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和冰島有什麼區別

伊朗和冰島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2-04-24 13:55:11

Ⅰ 伊朗,冰島,瑞典哪個國家最小

這三個國家裡 ,冰島最小。冰島國土面積為10.3萬平方千米。

Ⅱ 歐洲國家中芬蘭和冰島的區別

你好,關於歐洲國家中芬蘭和冰島的區別
1、地理位置來講,芬蘭與其它北歐三國相鄰緊密;而冰島則是相當遠離歐洲大陸、北大西洋的一個孤島,距離北美洲都不算太遠了。
2、到達交通來講,冰島交通不便,旅遊往返只能飛機,國內前往還必須在第三國換乘,即使到了歐洲想要前往也需要飛機,距離歐洲還是有些太遠;芬蘭有直達航班,芬航性價比就不錯。
3、風格特色來講,冰島的總體風格屬於原始風貌自然風景為主的國家,是一個遍布壯觀的火山、冰原、瀑布、溫泉與湖泊的國家,與歐洲大陸的風景截然不同;芬蘭則是帶有濃重的人文色彩,聖誕老人村、破冰船、冰雪城堡等等這些旅遊局推薦項目注重人文體驗,參考地方文化打造地域旅遊特色,又不失保存完好的森林湖泊等自然風貌,由於歷史原因有很深的瑞典、俄羅斯文化痕跡,尤其近代受俄影響,首都赫爾辛基的俄羅斯風韻猶存。

Ⅲ 伊朗是發達國家嗎,怎麼樣區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

伊朗不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從四個方面衡量: 人均 GDP高、工業技術先進、 科學技術先進、社會福利高。 必需同時滿足以上四點才能算是發達國家, 四個標准缺一不可。

聯合國的開發計劃署編制了「人類發展指數」,用以取代單一的人均 GDP衡量體系,以此來界定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就相對全面客觀了。目前的具體標準是:人類發展指數不低於0.9即為發達國家。人類發展指數由三個指標構成:預期壽命、 成人識字率和人均 GDP的對數。這三個指標分別反映了人的長壽水平、知識水平和生活水平。

(3)伊朗和冰島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全球的發達國家28個,分別為:

歐洲:英國、愛爾蘭、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奧地利、瑞士、挪威、冰島、丹麥、瑞典、芬蘭、義大利、斯洛維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馬爾他、塞普勒斯。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

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

Ⅳ 格陵蘭和冰島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格陵蘭(格陵蘭語:Kalaallit Nunaat)大部位於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上,面積2,166,086平方公里,大約81%都由冰雪覆蓋。「格陵蘭」這個名稱的意思為「綠色土地」,曾是丹麥王國的海外屬地與王國內的自治體,並在2008年的公投後決定逐漸走向獨立之途,並在2009年正式改製成為一個內政獨立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事務仍委由丹麥代管的過渡政體。

格陵蘭全境大部分處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隔海峽與加拿大和冰島兩國相望。
歷史
主條目:格陵蘭歷史
格陵蘭的原住居民究竟何時來到這里,為什麼他們要選中這樣一個荒涼的地方居住,這些都已經無人知曉。在冰島的殖民者於982年來到這里的時候,他們發現這里無人居住。在島的極南端,冰島人建立了三個據點,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他們一直堅持了下來。

格陵蘭這個名字正是這些斯堪的納維亞人所取。根據北歐神話史詩薩迦的記載,紅鬍子埃里克因為犯謀殺罪而從冰島流亡至此。埃里克一家及其奴隸向西北航行,以探尋傳說存在在那裡的陸地。當他在島上定居下來後,便給該島取名格陵蘭(意即「綠色的土地」),以吸引更多的移民。(至少該島南端的峽灣還是多草的。)他的這一妙計果然成功,北歐移民也能和新來的因紐特人和睦相處。12世紀時,在格陵蘭甚至還建立了一個天主教的主教轄區。1386年,格陵蘭正式歸屬於挪威,成為北歐三國卡爾馬聯盟的領土。在該聯盟瓦解後,格陵蘭又轉屬於丹麥-挪威雙重君主國的統治。

在堅持了五百多年以後,北歐人的定居點在15世紀突然消失了,這很可能是因為小冰期引起了普遍的食物匱乏。後來發現的該時期居民的遺骨,都帶有營養不良的特徵。

1814年,根據基爾條約,挪威被丹麥割讓給瑞典,而丹麥重新獲得了格陵蘭的主權。

1931年,挪威佔領了當時無人居住的格陵蘭島東部地區,宣稱該地是無主土地,聲稱對其擁有主權。1933年,丹麥和挪威兩國同意將此爭端提交國聯下屬的常設國際法院訟裁,根據仲裁結果,丹麥獲得了格陵蘭島的全部主權。

