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熊貓現在的生活狀況怎樣
2歲的「祥祥」正坐在竹林中,專心致致地吃著竹子,見有人走近,它迅速地放下竹子,警惕地打量大家--中國科研人員日前在海拔2730米的卧龍山密林中,找到了1個多月前,世界上第一隻被放歸到野外進行野化培訓的這只人工圈養大熊貓。
「祥祥」是在被放養出去後第二天開始學會自已找食的。雖然專家並沒有一次性斷掉它的「口糧」,一天3次餵食改為一天一次,但要填飽肚子,它必須自力更生尋找食物。科研人員發現,在圈養時以睡覺為主的「祥祥」,現在大多數時間是在吃竹子,間或的停頓或者走動都只有一個目的——找竹子。
大熊貓行為專家周小平介紹說,「祥祥」被放歸後,開始的幾天對人非常有依賴性。但是7天以後,它的這種行為就消失了,而且它的活動面積在逐漸加大。「祥祥」還開始出現抱著頭、把兩只耳朵給壓住來睡覺的習慣,它這種睡覺方式是為了保護自我,防止螞蟥等寄生蟲鑽進耳朵。這是大熊貓在野外生存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
將圈養大熊貓放歸野外,是中國政府啟動的耗資上億元的艱巨工程。其目的旨在補充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改善野生大熊貓遺傳的多樣性,同時壯大圈養種群,以長期保存這個物種。大熊貓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瀕危的物種之一,目前野生大熊貓僅在中國的四川、陝西和甘肅存活著1000隻左右。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說:「『祥祥』在這1個月中表現非常好,科研人員將『祥祥』和它在圈養場里的雙胞胎兄弟相比較,得到的數據表明,『祥祥』的能力強多了。特別是其逃避天敵、爬樹、採食、還有標記自己領地的能力等野外生存能力大大增強。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實驗進行得很順利。」
張和民說:「大熊貓放歸成功的可能性比其他大型動物的比例要高得多。有實驗表明,其他大型動物放歸成功只有20%的可能性,據我們的研究和測算,大熊貓放歸成功的可能性有50%,甚至高達60%。」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國突破了大熊貓繁育中三大難關「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成活難」,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增加得非常快,卧龍從1983年的8隻大熊貓起步,已發展到現在的67隻,加上成都繁育基地的38隻,以及生活在世界其他動物園里的大熊貓,目前全世界圈養大熊貓有140隻左右。大熊貓圈養種群的迅速增長為野外放歸和野外培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63年至今,中國陸續建立了40個自然保護區和10多條保護走廊帶。1998年,中國又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這項工程為保護大熊貓的棲息地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現在已經有了供放歸大熊貓足夠使用的被保護棲息地。
記者從卧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計劃籌資再新建一個面積為20萬平方米的野化培訓場,以讓正在接受野化培訓的大熊貓「祥祥」在適當時期逐步過渡到這個新培訓圈內。
Ⅱ 我國在國外的大熊貓有多少,都在哪些國家,他們現狀如何
大熊貓一直被稱為中國的“友好大使”,積極促進了中國與外國的友誼和相互了解。
大熊貓是很可愛的,而且只有中國才有,因為稀少,所以它是很珍貴的,據說到了外國的熊貓,能讓他們動物園的經濟都上漲很多,據說就連總統都會親自來過問關於大熊貓生活的事宜,其他人更是不敢怠慢。
