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靠什麼和美國抗衡求高手解答
一個國家兩支軍隊
伊朗現行憲法規定實行政教統一,宗教領袖為武裝部隊總司令。最高國防委員會是領袖領導下的軍事決策機構,成員有總統、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參謀長、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以及領袖指定的兩名顧問。
武裝力量主要由正規軍和革命衛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一個國家有兩支武裝力量,這在當代世界各國並不多見。
伊朗的正規軍是在巴列維王朝的舊軍隊基礎上建立的。長期遭受巴列維王朝迫害的霍梅尼對舊軍隊始終不信任,他大權在握後,除了清洗舊軍隊的高級軍官外,還在軍隊中成立政治和意識形態部,由教士擔任政委,以伊斯蘭思想改造舊軍隊。此外,霍梅尼在最高國防委員會和海陸空三軍、憲兵和警察中都派代表,這些代表如欽差大臣,事無巨細,都要插手過問。
革命衛隊是在伊斯蘭革命中誕生的。1979年5月5日,伊斯蘭革命委員會決定,在反對巴列維政權的各種准軍事武裝基礎上成立一支治安隊伍——「伊斯蘭革命衛隊」。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使命是保護伊朗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保衛伊朗革命和維護伊斯蘭教義,此外還負責維持國內秩序,監控國內的敵對勢力,並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路。革命衛隊一直控制在原教旨主義者手中,成為新政權的堅強支柱。1985年9月,為了加強伊斯蘭革命衛隊,霍梅尼下令建立革命衛隊的陸海空三軍。這支新軍隊在兩伊戰爭中沖鋒陷陣,視死如歸。在國內斗爭中唯命是從、雷厲風行。1986年革命衛隊總人數達到35萬。1996年,革命衛隊正規軍整編為陸軍lO萬,海軍2萬人。革命衛隊裝備精良,其高級官員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朗政府大力加強軍隊正規化、一體化建設。1992年成立單一的聯合指揮部,加速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的一體化管理。
實力可進全球十強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由於新政權對軍隊的清洗和大批軍人開小差,軍隊曾減員近60%。在兩伊戰爭中,伊朗曾因軍備荒廢和指揮不當而一度被伊拉克軍隊長驅直入,但最終憑借人眾地廣頂住了伊拉克閃電進攻,以兩敗俱傷結束了戰爭。戰爭期間,伊朗的武器裝備損失達60%,戰爭損失和軍費開支達3600億美元。
兩伊戰爭後,伊朗政府汲取教訓,高度重視國防建設。拉夫桑賈尼政府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分配的軍費達100億美元,平均每年20億美元。國防和安全方面的外匯分配指數占總數7.6%。實際軍費開支遠超過上述數目。這對當時剛剛結束戰爭、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伊朗來說實屬不易。
巴列維在位時,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伊朗利用石油美元從歐美引進先進設備和人才,興辦現代軍事工業,打下不錯的基礎。兩伊戰爭進一步推動了伊朗的國防工業發展,80年代後期伊朗大約有240個武器生產廠,還有1.2萬個私有工廠從事與國防相關的研究和生產。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伊朗的國防工業已能生產導彈、雷達、大炮、機槍、軍艦、微型潛艇,維修外國製造的航空發動機、航空電子設備和飛行設備。伊朗已具備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生產能力,儲備了大量的化學制劑,能夠大量生產芥子氣、光氣、血液毒劑、神經毒劑,並正在研製炭疽桿菌、有毒生物素。
巴列維統治期間伊朗的軍事裝備主要來自美國,兩伊戰爭期間,伊朗曾從包括以色列在內的近20個國家進口武器。進入90年代,伊朗主要從俄羅斯、朝鮮、印度、巴西等國進口武器,同時還通過英國、法國、巴基斯坦、土耳其、韓國等國的中間商購買西方武器。武器來源的多樣化使伊朗掌握了先進的國防技術。
目前,伊朗有現役軍人約54萬。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裝備有主戰坦克約15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伊朗地面部隊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1200輛裝甲運兵車、2000門牽引火炮、300門自行火炮,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此外,陸軍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陶」式、「耐火箱」式反坦克導彈和地地、地空導彈以及各型直升機和運輸機約200架。