來自挪威的紅鬍子埃里克是有記載最早開發格陵蘭的人,他把該島命名為格陵蘭。在早期的地圖上,格陵蘭也曾被標上Gruntland的名字(意為大地之地),到底Grunt是Grøn的訛音,還是反過來,至今無人知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格陵蘭和丹麥本土的聯系,由於1940年4月9日納粹德國佔領丹麥而被切斷。格陵蘭通過開采Ivigtut的冰晶石礦,設法同美國和加拿大進行貿易,獲得了必需的商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二戰期間在這一地區也發生了小規模的戰斗。1943年,一名丹麥士兵在該地區陣亡,一年以後,一名德國士兵也戰死該地。

[編輯] 政治

海邊的Ittoqqortoormiit 鎮格陵蘭的國家元首是丹麥國王,現任為瑪格麗特二世,丹麥政府任命一位高級專員(Rigsombudsmand)代表丹麥國王和政府。

格陵蘭自治議會經普選產生,任期4年,設31個議席。自治政府首腦格陵蘭總理通常就是議會多數黨首領。

雖然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但格陵蘭不屬於歐洲共同體的一部分。

格陵蘭於2008年11月25日舉行自治公投,公投在全島80個市鎮和村落舉行,當地午夜左右,公布開票結果,投票率71.96%,75.54%贊成自治,23.57%反對。公投案以超過75%選民支持大比數獲得通過,成為格陵蘭脫離丹麥300年統治而獨立的前奏;公投通過後,格陵蘭自治地位從2009年6月21日起生效,成為國際法下的獨立群體,自行管理自身的內政、司法與資源分配運用,但其國防、外交與財政相關事務仍暫時委由丹麥協助,作為邁向完全獨立進程中一個臨時的階段。

[編輯] 地理
主條目:格陵蘭地理

Torssukatak Fjord
格陵蘭西部的努納島格陵蘭是世界最大島嶼,屬於大陸島,位於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西面隔巴芬灣和戴維斯海峽與加拿大的北極島嶼相望,東邊隔丹麥海峽和冰島對望。由於面積龐大,格陵蘭常被稱為格陵蘭次大陸。全島約五分之四地區處於北極圈之內。

格陵蘭是繼南極洲以外,大陸冰川面積最大的地區。全份地區都被冰帽蓋上,只有島的極北部,和東西兩邊的狹長地帶,由於該等地區的空氣異常乾燥,難以形成積雪,地表才得以暴露。亦因為中部地區長期受冰雪蓋壓,故中部地區,若去除雪帽覆蓋後,會比島緣地區低。全島以中部偏東最高海拔3300米,邊緣地區約平約海拔1000至2000米。若然將格陵蘭島全部冰雪溶掉,在冰河侵蝕作用的影響下將會呈現群島的狀態。

在1989年至1993年期間,歐洲和美國的氣候研究人員到達格陵蘭島冰帽的高峰,鑽挖了一對2英里(約3.2公里)長的冰芯,去研究其化學成份。冰芯內藏有的空氣是不能去除冰帽的,愈深層的冰芯空氣代表該空氣成份是在一個較早的時期的空氣,研究其內容有利於發現遠至100 000年前的遠古時期北半球的氣候狀況。而研究結果是地球的氣候,通常是在一種較長期穩定的氣候,經過突然急速的不穩定變化,轉為另一種長期穩定的氣候。 北大西洋的氣候受格陵蘭東北部沿海的洋流情況影響很深。

冰島共和國(冰島文:Lýðveldið Ísland)是北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位於格陵蘭島和英國中間,首都雷克雅未克。地理概念上,冰島經常被視為是北歐五國的一份子[1]。今日的冰島已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發達國家,擁有世界排名第五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以及世界排名第一的人類發展指數(2006年)。

歷史
主條目:冰島歷史
斯堪的納維亞人和凱爾特人在第9和10世紀間移民到冰島之前,冰島是除紐西蘭以外世界上最後一個無人居住的大島。冰島以公元930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議會(冰島語:Alþingi)而自豪,雖然這一議會此後並未運行多久。某些文字證據顯示,愛爾蘭人的僧侶曾經在北方人到達之前在冰島生活過,不過沒有考古學上的證據證明這一推斷。

