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曾聽說網評各國美食,伊朗是倒數第一,真的是這樣嗎
剛去了伊朗回來,確實如此,好看不好吃
B. 和伊朗關系友好的國家敵對的國家在糧食方面應和哪些國家達成共識
友好國:中國、俄羅斯、伊拉克敵對國:大多數歐美國家、日本、以色列應達成糧食方面共識:中國理由:中國一向力挺中東及非洲國家。這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當然這也有其國際利益所在。不管如何、現階段伊朗跟中國的關系算是相當親密。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主要油源在是中東地區,而伊朗又是中國在中東地區除以色列之外唯一的一個親密的戰略夥伴,對中國的石油安全有很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於伊朗控制著波斯灣的出口霍爾木滋海峽,地位相當重要。而且伊朗是中國東西戰略的一大支柱國家,與巴基斯坦及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地位同等重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將是伊朗36年來首次擔任歐佩克輪值主席國。而且從歷史原因來說、在伊朗受到國際社會孤立的時候、中國不僅保持了其外交關系而且充分尊重了伊朗人民關於本國內政的選擇。當然你如果是需要在糧食問題的專業分析、還需要自己花時間分析下中國和伊朗的糧食現狀及糧食共識對於兩國利益的影響。當然最好在分析中伊的關系時不要忘了把美國當陪襯。
C. 你知道哪些國家的飲食文化(至少寫三個)
網路網上答案很多,可以自己去找找。下面提供個範例:
韓國人對飲食很講究,有「食為五福之一」的說法。韓國菜的特點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昧和紅、白、黑、綠、黃五色調和而成。韓國人的日常飲食是米飯、泡菜、大醬、辣椒醬、鹹菜、八珍菜和大醬湯。八珍菜的主料是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椿梗、藏菜、蘑菇八種。
韓國人特別喜歡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醬是平時不可缺少的調味料。這與韓國氣候寒冷濕潤、種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濕有如泡菜是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備副食品。每年11月,把白菜、蘿卡洗凈晾乾之後,加辣椒、蒜、蔥、海鮮等各種調味料,用大缸掩漬起來,密封半個月至1個月後食用。每個家庭主婦都有腌制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
韓國人愛吃牛肉、雞肉和魚,不喜歡吃羊肉、鴨子以及油膩的食物。狗肉是他們喜歡吃的肉食之一。
韓國多泉水,泉水干凈清涼甘美,因兩韓國人一般不喝茶和開水。
韓國人都習慣在矮桌上吃飯,小桌上擺有飯碗、湯碗、盛醬的小碟,以及裝小菜的盤子。吃飯也使用筷子和湯匙。
韓國著名的鄉土名菜主要有:各種生魚片、木浦臭酶魚、光州燉乳豬、烤牛肉、生拌牛胃(即牛百葉)、人參雞、神仙爐(即悅口子湯,類似中國的火鍋)。
韓國人的飲食離不開脆製品,種類很多,主要為泡菜和腌魚。
D. 伊朗與哪個國家關系好
俄羅斯,不過怎麼說呢?昨天美國的航母又到波斯灣了,跟當初敘利亞一樣,美國要真打伊朗,誰幫的了?俄羅斯嗎?假設跟當初敘利亞淪落是一樣的話,這次又反向證實了俄羅斯走的路的荒誕和處境的不良,可以想像,早沒敘利亞,現在的俄羅斯會怎樣?聽說前幾日還有心思大跳什麼俄羅斯舞?笑話!
說中國嗎?當初敘利亞的事情就不會去幫,現在也一樣,這一點甚至包括對俄羅斯。中俄聯盟一時又派不上用場,消漲又起......
不過話說回來,既已騎虎,中國就沒有選擇,只有走到底,美國雖說現在還能取些小勝利,但這個國家即使不裝強硬計較某事也沒什麼底氣,能力和基礎,所以以後的大敗幾乎必然。另外,若非如此,中國雖不智,也豈非立馬滅亡?!
伊朗就不用去說它了,現在的實質實為當初的敘利亞可擬,無語.....
