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者提出的四大文明古國概念,但為什麼得不到世人的認可呢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有辯論性,有爭論性。得到認可的國內大部分學者都認可小部分的持有不同觀點,國外就是很多人也會提出相反的意見。下面就來看一下四大文明古國的國家都是哪四位?
其實得不到承認了,這是外國一些看不得我們中國好的洋鬼子提出來的。這些洋鬼子喜歡玩雙標,他們總是不承認中國。所以也沒必要和他們斤斤計較,我們自己知道他們是什麼嘴臉就行。我們中國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可以說我們的文明算是從未間斷過。既然是從未間斷過的文明,就不需要得到外國人的認可,我們中國人認可就行。
『貳』 歷史同樣悠久的伊朗,怎麼沒有被列入四大文明古國
梁啟超曾經將古巴比倫、古埃及、印度、中國列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然而,這個說法並不被世界認同,因為世界上的文明古國遠遠不止四個,如希臘、伊朗、腓尼基、赫梯等。甚至有幾個國家的歷史比中國更為悠久,伊朗就是其中一個。
一,從埃蘭古國到波斯帝國伊朗最早的文明就是出現於伊朗西南部蘇撒的埃蘭古國。埃蘭古國的建立者是伊朗最早的土著居民,學者們根據研究發現,埃蘭人和印度河流域的達羅毗荼人是相近的一類人。大約在前3000年左右,埃蘭人開始建立了城邦國家。而中國的夏朝要比埃蘭古國要晚1000年。後來,埃蘭的歷史被分為了古埃蘭(前2700-前1600年)、中埃蘭(前1400—前1100年)、新埃蘭(前800—前600年)三個時期。埃蘭人使用文字在不同時期有變化。在古埃蘭時期使用象形文字,在中埃蘭時期使用的是楔形文字書寫。
伊朗的在歷史上曾經無比的輝煌,他早在5000年前就創造了文明,曾經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帝國,是北非西亞文明的集大成者。但是自651年以來,伊朗先後被阿拉伯、突厥、蒙古和土庫曼人征服,伊朗亡國的歷史幾乎長達1000多年,作為古埃及、兩河文明的繼承者,波斯文明最終被伊斯蘭文明取代。
『叄』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伊朗
中國、希臘、伊拉克兩河流域、埃及古國文明最少都在三千年以上,伊朗古文明歷史沒有那麼悠久。
『肆』 國際上有沒有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
沒有這種說法,全世界只有天朝這么說,這本就是閉門造車編撰出來YY的產物,用來煽動民族煮義情緒的東西之一,
文明和國家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德國奧地利都說德語是一個國家嗎?美澳加英都說英語是一個國家嗎?而古國中的「古」又有什麼衡量標准嗎?要說年份對不起!壓根就排不上號。蘇美爾、亞述、波斯、赫梯、希臘還有美索布達米亞這片土地上其他更多的國家那時都已經是中央集權的國家而不是城邦或部落了,這就不止巴比倫一個國家呀。哪個都比出現文字的商王國早,這是怎麼排出來的?
有人要說只有天朝文明延續到今天了 那抱歉 並非如此! 伊朗人本就是波斯人的後代 文明也沒有斷,古希臘哲學更是孕育了整個西方近代文明衍生了很多當代的知識 甚至同化了全世界,也沒斷呀!古印度文明更是傳承至今,
反過來看 咱們是商人的後代嗎 是殷人的後裔嗎! 可能更多是蒙古人的後代吧? 特別是北方 更多是女真黨項滿蒙這些蠻王韃靼的後代吧! 要說過幾個節就算繼承傳統了 也是可笑的,連文字和語言兩種基石都給毀掉了 談啥傳統。噢對了,貌似現在吃的中秋月餅都變成了藏污納垢的送禮工具吧?
現在還有古波斯戴面紗的傳統 反過來看我們有穿寬袍戴發髻嗎?好!就算這樣不方便取締掉也不必用「貴人不頂重發」這種屁話來貶低男人留發吧?不繼商周秦漢 繼滿清?