熊貓吃的竹子可不是一般的竹子都可以的,一定要是我國四川的竹子,那些被租借走的大熊貓,它們吃的都是四川空運過去的新鮮竹子,別的地方的竹子,可是不吃的。
Ⅲ 大熊貓由瀕危「降級」為易危,那它還是國寶嗎
大熊貓基本都是圈養的,真的回到大自然很難生存下去。所以,解決它們的生存能力,以及自己交配生育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大熊貓不是因為數量稀少才稱之為國寶的,更重要的是它現在作為中國的象徵和一種外交手段才稱為國寶的。
熊貓的生理特性決定了它生育能力不足,你想啊,天天要吃兩斤大魚大肉的大漢改成一天吃兩斤青菜,那還能有性慾嘛?所以,你的問題就不成立,熊貓就是物以稀為貴。應該還是吧,因為別的國家沒有造成了稀缺性,就像澳大利亞袋鼠樹袋熊一樣,你沒有我有這就是國寶。如果的話,我感覺不會了。可是如果的概率很小,熊貓繁殖能力很低,存活率也低
Ⅳ 大熊貓 生存狀況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
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甘肅、陝西省的個別崇山峻嶺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屬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稱為「國寶」。
[special contributor to the country;best talents of a nation]∶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的贊譽
成就卓著的老科學家被國人譽為國寶
世界各國的國寶
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寶,有的是稀有動物,有的是名貴植物;有的是古代文物,有的是古代建築;有的是珠寶藝術品,也有的竟然是文學大師……。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它(他)們大都作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徵。
山國尼泊爾南部的皇家奇特旺國家公園,盛產世界上的稀有動物——獨角犀牛。犀牛是陸地上僅次於大象的第二大動物,在國際市場上,一頭獨角黑犀牛的價值3億元人民幣。它的身價之所以高,主要是因為其角、齒、骨和血在醫學上均有較高的價值,被東方醫學者視為珍品。犀牛角有清熱解毒、涼血的作用,效果十分明顯,一隻售價就達數10萬元。據說,用犀角製成的高腳杯,還能鑒別酒中是否有毒。尼泊爾政府一向把這種稀有的珍貴動物視為國寶,嚴禁捕獵,並把犀牛角等列為國家禁止出口的葯材,違者將受到極刑的處罰。
位於中南半島西部的緬甸,蘊藏著世界75%以上的柚木資源。這種木材質地堅實,具有抗震動、收縮率小的特點,是造船和建築業的上等材料。又因為柚木木質細膩,花紋優美。常用於製造上等傢具和雕刻工藝。緬甸古都曼德勒宏偉豪華的皇宮城樓、金碧輝煌的廟宇、古樸典雅的佛塔林以及造型生動、千資百態的佛像,都是以柚木為原料做成的。因此,早在1752年,柚木就被緬王宣布為「皇家樹木」,歷代政府視柚木為國寶;嚴禁濫砍亂伐,並明文規定:凡胸徑在1.22米以上的柚木,均剝皮掛號,按標記進行砍伐和起運。
印度洋上的島國塞席爾由92個大小島嶼組成,是一個風景奇麗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保持原始生態的地方之一,在塞席爾群島的第二大島——普拉斯蘭島,有一種世界獨一無二的原始椰林,當地人稱之為海底椰子。這種椰子是椰子中的珍品,它生長緩慢,但生命力極強,一株椰樹能活千餘年。一般25歲開始結果,能連續結果850年以上。一株椰樹一次可結果幾十個,每個果實重達30公斤。海底椰樹雌雄異株,雄椰樹的果實呈略微彎曲的長棒型,長達1米多;雌椰樹的果實則如女人骨盆狀,大如面盆。在塞席爾旅行,常可見到公廁門上分別畫著雌雄椰子果,以示區別男女廁所。目前,普拉斯蘭鳥上有4000多株海底椰樹,有的高達30多米,樹齡都超過幾百年,有的甚至已達千年,仍然枝葉茂盛,果實累累。據植物學家研究,海底椰子猶如中國的水杉,是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活化石,其果核又是名貴的工藝品原料。物以稀為貴,一個海底椰子果價值二三百美元。 塞席爾政府已正式規定海底椰子為國寶,普拉斯蘭島劃為自然保護區,禁止任何人採摘,嚴禁私運出國。
