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旋風系列導彈
你所說的「旋風」系列導彈是伊朗自行研製的一種反坦克導彈,該導彈名為toophan:波斯語是旋風的意思,因此漢語又音譯為「圖凡」,並且」圖凡」的叫法比較廣泛,而「旋風」的稱呼則不多。
自1991年海灣戰爭後,伊朗陸軍加速了研發新型反坦克導彈的進程。積累了導彈研製經驗的伊朗航天工業局承接了研發反坦克導彈的任務。先研製出的反坦克導彈叫「雷霆」。它長860毫米,彈徑125毫米,彈重11公斤,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3公里,破甲厚度為400毫米。它的彈體用玻璃纖維熱壓而成。呈3度安裝在彈體上的4片彈翼可以保證導彈飛行中的旋轉。其戰斗部為空心裝葯聚能破甲戰斗部。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曾用「雷霆」反坦克導彈擊穿以色列「梅卡瓦」坦克側裝甲,這為伊朗陸軍有效使用「雷霆」反坦克導彈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經驗。
「雷霆」反坦克導彈是伊朗陸軍現役主要反坦克導彈。論戰術技術性能,它有些落伍,要讓它正面對付美國的抗破甲彈能力為600毫米~1米的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有些困難。然而「雷霆」也並非無所作為。「艾布拉姆斯」坦克的貧鈾裝甲也並非不能擊穿。「艾布拉姆斯」正面抗穿甲能力相當於500~700毫米垂直鋼裝甲。但由於貧鈾裝甲重量是同體積鋼裝甲的2.5倍,使得成本極為高昂,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雷霆」可不必硬去攻擊在坦克前面和炮塔上安裝了1.8噸的貧鈾裝甲的「艾布拉姆斯」坦克正面,而去攻擊其側面,就完全可以對「艾布拉姆斯」構成威脅。
伊朗陸軍自然不滿足只從側面去打「艾布拉姆斯」,於是在評析「雷霆」使用經驗的基礎上推出了「圖凡」(Toophan)即「旋風」系列反坦克導彈。
「圖凡」共有3種型號。
即「圖凡」—1、「圖凡」—2和「圖凡」—3
圖凡」—1裝有3.6公斤的高爆反坦克破甲彈戰斗部,可穿透550毫米的常規裝甲鋼板,類似美國的「陶」式導彈;
圖凡」—2裝有4.1公斤的串列式高爆破甲戰斗部,頭部有探桿,可穿透帶有反應裝甲防護的760毫米厚裝甲板,相當於裝有前端探測器的「陶」2B改進型導彈。
它們射程均在3.85公里左右,飛行時間13秒。
toophan-3是伊朗第三代反坦克導彈,也是世界反坦克家族的新星。toophan-3導彈戰斗部採用串聯空心裝葯,前置空心裝葯用來破壞目標披掛的裝甲,主裝葯可擊穿失去裝甲屏蔽的目標主裝甲。以68度射角命中目標時,可穿透受反作用爆炸層保護的769毫米的常規鋼裝甲板。toophan-3導彈最大射程5000米,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可克服戰場上煙、霧、火光和背景的干擾。
toophan-3導彈的發射制導裝置由反坦克導彈發射筒、熱像儀、電視測角儀和激光傳輸器等組成。其發射制導裝置較先進,採用了光學瞄準、發射筒發射、電視測角、激光指令傳輸、三點導向和數字化控制技術。由於導彈採用激光制導,終於甩掉了長長的尾巴。導彈發射後,射手要做的只是始終將激光瞄準點對准目標,制導裝置自動發出激光指令,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中國新的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彈體很像美國雷錫恩系統公司(Raytheon Systems Company,世界第一大戰術導彈生產公司)設計的一種反坦克導彈系統。雷錫恩系統公司的產品採用發射筒發射方式、目視跟蹤、有線制導,最大射程3,750米。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與雷錫恩系統公司產品的主要差別在於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採用激光制導,制導激光波長0.9μ米。由於不再受制導電纜的限制,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射程超過5,500米。
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制導方式是"瞄準線指令制導"。現在已知的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至少有兩種類型的導彈:"紅箭9A"導彈系統採用"毫米波指令制導",而"紅箭9B"則採用"激光駕束制導"。同時可能還有"激光指令制導"的型號。瞄準系統中的白光瞄準鏡有兩種放大倍率,用於日光條件下的瞄準射擊,另有熱成像儀作為白光瞄準鏡的補充。這種熱成像儀工作在8μ米到12μ米的遠紅外光區域,它使得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能夠在煙塵和霧氣中工作。熱成像儀對坦克目標的探測距離達到4,000米,識別距離則為2,500米。
紅箭9導彈直徑152毫米,連同發射筒重37千克。四片彈翼位於彈尾,四個控制舵面位於彈體近三分之二處,它們都在導彈被發射並離開發射筒後才打開。對在大射程上發現的目標,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最大射速為每分鍾兩發。
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最大射程為5,000千米,最小射程為100米。
導彈的主戰斗部為"高爆反坦克戰斗部",能夠穿透帶有"爆炸反應裝甲"的320毫米厚呈68o角的"軋制均質鋼裝甲"。在導彈擊中裝甲時,裝在導彈頭部的"高爆反坦克"探桿會先激活目標的"爆炸反應裝甲",使它在對主彈頭發揮作用前自行爆炸,然後再用導彈的主戰斗部貫穿裝甲。
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可以裝備其他許多平台,包括全履帶車輛、卡車、直升機和艦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同時准備開發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的訓練與零部件市場。
以此看來,中國向伊朗秘密出口了紅箭9遠程先進反坦克導彈後,伊朗對其進行了仿製。
同時通過兩者的參數也可以看出,兩者的制導方式、性能參數和外形相當接近。同時在中國從出口某國最新型的紅箭9導彈後不久伊朗就研製出了自己的toophan-3,因此西方猜測是伊朗仿製了中國最先進的紅箭9.