是甲骨文到現在也翻譯不出多少也好 還是篆體嫌麻煩也罷 連正體字也毀掉那這是傳承還是自宮? 不過拉丁文 希伯來文現在反倒是繼續在用,希伯來文而且也是以色列的官方文字 (我有找教材自學過希伯來文。 因為時代需求 官方把原有的文字加上一筆做新字元 用來解釋新的東西 但原有的也還在 意思讀法也是一樣的,當時我也很難理解,為什麼這么古老的文字雖然有添新東西但原有古老的東西還是以前一樣)
天朝古語的讀法和發音傳承下來的是閩客粵這種音調,而不是京吉遼滿蒙雜燴出來的XX話,不用古語傳承 而用胡音做國語 這是傳承還是自宮?(本人沒有貶低北方人的思想 而我本人也是北方人)
所以 說只有天朝文明延續下來也是扯淡的 而恰恰是天朝文明因為韃靼的入侵造成的兩次全面王國和自己人的閹割變得有些無力
題主的提問主題 就是一個民族煮義的話題 本不想參與,但終究是現在網主實話少 被XX的太多了,而這種解釋又太過沖擊三觀
如果說古代文明 而不是古代國家的話,是有存在商王國這片土地是其中一個起源地這種說法,可以排進去的,但不是4! 是5!
世界上研究歷史中 有五大文明起源地這種說法的 這種說法說的第五個就是商王國存在的東亞地區可以算是第五個文明起源地
『伍』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有中國文明延續下來了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在沒有宗教信仰,思想現實的時候,才會繁榮昌盛,不會被滅亡,消失於世界民族之林。
羅馬帝國前期,沒有全民宗教信仰,只有現實的皇權。帝國繁榮昌盛,疆域遼闊。而自從皇帝把基督教定為國教後,帝國實力迅速衰落,直到最後分裂,亡國。羅馬民族消失於世界民族之林,羅馬文明中斷。
而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思想很現實,遇到困難,也從不祈求遠在天邊的神靈,而是自己動手,打敗困難。所以,世界十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延續下來了。
中國人民,天然敬畏皇權
雖然中國一直有北部蠻夷游牧民族的隱患,但它始終沒有消滅我們,而且還被我們同化了,為什麼?因為當我們遭遇亡國之難時,從不寄希望於神靈,而是現實的拿起武器頑強抵抗到最後。
[本人學識短淺,以上只是我的粗談大論,有諸多不妥之處還請指出~]
『陸』 伊朗的歷史,是不是比中國更悠久
比中國更悠久談不上,但是其文明成熟得比中國早:波斯第一帝國形成於公元前550年,正是中國的春秋時期。中國尚未統一,而波斯已經接近成熟了。
在相當多的歷史階段,東亞的文明不如西亞和南亞發達,因為西亞和南亞氣候和地理自然條件優厚。中國要到南北朝一統於隋朝時才發展到和西亞南亞持平的水平。經過隋唐的發展,中國開始超越,至宋代,特別是南宋時,東亞已經超過西亞和南亞了。
『柒』 關於四大文明古國的問題
「 四大文明古國」這一說法,最早是由梁啟超先生提出。梁啟超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首次使用這個定義,並自注說,地球上文明古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和小亞細亞。梁啟超的說法來源於當時世界學術界公認的「五大文明發源地」. 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文明古發源地有五個。《世界文明史》(美國 威廉·麥克高希)稱,「古巴比倫(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間)、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希臘(公元前3000年~1100年之間)、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古中國(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西方人只認實物證據而不認學術,所以不承認五帝及夏時期,)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發源地」。這是學術界認同最多的說法,其他說法還有:「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瑪雅」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印加,中國」。
『捌』 4大文明古國是如何被斷代的,為什麼會被斷
1.古巴比倫文明的興衰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曾經誕生過燦爛的古巴比倫文明。這塊廣袤肥美的平原,由發源於小亞細亞山地的兩大河流——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而成。公元前4000年,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在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發展灌溉農業。幼發拉底河高於底格里斯河,人們很容易用幼發拉底河的水灌溉農田,然後灌溉水排入底格里斯河,再流人大海。良好的生態系統帶來了發達的農業,農業的發展又帶來了繁榮昌盛,在兩河流域建立了宏偉的城邦。