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國家結構形式是什麼

伊朗國家結構形式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21 08:53:09

1. 全世界現存的國家政體都有什麼,再分別列舉幾個典型的大國,如,社會主義,中國。

社會主義,中國、古巴、朝鮮、寮國、越南
資本主義,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
君主立憲,西班牙、日本、沙烏地阿拉伯、約旦等

2. 汶萊,印度尼西亞,摩洛哥,伊朗的國家結構形式是聯邦制還是單一制

這要看你怎麼理解「聯邦制」與「單一制」了。

這幾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里都有美國聯邦制的影子,國家的最高元首都通過全民選舉選出來,可能與西方「民主制」的影響有點關系,且這幾個國家都有較完善的議會機構;不過,由於各個國家的文化歷史淵源不同,各國都有不同的聯邦主體,例如,汶萊是一個類似新加坡的國家,聯邦機構比較穩定;印尼由於本土有土著部落,所以落後地方的政府機構基本癱瘓,而且由於受西方「自由」觀念影響,印尼法律甚至允許人裸體行走(在落後地區很常見);而伊朗雖然照抄了美國制度,但由於伊斯蘭教實力強大,所以也相當不開放(例如,女人不許穿短裙,不許露出手臂上部與肩部),它的統治機構也有一定的單一製成分,不過這種「單一」與中國的單一不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最開放、最自由的,而且中國的制度雖然不像美國那樣有吸引力,但卻能解決許多美國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黨派斗爭、地方與中央權力之爭、資本家操縱國家等,伊朗什麼都不能解決。

3. 政體是不是只有兩種,就是共和制和君主專政

不是只有兩種的。
資產階級國家有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內閣制和總統制)等不同政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一個國家採取何種政體,與社會各階層在國家政治經濟中的地位有關,也同時受到社會所處的自然環境,歷史傳統,民族構成的制約。同樣是封建制的國家,其政體可能是君主制,也可能是共和制。而不同性質的國家也可能採用相同的政體,例如古希臘是共和制,現代很多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共和制。
政體一般分為三類:獨裁製,半獨裁製(君主立憲制),共和制。
獨裁製:1.酋長國以部落酋長為國家元首的國家。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
2.蘇丹國 一切執行權歸蘇丹的國家。如阿曼蘇丹國等。
半獨裁製(君主立憲制):1.王國 指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現今全球共有16個王國。
2.公國或大公國指君主稱號為「大公」,由大公掌握國家權力的國家。如盧森堡大公國等。
3.教皇國以教皇為國家元首的國家。如梵蒂岡,世界上也只有這么一個國家如此。
共和制:1.共和國 指國家代表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現今世界上有125個共和國,像法蘭西共和國等。
2.聯邦 由若干成員組成的統一國家,如瑞士聯邦等。有的國家稱之為「聯盟」,如葛摩聯盟。
現代國家的政體主要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又可以分為二元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共和制包括總統制、議會制、委員會制和半總統制。以下只是人們通常對政治體制的一些分別:
1.傳統(部落或家族) 或 現代(官僚政治)
2.單一性的(沙特) 或 非單一性的(德國)(單一性和單一制不同,單一制和復合制是國家結構形式)
3.獨裁(剛果民主共和國) 或 民主(比利時)
4.選舉(古巴)、沒有選舉(科威特)、世襲制(汶萊)、選帝制(神聖羅馬帝國)
5.直接(墨西哥)或非直接的選舉(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
6.政教分離的(歐盟) 或 政教一體的(伊朗)
7.權力分割的架構(英國)或沒有權力分割的架構(藤森統治下的秘魯)
8.議會制(希臘)、總統制(美國)、君主立憲制(英國)
9.掌握執政權力的人數(瑞士7人、法國2人、美國1人)
10.立法權力的架構(獨裁、一院制、兩院制)
11.議會里的聯盟或政黨議員數量
12.聯邦(阿根廷) 或 統一(法國)
13.選舉制度的規定:
1.得最多票者獲勝 - 第一個跨越門檻者(美國)
2.多數主義(得50%+1票者獲勝) - 決勝選舉(阿根廷)
3.絕對多數主義(超過60%)(美國參議院的討論終結制度)
4.全體同意 - (得全部選票者獲勝)(一些公司里的做法)
14.經濟體系類型
15.普遍的意識形態和文化
16.強大的制度運作能力(美國) 或 虛弱的制度運作能力(伊拉克)
17.合法的(南非) 或 非合法的(前共產羅馬尼亞)
18.事實上的(有效控制) 或 法律上的(名義上的政府權力)
19.主權(美國)、半主權(波多黎各)、非主權(車臣)