同時,紅箭9又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遠程重型反坦克導彈之一。
在不久前的黎以戰爭種,黎巴嫩真主黨用伊朗仿製中國的C801反艦導彈擊沉了以色列的軍艦。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時地面沖突中,黎巴嫩真主黨的武裝力量也表現不俗!以軍數量坦克被黎巴嫩真主黨發射的反坦克導彈擊毀,坦克兵死亡。據說這些反坦克導彈是由伊朗秘密提供和支持的。而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是世界上防護能力最強的坦克,能夠將其擊毀的坦克導彈威力巨大,而能夠做到徹底擊毀以軍坦克的伊朗生產的導彈只有「圖凡」—3。
因此可以見接的推測,中國的紅箭9絕對可以摧毀任何一種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
因為,我們用的畢竟是原裝的嘛!
② 伊朗海軍的海軍實力
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裏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潛艇俄制「基洛」級3艘,被分別命名為「塔列克」號(901)、「諾爾」號(902)和「尤尼斯」號(903),1988年簽約訂購,為877EKM型,1992年開始加入伊朗海軍戰斗序列。潛艇全長73.8米,水下排水量達到3000噸,最大下潛深度300米。主要攻擊武器是魚雷,艇艏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外加12枚備用魚雷,滿裝共18枚魚雷,並可攜帶24枚水雷。「基洛」級潛艇使伊朗海軍戰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說是伊朗最具威懾力的「王牌戰艦」。另外,還有4艘袖珍潛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噸,艇長19米,寬2.8米。1艘為2000年建成的國產貨。這些袖珍潛艇可執行佈雷、運送蛙人、水下突擊及偵察等任務。
驅逐艦「巴布爾」級3艘,原為上世紀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艦,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購入。艦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250噸,雙軸,最大航速34節。主要武器有4座「標准」SM-1MR箱式艦空導彈發射架,備彈8枚;雙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艦上裝有各種雷達和1架AB204AS直升機。護衛艦「阿爾萬德」級3艘,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最大航速39節。主要武備有1座5聯裝「海殺手」Ⅱ型艦艦導彈發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雙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和1座3管火箭發射裝置。
輕型護衛艦「巴延多」級2艘,20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1135噸。主要武備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雙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機槍。
導彈艇「滬東」級10艘,中國造,1994年開始服役。艇長33.6米,滿載排水量205噸。武備有4枚C802(亦說C801)反艦導彈、1座雙管30毫米炮,安裝有SR-47A對海搜索雷達、FMl070導航雷達、「谷燈」341火控雷達。
「卡門」級10艘,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275噸,航速37.5節。武備有4枚「魚叉」或C801反艦導彈、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蘇制「奧薩」Ⅱ級導彈艇1艘。除上述外,伊朗海軍還擁有炮艇3艘、大型巡邏艇3艘、近岸巡邏艇90艘、後勤登陸艦6艘、坦克登陸艦5艘、氣墊艇10艘、近岸掃雷艇3艘、近海掃雷艇2艘、補給船1艘、供給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給艇13艘,另有數十艘小艇。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20多架。海軍陸戰隊有兩個旅。
伊朗海軍一直對軍事訓練予以高度重視,並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頻繁參加或單獨舉行各種軍事演練,以期通過軍演顯示其軍事存在,提高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在眾多的軍事演練中,代號為「勝利」的軍演最為頻繁,幾乎每年都要舉行1—2次,且規模大、針對性強。
③ 伊朗的實際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1月8日,是整個伊朗全國沸騰的一天,因為伊朗主動對美國位於伊拉克的空軍基地發起打擊,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欺負人,這次在伊朗民眾眼中,美軍對外發動戰爭的“邪惡空軍基地”終於嘗到了空襲的苦果。據統計,至少有15枚導彈在當天從伊朗升空,攻擊美國的空軍基地,那麼膽敢挑釁美國的伊朗,實際軍事實力究竟如何呢?
所以說,一個不想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美國三番兩次反悔和制裁下,也會努力去研製核武器來防範美國,如果未來伊朗擁核,以特朗普政府為首的美國將要負起很大責任。
④ 如何看待伊朗新型導彈的遠程能力呢
伊朗雖然軍事力量薄弱,但在數十年的美軍局部戰爭對手中是擁有最多的“絕招”武器。
一、遠程對艦導彈
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多次遭遇過對艦導彈的攻擊,特別是在伊拉克戰爭,對艦導彈大多是舊式和短距型,射程在100公里以內。 伊朗2011年首次公開的對艦導彈“卡德爾”的射程超過200公里。 另外,伊朗還成功試射了第一枚對艦彈道導彈“波斯灣”,射程進一步擴大到數百公里。 伊朗擴大攻擊半徑,使美軍艦艇在海上進一步後退,在安全的距離上開始艦載機和巡航導彈攻擊,提高了美軍的開戰成本和難度。
卡迪爾潛艇配備了先進的電子和軍事裝備,具有避免聲納探測的隱形功能,還具有同時發射導彈和魚雷的能力。 這艘潛艇重量輕,能夠以非常快的速度執行任務。 排水量120噸,全長29米,寬9.9米,吃水2.5米,武器主要為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門 。
不管怎麼樣,伊朗的軍事水平是不可小看的。
⑤ 中國c704反艦導彈技術性能怎樣
中國新型C704型多用途反艦導彈,射程達到160海里。而中國人確實十分謙虛說:大約280公里。中國這種導彈與他的前身C701一樣,都是可以進行岸基,艦載甚至空中部署的。但是,艦載是才剛剛開始形成。而空中部署因為中國的重型轟炸機項目至今還沒有確認,TU16不能提供如此重的平台。 但是,這種導彈的兇狠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他的450-550公斤彈頭可以將命中的海軍艦艇5000-12000噸級1次性擊沉。可以把50000-100000噸級巨型母艦一次打成廢物,在加以蠶食。
⑥ 透視伊朗軍事實力及裝備有多少中國貨
空軍裝備應該有殲7
導彈有C-601、C-802反艦導彈、紅箭系列反坦克導彈、紅旗系列防空導彈等
陸軍裝備主要是輕武器及火炮
海軍裝備主要是導彈快艇
可能還有些電子設備提供
⑦ 為什麼伊朗不敢擊沉美軍航母
為什麼伊朗不敢擊沉美軍航母?