從公元前500多年開始,巴比倫文明逐漸走向毀滅並被埋藏在沙漠下將近2 000年,變成了歷史遺跡。古巴比倫文明的敗落曾經是一個秘密,而地理學和生態學專家對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解:古巴比倫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於古巴比倫人對森林的破壞,加之地中海的氣候因素,致使河道和灌溉溝渠嚴重淤塞。為此,人們不得不重新開挖新的灌溉渠道,而這些灌溉渠道又重新淤積。如此的惡性循環,使得水越來越難以流人農田。一方面,森林和水系的破壞,導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倫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洗田。由於缺少排水系統,致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下水位不斷上升,給這片沃土罩上了一層又厚又白的「鹽」外套,使淤泥和土地鹽漬化。生態的惡化,終於使古巴比倫蔥綠的原野漸漸褪色,高大的神廟和美麗的花園也隨著馬其頓征服者的重新建都和人們被迫離開家園而坍塌。如今在伊拉克境內的古巴比倫遺址已是滿目荒涼。
2.埃及文明的衰亡:
埃及到了二十王朝以後,一系列的奴隸起義導致國力衰竭,開始了跨越5個王朝的第三中間時期(前1070年-前664年),其間的王朝有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王朝。埃及自第二十六王朝進入古埃及後期,最終在前525年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所滅,古埃及時代結束了。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和第三十一王朝,埃及二十六王朝後裔反抗波斯人成功和內戰,建立了短暫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王朝。前332年埃及又被亞歷山大大帝所統治,亞歷山大死後,其部將托勒密一世佔領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也被稱為法老,但當時的埃及已經是徹底在外族人的統治下了。
3.古印度文明衰落之謎:
通常意義上認為,古印度的文明時代是從公元前1000年後期的吠陀時代開始的。然而新的考古材料證明,整個史前時期直到文明出現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有人居住的。 19 世紀20 年代,英國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發現了新的遠古文明———哈拉帕文明,這個文明曾興旺發達了幾個世紀,後來突然衰落。那麼這個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樣毀滅的呢? 19世紀早期,印度旁遮普地區的哈拉帕曾出土過許多古物和兩枚印章,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22 年,印度考古學家在信德地區的一個古代佛塔下面,發現了被塵土淹沒、沉睡了幾千年的古城遺址———摩亨佐·達羅,同時也出土了類似的印章和古物。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這兩座古城的城址,設計復雜,文物多彩,宛如一幅幅迷人的畫卷,使人們看到了作為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古代印度高度發展的文化。後來又陸續出土了若乾的文化遺址,按考古學界以首次發現的地點命名的習慣,它們又共同被稱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是早已被人們遺忘了的文化。存世的文獻中甚至沒有關於它的傳說,當然更沒有關於那個時代的歷史記載了。由於在兩河流域遺址發現有印度河流域的的印章,考古學家推測約在公元前2350 年至1770 年間,印度河流域與兩河流域之間的人們曾有商業往來。據此大體可以推定, 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哈拉帕文明存在於約公元前 2300至1750年。
到公元前1750年,卻突然衰落,從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熄滅了。這個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樣毀滅的?學者們也有種種不同的推測。
有些學者認為,由於雨量減少,信德地區日益乾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有些學者認為,哈拉帕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風等災變的結果。有些學者認為,由於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變成了沙土,人們被迫離去。
以上推測都把哈拉帕文化的衰亡歸因於種種自然災害,但是自然災害不足以說明———分布在那麼廣闊土地上各城市為何一齊衰亡?
