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和亞塞拜然什麼關系

伊朗和亞塞拜然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4-23 04:18:53

A. 亞塞拜然是哪個國家

亞塞拜然是亞塞拜然共和國,簡稱亞塞拜然,國名意為「火的國家」。亞塞拜然位於外高加索的東南部,東臨裏海,南鄰伊朗,北靠俄羅斯,東部與哈薩克、土庫曼隔裏海相望,西接喬治亞和亞美尼亞,湖岸線長456千米,其西南部的納希切萬隔亞美尼亞與本土不相毗連。

亞塞拜然共和國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的南高加索地區東部,地處東經44°至52°,北緯38°至42°,面積8.66萬平方公里。

亞塞拜然東瀕裏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與俄羅斯相鄰,西傍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大、小高加索山自西向東穿越全境,余脈最終沒入裏海。其飛地—納西切萬自治共和國被亞美尼亞、伊朗和土耳其三國所環繞。



(1)伊朗和亞塞拜然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亞塞拜然氣候呈多樣化特徵,中部和東部為乾燥型氣候,東南部降雨較為充沛。首都巴庫緊鄰裏海,冬季溫暖,1月平均氣溫為4℃,7月為27.3℃。北部與西部山區氣溫較低,夏季平均氣溫為12℃,冬季為-9℃。

亞塞拜然人重視家庭,家族觀念濃厚,尊重長輩,愛護子女,婦女承擔全部家務。人們在正式場合及節慶場合講究衣著,家居環境整潔。

男性見面時都會握手致意,女性則習慣相互親吻面頰;較熟悉的同事或朋友見面和分別時,不論性別年齡,還會以相互貼面或親吻臉頰的方式表示尊重和友情。鮮花是應邀正式做客或參加歡慶活動時送女主人的常見禮物。

亞塞拜然人飲食以牛、羊肉以及家禽、魚類為主要食材,喜食燒烤類食品、奶製品、甜食和瓜果。當地人日常飲食較簡單,但喜歡在節日和私人紀念日舉辦聚會和宴請活動;宴請客人時多不勸酒,吸煙講究場合。

B. 亞塞拜然人的起源

很多參考文獻中都把亞塞拜然人定義為突厥民族的一支,理由是他們說突厥語。然而,現今的亞塞拜然人被認為是在突厥化之前居住在高加索的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和居住在伊朗北部的伊朗人的後裔。包括弗拉基米爾·米諾斯基在內的多名歷史學家解釋了大部分伊朗人和高加索地區人口是如何開始使用突厥語的。
「公元5世紀或11世紀初,一支被稱為烏古斯人的,由塞爾柱家族領導的突厥游牧部族——起初規模不大,後來不斷發展壯大並於公元11世紀建立了塞爾柱帝國——佔領了亞塞拜然地區。因此,居住那裡的伊朗人和與之相鄰的部分外高加索地區的人口開始使用突厥語。亞塞拜然地區的突厥語的顯著特徵是具有波斯語的語調,不考慮母音和諧等,這反映出了突厥化的人口的非突厥血統特點。」
突厥人向亞塞拜然地區長達數個世紀的人口遷移以及該地區的突厥化最終形成了現今的亞塞拜然民族。 2003年的研究發現:「Y染色體單倍體表明 說印歐語的亞美尼亞人和說土耳其語的亞塞拜然人(亞塞拜然共和國的)的遺傳基因在高加索的地域鄰居比在其他地區使用他們語言的鄰居更相似。」 這項研究的作者表示它表明本地的高加索人語種的替代。來自於亞洲中部的一項關於有限的遺傳摻合物的證據(特別是單倍體H12),特別是土耳其人,他們比他們的鄰居――格魯吉尼亞人和亞美尼亞人,更高 線粒體DNA分析表明和伊朗人的主要關系是通過一個更大的僅次於高加索區的西歐人口群體,根據一項不包括阿塞人的研究,但包括在其他研究中那些和阿塞人群居的喬治亞人。 這個來自於檢測的結論表明高加索籍阿塞人擁有一個復雜的人口關系,為了更大地相似性,包括高加索人,伊朗和附件的東方人,歐洲人和土耳其人。其他的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的遺傳分析顯示高加索人口是歐洲人和附近的東方人之間的遺傳媒介物,但是總的來說他們和附近的東方人更接近。 另一項由俄羅斯遺傳學雜志的研究,把亞塞拜然籍伊朗人(講塔里什語和塔特語的人)跟土耳其籍亞塞拜然人聯繫到一起:
「人口的遺傳結構檢測了其他說伊朗語的人(波斯人和來自伊朗,奧塞特,塔吉克的庫德人)和亞塞拜然人,結果表明來自亞塞拜然講伊朗語的人比居住在其他區域講伊朗語的人更接近與亞塞拜然人。 歷史上伊朗籍亞塞拜然人和高加索人中講土耳其語的人稱他們自己或被他人提及的為穆斯林,土耳其人或阿賈姆人(被庫德人稱作), 並且宗教身份盛行超過了種族身份。在19世紀當南部的高加索屬於俄羅斯帝國的版圖時,俄羅斯當局,提及到所有的土耳其人例如塔特人,把阿塞人定義為亞塞拜然人或(Trans)高加索籍塔特人,來區別於其他土耳其人。 俄國的布羅克豪斯和艾芙隆網路字典,在19世紀90年代發表,也把亞塞拜然人指代為Aderbeijans (адербейджаны) . 依據上述網路全書里的土耳其塔特人的標題:
一些學者(亞德林采夫,哈魯津,尚特)表示要改變某些土耳其籍塔特人的用語,他們和土耳其人沒有共同點,比如,把亞塞拜然籍塔特人(伊朗族)叫作亞塞拜然人(адербайджаны)。」
人種學也被約瑟夫·德尼克稱作:
「 純粹的語言組織和人體組織不一樣:因此講一口土耳其語在高加索和波斯的亞塞拜然人,已經跟講伊朗語的Hadjemi-波斯人擁有同樣的體型。

