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拉克位於哪個區域
伊拉克共和國,簡稱「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
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
伊拉克所在地歷史悠久,是兩河文明的發源地。
㈡ 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是世界聞名發祥地之一 【 】什麼出自於該地區
美索不達米亞
[編輯本段]
(Mesopotamia)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
原義「河間地區」,亦稱「兩河流域」。廣義的指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地區,東抵扎格羅斯山,西到敘利亞沙漠,南迄波斯灣,北及托羅斯山。北部為山地,向南經過於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澤性的兩河三角洲。美索不達米亞為人類最古的文化搖籃之一,灌溉農業為其文化發展的主要基礎。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較發達文化,曾出現巴比倫與亞述帝國。此後又經過波斯、馬其頓、羅馬與奧斯曼等帝國的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其主要部分成為獨立的伊拉克。狹義的僅指兩河之間的地區。
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稱兩河文明)發源於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流域——蘇美爾(Sumer)地區(中下游地區)。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舊約全書》稱其為"希納國"(Land of Shinar)。兩河沿岸因河水泛濫而積淀成肥沃土壤,史稱"肥沃的新月地帶"(南美的那個和"金三角"齊名的地區稱為"罪惡的新月地帶")。由於兩河不象尼羅河一樣是定期泛濫的,所以確定時間就必須靠觀測天象。住在下游的蘇美爾人發明了太陰歷,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計時標准,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共354天,並發明閏月,與太陽歷相差的11天。把一小時分成60分,以7天為一星期。還會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為360度,並知道π近似於3。甚至會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及一些錐體的體積。
公元前4000年,蘇美人最早發明了表意和指意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種文字大多刻在磚、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筆重而印痕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著名的例子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新巴比倫城牆。城牆以亮麗的藍色為底色,由白;黃兩色組成的獅子;公牛和龍的圖案散布在城牆各處,由上到下一層一層地排序著,昂首闊步,栩栩如生。被後世人稱為「空中花園」。
之後的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希臘人從那裡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裡學到了神學,並將它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裡學到了建築學,並以此教化了中世紀時整個野蠻的歐洲。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792,漢謨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條,刻在一塊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公元前689年,巴比倫王國被亞述所滅。公元前605年新巴比倫王國滅掉了亞述。後來,神廟祭師集團當權,終於在公元前538年,被位於伊朗高原的波斯所滅。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便告結束。
㈢ 當今炮火紛飛的伊拉克位於兩河流域 ,這里是哪一處古代文明的發源地
兩河流域文明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或兩河文明。是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蘇美爾(Sumerian)、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文明組成。
這個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現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帶,北部 兩河流域文明
古稱亞述,南部為巴比倫尼亞。而巴比倫尼亞北部叫阿卡德,南部為蘇美爾。 這一帶遠古時期居住著許多種族,是乾旱區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發展了灌溉網路,形成以許多城市為中心的農業社會。 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為世界發明了第一種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個城市,編制了第一種法律,發明了第一個制陶器的陶輪,制定了第一個七天的周期,第一個闡述了創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話。至今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遠古文字記載材料(泥版)。
歷史學家把從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間的蘇美爾文明稱作「早期高度文明」,這一時期的文化有烏魯克文化與傑姆代特奈斯爾文化,一方面,這一時期各蘇美爾城邦都已經存在,蘇美爾人的文字也已經存在,但是這段時期的歷史仍然很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個方面的,比如考古發現的不充分,或者文明剛剛起步之時,本身尚未進行系統的歷史記載等。現在發現的這一時期的楔形文字的文獻主要是經濟或者行政方面的文書,尚無法勾勒出當時完整的歷史
㈣ 伊拉克屬於亞洲的哪個分區
伊拉克屬於西亞。
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
伊拉克所在地歷史悠久,是兩河文明的發源地。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家。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50年起,先後遭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入侵和統治。1920年淪為英國的美索不達米亞託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1958年7月14日成立共和國。如今生活在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並不是阿摩利人,文化也完全不同。2019年7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上,伊拉克巴比倫古城遺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伊拉克的石油工業是其經濟支柱,原油儲量排名世界第四,僅次於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
㈤ 伊拉克在哪個洲
伊拉克在亞洲。
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和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它與許多國家接壤。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在南部,土耳其在北部,敘利亞在西北部,伊朗和約旦在東部和西部。