有些學者認為, 由於土地的過度耕作、水利設施被忽略或破壞以及長期伐林掘土燒磚, 土壤逐漸惡化, 致使哈拉帕文化趨於沒落。有些學者認為, 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足, 引來了山地部落的入侵, 結果造成文明的毀滅。
還有學者認為,哈拉帕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結果。這種學說雖然曾經盛行一時,但是雅利安的侵入在公元前1500 年以後,而現在已經測定哈拉帕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經衰亡了。因此,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仍然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並不規范
許多年來,我國一直流傳著「中國和埃及、巴比倫、印度並稱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但是,我查閱了一些權威的「世界歷史」著作,發現這種說法只在我國流行,並沒有得到世界范圍的歷史學界的公認。
20世紀是人類各文明全面交流、溝通、融匯為一個整體的全球化(地球村)世紀。200多年以來國際考古學、歷史學獲得驚人的發展,所有國家的歷史教科書對於「文明與文化」的基本觀點逐步趨於一致。但是,全世界沒有一部歷史著述採用「中國和埃及、巴比倫、印度並稱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
因為這個說法並不規范,缺乏科學論證和史料的根據。
「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從何而來?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文獻資料,是在梁啟超寫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最初創始「四大文明古國」之說。這首七言長詩寫道:
初為據亂次小康,四土先達爰濫觴:
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鄰相望,
(梁啟超自註:侯官嚴氏考定小亞細亞即漢之安息,今從之。)
(梁啟超自註: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
梁啟超並不是歷史考古學家,他的這首七言長詩只不過抒發一種感想,並沒有學術上的確鑿根據。所以不足為憑。我們還是考察一下學術界的論點。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長期擔任倫敦大學教授。他的12卷本巨著《歷史研究》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歷史著作。在《歷史研究》一書的開頭,湯因比就指出,以往歷史研究的一大缺陷,就是把民族國家作為歷史研究的一般范圍,這大大限制了歷史學家的眼界。事實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地說明自身的歷史問題。應該把歷史現象放到更大的范圍內加以比較和考察,這種更大的范圍就是文明。
文明是具有一定時間和空間聯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時包括幾個同樣類型的國家。文明自身又包含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其中文化構成一個文明社會的精髓。
湯因比把6000年的人類歷史劃分為21個成熟的文明:
埃及、蘇美爾、米諾斯、赫梯、巴比倫、古印度、希臘、伊朗、敘利亞、阿拉伯、古中國(商代)、安第斯(南美洲)、瑪雅(中美洲)、中國(唐以後)、天竺(興地)、朝鮮、日本、拜占庭、俄羅斯、墨西哥、育加丹。
另外還有5個中途夭折停滯的文明:玻里尼西亞、愛斯基摩、游牧、斯巴達和奧斯曼。
如果要說「古國」之「國」,那麼古代「蘇美爾、米諾斯、赫梯、巴比倫、希臘、伊朗、敘利亞」都是不同的「國」,都是比古中國更早(或幾乎同時)的「文明古國」,哪裡來的「四大」?事實上不能成立。
一般說來,古代文明最早起源於公元前4000—3000年地中海及波斯灣周圍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擴展到以色列、希臘群島(克里特和邁錫尼)、伊朗、敘利亞等地,由考古證明:這些地區的文明都早於中國(已經得到考古證實的是公元前1500年商代文明,而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代的證據尚嫌不足,還沒有發現文字和青銅器工具等,有待進一步考古發掘。)
只有中華文明得以延續嗎?
多年以來,我國還廣泛流傳一種「所有的文化都中斷了,只有中華文明還在延續」的浮誇虛驕的「觀點」,這不僅是「戲說」、簡直是信口開河的「胡說」,是不懂裝懂、妄自尊大的集中表現。
2000年1月12日,中新社報道說:「長途跋涉了兩萬余里、途經四大文明古國、三大宗教發源地的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攝影車隊,昨天在萬里長城西端起點的嘉峪關舉行了隆重的入關儀式。……余秋雨說,親眼目睹幾個與中華文明一起繁榮,甚至更早成熟的古老文明,都滅亡了,或者衰敗了,只有中華文明還在延續,還在生機勃勃地發展,……。」
2003年04月01日余秋雨發表談話:《深入反思中國文化》。他斷言:「我走完全世界的一些文化的發祥地之後,我的反思更多的是考慮中國文化未滅亡的原因,唯一就它沒有中斷,所有的文化都中斷,唯一它沒有中斷原因何在,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不知道余秋雨對於這個問題想得怎麼樣啦?
到底「想」出什麼名堂沒有?
還不過是故弄玄虛的空想、夢想、幻想、狂想?
數年來,余秋雨先生不知厭煩地再三鼓吹:「只有中國文明得以延續,而其它古代文明都中斷甚至煙滅了。」他所謂的「千禧之旅」是「補上了中國文化研究很有價值的一個空缺」。
這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是不懂裝懂、不學有術的自做多情的編造。
歷史考古是嚴格、嚴謹、嚴肅的學問,不是像黃梅戲那樣可以隨心所欲編造神話而「戲說」的!