伊朗海軍現有兵力約1.8萬人。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三艘、護衛艦三艘、輕型護衛艦兩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七艘、登陸艦艇11艘,其他支援艦只25艘。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70多架。
伊朗空軍現有兵力約5.2萬人,擁有各型飛機900餘架,其中各類作戰飛機300餘架,包括先進的F一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斗機。此外,空軍擁有「小牛」、「響尾蛇圖集」、「麻雀圖集」、「霍克」改進型等各式導彈若干。
除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外,伊朗還擁有龐大的預備役力量。伊朗常設預備役部隊有35萬人,其中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伊朗的准軍事部隊在兩伊戰爭中曾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採取的自殺式「人海戰術」,至今仍讓人談之色變。
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中遠程導彈。經過這些年經營,伊朗已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庫,這是最令以色列和美國不安的。如「流星一3」和「法塔赫一1 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一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伊朗國防部長新近稱,伊朗正在發展射程2000公里以上的「流星一3」改進型導彈。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以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無疑是其抗衡美國軍事威脅的「撒手鐧」。
伊朗有人口7200多萬,正規軍、革命衛隊、預備役部隊的兵力加起來近90萬。伊朗政府聲稱,伊朗可以組織2000萬大軍抵禦外來侵略。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評估,「波斯鐵騎」的實力在全球可排進前十位。這支鐵騎是伊朗保持在海灣地區舉足輕重地位、令美國不敢輕舉妄動的資本。
『貳』 使命的含義是什麼
一、使命的含義:
1、命令,差遣。
2、任務,責任。
3、使者所奉的命令。
4、奉命出使的人。
『叄』 伊朗—土耳其戰爭過程中伊土兩國在阿馬西亞城締結和約的內容是什麼
1、伊朗保有所佔領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領土。
2、奧斯曼帝國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劃入自己的版圖。
3、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則由兩國瓜分。
4、伊朗得到了薩姆茨赫—薩阿塔巴戈公國的一部分、卡爾特里和卡赫齊亞。
5、土耳其獲得了阿布哈茲、古里亞、伊美列丁以及拉濟人的領土。
6、兩國承認卡爾斯城地區為中立區,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為廢墟。
『肆』 美國為什麼向伊朗宣戰,有哪幾點
美國經濟的命脈是能源,所以能源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我們知道美國是全球耗能第一大國這使他成為了全世界第一經濟體,由經濟發展軍力以軍力帶動經濟,所以美國利用它軍力的威懾力來達到全球部署以確保給國家帶來充足能源的長期戰略,這也是美軍以戰養戰以戰養國的理念,一般像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美國會利用他的經濟地位(美元)和建立包圍圈來遏制與應對,面對全球的科技騰飛和技術共享,很多國家的軍力也突飛猛進,這時美國開始恐慌,害怕未來的格局會發生變化,所以美國不允許其他國家的軍事勢力影響和威脅到他的全球戰略,美國軍方對伊朗採取軍事手段的原因來源於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獲得伊朗有核的報告(打伊拉克也來自這個機構但卻沒有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由此可見美國的目的不言而喻),這也讓我們懷疑國際原子能的內幕可能更為復雜,但現在的伊朗據說根本就沒有能力擁有核武器 他的核計劃只能局限於能源上和國家發展,核濃縮度至少達到20%以上的能力才能有可能造出核武器,但他們離這指標還早著呢,就目前形勢來看美國是不可能攻打伊朗的,原因是伊朗的流星-3彈道導彈可以覆蓋美國在海灣的駐軍和以色列本土,由於美國人對死人很重視,國內輿論會很大也會動亂不堪,還有伊朗的軍隊龐大比伊拉克利比亞的軍力強上很多如果開戰10-15年內未必能從戰爭中拔出來,所以美國輕易不會向伊朗開戰,如果開戰必須先把海灣的兵力撤走。