E. 歐洲飲食文化哪些國家比較有代表性
法國
法國人的飲食藝術品味極高,法國的名菜也多不勝數,其中以 鵝肝醬、海鮮、蝸牛、乳酪芝士等最為人熟悉。法國的餐廳食肆種類多樣,等級繁多,豐儉由人, 有富麗堂皇的傳統法式餐廳,富有地方色彩的餐館,以及露天咖啡茶座和各式茶室等,選擇之多,堪稱美食天堂。通常餐廳會於門外放置餐牌供顧客參考,而所 列示價錢已包括15%的服務費。大部份的餐廳都會提供套餐(Fixed Menu)或散餐 (alacarte)供顧客選擇。套餐通常包括前菜、主菜及甜品,散餐則可讓顧客按自己喜好,選擇食物種類,而散餐的價錢亦較套餐昂貴。
義大利
意式大餐--西菜始祖
在羅馬帝國時代,義大利曾是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然後來義大利落後了,但就西餐烹飪來講,義大利卻是始祖,可以與法國、英國媲美。
意式菜餚的特點是:原汁原味,以味濃著稱。烹調注重炸、熏等,以炒、煎、炸、燴等方法見長。
義大利人喜愛麵食,做法吃法甚多。其製作面條有獨到之處,各種形狀、顏色、味道的面條至少有幾十種,如字母形、貝殼形、實心面條、通心麵條等。義大利人還喜食意式餛飩、意式餃子等。
意式菜餚的名菜有:通心粉素菜湯、局餛飩、乳酪局通心粉、肉末通心粉、匹薩餅等。
葡萄酒:全世界最有名的義大利葡萄酒紅勤酒是在佛羅倫薩誕生的,其中帶有黑雞標志的古典紅勤酒是用佛羅倫薩與錫耶納之間的古老的葡萄園里的葡萄釀成的。另外,托斯卡那共計有5種義大利最高級別的D.O.C.G葡萄酒,是愛好葡萄酒人嚮往的地方,另外,白葡萄酒也很適合現代人的口味。
西班牙
飲食無疑是西班牙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文化之一,不管是質量還是品種都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傳統的西班牙烹飪中經常使用以橄欖油為主的植物油和以豬油為主的動物油脂,並使用由阿拉伯人引進的種類繁多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從美洲新大陸引進的馬鈴薯和番茄作為配料。
北方飲食
西班牙北部地區潮濕多雨,其飲食不僅美味可口,而且魚、海鮮、肉的品種也非常豐富。巴斯克地區的飲食以家庭傳統烹飪為基礎,而且季節性變化比較明顯,「marmitako」(由土豆和狐鰹魚烹調而成)和「txangurro」(由蛤肉和尖頭蟹製成)是最有特色的地方菜餚。
地中海美食
地中海菜系連同著名的地中海營養食譜以健康為本,小麥、油橄欖和葡萄酒是地中海式烹調中的主要成分,其它配料有:米飯和豆類、大蒜和蔬菜、乳酪和酸奶、魚、肉、雞蛋和水果。地中海式菜餚的品種十分豐富,而且西班牙各地中海地區的飲食也各有特點。
高原地區菜系
西班牙中央高原的飲食與當地的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卡斯蒂利亞—萊昂(Castilla y León)地區盛產豆類,比如:「alubias」 菜豆、「garbanzos」 鷹嘴豆和 「lentejas」 小扁豆。在豬肉方面,以橡樹果和栗子為飼料的「伊比利亞豬」肉質上乘而且味道鮮美,萊昂(León)山區出產的臘腸 「botillo」、布爾戈斯(Burgos)出產的血腸 「morcilla」 和塞哥維亞(Segovia)出產的紅臘腸 「cantimpalo」 是這一地區的主要特產。美味的烤小羊和烤乳豬、鱒魚和鱈魚以及各種由羊乳和牛乳製成的乳酪時最具代表性的特色食品。在甜食和糕點方面,由蛋黃製成的甜品 「yemas」 和松軟的千層糕 「hojaldres」 依然保留著阿拉伯的傳統風味。
南方菜系
南方或稱安達盧西亞飲食的靈感源自孕育其烹飪傳統的多元文化。在這片土地上,遊客們能夠品嘗到菜園菜、田園菜和沿海地區的地中海式烹飪等多種特色菜系。西班牙南部的特色食品中還有阿拉伯風味糖果和糕點,另外,以豬肉和火腿為主要原料的菜餚也頗受歡迎,特別是在一年一度的屠宰節慶典(matanza,晚秋時節舉辦,屆時家眷們都將匯集到屠宰場幫忙宰殺一到兩頭豬)期間更是受到大家的青睞。各種安達盧西亞涼湯(「gazpachos」,由番茄丁、黃瓜丁、青椒丁以及橄欖油、葡萄醋和大蒜攪拌而成,通常還加入少量的烤麵包丁)和其它湯菜、小炸魚(「frituras」)和燉菜都是有著悠久而又牢固的文化傳統的南方菜系中的代表性菜餚。
西班牙葡萄酒
作為一項基本要素,葡萄酒在西班牙各個地區的飲食結構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當年古羅馬人將葡萄種植和釀酒技術帶入了西班牙,如今西班牙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之一。憑借著嚴格的管理和遍布全國的60個由官方劃分的葡萄酒產區,西班牙葡萄酒的質量在世界上贏得了廣泛贊譽。
奧地利
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影響著這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奧地利也不例外。奧地利的貴族和農家烹調,各有特點。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這種民族大融合也反映在奧地利的飲食文化上。如,維也納炸牛排來自米蘭;燉牛肉源於匈牙利;一個國家內各地的差異也很大,這種差異反映在奧地利的烹飪風格上。每個州都有它們自己的風味和特產。