C. 土耳其「吞並」亞塞拜然,為什麼還要向伊朗索要領土

埃爾多安有點飄啊,亞塞拜然已經被埃爾多安視為土耳其的勢力范圍了。近日,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公布重磅消息,土耳其和亞塞拜然一體化工程邁出了實質性一步,土耳其視亞塞拜然為兄弟國家,兩國達成協議,土耳其和亞塞拜然兩國居民只需要使用本國身份證,就可以在兩國自由旅行,暢行無阻。

這是什麼意思?很明顯,這就是土耳其在撬牆角,在薅羊毛。現在來看,土耳其不僅僅要從俄羅斯手中把亞塞拜然「奪走」,而且要替亞塞拜然出頭,向伊朗索要亞塞拜然省(在伊朗西北部),埃爾多安認為,伊朗侵吞了亞塞拜然部分領土,理應歸還。近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前往亞塞拜然參加慶祝納卡戰爭勝利大會。

對此,伊朗絕對不會答應,哈梅內伊就是亞塞拜然人,對於亞塞拜然省的分裂主義分子一向警惕,現在土耳其鬧這么一處,伊朗會加緊步伐,防範土耳其動手。不得不說,埃爾多安確實強勢,四處出擊。現在的節奏是,撬俄羅斯牆角,通過一體化步驟「合並」亞塞拜然,向伊朗索要領土。以後的歷史不知道如何評價埃爾多安,埃爾多安以凱末爾自比,要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不過,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由英雄變成小丑角色。關注本號,了解更多。

D. 伊朗屬於哪個國家 簡稱是什麼

伊朗不屬於哪個國家,伊朗自身就是一個國家,全名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國家是由領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也是政治地理學名詞。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4)伊朗和亞塞拜然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伊斯蘭共和國 時間:公元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1978年,各地遊行示威不斷升級,群眾抬著霍梅尼的畫像,高呼「打倒國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口號。1978年8月,國王巴列維更換內閣,宣布對首都德黑蘭等12個大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並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反對者。

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積的不滿情緒至此達到了巔峰,最終引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示威和罷工造成石油工業停產,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國性的動亂。

1979年1月16日,國王禮薩·巴列維被迫出國「長期度假」,委任沙普爾·巴赫蒂亞爾組織內閣。2月1日,霍梅尼結束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蘭,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

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馬赫迪·巴扎爾甘為伊朗總理正式接管政權,巴列維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憤而佔領美國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伊朗人質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戰爭期間,1988年美軍護衛艦在波斯灣被伊朗封鎖海峽的水雷炸傷,即派企業號航母戰斗群報復,炸毀伊朗的錫里石油鑽井平台,擊沉伊朗喬森號導彈巡邏艇。