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吳哥古跡,被柬埔寨人民視做國家一寶,吳哥寺是柬埔寨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古寺,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名剎。它建於公元12~13世紀,共有各式建築物600多座。據說,建築吳哥寺時,先後被徵召的民工有1500萬之多。建築材料中使用的石塊最重的達8噸,但它竟沒有採用任何粘合物。在柬埔寨的國旗上,吳哥窟是特別明顯的圖案。
在辛巴威索爾茲伯里的博物館中,陳列著象徵辛巴威民族文化的5隻「辛巴威島」,它是用軟質皂石雕刻而成。這些鳥身高20~30厘米不等,站在1~2米長的皂石柱上,各具神韻,反映了當時非洲人的宗教信仰。這些鳥是辛巴威的國寶,在該國的國旗和貨幣上,也者有這種島的標記。
中國的唐三彩釉陶製品,因創始於唐代,以黃、綠、白或紅、綠、白三色釉為主而得名。敘利亞國家博物館中珍藏的國寶,就是一個公元9世紀的唐三彩陶俑。陶俑右手握劍,右手執盾,一身蒙古騎兵裝束。陶俑造型生動別致,彩飾新穎細膩,釉色瑩潤鮮亮,反映了中國古代陶次藝術的高度水平。敘利亞把這個國寶印成郵票,製成明信片並拍成彩色照片大量發售。敘利亞政府為何重視這件藝術珍品?這是因為它是大馬士革成為「絲綢之路」上重要通道的見證。據當地歷史記載,公元115年前後,中國的絲綢和陶瓷器先傳到大馬士革,再運往羅馬。
非洲大陸南端的「南非」,因獨特的造山運動和地理特點,孕育了罕見的金剛石礦藏。自1866年一個南非女童在拮河拾到一顆凈重21.5克拉的金鋼石後,立即出現了一股金鋼石熱。人們雲集拮河兩岸,到處挖掘。1935年,發現了自挖掘金剛石以來最大的一顆巨型金剛石,凈重竟達3025克拉。從此人們把它視為國寶。
文明古國伊朗素以稀世瑰寶薈萃著稱。世界上5顆最大已琢磨過的鑽石之一「光海」,就是伊朗最著名的寶石,也是伊朗的國寶。「光海」寶石在世界寶石界資格甚老,與「光山」是一對姊妹鑽石,老家在印度。1739年被波斯的納狄爾作為戰利品,從印度帶到波斯。後來,「光山」又落入英國人之後,成為英王皇冠上的寶石。而「光海」在1902年也成為穆士法爾·烏德——但丁國王特製皇冠上的寶石。它重182克拉,沉睡在德黑蘭中央地下寶的珠寶館中。
別具一格的要數法國的國寶了。法國的國寶不是物,而是一位名叫科萊特的女作家。科萊特的小說《克芬婷在學校》一問世,立即轟動了巴黎,小說一版再版,「克芬婷」的名字家喻戶曉,後來,科萊特又寫出了《克芬婷在巴黎》等數十部作品,獻給了法國人民和世界,從而贏得了人們的崇敬。1954年,科萊特逝世,政府破例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國葬,並把她稱之為「法蘭西的國寶」。
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也有國寶,如葡萄牙的軟木、泰國的大象、英國的英王皇冠、希臘的維納斯、迦納的金凳子、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的鑒真大和尚塑像,中國的永樂大鍾……等等。另外,許多國家的國寶也並非只有一種,如緬甸的國寶除了柚木外,還有塔城甘蒲。
藝術作品也是國寶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大利的國寶就有聞名遐邇的美杜莎胸像雕塑。它是十七世紀義大利藝術大師齊凡尼·洛倫佐·貝尼尼的代表作之一,取材於古希臘神話中蛇發女妖美杜莎的傳說。在神話中,美杜莎魔力無窮,能讓所有看到她的人變成石頭,貝尼尼的雕塑表現出了人物的力量和神秘。美杜莎表情憂郁,蛇發生動。整座雕塑由白色大理石雕成,色澤晶瑩。