大家也實在太高看伊朗了,伊朗這個國家連自己國內上空的民用飛機往哪飛都搞不清楚,還想炸美國航母?
所以說,不是伊朗人不敢打美國航母,其實就算伊朗人腦子抽了,想去打美國的航空母艦,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現在還是好好動動腦筋,去把f14的配件弄一點來,去逆向仿造出不死鳥導彈吧!
⑧ 這是什麼反艦導彈
反艦導彈
Anti-ship Missile
從艦艇、岸上或飛機上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導彈。對海作戰的主要武器。通常包括艦艦導彈、潛艦導彈、岸艦導彈和空艦導彈。常採用半穿甲爆破型戰斗部;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裝置;採用自主式制導、自控飛行,當導彈進入目標區,導引頭自動搜索、捕捉和攻擊目標。反艦導彈多次用於現代戰爭,在現代海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艦艇導彈是蘇聯於50年代中期裝備軍隊的SS—N—1型導彈,它是大型艦艦導彈,可攜帶常規彈頭或核彈頭,核彈頭當量為1000噸級,主要用於攻擊航空母艦等大型水上目標。但大多數艦艦導彈是中小型的。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蚊子」級導彈快艇發射蘇制SS—N—2「冥河」式艦艦導彈,擊沉了以色列「埃特拉」號驅逐艦。這是艦艦導彈擊沉敵艦的首次戰例。
1982年6月12日在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戰爭中,阿根廷發射岸基飛魚(MM - 38)反艦導彈擊中英國格拉摩根號導彈驅逐艦,還用機載飛魚反艦導彈,擊沉英國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
反艦導彈的發展現狀
在過去10年中,西方國家在反艦導彈的發展方面,主要是對現有的亞音速導彈,如美國的捕鯨叉、法國的飛魚、德國的鸕鶿、以色列的迦伯列和英國的海鷹等,進行改進。改進重點放在軟體和新型導引頭的研製方面,以提高導彈在硬殺傷和軟殺傷對抗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而在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研製方面,卻沒有什麼進展。不過,如果法德的新一代反艦導彈(ANNG)研製計劃得以繼續實施,這一局面可能會有所改觀。
與西方國家相反,俄羅斯在反艦導彈的研製方面側重於大型的超音速導彈,如恆星設計局的Kh�31空艦導彈、彩虹設計局的3M80艦艦導彈以及Kh�15空艦導彈。許多這些導彈在10多年前就已服役。
近來,西方國家的反艦導彈研製方向有所變化。作戰目標轉向對付距海岸極近的艦船,在性能方面注重發展和提高目標分辨能力、敵我識別能力、作戰破壞評估能力以及使用多枚導彈同時攻擊目標的飽和防禦和再次攻擊能力等。
西方的導彈製造商對超音速和亞音速兩種反艦導彈的優劣看法不一。瑞典的薩伯動力公司認為,超音速飛行有很多優點,它可以減小中段誤差,命中概率受目標運動的影響也較小(這兩項與導彈的飛行時間成正比),可提高遠距離目標捕獲概率,縮短目標的反應時間。而美國麥道公司卻不贊成這種看法。他們認為,超音速飛行雖有上述優點,但同時也有不少缺點:超音速導彈的重量和成本增加了;由於超音速飛行,彈體氣動熱和熱噴管使其有很明顯的紅外信號特徵;轉彎半徑很大,再次攻擊能力差;抗電子干擾性能較差等。例如,將飛行速度2馬赫的超音速導彈與飛行速度0�8馬赫的亞音速導彈相比,就抗電子干擾性能而言,超音速導彈的干擾和制導數據的可用處理時間比亞音速導彈要少60%。盡管這兩種導彈對付普通干擾技術的性能差不多,但是,由於前者的飛行速度是後者的兩倍多,因此其信號和制導數據處理速度必須也要快兩倍多。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超音速導彈的抗干擾性能就比不上亞音速導彈。
麥道公司稱,超音速導彈只能通過增加燃料來加大射程,而這樣重量就會增加;如果靠減小戰斗部的尺寸來增加燃料貯量,那麼就會使導彈的殺傷力下降;如果採用高�低飛行剖面提高升阻比來減小燃料的消耗,卻又使導彈容易受到目標防禦系統的攻擊和被及早探測到。此外,從生產的角度來看,生產超音速導彈,需要高速飛行所需的新型材料,其規格要求嚴,公差小,從而降低了生產率,也增加了成本。不過,據信麥道公司在80年代末研製過捕鯨叉導彈的一種超音速型,其射程是現有捕鯨叉導彈的兩倍。
美國海軍已投資生產了約3000枚亞音速的捕鯨叉導彈後,最近又將興趣轉向了該彈的改進型上,主要目的是將其用於近海作戰。從水面艦船和潛艇上發射時,捕鯨叉導彈帶有固體助推器以提供初始速度。助推器中裝固體復合推進劑,約工作2�9秒,產生53千牛的平均推力。在助推器分離後,捕鯨叉導彈的渦噴發動機自動點火,導彈降低飛行高度。該彈通過中段制導系統和末段主動雷達制導以高亞音速飛向目標,其高爆戰斗部重221�6公斤。據美國巡航導彈和無人駕駛航空器計劃行政辦公室的反艦武器計劃負責人稱,美國海軍對捕鯨叉反艦導彈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但導彈的生產並沒有停止。目前有24個國家的海軍選擇了捕鯨叉導彈,該彈仍在以低速率進行生產。美國海軍現有的捕鯨叉導彈為1�C型。將1�C型改進成1�D型的需求已無限期推遲。目前已製造了10枚1�D型捕鯨叉並已完成圖1 1�D型捕鯨叉反艦導彈正在進行發射試驗了作戰評估。