1997年當選的溫和派哈塔米總統致力於改革,同時向西方釋放出和解訊號。可惜由於美國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從東西兩面威脅伊朗的國家安全,並用邪惡軸心這樣的字眼攻訐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國內漸漸不受歡迎,受到保守派抨擊。和解進程在2005年內賈德當選之後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矛盾,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

E. 為什麼亞塞拜然同伊朗關系比較緊張,以前的關系怎樣。亞塞拜然百姓對伊朗有什麼看法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亞塞拜然夾在土耳其和伊朗之間,所以一旦發證戰爭會引火燒身,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直接讓以色列滅掉伊朗的重要目標,這樣對自身壓力會小一些。
其次,亞塞拜然作為橫跨歐亞的國家也以歐洲國家自居,雖然他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但是蘇聯解體後也是其歐、美的國家,作為和以色列、土耳其一樣自然是盟友了。
第三,由於和伊朗接壤,一個鬆散的處於戰亂的伊朗更有益於亞塞拜然的國家安全。

F. 亞塞拜然是被俄國搶去的伊朗故土,獨立以後為什麼沒有選擇回歸伊朗

亞塞拜然為什麼要回歸故土伊朗呢?既然人家亞塞拜然好不容易的獨立了,好不容易的當家做主了,為什麼還要回歸伊朗,再成為伊朗的一個行政區呢!要知道對於亞塞拜然的領導來說,一個行政區的長官和一個國家元首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所以,即使以前亞塞拜然屬於伊朗,但是如果獨立之後的生活越來越好,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回到過去呢。


獨立後的亞塞拜然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所以他們也沒有心思回歸伊朗了。亞塞拜然所處的那片土地,有著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亞塞拜然光是依靠出口那些資源就實現了富強。而伊朗被美國進行了制裁,而且還有許多的國家對其進行了限制,日子是相對的不好過。所以,亞塞拜然也不太可能去回歸伊朗對其進行扶貧。

G. 問亞塞拜然這個國家的由來~~高手答~!

亞塞拜然共和國,簡稱亞塞拜然,又譯亞塞拜然。為原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現為獨聯體成員國。國名來自於阿拉伯語,意為「火的國家」。亞塞拜然位於外高加索東部,東臨裏海,南接伊朗,西邊和亞美尼亞、土耳其及喬治亞為鄰,北界俄羅斯。公元3世紀,亞塞拜然處於波斯人的統治之下,公元642年被阿拉伯哈里發國(阿拉伯帝國)征服,9-16世紀遭受土耳其人、蒙古人和波斯人的入侵,1828年亞塞拜然一部分歸並於俄羅斯,其餘部分作為波斯的一個省保留了下來。 1917年11月建立了一個獨立的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1920年4月28日宣布成立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36年12月5日直接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8月30日宣布獨立,並通過獨立宣言,成立亞塞拜然共和國。

H. 伊朗的亞塞拜然人在西方長期挑撥下,為何始終不為所動

這是因為伊朗政府非常尊重這些亞塞拜然人,所以也使得伊朗人和亞塞拜然人之間並沒有發生過任何的沖突以及恩怨,更重要的是現在亞塞拜然和伊朗之間的國際地位有著非常大的差距。而且亞塞拜然也並沒有能力保護這些老百姓。這些亞塞拜然人已經在伊朗繁衍生息了好幾代人,也使得亞塞拜然人早已經融入了伊朗的社會。

一旦伊朗政府被推翻的話,新上台的伊朗政府很有可能會損害亞塞拜然人的利益,所以在這一點上這些亞塞拜然人選擇支持伊朗政府是非常正確的。如果選擇對抗伊朗政府的話,這些亞塞拜然人肯定會遭到伊朗政府強有力的打擊。

