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和摩洛哥最新誰贏了
伊朗和摩洛哥,伊朗贏了:伊朗1比0戰勝摩洛哥。
北京時間2018年6月15日23點整,俄羅斯世界盃B組的第一場小組賽正式開打,對陣雙方為摩洛哥和伊朗,最終摩洛哥在補時階段送給伊朗一粒烏龍球,於是伊朗在場面落後的情況下,1比0戰勝摩洛哥,獲得了小組出線的主動權。
這場勝利對於伊朗來說非常關鍵,因為B組的另外兩支球隊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以只有在第一場比賽中取勝,才有力爭小組出線的機會。但是對於摩洛哥來說,他們的世界盃之旅或許已經提前結束了,面對西班牙和葡萄牙他們取勝的機會幾乎不大。
摩洛哥首發:12號卡約維-穆尼爾、16號努爾丁-阿姆拉巴特(21號索菲揚-阿姆拉巴特)、5號貝納蒂亞、6號塞斯、2號阿什拉夫、8號艾哈邁迪、7號齊耶赫、10號貝爾漢達、14號布蘇法、18號阿明-阿里(4號曼努埃爾-達科斯塔)、9號卡比(20號鮑哈杜茲)
伊朗首發:1號貝蘭萬德、3號哈伊薩菲、8號普拉利甘吉、4號切什米、23號雷扎揚、9號易卜拉希米(19號侯賽尼)、11號阿米里、7號舒賈埃(17號塔雷米)、10號安薩里法德、18號賈漢巴赫什(14號古多斯)、20號阿茲蒙
② 摩洛哥如何敗給伊朗的
6月15日,俄羅斯世界盃B組首場較量在聖彼得堡舉行,替補登場的摩洛哥球員布哈杜茲在補時階段送上烏龍大禮,「幫助」第五次征戰世界盃的伊朗隊以1:0取得球隊世界盃歷史上第二場勝利。
伊朗與摩洛哥在預選賽階段發揮出色,均以不敗戰績挺進俄羅斯。這是摩洛哥隊自1998年之後首次參加世界盃,而伊朗隊首次在世界盃中取勝是在20年前,對手是美國隊。由於同組對手還有實力強大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因此本場比賽極為關鍵。
伊朗隊將在20日的比賽中迎戰西班牙,摩洛哥也將於同一天與葡萄牙交鋒。
③ 小國「摩洛哥」差點讓「一戰」提前9年爆發,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一戰之前的世界,那我覺得沒有比“一觸即發”更為貼切的詞彙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世界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巨大災難,在一戰之中,法國德國英國俄國等國家,投入了上千萬人在戰場上浴血拚殺,不過這場戰爭的爆發卻似乎很“偶然”,薩拉熱窩事件中奧地利皇儲被一個塞爾維亞熱血青年刺殺,然後整個世界陷入戰火。聽上去,很玄幻。
不過實際是,這場世界大戰其實早在9年之前就可以爆發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9年之前世界陷入空前危機的原因,是一個北非小國——摩洛哥。
上圖_ 德皇威廉二世 夫婦
1906年1月14日,在西班牙的阿耳黑西拉斯,英美法俄德意奧匈等國參加的國際會議召開,這會議只有一個主題——解決摩洛哥危機。
當時德國論打仗肯定是不怕法國的,但是這個時候它猛然間發現,英美俄意都支持法國,只要奧匈支持自己,外交上過於孤立。
所以德國不得不暫時退讓一步。但是這次摩洛哥危機背後折射出的是世界局勢的一觸即發,世界大戰已經成了定局,只要有稍微改變平衡的風吹草動就足以打破表面的和平。
文:三清妙音
④ 摩洛哥隊和伊朗隊有哪些歷史對戰
摩洛哥隊和伊朗隊在歷史上僅交戰過1場,在一場友誼賽中互交白卷以0比0的比分戰平。
伊朗:
世界盃參賽次數:4
世界盃最好成績:進入世界盃32強
參賽時間:1978、1998、2006、2014
FIFA排名:32
2017年6月12日,伊朗以亞洲區12強賽A組第一,獲得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參賽資格。
摩洛哥:
世界盃參賽次數:4
世界盃最好成績:1986年進入十六強
參賽時間:1970、1986、1994、1998
FIFA排名:40
2017年11月11日,摩洛哥國家男子足球隊以非洲區最終階段C組第一,獲得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參賽資格。
(4)怎麼看待摩洛哥跟伊朗擴展閱讀:
伊朗隊成立於1920年,1948年加入國際足聯,是伊朗的國際大賽足球代表隊,由伊朗足球協會管理。伊朗是亞洲的頂級強隊之一,他們的主場是於1970年代興建的阿薩迪體育場,容量超過10萬個。伊朗隊的球衣贊助商是adidas。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葡萄牙、西班牙、摩洛哥、伊朗同處B組,伊朗最終積4分位列小組第三無緣出線。
摩洛哥隊(阿拉伯語:منتخب المغرب لكرة القدم),別號「亞特拉斯雄獅」(Lions de l'Atlas),是非洲國家摩洛哥男子足球國家代表隊,由摩洛哥皇家足球協會負責管轄。
2018年世界盃B組首輪,摩洛哥0比1負於伊朗。第二輪小組賽,摩洛哥0:1不敵葡萄牙後,兩戰積0分的摩洛哥成為俄羅斯世界盃第一支出局的球隊。小組賽末輪摩洛哥2-2戰平西班牙。
⑤ 摩洛哥和伊朗斷交,是因為雙方領土問題出現分歧了嗎
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爭議從何而來?