冰島保持了300年的獨立,隨後被挪威和丹麥統治。1814年丹麥-挪威聯合王國根據基爾協議(treaty of Kiel)分治之前,冰島是挪威國王的殖民地,此後成為丹麥的附屬國。1874年,丹麥政府給予冰島有限的自治,1918年,丹麥與冰島簽訂聯合法案,丹麥承認冰島王國為丹麥王國附屬的主權國。自此,冰島在內政方面進一步獲得了類似於保護國的獨立和主權,外交和國防方面丹麥仍保留權力。1940年,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佔領丹麥,冰島議會宣布冰島政府從丹麥國王收回冰島外交及其他事務的權力。同年英國佔領了中立的冰島,次年美軍接替英軍駐守島上。丹麥國王繼續保持法律上的統治直到1944年冰島共和國建立。

新的共和國是北約的成員國,並於1949年和美國簽訂了防衛冰島的協議。根據這一協議,美國在基夫拉維克設有軍事基地,一直到2006年9月底美軍單方面撤出。到目前為止冰島還沒有自己的軍隊。

戰後幾十年來,冰島的經濟依賴於漁業,並因為這一生物資源和周邊國家發生過數次沖突,其中包括和英國間著名的「鱈魚戰爭」。近年來,由於對重工業的大量投資,經濟逐漸多樣化,煉鋁業發展起來,經濟領域不斷自由化和私有化。

冰島通過EEA成為了歐洲經濟區的成員,但從未申請加入歐盟。2009年7月17日,冰島政府向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和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正式遞交加入歐盟的申請書。

2007年5月12日,舉行議會選舉。[3]在共63個席位中,獨立黨贏得24席,社會民主聯盟獲得18席,左翼綠色運動獲得9席,進步黨獲得8席,冰島自由黨獲得4席。[4]

2009年4月25日,因金融危機導致獨立黨進步黨聯合政府倒台後提前2年舉行了全國大選,社民盟、獨立黨、左翼綠黨、進步黨和公民運動等五黨分享63個議會席位。63名當選議員中,有26名女性,27名新人。臨時聯合政府的社民盟和左翼綠黨總共獲得34席,占微弱多數。原第一大黨獨立黨退居第二,自由黨失去議員席位。新政府總理:約翰娜·西古爾達多蒂爾(Jóhanna Sigurdardóttir)(女,社民盟),外交部長:奧蘇爾·斯加普希丁松( Össur Skarphédinsson)(社民盟),財政部長:斯坦格里姆•西格弗松(Steingrímur J. Sigfússon)(左翼綠黨)。但是,如何使冰島經濟走出低谷擺脫困境,將是冰島新政府面臨的巨大挑戰。

[編輯] 政治
主條目:冰島政治
冰島的阿爾庭建立於93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議會。現在它有63名成員, 由全國人口每四年選舉一次。國家元首是總統,任期四年。政府首腦是總理,由總統任命,與他的內閣一起履行政府的行政職責,全國政體偏向於社會民主主義。

[編輯] 地理

瓦特納·約庫魯冰川上的火山湖
黛提瀑布位於冰島東北方,是歐洲最高、最洶涌的瀑布
冬季夕陽下的冰島神瀑主條目:冰島地理
[編輯] 位置
西隔丹麥海峽與格陵蘭島相望,東臨挪威海,北面格陵蘭海,南界大西洋。屬北歐國家,面積10.3萬平方公里。

[編輯] 地質地貌
早中新世晚期以來,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質堆積而成,屬於火山島。組成冰島的岩石都是火山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廣,還有安山岩、流紋岩等。

島上多火山,以「極圈火島」之名著稱,共有火山200至300座,有40至50座活火山。主要的火山有拉基火山、華納達爾斯火山、海克拉火山與卡特拉火山等等。1963年至1967年在西南岸的火山活動形成了一個約2.1平方公里的小島。冰島溫泉的數量是全世界之冠,全島約有250個鹼性溫泉,最大的溫泉每秒可產生200升的泉水。

基本地勢方面,整個冰島是個碗狀高地,四周為海岸山脈,中間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間,個別山峰可達1300至1700米,冰島最高峰是華納達爾斯赫努克山(2119米)。低地面積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沖積平原,平原面積佔全島的7%左右。無冰川流過的海岸線不規則,多峽灣、小海灣。其他沿海地區主要為沙灘,岸外的沙洲形成潟湖。