飲料
奧地利是葡萄酒之鄉,尤其是白葡萄酒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除葡萄酒外,奧地利的啤酒也不可忽視,這是奧地利人的傳統飲料,奧地利每年的啤酒消費量不次於啤酒大國德國。奧地利的礦泉水和燒酒質量相當不錯。
葡萄酒的主要產地為下奧地利州、布爾根蘭州、施泰爾馬克州和維也納。白葡萄酒有綠維特利納(Grüner Veltliner)、麗斯林(Riesling)、維爾施麗斯林(Welschriesling)、白布貢德(Weissburgunder)、和香多奈(Chardonnay)酒。紅葡萄酒有:藍茨維格爾特(Blauzweigelt)和藍法蘭基胥(Blaufr?nkisch)。特別珍貴的葡萄酒是在葡萄成熟後在樹上經過自然乾燥或自然乾燥之後受過冰霜凍過的葡萄釀成的葡萄酒,如晚秋佳釀(Sp?tlese)、干漿果佳釀(Trockenbeerenauslese)和冰酒(Eiswein)。它們的含糖量比較高,香味濃郁,特別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奧地利生產360多種啤酒,有些餐廳供應自產啤酒,甚至可以參觀啤酒釀造的整個過程。在餐廳要啤酒時,服務員會問是要「kleines Bier」或「Seidl」(小啤酒0.3升),還是「Halbe」或「Krügel」(大啤酒0.5升)。
奧地利的燒酒是用水果釀制,從果槳中蒸餾出來的白酒, 水果味相當濃,酒精含量不超過40%。有梨(Birnen)、蘋果(Apfeln)、李子(Zwetschgen)、杏子燒酒(Marillen)。杏子燒酒被稱為奧地利的「茅台」。
比利時
比利時是美食王國,在歐洲僅次於法國,以各式海鮮貝類最著名。其盛產的貽貝,肥大口味佳,在各種的烹調方式中以白酒蒸貝最能品嘗其鮮美原味。比利時菜有好多種,在法蘭德斯可以捕獲到四十多種魚類。北海灰蝦配番茄是一道一直被眾多外國人傾慕的法蘭德斯特有的美味佳餚。鰈,一種肉質堅硬的扁平狀魚也深受歡迎。
以白酒熟煮的淡菜,鮮美多汁,薯條炸得恰到好處,還有超過350種的啤酒,其中以lambic及Trappist最著名。
來比利時還一定要品嘗法蘭德斯式的蘆笙、布拉邦得式野雞、根特的雞湯、比利的乾酪屑和烤苣菜深受人們喜愛。雪維菜燉膳魚、阿登高地的梅醬兔肉、野味和越橘。喜歡吃甜品的人可以品嘗很多種蛋糕、蛋奶烘餅及具有比利時獨特口味的巧克力(約400種),巧克力以杏仁口味為代表。
不少菜烹調時加入啤酒。啤酒是比利時修道院里發明的飲料。現在有300多類,五顏六色,使人大開胃口。比利時人喜歡品嘗啤酒時加一塊乾酪(比利時乾酪有85種)。
芬蘭
芬蘭美食的獨到之處是其菜餚的選料與取材。芬蘭食物的很多主料都來自於芬蘭豐富的山林原野資源。在這片滿布森林和湖泊的大地上,充滿了令人垂涎欲滴的漿果鮮菇和野味活魚。這些原料新鮮而無污染,特別符合現代強調清純健康的飲食潮流觀點。中國遊客的飲食習慣特別注重鮮甜,芬蘭的地道菜式也多有接近這一偏好;還有就是北部的拉普蘭地區,那裡寒冷天氣的時間較長,所以其烹飪的特色就多半是味道濃郁、肥沃厚重,就像我們的京式菜系或者北方食品,在客觀上都十分迎合中國遊客的口味。總體來說,芬蘭的食品結構以肉類、魚類和兔肉為主,而其中肉類又以牛肉和豬肉為主。西紅柿、黃瓜、胡蘿卜和捲心菜等是最常見的蔬菜,而牛奶和乳酪則是主要的副食。芬蘭最出名的野味是馴鹿。如果遊客的運氣較好,大家還可以在傳統的餐廳里嘗到愈來愈加普遍的熊肉菜式。
芬蘭號稱「千湖之國」,並且國家的海岸線長且迂迴,於是魚類的供應就十分豐饒。其中的三文魚、波羅的海青魚、鮭魚、淡水鱈魚樣樣鮮美,不愧為愛吃魚者的天堂。炮製方法有煙熏、明火烤、蒸、焗等等五花八門。中國人喜愛喝湯,這與芬蘭人的習慣大致相同。清甜鮮美的三文魚湯當是遊客們的餐前首選,在冬季,人們用最肥的淡水鱈魚煮的濃湯,也是魚湯中的皇牌美味。此外,芬蘭的魚子醬 ( 吃的時候需添加酸奶和洋蔥末 ) 、秋季的野蘑菇、嫩滑乳酪等,都是極富魅力的美食。歐洲的很多國家都出產葡萄酒,但用漿果釀酒則較少見。芬蘭在這方面便獨樹一幟,這就可以滿足中國人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態,且作為特色的禮物當是上佳的絕妙選擇。
F. 伊朗與阿拉伯國家的異同
朝鮮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朝鮮是中國近鄰,朝鮮半島的無核化直接影響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2月朝鮮宣稱「已經擁有用於自衛的核力量」。伊朗核問題方面,伊朗雖聲稱「沒有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計劃」,卻有意「向阿拉伯國家輸出核技術」。朝核問題六方第四輪會談取得的成就、各方觀點及其差異、中方在會談中的積極作用、朝鮮半島無核化的意義、伊朗核問題的深刻背景等都可能作為考試命題的知識點。�
2月10日,朝鮮外務省發表聲明,宣布朝鮮已經擁有基於自衛目的的核力量。