I. 亞塞拜然人的歷史

主條目:亞塞拜然歷史和伊朗歷史
亞塞拜然族被認為是根據波斯貴族阿特羅巴特斯所命名的。阿特羅巴特斯是米底亞的總督(satrap),統治了阿特羅帕特尼(今伊朗亞塞拜然)[25-26]。亞塞拜然曾見證了許多民族的棲息與侵略,其包括米底王國、斯基泰人、波斯帝國、亞美尼亞人、古希臘、羅馬帝國、可薩人、阿拉伯人、烏古斯人、塞爾柱人、蒙古帝國與俄羅斯帝國。
古亞塞拜然人使用古亞塞拜然語,它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分支。 在公元11世紀,隨著塞爾柱帝國的入侵,烏古斯土耳其部族開始穿過伊朗高原達到高加索和安納托利亞地區。烏古斯人的進入和另外一些土庫曼人被蒙古人所入侵。
現在烏古斯部族分成了許多的小部落,其中大多數遜尼派遷往到安那托利亞(如土耳其人)並定居下來,而另外的則繼續留在高加索地區。隨後由於薩法維王朝的影響,最後皈依於伊斯蘭教什葉派。後者繼續沿用土庫曼語很長時間:在13世紀以前,他們逐漸形成了基於什葉派和使用烏古斯語支的新群體。然而很顯然,亞塞拜然在19世紀後期才完全形成。古伊朗人仍然能夠在偏遠的高山區域或者是偏僻的地區(如哈爾茲山脈加林蓋亞那)發現。而今使用土耳其語的人也被稱作為亞塞拜然人。 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被認為是現代亞塞拜然共和國定國地區的最早居民。早期伊朗定居者包括公元前九世紀的斯基泰人(Scythia)(中國史書普遍稱之為塞族或薩迦人,是南俄草原上印歐語系東伊朗語族之游牧民族,其隨居地從今日俄羅斯東部的歐洲部分一直到內蒙古和鄂爾多斯沙漠,是史載最早之游牧民族). 繼西緒亞人人之後,米底人(古代亞洲西部。印歐人種之一,與波斯人有血緣關系)進入亞塞拜然。
大概早在西元前17世紀進入伊朗東北部,定居於後來稱為米底亞(Media)的高原地區統治了阿拉斯河(亞洲河流,由土耳其亞美尼亞的賓格爾(Bingol)山發源東流。河北為亞美尼亞,河南為土耳其和伊朗).南部地區米堤亞人公元前700-900年間建立帝國,公元前550年左右被並入阿契美尼德帝國(前550年-前330年,又稱波斯第一帝國,是波斯首個征服大部份中亞領域的帝國。領土東至巴基斯坦,西北至土耳其、歐洲的馬其頓、色雷斯,西南至埃及。)這一時期,瑣羅亞斯德教(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 是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也是中亞等地的宗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傳播到高加索地區和阿特洛帕特內地區。
阿契美尼德帝國 公元前330年被亞歷山大大帝打敗,但是米堤亞總督被允許繼續執政。繼亞美尼亞王國---波斯塞琉古王朝(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塞琉古一世創建的以敘利亞為中心,包括今伊朗和亞美尼亞在內(初期還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王朝。塞琉西王朝是希臘化時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有時也被叫做塞琉西王國或塞琉西帝國。)公元前247年衰亡之後,阿特羅帕提斯(Atropates)在公元前190年到公元387年間統治著高加索的阿爾巴尼亞部分地區。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於公元一世紀建立帝國,該王國直到公元252年被波斯薩珊王劃為諸侯國之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獨立。
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統治者Urnayr國王於公元四世紀正式採用基督教為國教,阿爾巴尼亞直到公元八世紀一直是基督教國家。薩沙帝國於公元642年被穆斯林阿拉伯人打敗,其統治隨之結束。 阿拉伯穆斯林向高加索地區前進的過程中打敗了薩珊帝國和拜占庭帝國。Javanshir王子領導基督教抵抗,公元667年基督教投降,之後阿拉伯人把高加索阿爾巴尼亞變成了自己的附屬國。公元九世紀到公元十世紀,阿拉伯作者開始把庫那河(Kura)到阿拉斯河(Aras)流域地區稱作阿藍島地區(Arran)。這一時期,巴士拉和庫法的阿拉伯人來到亞塞拜然佔領了當地人丟棄的土地;阿拉伯人成為該地區主要的土地所有者。由基督教向伊斯蘭教的轉變非常緩慢因為當地居民的抵制持續了幾個世紀,並且隨著一小撮阿拉伯人向塔布里茲(Tabriz,伊朗西北部城市)和馬拉蓋(Maraghah)這些城市移民,人們的怨恨情緒不斷上升。816到837年間,移民的大量湧入引發了伊朗亞塞拜然人的大規模叛亂,叛亂由當地一名為Bābak的索羅亞斯德教平民領導。盡管一直存在小規模持續抵抗,大部分亞塞拜然居民轉向伊斯蘭教。後來十世紀到十一世紀之間,Shaddadid和Rawadid的庫德王朝統治力亞塞拜然部分地區。