我們需要把時間轉到1973年5月,為了徹底結束歐洲在西非洲的殖民統治,西非洲大國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相繼介入西班牙殖民地西撒哈拉的獨立運動。
並成功逼迫西班牙於1975年11月14日簽署了《馬德里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西班牙放棄對西撒哈拉,但西撒哈拉人並沒有得到跟同時期大多數殖民地一樣的建立獨立主權國家的機會。
因為西班牙在放棄的同時承認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對西撒哈拉的所有權。但由於這個“分治協議”並沒有得到西撒哈拉人的普遍同意,所以上述兩國對西撒哈拉的統治並不愉快,西撒哈拉人的反抗此起披伏。
1976年2月7日西撒哈拉人還搭建起了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決定跟摩洛哥、茅利塔尼亞死磕到底,1979年茅利塔尼亞由於自身陷入政治危機,率先扛不住,退出了對西撒哈拉的爭奪。
但它的退出並沒有緩解任何局面,摩洛哥當即出兵將原茅利塔尼亞控制區控制,隨即西撒哈拉形成摩洛哥控制四分之三對峙僅擁土四分之一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對於二者的長期對峙現象,聯合國曾多次將雙方拉在一起談判,但雙方態度都很堅決,摩洛哥認為西撒哈拉就該是它的,而西撒哈拉人民想獨立自主。
在如此“南轅北轍”的堅持之下雙方幾乎完全談不攏,因而至今雙方都還在互相對峙著,且摩洛哥方面還越來越強勢。前文可見為表明自己的態度堅決,當摩洛哥認為伊朗支援了“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時,當即果斷表態“斷交”,毫不畏懼伊朗地區大國的身份。
⑥ 世界盃摩洛哥VS伊朗誰的勝率較大
世界盃摩洛哥VS伊朗:有網站人工智慧Elina分析主勝概率28%、和局概率29%、客勝概率43%。
2018年6月15日23:00,摩洛哥和伊朗將於星期五在聖彼得堡體育場展開B組比賽。
兩隊都希望通過各自賽程下最輕松的一場比賽來增強他們的信心。如果在這里失利,基本意味著一方將告別本次世界盃,因為他們將在之後對陣葡萄牙和西班牙這樣的球隊。或許這場對決不是球迷關注的熱門,但我們我們不妨期待一場進球盛宴,因為兩支球隊都有令人敬畏的進攻武器。
上屆世界盃,伊朗在與阿根廷、奈及利亞和波黑的小組賽中僅獲得一分,就以糟糕的方式離開了舞台,盡管如此,卡洛斯·奎羅斯還是率領了一支更有才華的球隊抵達俄羅斯,賈漢巴什將和本賽季為奧林匹亞科斯攻入17球的卡里姆·安薩里法德組成鋒線搭檔,挑起進攻大梁。本場比賽,小編認為伊朗可以憑借陣容厚度,擋住非洲雄獅。
內容來源:搜狐
⑦ 摩洛哥伊朗因為什麼斷交
4月的最後一天,多明尼加閃電宣布與台灣「斷交」。當地時間5月1日,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
原來,在被摩洛哥視為關乎國家「最高利益」的西撒哈拉地區獨立問題上,伊朗被指責踩了紅線。
5月1日,摩洛哥外交部長納賽爾•布里達宣布與伊朗斷交時,指責後者通過其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向致力於爭取西撒哈拉地區獨立的「「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組織運送武器。他還特別強調,斷交的決定與當前的國際或地區事態發展並無關系。
眾所周知,西撒哈拉地區是一個爭議地區。它地處非洲西北海岸,與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和阿爾及利亞接壤,面積約為26.6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小。