4. 伊朗是發達國家嗎,怎麼樣區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

伊朗不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從四個方面衡量: 人均 GDP高、工業技術先進、 科學技術先進、社會福利高。 必需同時滿足以上四點才能算是發達國家, 四個標准缺一不可。

聯合國的開發計劃署編制了「人類發展指數」,用以取代單一的人均 GDP衡量體系,以此來界定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就相對全面客觀了。目前的具體標準是:人類發展指數不低於0.9即為發達國家。人類發展指數由三個指標構成:預期壽命、 成人識字率和人均 GDP的對數。這三個指標分別反映了人的長壽水平、知識水平和生活水平。

(4)伊朗國家結構形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全球的發達國家28個,分別為:

歐洲:英國、愛爾蘭、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奧地利、瑞士、挪威、冰島、丹麥、瑞典、芬蘭、義大利、斯洛維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馬爾他、塞普勒斯。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

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

5. 各國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政黨制度是怎樣的。

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有197個,地區有36個。
國家 政體 國家結構
中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蒙古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朝鮮 蘇維埃制 單一制
韓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日本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菲律賓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越南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寮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柬埔寨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緬甸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泰國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馬來西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汶萊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新加坡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印度尼西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東帝汶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尼泊爾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不丹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孟加拉國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印度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巴基斯坦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斯里蘭卡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爾地夫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哈薩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吉爾吉斯斯坦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塔吉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烏茲別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土庫曼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阿富汗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伊拉克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伊朗 共和制 單一制
敘利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約旦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黎巴嫩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以色列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巴勒斯坦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沙烏地阿拉伯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巴林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卡達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科威特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 貴族共和制 聯邦制
阿曼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葉門 聯邦制 聯邦制
喬治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亞美尼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亞塞拜然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土耳其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塞普勒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芬蘭 共和制 單一制
瑞典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挪威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冰島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丹麥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法羅群島(丹) 君主立憲制、議會民主制 單一制
愛沙尼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拉脫維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立陶宛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白俄羅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俄羅斯 半總統共和制 聯邦制
烏克蘭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摩爾多瓦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波蘭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捷克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斯洛伐克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匈牙利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德國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奧地利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瑞士 代表團制 聯邦制
列支敦斯登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英國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愛爾蘭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荷蘭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比利時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盧森堡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法國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摩納哥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羅馬尼亞 民主共和制 單一制
保加利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塞爾維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其頓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阿爾巴尼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希臘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斯洛維尼亞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克羅埃西亞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黑山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爾他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黑) 代表團制 聯邦制
義大利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梵蒂岡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聖馬利諾 民主共和制 單一制
西班牙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葡萄牙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安道爾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直布羅陀(英、西爭議,英國實際控制) 不詳 單一制
埃及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利比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突尼西亞 共和制 單一制
阿爾及利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摩洛哥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亞速爾群島(葡) 不詳 單一制
馬德拉群島(葡) 不詳 單一制
加那利群島(西) 不詳 單一制
蘇丹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南蘇丹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衣索比亞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厄利垂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索馬里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吉布地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肯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坦尚尼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烏干達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盧安達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蒲隆地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塞席爾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查德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中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喀麥隆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赤道幾內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加彭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剛果共和國【剛果(布)】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茅利塔尼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西撒哈拉(未被國際社會廣泛承認)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塞內加爾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甘比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里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布吉納法索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幾內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幾內亞比索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維德角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獅子山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賴比瑞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象牙海岸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迦納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多哥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貝南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尼日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奈及利亞 聯邦總統制 聯邦制
尚比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安哥拉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辛巴威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馬拉維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莫三比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波札那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納米比亞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南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史瓦濟蘭 君主專制政體 單一制
賴索托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馬達加斯加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葛摩 聯邦制 聯邦制
模里西斯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留尼汪島(法) 不詳 單一制
聖赫勒拿島(英) 不詳 單一制
馬約特(法) 議會民主制 單一制
加拿大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美國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墨西哥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格陵蘭(丹)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法) 不詳 單一制
百慕大(英) 君主立憲政體 單一制
瓜地馬拉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貝里斯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薩爾瓦多 代議民主共和制 單一制
宏都拉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尼加拉瓜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哥斯大黎加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巴拿馬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巴哈馬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古巴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牙買加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海地 半總統共和制 單一制
多米尼加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安地卡及巴布達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多米尼克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聖露西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格瑞那達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巴貝多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波多黎各(美) 不詳 單一制
英屬維爾京群島 不詳 單一制
美屬維爾京群島 不詳 單一制
安圭拉(英) 不詳 單一制
蒙特塞拉特(英) 不詳 單一制
瓜德羅普(法) 不詳 單一制
馬提尼克(法) 不詳 單一制
阿魯巴(荷)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荷屬聖馬丁 不詳 單一制
法屬聖馬丁 不詳 單一制
聖巴泰勒米島(法) 不詳 單一制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 不詳 單一制
開曼群島(英) 不詳 單一制
庫拉索(荷)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哥倫比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委內瑞拉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蓋亞那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蘇利南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法屬蓋亞那 不詳 單一制
厄瓜多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秘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玻利維亞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巴西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智利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阿根廷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烏拉圭 共和制 單一制
巴拉圭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馬爾維納斯群島(阿根、英爭議) 不詳 單一制
澳大利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紐西蘭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帛琉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邦聯制 聯邦制
馬紹爾群島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吉里巴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諾魯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北馬里亞納(美) 不詳 單一制
關島(美) 不詳 單一制
巴布亞紐幾內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索羅門群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萬那杜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斐濟群島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新喀里多尼亞(法) 民主共和制 單一制
吐瓦魯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薩摩亞 共和制 單一制
湯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庫克群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紐埃 君主立憲政體 單一制
托克勞(新) 不詳 單一制
法屬波利尼西亞 不詳 單一制
瓦利斯和富圖納(法) 不詳 單一制
皮特凱恩群島(英) 不詳 單一制
美屬薩摩亞 不詳 單一制