十一世紀中期,塞爾柱人推翻了阿拉伯統治建立了占據亞洲西南大部分地區的塞爾柱帝國。塞爾柱王朝時期標志著烏古斯游牧部落向這一地區的湧入,並且隨著西烏古斯土耳其語取代了早期高加索語和伊朗語,也就標志著亞塞拜然突厥化的開始。
然而,當時同時代作家例如波斯詩人尼扎米Nezāmī Ganjavī的作品證明伊朗文化大規模保留下來。突厥化的出現被載入敘事詩和史詩,最早的一部作品是《先祖科爾庫特書》書中提到了關於早期土耳其人高加索在和小亞細亞地區的寓言故事。突厥統治於1227年被蒙古人打斷,之後蒙古人和帖木兒統治這一地區直到1405年。Sunni Qara Qoyunlū(黑羊王朝土庫曼人)和Aq Qoyunlū (白羊王朝土庫曼人)統治亞塞拜然時期,突厥統治復辟,直到1501年薩法爾王朝奪取政權。 薩法維王朝起源於伊朗亞塞拜然族,存在至1722年,薩法維王朝建立了現代的伊朗形態,因其在國家建設,建築學和科學上的成就而受到關注,薩法維王朝的崩潰是因其內部的腐朽和外部的來自沙俄和阿富汗的壓力。薩法維王朝鼓勵並傳播作為伊朗亞塞拜然人的國家特徵的重要一部分的什葉派伊斯蘭教,此外什葉派伊斯蘭教也對許多在阿拉塞胡北部的亞塞拜然人具有同樣的意義,薩法維王朝鼓勵藝術和文化並且沙。阿巴斯大帝開創了一個具有濃厚學術氣息的氛圍,根據一些學者所說,這一氛圍是一段新的波斯黃金時期。阿巴斯對政府和軍隊進行改革並對人民的要求做出回應。
薩法維王朝之後是短暫的奧斯曼帝國的佔領,隨著一位自乎納珊酋長納迪爾沙·阿弗希爾 擊敗了阿富汗並重新奪回這個國家之後,這位酋長試著通過平衡什葉派的權力以穩定內政。接下來是短暫的卡里汗王朝的統治,再接著是愷加斯王朝,這個統治著亞塞拜然和伊朗的王朝始於1779年。在這個時期里,沙俄的逼近威脅著波斯人所掌握的高加索。18世紀,俄波戰爭開始,在19世紀初期,以1813年的《古力斯坦條約》和1822年的《土庫曼恰條約》的簽訂而宣告結束。在《土庫曼恰條約》中正式地將愷加王國領土的高加索部分,割讓給俄羅斯帝國。
伊朗亞塞拜然族在伊朗(資產階級)憲法革命中的角色不容小視,探索民主革命的偉大人物索塔汗, 巴爾汗兩人都是伊朗亞塞拜然族,1906-1911的伊朗(資產階級)憲法革命動搖了愷加王朝,愷加王朝的國王實際上已將國家的煙草和石油利益出賣給英帝國並被俄羅斯帝國蠶食著領土,由於制憲主義者們的努力,議會得以成立。伴隨著在一些地區農民開始反抗收稅人和地主,是僅有的君主制的固有支持者。民主派報紙出現並且伊朗學者們開始享受來自巴黎和彼得格勒的現代主義和風。愷加王朝國王和他的英國顧問們鎮壓了憲法革命。但是這個王朝的滅亡不可能會來的太遲,愷加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不久就在一場軍事政變中退位,這場軍事政變是由來自古老的哥薩克軍團的一位軍官,里扎汗所領導。該軍團是由沙俄所建立並由俄國人擔任軍官,以保護愷加王朝的統治者和俄國的利益。為了在這個二分之一人口是由各少民族所組成的國家,追求庄嚴的全民的同質性,里扎汗迅速發布連續禁令,禁止在學校,戲劇表演,宗教儀式,並且最後,書籍的出版上使用亞塞拜然語。隨著1941年9月里扎汗退位,俄國軍隊以軍事和戰略的理由,佔領了大不里士和波斯西北部。亞塞拜然人民政府,一個由斯大林下達的命令而設立的附庸國,在賽義德賈法爾 皮謝瓦里的領導下在大不里士宣布成立。但是,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之下,蘇維埃軍隊不久就撤兵了,並且到1946年為止,伊朗政府重新取得了對伊朗亞塞拜然族的控制。
根據格里·R·赫斯教授所述:
11月11日,一支伊朗部隊進入大不里士,皮謝瓦里政府頃刻間倒台。伊朗人受到亞塞拜然人民熱情地歡迎,亞塞拜然人強烈地偏向受德黑蘭的統治而不是莫斯科。蘇聯願意放棄它在(伊朗所轄)亞塞拜然的影響很有可能是源於幾個因素,包括意識到其(尋求)自治的意見在擴大並且蘇聯更加渴望的長期目標是其石油開采權。
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很大程度地融入現代伊朗社會,亞塞拜然人在今天被稱為亞塞拜然共和國度過了從俄羅斯帝國的統治到1918-1920年的短暫的獨立,接著,雖然在1919年凡爾賽和約會議上,美國總體伍德羅·威爾遜懇請給予亞塞拜然人獨立,但是(亞塞拜然)仍被納入蘇聯的勢力范圍。1920年4月28日,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成為直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直至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共和國在1991年取得獨立,但是被捲入與亞美尼亞的一場關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這塊飛地的戰爭。