Ⅳ 熊貓的生存現狀
在野外,大熊貓生活在2000~4000米的高山竹林里,竹林就是它的家。竹林里還住著竹鼠,只有熊掌大小,很靈活,又會打洞,鑽到地底下,專吃竹筍。大熊貓盡量不發出聲響,暗地裡查找。一旦找到洞口,用帶有肉墊的腳掌用力拍打地面,打得洞里的竹鼠心驚膽戰往外逃。大熊貓敏捷地抓獲竹鼠,竟能把竹鼠整個兒地吃下去。由於森林採伐,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大熊貓被迫退縮於山頂,竹種十分單純,一遇竹子開花,將無迴旋餘地,大熊貓的棲息地日益縮小,加上人類的獵殺,大熊貓已經成為珍稀動物。
Ⅵ 全球唯一的一隻白色大熊貓,如今長成什麼模樣了
全球唯一的一隻白色大熊貓,如今已經“3歲”了,而它目前長成什麼樣,近期有相關的報道介紹,大致內容如下:
不過如今看起來,它的生活和發育還是非常的健康的,不僅行動矯健、而且體毛旺盛,不過長大後其實也是跟普通的大熊貓沒什麼區別,唯一就是全身都是白色的,其他的生活方式等等,基本無出其右。
Ⅶ 大熊貓現在的生活狀況怎麼樣快快快,急急急急
工作人員還加大了對團團、圓圓的愛心飼養力度,通過食物安撫、身體觸摸、眼神和語言交流等緩解地震造成的心裡緊張與應急反應,在飼養員的精心護理下,團團、圓圓的生理和心理狀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逐步恢復到了地震前的水平,目前已適應了碧峰峽基地新家環境。現在團團體重114公斤,圓圓112公斤,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則,飼養員每天分5、6次投喂新鮮竹子、窩窩頭、胡蘿卜、蘋果等。這對劫後餘生又歷經輾轉的姐弟感情更加嚴密、牢固,每天寸步不離。
Ⅷ 現在國外有幾只外國籍的大熊貓(我們借出去的不算),它們幾歲了,繁殖力如何。
目前只有2隻在墨西哥
拴拴(雙雙)1987年6月15日在動物園出生。栓栓(雙雙)從2010年7月8日到2011年1月18日被租借到瓜達拉哈拉動物園。拴拴(雙雙)的父母是由中國政府捐贈給動物園的一對大熊貓夫婦。他們共生育了7隻幼崽。
培培(佩佩)1988年7月20日去世;迎迎1989年1月29日去世。
欣欣(中文意思「希望」)是通過人工授精在動物園繁殖出生的,她生於1990年7月1日。她的母親是多威 ,她的父親是佳佳從倫敦動物園租借的。1981年7月21日出生。她成為了「明星」,甚至有她自己的歌曲,「厄爾尼諾Pequeño熊貓普爾特佩克城堡'(小熊貓查普爾特佩克),由墨西哥歌手尤里演唱。
她1993年11月16日去世。
佳佳是1974年9月由中國政府贈送給英國,佳佳1988年赴墨西哥交配,此後一直留在墨西哥直到1991年故去。
墨西哥城動物園管理局局長何塞·貝爾納爾·斯托本4日向記者介紹稱,在「迎迎」和「貝貝」的後代中,現在還有兩只雌性大熊貓生活在查普爾特佩克動物園里,一隻是「多威」的妹妹「雙雙」,現年25歲;一隻是「多威」的女兒「欣欣」,現年22歲。兩只大熊貓有專人飼養,住在有空調的單間,還有專門的廚師為它們准備愛吃的食物。今年4月27日,「多威」的另一個妹妹「秀華」以27歲的高齡去世,動物園正計劃在今年6月25日「秀華」生日那天為它舉辦一個紀念儀式。「欣欣」目前雖然已經有些高齡,但還處在生育期。查普爾特佩克動物園曾經想向中國無償租借一隻雄性大熊貓,但這不符合中國政府有關租借大熊貓的政策。
2012年在中墨政府的外交介入下,墨中達成協議,由中方向墨方提供大熊貓精液,為「欣欣」進行人工授精。這讓查普爾特佩克動物園再次看到了希望。今年3月,中方提供的精液到位,但錯過了「欣欣」一年一次的發情期。動物園希望在2014年春天實現人工授精。「如果不成功」,何塞·貝爾納爾說,「我們還會繼續向兩國政府呼籲,通過外交途徑,而不是商業途徑,設法為墨西哥爭取到新的大熊貓。比如,希望中國政府再贈送我們一對大熊貓。大熊貓是查普爾特佩克動物園的靈魂,也是中墨友誼的象徵,我們希望它們在墨西哥永久地延續下去。」
Ⅸ 熊貓現在的處境怎樣
熊貓電視淘汰了,熊貓殺毒不及瑞星好,熊貓動物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