6. 這些國家的結構形式是什麼

只要是共和國就不是聯邦和邦聯制度,是否是單一制就看是誰掌權,誰是意識形態主體,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是單一制國家,您說的這些國家我不熟悉,但基本上可以這么確定: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南非共和國是單一制國家,汶萊達魯薩蘭國、摩洛哥王國可能是聯邦制國家。引文邦聯制國家基本不存在,這是由於邦聯制的重大缺陷導致的,詳細的過程不加以闡述了。

7. 以下國家的政體、政黨制度和國家結構形式

中國 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 ...

主要國家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及政黨制度一覽表

國家
1、政體
2、國家結構形式
3、政黨制度
以下順序按上面的這個排

中國
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單一制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美國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兩黨制

俄羅斯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多黨制

英國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兩黨制

法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多黨制

德國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多黨制
與美、英、法、俄為「八國集團」

日本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單一制
多黨制

義大利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多黨制

加拿大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兩黨制

澳大利亞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兩黨制
大洋洲國家

紐西蘭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兩黨制

西班牙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多黨制
歐洲國家

葡萄牙
總統制共和制
——
——

比利時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多黨制

荷蘭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多黨制※

丹麥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多黨制※

挪威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多黨制※

瑞典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多黨制

芬蘭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多黨制※

奧地利
議會制共和制
——
多黨制※

瑞士
——
聯邦制
多黨制※

匈牙利
議會制共和制※
單一制
多黨制※

波蘭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多黨制※

土耳其
共和制※
——
多黨制
亞洲國家

新加坡
議會制共和制
——
——

韓國
總統制共和制
單一制
多黨制

印度
議會制共和制
聯邦制
多黨制

泰國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

印度尼西亞
總統制共和制
——
多黨制※

巴基斯坦
——
聯邦制※
多黨制※

蒙古
——
單一制
多黨制

緬甸
——
聯邦制
——

伊朗
政教合一下的總統內閣制※
——
——

菲律賓
總統制共和制
——
——

埃及
總統制共和制
——
多黨制※
非洲國家

南非
總統制共和制
——
多黨制※

墨西哥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多黨制※
美洲國家

巴西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多黨制

阿根廷
總統制共和制
聯邦制※
多黨制

2.除了熟記上述主要國家,還要注意掌握不同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及政黨制度的特點,並據此判斷上述國家以外的其他國家的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及政黨制度。例:2007年1月5日,5名中國工程人員在奈及利亞被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劫持。奈及利亞總統當即要求政府相關部門迅速行動,解救中國人質,並直接對其負責,這說明奈及利亞實行的政體:A.君主立憲制B.議會制共和制C.總統制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此題答案為C。

推薦「記憶口訣」:

一、政權組織形式

君主立憲制主要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典型國家有:英國、日本、泰國、比利時、西班牙、瑞典、挪威……【口訣:女王與天皇在瑞典看人妖與鬥牛比威。(英國女王、日本天皇、泰國人妖、西班牙鬥牛巧妙聯系起來,富有聯想,記憶深刻)】