伊拉克出海口僅在東南端位於波斯灣頭的一小段海岸。海岸線長6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 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
伊拉克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占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絕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平原南部地勢低窪,多湖泊與沼澤。平原以東為扎格羅斯山系的西部邊緣。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敘利亞沙漠。
(5)伊朗伊拉克是什麼文明發源地擴展閱讀
伊拉克歷史悠久。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4700年出現了一個城邦。美索不達米亞的北部叫做亞述,巴比倫尼亞的南部叫做阿卡德,南部叫做蘇美爾。
公元前2500年,美索不達米亞先後建立了阿卡德王國、烏爾帝國、古巴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被譽為「四大文明」之一。薩爾貢、烏爾納、漢謨拉比和尼布甲尼撒等著名君主出現,擁有蘇美爾國王名單、吉爾伽美什史詩、蘇美爾法典(烏爾納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空中花園、阿蘇巴尼圖書館、亞述法典等文明符號。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摧毀。亞述人在伊拉克生活了幾千年,是真正的土著民族。尼尼微省東部的三角地帶仍然是當代亞述人的集中聚居地和文化中心。
㈥ 世界的文明發源地是哪裡
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及分布 古埃及文明 發源地:尼羅河流域 分布:非洲東北部,阿拉伯半島西北部(今埃及境內) 古巴比倫文明 發源地: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所以又叫兩河文明) 分布:西亞(今伊朗、伊拉克境內) 古印度文明 發源地:恆河流域 分布:南亞(今印度境內) 中國文明 發源地:黃河流域 分布:東亞(中國境內) 大文明古國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但對由於古文明缺乏准確的文獻紀錄,其具體誕生時間學術界尚有爭論。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
㈦ 伊拉克歷史簡介
古代歷史
伊拉克有悠久的歷史,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家,美索不達米亞的北部古稱亞述,南部為巴比倫尼亞,而巴比倫尼亞北部叫阿卡德,南部為蘇美爾。
伊拉克
復興黨軍官集團聯合阿卜杜勒·拉扎克·納伊夫青年軍官集團推翻了阿里夫,復興黨再度掌權,推行阿拉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的 綱領,貝克爾出任總統。
1979年7月貝克爾因病辭職,復興黨人薩達姆·海珊接任總統。
1980年伊拉克因同伊朗邊界糾紛發動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發海灣戰爭,受到聯合國制裁。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國單方面發動伊拉克戰爭。4月9日,美軍攻佔巴格達,薩達姆政權被推翻。5月1日,美國總統布希宣布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
2011年12月20日,美國實現從伊拉克的完全撤軍。
2016年10月28日,伊拉克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從2017年至2019年。
2017年6月7日晚,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政府發表聲明宣布,2017年9月25日將在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以及轄區外的庫爾德地區舉行獨立公投。美國國務院對此回應稱,美方理解庫爾德自治區的訴求,但是擔心這樣的公投可能不具備約束力。
2017年12月9日,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宣布收復被恐怖極端組織佔領的全部領土,取得反恐戰爭的重大勝利。
2017年12月16日,伊拉克中央統計局發表聲明稱,2017年國家人口增長超過了過去的平均值,到目前為止,全國人口達到了37139519人,15歲到49歲的育齡婦女生育率為3.96,粗生育率(一年中每1000人所出生的人數的比率)達到了30.1‰。
㈧ 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及分布
世界四大文明分別是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伊拉克)、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於東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稍後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8)伊朗伊拉克是什麼文明發源地擴展閱讀:
國際認可:
《全球通史》(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中提及:「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
更明確地說,中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古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歐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從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上佔有明顯的優勢。
應該說明,這里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而在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觀點里,中東文明即包括了尼羅河文明和兩河文明。
㈨ 伊拉克是什麼國家
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與它接壤的國家眾多,在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阿拉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3%,庫爾德人約佔21%。該國穆斯林約占人口的95%,其中什葉派穆斯林佔54.5%、遜尼派穆斯林佔40.5%。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北部庫爾德地區的官方語言是庫爾德語,東部地區有些居民講波斯語。
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所在的地區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石油工業是伊拉克的經濟支柱,原油儲量排名世界第四,僅次於委內瑞拉、 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
2015年2月5日,鑒於伊首都巴格達安全局勢好轉,決定於7日開始解除巴格達長達數年的宵禁。
伊拉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民族和宗教問題錯綜復雜。在這個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多民族國家裡,生活著約3258萬(2014年4月)伊拉克人,其中阿拉伯族佔78%(什葉派佔60%,遜尼派佔18%),庫爾德族佔18%,其餘為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人等,巴格達人口約為575萬,北部城市摩蘇爾、埃爾比勒、蘇萊 曼尼亞及南部城市巴士拉也是人口分布比較集中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