就在一個月前,摩洛哥政府向聯合國報告,「西撒人陣」武裝人員進入由摩方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區,違反受聯合國監督的停火協議,希望聯合國叫停這些挑釁行為。
類似這樣,雙方的關系依然劍拔弩張。這個時候,摩洛哥拉黑支持自己「敵對勢力」的伊朗,也不難理解。
再看「被斷交」的伊朗方面。目前伊方還未對摩洛哥本次宣布斷交做出回應。
說句不厚道的話,摩洛哥宣布斷交對伊朗而言,應該不屬於特別壞的情況。畢竟,伊朗之前遇到過更糟的情況。
來源:北京青年報
⑧ 摩洛哥VS伊朗有哪些看點
北京時間6月15日23點,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B組將迎來首場比賽,非洲勁旅摩洛哥將在聖彼得堡體育場和亞洲球隊伊朗展開較量。摩洛哥上次在世界盃上取勝還要追溯到遙遠的1986年,而伊朗上次在世界盃上取勝還要追溯到1998年,這場比賽也是這個小組中實力最弱的兩個球隊之間的較量,他們想要能夠爆冷出線,這場比賽對他們來說都是關鍵中的關鍵。至於誰能笑到最後,我們拭目以待。
看點三:伊朗或許成為亞洲最後救命稻草
2014年巴西世界盃,代表亞洲出戰的四支球隊分別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以及伊朗。其中日本3場比賽是尷尬的1平2負小組墊底,澳大利亞小組賽面對智利、荷蘭以及西班牙全部輸球,雖然打進3球但丟了9球,一分未得直接小組墊底出局。伊朗面對奈及利亞、阿根廷以及波黑拿到尷尬的1平2負,韓國同樣是1平2負。小組賽結束,本屆亞洲4強在世界盃上12場比賽中僅僅取得了3平9負,進9球丟25球的成績,他們沒有拿到任何一場勝利。如果算上2010年南非世界盃最後階段日韓在淘汰賽以及小組賽的不勝,亞洲球隊在世界盃上已經連續15場不勝。此時此刻,伊朗在世界盃的賽場上的對手則是實力同樣一般的摩洛哥,他們之間的較量也被譽為是小組最差的兩支球隊的PK。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或許有望終結亞洲球隊世界盃賽場上的15場不勝的尷尬紀錄。
看點四:荷甲兩大頂星對決
由於本組還有兩大奪冠熱門西班牙和葡萄牙,因此本場比賽被視為晉級生死戰,誰輸掉比賽就基本宣告小組提前出局。在摩洛哥方面,效力於阿賈克斯的齊耶赫剛剛被評為荷甲最佳球員,他的表現將決定摩洛哥的成敗。而在伊朗方面,亞漢巴什剛剛獲得荷甲聯賽的金靴獎。此番荷甲的兩大頂星對決,這也成為比賽的最大看點。
⑨ 此次伊朗與美國軍事對抗對摩洛哥是否有影響
離著遠著呢,伊朗在中亞的波斯灣東岸,摩洛哥在西北非的地中海南岸。
如果非要說有影響,那麼兩國都是穆斯林國家信奉伊斯蘭教。
⑩ 請結合西亞北非出現的動盪和伊朗核爭端的最新形勢,談談你對中東地區局勢的看法以及對中國的警示
以歐洲(法國)為中心向東劃分,近東(東歐、土耳其)、中東(阿拉伯地區、中亞)、遠東(中國、東亞)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亞區。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裡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普勒斯盡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
所謂近東,中東,遠東,都是西方國家(主要是西歐各國)以他們所在地區通向亞洲的海上路徑——西地中海一帶為基點,對東方廣大地區的稱呼。這幾個系列性詞語、大約出現於歐洲各殖民一帝國主義國家向外、特別是向東方擴張的早期,而開始盛行於19世紀,相沿使用以迄於今。原來籠統地稱為「東方」,因地區過於遼闊,始進一步按照和它們距離的遐邇,分別稱為近東、中東和遠東。至於就歐洲人稱呼的「東方」乃至亞洲本身而論,所謂「遠」、「近」和所謂「東」也者,應該正好顛倒過來才對,我國歷史上的說的「西域」,按廣義曾把後世的「中東」以及迤西的地區都包括在內,就是一個證明。說穿了,「近東」、「中東」和「遠東」雲雲,不過是「歐洲中心論」的一種反映,徒因相當長時期以來,「西方」在世界上得勢,這些經不起推敲的地區名,方通行無阻而己。