1-D型捕鯨叉(美國海軍所給代號為RGM�84F)主要是在制導和控制上進行了改進,使其具有再次攻擊能力。1�D型捕鯨叉導彈增加了一個0�6米的燃料貯箱,射程增加了一倍,這樣可使載機(艦)具有更遠的防區外發射距離。1�D的再次攻擊軟體已用到了1�G型捕鯨叉上。盡管目前美國海軍還沒有1�G改進計劃,但對提高捕鯨叉導彈近海攻擊能力進行評估的多項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在近海作戰時,需要提高反艦導彈的目標選擇和分辨能力以及抗干擾能力。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的巡航導彈計劃辦公室招標研製更適於近海作戰的導引頭以替換捕鯨叉導彈現在使用的J波段主動雷達導引頭。共有8家廠商參加了投標,提出了多種導引頭方案,其中包括紅外成像、毫米波、改進型雷達和激光探測測距儀等。這些導引頭能大大提高導彈的目標解析度。
據稱,目前正在考慮將全球定位系統(GPS)用在捕鯨叉導彈上。使用GPS有兩個優點:一是由於GPS數據非常准確,可以減小導航誤差;二是可「高度同時地」齊射多枚導彈對付一個目標。
麥道公司在研究一種新導引頭的同時還正在為捕鯨叉導彈研究一種新的信號處理器。這種信號處理器可以提高導彈的目標解析度和抗電子干擾能力。另外,美國的巡航導彈和無人駕駛航空器計劃行政辦公室還在研究為捕鯨叉導彈加裝數傳線路的可能性以及發展垂直發射捕鯨叉的可能性。
美國工業界將捕鯨叉的下一種改型稱為1�J型,而計劃行政辦公室則更願稱其為捕鯨叉2000。捕鯨叉2000可能將於2002年服役。對近海或停在港口的艦船的瞄準能力,已在從捕鯨叉發展而來的空射型防區外對陸攻擊導彈(AGM�84 SLAM)的研製試驗中得到證明。 SLAM導彈使用了幼畜導彈的紅外成像導引頭和白星眼導彈的數據傳輸線路。利用紅外成像導引頭和數據傳輸線路,發射SLAM導彈的載機飛行員便可以選定所要打擊的目標並使導彈瞄向其最易受攻擊的部位。美國海軍的SLAM導彈采購計劃到1996財年末就將完成。實施過的SLAM反應增強型(SLAM�ER)計劃的導彈,其射程、戰斗部威力和戰術使用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由於美國的三軍聯合防區外攻擊導彈計劃的拖期和最終被取消(原因是已訂購的48枚導彈每枚約需花840萬美元,而原定的目標只有200萬美元),SLAM�ER被認為是近期內美國海軍對陸攻擊導彈的合適方案。最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麥道公司各得到一項合同,為美國空軍和海軍的聯合空面防區外導彈(JASSM)計劃進行方案論證和降低風險研究。
與SLAM和SLAM�ER不同,JASSM是從美國海軍的F/A18、 S3C和P3C等飛機上發射,用來攻擊指揮控制中心和加固掩體一類的目標。目前還沒有打算研製艦射型JASSM。SLAM�ER計劃於1997年底裝備美國海軍艦隊,現有的SLAM導彈也都將改進成SLAM�ER。據麥道公司稱,SLAM�ER採用了基於多信道GPS和高速率陀螺(抗干擾性強)的導航系統以及可使現有導彈的射程增加一倍的平底翼。
SLAM�ER的主要任務是打擊陸上的固定和半固定目標(包括停在港口的艦船)。SLAM�ER已在海上進行了打擊艦船試驗,不過,由於它使用的是紅外成像導引頭,不如使用雷達導引頭的捕鯨叉導彈更適於執行這類任務。美國海軍的海上火力支援計劃共有三個方案,其中一個便是新型的艦射型SLAM,即海SLAM,另外兩個方案是攻擊標准和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的海軍型。美國海軍的這項計劃旨在使其艦船具有對陸上目標進行遠程外科手術式攻擊的能力。
俄羅斯正在實施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計劃有多項,但有關的設計局大都不願透露詳情,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導彈並不是都能投產。據悉,恆星設計局的Kh�35導彈和彩虹設計局的3M80導彈是用來裝備俄羅斯海軍的烏達洛伊(Udaloy)Ⅱ級驅逐艦的。這兩種導彈目前已經投產並服役。俄羅斯的沖壓噴氣發動機導彈計劃很多,其中包括Kh�31、空射型3M80、阿爾法(諾瓦托爾設計局)以及X�15C等。艦射型3M80導彈已在俄羅斯和其它獨聯體國家服役多年並向伊朗出口,它被認為是西方各國海軍的主要威脅。3M80導彈的射程為120公里,巡航速度在2馬赫以上。
俄羅斯的機械製造科學生產聯合體根據與俄國防部簽訂的合同,正在實施阿爾法和雅克紅兩項超音速反艦導彈計劃。據該聯合體稱,雅克紅正在進行飛行試驗,飛行速度可達2.5馬赫。雅克紅導彈為艦射型,它帶有多通道雷達導引頭,能夠攻擊靜止和移動目標,戰斗部採用高爆裝葯。阿爾法(不要與諾瓦托爾設計局的阿爾法混淆)目前尚未開始進行飛行試驗,但已在包括蘇32FN海軍強擊機在內的一些飛機上完成了一體化試驗。阿爾法導彈是一種多平台系統,可從包括艦船甲板和18~20公里高空飛機在內的各種平台上發射。