議會制共和制的典型國家:義大利、芬蘭、奧地利、印度、新加坡……【口訣:北京申辦新奧運,十分得意(新奧運分別是指新加坡、奧地利、印度;分得意分別指芬蘭、德國、義大利)】

總統制共和制的典型國家: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亞。【口訣:莫怕印尼,埃及美啊!(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亞 、埃及、美國、阿根廷)】

二、國家結構形式

因為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單一制國家,根據記少不記多的原則,只要記住實行聯邦制的國家就可以了。當今世界實行聯邦制的國家有:美國、德國、瑞士、俄羅斯、印度、緬甸、巴西等二十多個國家。【口訣:沒得瑞士法郎又靦腆,餓肚吧!(美國、德國、瑞士、緬甸、俄羅斯、印度、巴西)】

三、政黨制度類型

資本主義政黨制度主要是兩黨制和多黨制。目前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兩黨制,同樣依據記少不記多的原則,記住兩黨制的典型國家就可以了。典型國家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口訣:英美加薪噢!(英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

8. 世界上有哪幾種政權組織形式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世界上的政權組織形式有七種,分別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半總統制、二元君主制、議會君主制、總統共和制、議會共和制、委員會制。

1、人民代表大會制特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式,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實行一院制,國家權力統一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各級國家行政、審判和檢察機關都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依法選舉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督。

2、半總統制特點

在這種政體下,雖然總理領導中央政府,但國家最高行政權實際上由總統掌握。總統還擁有解散議會下院(國民議會)的權力,使總統成為國家權力的核心。議會雖然享有對政府的彈劾權,但不能動搖總統的地位。

3、二元君主制特點

世襲君主為國家元首,擁有實權,由君主任命內閣成員,政府對君主負責,議會行使立法權但君主有否決權。

4、議會君主制特點

議會不僅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議會選舉產生的政府首腦組織政府,是真正的國家權力中心。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

5、總統共和制特點

總統由全民選舉產生,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又是三軍總司令統率全國武裝力量,政府由總統組織和領導,對總統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6、議會共和制特點

議會共和制中,議會的權力最大,政府首腦的人選是根據議會選舉中,佔半數以上的政黨或者政黨聯盟來決定的,就是這個政黨的領導人。所以,議會除了是立法機構以外,還擁有權力罷免政府首腦。

7、委員會制特點

實行委員會制的國家,全國最高的行政權力是由一個委員會來履行。委員會由一定數目的委員組成,委員會主席由委員輪流擔任,而且僅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和最高行政長官,並無特殊的職權。

(8)伊朗國家結構形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劃分標准: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試圖對紛繁復雜的政體類型進行概括和分類,但是研究者在政體的視角和研究方法上各不相同,因此一直無法達成一致的結論。

希羅多德和亞里士多德都根據執政者的人數來劃分。到了近代,隨著國家政體日趨復雜,政治學家們在此基礎上,根據最高掌權者的產生方式,任職期限以及國家與政府的結合程度對政體進行更精細的分類。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政治學家約翰·威廉·柏傑斯的政體分類標准:

1、根據主權機關與政府機關有無區別分為直接政府(直接民主制)和間接政府(間接民主制)

2、根據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分為世襲政府和選任政府

3、根據行政與立法部門的關系分為責任內閣制和總統共和制

4、根據政府機關的職權集散分為單一制和聯邦制

塞繆爾·亨廷頓則從發展政治學角度,先依照政治參與程度從低到高將政體分為傳統型、過渡型和現代型,再根據制度化和政治參與之間比率高低分為公民型和普力奪型(praetorian)74,177-178。二者結合則產生,公民政體中的建制型、輝格型和參與性;普力奪政體有寡頭型、激進型和群眾型。

也有學者按照統治性質將政體分為動員的、神權的、官僚的和和解的。或者按照現代化程度不同分為英美式的、歐洲大陸式的、前工業化或半工業化式的、集權式的。

9. 消失的國家有哪些

有羅馬帝國、樓蘭古國、古巴比倫王國、薩非王朝、印加帝國等。

1、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滅亡),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拂菻。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

羅馬共和國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

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里克率領下,進入義大利,圍攻羅馬城,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打開城門,掠奪而去,此後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

476年,羅馬雇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後一個皇帝,西羅馬遂告滅亡。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紀。