余秋雨再三重復的、毫無新意的斷言,並不符合事實。他又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而不作更正,以至於以訛傳訛、誤人子弟。
一些學者、報刊媒體和科研教育機構,長期以來頻繁地重復鼓吹「只有中國文明得以延續」的不正確說法,在社會上造成嚴重的誤導,必須加以澄清。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巨著《歷史研究》中,有一章對各個文明的考察(第九章)列出了圖表。從湯因比的權威性圖表可以看出,至少希臘文明和印度文明都一直延續至今,而並非「只有中國文明得以延續,而其它古代文明都中斷甚至煙滅了。」
如果說:古埃及、蘇美爾、米諾斯、赫梯、巴比倫……等古代文明沒有延續到今天,如果說:安第斯(南美洲)、瑪雅(中美洲)文明已經滅絕,玻里尼西亞文明、愛斯基摩文明、游牧文明、斯巴達文明和奧斯曼文明等5個文明中途夭折停滯了,那麼還說得過去。
但是,實際上希臘文明和印度文明這兩大文明,比中國文明更加古老。
考古發掘證明:希臘文明開始於公元前2500年,印度文明開始於公元前2000年,都比古中國文明更早得多。
至今居住在希臘的還是古希臘人的後代,一脈相承使用的還是希臘語,保存和發揚光大了悠久的希臘文明;
至今居住在印度的還是古印度人(達羅俾多和雅里安人)的後代,一脈相承使用的還是印度各語言和方言,保存和發揚光大了悠久的印度文明;
他們何曾「都中斷甚至煙滅了」?
余秋雨如此信口雌黃,要是希臘人和印度人(還有伊朗人、敘利亞人等等)一起來質問你余秋雨,那麼你何以應答?張口結舌罷了。豈不丟人現眼到家啦?
對於世界文明的初步看法
根據今天我們對於人類文明史的認識,應該承認:過去流行的「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並不規范。
首先,不該說「國」而應該稱為「文明地區」——考古研究表明:年代最古老的幾個文明地區是:兩河流域(蘇美爾、亞述等許多國家)、尼羅河流域(古埃及各王朝、各國)、印度河流域,等等。這三大地區,首先出現了文字和青銅器,這是文明的最重要標志。它們可稱為「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區」。
而事實表明:中國古代的甲骨文字,年代遠遠晚於尼羅河流域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楔形文字。事實表明:夏商文明的年代,比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有文字可考)的文明,要晚2000—3000年。但是,這「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區」後來由於外族入侵和其他原因而中斷了,但是三大最古老文明的成果實際上並沒有「湮滅」,它們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和影響,一直保留下來了。例如世界通行的拼音字母、各種工具、建築格式等,就是從它們那裡繼承下來的並發揚光大的。
接下來,影響重大深遠而一直延續到現在的文明地區,是希臘文明(後與猶太以色列的基督教文化融合)、印度文明(印度教、梵文經典等)和中國夏商文明(漢字等),這繼起的三大文明,都一直延續發展到今天。
如此「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區」和「延續至今的三大文明地區」的新提法,就是我的初步結論。建議由此代替「四大文明古國」的不規范提法。
世界文明史,乃是以考古發掘和史料記載為根據的實事求是的學問。我們中華民族,既不應該妄自菲薄,也不應該妄自尊大。
『玖』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
分別是:
1、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伊拉克);
2、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埃及);
3、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
4、中國(位於東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稍後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對其所在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屬於派生文明,深受臨近地區原生文明的影響。
日本NHK電視台的大型紀錄片《世界四大文明》認為中國、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為世界四大古文明。
英國BBC廣播公司的大型記錄片《文明的軌跡》里,將黃河、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稱作世界四大古文明。
(9)為什麼四大古國沒有伊朗擴展閱讀:
各地文明簡介:
1、埃及文明-邁向世界文明
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告訴我們,金字塔是以奴隸建造,用來安放死者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從"每年九月泛濫的尼羅河"這個角度來探討構築金字塔這件事的話,將出現截然不同的觀點。