地熱資源豐富,溫泉廣布。

[編輯] 氣候
主條目:冰島氣候
地處高緯,南部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北部屬於苔原氣候。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主要從其南面流過,並有一支繞行於它的西面和北面。所以雖然地處北極圈附近,冬季氣溫並不低,夏季氣溫全島在7至12攝氏度之間。

處於冰島低壓中心附近,天氣多變。氣旋給冰島帶來豐沛的降水,西南部和西部年均降水量在1000至2000毫米之間,北部和東北部較少,為400至600毫米。無論什麼季節,都有可能下雨和下雪。

[編輯] 水文
主條目:冰島水文
河流呈輻射狀由中部高原向外流出,主要的河流有:菲約德勒姆冰河等。

冰島不僅是第四紀冰蓋的中心,而且高原上仍有現代冰川分布,主要是盾形的冰帽冰川,也有少量的冰斗冰川,面積佔全島的11.5%。主要有瓦特納冰原,朗格冰原,霍夫斯冰原及米達冰川,其中瓦特納冰原面積達8450平方公里,厚度在幾百米到2千米之間,是除南極和格陵蘭之外世界最大的冰川。

[編輯] 植被
苔原廣布,草地面積佔24%,故畜牧業較為發達。森林面積佔1.37%左右,分布在背風和向陽的山坡和谷地中,以樺樹灌木林為主,近幾十年引進不少歐美耐寒松柏,長勢良好。

北極地區或北極地方(有時也直接用「北極」一詞來指代)指的是環繞在地球北極點周圍的地區,與南極地區一起構成了地球的寒帶。北極地區包括整個北冰洋以及格陵蘭島(丹麥領土)、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州、俄羅斯、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八個國家的部分地區。

北極地區的定義
北極地區有多種關定義。通常認為的北極地區為北極圈(66°33'N)以北地區,以極晝和極夜為特點。基於氣候和生態學因素,北極地區也可定義為七月份時的10℃等溫線以北地區,而這一邊界與北極樹木線大致對應[6]。文化意義上的北極地區則更為廣闊,包括了北極原住民的活動范圍。此外,北極地區在社會學和政治學上的定義是八個北極國家的北方領土,甚至包括地理上屬於亞北極地區的芬蘭的拉普蘭省
http://www.stcsm.gov.cn/scienceworld/Detail.aspx?courseId=118&lesson=36

http://www.kepu.net.cn/gb/earth/arctic/resource/rsu405.html

Ⅳ 各個國家英文縮寫是什麼

亞洲:

中國(CHN)

阿富汗(AFG、 Afghanistan)

巴林(BRN、 Bahrain)

孟加拉國(BAN、 Bangladesh)

不丹 (BHU、 Bhutan)

汶萊(BRU、 Brunei Darussalam)

柬埔寨(CAM、 Cambodia)

朝鮮(PRK、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歐洲:

法國(FRA、 France)

喬治亞(GEO、Georgia)

德國(GER、Germany)

英國(GBR、Great Britain )

希臘(GRE、Greece)

匈牙利(HUN、 Hungary)

冰島(ISL、Iceland )

愛爾蘭(IRL、 Ireland )

以色列(ISR、 Israel)

義大利(ITA、 Italy )

大洋洲:

紐西蘭(NZL、New Zealand )

帛琉( PLW、 Palau)

巴布亞紐幾內亞(PNG 、Papua New Guinea)

薩摩亞(SAM、 Samoa (until 1996 Western Samoa)

美洲:

巴西( BRA、 Brazil)

英屬維爾京群島(IVB、 British Virgin Islands)

加拿大(CAN、 Canada)

墨西哥(MEX、 Mexico)

荷屬安的列斯(AHO、 Netherlands Antilles)

尼加拉瓜(NCA、 Nicaragua)

巴拿馬(PAN、 Panama)

Ⅵ 冰島普洱和布郎普洱山有什麼區別

冰島茶甜柔,布朗山茶苦,厚重。

Ⅶ 伊朗,冰島,瑞典哪個國家更大

伊朗更大!
伊朗:164萬平方千米
冰島:10.3萬平方千米
瑞典:44萬平方千米

Ⅷ 伊朗和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嗎

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
伊朗則不是,因為伊朗人主要是波斯人。
阿拉伯國家是指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