明表示,由於美國繼續對朝鮮採取敵視政策,朝鮮將無限期中止參加六方會談。「美國政府已經暴露了其不惜一切代價顛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的企圖,並用核大棒加以威脅。這迫使我們採取措施加強核武庫,以保衛朝鮮人民選擇的意識形態、體制、自由和民主。」「我們已經採取果斷行動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已經製造了用於自衛的核武器,以應對布希政府一貫公然孤立和打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政策,」聲明說,「我們的核武器在任何情況下都將是只用於自衛的核威懾力量。目前的現實表明,只有強大的力量才能保衛正義和真理。」�
朝鮮半島自50多年前的朝鮮戰爭以來一直存在著軍事對峙,朝核問題實際上是冷戰對抗的延續。朝鮮指控美國對其國家安全構成最大威脅,美國則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朝鮮認為,朝鮮核問題是由美國敵視朝鮮政策造成的,要解決核問題首先需美國轉變對朝政策。朝鮮重申,只要美國不放棄敵視朝鮮政策,朝鮮也就不能放棄核遏制力。為解決問題,朝鮮一直要求與美國進行直接對話,並多次提議與美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美國則要求朝鮮先行放棄核計劃,並堅持認為處理朝核問題的恰當方式是通過多邊對話。�
為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危機,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朝、美三方在北京舉行了三方會談。同年8月27日至29日,由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參加的關於朝核問題的第一次六方會談在北京舉行。隨後在2004年2月25日至28日和6月30日至25日分別舉行了第二和第三次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7月26日至8月7日第四輪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在北京舉行。本階段會談的成果包括:一、各方凸顯了以對話求和平的願望,顯示出比以往更大的誠心和耐心;二、各方找出了影響會談進程的症結所在,即朝鮮要求保留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而美國堅持朝鮮必須放棄包括和平目的在內的所有核計劃。
六方一致重申,以和平方式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六方會談的目標,並同意就此發表一個共同文件。朝鮮棄核,涉及事關朝美核心利益的四方面內容:一是棄核的定義和范圍;二是朝方的責權;三是美方的責權;四是核查落實朝鮮棄核。六方主要分歧包括:先棄核,還是先承諾對朝鮮的安全保障與經濟援助?是單純解決朝鮮的核問題,還是承認朝鮮的有核國家地位從而轉入核軍控談判?如何界定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界限?朝鮮有無權利從事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活動?美國提出朝鮮的導彈和人權問題,日本則提出被綁架人質問題。這些分歧,條條都關繫到主要當事國的核心利益,既復雜又棘手。�
美方堅決要求朝鮮全面放棄任何形式的核計劃。從朝美之間缺乏信任的角度來講,美方的立場是可以理解的。由於核有兩用性,發展民用核能的同時,必然為發展軍用核能力儲備了人力和技術資源。但作為主權國家,朝鮮在放棄發展核武器的同時,具有發展民用核能技術的權利,這是由國際法賦予的,美國無法剝奪美國和歐盟同樣無法剝奪伊朗發展民用核能事業的正當權利)。朝鮮不能放棄其發展民用核能的權利,可能有三方面考慮:一、顯示主權國家的權利;二、為其核計劃未來可能的民轉軍預留伏筆;三、增加與美國討價的砝碼。因此,朝鮮將發展民用核能技術的權利作為其在棄核談判中的核心利益,決不放棄。�
第四輪會談與前三輪會談的最大差別,是談判的背景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即在美國置朝鮮獲得核武器緊迫壓力於不顧,一再拒絕與朝直接溝通之後,朝鮮已宣布擁有核武器。此外,第四輪六方會談與前三輪談判不同的特點還包括:一是所有各方不對會談時間設限。二是雙邊會談成主要形式。此番會談,在簡短的開幕式以後便直接進入雙邊會談階段,並且是以封閉形式進行。三是實質性問題大量增加。四是首次出台共同文件,反映各方的基本立場及主要觀點。
9月13日至19日朝核問題第四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談通過《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與會各方達成六點共識,這標志著六方會談進入一個新階段。