瑞典的薩伯動力公司根據與瑞典國防物資局簽訂的一項合同,正在將現有的艦射型和岸防型1型RBS15改成2型,其目的是提高該彈的作戰能力和延長其服役期限。由於RBS15最初是為在瑞典沿海使用而研製的,因此薩伯公司認為它比捕鯨叉一類的導彈更適於近海作戰,因為捕鯨叉導彈主要是為了在遠海對付蘇聯艦隊而研製的。薩伯公司於1994年開始全面研製2型導彈。經改型的導彈預計於1999年底重新服役。
薩伯公司還與芬蘭海軍就改進其RBS15一事進行了初步接觸,不過改進的具體內容尚未確定。RBS15的空射型RBS15F根據另外一項合同也將進行改進,但改進的內容還處於研究階段。差不多在研製2型的同時,薩伯公司開始自己出資研製3型。3型主要是針對英國皇家海軍面面制導武器(SSGW)的需求而研製的。SSGW准備用來裝備地平線護衛艦。地平線通用新型護衛艦是法國、義大利和英國的一項聯合計劃,但三國海軍將不一定為該艦采購同一種反艦導彈。法國已有飛魚反艦導彈,並且法國從1997年起將與德國一起研製新一代反艦導彈。義大利有奧托馬特反艦導彈,並且正在考慮研製奧托馬特3型和泰西歐(Teseo)。
英國則還沒有自己的反艦導彈計劃,它從法國和美國購買了飛魚和捕鯨叉。據認為,英國宇航公司動力部目前無意對海鷹導彈做進一步的開發。與美國海軍一樣,英國皇家海軍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反艦導彈能夠進行近海作戰,並具有較高的目標選擇和分辨能力。
雖然薩伯公司已與英國工業界就共同研製3型RBS15進行了廣泛的接觸,但目前尚無結果。薩伯公司在導彈和飛機的共同研製方面與英國宇航公司動力部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但該公司卻與英國的GEC阿爾瑟姆公司達成協議,由後者為3型RBS15研製新的箱式發射裝置。
據稱3型RBS15增加了渦輪噴氣發動機燃料攜帶量,射程可達200多公里。 該彈具
有較好的抗電子干擾能力,生存能力強,並有多種預編程彈道以躲避島嶼和海岸上的地形、地物。此外,它可以極低高度掠海飛行,具有良好的隱身性能,能進行規避機動和再攻擊。基本3型彈沒有另加GPS或數據傳輸線路,將來做進一步開發時可能會有。3型對導引頭信號處理器軟體進行了改進,這是為了提高目標分辨能力和抗電子干擾能力。3型RBS15還將採用飛越陸地所需的地形基準導航系統,這主要是因為最近瑞典皇家海軍曾表示對該彈的對陸攻擊型感興趣。這就需要研製一種新的導引頭。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靈活彈道的效能,提高在軟殺傷和硬殺傷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薩伯公司正在為3型RBS15研製新的導彈作戰規劃系統,使其具有任務規劃和決策支持功能。從長遠來看,研製垂直發射型和潛射型3型RBS15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挪威的康斯堡宇航公司按計劃已開始為挪威皇家海軍研製NSM導彈。NSM導彈將用來裝備挪威皇家海軍的新型護衛艦,研製周期預計4到5年,可能於2002年前後服役。如能按時完成研製工作,該彈還可能裝備挪威皇家海軍的新型快速巡邏艇。由於挪威國防預算的不足,岸防型NSM計劃被推遲了。據康斯堡公司稱,在適當的時候還將研製空射型。康斯堡公司此前曾與多家歐美公司就參與這一計劃進行了接觸。據信該公司最後可能將與法國宇航公司、馬特拉公司和美國的麥道公司中的一家公司合作共同研製NSM導彈。
根據要求,新型快速巡邏艇露天甲板下的每部發射裝置上要裝載和貯存多達8枚NSM導彈,其射程至少為100公里,以滿足岸防導彈計劃的需要。挪威國防研究所從1992年起就已提出了用岸防型NSM替換挪威皇家海軍的127毫米和150毫米固定火炮。1993年12月NSM計劃得到了批准。與企鵝導彈一樣,NSM也將是一種發射後不管導彈。NSM與西方正在研製的另一種新型反艦導彈ANNG不同,它將使用由挪威國防研究所和康斯堡公司研製的一種紅外成像導引頭。NSM導彈選用紅外成像導引頭部分原因是因為挪威的企鵝導彈使用的就是一種稱為「半成像」的紅外導引頭。另外,挪威與大多數其它國家的海軍一樣,也需要一種適於近海作戰的反艦導彈,而使用主動雷達導引頭是不能擔此重任的。盡管一些環境因素(如高濕度等)會使紅外導引頭的性能有所下降,但在挪威這樣一個高緯度國家,這一問題並不嚴重。使用紅外成像導引頭還將使NSM比使用主動雷達導引頭的導彈具有更好的抗干擾性能。企鵝導彈使用的是近程火箭發動機,而NSM則將使用帶常規助推器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挪威國防研究所和康斯堡公司正在對所要用的發動機進行研究。
雖然法國海軍目前還沒有用新型反艦導彈來替換MM40飛魚的要求,但法國宇航公司稱已從法國的1997年國防預算中得到10億法郎(1�94億美元)的經費用於全面研製ANNG新一代超音速反艦導彈。
飛魚導彈的初始型號MM38於70年代初服役,現已被2型MM40取代。改進後的飛魚導彈使用了新的尋的頭、信號處理系統和制導計算機。這種導彈已裝備法國的新型拉法耶特級護衛艦,並擁有大量的出口用戶。
現在的飛魚導彈已具有末段機動、掠海飛行能力並可進行「彈道管理」以掩飾所要攻擊目標的位置。有鑒於此,法國宇航公司認為沒有必要採用齊射方式攻擊目標,從而減少了水面艦船或岸防導彈連的導彈需求量。ANNG是法德聯合實施的超音速反艦導彈ANS計劃的後續計劃。ANS計劃由於法國國防預算的不足而被迫取消。在研製ANS時,據稱該彈具有超音速導彈所具有的一切優點,並且具有2型飛魚這樣的亞音速導彈的末段機動和抗電子干擾性能,而且其射程也比飛魚要遠得多。