J. 亞塞拜然是歐洲國家嗎

在地理上面,是亞洲國家,不是歐洲國家。

亞塞拜然共和國(亞塞拜然語: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簡稱亞塞拜然(亞塞拜然語:Azərbaycan),國名意為「火的國家」,是東歐和西亞的「十字路口」。

亞塞拜然位於外高加索的東南部,東臨裏海,南鄰伊朗,北靠俄羅斯,東部與哈薩克、土庫曼隔海相望,西接喬治亞和亞美尼亞。湖岸線長456千米。 其西南部的納希切萬隔亞美尼亞與本土不相毗連。

(10)伊朗和亞塞拜然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1、時區

亞塞拜然屬東4區,首都巴庫時間比北京時間晚4個小時。3月末至10月末實行夏時制,期間比北京時間晚3個小時。

2、自然資源

亞塞拜然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阿普歇倫半島和裏海大陸架。屬於亞塞拜然裏海區域的石油探明儲量20億噸,地質儲量約40億噸,石油具有埋藏淺、雜質少的特徵。

天然氣探明儲量2.55萬億立方米,遠景儲量6萬億立方米。此外,境內還有鐵、鉬、銅、黃金等金屬礦藏,以及豐富的非金屬和礦泉水資源。

3、氣候特徵

亞塞拜然氣候呈多樣化特徵,中部和東部為乾燥型氣候,東南部降雨較為充沛。首都巴庫緊鄰裏海,冬季溫暖,1月平均氣溫為4℃,7月為27.3℃。

北部與西部山區氣溫較低,夏季平均氣溫為12℃,冬季為-9℃。境內大部分地區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但少數地區,如高加索山脈的高海拔區,以及東南部的連科蘭平原全年降雨量可達1000毫米左右。

大部分地區夏天為旱季,乾燥少雨;秋末至次年春季為雨季,部分地區有降雪。阿普歇倫半島全年多風,傳說首都的名稱—巴庫意為「風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亞塞拜然



閱讀全文

與伊朗和亞塞拜然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哪裡飛美國便宜 瀏覽:597
蜜絲佛陀印尼和美國有什麼區別 瀏覽:236
中國有哪些外國寶物 瀏覽:107
印度人為什麼窮人都戴首飾 瀏覽:283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廣西有多少個市 瀏覽:367
英國一袋牛奶多少錢 瀏覽:405
印度歌曲原唱叫什麼 瀏覽:621
印尼貨幣兌換哪裡好 瀏覽:110
義大利怎麼套近乎 瀏覽:188
印度蝗蟲怎麼消除 瀏覽:502
英國首相如何居家隔離 瀏覽:304
伊朗星期三為什麼不上班 瀏覽:757
印尼深海大海鮮怎麼做法 瀏覽:356
國產貨車越南佔有多少市場 瀏覽:622
伊朗富裕家庭是什麼樣的 瀏覽:44
在義大利上班把東西給吐了怎麼辦 瀏覽:363
義大利男人的哪裡很粗 瀏覽:281
在印尼怎麼樣能從網上買飛機票 瀏覽:975
到印尼奧比島怎麼走 瀏覽:684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移民印尼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