分危機,但最後諾思還是脫離險境,圓滿地完成了任務。1981年,諾思由海軍部長推薦,進入白宮工作。此後,他一直負有許多秘密使命,往往早晨在華盛頓,晚上則出現在歐洲某地追緝恐怖分子的現場!1985年10月,他參與策劃成功地攔截載有劫特義大利郵船「阿基萊・勞羅」號的恐怖分子的埃及飛機。
在伊朗門事件中,諾思一直是個關鍵性人物。他親自參加了同伊朗的交易,尋找出售武器的中間商,安排把出售武器所得款項存入瑞士銀行,並 9次親自指揮在尼加拉瓜境內空投補給。在美伊武器交易敗露後,諾思銷毀了大量有關文件。在被迫辭職後,他仍指使其女秘書霍爾到辦公室取出匆忙中未來得及處理的文件,忠心耿耿的霍爾把文件藏在靴子里和衣服里,躲過白宮警衛的檢查,帶出來予以銷毀,盡管諾思成績「顯赫」,但他只不過是個中校,那有這么大的膽量獨自製定並實施如此一項復雜的計劃?他銷毀文件的舉動是否有人指使?值得注意的是,諾思本人私下總對朋友發牢騷,說他所乾的一切都是「奉命行事」那麼,是誰下的命令?
隨著案情的深入,公眾的疑團越來越大。
㈡ 俄羅斯為什麼不敢賣先進武器給伊朗
俄羅斯不是不敢賣先進武器給伊朗,而是不太願意賣給伊朗。俄羅斯與伊朗的關系非常復雜,現階段是因為敘利亞問題與反美才有的共同立場。從俄羅斯的角度,並不願意看著伊朗在中東地區做大。再加上,俄羅斯必須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的武器禁運決議。到了2020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的武器禁運決議解除。出於共同反對美國中東戰略的立場,俄羅斯必然會出售給伊朗一批先進武器。強調一點,國與國之間沒有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這一點上,俄羅斯做得非常到位,利益至上。
蘇-57戰斗機
當然,俄羅斯與伊朗之間很難成為真正的盟友。從伊朗的角度,作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只會與什葉派國家成為盟友,其他國家最多隻能算是普通朋友而已。
㈢ 禁止向伊朗供應的7類規定的常規武器,是哪7類
1992年1月1日,聯合國秘書長根據第46屆聯大的第46/36L號決議在紐約設立《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冊》。
列入《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冊》的七大類常規武器如下:
1、作戰坦克系指履帶式或輪式自行推進的裝甲車輛,有高度越野機動性和高度自衛能力,空車自重至少為16.5噸,裝有高初速、可直接瞄準射擊、發射管口徑75毫米或75毫米以上的主炮。
2、 裝甲戰斗車系指履帶式或輪式自行推進、有裝甲保護、具有越野能力的車輛,或用於運載4人以上步兵分隊,或配備了一件口徑至少20毫米的武器,有的配備反坦克導彈發射器。
3、大口徑火炮系指各種加農炮、榴彈炮、加農榴彈炮、迫擊炮或齊射火箭系統,主要以間接瞄準射擊的火力攻擊地面目標,口徑不小於100毫米。
4、作戰飛機系指固定翼或後掠翼(指的是"可變後掠翼")飛機,其設計、裝備或經過改裝後,可使用導彈、非制導火箭、炸彈、航炮、機關炮或其他毀傷性武器攻擊目標,其中包括專門執行電子戰、壓制空防或偵察任務的上述飛機的變型機。初級教練機不包括在內,但按上述作戰飛機的性能進行設計、裝備或改裝的初級教練機需列入登記范圍。
5、攻擊直升機系指旋轉翼飛機,裝備齊全,可以使用反裝甲、空對地或空對空制導武器,並裝有上述武器所需的射擊控制和瞄準系統。
6、作戰艦艇系指標准排水量750噸或750噸以上,配備了供軍事用途的武器和裝備的水面艦艇和潛艇。通常,標准排水量500噸以上的水面艦艇通稱為艦,標准排水量500噸以下的水面艦艇通稱為艇,潛艇無論噸位大小習慣上均稱為艇。
7、導彈和導彈發射系統系指射程25千米或25千米以上的各類制導火箭、彈道導彈或巡航導彈,包括設計或改裝後可用以發射導彈的車輛、設備或裝置。
登記冊列出的7類武器的轉讓情況絕大部分已經登記。有的國家提出,將登記冊的適用范圍擴大到武器的儲備與采購,將有關的防空導彈、通訊和信息戰武器列入登記范圍,也有的國家提出,將登記冊的適用范圍擴大到大規模毀傷性武器,但不少國家出於維護自身安全利益的需要予以抵制,各方對擴大適用范圍存在較大分歧。從目前看,除上述因素外,聯合國建立這一登記冊由於一些國家出於自身安全等各方面的考慮,造成普遍性不足,其的影響十分有限。
1998年因mei@@幗以注角的方式登記向台、、、、、彎出售武器,我囯退出了該登記制度。 ;
㈣ 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提出國際社會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將在持續持續多少年