目前法德兩國的海軍仍在就ANNG計劃進行磋商,但法國宇航公司相信該彈將於1997年開始進行全面研製。據稱,ANNG研製計劃的總費用約為20億法郎(3�88億美元),由法德兩國均攤。不過,直到2002年ANNG的初始生產費用才能到位。法國宇航公司和德國賓士宇航公司將ANNG的銷售目標瞄準了地平線新一代護衛艦和德國、西班牙的新型護衛艦。法國宇航公司相信ANNG導彈的速度、敏捷性、隱身性和抗干擾能力將使該彈的突防能力達到現有亞音速導彈的3倍,而該彈的戰斗部及其碰撞目標的動能可使其破壞力達到現有亞音速導彈的2倍。
奧托馬特導彈的射程達160公里,可算是一種遠程導彈。該彈的戰斗部重250公斤。馬來西亞皇家海軍最近購買了義大利海軍的兩艘裝備奧托馬特導彈的護衛艦,使其成為第11個裝備這種導彈的國家。目前共有900多枚奧托馬特1型和2型導彈正在服役。
馬特拉防禦公司和奧托梅臘拉公司目前正在聯合研製3型奧托馬特導彈。3型彈的詳情尚未透露,但據認為該彈將採用新的導引頭信號處理器軟體和彈上計算機以及改進的導航系統。馬特拉公司已打算專門研究隱身技術使其成為降低被探測率和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種手段,並且很可能用於3型彈。如果馬特拉公司參與挪威的NSM計劃,那麼NSM導彈也可能會採用這一技術。3型奧托馬特的最大射程為180公里,最大速度為0.9馬赫。 該彈具有全天候晝夜作戰能力和多目標攻擊能力。作戰時可用該彈攻擊預先選定的目標。3型奧托馬特還具有障礙躲避能力。飛行彈道上有三個航線點,先進行掠海飛行,在末段接近目標時躍起,然後再俯沖進行攻擊。
據稱,3型奧托馬特導彈採用點射方式時,發射間隔為20秒;3枚導彈齊射時,間隔為3秒。目前奧托梅臘拉公司已經完成了3型泰西歐的可行性研究。3型泰西歐是奧托馬特導彈的一種更先進的後繼型號。該公司稱,研製工作將於1996年底開始。3型泰西歐的射程將超過250公里,具有多種隱身特性,並且將加裝數據傳輸線路和GPS接收機。該彈還將具有帶各國反艦導彈數據比較表航線點的可編程彈道。不過,更重要的是,奧托梅臘拉公司傾向於採用雷達和紅外成像雙模導引頭並正對用於陸上飛行的地形基準導航技術進行研究。
在3型泰西歐的可行性研究過程中,導彈的許多新特性都得到了驗證,其中包括紅外成像導引頭、GPS制導、新的末段機動能力以及在近海作戰性能等諸方面的改進。3型泰西歐是針對義大利海軍的需求而提出的。義大利需要一種新型的反艦導彈,這種導彈應具有較低的雷達和紅外特徵、很高的目標解析度、改進的戰斗部並且能在飛行過程中通過數據傳輸線路進行目標數據修正。技術要求中還規定這種導彈應具有近岸作戰能力和對 陸攻擊能力。
中國的反艦導彈
岸對艦型YJ-83早期的海鷹/上游系列是仿製前蘇聯的反艦導彈。中國軍方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研製「鷹擊」系列反艦巡航導彈,這些導彈被西方國家稱為「中國飛魚」和「蠶」式導彈,先後有鷹擊81、鷹擊82、鷹擊83出口型相對應的是C—801、C—802和C—803三代。西方情報人士稱,「鷹擊」系列反艦導彈具有多種抗干擾能力,攻擊隱蔽性強,突防能力優越。據西方情報部門估算,中國C—801型導彈的射程為80公里左右,由於射程較近,該型導彈僅能在近海岸防或是安裝在小型快艇上實施抵近攻擊。西方情報還說,C—802導彈是C—801型的改良型,是可以超低空掠海飛行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命中准確度高,突防能力強,封鎖區域大,生存能力強,能同時攻擊多批目標,可裝載在艦艇和戰機等多種平台上,用以打擊敵人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及運輸船。由於C—802導彈可以在5米左右的高度低空掠海飛行,因而能夠有效躲避敵方雷達的跟蹤。「鷹擊83」型反艦巡航導彈,出口型為C—803型反艦導彈,據稱是中國海軍自行研製的「鷹擊」系列反艦導彈中的一種,具有很強的實戰威力。鷹擊83(YJ-83)反艦導彈是我國「鷹擊」8系列反艦導彈中的第二代改型,也是性能最好、攻擊能力最強的一種反艦導彈。YJ-83採用了高亞音速巡航,超音速終程俯沖攻擊的作戰模式。助推器先將導彈加速到高亞音速後由渦噴發動機接管,此時助推器脫離彈體。當外部資料鏈或導彈自身彈上計算機啟動終程攻擊程序後,二級火箭發動機點火,渦噴發動機脫離,導彈進入俯沖飛行狀態,此時的導彈將在離目標20-30公里處達到1.3~1.5馬赫的超音速攻擊速度,並可以作戰術機動規避動作。中國海軍的鷹擊83反艦導彈之所以可以達到最遠發射距離為180千米,主要是它加裝了二級火箭發動機。艦載型YJ-83 正在發射中
另外,據外電報道中國新型亞音速反艦導彈鷹擊62(YJ-62、出口型為C-602)已經投產《漢和防務評論》主編平可夫總結到,YJ-62顯然通過增大燃料箱容積同時換裝新一代燃料從而實現了280公里的超遠射程。YJ-62的出現,意味著中國的艦艦導彈技術水平達到了歐洲先進水平,某些方面的技術可能更加超前。《簡氏防務周刊》在其頭條位置(Headline)刊發報道,稱中國正在進行一系列的巡航導彈發射試驗,其中就包括 YJ-62反艦巡航導彈。《簡防》在其報道中也聲稱YJ-62反艦導彈的射程達到了290公里。報道說,最新的資料表明,YJ-62是一種由中國發展的遠程亞音速反艦巡航導彈(ASCM),採用慣性導航(INS)/全球定位系統(GPS)+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在艦載上被首次發現是在2004年服役的 052C型(「蘭州」號,舷號170)驅逐艦上配備。