六方從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和平與穩定出發,本著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精神,在前三輪六方會談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務實的會談,達成如下共識:�
一、六方一致重申,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六方會談的目標。朝方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美方確認,美國在朝鮮半島沒有核武器,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韓方重申其依據1992年《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不運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諾,並確認在韓國領土上沒有核武器。1992年《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應予遵守和落實。朝方聲明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其他各方對此表示尊重,並同意在適當時候討論向朝鮮提供輕水反應堆問題。�
二、六方承諾,根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關系准則處理相互關系。朝方和美方承諾,相互尊重主權,和平共存,根據各自雙邊政策,採取步驟實現關系正常化。朝方和日方承諾,根據《日朝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歷史和妥善處理有關懸案基礎上,採取步驟實現關系正常化。�
三、六方承諾,通過雙邊和多邊方式促進能源、貿易及投資領域的經濟合作。中、日、韓、俄、美表示,願向朝鮮提供能源援助。韓方重申2005年7月20日提出的有關向朝鮮提供200萬千瓦電力援助的方案。�
四、六方承諾,共同致力於東北亞地區持久和平與穩定。直接有關方將另行談判建立朝鮮半島永久和平機制。六方同意探討加強東北亞安全合作的途徑。�
五、六方同意,根據「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原則,採取協調一致步驟,分階段落實上述共識。�
六、六方同意於2005年11月上旬在北京舉行第五輪六方會談,具體時間另行商定。
必背考點:六方會談過程中,中國再一次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一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的負責任國家,是一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促進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國家,是一個在新世紀初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世界格局中身體力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和平發展國家。
無論是前三輪六方會談,抑或是本輪六方會談,中方都以其坦誠認真、積極進取、堅韌努力、辛勤工作、良好素質乃至周到服務贏得了贊譽。在會談過程中,中方以各種形式、在各個層次同其他各方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磋商與接觸,進行了溝通、協調。中方把各方提出的立場和主張歸納整理,凝聚共識;在尚存分歧的問題上,與各方交換意見,共同尋找能被各方接受的方案。中方作為東道主主要做了三件事:一、積極推動各方尤其是朝美拿出自己的具體解決方案,從而把會談引向深入;二、反復勸說各方要相互尊重,認真對待和研究其他方面提出的方案;三、在出現僵局時,及時提出折中方案,積極居中協調。中國多方斡旋,促成第四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重大意義在於:首先,有利於維護東北亞地區安全。其次,有利於改善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最後,能夠為中國樹立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國際形象。
必背考點:伊朗總統哈塔米2月23日在德黑蘭重申,伊朗決心繼續鈾濃縮活動,任何國家都無法阻止,伊朗不會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9月14日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在聯合國首腦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批評美國阻礙一些國家的官員參加此次首腦會議,並抨擊少數強權國家奉行單邊主義政策、生產和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9月15日艾哈邁迪·內賈德表示,伊朗准備根據其他伊斯蘭國家的需要向它們轉讓核技術。9月17日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在第60屆聯大發言中重申伊朗有權發展核能源,但無意製造核武,並願意考慮引進外國企業參與伊朗核計劃。�
伊朗的核計劃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其核技術主要從當時關系密切的美國及西方國家引進。90年代初,伊朗開始與俄羅斯商談恢復修建核電站的問題,並與俄簽署《和平利用核能協議》。美國對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滿,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後,美國將伊朗列為三個「邪惡軸心國」之一。2003年初,當伊朗宣布發現並提煉出能為其核電站提供燃料的鈾後,其核計劃立即遭到美國的「嚴重質疑」。美國警告伊朗停止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並威脅要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審議,以便對伊朗進行制裁。在國際社會,特別是法德英三國的積極斡旋下,伊朗為解決核問題採取了一系列積極舉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暫停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2004年6月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向理事會成員國提交一份秘密報告,認為伊朗在當年4月前沒有向該機構申報進口了用於先進的第二代濃縮鈾離心機的零件及其來源。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9月18日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理事會11月25日舉行會議之前暫停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活動。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活動,避免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其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的不利局面。
9月17日美國國務卿賴斯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中敦促聯合國對伊朗採取強硬政策,並敦促德黑蘭盡快重開與歐盟之間的「核談」,否則聯合國安理會將會介入其中。
之後,伊朗又多次強調,鈾濃縮的中止只是暫時行為,將在適當的時候恢復。
【美國對伊朗核問題的態度實際上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第一,伊朗是美國全球地緣戰略擴張中志在必奪的一環。「9·11」事件後,美國發動了兩場戰爭,基本上拿下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在軍事上對伊朗形成夾擊之勢。一旦拿下伊朗,美國就可以自西向東,把這三個伊斯蘭國家連成一片。從「大棋盤」上看,美國第一步可以滲透南亞;往北可與北約東擴呼應,並配合俄羅斯周邊國家的「天鵝絨革命」;往東可與其新的亞太戰略呼應,牽制它想像中的「潛在對手」中國。�
第二,伊朗是美國推行其意識形態的一塊絆腳石。美國推行「大中東民主計劃」,必須征服伊朗。否則,美國好不容易掌控的伊拉克「民主進程」就可能泡湯,推翻了一個「暴政」,很可能又迎來一個「神權」,而且還可能明裡暗裡同伊朗合作。在伊拉克大選中獲勝的什葉派聯盟和庫爾德政黨,還有中東反美勢力,大都接近伊朗。美國不能容忍這種局面繼續存在。�
第三,從經濟利益和能源戰略考慮,美國也必須征服伊朗。美對伊朗政策的調整希望達到三個目標:一是與歐結成對伊統一戰線,避免歐美為伊朗離間,並藉此彌合大西洋兩岸關系。二是通過外交手段暫時或永久性凍結伊濃縮鈾活動,推遲伊發展核武時間。三是通過外交手段推動伊核問題國際化,並為對伊採取進一步行動贏取國際支持。�
有關媒體分析認為,近來美國對伊朗政策已經由單純使用「大棒」轉向「胡蘿卜+大棒」的政策。美國政府對伊朗由單純使用「大棒」轉向「胡蘿卜+大棒」的政策,表明美對伊政策選擇面非常狹窄,制裁或打擊都不能放到檯面上來。首先,無論是美國還是國際原子能機構都未發現伊違規的確鑿證據。其次,伊朗國力較強,地廣人眾,民族凝聚力強,擁有可打到以色列以及美在海灣軍事基地的彈道導彈,絕非伊拉克可比。再次,伊核設施分散、隱秘,即使對伊核設施發動外科手術式打擊,也難以成功。最後,除以色列外,對伊朗動武在國際上得不到任何支持,再難組建新的「意願者同盟」。