『伍』 使命的解釋是什麼
◎ 使命 shǐmìng
(1) 派遣人去辦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責任
肩負著歷史使命
今天,他被迫走這條路,是為了革命,為了完成黨交給他的庄嚴使命。——《為了周總理的囑托…》
(2) 指奉命出行
首通使命
(3) 指奉命辦事的人
聽的遼國有使命至,未審來意吉凶
『陸』 使命是什麼意思
使命的意思是:派人辦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的責任
【拼音】shǐ mìng
【出處】瞿秋白《關於高爾基的書》:「說起來,文化和知識的傳播似乎是『知識階級』的使命。」
【例子】他們正象早春的野草,到處潛伏著茁壯的新芽,時機一到,就會負擔起收復失地的偉大使命。
【近義詞】任務、職責、責任、工作、義務
(6)伊朗的使命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使命近義詞
1、任務
【拼音】rèn wu
【解釋】指定擔任的工作;指定擔負的責任
【出處】巴金《新生》第一篇:「他又說到年青人在這個時代中的任務。」
【例子】戰士們向班長發誓,為了完成任務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2、職責
【拼音】zhí zé
【解釋】職務和責任
【出處】浩然《艷陽天》第八二章:「他時時刻刻都在這樣小心謹慎、兢兢業業地執行著自己神聖的職責。」
【例子】文學的職責是反映現實,主反映現實中真的美的善的,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都是這樣。
『柒』 使命的意思是什麼
使命的意思是:
(1) [mission]∶派遣人去辦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責任。
(2) [receive orders and go on a long journey]∶指奉命出行。
(3) [messenger]∶指奉命辦事的人。
『捌』 伊對的使命是什麼
這個軟體的使命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找到對象,但是你能有多樣的選擇搞網戀,不過這種形式確實也符合現在這種高速的社會。
『玖』 伊朗憑什麼強硬,和被侵犯的其他國家有什麼不同
伊朗憑什麼強硬,既可以從伊朗與其它被侵略國家做對比分析,也可以從縱向的歷史和橫向的全球格局加以分析。
一、伊朗的大國地位:伊朗是全球大國。伊朗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名,是伊拉克國土面積的近4倍。伊朗人口達7000萬,是伊拉克的3倍多,也是中東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
二、經濟實力: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同時,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
三、軍事實力:伊朗革命以來,為了克服外國禁運,伊朗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形成了獨立的軍工體系,可以獨立製造坦克、裝甲運兵車、導彈、潛艇、軍艦、導彈驅逐艦、雷達系統、直升機和戰斗機。伊朗還主要從俄羅斯、朝鮮、印度、巴西等國進口武器,同時還通過英國、法國、巴基斯坦、土耳其、韓國等國的中間商購買西方武器。武器來源的多樣化,使伊朗掌握了先進的國防技術。此外,相對伊拉克的政治軍事中心和主要城市基本上位於無險可守的平原,伊朗大部分政治軍事中心位於易守難攻的山地和高原。
四、宗教支持:除了經濟盾牌和軍事盾牌外,握在伊朗手中的王牌還很多。伊朗在伊拉克什葉派中具有影響力,也有能力利用這一影響力。海灣富國雖然都擁有美軍基地,但是其畢竟也都在伊朗的遠程導彈和戰斗機的打擊范圍以內,其國內的什葉派也會表示出自己的政治態度。而哈馬斯也曾宣布,一旦以色列攻打伊朗,哈馬斯將對以發動進攻。
五、外交影響:由於種種原因,俄羅斯與中東的伊朗和敘利亞兩國在很多問題上存在某種「准結盟」關系。一旦伊朗被侵略,俄羅斯不會坐視不管,這也是西方國家想對伊朗動武時所投鼠忌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