⑨ 請問伊朗是否擁有c802型反艦導彈
伊朗生產的C802反艦導彈
這樣看來首先是如果事實像以色列軍方所說的,那麼如果從打擊距離來看:以色列的這艘軍艦剛好在15千米遠,也就是等於是在C-701導彈的最遠的有效作戰距離范圍內。哪怕再多500米C-701導彈就鞭長莫及啦;同時又剛好超過C-802導彈的最小發射距離可謂無巧不成書啊。另外從以色列宣稱的50公斤的炸葯重量來分析:看來C-701導彈的戰斗部需要兩倍的載彈量啊?而C-802導彈也需要將彈頭載彈量只裝50公斤就夠用。雖然以上兩種導彈都可以採取岸基發射裝置,但是作為黎巴嫩真主黨武裝這一地區武裝力量。以他的經濟條件和地區武裝性質我看他得到武器的來源只有一條:那就是只能從國際黑色地下武器市場購買武器。所以要得到上述先進武器的可能性是不太大而且是不太現實的。另外在以色列空軍的密切監視下,無論是C-701、還是C-802岸基反艦導彈和它的一系列戰斗用車輛、雷達都是一個容易被發現的地面目標。
中國向伊朗出口的武器裝備
武器型號 出口時間 數量
C-801 岸對艦導彈 1987 100
C-801 岸對艦導彈 發射車 1987 8
C-802 艦對艦導彈1994-96 80
C-802 艦對艦導彈system 1994-96 10
CSA-1 防空導彈 1985-86 130
CSA-1 防空導彈 system 1985-86 6
ESR-1 監視雷達1994-96 10
殲6 殲擊機 1982-88 93
殲7 殲擊機 1986-88 44
殲7M 戰斗機1992-94 68
海鷹-2-L 岸對艦導彈 發射車 1987-88 8
海鷹-2 岸對艦導彈 1987-88 124
紅箭73反坦克導彈1982-88 6,500
紅纓-5攜帶型對空導彈1985-88 600
紅旗-2B 防空導彈 1990-93 96
紅旗-2B 防空導彈 1990-93 8
滬東級導彈快艇 1994-96 10
Oghab地對地導彈 (surface-to-surface missile) 1986-91 1,000
霹靂-2A 空對空導彈 1986-88 540
霹靂-7 空對空導彈 1986-88 360
「谷燈」火控雷達1994-96 10
59式 主戰坦克1982-88 740
501型裝甲運兵車 1986-88 300
59-1式130mm牽引火炮1982-87 520
60式122mm牽引火炮1985-86 100
63式火炮 1983-90 800
⑩ 伊朗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伊朗軍事實力?在中東只有以色列和伊朗對抗??
土耳其,沙特和埃及,巴基斯坦的國防部長聽了後,恐怕淚流滿面。。。。。。
了解一下土耳其的軍事實力吧,絕對在伊朗軍隊之上,再做個對比。
伊朗方面,目前伊朗軍隊包括革命衛隊在內共越51W人。
陸軍方面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這恐怕是目前伊朗軍隊唯一拿得出手的較先進武器),但畢竟飛毛腿系列導彈已經有點過時了,難以突破西方發達國家的反導屏障。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伊朗防空反導能力極其弱小)
伊朗海軍:
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三艘、「阿勒萬德」護衛艦三艘、輕型「巴延多」級護衛艦兩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七艘、登陸艦艇11艘,其他支援艦只25艘。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70多架。
(潛艇實力一般,,「阿勒萬德」級是英國為伊朗製造的輕型護衛艦,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在伊朗海軍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主要武備有1座五聯裝「海殺手」Ⅱ型反艦導彈(後換裝為2座中國產雙聯C-802型導彈)、1座維克斯Mk8型114毫米主炮, 1座雙聯厄利肯35毫米火炮 ,3座厄利肯GAM-BO1型20毫米火炮,2挺12.7毫米機槍,71艦配備2座3聯324毫米魚雷發射器,72和73艦配備1座3管MK1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
由於缺乏現代化的船隻和武器,伊朗常規海軍陷入幾乎完全荒廢的狀態。3艘已服役25年的護衛艦接近退役,20艘快速導彈攻擊艦隊中的10艘只能進行有限的任務,其中4艘2001年時已完全不適於海上航行。僅有10艘中國產的「托多爾」級導彈快艇能夠可靠地工作。4艘已服役30年的掃雷艇目前已經荒廢,不具備航海和掃雷能力。伊朗還擁有過量的兩棲和輔助艦只,其中一些僅用於人員訓練。伊朗的10艘氣墊船隻也已經過於陳舊,目前僅能保守地使用。
空軍方面:伊朗在70年代較大一單軍購是購買F-14「雄貓」戰斗機。當時世界上除了美國外,只有伊朗空軍裝備了這種飛機。F-14「雄貓」目前仍在伊空軍服役。為了展示這些飛機的實力,伊朗曾在1985年讓部分F-14飛越了德黑蘭。今天,伊朗擁有50至55個機身,但這只能維持一個F-14「雄貓」戰斗機中隊升空作戰。