必背考點:9月16日美國總統布希在白宮與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後表示,美國和俄羅斯在伊朗和朝鮮核問題上的目標一致,即美俄都不希望伊朗和朝鮮擁有核武器。
【布希表示,俄羅斯是美國在反恐問題上的強大盟友,兩國關系正在不斷深化發展。普京說,他與布希在伊朗和朝鮮核問題上的立場非常接近,俄羅斯反對伊朗擁有核武器,而且今後也將堅持這一立場。普京強調,解決伊朗和朝鮮核問題的外交手段還遠未用盡。因此決不能採取可能使伊朗和朝鮮核問題惡化的舉措,希望俄美能經常協調在這兩個問題上的立場。�
在伊朗核問題的背後實際上是俄美兩國的政治較量。俄羅斯與伊朗有著傳統的夥伴關系。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伊朗是俄近鄰,俄不願看到在自家附近發生戰爭,更不願看到自己精心培育幾十年的老夥伴、老鄰居落戶別人的勢力范圍。莫斯科認為美國以「防止核擴散」為借口打壓伊朗,其目的是削弱和破壞俄伊核合作,將俄排擠出這一地區,奪回伊斯蘭革命後在伊朗失去的地位。從經濟角度看,伊朗長期大量購買俄羅斯的武器、航空技術、裝甲運輸車和防空系統設備,是俄穩定的武器市場。此外,與伊朗在開發利用核能方面將給俄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俄不會容忍其他國家用非市場手段損害俄在伊朗能源市場上的地位。
G. 中國和伊朗在飲食方面的差異
伊朗游牧地區的人們以牛奶、黃油和乳酪為主;在農業地區,主食是面餅、饢和米飯。他們普遍喜食被稱作「毛斯特」的酸奶子,常把米飯、肉、蔬菜和調料調在一起做成抓飯。伊朗的土庫人對羊頭肉、羊腦和羊腳最感興趣,認為其營養價值最高,所以總習慣留給小孩吃。他們也喜食羊排,吃時不常敲開骨頭吮吸骨髓。飲茶是伊朗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多愛喝紅茶,並喜歡在茶中加些糖,或把塊糖放在嘴裡再飲茶。他們還有個極其古怪的習慣,即常以當地的粘土為食。市場上有食用的粘土出售,一種叫「馬加拉特」的粘土,還被人們視為珍品。他們一般食量不大,喜素食。一般在餐桌上只備水杯和食盤,習慣用右手抓食。
伊朗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餚量少質精,注重菜餚的色香味形。
②口味 一般口味清淡,偏愛微辣味道。
③主食 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他們愛吃中國的大餅、咖喱三角餃、炸小包等食品。
④副食 愛吃雞、鴨、魚、牛肉、羊肉及蛋類等;蔬菜喜歡茄子、菠菜、西紅柿、黃瓜、洋蔥、胡蘿卜、辣椒、豌豆、大豆、土豆等;調料愛用胡椒、芫荽、橄欖油、醋、鹽等。
⑤製法 對串烤、煎、炸、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清真菜。
⑦菜譜 很欣賞咖喱雞、炸脊髓、青椒雞絲、燴羊三樣、干燒鱖魚、砂鍋羊頭、烤嫩雞、紅燉羊蹄哈巴、子姜鴨塊、糖醋魚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喜歡喝涼開水、桔子汁、果子露、紅茶及咖啡等,有人也愛喝白蘭地。
⑨果品 愛吃蘋果、草莓、葡萄、櫻桃、石榴、哈蜜瓜、西瓜、桃、香蕉等;乾果喜歡核桃、杏仁和葡萄乾等。
H. 飲食文化最深厚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飲食文化最深厚的國家是中國。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現在普遍承認的有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和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
我國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歷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並被全國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餚。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清代的時候,中國飲食分為京式、蘇式和廣式。民國開始,中國各地的文化有了相當大的發展,民國時分為華北、江浙、華南和西南四種流派。後來華北流派分出魯菜,成為八大菜系之首,江浙菜系分為蘇菜、浙菜和徽菜,華南流派分為粵菜、閩菜,西南流派分為川菜和湘菜。魯、川、蘇、粵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後來,浙、閩、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漸出名,就形成了我國的「八大菜系」。經過競爭,排次發生變化,首先川菜上升到第二,蘇菜退居第三。後來形成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蘇、粵、閩、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