伊朗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14日終於達成了歷史性的全面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協議。六國和伊朗通過一年半多時間的談判,為解決延續了12年的伊朗核問題達成了政治共識。 據了解,伊核問題協議包括解除對伊朗制裁及其行動計劃、核技術合作、對協議實施的監控、對伊朗核能力的設限以及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草案等關鍵方面的內容。 協議實施後,對伊武器禁運最長將可維持5年,對伊彈道導彈技術轉讓禁令最遲在8年後取消。
㈤ 美國歷史上的「水門事件」「伊朗事件」是什麼
水門事件或者水門丑聞,是美國歷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聞事件之一,是關於總統競選的政治丑聞。
伊朗門事件是,美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從而造成里根政府嚴重政治危機的事件,因人們把它與尼克松水門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門事件。
水門事件: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James W. McCord, Jr.)為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由於此事,尼克松於1974年8月8日宣布將於次日辭職,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有相關影視作品與此相關。
伊朗門事件:
1986年11月4日,出席慶祝德黑蘭青年學生佔領美國使館7周年集會的伊朗議長拉夫桑賈尼突然宣布,麥克法蘭曾秘訪伊朗,時間是1986年5月28日。當時,麥克法蘭帶著4個人,裝扮成機組人員,手持偽造的愛爾蘭護照,乘一架裝有武器零件的飛機抵達德黑蘭國際機場。他帶來了里根總統給伊朗領導人的親筆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關系,要求伊朗幫助釋放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此外,他還帶來了幾件禮物,其中有一本里根親筆簽名的聖經,一塊象徵美伊打開良好關系的鑰匙形蛋糕和准備贈給伊朗官員的象徵美國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的幾把科特式手槍。拉夫桑賈尼聲稱,他下令將麥克法蘭及其隨從軟禁在旅館達5天,此後,他們被驅逐出境。
猶如平地里颳起了一陣狂風,整個世界都被震驚了。 目瞪口呆,興高采烈,驚慌失措……這就是各種人聽到這兩條消息後的最初表情。當然,反應最靈敏,行動最快的要數那些「唯恐天下不熱鬧」的西方記者了,他們立即施出渾身解數,連篇累犢地追蹤采訪報道。多次的新聞大曝光,使這股狂風越吹越大,終成暴風驟雨之勢。
阿拉伯國家對此的反應有的強烈,有的溫和,有的沉默。最感惱火的是伊拉克,「感到被出賣了」,但是,一貫強硬的薩達姆·海珊總統又不準備「同美國斷交」,認為這是以色列「不惜採取任何手段破壞美國同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陰謀。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和約旦國王海珊·伊本·塔拉勒則表示震驚和失望,批評美國的作法「使華盛頓喪失了在這個地區的信譽。」更多的阿拉伯國家則默不作聲,各懷心思。
美國的西歐盟國也在埋怨,一些官員認為:「我們有種受到愚弄的感覺。」他們批評美國違背了它曾經要求它國恪守的信條,表面上振振有詞地宣稱決不向恐怖主義分子妥協,並不遺餘力地反對向伊朗出售武器,暗地裡卻另行其是,這損害了美國在其盟國中的信譽。
美國國內的反應,猶如一場強烈的政治地震。 美國雖然是世界頭號軍事和經濟強國,但是越南戰爭的失敗,經濟實力的削弱,水門事件和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使美國人感到國家實力的衰落,對國家的信心也隨之動搖。前總統卡特的私人民意調查專家卡特爾寫道:「美國正處在深刻的危機中,這場近乎無形的危機不同於南北戰爭或大蕭條。它與其說是物質危機,毋寧說是心理危機,信任危機,它表現為人們對未來失去信心。」但是,進入80年代以來,雄心勃勃的里根總統似乎給美國注入了活力,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有所恢復,外交較為活躍,美國的對手蘇聯則面臨許多困難,不得不從世界各地收縮。這些「重振美國」的努力,重塑了公眾對國家力量的自信,恢復了「美國第一」的優越感。美國人的心理「越來越平衡」了。里根的聲望在執政6年來也達到了高峰。
然而,此時此刻,從黎巴嫩和伊朗傳來的消息又使美國人的心理難以平衡了。新聞界和國會就象炸了窩似的,鬧得滿城風雨,批評和指責如同狂潮般席捲而來:政府同關押人質者談判,違反了政府宣布的一貫政策,即決不同恐怖主義組織做交易,決不同伊朗,利比亞之類的「邪惡國家」談判;向伊朗運送武器破壞了美國國會通過的禁止向伊朗運送武器的法律和在兩伊戰爭中嚴守中立的法律;秘密外交活動背著國會進行,違反了行政當局應定期向國會通報秘密活動的法律。激動的批評者們最後集中於一個聲音:「里根總統必須出來向美國人民澄清事情真相!