目前伊朗空軍共約有各型作戰飛機300架左右。
伊朗空軍其他作戰飛機包括:
攻擊戰斗機:包括老式的F-4「鬼怪」式戰斗機和F-5「虎」式戰機各60架,蘇-24型約30架。 注意:此150架左右全為2代戰斗機,本身戰鬥力已經不再是國際先進,加上伊朗並沒有對此進行任何的升級,保飛率極低,真正戰鬥力恐怕在此基礎在降低不少,真正入編伊朗空軍編隊使用的F-4和F5戰機,大致都是在一共40架左右。
戰斗機: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註:由於俄伊關系友好,估計這30架MIG29還是能在俄羅斯支持下保養的不錯。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 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缺乏空基防區外武器,也缺乏點對面打擊武器)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再看看土耳其:
兵力 現役部隊61萬人。(在北約軍事集團中,軍人數量方面僅次於盟主美國)
陸軍裝備:土耳其陸軍共49.5W人,編有4個集團軍司令部,9個軍司令部,1個機械化師,1個步兵師,14個裝甲旅,17個機械化旅,9個步兵旅,4個突擊旅,1個步兵團,1個總統警衛團,5個邊防團,26個邊防營。
主戰坦克:4205輛,其中豹2A4型150輛,M-48A5T1型和M-48A5T2型2876輛,M-60A3型658輛,M-60Al型274輛,豹lA3型227輛。
裝甲偵察車:若干輛。
步兵戰車:650輛。
裝甲輸送車:3643輛(AAPC型830輛,M-113型2813輛)。
牽引炮:105毫米若干門,155毫米517門,203毫米162門。
自行炮:105毫米391門,155毫米222門,175毫米36門,203毫米219門。
火箭炮:60門(107毫米48門,227毫米12門)。
迫擊炮:2021門(107毫米1264門,120毫米757門),另有81毫米迫擊炮3792門。
反坦克導彈:943具(「眼鏡蛇」186具,「陶」式365具,「米蘭」392具)。
無坐力炮:57毫米923門,75毫米617門,106毫米2329門,高炮1664門(20毫米439門,35毫米120門,40毫米1105門)。
地空導彈:「毒刺」108部,「紅眼睛」789部。此外,還裝備有各型飛機168架,武裝直升機37架,運輸直升機262架。
5.46萬人(含海軍陸戰隊3100人,海岸營部隊1050人),編為5個海岸基地司令部。
常規潛艇:14艘。 含德國為土耳其建造的6艘AIP動力的U214型潛艇,部分已下水並編入土耳其海軍。
護衛艦:22艘。 含美國於2008年轉讓的2艘佩里級護衛艦;仿德國規劃中的MEKO CSL「瀕海戰斗艦」的「島嶼」級護衛艦2艘。餘下多為美國,德國或法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在80年代或90年代製造的護衛艦,同時土耳其將繼續從美國購得佩里級護衛艦,以在保持中東頭號海軍總噸位的情況下提升起近海戰鬥力。
導彈快艇:21艘。
巡邏艇:28艘。
布雷艦艇:1艘。
反水雷艦艇:23艘。
登陸艦:8艘。
登陸艇:59艘。
輔助艦船:27艘。
海軍航空兵
裝備有用於反潛作戰的直升機16架(其中13架為AB-212型武裝直升機),教練機7架。
海軍陸戰隊
1個團,3100人。
空軍
6.01萬人。編有2個戰術空軍司令部,1個運輸司令部,1個訓練司令部,1個後勤司令部,11個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2個偵察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3個教練機中隊,6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505架。
戰斗機和攻擊戰斗機:F-16C型210架,F-16D型30架,F/NF-5A和F/NF-5B型87架,F-4E型139架。
偵察機:RF-4E型39架。
空中加油機:KC-135R型2架。
運輸機:C-130B和C-130E型13架,KC-135R型2架,C-160D型19架,CN-235型50架(其中部分可用於電子戰)。
教練機:SF-260D型38架,T-33型34架,T-37型60架,T-38型70架,T-41型28架。
直升機:UH-1H型20架,AS-532型20架。
地空導彈:「奈基」92部,「輕劍」86部。
由上面的數據可以表明,雖然除了以色列以外,土耳其,伊朗,埃及等中東大國,大都軍人數量在世界各國靠前,單兵裝備相對都不怎麼好,但畢竟土耳其軍隊武器裝備好伊朗不少,同時土耳其也作為北約核計劃小組骨幹成員,如果在戰時,在某國率先違背《國際原子能公約》並對歐洲核安全形成破壞的情況下,土國和同等地位義大利一樣,使用北約南歐戰區的戰術核彈頭對敵進行核打擊。而伊朗自今仍然是徹底的無核國家。有關伊朗在核研究方面的進展,更多是在政治上對於美歐的無奈的反抗,真正也難以改變其自身在中東地區軍事實力相對比較弱小的局面。
個人認為,土耳其的軍事實力能排在世界第10位左右,軍事甚至還比陸軍弱小的義大利要強一點。伊朗軍事實力,估計也都是比加拿大,澳洲或巴西那樣的不怎麼重視軍事發展的能源大國強一點,估計是在世界的第23-24位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