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但伊朗不是。
「阿拉伯國家」是指以阿拉伯民族為主體所組成的國家,它們使用同一種語言—阿拉伯語,有共同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絕大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有些國家雖非以阿拉伯民族為主體,但長期以來與阿拉伯國家建立了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聯系,並加入了阿拉伯國家聯盟,因此也被稱為阿拉伯國家。目前阿拉伯國家和地區共有23個,大都分布在中東地區,它們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北葉門)、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南葉門)、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蘇丹、索馬里、吉布地、西撒哈拉。「阿拉伯國家」的范圍與「中東」的范圍有部分重疊,但也有不同之處,並非所有中東國家都是阿拉伯國家,如土耳其、塞普勒斯、伊朗等。 \
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伊朗則不是,因為伊拉克主要是阿拉伯人,伊朗人主要是波斯人。它們是不同的。
伊拉克是,伊朗不是。
伊拉克是阿拉伯人,伊朗則為波斯人。
伊朗大多是什葉派穆斯林,而原來伊拉克的統治者薩達姆是遜尼派穆斯林,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原因。
伊朗要是阿拉伯國家 那從印度到冰島都是阿拉伯國家了
伊朗是
不是

伊朗是波斯國家,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

Ⅸ 歐洲地區南美地區和中東各有哪些國家

歐洲(43個國家/1個地區)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丹)(6)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7)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8)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7)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
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
(9)伊朗和冰島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歐洲的面積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僅次於亞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屬歐羅巴人種,是人種比較單一的大洲。歐洲是人類生活水平較高、環境以及人類發展指數較高及適宜居住的大洲之一。
歐洲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東南以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分界線為:直布羅陀海峽)
美通常指的是美國、加拿大和格陵蘭島。與北美洲是兩個概念。北美是世界15個大區的一個。 北美洲是世界7大洲之一,是巴拿馬運河以北的地區.包括北美,墨西哥,中美地峽(巴拿馬運河以南除外),西印度群島.范圍比北美要大。
南美應該是指南美洲。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東北部與亞洲大陸西南部的地區。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
中東名稱的來源是:16-17世紀歐洲殖民者向東殖民時,把距離歐洲的地理位置按遠近劃分成了:近東,中東,遠東。 (近東 (Near East),通常指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包括非洲東北部和亞洲西南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此稱已為「中東」取代,但兩者常通用。)[the Near East] 歐洲人指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地區,但伊朗除外。遠東:西方國家開始向東方擴張時對亞洲最東部地區的通稱。通常包括中國東部、朝鮮、韓國、日本、菲律賓和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地區。)
中東大部分為西亞,但與西亞的區別是: 1.中東不包括西亞的阿富汗,地處外高加索的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2.中東包括非洲國家埃及。 3.中東包括了土耳其等亞洲部分。
中東」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專題,圖庫)、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裡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普勒斯盡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

Ⅹ 什麼叫中東中亞西亞等

1 中東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東北部與亞洲大陸西南部的地區。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中東大部分為西亞,但與西亞的區別是: 1.中東不包括西亞的阿富汗,地處外高加索的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2.中東包括非洲國家埃及。 3.中東包括了土耳其等亞洲部分
2 中亞
指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和塔吉克
3 西亞
伊朗、伊拉克、喬治亞在亞洲的地區、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在亞洲的地區、土耳其在亞洲的地區、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在亞洲的地區、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
威特,阿富汗,黎巴嫩,塞普勒斯
4東北亞
括俄羅斯聯邦的東部地區(薩哈林島等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東北和華北地區,日本國,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及蒙古國。
5 南亞
尼泊爾、不丹為內陸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為臨海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為島國

剩下的自己找吧 真懶 還不給分

閱讀全文

與伊朗和冰島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義大利上班把東西給吐了怎麼辦 瀏覽:359
義大利男人的哪裡很粗 瀏覽:277
在印尼怎麼樣能從網上買飛機票 瀏覽:972
到印尼奧比島怎麼走 瀏覽:682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移民印尼 瀏覽:774
伊朗為什麼不能世俗化 瀏覽:231
中國夢酒廠原漿多少錢一瓶 瀏覽:939
在中國人有多少 瀏覽:253
在印度租賃廠房如何操作 瀏覽:21
印尼哪裡有痛風葯買 瀏覽:986
行動電話在伊朗怎麼用 瀏覽:734
義大利皮埃爾蒙特屬於哪個州 瀏覽:936
印尼這次海嘯能死多少 瀏覽:464
印度谷螟怎麼分公母 瀏覽:113
阿富汗四國會議為什麼沒有印度 瀏覽:658
印尼和印度尼西亞有什麼區別 瀏覽:974
在英國打工怎麼才是合法 瀏覽:99
什麼是芭蕾義大利轉 瀏覽:852
佛教是多久傳進中國的 瀏覽:602
義大利vs土耳其直播哪裡看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