㈥ 伊朗武器禁運將到期,伊朗接下來最有可能會購買哪些武器
在海灣地區形勢日漸緊張的情況下, 伊朗為了保證國家安全,首先要向外界購買的肯定就是防空系統和作戰飛機,其次才是地面作戰裝備。作為俄羅斯的傳統盟友,伊朗在武器禁運的條例解封後,最大可能向俄羅斯求援,考慮到伊朗國內的經濟和美國在背後實施的小動作,具體這筆交易能做到哪一步無人敢說,而從兔子手買來新型戰機和作戰坦克那是沒跑了。
而唯一不害怕美國制裁的或許就是兔子了,敢於支援伊朗的,也就只有兔子了。對於伊朗來說能買到兔子的殲-10外貿型就足以對抗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部署了,而且面對地面武裝,兔子的96式坦克或許也能排上大用場,而且兔子還有自己專屬的全球定位系統,只要價格合理,或許租用給伊朗也不是什麼大事,這下子美國或許就要重新考量是否有必要和伊朗進行正面沖突了。
㈦ 為什麼我們不能向伊朗等反美國家出售武器
制裁美國公司,只有打得准,打得痛,才能藉此在國際社會揚威立萬。據悉,參與售台武器的公司基本上都在中國有業務。有些還廣為人知,如波音公司,還有和<<「奧的斯」>>牌電梯和<<「開利」>> 牌空調同屬一個母公司的企業。相信這些公司都很明白,賣武器給台灣,對中國意味什麼;既然不聽警告,一意孤行,那就承擔由此引發的後果吧。中國人可以少買、緩買波音飛機,可以不用「奧的斯電梯」,但不能對如此放肆傷害尊嚴無動於衷。
㈧ 伊朗武器禁運解除在即,當初對伊朗實施武器禁運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伊朗退出了《伊核協議》之後,美國害怕伊朗迅速補充自己的軍事實力,所以在聯合國提議伊朗一段時間內不能買其他國家的武器裝備,而兔子和俄羅斯也認為伊朗這個時候和美國翻臉沒有勝算,於是這個法案就通過了。因為伊朗這個國家實在是有違常理,作為一個宗教國家是很激進的,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容易以卵擊石去和美國開戰,所以協定這個法案是對雙方都有好處。
而現在伊朗准備好了,只等協定過期,就能從俄羅斯和兔子那裡買到軍火,這個時候美國再出來阻撓伊朗購買軍火就有點為時已晚了,畢竟聯合國已經不可能再通過美國提出延期的提議了。現在的美國要麼和伊朗正面開打,要麼乖乖回到談判桌上與伊朗協商一下如何制定《新伊核協定》。
㈨ 中國可以賣給伊朗武器嗎如果賣過,請問賣過什麼東西呢
據小道消息講,最近的一次上合組織開會時,伊朗以觀察國身份參加會議,並且提出要成為正式成員國,但是考慮到伊朗核問題,被中國和俄羅斯婉拒了。為了安撫伊朗,俄羅斯和中國分別想伊朗出售武器,據說中國賣給伊朗的是022導彈快艇。
㈩ 中國會不會對敘利亞,伊朗賣武器
對美國和歐洲的敵人賣武器 那麼他們也會賣武器給我們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