就「創造」這些地區名的西歐而言,顧名思義,近東距離近些,遠東距離遠些(乃至最遠),中東是不近不遠。但不論近、中、遠,都是些相對字眼,本來就模模糊糊,僅有大致范圍,沒有明確界限;各自的范圍還隨時代、隨稱說者的立腳點、隨使用者的意圖和目的等等,進退、盈縮不定。比如「近東」,最初指地中海東部地區,由於這個地區曾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下,與西歐不是一個世界。在那個時期,有人就拿它當奧斯曼帝國的同義詞使用,「近東者,奧斯曼帝國之謂也」。有的英國人把巴爾干半島視為近東的「實指」部分,也就是奧斯曼帝國核心部分,東南方的毗連地區,則是它的外延。按這種說法,東南歐印亞非兩洲的東地中海沿岸,都涵蓋在內。
「中東」指近東以東的廣大地區,指稱范圍可以直至印度、緬甸。後來,因受東方政治局勢的變化,特別是19世界初葉開始的奧斯曼帝國的逐步衰落,以及因此而來的巴爾干半島政治地圖變化的影響,「近東」指稱范圍漸次縮小,東移,循至某些辭典解釋「近東」的時候,說「包括利比亞、埃及、阿拉伯半島、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土耳其等」,東南歐顯然不在其內了。但這樣就難免與「中東」的指稱范圍「重疊」,彼此的界限和范圍越來越模糊不清。人們不得已,又往往混稱為「中近東」或者索性以「中東」概括,「近東」一詞越來越不單獨使用了(比如前些時盡管波黑烽火連天、血流成河,按傳統的劃分,當地屬於近東,在報端上卻見不到這個詞,可見在人們的心目中,它已陳舊得不能再用了)。與此相應,「中東」的指稱范圍更加膨萎無常,在國外眾多的書刊和學人筆下,異說紛紜,廣狹出入極大。按一種極端的看法,可遠及北非各國甚至把整個中亞都納入其中,這當然是標準的「一家之言」。有的西方國家的官方文件,在這個詞的使用上也很混亂。以英國為例,官方就曾將歐洲的馬爾他、非洲的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和索馬里,都列入中東。對這種「地理歸類」,我們實在理解不了,莫測高深。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把中東和西南亞等同起來,外加非洲東北部的埃及,再沒有誰把南亞各國也包括在內了,也沒有人把歐洲巴爾干半島的什麼爭端,混稱為「中東」的一宗事件。而人們在此詞的實際操作、運用上,范圍又有所限定,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地隱然僅指亞洲的西南部而言。當前所謂「中東問題」,往往就是「西南亞問題」;所謂「中東局勢」,往往就是「西南亞局勢」;所謂「中東之行」往往就是「西南亞之行」,如此等等。但顯然又不宜在「中東」和「西南亞」間完全畫等號,以為在任何場合下二者都是一回事,人們在用「中東」一詞時,仍有所節制。比如阿富汗在西南亞范圍內,那裡的問題從來沒有被冠以「中東」字樣;蘇聯解體後,人們自然而然地把南高加索三國歸入西南亞各國之列,但那個地區出現什麼事端,也不見有人往「中東」上掛靠。
至於「遠東」(有些西方國家稱為「極東」)范圍更大,但同中近東分得倒很清楚,相距較遠,何況中間隔著印度洋和南亞次大陸,彼此互不連貫。晚近的用法,一般指亞洲東部太平洋沿岸各國、各地區(包括通常所說的東亞、東南亞各國以及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等)而言。
必須補充說明,從這幾個系列性地名產生的背景和應用看,所謂近東、中東和遠東,都是人文地理特別是政治地理上的概念。從一定程度上說,又是歷史地理上的概念(時至今日,「近東」一詞已經很少單獨提到了,但在歷史上一定時期,比如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還是個經常躍入人們眼瞼的字樣,象「巴爾干半島是近東的火葯庫」等等),自然地理上絕少用或根本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