長久以來,建築運河、堤防這類龐大灌溉系統顯然一直是農民勞動者的職責。這是讓泛濫時節無所事事的農人們有工作可做的大規模公共工程。
十年前在工人村發掘出一千具左右的人骨,經過分析研究後,強有力地支持金字塔是某種公共工程這種說法。
古埃及人會費心為奴隸施行手術或其它形式的醫療嗎?這些人骨中有曾經受到良好醫療照顧的明顯痕跡,同時也暗示著金字塔的基本功能是在洪水泛濫時期為農民提供工作。法老們可說是最早開始實踐凱恩斯學派經濟理論的人。
2、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烏爾城是世上最早的城市建立者-蘇美人最偉大的成就。現在,烏爾城遺址所在之處是伊拉克南部的荒漠地帶。
是什麼扼殺了這片豐饒的大地?為何技能足以創造出運河、廟塔與最早文字的人往北方遷移?畢竟,如果他們未曾北移,可能不會有巴比倫王國的出現。
蘇美人發現了能帶來大量小麥收成的肥沃土壤。他們在作物產量方面所達到的水準,大約有中古世紀歐洲的十倍左右。這可說是對灌溉系統與豐饒大地的一種禮贊。
然而,蘇美人與大自然搏鬥的方式,是使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帶有鹽分的河水灌溉農作物。他們為了尋求生存之道,不斷開發新耕地,並以大麥取代小麥。
3、印度河文明-沉默的文明
最近,在古哲拉特省谷地一帶,發現了一處稱為多拉維拉的城市遺跡。它的年代可能晚於摩亨佐達羅或哈拉帕這些偉大的城市。
衛星影像上顯示出一條業已乾涸、只留下含鹽沉積物的河-加格拉?哈喀拉河。多拉維拉就位於這條河的河口。人們一直認為這條古河只是個傳說,但現在我們知道它確實曾經存在過。
多拉維拉是座海港,同時也是與美索不達米亞進行貿易的中樞。由於這座城的居民深知如何貯存河水、雨水與地下水,因而被稱為"水都"。
4、中國文明
「黃河」的得名,就來自於河水所挾帶泥沙的顏色。陝西原本是十分富庶而豐饒的地區,但不斷砍伐森林,土壤流失的結果,造成今日這種荒瘠的景象。
幸運的是,這里的黃土蘊藏有大量的銅礦。古代中國曾以「青銅王國」著稱,以青銅合金製作大量器物。
黃土細致的質地很適合用來製作陶器,黃土作的器物都相當耐用,一座以黃土作成的城牆不僅堅固,而且至今仍然維持原貌不變。
『拾』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四大文明古國一說中國自己說自己是四大文明古國,是被世界公認的嗎
許多年來,我國一直流傳著「中國和埃及、巴比倫、印度並稱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但我查閱了一些國外的權威世界歷史著作,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國」的正式說法。看來這種說法只在我國流行,並沒有得到世界范圍的歷史學界的公認。因為這個說法並不規范,缺乏科學論證和史料的根據。
根據現有資料發現,是在梁啟超寫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一詩中,最初出現「四大文明古國」之說。但梁先生當時只是用詩表達愛國情懷,並無確鑿論據。
還是考察一下學術界的觀點吧。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一書,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歷史學著作,其最早主張用「文明」單位代替「民族國家」來研究歷史。他把6000年人類歷史劃分為21個成熟的文明,埃及、蘇美爾、米諾斯、赫梯、巴比倫、古印度、希臘、伊朗、敘利亞、阿拉伯、古中國(商代)、安第斯(南美洲)、瑪雅(中美洲)、中國(唐以後)、天竺(興地)、朝鮮、日本、拜占庭、俄羅斯、墨西哥、育加丹,另外還有5個中途夭折停滯的文明:玻里尼西亞、愛斯基摩、游牧、斯巴達和奧斯曼。
如果要說「古國」之「國」,那麼,古代「蘇美爾、米諾斯、赫梯、巴比倫、希臘、伊朗、敘利亞」都是不同的「國」,都是比古中國更早(或幾乎同時)的「文明古國」。實際上小亞細亞或兩河流域不止一國,古代印度更不止一國。哪裡來「四大」,又從何說起呢?事實上難以成立,更何況不少地區的文明都早於中國數千年。
根據今天我們對於人類文明史的認識,應該承認,過去流行的「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並不規范,不該說「國」而應該稱為「文明地區」。考古研究更表明,年代最古老的幾個文明地區是: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這三大地區首先出現了文字和青銅器,可稱為「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區」。中國的甲骨文在年代上要遠遠晚於尼羅河流域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夏商文明的年代,比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有文字可考)的文明,要晚2000-3000年。不過,這「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區」後來由於外族入侵和其他原因而中斷了,但是,三大最古老文明的歷史貢獻和影響,實際上並沒有「湮滅」,而是一直保留下來了,比如世界通行的拼音字母、各種工具、建築格式等。
接下來,影響重大深遠而一直延續到現在的文明地區,是希臘文明(後與猶太、東羅馬等文化融合)、印度文明(印度教、梵文經典等)和中國夏商文明(後與中華各族文化融合),這繼起的三大文明都一直延續到今天。