4、薩非王朝

伊朗薩非王朝(阿拉伯語:سلسلهٔ صفويان,英語:Safavid dynasty;1501—1736年),又稱薩法維王朝、沙法維王朝、波斯第四帝國,是由波斯人建立統治伊朗的王朝,是繼阿契美尼德,帕提亞,薩珊以來第四個完全統一伊朗東西部的王朝。

1502年,伊斯瑪儀在伊朗建立薩非王朝,伊斯瑪儀自立為伊朗王,建都大不里士,為了鞏固新的政權,薩非王朝宣布希葉派伊斯蘭教為國教,並且開始了什葉派教義的宣傳活動。

阿巴斯大帝時期王朝達到全盛。蘇萊曼一世時期(1666—1694 年),薩非王朝開始衰落。1747年納迪爾沙阿被刺殺後薩非王朝王室後裔又被立為伊朗沙阿,但是這個短時間統治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為桑德王朝提供一個合法的過渡借口。

1760年伊斯邁爾三世短暫的傀儡統治就結束了,卡里姆汗覺得他的力量已經足夠鞏固,他正式登基,結束了薩非王朝。

5、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克丘亞語:Tawantin Suyu或Tahuantinsuyo)是11世紀至16世紀時位於美洲的古老帝國,帝國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位於今日秘魯的庫斯科。

印加帝國的中心區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上,其版圖大約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一帶。其主體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的締造者。

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魯的高原地區,後來他們遷徙到庫斯科,建立了庫斯科王國,這個國家在1438年發展為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在1438年到1533年間,運用了從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種方法,使得印加帝國的版圖幾乎涵蓋了整個南美洲西部。帝國的國力在君主瓦伊納·卡帕克統治期間達到頂峰。

10. 世界上有哪些政體 各代表什麼國家 有什麼特性

現代國家的政體主要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又可以分為二元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共和制包括總統制、議會制、委員會制和半總統制。以下只是人們通常對政治體制的一些分別: 1、傳統(部落或家族) 或 現代(官僚政治) 2、單一性的(沙特) 或 非單一性的(德國)(單一性和單一制不同,單一制和復合制是國家結構形式) 3、獨裁(剛果民主共和國) 或 民主(比利時) 4、選舉(古巴)、沒有選舉(科威特)、世襲制(汶萊)、選帝制(神聖羅馬帝國) 5、直接(墨西哥)或非直接的選舉(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 6、政教分離的(歐盟) 或 政教一體的(伊朗) 7、權力分割的架構(英國)或沒有權力分割的架構(藤森統治下的秘魯) 8、議會制(希臘)、總統制(美國)、君主立憲制(英國) 9、掌握執政權力的人數(瑞士7人、法國2人、美國1人) 10、立法權力的架構(獨裁、一院制、兩院制) 11、議會里的聯盟或政黨議員數量 12、聯邦(阿根廷) 或 統一(法國) 13、選舉制度的規定: 1、得最多票者獲勝 - 第一個跨越門檻者(美國) 2、多數主義(得50%+1票者獲勝) - 決勝選舉(阿根廷) 3、絕對多數主義(超過60%)(美國參議院的討論終結制度) 4、全體同意 - (得全部選票者獲勝)(一些公司里的做法) 14、經濟體系類型 15、普遍的意識形態和文化 16、強大的制度運作能力(美國) 或 虛弱的制度運作能力(伊拉克) 17、合法的(南非) 或 非合法的(前共產羅馬尼亞) 18、事實上的(有效控制) 或 法律上的(名義上的政府權力) 19、主權(美國)、半主權(波多黎各)、非主權(車臣

閱讀全文

與伊朗國家結構形式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印尼的礦泉水偏咸 瀏覽:524
中國山水畫都有哪些 瀏覽:152
印度的面點是什麼 瀏覽:938
義大利屬哪裡 瀏覽:74
伊朗的雞塊為什麼這么大 瀏覽:643
新加坡結婚照在中國怎麼用 瀏覽:83
一億越南幣等於多少 瀏覽:344
巴西印尼什麼時候打疫苗 瀏覽:841
印度螺絲擰多少下合適 瀏覽:777
英國哪裡有修電腦的 瀏覽:407
請問英國為什麼這么強大 瀏覽:959
印度皇後有多少個 瀏覽:271
伊朗在中國哪個台轉播 瀏覽:603
印尼烏龜是什麼品種 瀏覽:238
越南海星有哪些 瀏覽:889
中國小姐多少錢 瀏覽:434
英國企業查稅要多久 瀏覽:634
印度雞大腿怎麼做好吃 瀏覽:334
義大利早紅哪裡能種 瀏覽:298
中國二冶包頭怎麼樣 瀏覽: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